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8139B - 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8139B
CN108848139B CN201810547954.2A CN201810547954A CN108848139B CN 108848139 B CN108848139 B CN 108848139B CN 201810547954 A CN201810547954 A CN 201810547954A CN 108848139 B CN108848139 B CN 1088481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endance
user terminal
server
time perio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79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8139A (zh
Inventor
杨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ajia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Dajia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ajia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Dajia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ajia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Dajia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ajia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479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81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8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8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8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8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5Human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1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 H04L69/162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CP/IP or UDP/IP stack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of modified or new header fields involving adaptations of sockets based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服务器在考勤时间点发送的定位获取请求;获取考勤用户终端在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判断考勤用户终端是否处于考勤区域内,并在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获取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并根据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本发明只需获取至少两个时间点的定位信息和连接状态,大大减小了数据量,而且不再依赖人工判断的方式,提高了考勤效率。

Description

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考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终端上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使用移动终端进行考勤也成为目前移动终端的一项重要功能。考勤除了对上下班的签到及签退进行记录外,还需要判断用户在当天正常签到或签退时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现有技术中,在判断用户当天是否存在旷工行为时,一般是直接对用户移动终端在某个时段或全天的移动轨迹进行记录。用户打完上班卡之后触发鹰眼轨迹抓取功能,客户端每10分钟向鹰眼服务器发送一次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用户打下班卡之后,关闭鹰眼,后台人员通过分析用户在打上下班卡这段时间内移动终端的移动轨迹,判断用户是否存在旷工嫌疑。
现有技术需要实时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记录的数据量较大,而且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观察鹰眼后台绘制的用户行为轨迹来判断用户的行为轨迹是否正常,人工判断的方式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以减小数据量并提高考勤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
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服务器在考勤时间点发送来的定位获取请求;
根据所述定位获取请求,获取考勤用户终端在所述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将所述定位信息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是否处于考勤区域内,并在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
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定位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以请求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上报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
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考勤用户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则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考勤追踪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长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
定位请求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服务器在考勤时间点发送来的定位获取请求;
定位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定位获取请求,获取考勤用户终端在所述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定位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定位信息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是否处于考勤区域内,并在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考勤追踪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长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
定位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定位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以请求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上报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
定位信息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考勤用户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连接状态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则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旷工行为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考勤用户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考勤追踪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考勤追踪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考勤追踪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考勤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WebSocket长连接来传输数据,在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进一步获取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根据定位信息和连接状态确定考勤用户是否存在旷工行为,降低了只根据定位信息进行判断时由于定位偏差造成的误判,只需获取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和连接状态,大大减小了数据量,而且不再依赖人工判断的方式,提高了考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考勤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于对携带考勤用户终端的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考勤追踪的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一般可集成在考勤用户终端中。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
其中,WebSocket协议是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的一种新的网络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允许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客户端。基于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连接,均是服务器被动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并给出相应的响应信息,不能主动发送信息给客户端。
考勤用户终端先通过HTTP/HTTPS协议发起一条HTTP请求给服务器,进行握手后创建一个用于交换数据的TCP连接,即建立了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考勤用户终端和服务器只需要做一个握手的动作,在建立连接之后,双方可以在任意时刻,相互推送信息。其中,所述HTTP请求包括将协议切换为WebSocket。
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以便于后续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考勤用户终端。其中,考勤用户终端可以是用户手机或特定的考勤终端等考勤用户随身携带的终端,而且还需要考勤用户授权服务器获取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及WIFI连接状态。
步骤120,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服务器在考勤时间点发送来的定位获取请求。
其中,考勤时间点用于对考勤用户终端对应的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服务器预先确定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根据考勤用户终端在多个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及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对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
服务器确定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后,进行定时,并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通过建立的WebSocket长连接主动发送定位获取请求给考勤用户终端,考勤用户通过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服务器在考勤时间点发送来的定位获取请求。
步骤130,根据所述定位获取请求,获取考勤用户终端在所述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其中,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即考勤用户终端所处的经纬度坐标。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包括终端名称、MAC(Media Access Control或者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MEID(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移动设备识别码)和手机号等中的至少一个。
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来的定位获取请求后,可以基于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获取定位信息,在考勤用户终端为手机时还可以基于基站定位获取。基站定位是利用基站对手机的距离的测算来确定手机位置的,基站定位的精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误差较大。不过室内GPS信号较差,在手机处于室内时可以借助基站定位获取定位信息,还可以结合使用GPS和基站定位获取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中包括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便于服务器确定定位信息对应的考勤用户终端。
步骤140,将所述定位信息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是否处于考勤区域内,并在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其中,考勤区域是预先设置的用于考勤的区域,具体以经纬度坐标范围表示,可以用企业或公司名称作为考勤区域的标识,是根据企业或公司的具体位置确定的一个具体区域,如企业或公司的位置周围预设距离(如500米)内的区域,还可以包括考勤用户出差所在的区域。服务器预先保存考勤区域内所有的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设备的WIFI标识集合和对应的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集合,可以保存多个企业或公司对应的多个考勤区域及考勤区域对应的WIFI设备的WIFI标识集合和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集合。其中,WIFI标识集合为考勤区域内所有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的集合,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WIFI名称(即SSID)和BSSID,BSSID是指站点的MAC地址,BSS(Basic Service Set,基本服务装置)是一种特殊的Ad-hoc LAN的应用,一个无线网络至少由一个连接到有线网络的AP(Wireless Access Point,无线访问接入点)和若干无线工作站组成,这种配置称为一个BSS,一群计算机设定相同的BSS名称,即可自成一个group,每个BSS都会被赋予一个BSSID。终端标识集合是考勤区域内所有的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的集合。服务器还需要保存考勤用户终端和相应的考勤用户的对应关系,从而获取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就能唯一确定使用该考勤用户终端的考勤用户。在有新的考勤用户加入考勤区域时,将该考勤用户的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加入终端标识集合中,在有考勤用户离开考勤区域对应的企业或者公司时,从终端标识集合中删掉该考勤用户持有的考勤用户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单个考勤时间段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例如可以是一天、半天或者一周等,优选为一天。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设置有多个考勤时间点。
考勤用户终端根据定位获取请求在获取到自身的定位信息后,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将所述定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便于服务器对考勤用户终端对应的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服务器在考勤时间点发送来的定位获取请求,获取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从而服务器可以判断考勤用户终端是否处于考勤区域内,并在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获取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从而根据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降低了只根据定位信息进行判断时由于考勤用户终端定位偏差造成的误判,只需获取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和连接状态,大大减小了数据量,而且不再依赖人工判断的方式,提高了考勤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之前,还可选包括:
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的签到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请求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签到信息与预设签到信息进行匹配,并确定所述考勤用户是否成功签到。
其中,签到信息可以包括指纹信息或人脸信息等考勤用户特征,还可以包括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和/或考勤用户终端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也可以是指纹信息或人脸信息等考勤用户特征与所述定位信息或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的结合。在签到信息为考勤用户特征时,预设签到信息为考勤用户预留的对应的考勤用户特征;在签到信息为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时,预设签到信息为整个考勤区域;在签到信息为考勤用户终端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时,预设签到信息为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的WIFI标识集合。
获取到考勤用户的签到信息后,可以基于HTTP协议将签到信息发送给服务器,首先建立与服务器的TCP连接,即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之后将所述签到信息通过建立的TCP连接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该签到信息后,与预设签到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考勤用户是否成功签到后,将签到成功与否的签到结果返回给考勤用户终端,便于考勤用户了解签到结果,而且考勤用户终端可以在考勤用户成功签到时,与服务器建立WebSocket长连接,并基于WebSocket长连接对签到成功的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的签到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之后,还可选包括:
在所述考勤用户成功签到后,接收所述服务器在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连接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时发送的连接提醒指令,所述连接提醒指令包括所述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对应的WIFI标识集合;
根据所述连接提醒指令,提醒所述考勤用户连接所述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
在考勤用户成功签到后,服务器可以获取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的设备连接列表,判断设备连接列表中是否包括考勤用户对应的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在设备连接列表中不包括考勤用户对应的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时,说明考勤用户终端没有连接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发送连接提醒指令给考勤用户终端,考勤用户终端接收到连接提醒指令后,提醒考勤用户连接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并根据WIFI标识集合显示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WIFI名称,便于考勤用户连接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从而便于后续获取到正确的连接状态,提高考勤追踪的正确性。服务器发送连接提醒指令给考勤用户终端时,该连接提醒指令可以作为对考勤用户终端的签到信息的响应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体的,在将所述定位信息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之后,还进一步包括: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来的连接状态获取请求;根据所述连接状态获取请求,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将所述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
步骤220,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服务器在考勤时间点发送来的定位获取请求。
步骤230,根据所述定位获取请求,获取考勤用户终端在所述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步骤240,将所述定位信息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是否处于考勤区域内,并在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步骤250,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来的连接状态获取请求,所述连接状态获取请求是所述服务器在确定所述定位信息未处于所述考勤区域内时发出的。
服务器确定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需要进一步获取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这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主动发送连接状态获取请求给考勤用户终端,考勤用户终端便可以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到连接状态获取请求。
步骤260,根据所述连接状态获取请求,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考勤用户终端在接收到连接状态获取请求后,获取自身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即获取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WIFI名称(即SSID)和BSSID。在考勤用户终端没有连接WIFI设备时,WIFI名称为空,BSSID也为空。
步骤270,将所述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在获取到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后,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服务器,以便于服务器对考勤用户终端对应的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直接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来的连接状态获取请求,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给服务器,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携带考勤用户终端的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考勤追踪的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一般可集成在服务器中。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0,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
其中,WebSocket协议是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的一种新的网络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允许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客户端。基于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连接,均是服务器被动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并给出相应的响应信息,不能主动发送信息给客户端。
考勤用户终端先通过HTTP/HTTPS协议发起一条HTTP请求给服务器,进行握手后创建一个用于交换数据的TCP连接,即建立了服务器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考勤用户终端和服务器只需要要做一个握手的动作,在建立连接之后,双方可以在任意时刻,相互推送信息。其中,所述HTTP请求包括将协议切换为WebSocket。
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后续服务器便可以主动发送信息给考勤用户终端。其中,考勤用户终端可以是用户手机或特定的考勤终端等考勤用户随身携带的终端,而且还需要考勤用户授权服务器获取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及WIFI连接状态。
步骤320,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定位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以请求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上报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
其中,考勤时间点用于对考勤用户终端对应的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服务器预先确定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根据考勤用户终端在多个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及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对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
服务器确定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后,进行定时,并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通过建立的WebSocket长连接主动发送定位获取请求给考勤用户终端,请求考勤用户终端上报当前的定位信息。一个考勤区域的所有考勤用户可以使用相同的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这时服务器定时并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可以同时向所有的考勤用户终端发送定位获取请求;服务器还可以将一个考勤区域的所有考勤用户进行分组,并对每组确定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并在到达一组的考勤时间点时,向该组的所有考勤用户终端发送定位获取请求。
步骤330,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考勤用户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其中,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即考勤用户终端所处的经纬度坐标,可以由考勤用户终端基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获取,在考勤用户终端为手机时还可以基于基站定位获取。基站定位是利用基站对手机的距离的测算来确定手机位置的,基站定位的精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误差较大。不过室内GPS信号较差,在手机处于室内时可以借助基站定位获取定位信息。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包括终端名称、MAC地址、IMEI、MEID和手机号等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340,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则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其中,考勤区域是预先设置的用于考勤的区域,具体以经纬度坐标范围表示,可以用企业或公司名称作为考勤区域的标识,是根据企业或公司的具体位置确定的一个具体区域,如企业或公司的位置周围预设距离(如500米)内的区域,还可以包括考勤用户出差所在的区域。服务器预先保存考勤区域内所有的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设备的WIFI标识集合和对应的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集合,可以保存多个企业或公司对应的多个考勤区域及考勤区域对应的WIFI设备的WIFI标识集合和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集合。其中,WIFI标识集合为考勤区域内所有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的集合,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包括WIFI名称(即SSID)和BSSID,BSSID是指站点的MAC地址,BSS(Basic Service Set,基本服务装置)是一种特殊的Ad-hoc LAN的应用,一个无线网络至少由一个连接到有线网络的AP和若干无线工作站组成,这种配置称为一个BSS,一群计算机设定相同的BSS名称,即可自成一个group,每个BSS都会被赋予一个BSSID。终端标识集合是考勤区域内所有的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的集合。服务器还需要保存考勤用户终端和相应的考勤用户的对应关系,从而获取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就能唯一确定使用该考勤用户终端的考勤用户。在有新的考勤用户加入考勤区域时,将该考勤用户的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加入考勤区域对应的终端标识集合中,在有考勤用户离开考勤区域对应的企业或者公司时,从对应的终端标识集合中删掉该考勤用户持有的考勤用户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
在接收到定位信息后,先根据定位信息中的终端标识确定对应的考勤用户终端,再确定定位信息是否在考勤用户终端对应的考勤区域内,如果定位信息不在对应的考勤区域内,则确定考勤用户终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这时获取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如果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处于考勤区域内,则可以确定考勤用户当前并没有离开考勤区域,考勤用户正常出勤,不必获取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只有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才进一步获取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从而确定考勤用户当前的出勤状态,降低了由于考勤用户终端定位偏差造成的误判。
步骤350,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其中,单个考勤时间段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例如可以是一天或者半天等。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设置有多个考勤时间点。
连接状态均是在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获取的。统计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如果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出现了预设次数的未连接,则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存在旷工行为;如果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不存在旷工行为。如果只获取到一次连接状态或没有获取连接状态,则可以确定考勤用户不存在旷工行为。没有获取连接状态时是在考勤时间段内每个考勤时间点时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均处于考勤区域内,获取到一次连接状态表明在考勤时间段内只有一个考勤时间点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
在确定出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后,可以关闭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以释放资源。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由服务器进行定时,并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定位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并接收考勤用户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根据定位信息确定考勤用户终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获取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根据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通过结合定位信息和连接状态来判断,降低了只根据定位信息进行判断时由于考勤用户终端定位偏差造成的误判,只需获取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和连接状态,大大减小了数据量,而且不再依赖人工判断的方式,提高了考勤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可选包括:
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连接状态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以请求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上报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发送来的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服务器确定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需要进一步获取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这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主动发送连接状态获取请求给考勤用户终端,请求考勤用户终端上报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接收到考勤用户终端发送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后,将该设备标识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WIFI标识集合进行比对,判断该设备标识是否在WIFI标识集合中存在,如果存在,则确定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如果不存在,则确定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在考勤用户终端没有连接任何WIFI设备时,则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均为空,即WIFI名称为空,BSSID也为空,此时,考勤用户终端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在WIFI标识集合中也是不存在。考勤用户终端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在WIFI标识集合中也是不存在的情况,除了上述考勤用户终端没有连接WIFI设备的情况外,还可以是考勤用户终端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不是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即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与考勤区域内对应的WIFI标识集合中的所有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均不一致。服务器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连接状态获取请求给考勤用户终端并接收考勤用户终端发送来的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之前,还可选包括:
接收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考勤用户的签到信息;
将所述签到信息与预设签到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考勤用户成功签到。
其中,签到信息可以包括指纹信息或人脸信息等考勤用户特征,还可以包括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和/或考勤用户终端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也可以是指纹信息或人脸信息等考勤用户特征与所述定位信息或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的结合。在签到信息为考勤用户特征时,预设签到信息为考勤用户预留的对应的考勤用户特征;在签到信息为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时,预设签到信息为整个考勤区域;在签到信息为考勤用户终端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时,预设签到信息为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的WIFI标识集合。
可以基于HTTP协议接收考勤用户终端发送的考勤用户的签到信息,首先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TCP连接,即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之后通过建立的TCP连接接收所述签到信息,服务器接收到该签到信息后,与预设签到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考勤用户是否成功签到,将签到成功与否的签到结果作为响应信息返回给考勤用户终端,便于考勤用户了解签到结果,而且考勤用户终端可以在考勤用户成功签到时,与服务器建立WebSocket长连接,并基于WebSocket长连接对签到成功的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确定所述考勤用户成功签到之后,还可选包括:
获取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设备连接列表;
根据所述设备连接列表,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连接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时,向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发送连接提醒指令,以指示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提醒考勤用户连接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所述连接提醒指令包括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对应的WIFI标识集合。
其中,在考勤区域内,考勤用户终端可以连接WIFI标识集合中的任意WIFI设备,即考勤用户终端可以在对应的WIFI标识集合中的多个WIFI设备的多个无线网络之间任意切换。
在检测到考勤用户成功签到后,获取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设备连接列表,判断每个WIFI设备的设备连接列表中是否包括考勤用户对应的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在所有设备连接列表中不包括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时,确定考勤用户终端没有连接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发送连接提醒指令给考勤用户终端,以指示考勤用户终端连接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便于后续获取到正确的连接状态,提高了考勤追踪的正确性,保证了旷工行为判断的正确性。服务器发送连接提醒指令给考勤用户终端时,该连接提醒指令可以作为对考勤用户终端的签到信息的响应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在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之前,还进一步包括:随机生成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随机生成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
在考勤区域对应的单个考勤时间段内,随机生成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用于对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即在每个考勤时间段,均随机生成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从而增加考勤时间点的随机性。
可选的,随机生成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包括:
对所述考勤区域的所有考勤用户进行分组;
针对每一分组,随机生成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
对考勤区域的所有考勤用户进行分组,针对每一分组,随机生成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从而不同分组的考勤用户的考勤时间点不同,增加了考勤时间点的随机性,进一步降低了考勤用户作弊的可能性。对考勤用户终端进行分组时,可以随机分为预设数量的分组,在考勤用户终端为用户手机时,还可以基于手机号进行分组,例如分为3组时,可以按照考勤用户手机号尾数除以3取余数,将余数相同的归为一组,从而得到对应的考勤用户终端所在的分组。
步骤420,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
步骤430,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定位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以请求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上报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
步骤440,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考勤用户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步骤450,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则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步骤460,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随机生成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增加了考勤时间点的随机性,降低了考勤用户作弊的可能性。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体的,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该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根据所述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0,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
步骤520,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定位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以请求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上报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
步骤530,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考勤用户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步骤540,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则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步骤550,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该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
其中,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包括在岗或离岗,也可以理解为是考勤用户在考勤时间点的出勤状态。
通过根据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考勤用户在该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便于记录考勤用户当前的出勤状态,从而便于后续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可选的,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该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包括:
当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时,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为在岗;
当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时,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为离岗。
在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进一步获取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根据此时的连接状态确定考勤用户当前是否在岗,降低了由于考勤用户终端定位偏差造成的误判。
步骤560,根据所述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可选的,根据所述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包括:
如果所述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离岗次数达到设定次数,则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存在旷工行为。
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中,如果在到达某一考勤时间点时,已经统计了包括该考勤时间点在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而且离岗次数已达到设定次数,便可以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存在旷工行为,从而后续的考勤时间点可以不再进行统计,减少了统计的数据量。当然,也可以统计完考勤用户在所有的考勤时间点的考勤参考信息,再确定离岗次数是否达到设定次数,从而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该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便于记录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点下的出勤状态,而且根据考勤用户在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的考勤参考信息,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可以更加准确快速的确定考勤用户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实施例六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携带考勤用户终端的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的情况,该装置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考勤追踪的方法,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来执行,一般可集成在考勤用户终端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考勤追踪的装置包括:长连接建立模块610、定位请求接收模块620、定位信息获取模块630和定位信息发送模块640。
其中,长连接建立模块610,用于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
定位请求接收模块620,用于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服务器在考勤时间点发送来的定位获取请求;
定位信息获取模块630,用于根据所述定位获取请求,获取考勤用户终端在所述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定位信息发送模块640,用于将所述定位信息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是否处于考勤区域内,并在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连接状态请求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来的连接状态获取请求,所述连接状态获取请求是所述服务器在确定所述定位信息未处于所述考勤区域内时发出的;
设备标识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状态获取请求,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设备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签到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的签到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请求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签到信息与预设签到信息进行匹配,并确定所述考勤用户是否成功签到。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连接提醒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考勤用户成功签到后,接收所述服务器在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连接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时发送的连接提醒指令,所述连接提醒指令包括所述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对应的WIFI标识集合;
连接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提醒指令,提醒所述考勤用户连接所述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
上述考勤追踪的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考勤追踪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考勤追踪的方法。
实施例七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考勤追踪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携带考勤用户终端的考勤用户进行考勤追踪的情况,该装置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考勤追踪的方法,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来执行,一般可集成在服务器中。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考勤追踪的装置包括:长连接建立模块710、定位请求发送模块720、定位信息接收模块730、连接状态获取模块740和旷工行为确定模块750。
其中,长连接建立模块710,用于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
定位请求发送模块720,用于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定位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以请求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上报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
定位信息接收模块730,用于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考勤用户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连接状态获取模块740,用于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则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旷工行为确定模块750,用于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可选的,所述连接状态获取模块包括:
连接状态请求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连接状态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以请求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上报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设备标识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发送来的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连接状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考勤时间点生成模块,用于随机生成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
可选的,所述考勤时间点生成模块包括:
分组单元,用于对所述考勤区域的所有考勤用户进行分组;
考勤时间点生成单元,用于针对每一分组,随机生成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签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考勤用户的签到信息;
签到信息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签到信息与预设签到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考勤用户成功签到。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备连接列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设备连接列表;
连接提醒指令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连接列表,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连接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时,向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发送连接提醒指令,以指示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提醒考勤用户连接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所述连接提醒指令包括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对应的WIFI标识集合。
可选的,所述旷工行为确定模块包括:
考勤参考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该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
旷工行为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可选的,所述考勤参考信息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时,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为在岗;
当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时,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为离岗。
可选的,所述旷工行为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离岗次数达到设定次数,则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存在旷工行为。
上述考勤追踪的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三到实施例五中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考勤追踪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三到实施例五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考勤追踪的方法。
实施例八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考勤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终端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20、输入装置830和输出装置840;终端中处理器8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810为例;终端中的处理器810、存储器820、输入装置830和输出装置8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8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考勤追踪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考勤追踪的装置中的长连接建立模块610、定位请求接收模块620、定位信息获取模块630和定位信息发送模块640)。处理器8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考勤追踪的方法,例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考勤追踪的方法。
存储器8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8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8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8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8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8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九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输入装置930和输出装置940;服务器中处理器9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9中以一个处理器910为例;服务器中的处理器910、存储器920、输入装置930和输出装置9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9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考勤追踪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考勤追踪的装置中的长连接建立模块710、定位请求发送模块720、定位信息接收模块730、连接状态获取模块740和旷工行为确定模块750)。处理器9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考勤追踪的方法,例如实施例三至实施例五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考勤追踪的方法。
存储器9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服务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9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9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9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服务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9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服务器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9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十
本发明实施例十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
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服务器在考勤时间点发送来的定位获取请求;
根据所述定位获取请求,获取考勤用户终端在所述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将所述定位信息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是否处于考勤区域内,并在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或者,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还用于执行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
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定位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以请求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上报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
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考勤用户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则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考勤追踪的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考勤追踪的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7)

1.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以便于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考勤用户终端;其中,服务器预先确定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或服务器随机生成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
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服务器在考勤时间点发送来的定位获取请求;
根据所述定位获取请求,获取考勤用户终端在所述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将所述定位信息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是否处于考勤区域内,并在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获取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所述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包括:
统计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如果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出现了预设次数的未连接,则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存在旷工行为;如果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不存在旷工行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定位信息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来的连接状态获取请求,所述连接状态获取请求是所述服务器在确定所述定位信息未处于所述考勤区域内时发出的;
根据所述连接状态获取请求,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将所述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的签到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以请求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签到信息与预设签到信息进行匹配,并确定所述考勤用户是否成功签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的签到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考勤用户成功签到后,接收所述服务器在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连接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时发送的连接提醒指令,所述连接提醒指令包括所述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对应的WIFI标识集合;
根据所述连接提醒指令,提醒所述考勤用户连接所述考勤区域内的WIFI设备。
5.一种考勤追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随机生成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或预先确定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
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以便于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考勤用户终端;
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定位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以请求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上报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
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考勤用户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则获取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所述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包括:
统计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如果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出现了预设次数的未连接,则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存在旷工行为;如果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不存在旷工行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包括:
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连接状态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以请求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上报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发送来的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当前连接的WIFI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随机生成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包括:
对所述考勤区域的所有考勤用户进行分组;
针对每一分组,随机生成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考勤用户的签到信息;
将所述签到信息与预设签到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考勤用户成功签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考勤用户成功签到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设备连接列表;
根据所述设备连接列表,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连接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时,向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发送连接提醒指令,以指示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提醒考勤用户连接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所述连接提醒指令包括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对应的WIFI标识集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包括:
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该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
根据所述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该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包括:
当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为已连接时,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为在岗;
当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时,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为离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考勤参考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包括:
如果所述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离岗次数达到设定次数,则确定所述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存在旷工行为。
13.一种考勤追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长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服务器的WebSocket长连接,以便于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考勤用户终端;其中,服务器预先确定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或服务器随机生成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
定位请求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服务器在考勤时间点发送来的定位获取请求;
定位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定位获取请求,获取考勤用户终端在所述考勤时间点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定位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定位信息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定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判断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是否处于考勤区域内,并在未处于考勤区域内时获取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单个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所述定位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统计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如果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出现了预设次数的未连接,则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存在旷工行为;如果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不存在旷工行为。
14.一种考勤追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考勤时间点生成模块,用于随机生成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或预先确定设定数量的考勤时间点;
长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考勤用户终端的WebSocket长连接,以便于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考勤用户终端;
定位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在到达考勤时间点时,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发送定位获取请求给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以请求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上报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
定位信息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WebSocket长连接接收考勤用户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所述考勤用户终端的终端标识;
连接状态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确定所述考勤用户终端未处于考勤区域内,则获取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所述考勤用户终端与所述考勤区域内WIFI设备的连接状态;
旷工行为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考勤用户终端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的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确定对应考勤用户在所述单个考勤时间段内是否存在旷工行为;
所述旷工行为确定模块,还用于:统计单个考勤时间段内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如果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出现了预设次数的未连接,则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存在旷工行为;如果至少两个考勤时间点下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的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确定考勤用户在单个考勤时间段内不存在旷工行为。
15.一种考勤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考勤追踪的方法。
1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5-12中任一所述的考勤追踪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或5-12中任一所述的考勤追踪的方法。
CN201810547954.2A 2018-05-31 2018-05-31 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848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7954.2A CN108848139B (zh) 2018-05-31 2018-05-31 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7954.2A CN108848139B (zh) 2018-05-31 2018-05-31 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8139A CN108848139A (zh) 2018-11-20
CN108848139B true CN108848139B (zh) 2021-10-26

Family

ID=64210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7954.2A Active CN108848139B (zh) 2018-05-31 2018-05-31 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8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6992B (zh) * 2019-12-18 2022-03-01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計算活動期間及效率的方法
CN112985451B (zh) * 2021-02-08 2024-04-19 南昌市合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工时数据获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323A (zh) * 2012-08-14 2012-12-19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服务器远程控制受控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36807A (zh) * 2013-02-07 2013-06-05 方春 一种基于lbs的考勤系统及方法
WO2016178636A1 (en) * 2015-05-06 2016-11-10 Igloohome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mise management
CN107358410A (zh) * 2017-07-17 2017-11-17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员工考勤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323A (zh) * 2012-08-14 2012-12-19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服务器远程控制受控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36807A (zh) * 2013-02-07 2013-06-05 方春 一种基于lbs的考勤系统及方法
WO2016178636A1 (en) * 2015-05-06 2016-11-10 Igloohome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mise management
CN107358410A (zh) * 2017-07-17 2017-11-17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员工考勤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8139A (zh) 201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6950B (zh) 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11002822B2 (en) Service enhancements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N108769210B (zh) 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1088774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haring file between different terminals
CN104717296A (zh) 社交交互方法、装置、终端以及系统
CN104918327A (zh) 一种实时探测移动终端地理位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8133001B (zh) Mr室内外分离方法、装置及介质
US20160050267A1 (en) Sign-I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8810806B (zh) 一种定位信息纠正方法、客户端、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8848139B (zh) 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262865A (zh) 访问控制策略的制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63377B (zh)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配网测试方法、系统
CN204376941U (zh) 外网中间件、内网中间件和中间件系统
CN108810821B (zh) 考勤追踪的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230345212A1 (en) Charg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610452B (zh) 近距离蓝牙热点定位的快速约车方法及系统
CN107071708B (zh) 智能移动终端被动无线信号采集及定位方法
CN104618853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38019B (zh) 设备信息的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装置
CN111770456B (zh) 一种用于医院教学活动的自动签到系统和方法
CN103679966A (zh) 基于智能设备混合定位技术的金融终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185045B (zh) 一种报警方法和系统
TWM576291U (zh) Human flow analysis system based on Wi-Fi detection
CN105163335B (zh) 一种网络接入管理方法、服务器、移动终端以及系统
CN101860823A (zh) 伪造短消息的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