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4588A - 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4588A
CN108804588A CN201810519365.3A CN201810519365A CN108804588A CN 108804588 A CN108804588 A CN 108804588A CN 201810519365 A CN201810519365 A CN 201810519365A CN 108804588 A CN108804588 A CN 108804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ggregate
point
distance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93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艳红
李德玉
白鹤翔
王素格
郭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x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5193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45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4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45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的方法:(1)计算数据流最初达到的数据点的初始聚类结果;(2)计算数据簇中数据点和中心的距离,将距离的最大值作为该数据簇数据标签的阈值;(3)计算数据流中新接收的数据点与数据簇的距离小于等于相应数据簇阈值的数据簇的下标集合。(4)如果上述数据簇的下标集合非空,则将新数据点标记为距离最小的数据簇的标签;否则,新数据点标记为异常点。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混合数据流中的新数据点的实时标签,避免了重新聚类带来的计算开销和时间延迟,为生产生活实践解决相关问题,例如,网络入侵的实时检测。本发明可以应用到银行、超市、通信、互联网、卫星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流信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合数据流实时聚类时对新接收的数据点进行数据标签的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在许多真实的应用中,诸如股票市场、网络流量监控、信用卡欺骗检测、网站点击流等,需要每天以数以百万计甚至没有上限的速度处理数据。这些连续产生、时间上有序、快速变化、大规模和潜在无限的数据流,要求利用有限的存储空间对其进行快速处理并及时获取有用信息,以适应实时决策分析的需求。
聚类是一种广泛用于识别无标签数据集中数据簇结构的技术,其目的是将数据分成多个数据簇,并且使得相同数据簇内的数据之间相似性最大,不同数据簇间的数据之间相异性最大。作为一种主要的探索性数据分析工具,聚类分析目前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生物信息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数据流的特点要求其上的聚类分析能快速、准确地探明数据簇模式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簇模式的变化。数据标签是数据流聚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些实时监测系统中,用户需要实时获取新产生的数据点的类别标签和聚类结果。因此,为了快速得到数据流中数据点的类别标签,可以首先利用传统聚类算法得到最近一段时间产生的数据流的聚类结果,然后通过计算新接收的数据点和已有聚类结果中数据簇之间的距离,用距离最小的数据簇的标签作为新数据点的类别标签,这一过程称为数据标签技术。
按照取值类型的不同情况,数据变量通常可以分为连续、离散、集值等多种类型。显然,被数据所描述的对象在不同类型的变量下呈现(或隐含)不同的关系和结构信息。对数值型变量,可以定义对象的等价关系、序关系或近邻关系。而对符号型(或名义型)变量,通常只能通过比较变量的取值是否相同,来定义对象的相容关系、等价关系。同时兼具数值型和符号型属性的混合数据流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混合数据流的数据标签技术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为了用统一的方式处理混合数据,一种普遍的策略是将符号型数据转换为数值型数据或者将数值型数据转换为符号型数据。但是,这种策略存在以下缺点:一方面,难以用一个数值型数据对应一个符号型数据。例如,如果形状属性从集合{方形,圆形,三角形}中取值,那么可将该集合转换成一个数字集,例如{1,2,3}。但是转换后任意两个值之间的距离计算都是不恰当的。另一方面,将一个数值型数据转换为一个符号型数据,必须使用离散化方法将一个数值变量的值域划分为几个区间,并在同一区间内为所有值分配一个符号。由于没有考虑一个数值型数据对离散型数据的隶属程度,离散化的过程通常会导致信息丢失。此外,数据标签算法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底层的离散化方法。因此,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的难点之一在于缺少恰当的方法来衡量数据点与数据簇之间的距离。
针对混合数据聚类的K-Prototypes算法,在定义对象和类中心的相似性度量时,数值型属性之间采用欧式距离,符号型属性之间采用0-1匹配。在类中心的表示上,数值型属性部分采用均值表示,符号型属性部分采用众数(modes)表示。K-Prototypes算法在混合数据聚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仅采用均值和最频繁属性值代表一个数据簇,不能有效刻画一个数据簇的信息,从而难以精确地度量未标记数据点与数据簇的相似性。目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仍然面临算法复杂、精度不高的问题,算法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利用混合数据聚类算法K-prototype对当前存储的混合数据流的N个数据点构成的集合S进行聚类,得到初始聚类结果
计算初始聚类结果中的数据簇ci(1≤i≤k)中所有数据点到数据簇ci中心的最大距离λi(1≤i≤k);
计算新存储的混合数据流的数据点xt和数据簇ci的距离,得到距离值小于等于λi的数据簇的下标集合
如果为φ,则将数据点xt标记为异常点,否则将数据点xt标记为数据簇的标签。
其中,混合数据流中的数据点的属性至少分为数值型属性和分类型属性。
其中,数据点xt表示为一个m维向量其中,表示xt的数值型数据部分,表示xt的符号型数据部分;令表示T个数据点的数值型数据部分构成的集合,令表示T个数据点的符号型数据部分构成的集合。
其中,在计算初始聚类结果中的数据簇ci(1≤i≤k)中所有数据点到数据簇ci中心的最大距离λi(1≤i≤k)的步骤中,包括步骤:
根据公式(1)计算数据点xt的数值型数据部分与数据簇的距离
其中,Hr为二阶Renyi熵,选择高斯核函数作为Parzen窗函数, 表示Parzen窗函数,参数σ表示窗宽,
根据公式(2)计算数据点xt的分类型数据部分与数据簇的距离
其中,Hc为信息熵,xj表示数据点x在第j个属性xj(p+1≤j≤m)下的取值;
根据公式(3)计算数据点xt(xt∈ci)与数据簇ci的距离d(xt,ci),
则数据簇ci中心和边界的最大距离为
其中,在计算新存储的混合数据流的数据点xt和数据簇ci的距离,得到距离值小于等于λi的数据簇的下标集合的步骤中,包括步骤:
计算新存储的数据点xt与任意数据簇ci的距离d(xt,ci);
如果d(xt,ci)小于等于阈值λi,那么下标集合
区别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提出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在对同时兼具数值型和符号型属性的混合数据流聚类分析时,根据数据流最初接收的数据点的聚类结果确定新接收数据点的类别标签;该方法使用混合数据簇的结构信息自适应地确定数据簇和数据点距离的阈值,使用增量信息熵和增量Renyi熵度量数据簇和数据点的距离,并且根据这一距离结合数据簇的距离阈值来确定新接收数据点的类别标签;本发明提出的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可以在保证聚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数据标签的效率,避免专家经验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便于数据标签的实际应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依赖专家经验使用数据簇的结构信息自适应地确定数据簇和数据点距离的阈值,能够实时对数据流中接收的新数据点标记为已知数据簇的标签或者异常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实例所使用的混合数据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个混合数据簇的结构是由每个属性的属性值的分布决定的。熵是对不确定性的度量。一个数据簇的熵值越大,则不确定性越大,反之,不确定性越小。如果在一个数据簇中加入一个和数据簇中大部分数据点都相似的数据点将不会显著改变数据簇的分布,熵的变化相对较小;反之,如果在一个数据簇中加入一个和数据簇中大部分数据点都不相似的数据点将会显著改变数据簇的分布,熵的变化相对较大。本发明利用将一个数据点加入一个数据簇前后熵的改变来衡量数据点和数据簇之间的相似程度,熵变化的程度越小表明数据点和数据簇越相似,反之越不相似。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这一方法主要是使用增量Renyi熵和增量信息熵分别度量数据簇和数据点的数值型数据部分及符号型数据部分的距离,将二者的距离加权平均后得到数据簇和数据点的距离度量。所确定的这一度量同时结合数据簇的距离阈值就能够确定新接收数据点的类别标签,使用这一数据标签方法可以确保数据流的实时聚类结果的质量。
图1为本发明实现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将结合实例给出具体实施例子。
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利用混合数据聚类算法K-prototype对当前存储的混合数据流的N个数据点构成的集合S进行聚类,得到初始聚类结果
计算初始聚类结果中的数据簇ci(1≤i≤k)中所有数据点到数据簇ci中心的最大距离λi(1≤i≤k);
计算新存储的混合数据流的数据点xt和数据簇ci的距离,得到距离值小于等于λi的数据簇的下标集合
如果为φ,则将数据点xt标记为异常点,否则将数据点xt标记为数据簇的标签。
优选的,混合数据流中的数据点的属性至少分为数值型属性和分类型属性。
优选的,数据点xt表示为一个m维向量其中,表示xt的数值型数据部分,表示xt的符号型数据部分;令表示T个数据点的数值型数据部分构成的集合,令表示T个数据点的符号型数据部分构成的集合。
优选的,在计算初始聚类结果中的数据簇ci(1≤i≤k)中所有数据点到数据簇ci中心的最大距离λi(1≤i≤k)的步骤中,包括步骤:
根据公式(1)计算数据点xt的数值型数据部分与数据簇的距离
其中,Hr为二阶Renyi熵,选择高斯核函数作为Parzen窗函数, 表示Parzen窗函数,参数σ表示窗宽,
根据公式(2)计算数据点xt的分类型数据部分与数据簇的距离
其中,Hc为信息熵,xj表示数据点x在第j个属性xj(p+1≤j≤m)下的取值;
根据公式(3)计算数据点xt(xt∈ci)与数据簇ci的距离d(xt,ci),
则数据簇ci中心和边界的最大距离为
优选的,在计算新存储的混合数据流的数据点xt和数据簇ci的距离,得到距离值小于等于λi的数据簇的下标集合的步骤中,包括步骤:
计算新存储的数据点xt与任意数据簇ci的距离d(xt,ci);
如果d(xt,ci)小于等于阈值λi,那么下标集合
本实例对典型的混合数据流数据进行数据标签,图2为数据标签所使用的混合数据流。
整个实施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生成初始聚类结果。
本实例中,A1,A2,A3为3个数值型属性,A4,A5,A6为3个分类型属性,令N=6,则S={x1,x2,...,x6}。令k=2,使用K-prototype对集合S进行聚类,得到初始聚类结果C={c1,c2},其中c1={x1,x3},c2={x2,x4,x5,x6}。由此可得,
(2)计算数据簇中数据点和中心的最大距离。
首先计算c1中数据点和中心的最大距离λ1
由于,
所以λ1=0。
然后计算c2中数据点和中心的最大距离λ2。由于,
所以λ2=0.8153。
(3)计算数据流中新接收的数据点和数据簇ci的距离小于等于λi的数据簇的下标集合。
首先计算x7和数据簇ci的距离小于λi的数据簇的下标集合由于,
所以,
接下来计算x8和数据簇ci的距离小于λi的数据簇的下标集合
所以,
(4)为新接收的数据点打标签。
由于可得所以x7被标记为c2的标签。
由于所以x8被标记为异常点。
本实例中参数σ=0.5,实例中不仅给出了新数据点被标记为已知簇标签的过程,也给出了新数据点被标记为异常点的过程,数据标签结果说明了本发明的有效性。
区别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提出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在对同时兼具数值型和符号型属性的混合数据流聚类分析时,根据数据流最初接收的数据点的聚类结果确定新接收数据点的类别标签;该方法使用混合数据簇的结构信息自适应地确定数据簇和数据点距离的阈值,使用增量信息熵和增量Renyi熵度量数据簇和数据点的距离,并且根据这一距离结合数据簇的距离阈值来确定新接收数据点的类别标签;本发明提出的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可以在保证聚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数据标签的效率,避免专家经验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便于数据标签的实际应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依赖专家经验使用数据簇的结构信息自适应地确定数据簇和数据点距离的阈值,能够实时对数据流中接收的新数据点标记为已知数据簇的标签或者异常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也同样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的混合数据流。本发明的实施实例使用了K-prototype算法,本发明同样适用于使用其他混合数据聚类算法来设定初始聚类结果。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混合数据聚类算法K-prototype对当前存储的混合数据流的N个数据点构成的集合S进行聚类,得到初始聚类结果C={c1,c2,…,ck};
计算初始聚类结果中的数据簇ci(1≤i≤k)中所有数据点到数据簇ci中心的最大距离λi(1≤i≤k);
计算新存储的混合数据流的数据点xt和数据簇ci的距离,得到距离值小于等于λi的数据簇的下标集合
如果为φ,则将数据点xt标记为异常点,否则将数据点xt标记为数据簇的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数据流中的数据点的属性至少分为数值型属性和分类型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点xt表示为一个m维向量其中,表示xt的数值型数据部分,表示xt的符号型数据部分;令表示T个数据点的数值型数据部分构成的集合,令表示T个数据点的符号型数据部分构成的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初始聚类结果中的数据簇ci(1≤i≤k)中所有数据点到数据簇ci中心的最大距离λi(1≤i≤k)的步骤中,包括步骤:
根据公式(1)计算数据点xt的数值型数据部分与数据簇的距离
其中,Hr为二阶Renyi熵,选择高斯核函数作为Parzen窗函数, 表示Parzen窗函数,参数σ表示窗宽,
根据公式(2)计算数据点xt的分类型数据部分与数据簇的距离
其中,Hc为信息熵,xj表示数据点x在第j个属性xj(p+1≤j≤m)下的取值;
根据公式(3)计算数据点xt(xt∈ci)与数据簇ci的距离d(xt,ci),
则数据簇ci中心和边界的最大距离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新存储的混合数据流的数据点xt和数据簇ci的距离,得到距离值小于等于λi的数据簇的下标集合的步骤中,包括步骤:
计算新存储的数据点xt与任意数据簇ci的距离d(xt,ci);
如果d(xt,ci)小于等于阈值λi,那么下标集合
CN201810519365.3A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 Pending CN1088045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9365.3A CN108804588A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9365.3A CN108804588A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4588A true CN108804588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90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9365.3A Pending CN108804588A (zh) 2018-05-28 2018-05-28 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458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8785A (zh) * 2019-04-29 2020-10-30 武汉四维图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图离散型要素的匹配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766403A (zh) * 2020-12-29 2021-05-0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信息增益权重的增量聚类方法及装置
CN114092729A (zh) * 2021-09-10 2022-02-25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聚类匿名化与差分隐私保护的异构用电数据发布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8785A (zh) * 2019-04-29 2020-10-30 武汉四维图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图离散型要素的匹配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858785B (zh) * 2019-04-29 2024-04-30 武汉四维图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图离散型要素的匹配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766403A (zh) * 2020-12-29 2021-05-0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信息增益权重的增量聚类方法及装置
CN114092729A (zh) * 2021-09-10 2022-02-25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聚类匿名化与差分隐私保护的异构用电数据发布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ifet et al. New ensemble methods for evolving data streams
Khan et al. Cluster center initialization algorithm for K-means clustering
CN105760888B (zh) 一种基于属性聚类的邻域粗糙集集成学习方法
Kang et al. A weight-incorporated similarity-based clustering ensemble method based on swarm intelligence
Ordonez et al. FREM: fast and robust EM clustering for large data sets
US7788292B2 (en) Raising the baseline for high-precision text classifiers
CN106934035B (zh) 一种基于类与特征分布的多标签数据流中概念漂移检测方法
CN106991447A (zh) 一种嵌入式多类别属性标签动态特征选择算法
CN101506843A (zh) 图像中的对象的自动分类
CN101710334A (zh) 基于图像哈希的大规模图像库检索方法
CN108804588A (zh) 一种混合数据流数据标签方法
Bicego et al. A bioinformatics approach to 2D shape classification
Lin et al. Research on maximal frequent pattern outlier factor for online high dimensional time-series outlier detection
CN112668482B (zh) 人脸识别训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84411A (zh) 一种基于有监督超图离散化图像二值编码方法
CN109447110A (zh) 综合邻居标签相关性特征和样本特征的多标签分类的方法
CN111737294A (zh) 一种基于动态增量集成模糊的数据流分类方法
CN112418987B (zh) 交通运输单位信用评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Zhang et al. Multi-label relational classification via node and label correlation
Liu et al. A weight-incorporated similarity-based clustering ensemble method
Bratić et al. The influence of hubness on NN-descent
CN109754000A (zh) 一种基于依赖度的半监督多标签分类方法
CN112800138B (zh) 大数据分类方法及系统
Kang et al. Online Discriminative Cross-modal Hashing
Fan et al. Robust visual tracking via bag of superpix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