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0957A - 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0957A
CN108800957A CN201810551085.0A CN201810551085A CN108800957A CN 108800957 A CN108800957 A CN 108800957A CN 201810551085 A CN201810551085 A CN 201810551085A CN 108800957 A CN108800957 A CN 108800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combustion
air
melting
regenerativ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10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00957B (zh
Inventor
余波
王浩
王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t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 MCC
Original Assignee
Huat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 MCC
MCC Huatian Anhui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t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 MCC, MCC Huatian Anhui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t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 MCC
Priority to CN2018105510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0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0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0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00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0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4Systems for reclaiming waste hea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Supply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炉体,该炉体包括竖直的熔化炉和横向的保温炉;燃烧系统,包括第一燃料喷嘴、点火烧嘴以及空气喷嘴,空气喷嘴用于将预热的空气作为助燃气体引入保温炉内;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以及换向装置,实现一侧蓄热室对熔化炉燃烧产生的余热进行蓄热,另一侧蓄热室对保温炉助燃气体进行预热,并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交替进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熔化炉和保温炉余热回收效率不高,且余热回收难度大,以及熔化炉内燃烧温度较高致使当以空气作为助燃气体容易产生热力型NOX的问题,降低了燃烧系统整体的能耗,且有效平衡了系统烟气、提高了余热回收的效率。

Description

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铝熔炼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熔铝炉是根据铝熔炼工艺而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炉,它能很好地满足铝熔炼工艺中:合金成份要求严,生产不连续,单炉容量较大等要求,具有降低消耗,减小烧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技术效果,适用于间歇作业,配合金及回炉料多的熔炼。
随着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高,现阶段提出了一种新型快速节能熔铝炉,即通过竖直设置的熔化炉,将熔化产生的热量用于预热炉体上部待燃烧的炉料,以达到快速熔化的目的。具体地说,现有技术下的这种新型快速节能熔铝炉由熔化炉和保温炉组成,其中,熔化炉为竖炉,物料从熔化炉炉口投入,并于熔化炉内进行预热后燃烧,熔化炉承担现有技术下的该种快速节能熔铝炉的主要能量供给;保温炉为横向设置的炉体,其与熔化炉连接,并对铝液进行加热和保温,通常情况下,熔化炉和保温炉分开控制,且熔化炉的烟气余热以用于预热熔化炉内的铝料的方式得到回收利用,而保温炉部分产生的高温烟气则通常直接排放。
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下的快速熔铝炉中,熔化炉的排烟温度通常在300摄氏度到450摄氏度的范围内,并且,在不同的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下,熔化炉竖直部分的高度也会不同,随着竖炉垂直高度的提升,再加上炉料的增加,熔化炉的排烟温度可能进一步降低,致使对熔化炉的余热回收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再者,如上述所述,物料从熔化炉顶部炉口投入,且投料方式通常为间断式分批次加料,因而,熔化炉内部的炉料的燃烧情况和剩余炉料的数量上也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基于此,现有技术下难以从燃烧系统方面控制熔化炉的排烟温度。另外,由于熔化炉内炉料熔化区间的燃烧温度较高,在燃烧过程中如直接引入空气作为助燃气体时,燃烧过程中极易生成热力型NOX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下的快速熔铝炉中,由于对待燃烧炉料进行预热,显著增强了熔铝炉的熔化能力,保温炉部分高温烟气直接排放导致燃料热量未能高效利用;采用传统蓄热方式会导致快速熔铝炉的熔化能力下降,无法与快速熔铝炉中快速熔化炉的熔化能力相匹配,致使现有技术下的这种快速熔铝炉燃烧方式在熔化能力和蓄热能力上出现矛盾。
有鉴于此,应当基于上述的该种快速熔铝炉提供一种新的燃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降低快速熔铝炉的熔化能耗,同时降低空气作为助燃气体时的NOX气体排放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炉体,该炉体包括竖直的熔化炉和横向的保温炉,所述炉体内于熔化炉和保温炉交汇处形成斜面,以使得所述熔化炉内熔化的液体流入所述保温炉内;燃烧系统,该燃烧系统包括第一燃料喷嘴、点火烧嘴以及空气喷嘴,所述第一燃料烧嘴、点火烧嘴、空气喷嘴设置于所述保温炉,所述第一燃料烧嘴用于对燃料进行燃烧后将燃料喷入所述保温炉内,空气喷嘴用于将预热的空气作为助燃气体引入所述保温炉内;余热回收系统,该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以及换向装置,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分别都与所述燃料喷嘴和空气喷嘴连接,在所述换向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实现一侧蓄热室对所述熔化炉燃烧产生的余热进行蓄热,另一侧蓄热室对保温炉助燃气体进行预热,并使得所述第一蓄热室和所述第二蓄热室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交替进行蓄热和对助燃气体预热。
优选地,所述炉体可以包括主烟道和辅助烟道,可以将所述熔化炉内按照炉料下料方向自上而下分成预热段和燃烧段,所述主烟道可以设置于所述燃烧段的炉体侧壁上,所述辅助烟道可以设置于所述预热段的炉体侧壁上,所述燃烧段产生的部分高温烟气从所述主烟道排出,所述燃烧段产生的余下高温烟气对物料进行预热后从辅助烟道排出,所述主烟道都分别与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烟道的排烟量可以占总烟气量的60%至80%,辅助烟道的排烟量可以占总烟气量的20%至40%。
又进一步优选地,还可以包括第二燃料喷嘴,所述第二燃料喷嘴可以设置于所述熔化炉中燃烧段的炉体侧壁上。
优选地,还可以包括引风机以及鼓风机,所述换向装置可以包括换向阀和多个单向阀,所述换向阀可以分别与所述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引风机以及鼓风机连接;所述单向阀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与所述燃料喷嘴和空气喷嘴连接的管路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温炉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烟气烧嘴和保温烧嘴,所述烟气烧嘴和所述保温烧嘴可以通过三通阀与所述换向阀和鼓风机相连接的管路连接,并可以通过循环风机将所述换向阀排至所述引风机的气体部分引至所述烟气烧嘴和所述保温烧嘴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燃料喷嘴和所述空气喷嘴所在直线可以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在10度到45度的范围内,所述保温烧嘴所在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可以在20度到50度的范围内。
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单向阀可以包括阀芯、阀座以及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可以设置于阀门内壁顶部,所述阀芯底部可以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可以与阀芯底部连接,其另一端可以伸入所述导向套筒内,并可以使得所述导向杆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套筒内,其中,当所述阀芯下部有气流流入时,产生向上的推力并将所述导向杆推至所述导向套筒内,以使得阀门开启,当气流停止流入后,所述阀芯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并落入所述阀座内。
优选地,所述辅助烟道、所述换向阀与所述引风机连接的管路上都可以设置有温度计。
优选地,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循环风机、引风机、鼓风机以及温度计,所述控制器可以根据多个所述温度计的度数控制所述循环风机、引风机、鼓风机的电机频率。
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发明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通过两对称设置的蓄热室配合控制器控制的换向阀,交替完成蓄热和对助燃气体的加热,并且通过控制器检测和控制引风机、鼓风机和循环风机的电机频率,以控制引风机、鼓风机和循环风机的送风量和出风量,以保证排烟的温度和排风的风量,且当快速熔铝炉只需保温时,可以关闭主燃料喷嘴和辅助燃料喷嘴,只开启保温喷嘴,以保持炉内的一定温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熔化炉和保温炉内的烟气回收效率不高的问题,并通过控制器解决间断式分批次加料的入料方式引起的炉料波动排烟温度无法控制、且熔化炉燃烧温度高的问题。另外,本发明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蓄热室的多个口都分别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通过导向杆可伸缩地设置于导向套筒内,并使得当有气体流入时,阀芯被顶起,当气体停止流入时,阀芯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至阀座内,以使得单向阀关闭,通过对称设置的蓄热室与多个单向阀配合,可以保证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的燃烧稳定,且可以使得炉压更加稳定。最后蓄热室内余热的空气作为助燃气体从高温空气喷嘴喷入保温炉内,与主燃料喷嘴送入的燃料燃烧提供熔化炉和保温炉所需的热量,并通过循环烟气烧嘴保持主烟道和辅助烟道的烟气平衡。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熔化炉和保温炉余热回收效率不高,且由于竖炉垂直高度提升、炉料入料方式的影响造成的熔化炉排烟温度低回收难度大的问题,以及熔化炉内燃烧温度较高致使当以空气作为助燃气体是容易产生热力型NOX的问题,降低了燃烧和余热回收系统整体的能耗,且有效地平衡了系统整体的烟气平衡、提高了余热回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
图2为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单向阀开启状态的结构;
图3为示意图,示出了图2所示的单向阀关闭状态的结构;
图4为状态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一个周期的气体流动状态;
图5为状态图,示出了图4所示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下一个周期的气体流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用于炉料燃烧的炉体1、与炉体1连接用于蓄热和余热回收的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换向装置、控制装置4以及用于加热和余热循环的燃烧系统。
具体地说,炉体1包括竖直设置的熔化炉11以及横向设置的保温炉12,炉料从熔化炉11入料,熔化炉11内的炉料燃烧熔化后流至所述保温炉12内进行保温,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将炉体1内于熔化炉11与保温炉12交汇处形成一斜面13,通过该斜面13使得熔化炉11内熔化的炉料液体14能够直接自主的流至保温炉12内。熔化炉11内按照炉料下料的方向自上而下地分成预热段111和燃烧段112,即下方炉料燃烧部分为燃烧段112,燃烧段112上方的待燃烧部分为预热段111,与之对应的,炉体1还包括主烟道15和辅助烟道16,主烟道15和辅助烟道16分别都与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连接,主烟道15与燃烧段112对应,设置燃烧段112的炉体1侧壁上,辅助烟道16与预热段111对应,设置于预热段111的炉体1的侧壁上,燃烧段112产生的高温烟气从主烟道15排出并排至第一蓄热室2或者第二蓄热室3内,预热段111产生的低温烟气从辅助烟道16排出。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主烟道15的排烟量占总烟气量的60%至80%,而总烟气量的20%和40%从辅助烟道16排出。保温炉12上设置有点火烧嘴121,点火烧嘴121作为长明火保持炉膛内的燃烧状态保持稳定,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点火烧嘴121上还可以设置风机,风机可以为点火烧嘴121供氧,以使其的燃烧更加稳定充分。
燃烧系统设置于炉体1上,具体地说,燃烧系统包括第一燃料喷嘴5、第二燃料喷嘴6、点火烧嘴121以及空气喷嘴7,第一燃烧喷嘴5设置于保温炉12上,用于燃烧燃料并将燃料喷入保温炉12内,第二燃料喷嘴6设置于熔化炉11上燃烧段112的炉体侧壁上,第一燃料喷嘴5送入的燃料量占总燃料量的80%。空气喷嘴7用于将作为助燃气体的空气预热,并引入保温炉12内。
换向装置与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连接,并且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分别都与第一燃料喷嘴5和空气喷嘴7连接,换向装置控制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以实现其中一侧的蓄热室对熔化炉11燃烧产生的余热进行蓄热,另一侧蓄热室对保温炉12助燃气体进行预热,且换向装置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切换,以实现两个蓄热室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交替进行蓄热和预热工作。换向装置包括换向阀8和多个单向阀9,换向阀8分别与第一蓄热室2、第二蓄热室3连接,单向阀9设置于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与第一燃料喷嘴5、空气喷嘴7连接的管路上,蓄热室内填充有蓄热体,蓄热室包括高温烟气进口、低温烟气通道、高温空气出口,单向阀分别设置于高温烟气进口、低温烟气通道以及高温空气出口处。图2为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单向阀开启状态的结构。图3为示意图,示出了图2所示的单向阀关闭状态的结构。图2和图3中的箭头示出单向阀中的烟气流动方向,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单向阀9包括阀芯91、阀座92以及导向套筒93,导向套筒93设置于阀门内壁顶部,阀芯91底部设置有导向杆94,导向杆94的一端与阀芯91底部连接,其另一端伸入导向套筒93内,并使得导向杆94可伸缩地设置于导向套筒93内,且如图2所示,当阀芯91底部有气流流入时,气流产生的向上的推力使得导向杆94推至导向套筒93内,以使得阀门开启,如图3所示,当气流停止流入后,阀芯91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并落入到阀座92内。
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还包括引风机41、鼓风机42和循环风机43,引风机41和鼓风机42都与换向阀8连接,引风机41用于将空气通过换向阀8引入蓄热室,以作为燃烧的助燃气体进行预热,鼓风机42用于将高温烟气从换向阀8内引出。保温炉12的一侧设置有烟气烧嘴431和保温烧嘴432,烟气烧嘴431和保温烧嘴432通过三通阀433与换向阀8和鼓风机42相连接的管路连接,并通过循环风机43将换向阀8排至引风机41的气体部分部分地引至烟气烧嘴431和保温烧嘴432处。循环风机43抽取的经过蓄热室余热回收的部分烟气作为补充气体,通过烟气烧嘴送入保温炉12内,用于对蓄热室预热的助燃气体进行进一步稀释,且保持主烟道15和辅助烟道16的烟气平衡。另外,第一燃料喷嘴5和空气喷嘴7所在直线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在10度到45度的范围内,保温烧嘴432所在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20度到50度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第一燃料喷嘴5和空气喷嘴7所在直线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以及保温烧嘴432所在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都为45度。
另外,在辅助烟道16、换向阀8与引风机41连接的管理上设置有温度计44,控制装置4与循环风机43、引风机41、鼓风机42以及温度计44连接,温度计44显示所在管路内当前气体的温度,控制装置4根据多个温度计44的度数,控制循环风机43、引风机41以及鼓风机42的电机频率。
图4为状态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一个周期的气体流动状态。图5为状态图,示出了图4所示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下一个周期的气体流动状态。图4和图5中的箭头示出了气体的流动方向,如图4,在当前周期内,炉料从熔化炉11的顶部注入,经过燃烧段112燃烧后经过斜面13流入到保温炉内,此时燃烧段112产生的高温烟气从主烟道15排至第一蓄热室2并与第一蓄热室2内释放热量,预热段111产生的低温烟气从辅助烟道16排出。引风机41将空气从换向阀8引入第二蓄热室3,预热后经过空气喷嘴7进入到保温炉12内,并与第一燃料喷嘴5送入的燃料燃烧提供熔化和保温所需的热量。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控制第一燃料喷嘴5送入的燃料量占总燃料量的80%,第二燃料喷嘴6送入的燃料量占总燃料量的20%。燃烧过程中,循环风机43抽取部分烟气,通过烟气烧嘴431送入保温炉12内,以对助燃空气的氧含量进一步稀释,同时保持主烟道15和辅助烟道16的烟气平衡。第一燃料喷嘴5送入的染料和送至保温炉12内的高温空气部分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进入熔化炉11内与第二燃料喷嘴6送入的燃料进行二次燃烧并放出热量。
在图4所示的当前周期,第一蓄热室2上的高温烟气出口处的单向阀关闭,高温空气出口处的单向阀打开,第二蓄热室3上的高温烟气出口处的单向阀打开,高温空气出口处的单向阀关闭,高温烟气通过换向阀8换向后,通过引风机41排出,鼓风机42送入的空气经过换向阀8换向后进入第二蓄热室3,预热后通过空气喷嘴7进入保温炉12。
经过一个时间周期后,控制装置4控制换向阀8换向,同时控制第一蓄热室2上的高温烟气出口处的单向阀打开,高温空气出口处的单向阀关闭,第二蓄热室3上的高温烟气出口处的单向阀关闭,高温空气出口处的单向阀打开,如图5所示,此时第一蓄热室2和第二蓄热室3完成切换,鼓风机42送入的空气经过换向阀8换向后进入第一蓄热室2预热,熔化炉11燃烧产生的烟气从主烟道15排至第二蓄热室3。
在本发明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当辅助烟道16排烟温度超过200摄氏度时,控制装置4控制引风机41增加频率,以提高引入的空气量,当引风机41与换向阀8连接的管路上的温度计度数超过200摄氏度,控制装置4控制换向阀8强制换向。当需要提高熔化速率时,控制装置4控制第二燃料喷嘴6提高燃料喷出量。当需要对保温炉12进行保温时,则控制装置4关闭第一燃料喷嘴5,打开保温烧嘴432,使得引风机41引出的部分低温烟气从保温烧嘴432处排回到保温炉12内。
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发明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通过两对称设置的蓄热室配合控制器控制的换向阀,交替完成蓄热和对助燃气体的加热,并且通过控制器检测和控制引风机、鼓风机和循环风机的电机频率,以控制引风机、鼓风机和循环风机的送风量和出风量,以保证排烟的温度和排风的风量,且当快速熔铝炉只需保温时,可以关闭主燃料喷嘴和辅助燃料喷嘴,只开启保温喷嘴,以保持炉内的一定温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熔化炉和保温炉内的烟气回收效率不高的问题,并通过控制器解决间断式分批次加料的入料方式引起的炉料波动排烟温度无法控制、且熔化炉燃烧温度高的问题。另外,本发明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蓄热室的多个口都分别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通过导向杆可伸缩地设置于导向套筒内,并使得当有气体流入时,阀芯被顶起,当气体停止流入时,阀芯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至阀座内,以使得单向阀关闭,通过对称设置的蓄热室与多个单向阀配合,可以保证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的燃烧稳定,且可以使得炉压更加稳定。最后蓄热室内余热的空气作为助燃气体从高温空气喷嘴喷入保温炉内,与主燃料喷嘴送入的燃料燃烧提供熔化炉和保温炉所需的热量,并通过循环烟气烧嘴保持主烟道和辅助烟道的烟气平衡。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中,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熔化炉和保温炉余热回收效率不高,且由于竖炉垂直高度提升、炉料入料方式的影响造成的熔化炉排烟温度低回收难度大的问题,以及熔化炉内燃烧温度较高致使当以空气作为助燃气体是容易产生热力型NOX的问题,降低了燃烧系统整体的能耗,且有效地平衡了系统整体的烟气、提高了余热回收的效率。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Claims (10)

1.一种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
炉体,该炉体包括竖直的熔化炉和横向的保温炉,所述炉体内于熔化炉和保温炉交汇处形成斜面,以使得所述熔化炉内熔化的液体流入所述保温炉内;
燃烧系统,该燃烧系统包括第一燃料喷嘴、点火烧嘴以及空气喷嘴,所述第一燃料烧嘴、点火烧嘴、空气喷嘴设置于所述保温炉,所述第一燃料烧嘴用于对燃料进行燃烧后将燃料喷入所述保温炉内,空气喷嘴用于将预热的空气作为助燃气体引入所述保温炉内;
余热回收系统,该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以及换向装置,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分别都与所述第一燃料喷嘴和空气喷嘴连接,在所述换向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实现一侧蓄热室对所述熔化炉燃烧产生的余热进行蓄热,另一侧蓄热室对保温炉助燃气体进行预热,并使得所述第一蓄热室和所述第二蓄热室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交替进行蓄热和对助燃气体预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主烟道和辅助烟道,将所述熔化炉内按照炉料下料方向自上而下分成预热段和燃烧段,所述主烟道设置于所述燃烧段的炉体侧壁上,所述辅助烟道设置于所述预热段的炉体侧壁上,所述燃烧段产生的部分高温烟气从所述主烟道排出,所述燃烧段产生的余下高温烟气对物料进行预热后从辅助烟道排出,所述主烟道都分别与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烟道的排烟量占总烟气量的60%至80%,辅助烟道的排烟量占总烟气量的20%至4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燃料喷嘴,所述第二燃料喷嘴设置于所述熔化炉中燃烧段的炉体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机以及鼓风机,所述换向装置包括换向阀和多个单向阀,所述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引风机以及鼓风机连接;所述单向阀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与所述燃料喷嘴和空气喷嘴连接的管路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炉的一侧设置有烟气烧嘴和保温烧嘴,所述烟气烧嘴和所述保温烧嘴通过三通阀与所述换向阀和鼓风机相连接的管路连接,并通过循环风机将所述换向阀排至所述引风机的气体部分引至所述烟气烧嘴和所述保温烧嘴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料喷嘴和所述空气喷嘴所在直线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在10度到45度的范围内,所述保温烧嘴所在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在20度到50度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阀芯、阀座以及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设置于阀门内壁顶部,所述阀芯底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阀芯底部连接,其另一端伸入所述导向套筒内,并使得所述导向杆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套筒内,其中,
当所述阀芯下部有气流流入时,产生向上的推力并将所述导向杆推至所述导向套筒内,以使得阀门开启,当气流停止流入后,所述阀芯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并落入所述阀座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烟道、所述换向阀与所述引风机连接的管路上都设置有温度计。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循环风机、引风机、鼓风机以及温度计,所述控制器根据多个所述温度计的度数控制所述循环风机、引风机以及鼓风机的电机频率。
CN201810551085.0A 2018-05-31 2018-05-31 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108800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1085.0A CN108800957B (zh) 2018-05-31 2018-05-31 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1085.0A CN108800957B (zh) 2018-05-31 2018-05-31 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0957A true CN108800957A (zh) 2018-11-13
CN108800957B CN108800957B (zh) 2019-09-06

Family

ID=64089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1085.0A Active CN108800957B (zh) 2018-05-31 2018-05-31 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095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3636A (zh) * 2021-12-31 2022-04-29 江苏中利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炉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4485162A (zh) * 2022-02-28 2022-05-1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天然气铝熔炼炉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8518A (ja) * 1994-08-31 1996-03-12 Hitachi Zosen Corp 蓄熱式バーナーを備えた灰溶融炉
CN101588995A (zh) * 2006-12-15 2009-11-25 法国燃气公司-苏伊士公司 玻璃熔炉
CN102620565A (zh) * 2012-03-21 2012-08-01 深圳市汇能节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燃料的高温空气燃烧装置
CN106500507A (zh) * 2016-10-28 2017-03-15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油燃烧、燃气燃烧与电弧联合加热熔炼炉
CN106766890A (zh) * 2017-01-06 2017-05-31 黄石市福星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熔炼炉新式燃烧及循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8518A (ja) * 1994-08-31 1996-03-12 Hitachi Zosen Corp 蓄熱式バーナーを備えた灰溶融炉
CN101588995A (zh) * 2006-12-15 2009-11-25 法国燃气公司-苏伊士公司 玻璃熔炉
CN102620565A (zh) * 2012-03-21 2012-08-01 深圳市汇能节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燃料的高温空气燃烧装置
CN106500507A (zh) * 2016-10-28 2017-03-15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油燃烧、燃气燃烧与电弧联合加热熔炼炉
CN106766890A (zh) * 2017-01-06 2017-05-31 黄石市福星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熔炼炉新式燃烧及循环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3636A (zh) * 2021-12-31 2022-04-29 江苏中利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炉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4413636B (zh) * 2021-12-31 2022-12-30 江苏中利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炉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4485162A (zh) * 2022-02-28 2022-05-1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天然气铝熔炼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0957B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6275B (zh) 一种具有喷吹装置的燃气熔分炉及用其进行冶金的方法
CN101980974B (zh) 玻璃熔融炉
CN108800957B (zh) 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
CN106766891A (zh) 一种铝熔炼炉燃烧及循环装置
CN106545846A (zh) 一种加热炉低NOx烟气循环富氧燃烧装置及方法
TWI809321B (zh) 多燃燒器旋轉爐熔化系統及裝料熔化方法
CN103438478B (zh) 铝熔炼炉旋转蓄热式燃烧装置
CN206583290U (zh) 一种铝熔炼炉燃烧及循环装置
CN106222451A (zh) 锑精矿的冶炼方法
CN104457215B (zh) 一种熔化铸铁块制备高温铁液的方法
CN105423750A (zh) 一种铝熔炼炉
CN105858649B (zh) 石墨高温膨化炉
CN108826971A (zh) 新型节能低烧损熔化炉
CN101942574B (zh) 一种脉冲燃烧蓄热式金属镁还原炉
CN106766890A (zh) 一种铝熔炼炉新式燃烧及循环系统
CN104807015B (zh) 一种热解焚烧熔融一体化的废弃物处理装置
CN208505005U (zh) 新型节能低烧损熔化炉
CN201935557U (zh) 蓄热式燃烧炉
CN208505046U (zh) 往复顺序循环预热装置
CN209043035U (zh) 一种岩棉生产用熔化炉
CN201793693U (zh) 一种脉冲燃烧蓄热式金属镁还原炉
CN205635736U (zh) 一种含铅物料侧吹还原炉
CN108827009A (zh) 往复顺序循环预热装置
CN205262179U (zh) 一种铝熔炼炉
CN107421329A (zh) 一种熔铸炉用供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8

Address after: 243000 Fu Chang Industrial Park, 259 HSI Nan Road, Ma'a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after: HUATIAN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CC

Patentee after: HUATIAN NANJING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CC

Address before: 243000 Fu Chang Industrial Park, 259 HSI Nan Road, Ma'a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HUATIAN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CC

Patentee before: HUATIAN NANJING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CC

Patentee before: MCC HUATIAN (ANHUI)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