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9407B - 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9407B
CN108769407B CN201810528299.6A CN201810528299A CN108769407B CN 108769407 B CN108769407 B CN 108769407B CN 201810528299 A CN201810528299 A CN 201810528299A CN 108769407 B CN108769407 B CN 108769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alarm
safe
safety lock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82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9407A (zh
Inventor
杜国威
朱少杰
周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verest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282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9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9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9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防丢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与该电子安全锁超距离或断开时,获取该移动终端的实时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判断该地理位置和/或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当判断结果为是时,不发出报警信号,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在发送警报信号之前,对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满足预设不报警条件时,控制移动终端或电子安全锁发不出警报信号,增加了警报提示的精确度,提高了用户体验,避免给用户造成困扰。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防丢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为防止移动终端丢失,现有技术中,会设置一个与移动终端绑定的电子安全锁,该电子安全锁与移动终端通过蓝牙、RFID、红外等信号绑定,并通过对移动终端与电子安全锁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来实现超距报警功能。当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电子安全锁之间的距离超过预定距离或断开连接时,移动终端及电子安全锁同时报警,起到提醒用户的作用。
但在实际使用移动终端及电子安全锁的过程中,如:在家中使用时,通常不会同时手持移动终端和电子安全锁,而只是手持移动终端在家庭范围内活动,而此时如果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电子安全锁之间的距离超过预定距离或断开连接,即使此时移动终端依然是在家中,移动终端及电子安全锁依然会进行报警提示,给用户使用造成一定的困扰,用户体验较差。
鉴于此,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该移动终端与电子安全锁绑定,且能够实现超距离报警功能,该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安全锁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距离、或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电子安全锁信号连接断开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实时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不发出报警信号,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不发出报警信号,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其中,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控制所述控制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不发出报警信号;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不发出报警信号,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或所述移动终端的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范围内、或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免打扰模式或会议模式或休息模式。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内;
所述“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之外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一报警信号;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外且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二报警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安全地理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内;
所述“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之外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一报警信号;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外且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且所述移动终端的时间并非处于预设时间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二报警信号;或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外且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且所述移动终端并非处于免打扰模式或会议模式或休息模式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二报警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安全地理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的移动轨迹;
根据所述移动轨迹确定第二安全地理区域,所述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包括水平面区域维度和/或高度区域维度。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已连接或可连接的WiFi网络;
当所述WiFi网络在预设WiFi网络列表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否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外。
优选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的步骤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与至少三个无线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移动终端与无线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信息计算移动终端与该无线路由设备的距离;
根据移动终端与所述至少三个无线路由设备的距离、及所述至少三个无线设备的地理位置计算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和/或扬声器、和/或指示灯,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或所述扬声器、和/或所述指示灯在工作时实现上述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在发送警报信号之前,对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满足预设不报警条件时,控制移动终端和/或电子安全锁不发出警报信号,只有在检测结果不满足预设不报警条件时,才控制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增加了警报提示的精确度,提高了用户体验,避免给用户造成困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实施方式中涵盖了多个具体实施例的特征以及用以建构与操作这些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步骤与其顺序。然而,亦可利用其它具体实施例来达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与步骤顺序。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该移动终端与电子安全锁绑定,且能够实现超距离报警功能,请参阅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当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与该电子安全锁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距离、或该移动终端和该电子安全锁信号连接断开时,获取该移动终端的实时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
S102,判断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不发出报警信号,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该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移动终端和/或电子安全锁误报警,预设了一个或多个不报警条件,当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满足不报警条件时,不发送报警信号。
在步骤S101中,检测该移动终端与该电子安全锁的距离及连接状态,当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与该电子安全锁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距离(以下简称为“超距离”)、或该移动终端和该电子安全锁信号连接断开(以下简称为“断开”)时,获取该移动终端的实时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当该移动终端和该电子安全锁为超距离状态时,电子安全锁可以获取移动终端的实时地理位置和/或状态。由于移动终端和该电子安全锁为断开状态时,电子安全锁无法获取移动终端的实时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只有当该移动终端与该电子安全锁处于连接状态时,移动终端持续向电子安全锁发送其地理位置和/或状态。于是,在电子安全锁在断开状态时,获取该移动终端的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可以是由移动终端发送至电子安全锁的最近一次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也可以是最近几次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
在步骤S102中,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和/或该移动终端的时间处于预设时间范围内、和/或该移动终端处于免打扰模式或会议模式或休息模式。其中,用户预设的安全地理区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地理区域,如:家、公司、图书馆等,用户可直接在地图上进行设置。
在步骤S102中,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不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时,该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确定要发送警报信号,移动终端和/或电子安全锁中可以对应设置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报警信号,根据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选择对应的报警信号进行发送。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当预设的不报警条件为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时,判断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过程如下:
S1021,获取该移动终端当前已连接或可连接的WiFi网络。
S1022,当该WiFi网络在预设WiFi网络列表范围内时,判断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否则,判断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外。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当预设的不报警条件为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时,判断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过程如下:
S1021’,获取移动终端与至少三个无线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信息。
S1022’,根据移动终端与无线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信息计算移动终端与该无线路由设备的距离。
S1023’,根据移动终端与该至少三个无线路由设备的距离、及该至少三个无线设备的地理位置计算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S1024’,根据该当前位置判断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该移动终端与电子安全锁绑定,且能够实现超距离报警功能,请参阅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当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与该电子安全锁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距离、或该移动终端和该电子安全锁信号连接断开时,获取该移动终端的实时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
S202,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判断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其中,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控制该控制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不发出报警信号。
S203,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不发出报警信号,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该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该移动终端和该电子安全锁为超距离状态或断开状态时,延迟第一预设时间不发送报警信号,在第一预设时间之内,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也就是说,该第一预设时间是预留给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检测和判断的过程,优选地,该第一预设时间为0.5S~12S,可根据移动终端的计算速度确定。
在第一预设时间经过之后,在不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时,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对应的报警信号。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该移动终端与电子安全锁绑定,且能够实现超距离报警功能,请参阅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当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与该电子安全锁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距离、或该移动终端和该电子安全锁信号连接断开时,获取该移动终端的实时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
S302,判断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内,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不发出报警信号。
S303,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当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之外时,控制该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一报警信号。
S304,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当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外且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时,控制该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二报警信号。
可以理解的,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为所记录的移动终端的实时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安全地理区域位于该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预设的不报警条件为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内,第一报警信号包括持续声音报警、高音量报警和/或闪光报警,第二报警信号包括短时间声音报警、低音量报警和/或闪光报警。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安全地理区域是按照用户在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的活动轨迹生成的,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记录该移动终端在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的移动轨迹;
根据该移动轨迹确定第二安全地理区域,该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包括水平面区域维度和/或高度区域维度。
具体地,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可以为用户的家所在小区或办公室所在的产业园,第二安全地理区域为用户的家或办公室所在楼栋及楼层,例如,第一安全地理区域为A高新园,第二安全地理区域为A高新园区内B栋7楼,相应地,移动终端通过气压计的检测的气压判断用户所处高度。用户在预设第一安全地理区域时需要在地图上进行设置,而在地图上进行设置的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往往比较大,不够精确。而根据移动终端的实际移动轨迹在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进一步确定的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往往更加精确,可真正起到防误报、防丢失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判断该移动终端是否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之内,或判断该移动终端是否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之内,判断方法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记载的判断该移动终端是否位于安全地理区域之内的两种方式,在此不进行一一赘述。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04中,发出第二警报信号还可以附加其他条件,当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外且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且该移动终端的时间并非处于预设时间范围内时,控制该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二报警信号;或当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外且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且该移动终端并非处于免打扰模式或会议模式或休息模式时,控制该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二报警信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系统,如下面的实施例。由于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相似,因此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子模块”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系统,请参阅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0、获取模块20、判断模块30和控制模块40,其中,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该移动终端与该电子安全锁的距离、和/或该移动终端和该电子安全锁信号的连接状态;获取模块20用于当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与该电子安全锁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距离、或该移动终端和该电子安全锁信号连接断开时,获取该移动终端的实时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判断模块30用于判断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控制模块40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不发出报警信号,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控制该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在上述系统中,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和/或该移动终端的时间处于预设时间范围内、和/或该移动终端处于免打扰模式或会议模式或休息模式。其中,用户预设的安全地理区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地理区域,如:家、公司、图书馆等,用户可直接在地图上进行设置。
在上述系统中,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不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时,该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确定要发送警报信号,移动终端和/或电子安全锁中可以对应设置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报警信号,根据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选择对应的报警信号进行发送。
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0、获取模块20、判断模块30’、控制模块40’和地理区域生成模块50,其中,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该移动终端与该电子安全锁的距离、和/或该移动终端和该电子安全锁信号的连接状态;获取模块20用于当检测到该移动终端与该电子安全锁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距离、或该移动终端和该电子安全锁信号连接断开时,获取该移动终端的实时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判断模块30’用于判断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内;控制模块40’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控制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不发出报警信号;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当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之外时,控制该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一报警信号;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当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外且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时,控制该移动终端和/或该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二报警信号;地理区域生成模块50用于记录该移动终端在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的移动轨迹,根据该移动轨迹确定第二安全地理区域,该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包括水平面区域维度和/或高度区域维度。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安全地理区域位于该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预设的不报警条件为该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内,第一报警信号包括持续声音报警、高音量报警和/或闪光报警,第二报警信号包括短时间声音报警、低音量报警和/或闪光报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装置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系统。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601、与处理器601耦接的存储器602、扬声器603、和指示灯604,该处理器601、该存储器602、该扬声器603、该指示灯604在工作时上述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
其中,处理器6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此外,存储器6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存储器与处理器可以通过通信总线相连接,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上述存储器602可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数据,处理器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数据,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该存储介质70内存储有程序701,该程序701在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70可以是只读存储器、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程序701可被一种或更多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书写,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如JAVA、Smalltalk、C++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还包括传统的过程编程语言,如“C”编程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移动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该移动终端与电子安全锁绑定,且能够实现超距离报警功能,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电子安全锁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距离、或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电子安全锁信号连接断开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实时或最近记录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
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其中,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不发出报警信号;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不发出报警信号,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不报警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或所述移动终端的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范围内、或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免打扰模式或会议模式或休息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内;
所述“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之外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一报警信号;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外且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二报警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安全地理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不报警条件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内;
所述“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根据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和/或状态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之外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一报警信号;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外且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且所述移动终端的时间并非处于预设时间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二报警信号;或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外且位于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且所述移动终端并非处于免打扰模式或会议模式或休息模式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和/或所述电子安全锁发出第二报警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安全地理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一安全地理区域内的移动轨迹;
根据所述移动轨迹确定第二安全地理区域,所述第二安全地理区域包括水平面区域维度和/或高度区域维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已连接或可连接的WiFi网络;
当所述WiFi网络在预设WiFi网络列表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否则,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的步骤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与至少三个无线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移动终端与无线路由设备的信号强度信息计算移动终端与该无线路由设备的距离;
根据移动终端与所述至少三个无线路由设备的距离、及所述至少三个无线设备的地理位置计算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预设安全地理区域内。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还包括扬声器和/或指示灯,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扬声器和/或所述指示灯在工作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
CN201810528299.6A 2018-05-29 2018-05-29 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769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8299.6A CN108769407B (zh) 2018-05-29 2018-05-29 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8299.6A CN108769407B (zh) 2018-05-29 2018-05-29 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407A CN108769407A (zh) 2018-11-06
CN108769407B true CN108769407B (zh) 2021-02-23

Family

ID=64003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8299.6A Active CN108769407B (zh) 2018-05-29 2018-05-29 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94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3337B (zh) * 2019-11-15 2022-01-11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7194A (zh) * 2020-04-30 2020-09-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失物查找装置、失物查找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037481A (zh) * 2020-07-01 2020-12-04 曾弘毅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携带提醒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7416A (zh) * 2013-12-20 2014-04-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随身定位设备进行提醒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23132A (zh) * 2014-05-23 2014-09-03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丢方法及装置
CN104954981A (zh) * 2015-04-24 2015-09-3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安全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95157A (zh) * 2017-04-26 2017-10-24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防丢失报警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08243A1 (en) * 2016-10-18 2018-04-19 Austin Scherer Proximity-based reminder system and appl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7416A (zh) * 2013-12-20 2014-04-2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随身定位设备进行提醒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23132A (zh) * 2014-05-23 2014-09-03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丢方法及装置
CN104954981A (zh) * 2015-04-24 2015-09-3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安全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95157A (zh) * 2017-04-26 2017-10-24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防丢失报警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407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9407B (zh) 移动终端防丢失报警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599304B (zh) 充电盒、充电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714081B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智能设备
CN109104684B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32460A (zh) 权限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4765018A (zh) 用于雷达检测器的头单元应用主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4253861A (zh)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723129B2 (en) Voice call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037087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报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EP3823310A1 (en) Microphone hole clogging det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01997978A (zh) 移动终端工作模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185069A (zh) 一种基于室内的报警方法、装置和系统
CA3115450A1 (en) Geofenced mesh network communication
CN104091115A (zh) 一种监控终端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15500B (zh) 一种智能家居预警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6550383B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智能设备
CN206133015U (zh) 一种基于多个gps设备的车辆定位系统
CN109240281B (zh) 避让行驶方法及相关产品
KR20150011684A (ko) 모바일 단말의 긴급 호출 장치 및 긴급 호출 방법
CN103885827A (zh) 自动切换运行模式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KR101324933B1 (ko) 근거리 통신망을 이용한 개인 위치 추적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5160839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滑屏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4902466A (zh) 一种无线报警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812271B (zh) 一种可提示遗失物品的无线路由设备及通信方法
CN107580326B (zh) 伪基站识别中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