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9672A -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9672A
CN108809672A CN201710283962.6A CN201710283962A CN108809672A CN 108809672 A CN108809672 A CN 108809672A CN 201710283962 A CN201710283962 A CN 201710283962A CN 108809672 A CN108809672 A CN 108809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port
vport
virtual
virtual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839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09672B (zh
Inventor
李玉峰
李明生
刁渊炯
陈爱民
袁立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2839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967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3641 priority patent/WO2018196671A1/zh
Priority to EP18790772.0A priority patent/EP3618351A4/en
Publication of CN108809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09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3Arrangements for combining access network resources elements, e.g. channel bon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3Network aspects, e.g. central monitoring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04L41/065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involving logical or physical relationship, e.g. grouping and hierarch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4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virtualis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or resources, e.g. SDN or NFV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布了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包括: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vPORT的映射;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所述虚拟端口状态通过端口管理状态、操作状态和协议状态进行合成。本申请便于实现SDN化OLT的网络资源共享和接口的统一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接入网技术的成熟及“光进铜退”成为全球宽带网络建设不可阻挡的事实。光纤到户(FTTH,Fiber to the home)逐步成为网络发展的热点和网络建设的终极目标。传统各种数字用户线(xDSL,Any Digital Subscriber Line),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千兆无源光网络(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Optical Network)以及未来1OG PON,下一代PON(NG-PON2,Next Generation PONVersion2)需要研究面向光纤到户(FTTH,Fiber to the home)的管理模型,从而简化传统接入网的运营管理,面向用户业务,为用户提供更好、更灵活的服务。
在接入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引入了不同的接入网设备,造成各种物理端口和与之相关的业务配置模型繁杂,不便于维护。尤其是以太网的相关业务,存在着维护配置成本较高、业务模型维护困难等诸多问题。
如图1所示,在传统接入网络面向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Network)/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新型接入网转型之际,有运营商提出采用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网络切片来解决多业务承载隔离和独立管理维护的问题。
以BBF宽带论坛(BroadBand Forum)为代表的接入网标准化组织,在沃达丰等运营商的倡导下撰写了新型接入网网络切片标准文档WT-370。其网络切片或网络共享的核心问题如下:1)家宽业务、企业业务、移动回程业务这三种业务的不同切片,VLAN空间、MAC空间和IP空间可以重叠,可以独立规划而不相互影响;2)家宽业务中的宽带上网、语音IP服务(VOIP,Voice Over IP)、数字电视(IPTV,IP Television)可以采用不同的网络切片,切片粒度是光网络单元(ONU,Optical Network Unit)网络唯一标识(UNI,Unique NetworkIdentifier)口、千兆无源光网络封装端口(GEMPORT,GPON Encapsulation Method Port)/永久虚电路(LLID,Logic Link Identifier)、或虚拟端口(vPORT,Virtual Port),这些网络切片PON层资源统一管理和配置,L2/L3层管理控制和转发资源独立,切片独立程度可以灵活配置。
接入网络虚拟化在一个物理网络上按需快速构建一个或多个逻辑上的虚拟接入网。虚拟接入网络由二层连接(模拟二层线路)和二层交换设备(vSwitch)组成。二层连接由跨多个设备的物理网络提供,比如从一个ONU的某个UNI口到一个OLT的PON口下的一个GEMPORT的一条以太网业务流,包括带宽、业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等配置,这条业务流连接穿越了ONU、OLT等多个设备。虚拟交换机(vSwitch,Virtual Switch)是逻辑上的二层交换机,简单的场景下可以在单台OLT上虚拟化实现。
由上可知,迫切需要将接入网络中各种纷杂的硬件平台进行统一端口运维管理,实现面向基础运营商管理的ONU UNI物理端口和面向虚拟运营商管理的业务虚拟端口之间的统一建模,以便满足未来新型SDN接入网运维管理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包括:
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vPORT的映射;
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所述虚拟端口状态通过端口管理状态、操作状态和协议状态进行合成。
其中,所述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包括:针对一个光网络单元ONU,一个家庭单元Home Unit对应一个vPORT。
其中,所述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包括:通过资源映射表配置vPORT和物理资源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包括:在OLT视图下配置PON口,进入PON口视图配置ONU,进入ONU视图配置vPORT。
其中,所述端口管理状态为来自运营商或管理者的端口使能、关闭状态。
其中,所述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从没有vPORT实体到建立vPORT后,默认端口管理状态为up,vPORT状态置为PORTUP状态;
从vPORT的PORTUP状态,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
其中,所述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没有任何告警时,vPORT状态置为LINKUP状态;
有任何一个告警上报,vPORT状态置为LINKDOWN状态。
其中,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
在链路事件发生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所述链路事件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错误帧事件;
期间错误帧事件;
错误帧秒级汇总事件;
链路故障事件;
濒死告警事件。
其中,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在物理端口发生AIS、RDI告警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其中,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GPON TC物理层的状态告警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其中,所述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在vPORT的端口管理状态DOWN时,vPORT状态会变为PORTDOWN状态;
在vPORT的端口管理状态DOWN解除时,配置vPORT状态为PORTUP状态。
其中,所述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之前,还包括如下之一:
添加虚拟端口到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
从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删除虚拟端口;
将虚拟端口的端口管理状态置为UP或者DOWN。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vPORT的映射;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所述虚拟端口状态通过端口管理状态、操作状态和协议状态进行合成。
其中,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包括:针对一个光网络单元ONU,一个家庭单元Home Unit对应一个vPORT。
其中,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包括:通过资源映射表配置vPORT和物理资源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包括:在OLT视图下配置PON口,进入PON口视图配置ONU,进入ONU视图配置vPORT。
其中,所述端口管理状态为来自运营商或管理者的端口使能、关闭状态。
其中,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从没有vPORT实体到建立vPORT后,默认端口管理状态为up,vPORT状态置为PORTUP状态;
从vPORT的PORTUP状态,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
其中,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没有任何告警时,vPORT状态置为LINKUP状态;
有任何一个告警上报,vPORT状态置为LINKDOWN状态。
其中,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
在链路事件发生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所述链路事件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错误帧事件;
期间错误帧事件;
错误帧秒级汇总事件;
链路故障事件;
濒死告警事件。
其中,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在物理端口发生AIS、RDI告警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其中,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GPON TC物理层的状态告警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其中,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在vPORT的端口管理状态DOWN时,vPORT状态会变为PORTDOWN状态;
在vPORT的端口管理状态DOWN解除时,配置vPORT状态为PORTUP状态。
其中,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之前,还包括如下之一:
添加虚拟端口到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
从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删除虚拟端口;
将虚拟端口的端口管理状态置为UP或者DOWN。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装置,包括:
存储有虚拟端口管理程序的存储器;
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虚拟端口管理程序以执行下述操作: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vPORT的映射;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所述虚拟端口状态通过端口管理状态、操作状态和协议状态进行合成。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虚拟端口管理程序,所述虚拟端口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虚拟端口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物理端口和虚拟端口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针对虚拟端口的状态进行监控、管理,便于实现SDN化OLT的网络资源共享和接口的统一管理,一方面可以满足未来新型SDN接入网运维管理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的责任界定、网络运维管理等现实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相关技术中利用网络切片解决多业务承载隔离和独立管理维护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种虚拟端口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不同接入硬件平台的物理端口抽象为虚拟端口和业务流的管理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TU-T G.805模型描述虚拟端口和Eth业务流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业务流从GPON接入经过封装后进入上游网络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虚拟端口状态合成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xPON告警上报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虚拟端口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旨在通过抽象出一种面向业务的虚拟端口,从而简化不同接入网平台系统(如GPON,EPON,XDSL等)的端口管理。此外,虚拟端口可以用于面向SDN化新型接入网络的基于基础运营商的网络共享、网络切片服务,即虚拟端口可以由虚拟运营商创建和管理。虚拟运营商可通过虚拟端口的状态监测来定位、排查网络问题,从而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
实施例一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201,建立物理端口到vPORT的映射;
步骤202,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所述虚拟端口状态通过端口管理状态、操作状态和协议状态进行合成。
本实施例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通过在物理端口和虚拟端口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针对虚拟端口的状态进行监控、管理,便于实现SDN化OLT的网络资源共享和接口的统一管理,一方面可以满足未来新型SDN接入网运维管理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的责任界定、网络运维管理等现实问题。
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可以通过OLT来执行。虽然如下描述,vPORT配置是在ONU视图下。但是vPORT的实体和状态变化都是有OLT来监控,在ONU没有上线时可以通过离线方式配置vPORT,只不过VPORT的关系确实是在ONU的视图下。但是ONU的视图其实也是在PON口下,也就是OLT下面。因此,本实施例中虚拟端口管理方法可以OLT作为总的执行体。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可以包括:针对一个光网络单元ONU,一个家庭单元Home Unit对应一个vPORT。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可以包括:通过资源映射表配置vPORT和物理资源的映射关系。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可以包括:在OLT视图下配置PON口,进入PON口视图配置ONU,进入ONU视图配置vPORT。
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口管理状态可以为来自运营商或管理者的端口使能、关闭状态。
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可以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1)从没有vPORT实体到建立vPORT后,默认端口管理状态为up,vPORT状态置为PORTUP状态;2)从vPORT的PORTUP状态,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其中,所述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至少可以包括如下之一:1)没有任何告警时,vPORT状态置为LINKUP状态;2)有任何一个告警上报,vPORT状态置为LINKDOWN状态。
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可以包括:在链路事件发生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其中,所述链路事件可以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错误帧事件;
期间错误帧事件;
错误帧秒级汇总事件;
链路故障事件;
濒死告警事件。
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可以包括:在物理端口发生AIS、RDI告警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可以包括:GPON TC物理层的状态告警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1)在vPORT的端口管理状态DOWN时,vPORT状态会变为PORTDOWN状态;2)在vPORT的端口管理状态DOWN解除时,配置vPORT状态为PORTUP状态。
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之前,还可以包括如下之一:1)添加虚拟端口到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2)从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删除虚拟端口;3)将虚拟端口的端口管理状态置为UP或者DOWN。如此,可以在对虚拟端口进行管理的同时实现对虚拟端口的操作,如添加、删除、更新状态等。
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1)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统一建模: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该映射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等。
实际应用中,OLT内部资源的划分可以按照Eth业务流进行分配,可参考附图4及其相关描述。
例如,针对一个OLT和两个ONU(ONU1,ONU2)的场景,一对一的情况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关系如下表1所示,其中OLT的上联口为一对一分配给虚拟运营商。
ONU用户口端口号 OLT上联口 虚拟运营商端口号
ONU1用户口1 上联口1 运营商1的端口1
ONU2用户口1 上联口2 运营商2的端口1
表1
再例如,针对一个OLT和两个ONU(ONU1,ONU2)的场景,一对多的情况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关系如下表2所示,其中OLT的上联口为一对多分配给虚拟运营商。
ONU用户口端口号 OLT上联口 虚拟运营商端口号
ONU1用户口1 上联口1 运营商1的端口1
ONU2用户口1 上联口1 运营商2的端口1
表2
针对上联口1分配给不同的虚拟运营商,转发面可以通过隧道端口进行区分,如MPLS或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隧道。结合图3所示场景,OLT的上联口为两个,比如编号为上联口1,上联口2,则对照上述两个表格,可以分两个上联口划分到两个OLT虚拟切片的情况,和一个上联口划分到两个OLT虚拟切片的情况。
2)面向虚拟运营商运维的虚拟端口状态合成:所述虚拟端口状态可以通过端口管理状态、操作状态和协议状态进行合成。其中,所述操作状态主要可通过关联的物理端口状态、以太网操作管理维护(Eth OAM,Ethernet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Maintenance)状态、传输汇聚子层(TC,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layer)状态进行合成。
实例1
从图3可以看出,因不同时代引入的接入网接口类型繁多,并不利于后续SDN化OLT的网络资源共享、接口的统一管理,这是当前一个突出的矛盾。此外,面向SDN的网络管理趋向采用NETCONF/YANG新型管理工具,这与传统的网管模型有着较大差距。所以,如图3所示,需要定义基于不同接入硬件平台的物理端口抽象为虚拟端口和业务流的资源管理模型。
vPORT定义如下:vPORT旨在为虚拟运营商根据链路资源提供的一个专注以太网业务的虚拟接口,作为数据转发的端口代表一个业务单位,只关注业务本身。其创建、删除、状态修改由其所属的VNO(虚拟运营商)进行维护。基础运营商也可以创建、删除vPORT实体,但其操作需要在虚拟资源和物理资源映射表中随时保持同步。
vPORT的抽象旨在抽象出接入网的业务接口,根据接入网不同物理端口类型,如物理端口资源PVC,GEMPORT,LLID等资源,抽象出一个关注以太网业务的虚拟端口。根据FTTH/FTTB接入网场景,vPORT的抽象模型为,一个ONU可以根据Home Unit(家庭单元)的划分方式不同,对应一个vPORT。
如图4所示,按照ITU-T G.805数据模型进行描述虚拟端口vPORT:vPORT的抽象旨在抽象出接入网的业务接口,vPORT实际上代表一个业务单位,只关注业务本身。通过对业务的映射关系(TC层)去耦合,TC层以下的部分由传统接入网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业务层面接口和底层映射的层次剥离。
如图4所示,一个Home Unit对应一个vPORT,按照运营商需求进行划分和部署(可基于VLAN,VLAN+优先级,或者其他业务需求进行划分和配置)。图4中分别展示了三种接入网技术:GPON,EPON,XDSL,其中,通过统一的抽象,可以看出vPORT可以完全剥离底层的TC映射或实现,抽象成只关注业务的逻辑端口。
图5展示了一个客户端以太网业务经过千兆无源光网络(GPON,Gigabit-CapablePassive Optical Network)封装传送至上游光传输网络的数据流适配流程。如图5所示,Eth业务流可以通过Eth数据帧中VLAN或业务分类(COS,Class of Service)进行区分,Eth数据流经过GEM映射打上端口身份标识(PORT ID)构成GEMPORT数据帧,OLT侧会根据逻辑ONU ID(命令行配置ONU时候的ONU ID)和上线后ONU根据LOID在物理层OAM管理(PLOAM,Physical layer OAM)打上物理ONU ID标识,从而在物理PON口建立和实体ONU的对应关系。数据帧经过GEMPORT映射通过GPON端口和ODN网络到达OLT。OLT解封装Eth数据流可以经过汇聚出上联口,可经过汇聚交换机,进入上游网络。
关注以太网业务层与GPON数据封装层的隔离点,目标是抽象出以太网的业务层面。图5中,在FTTH应用中一个ONU对应一个家庭单元(Home Unit);在FTTB应用中一个ONU可以进一步服务多个家庭单元,所以有的ONU可以对应一个家庭单元抽象而成的虚拟接口(vPORT)。具体的,一个ONU可以根据家庭单元的划分方式不同,对应一个vPORT。家庭单元的业务模型按照运营商需求,可基于VLAN、VLAN+优先级等进行划分和部署。
引入vPORT之前,路由条目的出接口需要确定明确的物理PON层资源。如下表3为引入vPORT之前路由条目的出接口的物理PON层资源示例。
目的IP 目的IP掩码 出接口 COST值
2.2.2.2 255.255.255.0 gpon-onu_1/5/1_GEMPORT10 10
表3
引入vPORT之后,路由条目的出接口只需要填写vPORT接口,如下表4为引入vPORT之后路由条目的出接口与物理PON层资源示例。vPORT和物理资源的映射关系可通过资源映射表实现,如下表5为资源映射表的示例。这样做的好处是,基础运营商可以比较容易通过资源分发的方式,把物理资源划分给不同的虚拟运营商,从而实现多租户的应用。vPORT只需要关注业务层自身。
目的IP 目的IP掩码 出接口 COST值
2.2.2.2 255.255.255.0 vport1 10
表4
vPORT 物理接口资源
vPORT1 GEMPORT10
vPORT2 GEMPORT11,12,13
vPORT3 GEMPORT14
表5
其中,虚拟端口的运维管理模型定义如下:
1)QoS模型中,虚拟接口因为是业务接口,作为ETH数据流的总接口,可以作为用户总流量的QoS限速单位。
2)虚拟端口可作为用户数据流MAC学习的最小单位。
3)GEMPORT和以太网数据流(ETH FLOW)进行映射,根据流量等级(TC,TrafficClass)进行映射,具体可参考BBF TR-156和TR-280,如按照优先级、或按照VLAN+优先级等进行映射,参考G.988。
4)GEMPORT对应数据流TC,传输容器(T-CONT)对应PON层TC。GEMPORT和T-CONT一比一对应,可参考(BBF TR-156)。GEMPORT和T-CONT由基础运营商管理或基础网络PON层管理。虚拟接口的归属业务管理,面向以太网相关的服务。
5)OLT、ONU和vPORT的配置关系:在OLT视图下配置PON口,进入PON口视图配置ONU,进入ONU视图配置vPORT。例如,interface gpon-onu_1/5/1:1,其中gpon-onu_1/5/1表示GPON口1/5/1,冒号后的ID“1”为该PON口下的ONU标识。vPORT配置是在配置完interfacegpon-onu_1/5/1:1的ONU视图下进行配置。
实例2
虚拟端口的状态可以通过如下三类状态进行合成:
1)端口管理状态:来自运营商或管理者的端口使能、关闭状态。
2)操作状态:
a)物理链路的状态,虚拟端口关联的UNI物理端口状态。
物理端口关闭(DOWN)之后,根据OMCI定义,会发送LAN-LOS告警,通知OLT;根据LAN-LOS信号,把虚拟接口的操作状态改成DOWN。
b)使能Ethernet OAM的端口的OAM相关状态告警。
B1、IEEE 802.3ah EFM功能使能,端口支持链路监控和检测。
支持一般链路事件:Errored Frame Event(错误帧事件)、Errored Frame PeriodEvent(期间错误帧事件)、Errored Frame Seconds Summary Event(错误帧秒级汇总事件),支持RDI(发送远端故障指示)报文,同时支持处理对端发送的远端故障指示报文,并将对端故障信息送给上层协议处理。
支持紧急链路事件:Link Fault(链路故障)、Dying Gasp(濒死告警)。
当上述事件发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B2、IEEE 802.1ag/Y.1731CFM功能,支持ETH CCM。
支持ETH-AIS功能,连接中断后发送高级别AIS,连接恢复后停止发送AIS,接收远端发来的AIS后,抑制本端高级别告警上报;
支持ETH-RDI功能,接收处理和发送处理RDI;
当端口发生AIS、RDI告警,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c)GPON TC物理层的状态告警:ONU(PON口级)检测到的信号:LOS、LOF、SF、SD。当端口发出这些告警,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3)协议状态。
如某个IP协议的要求对端信息才能够协议UP的状态,协议的BLOCK/FORWARD,需要业务协议来设置例如发现了端口环回,就需要BLOCK端口。正常都是FORWARD。具体增加状态,看业务的需要,范围比较宽。
针对虚拟端口状态,定义如下:
链路UP–操作状态没有任何告警,vPORT链路状态为UP,没有任何导致链路DOWN的告警。
链路DOWN–有上述定义的相关操作状态告警。链路DOWN的状态合成需要参考上述的操作状态和协议状态是否有告警产生。
端口UP–端口为管理使能UP,也是系统默认状态,当系统上电后将转换为链路UP/链路DOWN/端口DOWN等其他状态。
端口DOWN–端口为管理使能关闭DOWN状态,将覆盖其他任何状态。
如图6,虚拟端口状态合成状态机。其中,标型号的为虚拟端口瞬时事件消息,该事件在集成EMS平台不能够查询到,但可以记录在系统日志供以后分析。
这些瞬时事件消息包括:添加:添加虚拟端口到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删除:从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删除虚拟端口。修改:将虚拟端口置为管理UP或者DOWN。
vPORT状态转换关系:
vPORT管理有两种类型,PORTUP和PORTDOWN。操作状态也有两种类型,LINKUP和LINKDOWN。
从没有vPORT实体到建立vPORT后,vPORT建立后默认状态为UP,vPORT状态置为PORTUP状态。
从vPORT的PORTUP状态,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如没有任何告警,则将vPORT状态置为LINKUP状态。
从vPORT的PORTUP状态,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状态。如有任何一个告警上报,则将vPORT状态置为LINKDOWN状态。
LINKUP状态下,如有任何告警发生就置为LINKDOWN状态。反之,LINKDOWN状态下所有告警消失,则又置为LINKUP状态。
vPORT有管理状态down,在任何vPORT状态下,如PORTUP,LINKUP,LINKDOWN状态下,如果管理员设置vPORT管理状态down,则vPORT状态会变为PORTDOWN状态。
如果管理状态down解除,即配置vPORT为PORTUP状态。则系统会以PORTUP为起点重复上述的状态变化关系。
如果要删除vPORT,则需要vPORT实体先置位管理down,防止vPORT承载的业务受到影响。只有在PORTDOWN状态下,vPORT才能删除。
如图7所示,展示了xPON告警上报关系建模,以便于应用于新型SDN网络的NETCONF/YANG管理。如图7所示,vPORT的管理状态直接跟vPORT虚拟端口状态关联。其中,vPORT与模拟的以太网接口是1:1的映射关系。EOAM相关的告警通过以太网接口上报再合成到vPORT的操作状态。TC层相关告警与PON口相关,所以通过ONU上联口的状态合成。作为vPORT操作状态的另一合成来源。
实施例二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装置,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
建立模块81,用于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vPORT的映射;
更新模块82,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所述虚拟端口状态通过端口管理状态、操作状态和协议状态进行合成。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81用于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可以包括:针对一个光网络单元ONU,一个家庭单元Home Unit对应一个vPORT。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81用于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可以包括:通过资源映射表配置vPORT和物理资源的映射关系。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模块81用于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可以包括:在OLT视图下配置PON口,进入PON口视图配置ONU,进入ONU视图配置vPORT。
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口管理状态为来自运营商或管理者的端口使能、关闭状态。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更新模块82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从没有vPORT实体到建立vPORT后,默认端口管理状态为up,vPORT状态置为PORTUP状态;
从vPORT的PORTUP状态,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更新模块82用于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没有任何告警时,vPORT状态置为LINKUP状态;
有任何一个告警上报,vPORT状态置为LINKDOWN状态。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更新模块82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在链路事件发生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所述链路事件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错误帧事件;期间错误帧事件;错误帧秒级汇总事件;链路故障事件;濒死告警事件。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更新模块82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在物理端口发生AIS、RDI告警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更新模块82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GPON TC物理层的状态告警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更新模块82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在vPORT的端口管理状态DOWN时,vPORT状态会变为PORTDOWN状态;在vPORT的端口管理状态DOWN解除时,配置vPORT状态为PORTUP状态。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更新模块82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之前,还包括如下之一:添加虚拟端口到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从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删除虚拟端口;将虚拟端口的端口管理状态置为UP或者DOWN。
本实施例中虚拟端口的管理装置可以实现实施例一所述方法的所有细节,可参照方法的相关说明。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虚拟端口的管理装置可以通过设置于OLT或其他类似设备上来实现上述功能以及实施例一的方法,或者本实施例中虚拟端口的管理装置可以直接通过OLT或其他类似设备实现。
实际应用中,建立模块81、更新模块82分别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两者结合的方式实现。例如,建立模块81、更新模块82可以通过OLT的处理器执行相应程序来实现。对此本文不作限制。
实施例三
又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装置,包括:
存储有虚拟端口管理程序的存储器;
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虚拟端口管理程序以执行下述操作: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vPORT的映射;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所述虚拟端口状态通过端口管理状态、操作状态和协议状态进行合成。
本实施例中虚拟端口的管理装置可以实现实施例一所述方法的所有细节,可参照方法的相关说明。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虚拟端口的管理装置可以通过设置于OLT或其他类似设备上来实现上述功能以及实施例一的方法,或者本实施例中虚拟端口的管理装置可以直接通过OLT或其他类似设备实现。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虚拟端口管理程序,所述虚拟端口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虚拟端口管理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步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例如处理器)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实现其相应功能,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其相应功能。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vPORT的映射;
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所述虚拟端口状态通过端口管理状态、操作状态和协议状态进行合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包括:
针对一个光网络单元ONU,一个家庭单元Home Unit对应一个vPOR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包括:
通过资源映射表配置vPORT和物理资源的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包括:
在OLT视图下配置PON口,进入PON口视图配置ONU,进入ONU视图配置vPOR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口管理状态为来自运营商或管理者的端口使能、关闭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从没有vPORT实体到建立vPORT后,默认端口管理状态为up,vPORT状态置为PORTUP状态;
从vPORT的PORTUP状态,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没有任何告警时,vPORT状态置为LINKUP状态;
有任何一个告警上报,vPORT状态置为LINKDOWN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
在链路事件发生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所述链路事件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错误帧事件;
期间错误帧事件;
错误帧秒级汇总事件;
链路故障事件;
濒死告警事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
在物理端口发生AIS、RDI告警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
GPON TC物理层的状态告警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在vPORT的端口管理状态DOWN时,vPORT状态会变为PORTDOWN状态;
在vPORT的端口管理状态DOWN解除时,配置vPORT状态为PORTUP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之前,还包括如下之一:
添加虚拟端口到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
从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删除虚拟端口;
将虚拟端口的端口管理状态置为UP或者DOWN。
13.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vPORT的映射;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所述虚拟端口状态通过端口管理状态、操作状态和协议状态进行合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包括:
针对一个光网络单元ONU,一个家庭单元Home Unit对应一个vPORT。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包括:
通过资源映射表配置vPORT和物理资源的映射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的映射,包括:
在OLT视图下配置PON口,进入PON口视图配置ONU,进入ONU视图配置vPORT。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口管理状态为来自运营商或管理者的端口使能、关闭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从没有vPORT实体到建立vPORT后,默认端口管理状态为up,vPORT状态置为PORTUP状态;
从vPORT的PORTUP状态,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操作状态的告警上报情况设置链路操作状态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没有任何告警时,vPORT状态置为LINKUP状态;
有任何一个告警上报,vPORT状态置为LINKDOWN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
在链路事件发生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所述链路事件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错误帧事件;
期间错误帧事件;
错误帧秒级汇总事件;
链路故障事件;
濒死告警事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
在物理端口发生AIS、RDI告警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
GPON TC物理层的状态告警时,虚拟端口状态设置为DOWN。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包括如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在vPORT的端口管理状态DOWN时,vPORT状态会变为PORTDOWN状态;
在vPORT的端口管理状态DOWN解除时,配置vPORT状态为PORTUP状态。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之前,还包括如下之一:
添加虚拟端口到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
从一个指定的虚拟运营商删除虚拟端口;
将虚拟端口的端口管理状态置为UP或者DOWN。
25.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有虚拟端口管理程序的存储器;
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虚拟端口管理程序以执行下述操作:建立物理端口到虚拟端口vPORT的映射;根据物理端口的状态更新虚拟端口状态,所述虚拟端口状态通过端口管理状态、操作状态和协议状态进行合成。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虚拟端口管理程序,所述虚拟端口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端口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1710283962.6A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809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3962.6A CN108809672B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083641 WO2018196671A1 (zh) 2017-04-26 2018-04-19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EP18790772.0A EP3618351A4 (en) 2017-04-26 2018-04-19 VIRTUAL PORT MANAGEMENT PROCES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3962.6A CN108809672B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9672A true CN108809672A (zh) 2018-11-13
CN108809672B CN108809672B (zh) 2022-04-19

Family

ID=63919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83962.6A Active CN108809672B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618351A4 (zh)
CN (1) CN108809672B (zh)
WO (1) WO2018196671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2899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10119820A1 (en) * 2017-08-11 2021-04-22 Harmonic, Inc. Virtual Access Hub
WO2021077995A1 (zh) * 2019-10-21 2021-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共享上联口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259791A (zh) * 2021-07-02 2021-08-13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53063A1 (zh) * 2020-09-14 2022-03-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纤网络的业务管理方法、装置、光线路终端及介质
CN114244745A (zh) * 2021-12-23 2022-03-25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以太型设备的网元管理的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JP2022101512A (ja) * 2019-04-08 2022-07-06 チャトパディヤエ サウラブ FTTx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への異なる技術実装による持続的かつ統合的な分離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CN114741343A (zh) * 2022-02-28 2022-07-12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端口扩展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3215B (zh) * 2019-03-05 2022-02-2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多区域故障下基于灾难预测的蚁群优化虚拟网络映射方法
CN111954100B (zh) * 2019-05-17 2023-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升级方法、装置以及光网络单元管理方法、装置
CN110730126B (zh) * 2019-10-22 2022-07-2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汇聚系统、数据帧的发送或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US11997026B2 (en) 2021-03-22 2024-05-2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afe port removal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698A (zh) * 2007-04-30 2008-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代理的方法及装置及系统
CN103457759A (zh) * 2012-05-29 2013-12-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通信装置及控制该通信装置的方法
CN103501275A (zh) * 2013-09-30 2014-01-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邻居多链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426731A (zh) * 2013-08-23 2015-03-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树计算的方法和装置
US9009349B2 (en) * 2013-02-08 2015-04-14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plane extensibility in a flow-based switching device
CN104582004A (zh) * 2015-01-13 2015-04-29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dn的wlan分层组网系统及方法
CN105721566A (zh) * 2016-01-29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重定向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6169982A (zh) * 2015-05-27 2016-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端口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9975B2 (en) * 2009-06-22 2012-10-16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a multi-connection protocol between a client and server traversing a multi-core system
CN105007180B (zh) * 2015-07-02 2019-01-29 广州珠江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ccmts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698A (zh) * 2007-04-30 2008-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代理的方法及装置及系统
CN103457759A (zh) * 2012-05-29 2013-12-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通信装置及控制该通信装置的方法
US9009349B2 (en) * 2013-02-08 2015-04-14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plane extensibility in a flow-based switching device
CN104426731A (zh) * 2013-08-23 2015-03-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树计算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01275A (zh) * 2013-09-30 2014-01-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邻居多链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582004A (zh) * 2015-01-13 2015-04-29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sdn的wlan分层组网系统及方法
CN106169982A (zh) * 2015-05-27 2016-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端口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21566A (zh) * 2016-01-29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重定向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119820A1 (en) * 2017-08-11 2021-04-22 Harmonic, Inc. Virtual Access Hub
US11665012B2 (en) * 2017-08-11 2023-05-30 Harmonic, Inc. Virtual access hub
JP2022101512A (ja) * 2019-04-08 2022-07-06 チャトパディヤエ サウラブ FTTx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への異なる技術実装による持続的かつ統合的な分離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CN112152899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152899B (zh) * 2019-06-28 2023-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1077995A1 (zh) * 2019-10-21 2021-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共享上联口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769584A (zh) * 2019-10-21 2021-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共享上联口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769584B (zh) * 2019-10-21 2023-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共享上联口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053063A1 (zh) * 2020-09-14 2022-03-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光纤网络的业务管理方法、装置、光线路终端及介质
CN113259791B (zh) * 2021-07-02 2021-09-14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59791A (zh) * 2021-07-02 2021-08-13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44745A (zh) * 2021-12-23 2022-03-25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以太型设备的网元管理的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244745B (zh) * 2021-12-23 2023-05-02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以太型设备的网元管理的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741343A (zh) * 2022-02-28 2022-07-12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端口扩展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9672B (zh) 2022-04-19
EP3618351A1 (en) 2020-03-04
WO2018196671A1 (zh) 2018-11-01
EP3618351A4 (en) 202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9672A (zh) 一种虚拟端口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294753B (zh) 一种sdn/nfv开放接入网系统及管理onu/ont的方法
CN106161077B (zh) 接入汇聚装置和认证注册方法
US9455785B2 (en) Unified network management of hybrid fiber coaxial (HFC) network
TWI555355B (zh) 一種同軸電纜媒體轉換器及流量交換的方法
US8818188B2 (en) Traffic generation and analysis for ONU emulation
CN104604182B (zh) 业务通道配置方法和光线路终端以及无源光网络
US8665888B2 (en) Optical line termina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31469B2 (en) Collecting status from a partner management domain
US7991872B2 (en)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for ethernet and the optical transport
CN105122759B (zh) 一种接入网中报文处理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JP2004289827A (ja) イーサネット受動光加入者網システムの論理的mac具現方法
Haddaji et al. Towards end-to-end integrated optical packet network: Empirical analysis
ES2585004T3 (es) Método, sistema y aparato para poner en práctica una multidifusión de intercomunicación en una red óptica pasiva
WO2018120179A1 (zh) 一种管理光网络单元onu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184640B2 (en) Compact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mapper for the gigabit-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ptical networ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
Zhang et 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life cycle management of network slicing for software-defined optical access networks
CN102480319A (zh) 一种对pon终端进行维护管理的方法
CN105790984A (zh) 一种操作维护管理功能的配置、实现方法及转发设备
Gumaste et al.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the next-generati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The OLIMAC approach
Lehr et al. Management of all-optical WDM networks: First results of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 MOON
Mas-Machuca et al. Optical Networks and Interconnects
Lucci et al. Investigation on fast MPLS restoration technique for a GbE wide area transport network: A disaster recovery case
Kaur Comparison between RCORD Based FTTH Network & Traditional GPON Based FTTH Network
Elragaiee Residential CO Re-Architected Datacenter, Services, Platforms, Architecture and Use Ca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