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0107B - 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0107B
CN108810107B CN201810510234.9A CN201810510234A CN108810107B CN 108810107 B CN108810107 B CN 108810107B CN 201810510234 A CN201810510234 A CN 201810510234A CN 108810107 B CN108810107 B CN 1088101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s
state
service
sensitive
stea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02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0107A (zh
Inventor
林圳杰
王绍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Platform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gital Power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gital Power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gital Power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102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01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0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0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1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taking into account QoS or priority requi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平台包括:服务目录模块,为用户提供申请稳态资源、敏态资源的自助服务;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通过规则引擎进行稳态资源和/或敏态资源的路由并从中选出最优资源,将最优资源进行相应的配置、部署后交付给用户;服务计量模块,对资源的各种监控参数进行计量;主动运维模块,用于与所述服务计量模块配合,对资源进行运行维护;资源管理模块,对其他模块进行管理;配置管理库,用于与资源管理模块配合,负责所有的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的管理、发现以及回收。本发明实现了稳态、敏态资源的申请、调度交付、运行维护、回收流程的统一管理,确保稳态、敏态资源的有效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IT业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
背景技术
双态IT业务是指稳态业务和敏态业务。
稳态系统服务是为用户提供业务系统开发、测试、部署的集群环境和资源,这些系统需求明确、功能全、覆盖广、大集成、中央控制,且已经稳定发展。这些系统的技术架构是烟囱式的架构特征,比如:底层使用大型机、小型机或者是整个RISC架构;中间件使用企业级的Weblogic、WebSphere;数据使用oracle、db2、sqlserver。传统的稳态系统采用“向上扩展”(Scale-Up)思路,为了达到高性能和更大数据存储容量的要求,都是通过垂直扩展实现,要依靠升级服务器(一般采用小型机)的CPU、内存和磁盘,来达到提升单节点系统服务性能的目的。
敏态系统是采用分布式部署架构;底层使用IaaS和PaaS技术,中间件使用开源产品;系统通过微服务部署;通过开发运维一体化(DevOps)进行系统的交付。
企业会同时存在稳态系统和敏态系统。对于稳态系统的运维是通过ITIL管理,系统集群的管理和部署是通过自动化运维工具开展;对于敏态系统是通过DevOps平台管理,系统集群的管理和部署是通过Kubernets、Docker等技术开展。两种模式共存,没有统一和标准的管控和融合,因此需要解决稳、敏态和谐共存的资源管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用于对稳态架构中的稳态资源和敏态架构中的敏态资源进行管理,所述云管平台包括:
服务目录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申请稳态资源、敏态资源的自助服务;
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用于在用户申请资源通过后,通过规则引擎进行稳态资源和/或敏态资源的路由并从中选出最优资源,将最优资源进行相应的配置、部署后交付给用户。
在本发明所述的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中,还包括:
服务计量模块,用于对资源的各种监控参数进行计量;
主动运维模块,用于与所述服务计量模块配合,对所述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进行运行维护。
在本发明所述的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中,还包括:
资源管理模块,用于对平台中的其他模块进行管理,包括:通过与服务计量模块和主动运维模块交互获取敏态资源和稳态资源的运行使用情况,并根据运行使用情况调整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的运行策略。
在本发明所述的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中,还包括:
配置管理库,用于与资源管理模块配合,负责所有的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的管理、发现以及回收。
在本发明所述的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中,所述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包括:
最优资源选取单元,用于将路由结果中的资源划分n个群体,将其中一个群体作为主群,另外n-1个群体均作为次群,先从每个次群中选取出最优资源并入主群,再从主群中选取出最优资源以供交付。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态IT业务服务方法,包括:
通过服务目录模块提供的自助服务平台申请稳态资源、敏态资源;
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在用户申请资源通过后,通过规则引擎进行稳态资源和/或敏态资源的路由并从中选出最优资源,将最优资源进行相应的配置、部署后交付给用户。
在本发明所述的双态IT业务服务方法中,方法还包括:
服务计量模块对资源的各种监控参数进行计量;
主动运维模块与所述服务计量模块配合,对所述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进行运行维护。
在本发明所述的双态IT业务服务方法中,方法还包括:
资源管理模块对平台中的其他模块进行管理,包括:对服务目录模块的资源申请的管理;对稳态架构和敏态架构中的资源进行管理;通过与服务计量模块和主动运维模块交互获取敏态资源和稳态资源的运行使用情况,并根据运行使用情况调整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的运行策略。
在本发明所述的双态IT业务服务方法中,方法还包括:
配置管理库负责所有的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的管理、发现以及回收。
在本发明所述的双态IT业务服务方法中,所述的选出最优资源包括:将路由结果中的资源划分n个群体,将其中一个群体作为主群,另外n-1个群体均作为次群,先从每个次群中选取出最优资源并入主群,再从主群中选取出最优资源以供交付。
实施本发明的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基于稳态架构和敏态架构的资源情况,通过服务目录模块提供资源申请的自助服务,通过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给用户分配最优的稳态和敏态的资源,实现了稳态、敏态资源的申请、调度交付流程的统一管理;进一步地,该平台还可以对稳态、敏态资源进行运行维护、回收流程的统一管理,确保稳态、敏态资源的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的双态IT资源的生命周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云管平台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企业级IT最大的挑战在于是实现业务、应用、架构和IT管理这四者和谐统一:应用与业务的和谐,要求应用满足业务的功能性需求;架构与应用的和谐,要求架构满足应用的非功能性需求,诸如性能、稳定性、连续性、可移植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需求;IT管理与业务、应用、架构的和谐,一方面要求采用新技术提升应用和架构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要求采用新的方案提升IT管理能力,进而更好地让技术为业务服务。本发明的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能够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期间,利用稳态和敏态两种不同的IT模式实现对复杂多元的业务进行支撑。
为了保证向用户提供满足业务服务要求的高性价比的双态IT资源(稳态资源、敏态资源),保证IT资源的持续稳定的提供服务,保证根据业务的生命周期合理的创建、分配、交付、回收和重新利用双态IT资源,在满足业务服务要求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比,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将在双态IT资源发现之后,将整个双态IT资源的生命周期分为双态IT资源申请、资源交付、资源的运行维护、资源回收利用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双态IT资源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标准的IT资源的申请,交付和回收流程,确保双态IT资源的有效利用。
基于此,参考图2,本实施例针对电力应用的特性,基于稳态架构和敏态架构的资源情况,构造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该云管平台包括:服务目录模块、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资源管理模块、服务计量模块、主动运维模块、配置管理库。其中,服务目录模块用于负责资源申请,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负责资源交付,服务计量模块和主动运维模块负责资源的运行维护,资源管理模块和配置管理库共同实现资源回收和新的双态IT资源的发现。
其中,稳态架构包括但不限于商用软件、传统应用、中间件、小型机、专有设备、网络、存储等。敏态架构包括但不限于Paas、Iaas、生产环境、开发测试环境、网络、存储、超融合机器等。
其中,服务目录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申请稳态资源、敏态资源的自助服务,用户需要选择所申请的资源类型,既可以选择稳态资源、敏态资源中的一种,也可以同时选择,之后再提交资源申请。
本实施例中定义人员身份分为为申请者(用户),批准者(IT管理者),实施者(双态IT资源管理员),不同的身份登录服务目录模块时所获取到的权限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双态IT资源申请中的职责不同,具体的,双态IT资源申请流程是:申请者提交资源申请后,由批准者进行审核确认,最后再有实施者批复才实现申请资源通过,这些都是在服务目录模块实现的。
其中,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用于在用户申请资源通过后,通过规则引擎进行稳态资源和/或敏态资源的一系列资源规格(比如存储器大小)、资源要求、当前资源的情况(比如资源处于生命周期的四种阶段的具体哪种阶段)等规则的路由,并从中选出最优资源,将最优资源进行相应的配置、部署后交付给用户。
企业管理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按一定的分配策略能够被分配到一个或多个虚拟机上,它们能模拟与资源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因此,在双态IT上不必考虑基础设施,可以更多考虑资源调度发放策略。具体的,为了实选取最优资源,本实施例的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包括:最优资源选取单元,用于将路由结果中的资源划分n个群体,n为大于1的正整数,将其中一个群体作为主群,另外n-1个群体均作为次群,次群侧重于局部搜索,主群侧重于全局搜索。具体过程是:先从每个次群中选取出最优资源并入主群,再从主群中选取出最优资源以供交付。
其中,服务计量模块用于对资源的各种监控参数进行计量。比如资源的请求日期、创建日期,过期日期、状态(请求,交付等)、拥有者等。
其中,主动运维模块用于与所述服务计量模块配合,对所述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进行运行维护。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资源监控,另一方面是服务运营。资源监控包括应用、设备、工具、服务器、存储、网络、用户体验等的监控,服务运营包括服务级别挂历、可用性管理、性能管理。容量管理、安全管理等。
其中,资源管理模块用于对平台中的其他模块进行管理,包括:通过与服务计量模块和主动运维模块交互获取敏态资源和稳态资源的运行使用情况,并根据运行使用情况调整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的运行策略。
其中,配置管理库用于与资源管理模块配合,负责所有的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的管理、发现以及回收(也即释放资源)。所谓发现,是指新增双态IT资源。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态IT业务服务方法,包括:
通过服务目录模块提供的自助服务平台申请稳态资源、敏态资源;
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在用户申请资源通过后,通过规则引擎进行稳态资源和/或敏态资源的路由并从中选出最优资源,将最优资源进行相应的配置、部署后交付给用户。其中,所述的选出最优资源包括:将路由结果中的资源划分n个群体,将其中一个群体作为主群,另外n-1个群体均作为次群,先从每个次群中选取出最优资源并入主群,再从主群中选取出最优资源以供交付。
服务计量模块对资源的各种监控参数进行计量;
主动运维模块与所述服务计量模块配合,对所述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进行运行维护。
资源管理模块对平台中的其他模块进行管理,包括:对服务目录模块的资源申请的管理;对稳态架构和敏态架构中的资源进行管理;通过与服务计量模块和主动运维模块交互获取敏态资源和稳态资源的运行使用情况,并根据运行使用情况调整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的运行策略。
配置管理库负责所有的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的管理、发现以及回收。
其他详细内容,可以参考云管平台部分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实施本发明的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基于稳态架构和敏态架构的资源情况,通过服务目录模块提供资源申请的自助服务,通过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给用户分配最优的稳态和敏态的资源,实现了稳态、敏态资源的申请、调度交付流程的统一管理;进一步地,该平台还可以对稳态、敏态资源进行运行维护、回收流程的统一管理,确保稳态、敏态资源的有效利用。
上述描述涉及各种模块。这些模块通常包括硬件和/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例如固化软件)。这些模块还可以包括包含指令(例如,软件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永久性介质),当处理器执行这些指令时,就可以执行本发明的各种功能性特点。相应地,除非明确要求,本发明的范围不受实施例中明确提到的模块中的特定硬件和/或软件特性的限制。作为非限制性例子,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微控制器)执行软件指令(例如存储在非永久性存储器和/或永久性存储器)。另外,本发明还可以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其他硬件元件执行。需要指出的是,上文对各种模块的描述中,分割成这些模块,是为了说明清楚。然而,在实际实施中,各种模块的界限可以是模糊的。例如,本文中的任意或所有功能性模块可以共享各种硬件和/或软件元件。又例如,本文中的任何和/或所有功能模块可以由共有的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来全部或部分实施。另外,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各种软件子模块可以在各种软件模块间共享。相应地,除非明确要求,本发明的范围不受各种硬件和/或软件元件间强制性界限的限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稳态架构中的稳态资源和敏态架构中的敏态资源进行管理,所述云管平台包括:
服务目录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申请稳态资源、敏态资源的自助服务;
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用于在用户申请资源通过后,通过规则引擎进行稳态资源和/或敏态资源的路由并从中选出最优资源,将最优资源进行相应的配置、部署后交付给用户;
所述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包括最优资源选取单元,用于将路由结果中的资源划分n个群体,将其中一个群体作为主群,另外n-1个群体均作为次群,先从每个次群中选取出最优资源并入主群,再从主群中选取出最优资源以供交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服务计量模块,用于对资源的各种监控参数进行计量;
主动运维模块,用于与所述服务计量模块配合,对所述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进行运行维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资源管理模块,用于对平台中的其他模块进行管理,包括:通过与服务计量模块和主动运维模块交互获取敏态资源和稳态资源的运行使用情况,并根据运行使用情况调整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的运行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管理库,用于与资源管理模块配合,负责所有的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的管理、发现以及回收。
5.一种双态IT业务服务方法,用于对稳态架构中的稳态资源和敏态架构中的敏态资源进行管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服务目录模块提供的自助服务平台申请稳态资源、敏态资源;
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在用户申请资源通过后,通过规则引擎进行稳态资源和/或敏态资源的路由并从中选出最优资源,将最优资源进行相应的配置、部署后交付给用户;
其中,所述的选出最优资源包括:将路由结果中的资源划分n个群体,将其中一个群体作为主群,另外n-1个群体均作为次群,先从每个次群中选取出最优资源并入主群,再从主群中选取出最优资源以供交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态IT业务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
服务计量模块对资源的各种监控参数进行计量;
主动运维模块与所述服务计量模块配合,对所述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进行运行维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态IT业务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
资源管理模块对平台中的其他模块进行管理,包括:对服务目录模块的资源申请的管理;对稳态架构和敏态架构中的资源进行管理;通过与服务计量模块和主动运维模块交互获取敏态资源和稳态资源的运行使用情况,并根据运行使用情况调整服务编排及开通模块的运行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态IT业务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
配置管理库负责所有的稳态资源和敏态资源的管理、发现以及回收。
CN201810510234.9A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 Active CN1088101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0234.9A CN108810107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0234.9A CN108810107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107A CN108810107A (zh) 2018-11-13
CN108810107B true CN108810107B (zh) 2021-07-13

Family

ID=64091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0234.9A Active CN108810107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01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5461B (zh) * 2019-11-21 2023-08-01 望海康信(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软件研发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66505B (zh) * 2023-02-22 2023-09-26 优维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金融行业双态it架构的监控平台、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5532A (zh) * 2012-04-18 2012-09-05 上海和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异构虚拟资源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958166A (zh) * 2011-08-29 2013-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资源管理平台
CN105718479A (zh) * 2014-12-04 2016-06-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跨idc大数处理架构下执行策略生成方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1525B (zh) * 2015-04-03 2019-09-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多集群管理方法与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8166A (zh) * 2011-08-29 2013-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资源管理平台
CN102655532A (zh) * 2012-04-18 2012-09-05 上海和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异构虚拟资源集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718479A (zh) * 2014-12-04 2016-06-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跨idc大数处理架构下执行策略生成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107A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345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policy-driven orchestration of deployment of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US2010028728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oud computing based on multiple providers
CN103197952A (zh) 基于云基础设施的针对应用系统维护部署的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8337109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和资源分配系统
CN104717233A (zh) 数据库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10837418A (zh) 一种基于容器的高并发web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9889480A (zh) 基于容器和云平台的全国产化融合云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Svorobej et al. Orchestration from the Cloud to the Edge
CN112288423A (zh) 一种分布式框架的聚合支付方法和系统
CN110764918A (zh) 一种容器集群中主节点管理方法
CN108810107B (zh) 一种双态it业务的云管平台以及服务方法
Alashaikh et al. A survey on the use of preferences for virtual machine placement in cloud data centers
CN114666333A (zh) 一种基于多租户理论面向云计算资源调度问题的控制方法
CN112099917A (zh) 调控系统容器化应用运行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US9378064B2 (en) Orchestration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N104536805A (zh) 一种虚拟化平台的资源提供系统及方法
CN116760705B (zh) 基于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的多租户平台隔离管理系统及方法
JP2024501005A (ja) コンテナクラスタのための管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5037757B (zh) 一种多集群服务管理系统
CN114615268B (zh) 基于Kubernetes集群的服务网络、监控节点、容器节点及设备
CN115915404A (zh) 一种基于nfv-mano的网络切片部署系统和方法
CN114866416A (zh) 一种多集群统一管理系统及部署方法
CN101308463B (zh) 网格环境内面向代理编程计算任务的自适应方法
CN108696550A (zh) 快速构建和复制云的系统和方法
Najm et al. Cost-efficient deployment of big data applications in federated cloud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501, 502, 601, 602, building D, wisdom Plaza, Qiaoxiang Road, Gaofa community, Shahe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Shenzhen Digital Power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two floor, fragrant building, 2075 Lianhua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COMT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501, 502, 601, 602, building D, wisdom Plaza, Qiaoxiang Road, Gaofa community, Shahe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Platform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501, 502, 601, 602, building D, wisdom Plaza, Qiaoxiang Road, Gaofa community, Shahe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Shenzhen Digital Power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