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1130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1130A
CN108781130A CN201680083700.9A CN201680083700A CN108781130A CN 108781130 A CN108781130 A CN 108781130A CN 201680083700 A CN201680083700 A CN 201680083700A CN 108781130 A CN108781130 A CN 108781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base station
data transmission
terminal
main p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37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曲芳
戴明增
郭轶
童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81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1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可见,对于非同步的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终端可根据二者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可同时通过该主小区和该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从而实现了非同步小区的载波聚合。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技术中,为了提高终端的峰值速率,引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技术;CA允许终端同时通过多个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其中一个小区称为主小区(Primary Cell,简称PCell),其它小区称为辅助小区(Secondary Cell,简称SCell)。
但现有技术中,LTE规定“从终端的角度看,进行CA的所有小区的子帧边界时间差必须小于30.26us;或者,从基站的角度看,进行CA的所有小区的子帧边界时间差必须小于0.26us”,由于一个子帧长1000us,若不同小区的子帧边界时间差满足上述条件,基本可以看作子帧边界是对齐的。在实际部署中,为了满足上述聚合条件,聚合的两个小区之间需要进行精准地同步,若做不到同步,则无法实现CA,即终端无法通过这两个小区以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因此,终端如何通过非同步的小区以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实现了非同步小区的载波聚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该主小区和该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通过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该映射关系通过该主小区和该辅助小区以 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了非同步小区的载波聚合。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根据映射关系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终端获知辅助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一数据传输信息;
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主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并根据第二数据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第二基站为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第一基站为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根据映射关系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终端获知主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第一基站为主小区所在的基站;第二基站为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获知辅助小区的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终端通过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下行子帧,获知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其中,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下行子帧;
对应地,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主小区的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下行子帧,确定主小区中与下行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并根据目标子帧确定主小区中用于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子帧;其中,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
对应地,根据第二数据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终端通过主小区中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向第一基站反馈HARQ。
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可确定主小区中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并通过该子帧向第一基站反馈HARQ,而无需在辅助小区反馈HARQ(即终端将自身功率全部用于通过主小区反馈HARQ),不仅实现了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而且可以改善上行覆盖。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获知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终端获取第一基站为终端配置的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测量间隙,确定辅助小区中与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二测量间隙。
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可获知第一测量间隙和第二测量间隙,以便根据获知的测量间隙可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获知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终端通过获取第一基站根据主小区的子帧为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第一基站传输数据;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第二基站传输数据;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通过获取第一基站根据主小区的子帧为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之后,还包括:
当终端通过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终端根据映射关系确定闲置计时器、环回时间计时器和重传计时器的启动时间;其中,闲置计时器处于开启状态时终端处于激活状态;环回时间计时器用于指示终端开始接收重传数据块的子帧位置;重传计时器用于指示终端接收重传数据块时所需等待的子帧个数。
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可获知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即也获知了处于非DRX激活态的子帧),从而根据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可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获知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若辅助小区未被激活,终端通过接收第一基站在第一子帧上发送的用于指示终 端激活辅助小区的激活指示,获知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一子帧;
对应地,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子帧,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第二基站传输数据;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可获知第一基站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从而根据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态的子帧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终端根据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映射关系;其中,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终端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终端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终端将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上报给第一基站,以使第一基站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映射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终端将终端的处理能力上报给第一基站,以使第一基站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终端的处理能力,确定映射关系;其中,终端的处理能力用于指示终端在收到下行传输数据后所需的处理时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其中,第一基站为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主小区和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第一基站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一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其中,第二基站为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通过第二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通过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并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根据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以便终端可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了非同步小区的载波聚合。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包括:
第一基站确定主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第一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确定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为终端配置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第一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测量间隙,确定辅助小区中与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二测量间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确定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为终端配置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第一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测量间隙为终端配置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确定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其中,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二测量间隙;第一测量间隙与第二测量间隙之间的关系为以下至少一种:相互重合、部分交叠和不交叠。
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可获知第一测量间隙和第二测量间隙,从而第一基站根据获知的测量间隙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以便终端根据获知的测量间隙可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确定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通过根据主小区的子帧为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确定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终端传输数据;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第一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第二基站与终端传输数据;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可获知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即也获知了处于非DRX激活态的子帧),从而第一基站根据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以便终端根据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可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通过根据主小区的子帧为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确定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之后,还包括:
当终端通过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第一基站根据映射关系确定主小区中与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 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包括:
若辅助小区未被激活,第一基站在第一子帧上向终端发送激活指示,以使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子帧,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激活指示用于指示终端激活辅助小区;
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激活信息,以使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激活信息,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激活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
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可获知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从而第一基站根据用于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态的子帧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以便终端根据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态的子帧可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第一基站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映射关系;其中,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第一基站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终端的处理能力,确定映射关系;其中,终端的处理能力用于指示终端在收到下行传输数据后所需的处理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之前,还包括:
第一基站将映射关系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使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和/或
第一基站将映射关系发送给终端,以使终端根据映射关系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以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指示终端上报时间差值信息;
第一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时间差值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终端上报的终端的处理能力。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辅助小区的子帧时间信息;
第一基站根据辅助小区的子帧时间信息以及主小区的子帧时间信息确定子帧时间差值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基站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之后,还包括:
第一基站将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使第二基站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映射关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二基站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第二基站为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主小区和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其中,第一基站为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通过第三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基站通过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该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以便终端可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了非同步小区的载波聚合。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包括:
第二基站获知主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基站获知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第二基站获取第一基站为终端配置的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第一测 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测量间隙,确定辅助小区中与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二测量间隙。
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基站可获知第一测量间隙和第二测量间隙,从而第二基站根据获知的测量间隙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以便终端根据获知的测量间隙可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基站获知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第二基站通过获取第一基站根据主小区的子帧为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第一基站与终端传输数据;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终端传输数据;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基站可获知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即也获知了处于非DRX激活态的子帧),从而第二基站根据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以便终端根据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可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基站通过获取第一基站根据主小区的子帧为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之后,还包括:
当重传计时器开启后,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从辅助小区中确定出用于发送重传数据块的子帧;
第二基站通过子帧向终端发送重传数据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基站获知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若辅助小区未被激活,第二基站通过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激活信息,获知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激活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激活指示用于指示终端激活辅助小区;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一子帧;
对应地,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子帧,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终端传输数据;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基站可可获知第一基站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从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态的子帧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以便终端根据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态的子帧可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基站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基站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第二基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第一基站发送的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映射关系;其中,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映射关系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获知辅助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 第一数据传输信息;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主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并根据第二数据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第二基站为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第一基站为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传输模块,包括:
第三传输单元,用于获知主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第四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第一基站为主小区所在的基站;第二基站为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下行子帧,获知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其中,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下行子帧;
对应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下行子帧,确定主小区中与下行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并根据目标子帧确定主小区中用于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子帧;其中,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
对应地,第二传输单元还具体用于:通过主小区中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向第一基站反馈HARQ。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三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基站为终端配置的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第四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测量间隙,确定辅助小区中与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二测量间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三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获取第一基站根据主小区的子帧为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第一基站传输数据;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第四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辅助小区中处于DRX 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第二基站传输数据;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三传输单元还具体用于:
当终端通过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根据映射关系确定闲置计时器、环回时间计时器和重传计时器的启动时间;其中,闲置计时器处于开启状态时终端处于激活状态;环回时间计时器用于指示终端开始接收重传数据块的子帧位置;重传计时器用于指示终端接收重传数据块时所需等待的子帧个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三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若辅助小区未被激活,通过接收第一基站在第一子帧上发送的激活指示,获知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激活指示用于指示终端激活辅助小区;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一子帧;
对应地,第四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子帧,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第二基站传输数据;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映射关系;其中,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映射关系。
上述第四方面以及上述第四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终端,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为第一基站,该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其中,第一基站为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主小区和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其中,第二基站为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确定主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 三数据传输信息;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为终端配置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测量间隙,确定辅助小区中与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二测量间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为终端配置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测量间隙为终端配置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确定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其中,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二测量间隙;第一测量间隙与第二测量间隙之间的关系为以下至少一种:相互重合、部分交叠和不交叠。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根据主小区的子帧为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确定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终端传输数据;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第二基站与终端传输数据;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传输单元还具体用于:当终端通过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根据映射关系确定主小区中与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传输模块具体用于:
若辅助小区未被激活,在第一子帧上向终端发送激活指示,以使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子帧,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激活指示用于指 示终端激活辅助小区;
向第二基站发送激活信息,以使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以及激活信息,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激活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映射关系;其中,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终端的处理能力,确定映射关系;其中,终端的处理能力用于指示终端在收到下行传输数据后所需的处理时长。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传输模块还具体用于:
将映射关系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使第二基站根据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和/或
将映射关系发送给终端,以使终端根据映射关系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以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第五方面以及上述第五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第一基站,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为第二基站,该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第二基站为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主小区和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其中,第一基站为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获知主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辅助小区的用于指示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基站为终端配置 的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测量间隙,确定辅助小区中与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二测量间隙。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获取第一基站根据主小区的子帧为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第一基站与终端传输数据;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终端传输数据;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传输单元还具体用于:当重传计时器开启后,根据映射关系从辅助小区中确定出用于发送重传数据块的子帧,并通过子帧向终端发送重传数据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若辅助小区未被激活,通过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激活信息,获知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激活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激活指示用于指示终端激活辅助小区;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第一子帧;
对应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映射关系以及第一子帧,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终端传输数据;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第一基站发送的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映射关系;其中,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上述第六方面以及上述第六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第二基站,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C为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示意图一;
图1D为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示意图二;
图1E为同步CA中的测量间隙示意图;
图1F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测量间隙示意图一;
图1G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测量间隙示意图二;
图1H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处于DRX激活态子帧的示意图;
图1I为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示意图三;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当前2G、3G通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S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系统,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简称WC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ng,简称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O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系统,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本申请中涉及的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本申请中描述的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或者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 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在实际部署中,为了优化网络,可能会将载波聚合的小区(如两个或者多个小区)分布在不同基站,因此,需要基站之间进行精准地同步,若做不到同步,则无法统一确定主小区和辅助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例如HARQ时序、测量间隙时序、DRX时序和/或辅助小区子帧激活时序等等),进而无法实现CA,即终端无法通过这些小区(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主小区和一个辅助小区为例进行说明)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主小区所在的基站)和第二基站(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通过获取到非同步的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主小区的无线帧M的子帧I对应辅助小区的无线帧N的子帧J,可选地,M与N可以相同或者不同,I与J可以相同或不同;可选地,M和N的取值范围为0-1023,I和J的取值范围为[0,9],当然,M、N、I和J的取值范围并不以此为限制),并根据该映射关系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例如可根据该映射关系统一确定主小区和辅助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进而根据该数据传输信息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该终端通过获取到该映射关系,并根据该映射关系确定出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统一的所述数据传输信息,进而根据该数据传输信息通过该主小区和该辅助小区以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根据该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统一确定出主小区和辅助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以便分别根据确定出的该数据传输信息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非同步的载波聚合目的,即终端可同时通过该主小区和该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A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01、终端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为第一基站)和一个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为第二基站)为例进行说明,可选地,该主小区与其它辅助小区的操作与此类似,或者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辅助小区与其它辅助小区是同步的(即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其它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是相同的)。图1B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B所示,终端可同时通过位于第一基站的主小区和位于第二基站的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其中,该主小区的子帧边界与该辅助小区的子帧边界可能不对齐(例如,从终端的角度看,该主小区的子帧边界与该辅助小区的子帧边界时间差大于30.26us),因此,终端通过确定该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主小区的每个子帧分别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主小区的一个子帧对应辅助小区的一个子帧,二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对应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也会获取到所述映射关系,以便达到终端可同时通过该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的目的。
可选地,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测量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
图1C为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示意图一。如图1C所示,主小区的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子帧明显不对齐,主小区的无线帧(System Radio Frame简称,SFN)38的子帧2与辅助小区的无线帧32的子帧0在时间上部分重叠,主小区的无线帧38的子帧0的子帧起始位置(即无线帧38边界)与辅助小区的无线帧32的子帧0的子帧起始位置(即无线帧32边界)在时间上相差2ms,主小区的无线帧38的子帧2的子帧起始位置与辅助小区的无线帧32的子帧0的子帧起始位置在时间上相差0.3ms。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主小区的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子帧不同步,终端需测量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可选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包括:无线帧差值、帧边界偏移以及子帧边界偏移;其中,无线帧差值用于指示辅助小区的无线帧编号与主小区的无线帧编号的差值(如图1C所示,无线帧差值为-6),帧边界偏移用于指示辅助小区的无线帧边界与主小区的无线帧边界之间的时间差(如图1C所示,帧边界偏移为-2),子帧边界偏移用于指示辅助小区的子帧边界与主小区的子帧边 界之间的时间差(如图1C所示,子帧边界偏移为-0.3)。可选地,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还可包括其它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可选地,所述终端测量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的方式可与现有的测量方式类似,例如:当终端收到主小区的子帧时,确定该子帧的起始位置在所述终端的内部时钟上对应的记录(如第一记录),当收到辅助小区的子帧时,确定该子帧的起始位置在所述终端的内部时钟上对应的记录(如第二记录),并将二者作差得到对应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当然,所述终端还可通过其它方式测量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制。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可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上报给第一基站,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根据该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可选地,所述终端可在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上报所述时间差值信息)后,将所述时间差值信息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或者,所述终端可定期向第一基站上报所述时间差值信息,或者,所述终端在其它事件的触发下上报所述时间差值信息;当然,所述终端还可在其它情况下上报所述时间差值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可将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收到下行传输数据后所需的处理时长)上报给第一基站,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可选地,所述终端可将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与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一起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或者在其它时刻单独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可选地,步骤S101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对主小区的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具有统一的认识,可预先在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中设置有相同的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以便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根据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 的映射关系;可选地,该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辅助小区的子帧A,与以该子帧A的子帧边界开始向前或者向后,对应主小区中距离该子帧A相差n个子帧的子帧B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或者,该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主小区的子帧C,与以该子帧C的子帧边界开始向前或向后,对应辅助小区中距离该子帧C相差n个子帧的子帧D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当然,该第一预设规则还可通过其它方式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如图1C所示,该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辅助小区的子帧A,与主小区中在该子帧A之后距离最近(即n等于1)的子帧B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如图1C中的连线所示);对应的,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会根据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该第一预设规则,确定如图1C所示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步骤S101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也可直接接收第一基站发送来的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可选地,第一基站也会向第二基站发送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而无需自己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第一基站发送来的所述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一基站在获取到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后,根据所述时间差值信息确定的;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可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终端的处理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收到下行传输数据后所需的处理时长),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可选地,第一基站中可预先设置有终端处理能力阈值(例如,若某个终端的处理能力大于等于该终端处理能力阈值,则第一基站确定该终端为处理能力强或者处理速度快的终端;若某个终端的处理能力小于该终端处理能力阈值,则第一基站确定该终端为处理能力较弱或者处理速度较慢的终端)。图1D为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示意图二,如图1D所示,1)对于处理能力较弱或者处理速度较慢的终端,第一基站确定的映射关系如图1D中实线所示;2)对于处理能力强或者处理速度快的终端,第一基站确定的映射关系如图1D中虚线所示。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取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S102、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 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子帧不同步,终端在获取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可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即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由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中都已获取到所述映射关系,可选地,终端可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都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统一确定出主小区和辅助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可选地,数据传输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HARQ时序(例如终端通过主小区的哪个子帧反馈HARQ等)、DRX时序(例如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DRX中的闲置计时器、环回时间计时器和重传计时器等定时器的启动时机等等)、测量间隙时序(例如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中分别对应的测量间隙等)以及辅助小区子帧激活时序(例如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等),从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分别根据确定出的该些数据传输信息以CA方式同时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可分别根据确定出的该些数据传输信息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当终端在辅助小区的某个子帧(如子帧E,即属于辅助小区的数据传输信息)收到数据后,所述终端可根据映射关系确定主小区中与所述子帧E对应的子帧F,进而在主小区中子帧F+P(例如4,当然P也可以为其它数值,可由协议规定;其中,该子帧F+P属于主小区的数据传输信息)上向第一基站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或者,当终端通过主小区获取到第一基站为终端配置的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即属于主小区的数据传输信息),终端根据映射关系确定辅助小区中与该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即属于辅助小区的数据传输信息),进而终端分别在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以及辅助小区中第二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进行异频测量(即终端在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以及辅助小区中第二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都不接收数据,可在主小区中除第一测量间隙之外的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除第二测量间隙之外的子帧传输数据);或者,当终端通过主小区获取到第一基站根据主小区的子帧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终端可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即属于主小区的数据传输信息)并根据映射关系确定对应辅助小区中的DRX时序(即属于辅助小区的数据传输信息),如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DRX定时器信息(包括闲置计时器、环回时间计时器 和重传计时器的启动时间)等,进而分别根据主小区的数据传输信息和辅助小区的数据传输信息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非同步小区的载波聚合;当然,上述仅仅为举例,还可包括其它例子,本发明对此并不作限制。
可选地,步骤S102,包括:
所述终端获知所述辅助小区的第一数据传输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在获知所述辅助小区的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后,所述终端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二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可见,所述终端可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终端获知所述辅助小区的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下行子帧,获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下行子帧;
对应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下行子帧,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下行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并根据所述目标子帧确定所述主小区中用于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子帧;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主小区中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向所述第一基站反馈HARQ。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子帧(如子帧E),或者第二基站通过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如子帧E)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终端通过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下行子帧,获知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下行子帧),或者终端通过辅助小区的子帧E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获知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子帧E),进一步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下行子帧(如子帧E)确定主小区中与所述子帧E对应(即具有映射关系)的目标子帧(如子帧F),并根据所述目标子帧确定所述主小区中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如子帧F+4,当然也可以为子帧F+P,“P”的数值由协议规定;即所述子帧F+P属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以便通过主小区中的子帧F+P向所述第一基站反馈HARQ。例如,如图1C所示,当终端通过在辅助小区的子帧2收到下行数据,获知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即包括子帧2)后,终端根据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与其对应的主小区中的子帧5,进而确定在主小区的子帧9(即属于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向第一基站反馈HARQ。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确定主小区中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并通过该子帧向第一基站反馈HARQ,而无需在辅助小区反馈HARQ(即终端将自身功率全部用于通过主小区反馈HARQ),不仅实现了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而且可以改善上行覆盖;进一步地,第一基站可直接接收终端通过该子帧反馈的HARQ,无需双解数据,降低了基站的实现复杂度。
当然,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分别还可以包括其它传输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制。
可选地,步骤S102,包括:
所述终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在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 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后,所述终端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以便根据已获知的数据传输信息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终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同步CA中,基站会为终端配置一些测量间隙(Measurement GAP),其中,基站在测量间隙内不调度终端,以便终端在测量间隙内做异频测量;通常情况下,CA中的多个小区使用公共的测量间隙,其长度都是6个子帧(当然,并不限定于6个子帧,也可为其它数值;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以下以6个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E所示(图1E为同步CA中的测量间隙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小区和辅助小区虽然并非同步,但也可通过如下可实现方式确定对应的测量间隙: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不调度所述终端(即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可选地,第一基站通过向终端发送测量间隙配置消息(携带有第一测量间隙的指示信息),以使终端根据所述测量间隙配置消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或者,可选地,第一基站可先确定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的指示信息,并将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基站,以便第二基站将携带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测量间隙配置消息发送给终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 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即属于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其中,在所述第二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所述第二基站不调度所述终端。
对应地,第二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即属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可选地,第二基站可根据基站间接口从第一基站侧获取到第一测量间隙的配置信息,当然,第二基站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即属于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并不在所述第二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调度所述终端。
对应地,终端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即属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由于第一基站不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调度所述终端,因此,终端可不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接收数据;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即属于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并不在所述第二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接收数据。
图1F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测量间隙示意图一,如图1F所示,若第一基站为终端配置的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为第38个无线帧的子帧3-子帧8,终端、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都可根据映射关系便可知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为第32个无线帧的子帧0-子帧5。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如下可实现方式确定对应的测量间隙:
第一基站通过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在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包括的子帧内不调度所述终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为所述终端配置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即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其中,在所述第二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所述第二基站不调度所述终端(即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可选地,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隙之间的关系为以下至少一种:相互重合(即第一测量间隙与第二测量间隙在时间上重合)、部分交叠(即第一测量间隙与第二测量间隙在时间上部分交叠)和不交叠(即第一测量间隙与第二测量间隙在时间上完全不交叠)。可选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辅助 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时可独立配置,也可基于主小区的子帧配置,以下以基于主小区的子帧配置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图1G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测量间隙示意图二,如1G所示,若第一基站为终端配置的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为无线帧38的子帧1-子帧6,同时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为无线帧38的子帧7-无线帧39的子帧2(以主小区的子帧号度量);对应地,终端和第二基站获知该配置(对应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为无线帧38的子帧7-无线帧39的子帧2)后,按照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出主小区中的“无线帧38的子帧7-无线帧39的子帧2”对应辅助小区中的“无线帧32的子帧4-无线帧32的子帧9”,从而第二基站在所述第二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不调度所述终端,对应地,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测量间隙对应的子帧内不接收数据。可选地,所述第二基站可根据基站间接口从所述第一基站侧获取到该些配置,当然,第二基站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可获知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和所述第二测量间隙,从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获知的测量间隙以CA方式可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根据获知的测量间隙可同时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可选地,所述终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同步CA通常使用公共的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简称DRX)机制,即若终端处在DRX激活态,则该终端在CA中的所有小区都处在DRX激活 态。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小区和辅助小区并非同步,在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后,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可获知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并可根据映射关系或者第二预设规则(用于指示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子帧的规则)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可选地,第一基站为终端配置DRX,包括:配置持续时间定时器(OnDurationTimer)、闲置计时器(drx-InactivityTimer)、环回时间计时器(RTT Timer)和重传计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等;其中,所述持续时间定时器用于指示终端会连续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的子帧个数;所述闲置计时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终端处于激活状态;所述环回时间计时器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开始接收重传数据块的子帧位置;所述重传计时器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重传数据块时所需等待的子帧个数。
在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后,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可获知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图1H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处于DRX激活态子帧的示意图,如图1H所示,在主小区中无线帧38的子帧4启动OnDurationTimer,进入DRX激活态,若直到无线帧38的子帧7,终端都未收到任何上行和/或下行调度时,OnDurationTimer便超时(终端不再接收PDCCH),终端进入DRX去激活态,进一步地,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可通过以下至少两种可实现方式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如图1H所示的选项1,主小区的无线帧38的子帧4-子帧7处于DRX激活态;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属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以便通过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与所述第一基站传输数据;进一步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如图1H所示,辅助小区的无线帧32的子帧1-子帧4处于DRX激活态;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属于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以便通过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与第二基站传输数据。
对应地,第一基站通过根据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属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以便 通过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属于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
对应地,所述第二基站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属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可选地,第二基站可根据基站间接口从第一基站侧获取到第一基站为终端配置的DRX信息,当然,第二基站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取,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属于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以便通过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
在第二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可根据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二预设规则(用于指示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子帧的规则),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例如,(1)所述第二指示规则指示:a1)辅助小区中整个子帧都落在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范围内的子帧,作为DRX激活态的子帧;b1)辅助小区中部分子帧落在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范围内的子帧,不作为DRX激活态的子帧;c1)辅助小区中整个子帧都落在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范围外的子帧,不作为DRX激活态的子帧;根据该指示规则确定的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如图1H所示的选项2,辅助小区的无线帧32的子帧2至子帧4处于DRX激活态;或者,(2)所述第二指示规则指示:a2)辅助小区中整个子帧都落在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范围内的子帧,作为DRX激活态的子帧;b2)辅助小区中部分子帧落在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范围内的子帧,作为DRX激活态的子帧;c2)辅助小区中整个子帧都落在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范围外的子帧,不作为DRX激活态的子帧;根据该指示规则确定的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如图1H所示的选项3,辅助小区的无线帧32的子帧1至子帧5处于DRX激活态。
可选地,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采用上述哪种可实现方式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可以由协议规定或者预先配置。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可获知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即也获知了处于非DRX激活态的子帧),从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以CA方式可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根据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可同时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在终端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之后,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闲置计时器、环回时间计时器和重传计时器的启动时间;对应地,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对应地,当重传计时器开启后,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从所述辅助小区中确定出用于发送重传数据块的子帧,并通过所述子帧向所述终端发送重传数据块。
图1I为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示意图三。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通过辅助小区的某个子帧(如图1I所示,辅助小区的无线子帧32的子帧2)收到下行数据或者上行资源分配时,终端根据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子帧(如辅助小区的无线子帧32的子帧2)对应的子帧(如图1I所示,主小区的无线子帧38的子帧5),并且从这个子帧开始启动闲置计时器和环回时间计时器,在环回时间计时器超时后,启动重传计时器;对应地,在重传计时器运行期间,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辅助小区中对应子帧,并选择出一个用于发送重传数据块的子帧(如图1I所示,辅助小区的无线帧33的子帧1)。可选地,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如图1I所示,辅助小区的无线子帧32的子帧2)收到传输数据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如图1I所示,主小区的无线子帧38的子帧5)。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可获知闲置计时器、环回时间计时器和重传计时器等的启动时间,以便第二基站确定用于发送重传数据块的子帧以及第一基站能获知第二基站和所述终端的处理行为,从而实现了非同步CA场景中的DRX。
可选地,所述终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所述终端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在第一子帧上发送 的激活指示,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帧;
对应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在为终端配置辅助小区后,该辅助小区可能还未被激活,第一基站可在第一子帧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并同时通过基站间接口向第二基站发送激活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所述第一子帧);对应地,终端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在第一子帧上发送的激活指示,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帧),进一步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先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子帧对应的子帧(如子帧N),根据协议再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如子帧T;该子帧T属于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以便通过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如子帧T)与所述第二基站传输数据;对应地,第二基站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激活信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帧),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属于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以便通过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在非同步CA场景下,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可获知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从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态的子帧以CA方式可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可根据所述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态的子帧同时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非同步的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终端通过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统一确定出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例如HARQ时序、DRX时序、测量间隙时序和/或辅助小区子帧激活时序等), 进而分别根据确定出的该些数据传输信息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了非同步小区的载波聚合目的,即终端可同时通过该主小区和该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基站侧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第一基站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子帧之间不同步,第一基站需要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可选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包括:所述无线帧差值、所述帧边界偏移以及所述子帧边界偏移;其中,关于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的描述可参加本发明上述在终端侧关于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指示所述终端上报所述时间差值信息(例如第一基站可通过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终端上报时间差值信息的指示信息),进而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所述时间差值信息;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可以是布尔型指示,也可以是隐式指示,例如指示终端“辅助小区与主小区不共站”,或者“辅助小区与主小区的子帧边界可能不对齐”等。可选地,所述时间差值信息也可为终端定期上报的,或者为终端在其它事件的触发下上报的,而无需第一基站指示。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还可通过接收第二基站(即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发送的所述辅助小区的子帧时间信息,并根据所述辅助小区的子帧时间信息以及所述主小区的子帧时间信息确定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
可选地,第一基站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为了使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可统一确定HARQ时序、测量间隙时序和/或DRX时序等,可选地,第一基站还可将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S202、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主小区的子帧边界与辅助小区的子帧边界可能不对齐,为了实现非同步CA,第一基站需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出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主小区的每个子帧分别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主小区的一个子帧对应辅助小区的一个子帧,二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对应地,第二基站和终端也会获取到所述映射关系,以便达到终端可同时通过该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的目的。可选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及所述第一基站中预置算法(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具有关联关系的子帧),确定出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对主小区的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具有统一的认识,可预先在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中设置有相同的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可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如图1C所示;其中,关于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的描述可参加本发明上述终端侧实施例中关于第一预设规则的描述,此次不再赘述。对应地,终端和第二基站也都会根据所述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该第一预设规则,确定出所述映射关系,如图1C所示。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也可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所述终端上报的终端的处理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收到下行传输数据后所需的处理时长),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可选地,第一基站中可预先设置有终端处理能力阈值(例如,若某个终端的处理能力大于等于该终端处理能力阈值,则第一基站确定该终端为处理能力强或者处理速度快的终端;若某个终端的处理能力小于该终端处理能力阈值,则第一基站确定该终端为处理能力较弱或者处理速度较慢的终端)。可选地,对于处理能力强或者处理速度快的终端,第一基站可按照“辅助小区的子帧A,与以该子帧A的子帧边界开始向前,对应主小区中距离该子帧A相差n个子帧的子帧B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规则确定映射关系;对于处理能力较弱或者处理速度较慢的终 端,第一基站可按照“辅助小区的子帧A,与以该子帧A的子帧边界开始向后,对应主小区中距离该子帧A相差n个子帧的子帧B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规则确定映射关系;当然,所述第一基站还可根据其它类似规则确定映射关系,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制。
如图1D所示,1)对于处理能力较弱或者处理速度较慢的终端,第一基站确定的映射关系如图1D中实线所示;若终端在辅助小区的子帧0收到一个下行数据,则会在主小区上找到对应的子帧3,并在4个子帧后,即在主小区的子帧7反馈HARQ,可见,从辅助小区的子帧0结束至主小区的子帧7开头之间这段时间为所述终端的处理时间;2)对于处理能力强或者处理速度快的终端,第一基站确定的映射关系如图1D中虚线所示;若终端在辅助小区的子帧0收到一个下行数据,则会在主小区上找到对应的子帧2,并在4个子帧后,即在主小区的子帧6反馈HARQ,可见,从辅助小区的子帧0结束至主小区的子帧6开头之间这段时间为所述终端的处理时间(比处理能力较弱或者处理速度较慢的终端的处理时间,少了1个子帧所占时长);可见,通过考虑终端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对于不同的终端所确定的RTT时间亦不同(例如对于处理能力强或者处理速度快的终端,其对应的RTT时间较短),可提高调度效率,提升吞吐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还可通过其它方式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可选地,在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所述第一基站可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和/或,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给终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基站和终端无需自己确定所述映射关系,都可以直接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中都有相同的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三者统一确定HARQ时序、测量间隙时序和/或DRX时序等,实现非同步CA的目的。
S203、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 提供数据传输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子帧不同步,所述第一基站在获取到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二基站(即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即所述终端可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由于第二基站和终端中都已获取到所述映射关系,可选地,第一基站可与所述第二基站和所述终端在获知辅助小区和主小区中任一小区(如主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的情况下,都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统一确定出辅助小区和主小区中另一小区(如辅助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例如HARQ时序、DRX时序、测量间隙时序和/或辅助小区子帧激活时序等),进而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可根据确定出的该数据传输信息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以便终端可分别根据确定出的该些数据传输信息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了非同步小区的载波聚合。
可选地,步骤S203,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站在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以便根据已获知的数据传输信息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 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确定的测量间隙示意图如图1F所示;关于对上述部分的解释详见本发明上述终端侧实施例中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为所述终端配置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隙之间的关系为以下至少一种:相互重合、部分交叠和不交叠。
关于对上述部分的解释详见本发明上述终端侧实施例中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可获知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和所述第二测量间隙,从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获知的测量间隙以CA方式可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根据获知的测量间隙可同时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 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可选地,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还可根据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二预设规则(用于指示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子帧的规则),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关于对上述部分的解释详见本发明上述终端侧实施例中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可获知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即也获知了处于非DRX激活态的子帧),从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以CA方式可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根据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可同时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进一步地,在第一基站通过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之后,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如图1I所示,主小区的无线子帧38的子帧5),以便获知终端启动闲置计时器和环回时间计时器等的时间以及所述第二基站发送重传数据块的子帧等,从而实现了非同步CA场景中的DRX。
可选地,步骤S203,包括:
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所述第一基站在第一子帧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激活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激活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 激活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所述第一子帧。
关于对上述部分的解释详见本发明上述终端侧实施例中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了在非同步CA场景下,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可获知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从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态的子帧以CA方式可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态的子帧可同时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非同步的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第一基站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并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地,第一基站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二基站和所述终端统一确定出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例如HARQ时序、DRX时序、测量间隙时序和/或辅助小区子帧激活时序等),进而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根据该些数据传输信息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以便终端可分别根据确定出的该些数据传输信息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了非同步小区的载波聚合目的,即终端可同时通过该主小区和该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二基站侧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301、第二基站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主小区的子帧边界与该辅助小区的子帧边界可能不对齐,为了实现非同步CA,第二基站需要确定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 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主小区的每个子帧分别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主小区的一个子帧对应辅助小区的一个子帧,二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对应地,第一基站和终端也会获取所述映射关系,以便达到终端可同时通过该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对主小区的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具有统一的认识,可预先在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中设置有相同的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可选地,所述第二基站可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如图1C所示;其中,关于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的描述可参加本发明上述终端侧实施例中关于第一预设规则的描述,此次不再赘述。对应地,终端和第一基站也都会根据所述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该第一预设规则,确定出所述映射关系,如图1C所示。
可选地,第二基站也可直接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可选地,第一基站也会向终端发送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而无需自己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第一基站发送来的所述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一基站在获取到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后,根据所述时间差值信息确定的;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站可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终端的处理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收到下行传输数据后所需的处理时长),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如图1D所示。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站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取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
S302、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子帧不同步,所述第二基站在获取到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一基站(即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即所述终端可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由于第一基站和终端中都已获取到所述映射关系,可选地,所述第二基站可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终端在获知主小区和辅助小区和主小区中任一小 区(如主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的情况下,都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统一确定出所述辅助小区和主小区中另一小区(如辅助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例如HARQ时序、DRX时序、测量间隙时序和/或辅助小区子帧激活时序等),进而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可根据确定出的该数据传输信息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以便终端可分别根据确定出的该些数据传输信息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了非同步小区的载波聚合。
可选地,步骤S302,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站在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以便根据已获知的数据传输信息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站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确定的测量间隙示意图如图1F所示;关于对 上述部分的解释详见本发明上述终端侧实施例中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一基站还可为终端分别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及所述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隙之间的关系为以下至少一种:相互重合、部分交叠和不交叠;对应地,所述第二基站分别获取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及所述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可选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时可独立配置,也可基于主小区的子帧配置。
关于对上述部分的解释详见本发明上述终端侧实施例中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可获知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和所述第二测量间隙,从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获知的测量间隙以CA方式可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根据获知的测量间隙可同时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站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可选地,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还可根据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二预设规则(用于指示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子帧的规则),确定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关于对上述部分的解释详见本发明上述终端侧实施例中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可获知主小区和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即也获知了处于非DRX激活态的子帧),从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以CA方式可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根据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可同时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可选地,在第二基站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之后,当重传计时器开启后,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从所述辅助小区中确定出用于发送重传数据块的子帧(如图1I所示,辅助小区的无线帧33的子帧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所述子帧向所述终端发送重传数据块。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站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激活信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激活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关于对上述部分的解释详见本发明上述终端侧实施例中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了在非同步CA场景下,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都可获知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从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态的子帧以CA方式可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子帧以及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态的子帧可同时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传输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非同步的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第二基站获取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地,第二基站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终端统一确定出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例如HARQ时序、DRX时序、测量间隙时序和/或辅助小区子帧激活时序等),进而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根据该些数据传输信息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以便终端可分别根据确定出的该些数据传输信息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了非同步小区的载波聚合目的,即终端可同时通过该主小区和该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401、所述第一基站指示所述终端上报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
S402、所述终端将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
S403、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S404、所述终端、所述第一基站及所述第二基站都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S405a、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
S405b、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405a和步骤S405b可同时执行或者先执行步骤S405a后执行S405b,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制。可选地,步骤S405a和步骤S405b中,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和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统一确定出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例如HARQ时序、DRX时序、测量间隙时序和/或辅助小区子帧激活时序等),进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该些数据传输信息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根据该些数据 传输信息可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
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终端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501、所述第一基站指示所述终端上报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
S502、所述终端将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
S503、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方式,可参加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相应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S504a、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S504b、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终端。
S505a、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
S505b、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504a和步骤S504b可同时执行、先执行步骤S504a后执行S504b,或者先执行步骤S504b后执行S504a,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制;可选地,步骤S505a和步骤S505b可同时执行或者先执行步骤S505a后执行S505b,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并不作限制。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基站判断出当前的映射关系不再适用时(例如当第一基站根据终端当前上报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所确定的映射关系,与该第一基站在接收所述终端当前上报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之前所确定的映射关系并不相同时),可重新配置主小区与辅助小区的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步骤S505a和步骤S505b中,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和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统一确定出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例如HARQ时序、DRX时序、测量间隙时序和/或辅助小区子帧激活时序等), 进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该些数据传输信息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根据该些数据传输信息可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
可选地,本案中所描述的“终端可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是指:终端具备同时通过主小区和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的能力;实际应用中,根据基站调度的不同,该终端可通过主小区和/或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即实现了非同步小区的载波聚合)。
可选地,本案中第二基站也可不获知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只需终端和第一基站获知所述映射关系,以便终端和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统一确定出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对应的数据传输信息(例如HARQ时序、DRX时序、测量间隙时序和/或辅助小区子帧激活时序等),进而第一基站根据该些数据传输信息通过控制第二基站(即由第一基站控制第二基站),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对应地,终端根据该些数据传输信息可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的无线资源传输数据。
图6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60包括:获取模块601以及传输模块602。
其中,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传输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传输模块602,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获知所述辅助小区的第一数据传输信息;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可选地,所述传输模块602,包括:
第三传输单元,用于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第四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下行子帧,获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下行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下行子帧,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下行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并根据所述目标子帧确定所述主小区中用于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子帧;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还具体用于:通过所述主小区中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向所述第一基站反馈HARQ。
可选地,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 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第三传输单元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闲置计时器、环回时间计时器和重传计时器的启动时间;其中,所述闲置计时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终端处于激活状态;所述环回时间计时器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开始接收重传数据块的子帧位置;所述重传计时器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重传数据块时所需等待的子帧个数。
可选地,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在第一子帧上发送的激活指示,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的终端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任意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70可以包括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终端70还可以包括数据接口单元703,该数据接口单元703可以和处理器701相连。其中,数据接口单元703用于接收/发送数据或信息,存储器702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2中的执行指令,用以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获知所述辅助小区的第一数据传输信息;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可选地,所述获知所述辅助小区的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通过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下行子帧,获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下行子帧;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下行子帧,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下行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并根据所述目标子帧确定所述主小区中用于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子帧;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通过所述主小区中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向所述第一基站反馈HARQ。
可选地,所述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所 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可选地,所述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闲置计时器、环回时间计时器和重传计时器的启动时间;其中,所述闲置计时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终端处于激活状态;所述环回时间计时器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开始接收重传数据块的子帧位置;所述重传计时器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重传数据块时所需等待的子帧个数。
可选地,所述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在第一子帧上发送的激活指示,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帧;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 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的终端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任意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8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801、确定模块802及传输模块803。
其中,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确定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传输模块803,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可选地,所述传输模块803,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 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为所述终端配置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隙之间的关系为以下至少一种:相互重合、部分交叠和不交叠。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还具体用于: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
可选地,所述传输模块803具体用于:
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在第一子帧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以使所述 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
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激活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激活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激活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所述第一子帧。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8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8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终端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收到下行传输数据后所需的处理时长。
可选地,所述传输模块803还具体用于:
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和/或
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给终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的基站(即第一基站)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任意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90可以包括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基站90还可以包括数据接口单元903,该数据接口单元903可以和处理器901相连。其中,数据接口单元903用于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存储器902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2中的执行指令,用以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包括:
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通过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通过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通过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为所述终端配置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隙之间的关系为以下至少一种:相互重合、部分交叠和不交叠。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通过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通过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包括:
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通过数据接口单元903在第一子帧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
通过数据接口单元903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激活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激活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激活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所述第一子帧。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终端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收到下行传输数据后所需的处理时长。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之前,还包括:
通过数据接口单元903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和/或
通过数据接口单元903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给终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的基站(即第一基站)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任意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所述基站为第二基站;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1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001及传输模块1002。
其中,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传输模块1002,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可选地,所述传输模块1002,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还具体用于:当重传计时器开启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从所述辅助小区中确定出用于发送重传数据块的子帧,并通过所述子帧向所述终端发送重传数据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激活信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激活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100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1001具体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本实施例的基站(即第二基站)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数据传输方 法任意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所述基站为第二基站;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11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基站110还可以包括数据接口单元1103,该数据接口单元1103可以和处理器1101相连。其中,数据接口单元1103用于接收/发送数据或信息,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执行指令,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102中的执行指令,用以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包括:
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可选地,所述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之后,还包括:
当重传计时器开启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从所述辅助小区中确定出用于发送重传数据块的子帧;
通过数据接口单元1103在所述子帧向所述终端发送重传数据块。
可选地,所述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激活信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激活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帧;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可选地,所述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通过数据接口单元1103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本实施例的基站(即第二基站)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任意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 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6)

  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获知所述辅助小区的第一数据传输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知所述辅助小区的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下行子帧,获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下行子帧;
    对应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下行子帧,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下行 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并根据所述目标子帧确定所述主小区中用于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子帧;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主小区中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向所述第一基站反馈HARQ。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 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闲置计时器、环回时间计时器和重传计时器的启动时间;其中,所述闲置计时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终端处于激活状态;所述环回时间计时器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开始接收重传数据块的子帧位置;所述重传计时器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重传数据块时所需等待的子帧个数。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所述终端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在第一子帧上发送的激活指示,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帧;
    对应地,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10.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映射关系。
  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为所述终端配置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 二测量间隙;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隙之间的关系为以下至少一种:相互重合、部分交叠和不交叠。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包括:
    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所述第一基站在第一子帧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激活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激活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激活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所述第一子帧。
  18. 根据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19. 根据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终端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收到下行传输数据后所需的处理时长。
  20. 根据权利要求11-17及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和/或
    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给终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基站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之后,还包括:
    当重传计时器开启后,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从所述辅助小区中确定出用于发送重传数据块的子帧;
    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所述子帧向所述终端发送重传数据块。
  26.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激活信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激活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27. 根据权利要求2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映射关系。
  28. 根据权利要求2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29.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载波聚合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获知所述辅助小区的第一数据传输信息;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31.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第三传输单元,用于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第四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32.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下行子帧,获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下行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下行子帧,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下行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并根据所述目标子帧确定所述主小区中用于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子帧;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还具体用于:通过所述主小区中用于反馈HARQ的子帧,向所述第一基站反馈HARQ。
  33.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34.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输单元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闲置计时器、环回时间计时器和重传计时器的启动时间;其中,所述闲置计时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终端处于激活状态;所述环回时间计时器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开始接收重传数据块的子帧位置;所述重传计时器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重传数据块时所需等待的子帧个数。
  36.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在第一子帧上发送的激活指示,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四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第二基站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37. 根据权利要求29-3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38. 根据权利要求29-3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映射关系。
  39.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小区与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所述 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二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
  41.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42.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为所述终端配置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为所述终端配置辅助小区中的第二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述第一测量间隙与所述第二测量间隙之间的关系为以下至少一种:相互重合、部分交叠和不交叠。
  43.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 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44.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还具体用于: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辅助小区的任一子帧收到传输数据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主小区中与所述子帧对应的目标子帧。
  45.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在第一子帧上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
    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激活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激活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激活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所述第一子帧。
  46. 根据权利要求39-4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规则,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47. 根据权利要求39-4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子帧时间差值信息以及终端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终端的处理能力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在收到下行传输数据后所需的处理时长。
  48. 根据权利要求39-45及4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还具体用于:
    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以使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和/或
    将所述映射关系发送给终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通过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以CA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49.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第二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主小区的每个子帧与辅助小区的对应子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辅助小区所在的基站;所述主小区和所述辅助小区被终端用于以载波聚合CA方式传输数据;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与第一基站以CA方式同时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
  50. 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辅助小区的第四数据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息。
  51. 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配置的所述主小区中的第一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测量间隙;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测量间隙,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与所述第一测量间隙对应的第二测量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测量间隙所包括的子帧不用于数据传输;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测量间隙。
  52. 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主小区的子帧为所述终端配置的非连续接收DRX,确定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主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DRX激活态的子帧。
  53. 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还具体用 于:当重传计时器开启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从所述辅助小区中确定出用于发送重传数据块的子帧,并通过所述子帧向所述终端发送重传数据块。
  54. 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辅助小区未被激活,通过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激活信息,获知所述主小区的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其中,所述激活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激活指示的第一子帧;所述激活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激活所述辅助小区;所述第三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子帧;
    对应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子帧,确定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其中,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用于与所述终端传输数据;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信息包括:所述辅助小区中处于激活状态的子帧。
  55. 根据权利要求49-5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映射关系。
  56. 根据权利要求49-5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以及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的子帧时间差值信息,确定所述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用于指示所述主小区与所述辅助小区之间相互关联的子帧。
CN201680083700.9A 2016-03-28 2016-03-28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7811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7468 WO2017166000A1 (zh) 2016-03-28 2016-03-28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1130A true CN108781130A (zh) 2018-11-09

Family

ID=59963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3700.9A Pending CN108781130A (zh) 2016-03-28 2016-03-28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81130A (zh)
WO (1) WO20171660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9945A (zh) * 2021-01-07 2021-05-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7431A (zh) * 2011-09-30 2013-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基于载波分组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3069735A (zh) * 2010-08-16 2013-04-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网络中的时序控制
CN103220072A (zh) * 2012-01-20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流传输系统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用户、网络侧设备
CN103313379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5163707A1 (ko) * 2014-04-23 2015-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735A (zh) * 2010-08-16 2013-04-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点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网络中的时序控制
CN103037431A (zh) * 2011-09-30 2013-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基于载波分组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3220072A (zh) * 2012-01-20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流传输系统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用户、网络侧设备
CN103313379A (zh) * 2012-03-16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5163707A1 (ko) * 2014-04-23 2015-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9945A (zh) * 2021-01-07 2021-05-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66000A1 (zh) 2017-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2052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support ultra-wide bandwidth in fif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JP6980836B2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CN105409135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054633A1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CN104854811B (zh) 动态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方法
CN10252362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86819A (zh) 使用签名的初始接入方法
US2015037369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10035502A (zh)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668366A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155199B (zh) 一种空口技术的配置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WO2014092619A1 (en) A network node, a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nabling and performing harq transmissions in a d2d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6464453A (zh) 用于在载波聚合系统中配置harq rtt定时器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92192A (zh) 一种多定时组下的初始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TW201536095A (zh) 在載波聚合系統中計算非連續接收定時器的方法及其裝置
CN112469129B (zh) 在第五代新无线电中支持超宽带宽的装置和方法
WO2021142647A1 (zh)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14185836A1 (en)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harq processes in a d2d communication
WO2021134298A1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08605241A (zh) 用于被改变的tti长度的不连续接收定时器操作
CN10671429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80656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bandwidth, and device
EP4224985A1 (e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119988A1 (zh) 一种非连续接收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51319A1 (zh) 一种drx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