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2826B - 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2826B
CN108802826B CN201810521830.7A CN201810521830A CN108802826B CN 108802826 B CN108802826 B CN 108802826B CN 201810521830 A CN201810521830 A CN 201810521830A CN 108802826 B CN108802826 B CN 108802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pole
curve
amplitude
azimuth
reflected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18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02826A (zh
Inventor
刘鹏
李宁
武宏亮
刘双双
冯周
王克文
李雨生
冯庆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218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28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2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2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02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2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4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 G01V1/44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using generators and receivers in the same well
    • G01V1/48Processing data
    • G01V1/50Analysing dat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9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using well-log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70Other details related to processing
    • G01V2210/74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及其偏移成像图;根据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根据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在偏移成像图上划分至少一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根据每个区域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和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对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处理,得到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根据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的评价。

Description

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偶极横波远探测测井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测井技术,它能够探测井外径向几十米范围内的裂缝和洞穴等缝洞异常体及其所在方位,对于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等缝洞储集体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与地震勘探较为相似,偶极横波远探测技术的目的是获取不同方位的反射波偏移成像图,然后分析这些图像来确定井外反射体所在位置。当井外存在大尺度(比如10m甚至以上)的裂缝和洞穴等油气储集空间时,很容易在偏移成像图中对它们进行识别和定位。然而,当反射体尺度较小或者距离井孔较远时,通过肉眼观察偏移成像图来确定反射体的位置变得困难起来。在传统声波测井中,纵波和横波滑行波信息是有效信息,反射波、斯通利波等是噪音信息,且滑行波能量信息远大于噪音信息;而偶极横波远探测测井中,滑行波信息是噪音,而横波反射波信息是有效信息,且滑行波能量信息依然大于横波反射波信息。其结果导致基于反射波的偏移成像结果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一些困惑,比如井旁(径向0-5m)反射波在整个深度段内连续出现,它们是否都是有效反射波?偏移图像中幅度范围的调整会使得成像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到底哪种幅度范围反映的成像结果才是准确的?因此,对偶极反射波偏移成像图进行后续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对偶极反射波偏移成像图进行后续的处理,提高井壁外缝洞异常体识别准确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包括:
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和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
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在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上划分至少一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和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对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并以二维图像方式显示,得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
根据所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的评价。
优选地,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
根据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
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在全测井深度段内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与所述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优选地,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的步骤包括:
将每个区域的偏移成像点的幅度绝对值相加,获得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
将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归一化处理,获得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优选地,所述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通过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与相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相乘获得。
优选地,所述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上的相对幅度值通过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绝对幅度曲线上的绝对幅度值除以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平均幅度曲线上的平均幅度值获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装置,包括:
初始化单元,用于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和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
绝对幅度曲线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
相对幅度曲线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上划分至少一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乘积曲线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和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方位成像图获取单元,用于对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并以二维图像方式显示,得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
评价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的评价。
优选地,所述相对幅度曲线获取单元包括:
同向分量的幅度曲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
平均值曲线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
平均幅度曲线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在全测井深度段内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
乘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与所述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优选地,所述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获取单元包括:
绝对幅度曲线获取模块,用于将每个区域的偏移成像点的幅度绝对值相加,获得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
归一化处理模块,用于将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归一化处理,获得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优选地,所述乘积曲线获取单元通过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与相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相乘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优选地,所述乘积模块通过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绝对幅度曲线上的绝对幅度值除以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平均幅度曲线上的平均幅度值获得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上的相对幅度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功能:
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和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
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在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上划分至少一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和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对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并以二维图像方式显示,得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
根据所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的评价。
优选地,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功能:
获取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
根据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
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在全测井深度段内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与所述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优选地,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功能:
将每个区域的偏移成像点的幅度绝对值相加,获得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
将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归一化处理,获得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再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的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再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的步骤。
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方案利用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大小实现在三维方向(周向、径向、深度方向)上进行缝洞异常体的评价。通过油田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本技术方案对于提高复杂储层测井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井壁外缝洞异常体识别准确率高,有利支撑了油气勘探发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某井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某井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绝对幅度曲线和相对幅度曲线比对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井旁地层在径向上的划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某井近、中、远三个径向区域内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曲线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某井近、中、远三个径向区域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装置功能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流程图。包括:
步骤101):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和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数据主要用来确定储层所在深度位置。偶极横波远探测常规处理方法是一套现有的已较为成熟的处理方法,它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步骤:偶极波形预处理、偶极反射波提取、偶极反射波零偏移距共中心点叠加以及偏移成像。偶极波形预处理是指将波形的振幅和时间恢复到井下测量到的真实状态。偶极反射波提取目的是压制和削弱直达波信号,然后根据矢量合成与分解法则,旋转四分量偶极反射波从而得到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信号。通常我们会旋转六次,从而得到十二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信号。零偏移距共中心点叠加是为了进一步压制反射波中的噪声以及为下一步的偏移成像做准备。偏移成像方法建议选择频率-波数域偏移成像法。
在本步骤中,搜集研究区块相关测井数据,包括偶极横波远探测、电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等数据资料。对电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找出目标储层所在深度位置。对偶极横波远探测资料进行常规处理,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及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某井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在图2中,第二道展示了东西方向(E-W)偏振的偶极反射波,它反映了井外南侧或北侧的反射体;第三道展示了南北方向(N-S)的偶极反射波,它反应了井外东侧或西侧的反射体;第四道和第五道分别展示了南北走向的上行反射波和下行反射波的偏移成像结果;第六道和第七道分别展示了东西走向的上行波和下行波的偏移成像结果。从图中能观察到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偏移成像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步骤102):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每个深度记录点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计算波形中所有数据点的振幅绝对值的和,其值便代表了该深度点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每个深度点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值构成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
步骤103):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在本步骤中,通常偶极横波测井仪器具有8组不同源距的接收器,对偶极反射波进行共中心点叠加时会选择2号接收器、4号接收器、6号接收器、8号接收器的波形。通过这四个接收器获得4条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4条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分别对XX分量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求和,然后将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求和结果与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求和结果相加求平均,获得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计算平均值曲线在全测井深度段内的平均值,将其作为该井段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也就是说,该井段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为一条直线。偶极反射波绝对幅度曲线与偶极全波平均幅度曲线的比值即为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曲线。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某井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绝对幅度曲线和相对幅度曲线比对示意图。在图3中,第三道展示了东西方向偏振(SHAMP90)和南北方向偏振(SHAMP0)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两条曲线在某些深度位置较为接近,在其他深度位置具有一定的差异。第二道中直线(INAMGAVG)代表了该井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其值为194mV。第四道展示了东西方向偏振(SHRAMP90)和南北方向偏振(SHRAMP0)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能够看到两条曲线随深度变化的趋势与第三道中的绝对幅度曲线完全一致,但是相对幅度曲线具有了明确的物理意义,它代表了反射波在偶极横波全波中的比重,对于该井,反射波相对幅度值在1%至8%之间变化。仔细观察还能发现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最低值稳定在1%-2%之间,此时不同方位的幅度非常接近,因此我们可以将1.5%作为该井反射波相对幅度的基线值,当某一深度的幅度明显高于基线值时,说明该深度存在较强的反射波信号,比如深度7735m和7759m。
步骤104):在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上划分至少一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明确提出将径向上距离井壁5m范围内的偏移成像结果作为近距离,5m-10m划分为中距离,10m以上为远距离,然后依次将每个区域内的偏移成像点的幅度绝对值相加求和,从而得到三条曲线。对三条曲线求和,然后以此值对三条曲线归一化,便得到了三条代表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假设在步骤101中计算了六个方位的偏移成像图,那么这里便能得到六组代表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步骤105):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和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依次计算近、中、远三种径向范围下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与相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曲线的乘积,从而在每个方位都能获取三条乘积曲线。每一条乘积曲线实际上代表了某一径向范围、某一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曲线,综合观察所有乘积曲线,便能大致观察到反射波相对幅度在径向和方位上的变化趋势。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某井近、中、远三个径向区域内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曲线示意图。东西方向偏振和南北方向偏振的近距离(第二道)、中距离(第三道)以及远距离(第四道)的乘积曲线,即径向分层后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曲线。
步骤106):对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并以二维图像方式显示,得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
在本实施例中,依次对近、中、远三种径向范围下不同方位的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并以二维图像显示,得到代表三张代表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发育状况的三维评价。插值是把少数几个方位的数据插值到360个方位,采用线性插值方法便能达到要求。插值后的二维图像中横向代表方位,纵向代表深度,而图像的深浅代表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强弱。通过综合观察和分析三张分别代表近、中、远径向范围的二维图像便能判断井旁地层中反射体在三维方向上的分布和延展情况。
步骤107):根据所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的评价。
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某井近、中、远三个径向区域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图6中的第二道、第三道以及第四道分别展示了该井近距离、中距离以及远距离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结果,其中浅色代表低幅度值,深色代表高幅度值,从中能清楚地观察到井外缝洞反射异常体在深度、径向以及方位上的分布情况。
由本实施例可知,本申请通过计算不同深度不同方位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大小进行井壁外缝洞异常体评价的方案。对于本技术方案来说,提出并定义了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概念,它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其大小代表了特定方位、特定深度位置的反射波幅度与全波幅度的比值;还有,本技术方案在近、中、远三种径向范围利用偶极横波反射波相对幅度大小进行井壁外缝洞异常体评价的思路和具体实现方法,实现了在三维方向(周向、径向、深度方向)上进行缝洞异常体的准确评价。通过油田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对于提高复杂储层测井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井壁外缝洞异常体识别符合率达到83%,有利支撑了油气勘探发现。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装置功能框图。包括:
初始化单元701,用于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和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
绝对幅度曲线获取单元702,用于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
相对幅度曲线获取单元703,用于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获取单元704,用于在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上划分至少一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乘积曲线获取单元705,用于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和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方位成像图获取单元706,用于对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并以二维图像方式显示,得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
评价单元707,用于根据所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的评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对幅度曲线获取单元包括:
同向分量的幅度曲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
平均值曲线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
平均幅度曲线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在全测井深度段内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
乘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与所述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获取单元包括:
绝对幅度曲线获取模块,用于将每个区域的偏移成像点的幅度绝对值相加,获得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
归一化处理模块,用于将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归一化处理,获得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乘积曲线获取单元通过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与相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相乘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乘积模块通过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绝对幅度曲线上的绝对幅度值除以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平均幅度曲线上的平均幅度值获得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上的相对幅度值。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系统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功能:
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和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
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在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上划分至少一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和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对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并以二维图像方式显示,得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
根据所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的评价。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功能:
获取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
根据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
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在全测井深度段内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与所述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功能:
将每个区域的偏移成像点的幅度绝对值相加,获得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
将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归一化处理,获得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再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的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再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的步骤。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缓存(Cache)、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者存储卡(Memory Card)。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所述处理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等等。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系统,其存储器和处理器实现的具体功能,可以与本说明书中的前述实施方式相对照解释,并能够达到前述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这里便不再赘述。
综上,本申请针对现有偶极横波远探测测井数据处理得到的偶极反射波偏移成像图像,提出了一种通过计算不同深度不同方位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大小进行井壁外缝洞异常体评价的方案。实现了在三维方向(周向、径向、深度方向)上进行缝洞异常体的准确评价。通过油田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对于提高复杂储层测井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井壁外缝洞异常体识别符合率达到83%,有利支撑了油气勘探发现。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2。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客户端、服务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客户端、服务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客户端、服务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虽然通过实施方式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Claims (12)

1.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和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
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在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上划分至少一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和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对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处理,得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
根据所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的评价;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
根据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
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在全测井深度段内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与所述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的步骤包括:
将每个区域的偏移成像点的幅度绝对值相加,获得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
将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归一化处理,获得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通过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与相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相乘获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上的相对幅度值通过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绝对幅度曲线上的绝对幅度值除以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平均幅度曲线上的平均幅度值获得。
5.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初始化单元,用于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和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
绝对幅度曲线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
相对幅度曲线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上划分至少一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乘积曲线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和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方位成像图获取单元,用于对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处理,得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
评价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的评价;
所述相对幅度曲线获取单元包括:
同向分量的幅度曲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
平均值曲线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
平均幅度曲线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在全测井深度段内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
乘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与所述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获取单元包括:
绝对幅度曲线获取模块,用于将每个区域的偏移成像点的幅度绝对值相加,获得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
归一化处理模块,用于将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归一化处理,获得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积曲线获取单元通过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与相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相乘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积模块通过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绝对幅度曲线上的绝对幅度值除以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平均幅度曲线上的平均幅度值获得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上的相对幅度值。
9.一种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功能:
获得不同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和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
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在所述偶极反射波共中心点叠加波形的偏移成像图上划分至少一个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和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
对每个方位的乘积曲线进行插值处理,得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
根据所述不同径向范围的偶极反射波相对幅度的方位成像图实现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的评价;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获得对应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功能:
获取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
根据每个方位的XX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和YY分量的偶极全波的幅度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
根据每个方位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值曲线获得对应方位的在全测井深度段内的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
根据所述偶极反射波的绝对幅度曲线与所述偶极全波的平均幅度曲线获得每个方位的偶极反射波的相对幅度曲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功能:
将每个区域的偏移成像点的幅度绝对值相加,获得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
将每个区域的绝对幅度曲线归一化处理,获得每个区域的不同径向范围的偏移幅度百分比曲线。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
1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的步骤。
CN201810521830.7A 2018-05-28 2018-05-28 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8802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1830.7A CN108802826B (zh) 2018-05-28 2018-05-28 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1830.7A CN108802826B (zh) 2018-05-28 2018-05-28 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2826A CN108802826A (zh) 2018-11-13
CN108802826B true CN108802826B (zh) 2019-12-10

Family

ID=64089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1830.7A Active CN108802826B (zh) 2018-05-28 2018-05-28 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28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4109B (zh) * 2019-11-04 2024-03-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偶极横波反射波的分离提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1914A2 (en) * 2008-01-18 2009-07-23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Identification of stress in formations using angles of fast and slow dipole waves in borehole acoustic logging
WO2013022421A1 (en) * 2011-08-05 2013-02-14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hear wave anisotropy in a vertically transversely isotropic formation
CN106842328A (zh) * 2017-03-20 2017-06-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声波变密度测井技术的压裂缝检测方法
CN106908837A (zh) * 2017-01-22 2017-06-30 长江大学 一种压裂裂缝形态和裂缝高度确定方法
CN107037483A (zh) * 2016-02-04 2017-08-11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慢度域的偶极反射横波三维成像方法
CN107765300A (zh) * 2017-09-29 2018-03-0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从偶极横波资料中提取反射横波的方法
CN108035708A (zh) * 2017-11-20 2018-05-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地层界面反射波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1914A2 (en) * 2008-01-18 2009-07-23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Identification of stress in formations using angles of fast and slow dipole waves in borehole acoustic logging
WO2013022421A1 (en) * 2011-08-05 2013-02-14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hear wave anisotropy in a vertically transversely isotropic formation
CN107037483A (zh) * 2016-02-04 2017-08-11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慢度域的偶极反射横波三维成像方法
CN106908837A (zh) * 2017-01-22 2017-06-30 长江大学 一种压裂裂缝形态和裂缝高度确定方法
CN106842328A (zh) * 2017-03-20 2017-06-1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声波变密度测井技术的压裂缝检测方法
CN107765300A (zh) * 2017-09-29 2018-03-06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从偶极横波资料中提取反射横波的方法
CN108035708A (zh) * 2017-11-20 2018-05-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地层界面反射波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偶极横波远探测测井技术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霍勇 等;《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0331;第11卷(第8期);第54-56页 *
多分量横波远探测成像测井仪研制及应用;张晋言 等;《应用声学》;20180331;第37卷(第2期);第268-27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2826A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rigoli et al. Automated seismic event location by travel‐time stacking: An application to mining induced seismicity
Salem et al. Interpretation of magnetic data using an enhanced local wavenumber (ELW) method
Wu et al. Generating a relative geologic time volume by 3D graph-cut phase unwrapping method with horizon and unconformity constraints
Pilkington et al. Contact mapping from gridded magnetic data? A comparison of techniques
Rodriguez et al. Simultaneous recovery of origin time, hypocentre location and seismic moment tensor using spa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
US112751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magnetotelluric synchronous detection and real-time inversion
EP3059615B1 (en) Amplitude-versus-angle analysis for quantative interpretation
Nakanishi et al. Measurements of mantle wave velocities and inversion for lateral heterogeneity and anisotropy—II. Analysis by the single-station method
Lois et al. A new automatic S-onset detection technique: Application in local earthquake data
Riahi et al. Time‐lapse analysis of ambient surface wave anisotropy: A three‐component array study above an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Bournas et al. Interpretation of magnetic anomalies using the horizontal gradient analytic signal
CN104614774B (zh) 一种瞬变电磁探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Granet et al. Massif Central (France): new constraints on the geodynamical evolution from teleseismic tomography
Al‐Harrasi et al. Seismic anisotropy in a hydrocarbon field estimated from microseismic data
Liu et al. Extracting induced and remanent magnetizations from magnetic data modeling
Lee et al. Three‐dimensional dense strong motion waveform inversion for the rupture process of the 1999 Chi‐Chi, Taiwan, earthquake
CN108802826B (zh) 对井旁地层中缝洞异常体发育状况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Dinh et al. An overview of northern Vietnam deep crustal structures from integrated geophysical observations.
CN107918153B (zh) 一种地震信号相干性高精度检测方法
Osinowo et al. Aeromagnetic mapping of basement topography around the Ijebu-Ode geological transition zone, Southwestern Nigeria
Cascone et al. ACLAS—A method to define geologically significant lineaments from potential-field data
Yukutake et al. Detailed spatial changes in the stress field of the 1984 western Nagano earthquake region
CN109490952B (zh) 地震相干体分析方法及系统
Wang et al.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extraction method of hidden Karst Cave from Borehole radar signal
Rentsch et al. Migration-based location of seismicity recorded with an array installed in the main hole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Observatory at Depth (SAF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