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5235A - 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及结构以及煤矿末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及结构以及煤矿末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5235A
CN108825235A CN201810421676.6A CN201810421676A CN108825235A CN 108825235 A CN108825235 A CN 108825235A CN 201810421676 A CN201810421676 A CN 201810421676A CN 108825235 A CN108825235 A CN 108825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lower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holes
upper location
explo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16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25235B (zh
Inventor
高扬
鲁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tai Co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tai Co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tai Co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tai Co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216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25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25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5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25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5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41/00Methods of underground or surface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6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8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for brown or hard co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 Drilling And Exploitation, And Mining Machines And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末采贯通时存在容易出现台阶或生产效率低问题,提供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及结构以及煤矿末采方法。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包括在待采煤体中开设下定位孔组和上定位孔组;下定位孔组包括一排沿开采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下定位孔;多个下定位孔限定的面在回撤通道的底面之上设定距离D1;上定位孔组包括一排沿开采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上定位孔;多个上定位孔限定的面在回撤通道的顶面之下设定距离D2;分别向各个下定位孔和上定位孔中装入标志管,作为在工作面上采煤的上、下位置的参照标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地确保贯通时顶底面的平整、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及结构以及煤矿末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及结构以及煤矿末采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末采阶段,随采煤的进行开采通道和回撤通道将逐渐贯通。现有技术中在开采贯通过程中,采煤机在开采通道处的工作面的采煤的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需要操作人员凭经验确定存在可靠性不高、贯通时容易出现台阶的问题,或需要在采前逐次通过素描等方式上图然后现场指导采煤机司机确定上、下极限位置,才能实现准确贯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末采贯通时存在容易出现台阶或需要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前述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的煤矿末采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其包括:在采煤的回撤通道和开采通道之间的待采煤体中开设下定位孔组和上定位孔组;所述下定位孔组包括一排沿所述开采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下定位孔,各个所述下定位孔各自沿回撤通道朝向开采通道方向延伸形成;多个所述下定位孔限定的面在所述回撤通道的底面之上设定距离D1;所述上定位孔组包括一排沿所述开采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上定位孔,各个所述上定位孔各自沿回撤通道朝向开采通道方向延伸形成;多个所述上定位孔限定的面在所述回撤通道的顶面之下设定距离D2,且在所述下定位孔限定的面之上;分别向各个所述下定位孔和所述上定位孔中装入标志管,作为在工作面上割煤的上、下位置的参照标志。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各个所述下定位孔和各个所述上定位孔均为通过在回撤通道内的钻机从待采煤体靠近回撤通道一侧的停采线向待采煤体靠近开采通道一侧的工作面方向施工钻孔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各个下定位孔和各个上定位孔贯通待采煤体的工作面。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多个所述下定位孔限定的面在所述回撤通道的底面之上设定距离D1在40cm-60cm之间;多个所述上定位孔限定的面在所述回撤通道的顶面之下设定距离D2在40cm-60cm之间。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相邻的所述下定位孔之间的孔间距为5~10m,孔深20m;相邻的所述上定位孔之间的孔间距为5~10m,孔深20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其包括在采煤的回撤通道和开采通道之间的待采煤体中开设的下定位孔组和上定位孔组;所述下定位孔组包括一排沿所述开采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下定位孔,各个所述下定位孔各自沿回撤通道朝向开采通道方向延伸形成;多个所述下定位孔限定的面在所述回撤通道的底面之上设定距离D1;所述上定位孔组包括一排沿所述开采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上定位孔,各个所述上定位孔各自沿回撤通道朝向开采通道方向延伸形成;多个所述上定位孔限定的面在所述回撤通道的顶面之下设定距离D2,且在所述下定位孔限定的面之上;各个所述下定位孔和所述上定位孔中分别装设标志管,作为在工作面上采煤的下极限位置和上极限位置的参照标志。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标志管包括多节沿轴向依次设置的子节管。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子节管包括空管、填充于所述空管内的白石灰填充体、盖合所述空管两端开口的管帽。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各个所述子节管的外径为75mm,长度为2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末采方法,采通平行的开采通道和回撤通道,待采煤体夹于开采通道和回撤通道之间;设置连通开采通道和回撤通道对应一端的回风顺槽,设置连通开采通道和回撤通道对应的另一端的主运顺槽;采煤机在开采通道中沿开采通道的延伸方向从工作面上采下煤块,采下的煤块由铺设于开采通道底板的刮板输送机运输至开采通道连通主运顺槽一端,然后由沿主运顺槽设置的胶带输送机朝外输送;采煤机在工作面上采煤的上极限位置由权利要求6中所述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的上定位孔组中的各个标志管的位置为参照确定;采煤机在工作面上采煤的下极限位置由权利要求6中所述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的下定位孔组中的各个标志管的位置为参照确定。
综合以上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及结构以及煤矿末采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能够清晰定位工作面顶底面与回撤通道顶底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方便割煤高向的上下极限位置的确定,能够方便地确保贯通时顶底面的平整;
2、割煤操作人员不需要在现场频繁确定层位关系,采煤机司机自己就能够及时的、直观的判断层位关系,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
图2为图1沿B-B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隐藏标志管和支架后的示意图(以使结构表达清晰);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标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10-采煤机;20-刮板运输机;30-胶带输送机;40-支架;80a-子节管;80-标志管;81-空管;82-白石灰填充体;83-管帽;B1-待采煤体;G1-下定位孔;G2-上定位孔;P1-开采通道的顶面;P2-开采通道的底面;P3-回撤通道的顶面;P4-回撤通道的底面;P5-工作面;P6-停采线;T1-开采通道;T2-回撤通道;T3-主运顺槽;T4-回风顺槽;Z1-下定位孔组;Z2-上定位孔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下”、“上”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100;图2为图1沿B-B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3隐藏部分结构后的示意图。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中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100包括在采煤的回撤通道T2和开采通道T1之间的待采煤体B1中开设的下定位孔组Z1和上定位孔组Z2;下定位孔组Z1包括一排沿开采通道T1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下定位孔G1,各个下定位孔G1各自沿回撤通道T2朝向开采通道T1方向延伸形成;多个下定位孔G1限定的面在回撤通道T2的底面P4之上设定距离D1;上定位孔组Z2包括一排沿开采通道T1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上定位孔G2,各个上定位孔G2各自沿回撤通道T2朝向开采通道T1方向延伸形成;多个上定位孔G2限定的面在回撤通道T2的顶面P3之下设定距离D2,且在下定位孔G1限定的面之上;各个下定位孔G1和上定位孔G2中分别装设标志管80,作为在工作面P5上采煤的下极限位置和上极限位置的参照标志。本实施例中各个下定位孔G1和各个上定位孔G2分贝贯通待采煤体的工作面P5。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的标志管80可设置为包括多节沿轴向依次设置的子节管80a。这样每次从工作面P5切入待采煤体B1的厚度可以根据各子节管80a的长度确定,这样可以确保全工作面P5在不同位置切入待采煤体B1的厚度相一致,从而使每次切入后工作面P5能够依旧保持垂直。可选地,子节管80a包括空管81、填充于空管81内的白石灰填充体82、盖合空管81两端开口的管帽83。空管81和管帽83均可采用PVC塑料制成,白石灰为白色粉末。这样,采煤机10在工作面P5采煤时会将破坏空管81和管帽83,白石灰漏出能够在黑色的煤矿上显著标识,方便操作者作为参照,确保在工作面P5采煤的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具体地,向上割煤时,割到上定位孔组Z2中的标志管80后,以该位置为标准继续向上割设定距离即可。该设定距离可以根据割煤的刀头的尺寸确定,例如设置为适配刀头的直径。相似地,向下割煤时,割到下定位孔组Z1中的标志管80后,以该位置为标准继续向下割设定距离即可。该设定距离可以根据割煤的刀头的尺寸确定,例如设置为适配刀头的直径。这样,随着割煤的推进,最终采煤通道和回撤通道T2贯通时,贯通空间的整体顶面和底面均能保持平整,避免底面出现台阶影响地面设备的支撑基础平整和避免顶面出现台阶影响顶面支撑的平整。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各个子节管80a的外径为75mm,长度为2m。
下面整体介绍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配合参见前述附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其包括:在采煤的回撤通道T2和开采通道T1之间的待采煤体B1中开设下定位孔组Z1和上定位孔组Z2;下定位孔组Z1包括一排沿开采通道T1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下定位孔G1,各个下定位孔G1各自沿回撤通道T2朝向开采通道T1方向延伸形成;多个下定位孔G1限定的面在回撤通道T2的底面之上设定距离D1;上定位孔组Z2包括一排沿开采通道T1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上定位孔G2,各个上定位孔G2各自沿回撤通道T2朝向开采通道T1方向延伸形成;多个上定位孔G2限定的面在回撤通道T2的顶面之下设定距离D2,且在下定位孔G1限定的面之上;分别向各个下定位孔G1和上定位孔G2中装入标志管80,作为在工作面P5上采煤的上、下位置的参照标志。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各个下定位孔G1和各个上定位孔G2均为从待采煤体B1位于回撤通道T2一侧的停采线P6处贯入。即各个下定位孔G1和各个上定位孔G2均为通过在回撤通道T2内的钻机从待采煤体B1靠近回撤通道T2一侧的停采线P6向待采煤体B1靠近开采通道T1一侧的工作面P5方向施工钻孔形成。
可选的,多个下定位孔G1限定的面在回撤通道T2的底面之上设定距离D1在40cm-60cm之间,例如50cm;多个上定位孔G2限定的面在回撤通道T2的顶面之下设定距离D2在40cm-60cm之间,例如50cm。可选的,相邻的下定位孔G1之间的孔间距为5~10m,孔深20m;相邻的上定位孔G2之间的孔间距为5~10m,孔深20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末采方法,采通平行的开采通道T1和回撤通道T2,待采煤体B1夹于开采通道T1和回撤通道T2之间;设置连通开采通道T1和回撤通道T2对应一端的回风顺槽T4,设置连通开采通道T1和回撤通道T2对应的另一端的主运顺槽T3;采煤机10在开采通道T1中沿开采通道T1的延伸方向从工作面P5上采下煤块,采下的煤块由沿开采通道T1的刮板运输机20输送至开采通道T1连通主运顺槽T3一端,然后由沿主运顺槽设置的胶带输送机30朝外输送。为确保安全,开采通道的顶面P1和底面P2之间通过支架40支撑。采煤机10在工作面P5上采煤的上极限位置由前述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100的上定位孔组Z2中的各个标志管80的位置为参照确定;采煤机10在工作面P5上采煤的下极限位置由前述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100的下定位孔组Z1中的各个标志管80的位置为参照确定。
综合以上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及结构以及煤矿末采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能够清晰定位工作面P5顶底面与回撤通道T2顶底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方便割煤高向的上下极限位置的确定,能够方便地确保贯通时顶底面的平整;
2、割煤操作人员不需要在现场频繁确定层位关系,采煤机10司机自己就能够及时的、直观的判断层位关系,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采煤的回撤通道和开采通道之间的待采煤体中开设下定位孔组和上定位孔组;所述下定位孔组包括一排沿所述开采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下定位孔,各个所述下定位孔各自沿回撤通道朝向开采通道方向延伸形成;多个所述下定位孔限定的面在所述回撤通道的底面之上设定距离D1;所述上定位孔组包括一排沿所述开采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上定位孔,各个所述上定位孔各自沿回撤通道朝向开采通道方向延伸形成;多个所述上定位孔限定的面在所述回撤通道的顶面之下设定距离D2,且在所述下定位孔限定的面之上;
分别向各个所述下定位孔和所述上定位孔中装入标志管,作为在工作面上采煤的上、下位置的参照标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下定位孔和各个所述上定位孔均为通过在回撤通道内的钻机从待采煤体靠近回撤通道一侧的停采线向待采煤体靠近开采通道一侧的工作面方向施工钻孔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下定位孔和各个所述上定位孔分别贯通所述待采煤体的工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下定位孔限定的面在所述回撤通道的底面之上设定距离D1在40cm-60cm之间;
多个所述上定位孔限定的面在所述回撤通道的顶面之下设定距离D2在40cm-60c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下定位孔之间的孔间距为5~10m,孔深20m;
相邻的所述上定位孔之间的孔间距为5~10m,孔深20m。
6.一种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采煤的回撤通道和开采通道之间的待采煤体中开设的下定位孔组和上定位孔组;所述下定位孔组包括一排沿所述开采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下定位孔,各个所述下定位孔各自沿回撤通道朝向开采通道方向延伸形成;多个所述下定位孔限定的面在所述回撤通道的底面之上设定距离D1;所述上定位孔组包括一排沿所述开采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多个上定位孔,各个所述上定位孔各自沿回撤通道朝向开采通道方向延伸形成;多个所述上定位孔限定的面在所述回撤通道的顶面之下设定距离D2,且在所述下定位孔限定的面之上;
各个所述下定位孔和所述上定位孔中分别装设标志管,作为在工作面推采的下极限位置和上极限位置的参照标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志管包括多节沿轴向依次设置的子节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节管包括空管、填充于所述空管内的白石灰填充体、盖合所述空管两端开口的管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子节管的外径为75mm,长度为2m。
10.一种煤矿末采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通平行的开采通道和回撤通道,待采煤体夹于开采通道和回撤通道之间;设置连通开采通道和回撤通道对应一端的回风顺槽,设置连通开采通道和回撤通道对应的另一端的主运顺槽;
采煤机在开采通道中沿开采通道的延伸方向从工作面上采下煤块,采下的煤块由沿开采通道的刮板运输机运动至开采通道连通主运顺槽一端,然后由沿主运顺槽设置的胶带输送机朝外输送;
采煤机在工作面上割煤的上极限位置由权利要求6中所述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的上定位孔组中的各个标志管的位置为参照确定;
采煤机在工作面上割煤的下极限位置由权利要求6中所述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结构的下定位孔组中的各个标志管的位置为参照确定。
CN201810421676.6A 2018-05-04 2018-05-04 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及结构以及煤矿末采方法 Active CN108825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1676.6A CN108825235B (zh) 2018-05-04 2018-05-04 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及结构以及煤矿末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1676.6A CN108825235B (zh) 2018-05-04 2018-05-04 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及结构以及煤矿末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5235A true CN108825235A (zh) 2018-11-16
CN108825235B CN108825235B (zh) 2020-01-10

Family

ID=64147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1676.6A Active CN108825235B (zh) 2018-05-04 2018-05-04 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及结构以及煤矿末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2523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1415A (zh) * 2006-11-27 2008-06-04 杨仁树 煤矿中岩层破碎的方法
CN102418525A (zh) * 2011-10-28 2012-04-18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软煤层长壁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末采方法
CN203808985U (zh) * 2014-01-24 2014-09-0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开采松散层承压水失水沉降模拟实验装置
CN105507902A (zh) * 2015-12-07 2016-04-20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煤岩同采工作面分级开采方法
CN107905816A (zh) * 2017-11-08 2018-04-13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仰采过5m以上大断层方法
CN107916933A (zh) * 2017-11-20 2018-04-17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坚硬顶板煤层采空区空间留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1415A (zh) * 2006-11-27 2008-06-04 杨仁树 煤矿中岩层破碎的方法
CN102418525A (zh) * 2011-10-28 2012-04-18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软煤层长壁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末采方法
CN203808985U (zh) * 2014-01-24 2014-09-0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开采松散层承压水失水沉降模拟实验装置
CN105507902A (zh) * 2015-12-07 2016-04-20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煤岩同采工作面分级开采方法
CN107905816A (zh) * 2017-11-08 2018-04-13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仰采过5m以上大断层方法
CN107916933A (zh) * 2017-11-20 2018-04-17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坚硬顶板煤层采空区空间留设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5235B (zh) 2020-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6413B (zh) 瓦斯排放巷穿层钻孔区域瓦斯抽采方法
CN107762515B (zh) 一种缓倾斜中厚矿体盘区充填采矿方法
US20190203471A1 (en) Elongated Composite Profile
CN201301723Y (zh) 综采工作面通风结构
SG136884A1 (en) Drilling implement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drilling pillar in the ground
WO2015157812A1 (en) A multi purpose dril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899348A (zh) 一种采煤工作面瓦斯快速抽采方法
CN102518464A (zh) 一种煤矿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抽放方法
CN105134162A (zh) U型井系统及其钻井方法
CN104265291A (zh) 急倾斜特厚煤层刨运机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
CN107218060A (zh) 一种隧道预制衬砌接缝及其施工方法
CN108825235A (zh) 煤矿开采高向位置标志方法及结构以及煤矿末采方法
CN205152941U (zh) 城市地铁穿越岩溶区软弱砂层钻孔注浆护壁结构
CN108412531A (zh) 一种急倾斜厚煤层综采放顶煤的z型回风设备及方法
CN105351000A (zh) 采空区顶板高位定向钻孔抽采工艺
US1064824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lanting a conductor casing
JP6433069B2 (ja) 地盤埋設ボード及びその利用方法
AU2012393528B2 (en) Borehole selector assembly
CN105220682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成槽的单轮铣槽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WO2009097646A1 (en)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mining a material in an underground environment
CN104343454B (zh) 一种机械化点柱式房柱采矿方法
CN103410557B (zh) 单一、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治理方法
CN109505619A (zh) 一种简易式硬岩tbm
CN102041965A (zh) 煤矿井下过破碎异常带钻孔的方法
CN102518465A (zh) 高瓦斯工作面高位钻孔瓦斯抽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