CN108849793A - 一种害虫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害虫诱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9793A
CN108849793A CN201810916807.8A CN201810916807A CN108849793A CN 108849793 A CN108849793 A CN 108849793A CN 201810916807 A CN201810916807 A CN 201810916807A CN 108849793 A CN108849793 A CN 108849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st
container
hole
parts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68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9793B (zh
Inventor
李泽建
刘萌萌
钟义海
姜兵
潘心禾
王敏彪
何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UI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LISHUI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UI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LISHUI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109168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9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9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9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9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9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200/00Kind of animal
    • A01M2200/01Insects
    • A01M2200/012Flying inse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害虫诱捕器。本发明提供的害虫诱捕器在工作过程中,害虫在害虫引诱剂的引诱下进入害虫容器后,在害虫容器的重量和害虫重量的共同作用下,害虫容器克服力施加器的力,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堵塞脱离第一通孔,第二堵塞脱离第二通孔。第二液体空间内的浸泡剂通过第二通孔流出并进入害虫容器,将害虫容器中的害虫浸没。第一液体空间中的固化剂通过第一通孔流出并进入害虫容器与浸泡剂混合,进而形成固化封隔体。害虫被固化封隔体密封住,害虫死亡时发出的气味无法散发出来。如此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能够持续高效的害虫进行灭杀,大大提高了害虫灭杀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害虫诱捕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害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害虫诱捕装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通过气体进行害虫灭杀,另一类通过物理方式进行害虫灭杀。
通过气体进行害虫灭杀的装置,其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含有杀虫成分的气体在大气中扩散,以实现害虫的灭杀。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含有杀虫成分的气体对周围环境会造成较大影响,不宜在对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场合使用。
通过物理方式进行害虫灭杀的装置,其通过粘性物质捕获害虫或电击的方式杀死害虫。通过物理方式进行害虫灭杀,其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但是其问题在于当有害虫死于害虫灭杀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次进入害虫灭杀装置中的害虫数量大幅度减少,其害虫灭杀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害虫诱捕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害虫诱捕器包括固定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多个诱捕机构;
所述诱捕机构包括液体容器、害虫容器和力施加器;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害虫容器和所述力施加器沿从上至下的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液体容器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液体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液体空间和第二液体空间;所述液体容器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液体空间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液体空间连通;
所述害虫容器与所述液体容器可活动地连接,用于在靠近所述液体容器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液体容器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害虫容器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端正对的害虫入口;所述害虫容器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的第一堵塞;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的第二堵塞;
所述力施加器与所述液体容器固定连接;所述力施加器对所述害虫容器施加力,以使所述害虫容器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害虫容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堵塞插入并封堵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堵塞插入并封堵所述第二通孔;当害虫进入所述害虫容器时,所述害虫容器克服所述力施加器对所述害虫容器施加的力,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害虫容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堵塞脱离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堵塞脱离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害虫容器内设置有害虫引诱剂;所述第一液体空间内容纳有固化剂,所述第二液体空间内容纳有浸泡剂;当所述固化剂与所述浸泡剂混合时形成固化封隔体。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剂为海藻酸钠溶液,所述固化剂为氯化钙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与水的重量比为1:100-1.5:100;
所述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与水的重量比为1.3:100-2:10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堵塞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堵塞的长度,以使所述害虫容器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堵塞脱离所述第二通孔后,所述第一堵塞再脱离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容器侧面固定设置有容纳筒;所述害虫容器的侧面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容纳筒中。
进一步的,所述力施加器包括固定板、连接条和弹簧;
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害虫容器的底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力施加器包括连接条和水容器;
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水容器和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害虫容器的下端可滑动的插入所述水容器中;所述水容器中容纳有水,以通过浮力使所述害虫容器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所述害虫引诱剂包括:
啤酒酵母10-15份;
苹果泥30-40份;
肉泥5-10份;
白砂糖2-5份;
水10-14份;
料酒5-7份;
醋5-7份;
油脂3-5份;
所述害虫引诱剂由以上组分混合均匀后涂抹于所述害虫容器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猪瘦肉、猪大肠、猪肺、猪膀胱和鸡胸肉按重量比5:2:1:1:3的比例混合并粉碎成泥状后,以1-2cm的厚度涂抹于搁板上,在30℃环境下放置24-28小时后形成所述肉泥。
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所述油脂包括:
猪油2-4份;
牛油0.5-1份;
菜籽油5-8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现有的通过物理方式进行害虫灭杀的装置,其在使用初期能够获得一定的害虫灭杀效果,但是当有害虫死于害虫灭杀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次进入害虫灭杀装置中的害虫数量大幅度减少。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其原因在于,大多数害虫死亡后会散发出特殊的气味(例如蟑螂、蚂蚁、毛虫、树虱以及潮虫在死亡后会散发出酸性脂肪类混合物气味),传递出附近极其危险的警告信息。害虫会在移动时避开同类死亡的地方,这导致了现有的害虫灭杀装置无法持续高效的进行害虫的灭杀。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在工作过程中,害虫在害虫引诱剂的引诱下进入害虫容器后,在害虫容器的重量和害虫重量的共同作用下,害虫容器克服力施加器的力,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堵塞脱离第一通孔,第二堵塞脱离第二通孔。第二液体空间内的浸泡剂通过第二通孔流出并进入害虫容器,将害虫容器中的害虫浸没。第一液体空间中的固化剂通过第一通孔流出并进入害虫容器与浸泡剂混合,进而形成固化封隔体。害虫被固化封隔体密封住,害虫死亡时发出的气味无法散发出来。如此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能够持续高效的害虫进行灭杀,大大提高了害虫灭杀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中,诱捕机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害虫容器位于第一位置;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中,诱捕机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害虫容器位于第二位置;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中,诱捕机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害虫容器位于第一位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中,诱捕机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害虫容器位于第二位置。
图中:010-害虫诱捕器;100-固定件;110-通过孔;200-诱捕机构;210-液体容器;211-隔板;212-第一液体空间;213-第二液体空间;214-第一通孔;215-第二通孔;216-容纳筒;217-第一橡胶塞;218-第二橡胶塞;220-害虫容器;221-害虫入口;222-连杆;223-第一堵塞;224-第二堵塞;225-滑动杆;230-力施加器;231-连接条;232-水容器;233-第三橡胶塞;234-固定板;23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被配置为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0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010包括固定件100和设置在固定件100上的多个诱捕机构200。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00为水平设置的板件,多个诱捕机构200等间距固定在固定件100的下表面。在固定件100上还开设有位于相邻的诱捕机构200之间的通过孔110,以便于害虫穿过通过孔110进入诱捕机构200。在本实施例中,诱捕机构200的数量为200个。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010中,诱捕机构20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害虫容器220位于第一位置。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010中,诱捕机构20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害虫容器220位于第二位置。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诱捕机构200包括液体容器210、害虫容器220和力施加器230。液体容器210、害虫容器220和力施加器230沿从上至下的方向依次排列。
液体容器210内设置有隔板211,隔板211将液体容器2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液体空间212和第二液体空间213;液体容器210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214和第二通孔215;第一通孔214与第一液体空间212连通;第二通孔215与第二液体空间213连通。
害虫容器220与液体容器210可活动地连接,用于在靠近液体容器210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液体容器210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害虫容器220顶端开设有与液体容器210的底端正对的害虫入口221;害虫容器220上设置有连杆222;连杆222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14正对的第一堵塞223;连杆222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215正对的第二堵塞224。
力施加器230与液体容器210固定连接;力施加器230对害虫容器220施加力,以使害虫容器220维持在第一位置;当害虫容器2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堵塞223插入并封堵第一通孔214,第二堵塞224插入并封堵第二通孔215;当害虫进入害虫容器220时,害虫容器220克服力施加器230对害虫容器220施加的力,并运动至第二位置;当害虫容器2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堵塞223脱离第一通孔214,第二堵塞224脱离第二通孔215。
害虫容器220内设置有害虫引诱剂;第一液体空间212内容纳有固化剂,第二液体空间213内容纳有浸泡剂;当固化剂与浸泡剂混合时形成固化封隔体。
本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010在工作过程中,害虫在害虫引诱剂的引诱下进入害虫容器220后,在害虫容器220的重量和害虫重量的共同作用下,害虫容器220克服力施加器230的力,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堵塞223脱离第一通孔214,第二堵塞224脱离第二通孔215。第二液体空间213内的浸泡剂通过第二通孔215流出并进入害虫容器220,将害虫容器220中的害虫浸没。第一液体空间212中的固化剂通过第一通孔214流出并进入害虫容器220与浸泡剂混合,进而形成固化封隔体。害虫被固化封隔体密封住,害虫死亡时发出的气味无法散发出来。如此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010能够持续高效的害虫进行灭杀,大大提高了害虫灭杀的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堵塞223的长度大于第二堵塞224的长度,以使害虫容器22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二堵塞224脱离第二通孔215后,第一堵塞223再脱离第一通孔214。这样,可以使第二液体空间213中的浸泡剂首先流入害虫容器220将害虫浸没,然后第一液体空间212中的固化剂再流入害虫容器220中与浸泡剂接触形成固化封隔体。如此,可以最大程度上确保害虫容器220中的害虫被固化封隔体完全密封住,最大程度上避免害虫死亡时产生的气味向外发散,提高本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010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液体容器210侧面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容纳筒216;害虫容器220的侧面连接有竖直的滑动杆225。滑动杆225可滑动地插入容纳筒216中。如此,实现了液体容器210和害虫容器220的可滑动连接,使得害虫容器22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力施加器230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条231和水容器232。连接条231的两端分别连接水容器232和液体容器210。害虫容器220的下端可滑动的插入水容器232中;水容器232中容纳有水,以通过浮力使害虫容器220维持在第一位置。当害虫进入害虫容器220后,在害虫容器220的自身重力和害虫重量的共同作用下,害虫容器220克服水的浮力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容器210顶端设置有第一橡胶塞217和第二橡胶塞218。第一橡胶塞217与第一液体空间212对应,第二橡胶塞218与第二液体空间213对应。用户能够通过注射器贯穿第一橡胶塞217向第一液体空间212加入固化剂。用户能够通过注射器贯穿第二橡胶塞218向第二液体空间213加入浸泡剂。水容器232的底端设置有第三橡胶塞233,用户能够通过注射器贯穿第三橡胶塞233向水容器232注入水,以使害虫容器220漂浮起来并维持在第一位置。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010中,诱捕机构200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害虫容器220位于第一位置。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010中,诱捕机构200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害虫容器220位于第二位置。在图4和图5中,力施加器230的结构与图2和图3中不同。力施加器230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条231、固定板234和弹簧235。连接条231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板234和液体容器210。弹簧235的一端与固定板234的上表面连接;弹簧235的另一端与害虫容器220的底面连接。当害虫容器220中没有害虫时,在弹簧235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害虫容器220被维持在第一位置。当害虫进入害虫容器220后,在害虫容器220的自身重力和害虫重量的共同作用下,害虫容器220克服弹簧235的弹性回复力,害虫容器22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010做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浸泡剂为海藻酸钠溶液,固化剂为氯化钙溶液。海藻酸钠溶液通过海藻酸钠溶于水制成。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与水的重量比为1:100-1.5:100。氯化钙溶液通过氯化钙溶于水制成,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与水的重量比为1.3:100-2:100。当海藻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时,海藻酸钠与钙离子发生离子交换,生产凝胶状的固化封隔体,如此实现对害虫的密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与水的重量比为1:100,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与水的重量比为1.3:100。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010做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害虫引诱剂包括:啤酒酵母10-15份;苹果泥30-40份;肉泥5-10份;白砂糖2-5份;水10-14份;料酒5-7份;醋5-7份;油脂3-5份;害虫引诱剂由以上组分混合均匀后涂抹于害虫容器220的内表面。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害虫引诱剂包括:啤酒酵母10份;苹果泥30份;肉泥5份;白砂糖2份;水10份;料酒5份;醋5份;油脂3份。
其中,肉泥通过以下方式制成:猪瘦肉、猪大肠、猪肺、猪膀胱和鸡胸肉按重量比5:2:1:1:3的比例混合并粉碎成泥状后,以1cm的厚度涂抹于搁板上,在30℃环境下放置24小时后形成肉泥。
其中,油脂通过以下方式制成:按重量份数将猪油2份、牛油0.5份、菜籽油5份混合均匀得到油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害虫引诱剂、浸泡剂和固化剂不同。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与水的重量比为1.3:100,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与水的重量比为1.7:10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害虫引诱剂包括:啤酒酵母13份;苹果泥35份;肉泥7份;白砂糖4份;水12份;料酒6份;醋6份;油脂4份。
其中,肉泥通过以下方式制成:猪瘦肉、猪大肠、猪肺、猪膀胱和鸡胸肉按重量比5:2:1:1:3的比例混合并粉碎成泥状后,以1.5cm的厚度涂抹于搁板上,在30℃环境下放置26小时后形成肉泥。
其中,油脂通过以下方式制成:按重量份数将猪油3份、牛油0.8份、菜籽油7份混合均匀得到油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害虫引诱剂、浸泡剂和固化剂不同。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与水的重量比为1.5:100,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与水的重量比为1.2:10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害虫引诱剂包括:啤酒酵母15份;苹果泥40份;肉泥10份;白砂糖5份;水14份;料酒7份;醋7份;油脂5份。
其中,肉泥通过以下方式制成:猪瘦肉、猪大肠、猪肺、猪膀胱和鸡胸肉按重量比5:2:1:1:3的比例混合并粉碎成泥状后,以2cm的厚度涂抹于搁板上,在30℃环境下放置28小时后形成肉泥。
其中,油脂通过以下方式制成:按重量份数将猪油4份、牛油1份、菜籽油8份混合均匀得到油脂。
下面提供几组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害虫容器220中不放置害虫引诱剂。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为常见的电击杀虫灯,其包括灯和围绕灯布置的电网。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害虫向灯光移动,最终害虫接触电网实现害虫的灭杀。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为常见的害虫粘板,其板体上设置有粘性物质和害虫引诱物,当害虫触碰害虫粘板时,其身体被粘在害虫粘板上,实现害虫的捕捉和灭杀。害虫粘板为矩形,尺寸为长100cm,宽80cm。
下面,通过实验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效果进行说明。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害虫容器220中涂抹实施例3中害虫粘板上的粘性物质和害虫引诱物。
实验如下:
在高3m,长5米,宽5m的实验房内放入200只果蝇,然后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分别置入上述实验环境中8小时,最后检查果蝇灭杀数量。
实验结果如下:
实施例1:果蝇灭杀数量187。
实施例2:果蝇灭杀数量195。
实施例3:果蝇灭杀数量185。
对比例1:果蝇灭杀数量82。
对比例2:果蝇灭杀数量38。
对比例3:果蝇灭杀数量52。
对比例4:果蝇灭杀数量124。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3害虫灭杀性能接近,且明显高于对比例1-对比例4。通过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害虫引诱剂能具备优良的害虫引诱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害虫灭杀效率。通过实施例1-3和对比例4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害虫引诱剂的性能明显高于传统的害虫粘板上所使用的害虫引诱物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在工作过程中,害虫在害虫引诱剂的引诱下进入害虫容器后,在害虫容器的重量和害虫重量的共同作用下,害虫容器克服力施加器的力,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堵塞脱离第一通孔,第二堵塞脱离第二通孔。第二液体空间内的浸泡剂通过第二通孔流出并进入害虫容器,将害虫容器中的害虫浸没。第一液体空间中的固化剂通过第一通孔流出并进入害虫容器与浸泡剂混合,进而形成固化封隔体。害虫被固化封隔体密封住,害虫死亡时发出的气味无法散发出来。如此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害虫诱捕器能够持续高效的害虫进行灭杀,大大提高了害虫灭杀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被配置为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害虫诱捕器包括固定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的多个诱捕机构;
所述诱捕机构包括液体容器、害虫容器和力施加器;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害虫容器和所述力施加器沿从上至下的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液体容器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液体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液体空间和第二液体空间;所述液体容器底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液体空间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液体空间连通;
所述害虫容器与所述液体容器可活动地连接,用于在靠近所述液体容器的第一位置和远离所述液体容器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害虫容器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端正对的害虫入口;所述害虫容器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的第一堵塞;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的第二堵塞;
所述力施加器与所述液体容器固定连接;所述力施加器对所述害虫容器施加力,以使所述害虫容器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害虫容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堵塞插入并封堵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堵塞插入并封堵所述第二通孔;当害虫进入所述害虫容器时,所述害虫容器克服所述力施加器对所述害虫容器施加的力,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害虫容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堵塞脱离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堵塞脱离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害虫容器内设置有害虫引诱剂;所述第一液体空间内容纳有固化剂,所述第二液体空间内容纳有浸泡剂;当所述固化剂与所述浸泡剂混合时形成固化封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浸泡剂为海藻酸钠溶液,所述固化剂为氯化钙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与水的重量比为1:100-1.5:100;
所述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与水的重量比为1.3:100-2: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堵塞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堵塞的长度,以使所述害虫容器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堵塞脱离所述第二通孔后,所述第一堵塞再脱离所述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器侧面固定设置有容纳筒;所述害虫容器的侧面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容纳筒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施加器包括固定板、连接条和弹簧;
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害虫容器的底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力施加器包括连接条和水容器;
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水容器和所述液体容器;所述害虫容器的下端可滑动的插入所述水容器中;所述水容器中容纳有水,以通过浮力使所述害虫容器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所述害虫引诱剂包括:
啤酒酵母10-15份;
苹果泥30-40份;
肉泥5-10份;
白砂糖2-5份;
水10-14份;
料酒5-7份;
醋5-7份;
油脂3-5份;
所述害虫引诱剂由以上组分混合均匀后涂抹于所述害虫容器的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
猪瘦肉、猪大肠、猪肺、猪膀胱和鸡胸肉按重量比5:2:1:1:3的比例混合并粉碎成泥状后,以1-2cm的厚度涂抹于搁板上,在30℃环境下放置24-28小时后形成所述肉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所述油脂包括:
猪油2-4份;
牛油0.5-1份;
菜籽油5-8份。
CN201810916807.8A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害虫诱捕器 Active CN108849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6807.8A CN108849793B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害虫诱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6807.8A CN108849793B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害虫诱捕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9793A true CN108849793A (zh) 2018-11-23
CN108849793B CN108849793B (zh) 2020-11-03

Family

ID=64317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6807.8A Active CN108849793B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害虫诱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97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2715A (zh) * 2022-05-20 2022-10-11 中科安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粮仓害虫诱捕数量监测方法、粮仓害虫诱捕设备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23694A1 (en) * 2003-12-16 2006-06-15 Welch Tommy D Lamp with protected combustion chamber
KR100867522B1 (ko) * 2008-08-20 2008-11-07 송종명 해충 포집장치
CN205180140U (zh) * 2015-10-23 2016-04-27 于庆伟 一种应用于农业害虫诱捕的新型多功能诱捕器
CN206024949U (zh) * 2016-09-12 2017-03-22 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昆虫性诱的油茶地昆虫捕捉系统
CN206238151U (zh) * 2016-10-31 2017-06-1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苍蝇捕杀器
CN106818673A (zh) * 2016-12-30 2017-06-13 重庆力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专用于树木的捕虫装置
CN107711772A (zh) * 2017-11-07 2018-02-23 温州市绿盾有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灭除蚊虫的容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23694A1 (en) * 2003-12-16 2006-06-15 Welch Tommy D Lamp with protected combustion chamber
KR100867522B1 (ko) * 2008-08-20 2008-11-07 송종명 해충 포집장치
CN205180140U (zh) * 2015-10-23 2016-04-27 于庆伟 一种应用于农业害虫诱捕的新型多功能诱捕器
CN206024949U (zh) * 2016-09-12 2017-03-22 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昆虫性诱的油茶地昆虫捕捉系统
CN206238151U (zh) * 2016-10-31 2017-06-1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苍蝇捕杀器
CN106818673A (zh) * 2016-12-30 2017-06-13 重庆力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专用于树木的捕虫装置
CN107711772A (zh) * 2017-11-07 2018-02-23 温州市绿盾有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灭除蚊虫的容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泽建等: "中国四川钩瓣叶蜂属密鞘钩瓣叶蜂种团Macrophya imitator group两新种", 《昆虫分类学报(英文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2715A (zh) * 2022-05-20 2022-10-11 中科安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粮仓害虫诱捕数量监测方法、粮仓害虫诱捕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9793B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13092U (zh) 一种自动引诱杀虫器
CN202197700U (zh) 智能灭蚊灯
CN108935374A (zh) 一种自动补液蚊虫诱捕器
CN108849793A (zh) 一种害虫诱捕器
CN109373237A (zh) 一种杀虫植物灯
CN102273425B (zh) 一种淡水龟安全高效诱捕装置
CN204811602U (zh) 一种复合型太阳能频振杀虫灯
CN102972369A (zh) 太阳能杀虫灯
CN204682269U (zh) 一种实用杀虫装置
CN104642274B (zh) 一种高效诱杀松墨天牛成虫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205098796U (zh) 一种带太阳能灭蝇装置的车载式垃圾收集容器
CN102972368A (zh) 一种太阳能灭虫器用撞击式杀虫灯
CN201839730U (zh) 一种生态灭蚊装置
CN203167866U (zh) 吸吹式灭飞虫灯
CN2779874Y (zh) 色板引诱结合高压电击捕杀害虫装置
CN212116769U (zh) 一种用于有害昆虫的诱捕器
CN205093415U (zh) 一种吊挂式韭菜专用太阳能杀虫灯
CN206260627U (zh) 诱蚊器
CN202999114U (zh) 太阳能杀虫灯
CN202999121U (zh) 一种太阳能灭虫器用撞击式杀虫灯
CN205161647U (zh) 松墨天牛诱捕器
CN104686495A (zh) 一种电控引诱式抓捕设备
CN111758692A (zh) 一种生态型智能捕虫装置
CN2391424Y (zh) 一种灭蝇器
CN201150223Y (zh) 电子灭蚊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