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9668A - 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及接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及接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9668A
CN108809668A CN201810531824.XA CN201810531824A CN108809668A CN 108809668 A CN108809668 A CN 108809668A CN 201810531824 A CN201810531824 A CN 201810531824A CN 108809668 A CN108809668 A CN 108809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ue
charging
message
user
preset qua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318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09668B (zh
Inventor
王阳
廖以顺
章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318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96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9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09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6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85Tariff-related aspects
    • H04L12/1489Tariff-related aspects dependent on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7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based on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认证方法、装置以及接入设备,本公开中,接入设备通过设置用于缓存认证请求报文的认证队列和用于缓存计费报文的计费队列,使认证请求报文和计费报文在进入发送队列之前分离,再通过设置队列的调度优先级,使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计费队列的调度优先级,从而使认证队列中的认证请求报文优先被调度到发送队列中,进而优先发送到认证服务器,因此,即使在认证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保证优先处理用户的上线请求,提升用户的上线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及接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及接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用户请求接入网络时,需要由接入设备向认证服务器发起认证,若认证服务器验证用户身份合法,则允许用户接入网络,并根据用户的网络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计费。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认证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足时用户上线速率明显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及接入设备,用以提升用户上线速率。
为实现上述公开目的,本公开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认证方法,应用于接入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用于缓存认证请求报文的认证队列,以及用于缓存计费报文的计费队列,所述认证队列和所述计费队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发送队列的子队列;
设置所述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所述计费队列的调度优先级,所述调度优先级用于确定队列的调度顺序。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认证装置,应用于接入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队列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用于缓存认证请求报文的认证队列,以及用于缓存计费报文的计费队列,所述认证队列和所述计费队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发送队列的子队列;
优先级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所述计费队列的调度优先级,所述调度优先级用于确定队列的调度顺序。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接入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上述认证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认证方法。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公开中,接入设备通过设置用于缓存认证请求报文的认证队列和用于缓存计费报文的计费队列,使认证请求报文和计费报文在进入发送队列之前分离,再通过设置队列的调度优先级,使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计费队列的调度优先级,从而使认证队列中的认证请求报文优先被调度到发送队列中,进而优先发送到认证服务器,因此,即使在认证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保证优先处理用户的上线请求,提升用户的上线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典型的认证组网示意图;
图2是现有接入设备与认证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认证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在图3所示处理流程的基础上还包括的认证处理流程;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步骤401的实现流程;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步骤402的实现流程;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向请求队列中添加计费请求报文以及向更新队列中添加计费更新报文的具体实现流程;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队列结构图;
图9是本公开示出的BRAS与Server之间的交互流程;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接入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认证逻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参见图1,为典型的认证组网示意图。其中,PC1和PC2为用户访问网络使用的主机,LSW为交换设备,BRAS为接入设备,Server为认证服务器。当用户访问网络时,首先由LSW向BRAS进行拨号认证,再由BRAS向Server进行身份认证,若用户身份信息合法,则允许用户访问网络,同时,可对合法用户的上网行为进行管理,例如,授权、计费等。
参见图2,为现有接入设备与认证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基于该示意图简单介绍一下接入设备与认证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过程。
步骤201,接入设备接收用户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基于上线请求报文携带的用户名和密码,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报文;
步骤202,认证服务器根据获取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并通过认证响应报文返回认证结果,例如,若认证成功,则向接入设备返回允许用户接入的认证响应报文;若认证失败,则向接入设备返回禁止用户接入的认证响应报文;
步骤203,接入设备根据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允许或禁止用户接入,若允许用户接入,则接入设备向认证服务器发送计费请求报文;
步骤204,认证服务器向接入设备返回计费响应报文,并准备计费;
步骤205,在用户访问网络过程中,接入设备不断统计用户的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并通过周期性发送计费更新报文向认证服务器提供计费数据;
步骤206,认证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计费数据对用户进行计费,并向接入设备返回更新响应报文。
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存在大量用户同时请求接入网络的情况,导致接入设备集中向认证服务器发送大量报文(包括未认证用户的认证请求报文以及已认证用户的计费请求报文、计费更新报文),若认证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足,未能及时响应接入设备的报文,则会导致大量报文重传,进一步增加认证服务器的处理压力,且会导致大量用户不能及时上线,用户体验非常不好。
现有解决方案主要通过限制接入设备发送报文的速率,来避免大量报文集中发往认证服务器,认证服务器有能力处理发送速率较低的接入设备发送的报文,因此,重传报文的数量也在减少,减轻了认证服务器的处理压力,但是这种限速的处理方案会导致用户上线速率明显下降,用户体验仍然不佳,甚至更差。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出一种认证方法,该方法在接入设备的发送队列之前设置用于缓存认证请求报文的认证队列和用于缓存计费报文的计费队列,并设置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计费队列的调度优先级,从而使认证请求报文优先被调度到发送队列中,进而优先发送至认证服务器,以使认证服务器在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优先处理用户的上线请求,提升用户的上线速率。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3,为本公开示出的一种认证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应用于接入设备,比如,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设备。
如图3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设置用于缓存认证请求报文的认证队列,以及用于缓存计费报文的计费队列。
本步骤在接入设备的发送队列(亦称为总队列)之前设置一级子队列,即用于缓存认证请求报文的认证队列和用于缓存计费报文的计费队列。也就是说,认证请求报文首先存入认证队列,再从认证队列调度到发送队列,进而发送至认证服务器;同理,计费报文首先存入计费队列,再从计费队列调度到发送队列,进而发送至认证服务器。
步骤302,设置所述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所述计费队列的调度优先级。
这里,调度优先级用于确定队列的调度顺序。
通过设置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计费队列的调度优先级,在报文调度时,若认证队列中存在认证请求报文,则优先将认证请求报文调度到发送队列中;若认证队列中不存在认证请求报文,则将计费队列中的计费报文调度至发送队列。队列之间的报文调度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完成图3所示流程。
通过图3所示流程可以看出,在本公开中,接入设备通过设置用于缓存认证请求报文的认证队列和用于缓存计费报文的计费队列,使认证请求报文和计费报文在进入发送队列之前分离,再通过设置队列的调度优先级,使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计费队列的调度优先级,从而使认证队列中的认证请求报文优先被调度到发送队列中,进而优先发送至认证服务器,这样即使认证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足,也可保证优先处理用户的上线请求(认证请求报文),提升用户的上线速率。
参见图4,为本公开在图3所示处理流程的基础上还包括的处理流程,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确定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
即识别认证服务器当前的处理能力,下文图5所示流程示出了一种确定认证服务器负载状态的实现方式,这里暂不赘述。
步骤402,若所述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为高负载状态,则以预设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计费队列中添加预设数量个计费报文。
这里的高负载状态意味着认证服务器当前处理任务较重,负荷较大,即认证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足。
在通过步骤401确定认证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足时,本步骤以预设发送间隔向计费队列中添加预设数量个计费报文,该预设发送间隔小于预先约定的计费间隔。比如,计费间隔为10分钟,发送间隔为2分钟,用户数量约为1000人(对应约为1000个计费报文),则每2分钟可向计费队列中添加200个(预设数量个)计费报文。下文图6所示流程示出了一种向计费队列中添加计费报文的具体实现方式,这里暂不赘述。
至此,完成图4所示流程。
通过图4所示流程可以看出,在本公开中,当接入设备确定认证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足时,通过将计费报文离散到整个计费间隔中,来避免报文集中发送给认证服务器造成更大的处理压力。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步骤401确定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可通过图5所示流程实现。
参见图5,为本公开提供的步骤401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统计发送队列中报文的数量。
步骤502,若统计的数量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则确定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为高负载状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若认证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较强,接入设备的发送队列中通常不会积压较多报文,因此,本公开通过对发送队列中报文数量的统计,来确定认证服务器当前的处理能力(即负载状态)。
至此,完成图5所示流程。
通过图5所示流程具体实现了确定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
下面对步骤402以预设发送间隔为周期,向计费队列中添加预设数量个计费报文进行具体描述:
参见图6,为本公开提供的步骤402的实现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以第一发送间隔为周期,向请求队列中添加第一预设数量个计费请求报文。
步骤602,以第二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更新队列中添加第二预设数量个计费更新报文。
这里,第一发送间隔、第二发送间隔、第一预设数量个、第二预设数量个只是为便于区分而进行的命名,并非用于限定。
如前述图2所示,接入设备与认证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报文除了认证请求报文,还包括计费请求报文(用于请求开始计费)和计费更新报文(用于更新计费数据),前述提到的计费报文包括计费请求报文和计费更新报文,同样,前述提到的计费队列也可包括用于缓存计费请求报文的请求队列和用于缓存计费更新报文的更新队列,即通过请求队列和更新队列将计费请求报文和计费更新报文分离开来。
步骤601和步骤602为向请求队列和更新队列中添加对应报文的过程,现举例说明,比如,计费间隔为10分钟,预设第一发送间隔为1分钟,第二发送间隔为2分钟,第一预设数量个为20个,第二预设数量个为200个,则接入设备每隔1分钟发送20个计费请求报文,每隔2分钟发送200个计费更新报文。即将计费请求报文和计费更新报文离散在整个计费间隔里,以避免集中发送报文对认证服务器造成的处理压力。
其中,第一发送间隔(比如,1分钟)小于第二发送间隔(比如,2分钟),以使计费请求报文的发送频率高于计费更新报文的发送频率,从而在不增加认证服务器处理压力的情况下,尽早启动计费。
此外,本公开还设置请求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更新队列的调度优先级。这样在报文调度时,若请求队列中存在计费请求报文,则优先将计费请求报文调度至发送队列中;若请求队列中不存在计费请求报文,则将更新队列中的计费更新报文调度至发送队列中。
当然,如前所述,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计费队列(包括请求队列和更新队列)的调度优先级,再结合本步骤中请求队列的调度优先级和更新队列的调度优先级可知,本公开的报文调度顺序为,首先调度认证队列中的认证请求报文,再调度请求队列中的计费请求报文,最后调度更新队列中的计费更新报文,以使认证服务器优先处理用户的上线请求,再处理计费请求(及时启动计费),最后根据更新的计费数据进行计费。
至此,完成图6所示流程。
通过图6所示流程可以看出,本公开中,接入设备通过离散处理计费请求报文和计费更新报文来缓解认证服务器的处理压力;同时,通过为计费请求报文设置相对较高的发送频率,使认证服务器及时启动对已认证用户的计费;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请求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更新队列的调度优先级,使认证服务器优先处理计费请求报文,后处理计费更新报文,即在不增加认证服务器处理压力的情况下,尽量及早启动计费。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图6所示流程具体可通过图7所示流程实现。
参见图7,为本公开提供的向请求队列中添加计费请求报文以及向更新队列中添加计费更新报文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如图7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即步骤601的具体实现方式为,以第一发送间隔为周期,从本地记录的表项状态为临时状态的用户表项中,获取第一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并根据该第一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生成对应的第一预设数量个计费请求报文,添加至请求队列中。
步骤702,即步骤602的具体实现方式为,以第二发送间隔为周期,从本地记录的表项状态为正式状态的用户表项中,获取第二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并根据第二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生成对应的第二预设数量个计费更新报文,添加至更新队列中。
这里的用户表项用于记录上线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计费数据;表项状态用于表示用户所处认证阶段,比如,若表项状态为临时状态,则表示当前用户已通过身份认证;若表项状态为正式状态,则表示当前用户已完成计费请求,开始计费。
在具体实现时,表项状态更新过程包括:若接入设备接收到认证服务器基于认证请求报文返回的认证响应报文,则标记与该认证请求报文中的用户信息匹配的用户表项的表项状态为临时状态;若接收到认证服务器基于计费请求报文返回的计费响应报文,则更新表项状态为正式状态。
至此,完成图7所示流程。
通过图7所示流程具体实现了如何向请求队列中添加计费请求报文,以及如何向更新队列中添加计费更新报文。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提供的方法进行描述:
参见图1所示组网,其中,BRAS中增设认证队列、请求队列以及更新队列,队列结构如图8所示,并设置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请求队列的调度优先级,请求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更新队列的调度优先级。
若用户User1通过PC1发送上线请求,触发BRAS与Server之间的认证交互,参见图9,为本公开示出的BRAS与Server之间的交互流程。
如图9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BRAS接收到用户User1的上线请求报文后,根据User1的用户信息生成用户表项,此时,用户表项的表项状态为初始状态或为空,并根据上线请求报文中携带的User1的用户名和密码,生成认证请求报文;
参见表1,为User1对应用户表项示例。
用户信息 计费数据 表项状态
User1_M 0 0
表1
其中,User1_M表示User1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名);当前User1还未上线,计费数据为0;表项状态:0表示初始状态;1表示临时状态;2表示正式状态。
步骤902,BRAS将认证请求报文添加到认证队列中,由于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最高,因此,优先将认证队列中的认证请求报文调度到发送队列中,发送给Server;
步骤903,Server根据获取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若User1通过认证,则向BRAS返回允许User1接入的认证响应报文;
步骤904,BRAS接收到Server返回的认证响应报文后,允许User1接入,同时,更新User1的用户表项的表项状态为临时状态,如表2所示;
用户信息 计费数据 表项状态
User1_M 0 1
表2
步骤905,BRAS定时(比如,以1分钟为间隔)查询本地记录的用户表项,获取预设数量个(比如,20个)表项状态为临时状态的用户表项,并根据获取的用户表项生成对应的计费请求报文;
步骤906,BRAS将计费请求报文添加到请求队列中,若前述认证队列中的认证请求报文发送完毕,则调度请求队列中的计费请求报文至发送队列,发送给Server;
步骤907,Server向BRAS返回计费响应报文,准备计费;
步骤908,BRAS接收到Server返回的计费响应报文后,更新User1的用户表项的表项状态为正式状态,如表3所示,并开始统计User1的计费数据。
用户信息 计费数据 表项状态
User1_M 0 2
表3
步骤909,BRAS定时(比如,以2分钟为间隔)查询本地记录的用户表项,获取预设数量个(比如,200个)表项状态为正式状态的用户表项,并根据获取的用户表项生成对应的计费更新报文;
步骤910,BRAS将计费更新报文添加到更新队列中,若前述认证队列和请求队列中均不存在报文,则调度更新队列中的计费更新报文至发送队列,发送给Server;
步骤911,Server根据计费更新报文中携带的User1的计费数据,对User1进行计费,并向BRAS返回更新响应报文。
至此,完成本具体实施例的描述。
以上对本公开提供的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公开提供的接入设备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进行描述:
参见图10,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接入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接入设备可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002。处理器1001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002可经由系统总线1003通信。并且,通过读取并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002中与认证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1001可执行上文描述的认证方法。
本文提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002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他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002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个种存储介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其它类型存储介质。其中,易失性存储器可为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为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存储盘(如光盘、DVD等)。
参见图11,从功能上划分,上述认证逻辑可以包括队列设置单元1101和优先级设置单元1102,其中:
队列设置单元1101,用于设置用于缓存认证请求报文的认证队列,以及用于缓存计费报文的计费队列,所述认证队列和所述计费队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发送队列的子队列;
优先级设置单元1102,用于设置所述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所述计费队列的调度优先级。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
添加单元,用于若所述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为高负载状态,则以预设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计费队列中添加预设数量个计费报文。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统计所述发送队列中报文的数量;若所述数量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确定所述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为高负载状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计费报文包括计费请求报文和计费更新报文,所述计费队列包括用于缓存计费请求报文的请求队列和用于缓存计费更新报文的更新队列,
所述添加单元,具体用于以第一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请求队列中添加第一预设数量个计费请求报文;以第二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更新队列中添加第二预设数量个计费更新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发送间隔小于所述第二发送间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记单元,用于若接收到认证服务器基于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认证请求报文返回的认证响应报文,则标记与该认证请求报文中的用户信息匹配的用户表项的表项状态为临时状态;若接收到认证服务器基于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计费请求报文返回的计费响应报文,则将所述用户表项的表项状态从临时状态更新为正式状态;
所述添加单元,具体用于以第一发送间隔为周期,从本地记录的表项状态为临时状态的用户表项中,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生成对应的第一预设数量个计费请求报文,添加至所述请求队列中;以第二发送间隔为周期,从本地记录的表项状态为正式状态的用户表项中,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生成对应的第二预设数量个计费更新报文,添加至所述更新队列中。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图10中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002,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可由接入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执行,以实现以上描述的认证方法。
至此,完成图10所示接入设备的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用于缓存认证请求报文的认证队列,以及用于缓存计费报文的计费队列,所述认证队列和所述计费队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发送队列的子队列;
设置所述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所述计费队列的调度优先级,所述调度优先级用于确定队列的调度顺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
若所述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为高负载状态,则以预设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计费队列中添加预设数量个计费报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包括:
统计所述发送队列中报文的数量;
若所述数量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确定所述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为高负载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费报文包括计费请求报文和计费更新报文,所述计费队列包括用于缓存计费请求报文的请求队列和用于缓存计费更新报文的更新队列,
所述以预设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计费队列中添加预设数量个计费报文,包括:
以第一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请求队列中添加第一预设数量个计费请求报文;
以第二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更新队列中添加第二预设数量个计费更新报文;
其中,所述第一发送间隔小于所述第二发送间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认证服务器基于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认证请求报文返回的认证响应报文,则标记与该认证请求报文中的用户信息匹配的用户表项的表项状态为临时状态;
若接收到认证服务器基于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计费请求报文返回的计费响应报文,则将所述用户表项的表项状态从临时状态更新为正式状态;
所述以第一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请求队列中添加第一预设数量个计费请求报文,包括:
以第一发送间隔为周期,从本地记录的表项状态为临时状态的用户表项中,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生成对应的第一预设数量个计费请求报文,添加至所述请求队列中;
所述以第二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更新队列中添加第二预设数量个计费更新报文,包括:
以第二发送间隔为周期,从本地记录的表项状态为正式状态的用户表项中,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生成对应的第二预设数量个计费更新报文,添加至所述更新队列中。
6.一种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队列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用于缓存认证请求报文的认证队列,以及用于缓存计费报文的计费队列,所述认证队列和所述计费队列为所述接入设备的发送队列的子队列;
优先级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认证队列的调度优先级高于所述计费队列的调度优先级,所述调度优先级用于确定队列的调度顺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
添加单元,用于若所述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为高负载状态,则以预设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计费队列中添加预设数量个计费报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统计所述发送队列中报文的数量;若所述数量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确定所述认证服务器的负载状态为高负载状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费报文包括计费请求报文和计费更新报文,所述计费队列包括用于缓存计费请求报文的请求队列和用于缓存计费更新报文的更新队列,
所述添加单元,具体用于以第一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请求队列中添加第一预设数量个计费请求报文;以第二发送间隔为周期,向所述更新队列中添加第二预设数量个计费更新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发送间隔小于所述第二发送间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记单元,用于若接收到认证服务器基于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认证请求报文返回的认证响应报文,则标记与该认证请求报文中的用户信息匹配的用户表项的表项状态为临时状态;若接收到认证服务器基于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计费请求报文返回的计费响应报文,则将所述用户表项的表项状态从临时状态更新为正式状态;
所述添加单元,具体用于以第一发送间隔为周期,从本地记录的表项状态为临时状态的用户表项中,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生成对应的第一预设数量个计费请求报文,添加至所述请求队列中;以第二发送间隔为周期,从本地记录的表项状态为正式状态的用户表项中,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数量个的用户表项生成对应的第二预设数量个计费更新报文,添加至所述更新队列中。
11.一种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2.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810531824.XA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及接入设备 Active CN1088096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1824.XA CN108809668B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及接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31824.XA CN108809668B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及接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9668A true CN108809668A (zh) 2018-11-13
CN108809668B CN108809668B (zh) 2021-09-21

Family

ID=64090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31824.XA Active CN108809668B (zh) 2018-05-29 2018-05-29 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及接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966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0904A (zh) * 2018-07-05 2018-11-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用户和业务属性融合的64个等级服务质量保障方法
CN113676402A (zh) * 2020-05-13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4714A (zh) * 2002-06-28 2003-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远程用户拨号认证协议数据处理能力的方法
CN101562567A (zh) * 2009-05-21 2009-10-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02685250A (zh) * 2012-05-31 2012-09-19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调度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685032A (zh) * 2012-05-31 2012-09-19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会议的消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685251A (zh) * 2012-05-31 2012-09-19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会议的消息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501297A (zh) * 2013-09-27 2014-01-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门户认证方法和设备
CN107547537A (zh) * 2017-08-29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请求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4714A (zh) * 2002-06-28 2003-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远程用户拨号认证协议数据处理能力的方法
CN101562567A (zh) * 2009-05-21 2009-10-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02685250A (zh) * 2012-05-31 2012-09-19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调度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685032A (zh) * 2012-05-31 2012-09-19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会议的消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685251A (zh) * 2012-05-31 2012-09-19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会议的消息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501297A (zh) * 2013-09-27 2014-01-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门户认证方法和设备
CN107547537A (zh) * 2017-08-29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请求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0904A (zh) * 2018-07-05 2018-11-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用户和业务属性融合的64个等级服务质量保障方法
CN108880904B (zh) * 2018-07-05 2020-08-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用户和业务属性融合的64个等级服务质量保障方法
CN113676402A (zh) * 2020-05-13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676402B (zh) * 2020-05-13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协议报文的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9668B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224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work distribution service
US110933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ncurrent events
US10652192B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notification delivery
CN108805490A (zh) 快递包裹配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5615B (zh) 账单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09668A (zh) 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及接入设备
CN105930249B (zh) 应用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1047064A (zh) 一种用于快递柜的投递预约方法
CN104735103B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的管理和接收方法、装置
WO2014062412A1 (en) Group credit control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7547537B (zh) 请求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36375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fitness center access
WO2011032423A1 (zh) 增值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终端
US9936082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low-balance data session requests
CN107302487A (zh) 线上取号方法及系统
CN101183957B (zh) 一种在线计费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534231A (zh) 一种网络资源的使用限额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392342A (zh) 终端、箱体租赁系统以及箱体预约计费方法
EP38116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notification reques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432523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rerating customer events in parallel with executing one or more open sessions in a consumer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429866A (zh) 计费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1636153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604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preallocated usage units
EP2590359A1 (en) Method, system, charging equipment, and account balance management center for free resources processing
CN109417683A (zh) 中间网络交通转向的核心网络在线计费控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2

Address after: 310052 11th Floor, 466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