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0836A -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0836A
CN108810836A CN201810601304.1A CN201810601304A CN108810836A CN 108810836 A CN108810836 A CN 108810836A CN 201810601304 A CN201810601304 A CN 201810601304A CN 108810836 A CN108810836 A CN 108810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communication
data exchange
exchange format
communication data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13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0836B (zh
Inventor
陆舟
于华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013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0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0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83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0154 priority patent/WO201923797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0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836B/zh
Priority to US17/115,695 priority patent/US11212658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近场通信设备接收到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终端;终端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应用标识符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启动与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本发明使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的获取近场通信设备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英文全称: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英文缩写: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由于近场通信相比于其他无线通讯技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因此被认为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现有技术中,当终端需要获取近场通信设备的信息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近场通信设备组织不同的私有指令用来获取近场通信设备信息,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包括:
步骤S1、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
步骤S2、近场通信设备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是则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S3,否则结束;
步骤S3、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
步骤S4、近场通信设备判断是否存在功能容器文件,是则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S5,否则结束;
步骤S5、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
步骤S6、近场通信设备向终端发送功能容器文件;
步骤S7、终端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是则执行步骤S8;否则结束;
步骤S8、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步骤S9、近场通信设备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是则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S10,否则结束;
步骤S10、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步骤S11、近场通信设备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终端;
步骤S12、终端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应用标识符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启动与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系统,包括:包括终端和近场通信设备;
终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还用于当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当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还用于当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成功响应;还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功能容器文件时,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当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应用标识符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与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
保存模块,用于将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近场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还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时,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功能容器文件时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时,向终端发送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将写入模块生成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终端;
写入模块,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的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使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的获取近场通信设备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包括:
步骤S1、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英文全称:NFC Data Exchange Format,英文缩写:NDEF);
步骤S2、近场通信设备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是则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S3,否则结束;
步骤S3、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
步骤S4、近场通信设备判断是否存在功能容器文件,是则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S5,否则结束;
步骤S5、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
步骤S6、近场通信设备向终端发送功能容器文件;
步骤S7、终端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是则执行步骤S8;否则结束;
步骤S8、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步骤S9、近场通信设备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是则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S10,否则结束;
步骤S10、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步骤S11、近场通信设备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终端;
步骤S12、终端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应用标识符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启动与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可选的,启动与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具体为:终端根据应用标识符定位到与其对应的应用程序,启动应用程序。
可选的,启动与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具体为:终端接收用户触发的选择应用信号,并打开相应应用程序,判断打开的应用程序是否与应用标识符相匹配,是则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否则结束。
更为详细的,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具体为,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粘贴板或者应用共享区。
优选的,步骤S6之后,步骤S7之前还包括:终端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是则执行步骤S7,否则报错结束。
更为详细的,终端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具体包括:
步骤C1、终端检查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是则执行步骤C2;否则结束;
步骤C2、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版本信息,根据版本信息判断是否支持与其对应的版本,是则执行步骤C3;否则结束;
步骤C3、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判断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是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是则执行步骤C4;否则结束;
步骤C4、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根据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中的读取条件判断是否为允许读取,是则执行步骤S7;否则结束。
优选的,步骤S9之后,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E1、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
步骤E2、近场通信设备根据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长度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的长度计算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发送给终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包括:
步骤A1、近场通信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是则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A2,否则结束;
步骤A2、近场通信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并判断是否存在功能容器文件,是则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A3,否则结束;
步骤A3、近场通信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向终端发送功能容器文件;
步骤A4、近场通信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是则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A5,否则结束;
步骤A5、近场通信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终端。
可选的,步骤A4和步骤A5之间还包括:近场通信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根据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长度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的长度计算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发送给终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
步骤B1、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当接收到成功响应时,执行步骤B2;
步骤B2、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当接收到成功响应时,执行步骤B3;
步骤B3、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接收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功能容器文件;
步骤B4、终端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是则执行步骤B5;否则结束;
步骤B5、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当接收到成功响应时,执行步骤B6;
步骤B6、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接收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应用标识符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启动与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可选的,启动与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具体为:终端根据应用标识符定位到与其对应的应用程序,启动应用程序。
可选的启动与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具体为:终端接收用户触发的选择应用信号,并打开相应应用程序,判断打开的应用是否与应用标识符相匹配,是则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否则结束。
更为详细的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具体为,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粘贴板或者应用共享区。
优选的,步骤B3与步骤B4之间还包括:终端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是则执行步骤B4,否则报错结束。
具体的,终端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具体包括:
步骤D1、终端检查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是则执行步骤D2;否则结束;
步骤D2、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版本信息,根据版本信息判断是否支持与其对应的版本,是则执行步骤D3;否则结束;
步骤D3、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判断是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是则执行步骤D4;否则结束;
步骤D4、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根据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中的读取条件判断是否为允许读取,是则执行步骤B4;否则结束。
可选的,步骤B5与B6之间,还包括: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接收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适用于支持近场通信的动态令牌和终端,参见图1,包括:
步骤101、终端组织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并向动态令牌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
具体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构成为:CLA+INS+P1+P2+Lc+Data+Le;CLA为命令的类别字节、INS为命令的指令字节、P1和P2为参数、Lc为命令体内Data中数据的长度、Data为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的数据、Le是预期返回的最大字节数;
本实施例中,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的Data中包含的数据具体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标识;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将类别字节00、指令字节A4、参数04 00、数据的长度07,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标识D2760000850101及00顺序拼接得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具体为:00 A4 04 00 07D2760000850101 00;
步骤102、动态令牌从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中获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标识,判断是否存在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标识相匹配的应用,是则向终端发送成功响应,执行步骤103;否则向终端设备发送失败响应,结束。
具体的,当动态令牌判定存在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标识相匹配的应用时,向终端发送成功响应9000,执行步骤103,;当判定不存在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标识相匹配的应用时,向终端发送失败响应6A82,结束。
步骤103、终端组织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并向动态令牌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
具体的,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的Data中包含的数据具体为功能容器文件标识;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预置的功能容器文件的标识具体为E103;终端将类别字节00、指令字节A4、参数00 0C、数据的长度02,功能容器文件标识E103顺序拼接得到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具体为00 A4 00 0C 02 E103;
步骤104、动态令牌从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中获取功能容器文件标识,判断是否存在与功能容器文件标识相匹配的文件,是则发送成功响应,执行步骤105;否则发送失败响应,结束;
具体的,当动态令牌判定存在与功能容器文件标识相匹配的文件时,向终端发送成功响应9000,执行步骤105,;当判定不存在与功能容器文件标识相匹配的应用时,向终端发送失败响应6A82,结束。
步骤105、终端组织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并向动态令牌发送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
具体的,终端将类别字节00、指令字节B0、参数00 0C以及读取数据长度0F顺序拼接得到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具体为00 B0 00 0C 0F;
步骤106、动态令牌向终端发送功能容器文件;
本实施例中,动态令牌发送的功能容器文件具体为00 0F 20 00 80 00 80 04 06E1040100 0000;
步骤107、终端根据读取到的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是则执行步骤108;否则结束;
具体的,步骤107中包括:
步骤107-1、终端检查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是则执行步骤107-2;否则判定功能容器文件的配置无效;
本实施例中,功能容器文件至少包括:功能容器文件的长度、版本信息、最大数据读取长度、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和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更为详细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的格式为TLV格式,TAG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的标识、Lenght为Value值的长度、Value值中包括: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大小、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的读取条件以及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的写入条件;
本实施例中,终端读取到的功能容器文件具体为:000F 20 0080 0080 0406E10401000000;
步骤107-2、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版本信息,根据版本信息判断是否支持与其对应的版本,是则执行步骤107-3;否则判定功能容器文件的配置无效;
具体的,终端设备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第三字节作为版本信息,根据版本信息判断是否支持与其对应的版本,是则执行步骤107-3;否则判定功能容器文件的配置无效;
本实施例中获取到的第三字节为000F;
步骤107-3、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判断是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是则执行步骤107-4;否则判定功能容器文件的配置无效;
具体的,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第四字节至第五字节作为为最大数据读取长度、获取第六字节至第七字节作为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判断是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是则执行步骤107-4;否则判定功能容器文件的配置无效;
本实施例中,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第四字节至第五字节0080作为最大数据读取长度、获取第六字节至第七字节0080作为最大数据发送长度;
具体的,终端判断最大数据读取长度是否处于000F至FFFF之间,判断最大数据发送长度是否处于000D至FFFF之间,当均为是时,执行步骤107-4;否则判定功能容器文件的配置无效;
本实施例中的最大数据读取长度为0080,最大数据发送长度为0080,均满足上述要求,故继续执行步骤107-4;
步骤107-4、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根据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中的读取条件判断是否为允许读取,是则执行步骤108;否则判定功能容器文件的配置无效;
具体的,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第八字节至第十五字节作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判断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中的读取条件是否为无条件读取,是则判定允许读取;否则判定不允许读取。
本实施例中,终端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八字节至第十五字节0406E10401000000作为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
更为详细的,终端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中获取第五个字节判断是否为00,是则判定允许读取,否则判定不允许读取。
步骤108、终端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是则组织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并向动态令牌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执行步骤109;否则结束;
具体的,终端获取功能容器文件的第十至第十一个字节,判断是否为E104是则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否则判定不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终端组织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具体为:将类别字节00、指令字节A4、参数00 0C、数据的长度02,数据E104顺序拼接得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具体为00 A4 00 0C 02 E104;
步骤109、动态令牌判断是否存在与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中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相匹配的文件,是则向终端发送成功响应,执行步骤110;否则向终端发送失败响应,结束;
具体的,当动态令牌判定存在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相匹配的文件时,向终端发送成功响应9000,执行步骤110,;当判定不存在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相匹配的文件时,向终端发送失败响应6A82,结束。
步骤110、终端组织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并向动态令牌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
具体的,终端将类别字节00、指令字节B0、参数00 0C以及读取数据长度02顺序拼接得到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具体为00 B0 00 0C 02;
步骤111、动态令牌获取预置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并向终端发送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
本实施例中,动态令牌获取到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具体为001F;
由于本实施例中,动态令牌生成的动态令牌长度是固定的,且应用标识符也是预置的,故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为固定长度。
步骤112、终端根据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的长度组织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并向动态令牌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具体的,终端将类别字节00、指令字节B0、参数00 0C以及读取数据长度1F顺序拼接得到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具体为00 B0 00 0C 1F;
步骤113、动态令牌获取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根据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生成动态口令,更新事件因子,将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并向终端发送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动态令牌将URL的标签D1011B5504、预置的应用标识符6669646F2E6674736166652E636F6D2F6F74702F333030和动态口令353236顺序拼接得到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更进一步的,步骤113具体为:动态令牌从自身的数据共享区中获取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根据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生成动态口令,并更新数据共享区中的事件因子,将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并向终端发送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中还包括:动态令牌判断是否有按键事件发生,是则从自身的数据共享区中获取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根据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生成并显示动态口令,结束。
可选的,当动态口令的长度不固定时,步骤111-步骤113可以替换为:
步骤201、动态令牌获取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根据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生成动态口令,更新事件因子,根据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计算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发送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
步骤202、终端根据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组织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步骤203、动态令牌将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并向终端发送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步骤114、终端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应用标识符和动态口令;启动与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动态口令保存在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终端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第一字节至第五字节作为URL标签的字符串,具体为D1011B5504;获取第六字节至第二十五字节作为应用标识符的字符串,具体为6669646F2E6674736166652E636F6D2F6F74702F;获取第二十六个字节至第三十一个字节作为动态口令的字符串,具体为333030353236;将获取到的字符串基于ASCII码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URL标签为https://;应用标识符为fido.ftsafe.com/otp/;动态口令为300526;
当终端的操作系统为IOS操作系统时,步骤114具体为:终端等待用户触发的选择应用信号,并根据选择应用信号打开相应应用,判断打开的应用是否与应用标识符相匹配,是则将动态口令复制到粘贴板上,否则结束;
具体的,终端调用UIPasteboard类的成员函数setString将动态口令粘贴到粘贴板上。
当终端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操作系统时,步骤114具体为:终端根据应用标识符定位到与其对应的应用程序,打开相应应用程序,并将动态口令复制到粘贴板上。
终端调用getSystemService(CLIPBOARD_SERVICE)获取权限给ClipboardManager类的一个对象,然后调用了ClipboardManager类对象的setPrimaryClip()接口,将动态口令粘贴到粘贴板。
更进一步的,当终端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操作系统时,终端还可将动态口令保存在应用共享区。
当支持近场通信的动态令牌与终端接触时,将自身生成的动态口令以及预置的应用程序标识发送给终端,终端可以启动与应用程序标识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动态口令保存在该应用程序可以读取的位置;方便应用程序进行后续操作。例如,当用户登录某社交应用时,需要说明的是,该社交应用的登录过程需要输入动态口令;用户只需将自身持有的动态令牌与终端接触,终端会启动该社交应用,并将动态口令保存在该应用可以读取的位置方便该应用程序进行后续操作,后续操作可以为,将动态口令自动填写到输入框中,完成登录操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系统,参见图2,包括终端和近场通信设备;
终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还用于当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当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还用于当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成功响应;还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功能容器文件时,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当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应用标识符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与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
保存模块,用于将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近场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还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时,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功能容器文件时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时,向终端发送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将写入模块生成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终端;
写入模块,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可选的,启动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应用标识符定位到与其对应的应用程序,启动应用程序。
可选的,启动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选择应用信号,并打开相应应用程序;
终端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启动模块打开的应用程序是否与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应用标识符相匹配;
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当第三判断模块判定打开的应用程序与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应用标识符相匹配时,将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更为详细的,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将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粘贴板或者应用共享区。
需要说明的是,近场通信设备具体为支持近场通信通信的动态令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具体为动态令牌生成的动态口令;
相应的,写入模块,具体用于生成动态口令,并将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更为详细的,写入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根据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生成动态口令,更新事件因子,并将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优选的,终端还包括:第四判断模块;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功能容器文件之后,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
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第四判断模块判定配置有效时,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更为详细的,第四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判定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满足预设条件时,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版本信息,根据版本信息判断是否支持与其对应的版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判定支持与版本信息对应的版本时,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判断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是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当第三判断单元判定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时,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根据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中的读取条件判断是否为允许读取;
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第四判断单元判定读取条件为允许读取时,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可选的,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当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
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
近场通信设备还包括:计算模块;
计算模块,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时,根据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长度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的长度计算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
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发送给终端;
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场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还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时,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功能容器文件时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时,向终端发送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将写入模块生成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终端;
写入模块,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具体的,近场通信设备具体为支持近场通信的动态令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具体为动态令牌生成的动态口令;
相应的,写入模块,具体用于生成动态口令,并将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更为详细的,写入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根据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生成动态口令,更新事件因子,并将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可选的,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
近场通信设备还包括:计算模块;
计算模块,用于当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时,根据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长度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的长度计算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
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发送给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还用于当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当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还用于当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成功响应;还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功能容器文件时,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当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从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应用标识符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与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
保存模块,用于将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可选的,启动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应用标识符定位到与其对应的应用程序,启动应用程序。
可选的,启动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选择应用信号,并打开相应应用程序;
终端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启动模块打开的应用程序是否与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应用标识符相匹配;
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当第三判断模块判定打开的应用程序与获取模块获取到的应用标识符相匹配时,将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更为详细的,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将获取模块获取到的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粘贴板或者应用共享区。
优选的,第四判断模块;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当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功能容器文件之后,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
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第四判断模块判定配置有效时,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具体的,第四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检测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判定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满足预设条件时,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版本信息,根据版本信息判断是否支持与其对应的版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当第二判断单元判定支持与版本信息对应的版本时,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判断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是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当第三判断单元判定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时,从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根据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中的读取条件判断是否为允许读取;
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第四判断单元判定读取条件为允许读取时,根据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可选的,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
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0)

1.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
步骤S2、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是则向所述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S3,否则结束;
步骤S3、所述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
步骤S4、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判断是否存在功能容器文件,是则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S5,否则结束;
步骤S5、所述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
步骤S6、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向终端发送功能容器文件;
步骤S7、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是则执行步骤S8;否则结束;
步骤S8、所述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步骤S9、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是则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S10,否则结束;
步骤S10、所述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步骤S11、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所述终端;
步骤S12、所述终端从所述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应用标识符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启动与所述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所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与所述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具体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应用标识符定位到与其对应的应用程序,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与所述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所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具体为:所述终端接收用户触发的选择应用信号,并打开相应应用程序,判断打开的应用程序是否与所述应用标识符相匹配,是则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所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否则结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所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具体为,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粘贴板或者应用共享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具体为支持近场通信的动态令牌,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具体为所述动态令牌生成的动态口令;
所述步骤S11具体为:所述动态令牌生成动态口令,并将所述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所述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具体为:所述动态令牌获取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根据所述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生成动态口令,更新事件因子,并将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所述终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之后,所述步骤S7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是则执行步骤S7,否则报错结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具体包括:
步骤C1、所述终端检查所述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是则执行步骤C2;否则结束;
步骤C2、所述终端从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版本信息,根据版本信息判断是否支持与其对应的版本,是则执行步骤C3;否则结束;
步骤C3、所述终端从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判断所述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所述最大数据发送长度是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是则执行步骤C4;否则结束;
步骤C4、所述终端从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根据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中的读取条件判断是否为允许读取,是则执行步骤S7;否则结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之后,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E1、所述终端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
步骤E2、所述近场通信设备根据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长度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的长度计算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发送给所述终端。
10.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1、近场通信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是则向所述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A2,否则结束;
步骤A2、所述近场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并判断是否存在功能容器文件,是则向所述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A3,否则结束;
步骤A3、所述近场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向所述终端发送功能容器文件;
步骤A4、所述近场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是则向终端返回成功响应,执行步骤A5,否则结束;
步骤A5、所述近场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所述终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具体为支持近场通信的动态令牌;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具体为所述动态令牌生成的动态口令;
所述步骤A5具体为:所述动态令牌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生成动态口令,并将所述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所述终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5具体为:所述动态令牌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获取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根据所述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生成动态口令,更新事件因子,并将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将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所述终端。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和所述步骤A5之间还包括:所述近场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根据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长度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的长度计算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并将所述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发送给所述终端。
14.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1、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当接收到成功响应时,执行步骤B2;
步骤B2、所述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当接收到成功响应时,执行步骤B3;
步骤B3、所述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接收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功能容器文件;
步骤B4、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是则执行步骤B5;否则结束;
步骤B5、所述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当接收到成功响应时,执行步骤B6;
步骤B6、所述终端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接收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从所述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应用标识符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启动与所述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所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与所述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具体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应用标识符定位到与其对应的应用程序,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与所述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所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具体为:所述终端接收用户触发的选择应用信号,并打开相应应用程序,判断打开的应用是否与所述应用标识符相匹配,是则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所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否则结束。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所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具体为,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在粘贴板或者应用共享区。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3与步骤B4之间还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是则执行步骤B4,否则报错结束。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具体包括:
步骤D1、所述终端检查所述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是则执行步骤D2;否则结束;
步骤D2、所述终端从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版本信息,根据版本信息判断是否支持与其对应的版本,是则执行步骤D3;否则结束;
步骤D3、所述终端从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判断是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是则执行步骤D4;否则结束;
步骤D4、所述终端从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根据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中的读取条件判断是否为允许读取,是则执行步骤B4;否则结束。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5与B6之间,还包括:所述终端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接收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
21.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和近场通信设备;
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还用于当发送所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当发送所述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之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还用于当发送所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之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成功响应;还用于接收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接收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功能容器文件时,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从所述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应用标识符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
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所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时,向所述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功能容器文件时向所述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时,向所述终端发送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向所述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将写入模块生成的所述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写入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应用标识符定位到与其对应的应用程序,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动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选择应用信号,并打开相应应用程序;
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启动模块打开的应用程序是否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应用标识符相匹配;
所述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定所述打开的应用程序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应用标识符相匹配时,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所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粘贴板或者应用共享区。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具体为支持近场通信通信的动态令牌,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具体为所述动态令牌生成的动态口令;
所述写入模块,具体用于生成动态口令,并将所述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写入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根据所述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生成动态口令,更新事件因子,并将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四判断模块;
所述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之后,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判定所述配置有效时,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满足预设条件时,从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版本信息,根据所述版本信息判断是否支持与其对应的版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定支持与所述版本信息对应的版本时,从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判断所述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所述最大数据发送长度是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时,从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根据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中的读取条件判断是否为允许读取;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单元判定读取条件为允许读取时,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当发送所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之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
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还包括:计算模块;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所述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时,根据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长度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的长度计算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
30.一种近场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时,向所述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功能容器文件时向所述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时,向所述终端发送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向所述终端返回成功响应;还用于将写入模块生成的所述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写入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时将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近场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具体为支持近场通信的动态令牌;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信息具体为所述动态令牌生成的动态口令;
所述写入模块,具体用于生成动态口令,并将所述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近场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写入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根据所述种子密钥和事件因子生成动态口令,更新事件因子,并将动态口令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写入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近场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
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还包括:计算模块;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时,根据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长度和预置的应用标识符的长度计算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发送给所述终端。
3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还用于当发送所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应用命令之后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当发送所述选择功能容器文件命令之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功能容器文件命令;还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定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还用于当发送所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之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成功响应;还用于接收所述近场通信设备返回的功能容器文件;还用于接收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功能容器文件时,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时,从所述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中获取应用标识符和近场通信设备信息;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应用标识符所对应的应用程序;
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所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应用标识符定位到与其对应的应用程序,启动所述应用程序。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动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选择应用信号,并打开相应应用程序;
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启动模块打开的应用程序是否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应用标识符相匹配;
所述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定所述打开的应用程序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应用标识符相匹配时,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所述应用程序可读取的位置。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近场通信设备信息保存到粘贴板或者应用共享区。
3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四判断模块;
所述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之后,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配置是否有效;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判定所述配置有效时,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定所述功能容器文件的格式满足预设条件时,从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版本信息,根据所述版本信息判断是否支持与其对应的版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定支持与所述版本信息对应的版本时,从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判断所述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所述最大数据发送长度是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定所述最大数据读取长度和最大数据发送长度均处于有效范围内时,从所述功能容器文件中获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根据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信息中的读取条件判断是否为允许读取;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单元判定读取条件为允许读取时,根据所述功能容器文件判断是否存在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标识。
40.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发送所述选择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命令之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成功响应时向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读取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命令;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近场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近场通信数据交换格式文件长度。
CN201810601304.1A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810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1304.1A CN108810836B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19/090154 WO2019237978A1 (zh) 2018-06-12 2019-06-05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17/115,695 US11212658B2 (en) 2018-06-12 2020-12-08 Method for providing near file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ormation for user and system theref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1304.1A CN108810836B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836A true CN108810836A (zh) 2018-11-13
CN108810836B CN108810836B (zh) 2020-06-16

Family

ID=64085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1304.1A Active CN108810836B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2658B2 (zh)
CN (1) CN108810836B (zh)
WO (1) WO201923797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37978A1 (zh) * 2018-06-12 2019-12-19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10598500A (zh) * 2019-10-25 2019-12-20 宁波物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可变数据传递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65757B2 (en) * 2019-01-08 2023-05-30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Universal audio device pairing assista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164A (zh) * 2007-09-29 2009-04-01 凤凰微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及其实现部署定制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01675428A (zh) * 2006-12-22 2010-03-17 Nxp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数据的方法以及应答器、读/写设备、包括程序组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程序组件适于执行该方法的程序组件
US20120207305A1 (en) * 2011-02-10 2012-08-16 Nxp B.V. Secure smart poster
US20140106671A1 (en) * 2012-10-17 2014-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overhead for nfc data exchange protocol messages
WO2014063331A1 (zh) * 2012-10-25 2014-05-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方法和近场通信设备
CN104350513A (zh) * 2013-07-26 2015-02-1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标签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215435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inductiv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08337A (en) * 2012-11-21 2014-06-04 Proxama Solutions Lt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with processor for detecting changes in memory
KR101466963B1 (ko) * 2013-04-22 2014-12-0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다중 ndef 데이터를 저장하는 태그 및 그 태그의 데이터 갱신 방법
EP3090521B1 (en) * 2013-12-31 2020-04-01 OneSpan International GmbH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 mobile application
CN103873256B (zh) * 2014-03-18 2017-02-22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fc令牌的工作方法
JP6399849B2 (ja) * 2014-08-05 2018-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925431B (zh) * 2015-09-04 2021-01-05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160165B1 (en) * 2015-10-22 2018-08-15 Panthronics AG Nfc "split stack" architecture
US10790879B2 (en) * 2016-03-28 2020-09-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routing data fram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and terminal
CN105812127B (zh) * 2016-05-24 2019-10-08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fc动态令牌及其工作方法
US11605067B2 (en) * 2018-05-30 2023-03-14 Ncr Corporation Dynamic tag based identification for self and assisted transactions
CN108810836B (zh) * 2018-06-12 2020-06-16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10779145B2 (en) * 2018-09-26 2020-09-15 Micron Technology, Inc. Wirelessly utilizable memor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5428A (zh) * 2006-12-22 2010-03-17 Nxp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数据的方法以及应答器、读/写设备、包括程序组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程序组件适于执行该方法的程序组件
CN101400164A (zh) * 2007-09-29 2009-04-01 凤凰微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及其实现部署定制业务的系统及方法
US20120207305A1 (en) * 2011-02-10 2012-08-16 Nxp B.V. Secure smart poster
US20140106671A1 (en) * 2012-10-17 2014-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overhead for nfc data exchange protocol messages
WO2014063331A1 (zh) * 2012-10-25 2014-05-0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方法和近场通信设备
CN104350513A (zh) * 2013-07-26 2015-02-1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标签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215435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inductiv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FC FORUM: "《NFCForum-TS-NDEF_1.0》", 24 July 200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37978A1 (zh) * 2018-06-12 2019-12-19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11212658B2 (en) 2018-06-12 2021-12-28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providing near file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ormation for user and system therefor
CN110598500A (zh) * 2019-10-25 2019-12-20 宁波物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可变数据传递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12658B2 (en) 2021-12-28
CN108810836B (zh) 2020-06-16
US20210120391A1 (en) 2021-04-22
WO2019237978A1 (zh)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6560B (zh) 支持近场通信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和设置图像作业的方法
CN108810836A (zh) 一种向用户提供近场通信设备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4680213A (zh) 一种设备之间快速连接及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
CN102622444B (zh) 一种xml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561104A (zh) 一种通信协议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3377053B (zh) 一种控制应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5100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375167A (zh) 一种基于nfc的智能家居的配网设备及配网方法
CN110096635A (zh) 一种中西医药品信息的查询可视化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991463A (zh) Nfc标签和nfc标签的数据读写方法
CN107566455B (zh) 一种充电桩无线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10445750A (zh) 一种车联网协议流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301067B (zh) 基于iap技术的北斗用户机远程升级系统及其升级方法
CN110390082A (zh) 一种通信矩阵对比方法及系统
CN106899452B (zh) 一种基于xm2m协议的消息循环处理的物联网终端调试方法
CN102457328B (zh) 组合式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7733785A (zh) 一种多终端聊天信息同步删除方法及装置
CN113852610B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760908B (zh) 智能卡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识别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458043B (zh) 一种信息通讯方法及系统
CN102281516B (zh) 一种短信处理方法及短信处理终端
CN11002043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CN105139053B (zh) 射频识别读写器接口协议调试装置及方法
CN108108317A (zh) 一种实现用于苹果移动终端的多接口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84243A (zh) 一种在安卓系统中实现读卡器设备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