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0326A -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0326A
CN108810326A CN201710289228.0A CN201710289228A CN108810326A CN 108810326 A CN108810326 A CN 108810326A CN 201710289228 A CN201710289228 A CN 201710289228A CN 108810326 A CN108810326 A CN 108810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mage
camera
distance
focusing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892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0326B (zh
Inventor
张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2892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032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4823 priority patent/WO201819685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0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0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3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5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 H04N23/951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by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to influence resolution, frame rate or aspect rat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属于拍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对拍照预览界面内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对焦,获取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对焦物体和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对焦物体;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层,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二图层;对所述第一图层和/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处理;将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与所述拍照预览界面重叠,合成照片并显示,通过利用双摄像头对不同焦点处的物体进行同时对焦,将双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分为两个图层,并可分别对两个图层进行单独调整,从而合成用户满意的照片,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发展,双摄像头手机越来越多,需要丰富更多的双摄像头应用,双摄像头的方案也比较多,有的双摄像头的像素相同,有的双摄像头分为一大一小两种像素,有的双摄像头分为一个长焦一个广视角,有的双摄像头分为一个彩色和一个黑白,等等,不一而足;而在这些双摄像头的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拍照的时候有时候人站的距离背后的景物远,因此人物很大,景物很小,人物和背后的风景大小比例不协调,不能很好地体现风景;而对双摄像头拍摄后的照片进行处理的时候,只是对于背景进行虚化的操作,不能将远处的风景拉近或者放大,体现风景的细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通过利用双摄像头对不同焦点处的物体进行同时对焦,将双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分为两个图层,并可分别对两个图层进行单独调整,从而合成用户满意的照片,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拍照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对拍照预览界面内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对焦,获取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对焦物体和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对焦物体;
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层,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二图层;
对所述第一图层和/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处理;
将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与所述拍照预览界面重叠,合成照片并显示。
可选地,所述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层,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二图层包括:
对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进行锐度识别,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像素锐度高于预存锐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点,形成第一图层;
对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进行锐度识别,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像素锐度高于所述锐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点,形成第二图层。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层和/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层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缩小或移动操作。
可选地,对所述第一图层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缩小操作包括:
当在显示屏上检测到双指时,获取双指连线的中心位置,判断所述中心位置是位于第一图层还是第二图层的区域内,改变双指间的距离,所述距离变大时,所述中心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放大,所述距离变小时,所述中心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缩小;
对所述第一图层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移动操作包括:
当在显示屏上检测到单指时,判断单指位置是位于第一图层还是第二图层的区域内,单指进行移动时,所述单指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跟随所述单指进行移动。
可选地,所述将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与所述拍照预览界面重叠,合成照片并显示包括:
根据第一摄像头镜片与图像采集传感器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一对焦物体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第二摄像头镜片与图像采集传感器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第二对焦物体之间的第二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所述第二距离,若是,则将所述第一图层作为最上层图层,将所述第二图层作为中间层图层,将所述拍照预览界面作为最下层图层;
若所述第一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距离,则将所述第二图层作为最上层图层,将所述第一图层作为中间层图层,将所述拍照预览界面作为最下层图层;
按照最上层图层、中间层图层和最下层图层的顺序执行所述重叠操作,合成照片并显示。
可选地,所述最上层图层在进行放大、缩小或移动操作时,覆盖所述中间层图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拍照装置,包括:
双摄像头对焦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对拍照预览界面内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对焦,获取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对焦物体和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对焦物体;
图像分层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层,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二图层;
图层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层和/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处理;
照片合成模块,用于将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与所述拍照预览界面重叠,合成照片并显示。
可选地,所述图像分层模块包括:
第一对焦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进行锐度识别,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像素锐度高于预存锐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点,形成第一图层;
第二对焦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进行锐度识别,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像素锐度高于所述锐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点,形成第二图层。
可选地,所述图层处理模块包括:
图层缩放单元,用于当在显示屏上检测到双指时,获取双指连线的中心位置,判断所述中心位置是位于第一图层还是第二图层的区域内,改变双指间的距离,所述距离变大时,所述中心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放大,所述距离变小时,所述中心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缩小;
图层移动单元,用于当在显示屏上检测到单指时,判断单指位置是位于第一图层还是第二图层的区域内,单指进行移动时,所述单指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跟随所述单指进行移动;
所述照片合成模块包括:
距离获取单元,根据第一摄像头镜片与图像采集传感器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一对焦物体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第二摄像头镜片与图像采集传感器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第二对焦物体之间的第二距离;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所述第二距离,若是,则将所述第一图层作为最上层图层,将所述第二图层作为中间层图层,将所述拍照预览界面作为最下层图层;否则,则将所述第二图层作为最上层图层,将所述第一图层作为中间层图层,将所述拍照预览界面作为最下层图层;
重叠合成单元,用于按照最上层图层、中间层图层和最下层图层的顺序执行所述重叠操作,合成照片并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至少一个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被配置为用于执行以上所述的拍照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对拍照预览界面内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对焦,获取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对焦物体和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对焦物体;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层,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二图层;对所述第一图层和/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处理;将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与所述拍照预览界面重叠,合成照片并显示,通过利用双摄像头对不同焦点处的物体进行同时对焦,将双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分为两个图层,并可分别对两个图层进行单独调整,从而合成用户满意的照片,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拍照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人物风景照片拍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锐度对焦方法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步骤S20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图1中步骤S40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拍照装置示范性结构框图;
图7为图6中图像分层模块的示范性结构框图;
图8为图6中图层处理模块的示范性结构框图;
图9为图6中照片合成模块的示范性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拍照方法,包括:
S10、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对拍照预览界面内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对焦,获取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对焦物体和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对焦物体;
S20、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层,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二图层;
S30、对所述第一图层和/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处理;
S40、将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与所述拍照预览界面重叠,合成照片并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双摄像头对不同焦点处的物体进行同时对焦,将双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分为两个图层,并可分别对两个图层进行单独调整,从而合成用户满意的照片,提高了用户体验。
作为一个典型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拍摄人物风景照片时,可以将第一摄像头用于拍摄人物图像(图中的第一图层),将第二摄像头用于拍摄风景图像(图中的第二图层),而此时的风景图像较远,则可将风景图像中选中的风景焦平面附近的像素点作为一个图层,对该图层进行放大,使得人物图像和风景图像更契合,提高了用户的拍照体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摄像头同时安装在移动终端的一侧,拍照时,根据用户的设置或移动终端的出厂设置,移动终端的拍照预览界面显示第一摄像头的取景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摄像头皆可自动对焦,并且对拍照预览界面内的两个不同位置同时进行对焦,所述两个不同位置即为两个摄像头的焦点位置,在两个焦点位置形成两个焦平面,对焦方式采用图象锐度判断进行对焦,也可以称作反差对焦,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像素的对比判断成像是否在焦点位置,如图3所示,图象采集传感器没有在焦点位置时,成像是模糊的,一定范围内的像素间对比度低,即锐度低,图象采集传感器在焦点位置时,成像是清晰的,一定范围内的像素间对比度高,即锐度高,当对比度或者锐度高于一个阈值时,可以认为图象采集传感器在焦平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接收移动终端的拍摄指令;此时,第一摄像头用于对第一对焦物体(比如人物)进行拍照,第二摄像头用于对第二对焦物体(比如人物背后的风景)进行拍照。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S21、对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进行锐度识别,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像素锐度高于预存锐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点,形成第一图层;
S22、对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进行锐度识别,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像素锐度高于所述锐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点,形成第二图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锐度阈值由用户根据经验自行设置,也可以由研发人员预先设置在摄像头内,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摄像头共用同一个锐度阈值,形成两个图层。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两个摄像头也可以分别用不同的锐度阈值,从而对两个图层进行更精细的调整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层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缩小或移动操作;具体为:
当在显示屏上检测到双指时,获取双指连线的中心位置,判断所述中心位置是位于第一图层还是第二图层的区域内,改变双指间的距离,所述距离变大时,所述中心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放大,所述距离变小时,所述中心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缩小;
当在显示屏上检测到单指时,判断单指位置是位于第一图层还是第二图层的区域内,单指进行移动时,所述单指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跟随所述单指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拍照指令后,保存预览界面和各图层的图象内容,对于保存的图像内容,通过对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的图象的放大和缩小操作和移动操作,调整图象中各个图层图象的大小和位置。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还可以对第一图层或第二图层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比如使用一些美化操作使人物更漂亮。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中,既可以对第二图层(图2中的风景图像)进行放大或其他操作处理,也可以对第一图层进行处理,或者同时对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进行处理。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
S41、根据第一摄像头镜片与图像采集传感器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一对焦物体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第二摄像头镜片与图像采集传感器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第二对焦物体之间的第二距离;
S42、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所述第二距离,若是,则进入步骤S43、将所述第一图层作为最上层图层,将所述第二图层作为中间层图层,将所述拍照预览界面作为最下层图层;
否则,则进入步骤S44、将所述第二图层作为最上层图层,将所述第一图层作为中间层图层,将所述拍照预览界面作为最下层图层;
S45、按照最上层图层、中间层图层和最下层图层的顺序执行所述重叠操作,合成照片并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最上层图层在进行放大、缩小或移动操作时,覆盖所述中间层图层,也即在操作时,距离摄像头更近的图层具有更高的优先级,从显示模块来看,若第一图层为最上层图层,在拍照预览界面之上,显示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第一图层的图象遮挡第二图层的部分区域,而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的图象又遮挡拍照预览界面部分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当拍摄过程中双摄像头晃动或移动时,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的图象随终端的摄像头的晃动,图象内容也会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5之后还包括:照片合成后保存至存储区域,并通过显示模块随时显示合成后的照片。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一种拍照装置,包括:
双摄像头对焦模块10,用于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对拍照预览界面内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对焦,获取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对焦物体和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对焦物体;
图像分层模块20,用于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层,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二图层;
图层处理模块30,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层和/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处理;
照片合成模块40,用于将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与所述拍照预览界面重叠,合成照片并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双摄像头对不同焦点处的物体进行同时对焦,将双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分为两个图层,并可分别对两个图层进行单独调整,从而合成用户满意的照片,提高了用户体验。
作为一个典型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拍摄人物风景照片时,可以将第一摄像头用于拍摄人物图像(图中的第一图层),将第二摄像头用于拍摄风景图像(图中的第二图层),而此时的风景图像较远,则可将风景图像中选中的风景焦平面附近的像素点作为一个图层,对该图层进行放大,使得人物图像和风景图像更契合,提高了用户的拍照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摄像头同时安装在移动终端的一侧,拍照时,根据用户的设置或移动终端的出厂设置,移动终端的拍照预览界面显示第一摄像头的取景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摄像头皆可自动对焦,并且对拍照预览界面内的两个不同位置同时进行对焦,所述两个不同位置即为两个摄像头的焦点位置,在两个焦点位置形成两个焦平面,对焦方式采用图象锐度判断进行对焦,也可以称作反差对焦,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像素的对比判断成像是否在焦点位置,如图3所示,图象采集传感器没有在焦点位置时,成像是模糊的,一定范围内的像素间对比度低,即锐度低,图象采集传感器在焦点位置时,成像是清晰的,一定范围内的像素间对比度高,即锐度高,当对比度或者锐度高于一个阈值时,可以认为图象采集传感器在焦平面上。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分层模块包括:
第一对焦单元21,用于对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进行锐度识别,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像素锐度高于预存锐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点,形成第一图层;
第二对焦单元22,用于对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进行锐度识别,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像素锐度高于所述锐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点,形成第二图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锐度阈值由用户根据经验自行设置,也可以由研发人员预先设置在摄像头内,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摄像头共用同一个锐度阈值,形成两个图层。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两个摄像头也可以分别用不同的锐度阈值,从而对两个图层进行更精细的调整操作。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层处理模块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层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缩小或移动操作;具体为:
图层缩放单元31,用于当在显示屏上检测到双指时,获取双指连线的中心位置,判断所述中心位置是位于第一图层还是第二图层的区域内,改变双指间的距离,所述距离变大时,所述中心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放大,所述距离变小时,所述中心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缩小;
图层移动单元32,用于当在显示屏上检测到单指时,判断单指位置是位于第一图层还是第二图层的区域内,单指进行移动时,所述单指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跟随所述单指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拍照指令后,保存预览界面和各图层的图象内容,对于保存的图像内容,通过对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的图象的放大和缩小操作和移动操作,调整图象中各个图层图象的大小和位置。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还可以对第一图层或第二图层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比如使用一些美化操作使人物更漂亮。
在本实施例中,既可以对第二图层(比如图2中的风景图像)进行放大或其他操作处理,也可以对第一图层进行处理,或者同时对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进行处理。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照片合成模块包括:
距离获取单元41,根据第一摄像头镜片与图像采集传感器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一对焦物体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第二摄像头镜片与图像采集传感器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第二对焦物体之间的第二距离;
判断单元4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所述第二距离,若是,则将所述第一图层作为最上层图层,将所述第二图层作为中间层图层,将所述拍照预览界面作为最下层图层;否则,则将所述第二图层作为最上层图层,将所述第一图层作为中间层图层,将所述拍照预览界面作为最下层图层;
重叠合成单元43,用于按照最上层图层、中间层图层和最下层图层的顺序执行所述重叠操作,合成照片并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最上层图层在进行放大、缩小或移动操作时,覆盖所述中间层图层,也即在操作时,距离摄像头更近的图层具有更高的优先级,从显示模块来看,若第一图层为最上层图层,在拍照预览界面之上,显示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第一图层的图象遮挡第二图层的部分区域,而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的图象又遮挡拍照预览界面部分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当拍摄过程中双摄像头晃动或移动时,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的图象随终端的摄像头的晃动,图象内容也会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模块,照片合成后保存至存储区域,通过显示模块随时显示合成后的照片。
实施例三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至少一个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所述的拍照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且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装置实施例中均对应适用,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对拍照预览界面内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对焦,获取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对焦物体和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对焦物体;
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层,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二图层;
对所述第一图层和/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处理;
将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与所述拍照预览界面重叠,合成照片并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层,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二图层包括:
对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进行锐度识别,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像素锐度高于预存锐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点,形成第一图层;
对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进行锐度识别,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像素锐度高于所述锐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点,形成第二图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层和/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层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缩小或移动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图层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放大、缩小操作包括:
当在显示屏上检测到双指时,获取双指连线的中心位置,判断所述中心位置是位于第一图层还是第二图层的区域内,改变双指间的距离,所述距离变大时,所述中心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放大,所述距离变小时,所述中心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缩小;
对所述第一图层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移动操作包括:
当在显示屏上检测到单指时,判断单指位置是位于第一图层还是第二图层的区域内,单指进行移动时,所述单指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跟随所述单指进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与所述拍照预览界面重叠,合成照片并显示包括:
根据第一摄像头镜片与图像采集传感器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一对焦物体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第二摄像头镜片与图像采集传感器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第二对焦物体之间的第二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所述第二距离,若是,则将所述第一图层作为最上层图层,将所述第二图层作为中间层图层,将所述拍照预览界面作为最下层图层;
若所述第一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距离,则将所述第二图层作为最上层图层,将所述第一图层作为中间层图层,将所述拍照预览界面作为最下层图层;
按照最上层图层、中间层图层和最下层图层的顺序执行所述重叠操作,合成照片并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上层图层在进行放大、缩小或移动操作时,覆盖所述中间层图层。
7.一种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摄像头对焦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对拍照预览界面内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对焦,获取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一对焦物体和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二对焦物体;
图像分层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层,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作为第二图层;
图层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层和/或第二图层内的图像进行处理;
照片合成模块,用于将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与所述拍照预览界面重叠,合成照片并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分层模块包括:
第一对焦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进行锐度识别,提取所述第一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像素锐度高于预存锐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点,形成第一图层;
第二对焦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进行锐度识别,提取所述第二对焦物体周围的图像像素锐度高于所述锐度阈值的所有像素点,形成第二图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层处理模块包括:
图层缩放单元,用于当在显示屏上检测到双指时,获取双指连线的中心位置,判断所述中心位置是位于第一图层还是第二图层的区域内,改变双指间的距离,所述距离变大时,所述中心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放大,所述距离变小时,所述中心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缩小;
图层移动单元,用于当在显示屏上检测到单指时,判断单指位置是位于第一图层还是第二图层的区域内,单指进行移动时,所述单指位置所在的图层内的图像跟随所述单指进行移动;
所述照片合成模块包括:
距离获取单元,根据第一摄像头镜片与图像采集传感器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一对焦物体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第二摄像头镜片与图像采集传感器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第二对焦物体之间的第二距离;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所述第二距离,若是,则将所述第一图层作为最上层图层,将所述第二图层作为中间层图层,将所述拍照预览界面作为最下层图层;否则,则将所述第二图层作为最上层图层,将所述第一图层作为中间层图层,将所述拍照预览界面作为最下层图层;
重叠合成单元,用于按照最上层图层、中间层图层和最下层图层的顺序执行所述重叠操作,合成照片并显示。
10.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至少一个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应用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拍照方法。
CN201710289228.0A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88103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9228.0A CN108810326B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CT/CN2018/084823 WO2018196854A1 (zh) 2017-04-27 2018-04-27 一种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9228.0A CN108810326B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326A true CN108810326A (zh) 2018-11-13
CN108810326B CN108810326B (zh) 2022-11-18

Family

ID=63919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89228.0A Active CN108810326B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0326B (zh)
WO (1) WO201819685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8056A (zh) * 2019-07-16 2019-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51204A (zh) * 2020-10-27 2021-02-09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16022A (zh) * 2020-12-21 2021-04-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对焦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903A (zh) * 2013-12-31 2014-03-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拍照方法及系统
US20140240452A1 (en) * 2013-02-27 2014-08-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panorama
CN104349063A (zh) * 2014-10-27 2015-02-11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摄像头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780315A (zh) * 2015-04-08 2015-07-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拍摄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20178A (zh) * 2015-09-21 2015-12-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摄像头的终端的对焦拍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CN106060386A (zh) * 2016-06-08 2016-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预览图像生成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75662A (zh) * 2016-09-22 2017-02-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拍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25405B1 (ko) * 2009-11-02 2011-03-28 중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초점 조절 영상 생성 시스템, 방법 및 이를 채용한 촬영 장치
JP2014071207A (ja) * 2012-09-28 2014-04-21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システム、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CN104270573A (zh) * 2014-10-27 2015-01-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点触控对焦成像系统和方法及适用的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40452A1 (en) * 2013-02-27 2014-08-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panorama
CN103647903A (zh) * 2013-12-31 2014-03-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拍照方法及系统
CN104349063A (zh) * 2014-10-27 2015-02-11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摄像头拍摄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780315A (zh) * 2015-04-08 2015-07-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拍摄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20178A (zh) * 2015-09-21 2015-12-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摄像头的终端的对焦拍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CN106060386A (zh) * 2016-06-08 2016-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预览图像生成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75662A (zh) * 2016-09-22 2017-02-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拍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8056A (zh) * 2019-07-16 2019-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51204A (zh) * 2020-10-27 2021-02-09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16022A (zh) * 2020-12-21 2021-04-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对焦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6854A1 (zh) 2018-11-01
CN108810326B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0184B (zh) 照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070266312A1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face detection frame, method for displaying character information, and image-taking device
KR100657522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아웃 포커싱 촬영 장치 및 방법
US11570376B2 (en) All-in-focus implementation
US892266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a display unit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 unit
CN107749944A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5934940B (zh)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与程序
CN106688227A (zh) 多摄像装置、多摄像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CN110740260B (zh)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31441A (zh) 拍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EP4020371A1 (en) Photographing metho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JPWO2014148031A1 (ja) 画像生成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生成方法
CN111083371A (zh) 拍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810326A (zh)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12222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ining image processing mode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87230A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381247B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JP4807623B2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JP5278483B2 (ja)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KR20200070055A (ko) 이미지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JP6115815B2 (ja) 合成画像生成装置及び合成画像生成方法
US2023008830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images or video
KR20090008560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카메라의 파노라마 기능 구현 방법 및장치
KR101611303B1 (ko) 영상 촬영 방법 및 장치
JP2024000481A (ja)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装置、モバイル端末、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