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9153A - 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9153A
CN108769153A CN201810461207.7A CN201810461207A CN108769153A CN 108769153 A CN108769153 A CN 108769153A CN 201810461207 A CN201810461207 A CN 201810461207A CN 108769153 A CN108769153 A CN 108769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rget
network
block chain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612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9153B (zh
Inventor
余荣
缪志鹏
张浩川
张泽航
康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4612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9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9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9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9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存储接口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分布式存储网络;分布式存储网络为所述目标存储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索引,并将所述数据索引保存至区块链网络;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请求接口遍历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索引,获得目标数据索引;应用前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索引通过预设的数据获取接口在分布式存储网络上获取对应的目标数据。该方法克服了区块链难以存储大量数据的缺点,并限制了网络应用前端与任意中心化服务器的通信,有效的避免了用户权限遭受限制和私人信息遭受泄露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能。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系统,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还涉及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应用的数量呈爆发性增长,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前的网络应用大多是运行在用户终端上,如手机等,通过HTTP、TCP等通信协议与其他终端上的应用进行通信,实现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具体而言,当前的网络应用主要采用C/S体系结构(Client/Server Structs,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或B/S体系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即网络应用的小部分功能在用户终端(前端)上运行,另外的大部分功能在服务器(后端)上运行,前端与后端之间通过HTTP、TCP等通信协议实现通信,其前端和后端在业务逻辑上的相互配合,保证了网络应用的正常运行。
然而,在C/S(或B/S)架构中,后端通常是部署在服务器的,由于服务器是受开发者控制,那么网络应用的控制权实际上是集中在开发者端,开发者可以不受约束地修改后端的程序,从而“绑架”用户;还可以私自记录用户的行为,收集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等;此外,开发者停止服务器维护后或者服务器宕机后,用户将无法继续使用该网络应用。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将网络应用的后端功能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于区块链网络中,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完全透明可见、不可篡改的特点,保证后端随智能合约部署后,任何人,包括开发者在内都无法修改后端程序,进而弱化了开发者对网络应用的控制力。然而,该解决方法并没有限制网络应用前端的对外通信;并且,由于区块链存储数据的代价极高,不适合存储大量数据,只能够将一部分后端功能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在区块链中,而另一部分后端功能,如数据存储等仍然被部署于中心化的服务器上,网络应用前端仍然需要与由开发者控制的中心化服务器进行通信。由此,开发者仍然可以通过修改部署在中心化服务器中的那部分后端程序,获取网络应用的控制权,也仍然可以私自记录用户的行为和收集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由此可能会导致用户权限被限制以及私人信息遭受泄露的问题;此外,该方法不能完全“去中心化”,即网络应用的正常运行仍然离不开对中心服务器的运维。
因此,如何克服区块链难以存储大量数据的缺点,并有效限制网络应用前端与任意中心化服务器的通信,以避免用户权限遭受限制和私人信息遭受泄露的问题,以进一步提高用户信息的安全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区块链难以存储大量数据的缺点,并限制了网络应用前端与任意中心化服务器的通信,有效的避免了用户权限遭受限制和私人信息遭受泄露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能;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系统,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存储接口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分布式存储网络;
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为所述目标存储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索引,并将所述数据索引保存至区块链网络;
所述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请求接口遍历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索引,获得目标数据索引;
所述应用前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索引通过预设的数据获取接口在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上获取对应的目标数据。
优选的,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保存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对所述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和去重处理。
优选的,所述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存储接口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分布式存储网络,包括:
所述应用前端通过所述数据存储接口将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DHT存储网络。
优选的,所述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应用前端通过所述数据请求接口将计算代码发送至区块链网络;
所述区块链网络将所述计算代码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于自身,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地址返回至所述应用前端;
当所述应用前端需要对目标处理数据执行计算任务时,将所述目标处理数据和对应的目标地址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所述区块链网络调用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目标智能合约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返回至所述应用前端。
优选的,所述区块链网络调用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目标智能合约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包括:
将所述目标智能合约调入内存;
在所述内存中利用所述目标智能合约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进行计算。
优选的,所述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保存自身存储的所有数据索引和智能合约的使用记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分布式存储网络,用于保存目标存储数据,为所述目标存储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索引,并将所述数据索引发送至区块链网络;
所述区块链网络,用于保存所述数据索引;
应用前端,用于通过预设的数据存储接口将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通过预设的数据请求接口遍历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索引,获得目标数据索引;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索引通过预设的数据获取接口在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上获取对应的目标数据。
优选的,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还用于对所述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和去重处理。
优选的,所述应用前端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数据存储接口将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DHT存储网络。
优选的,所述应用前端还用于通过所述数据请求接口将计算代码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当需要对目标处理数据执行计算任务时,将所述目标处理数据和对应的目标地址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所述区块链网络还用于将所述计算代码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于自身,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地址返回至所述应用前端;当所述应用前端需要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执行计算任务时,则调用目标地址对应的目标智能合约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返回至所述应用前端。
优选的,所述区块链网络还用于保存自身存储的所有数据索引和智能合约的使用记录。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存储接口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分布式存储网络;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为所述目标存储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索引,并将所述数据索引保存至区块链网络;所述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请求接口遍历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索引,获得目标数据索引;所述应用前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索引通过预设的数据获取接口在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上获取对应的目标数据。
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区块链技术与分布式存储网络技术相结合,有效克服了区块链难以存储大量数据的缺点;同时,区块链网络与分布式存储网络均是由大量的节点组成,消除了中心服务器宕机给网络应用带来的严重影响;此外,通过预设的特定数据接口实现网络应用前端与后端的数据通信,有效的限制了网络应用前端与任意中心化服务器的直接通信,完全杜绝了开发者窃取用户私人信息的行为,有效的避免了用户权限遭受限制和私人信息遭受泄露的问题,使得用户的信息安全性能得到了有效保证。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系统,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获取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计算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区块链难以存储大量数据的缺点,并限制了网络应用前端与任意中心化服务器的通信,有效的避免了用户权限遭受限制和私人信息遭受泄露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能;本申请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系统,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存储接口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分布式存储网络;
具体的,上述数据存储接口为预先设定的用于实现应用前端与后端进行数据信息通信的数据接口,其应用可有效避免网络应用的前端与后端的直接通信,杜绝了开发者窃取用户私人信息的可能性。其中,上述应用前端即为运行于平台上的网络应用的前端,主要用于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当应用前端需要上传或存储数据时,可调用特定的数据接口将待存储数据,即上述目标存储数据,发送至分布式存储网络进行保存,分布式存储是将数据信息分散地存储于多台独立设备上,而非中心服务器,即利用多台存储服务器分担存储负荷,并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于分布式存储网络中,有效的保证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此外,分布式存储系统易于扩展,可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
优选的,在上述分布式存储网络保存目标存储数据之前还可以包括对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和去重处理。
具体的,在最终存储接收的目标存储数据之前,还可以对其进行切片处理,切片处理可对目标存储数据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使其更加方便的存储至分布式存储网络的各个缓存节点中,目标存储数据分类越细化,各个缓存节点中要存储的数据越小,同时所需要的缓存节点越多,进一步提高了目标存储数据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对该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去重处理,去除重复的目标存储数据,更加方便后期进行数据下载。
优选的,上述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存储接口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分布式存储网络可以包括通过数据存储接口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DHT存储系统。
具体的,上述分布式存储网络可以为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分布式哈希表)存储网络,DHT存储网络是由多个数据存储节点组成的点对点的去中心化的存储网络(Storage Network,SN),在该存储系统中,没有任何一个数据存储节点能控制整个网络,各个数据存储节点之间平等,共同维护DHT网络的稳定运行,不存在任何中心控制节点。进一步,当DHT存储系统接收到应用前端发送的目标存储数据时,会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并保存于若干数据存储节点中,即该系统可在不需要任何服务器的情况下,通过数据存储节点存储小部分数据,从而实现整个DHT存储网络的寻址和存储。此外,DHT存储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可支持大规模的数据存储。
S102:分布式存储网络为目标存储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索引,并将数据索引保存至区块链网络;
具体的,分布式存储网络在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时,会为这些目标存储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索引,并将其保存至区块链网络。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安全验证及存储技术,区块链是一个共享的分布式数据库,该数据库由区块链网络全体参与者共同记录和验证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生成区块,并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成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且,区块链可利用密码学方式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此外,数据被存储至区块链后,会产生一个交易ID,通过该交易ID可以定位数据的存储空间,而存储于区块链的数据也将永久存在,即无法进行任何更新操作,也无法删除。
S103: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请求接口遍历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索引,获得目标数据索引;
S104:应用前端根据目标数据索引通过预设的数据获取接口在分布式存储网络上获取对应的目标数据。
具体的,由于区块链网络保存了所有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数据索引,当应用前端需要获取数据时,则可通过预设的数据请求接口遍历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索引,以获得需要获取的数据,即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数据索引;进一步,即可根据该目标数据索引通过预设的数据获取接口在分布式存储网络中查找获得对应的目标数据。
其中,上述数据请求接口和数据获取接口类似于数据存储接口,均为预先设定的用于实现应用前端与后端进行数据信息通信的数据接口,可有效避免网络应用的前端与后端的直接通信,杜绝了开发者窃取用户私人信息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01至S103为数据存储流程,步骤S103至S104为数据获取流程,在分布式数据存储网络已存储有数据的情况下,数据存储与数据获取的进行无顺序可言,二者均可实现;当然,若分布式数据存储网络中并未存储有数据,则只能先进行数据存储流程。
具体的,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的流程图,用户首先调用平台的数据存储接口,将目标存储数据上传至平台,并由平台将其封装成数据存储请求发送至存储后端,由存储后端上传至DHT存储网络,以实现数据存储功能。其中,上述平台即为应用前端的运行环境,负责与区块链网络和DHT存储网络的通信,可以为手机、电脑等;另外,运行于平台上的应用前端被禁止进行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等网络协议通信,只能通过平台提供的特定接口实现与后端的通信,该特定接口即包括上述数据存储接口、数据获取接口以及数据请求接口。进一步,DHT存储网络可以为目标存储数据生成其对应的数据索引,并将数据索引返回至平台,以便于应用前端在需要获取这些数据时可通过该数据索引进行下载。此外,对于上述数据存储接口的描述可如下所述:Upload(data,dataIndex),其中,data为目标存储数据,dataIndex为目标存储数据对应的数据索引,即应用前端上传、存储目标存储数据,并获取数据索引。
其中,上述将数据索引返回至平台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DHT存储网络为目标存储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索引后,可通过计算后端将其发送至区块链网络进行存储,当应用前端需要获取这些数据时,则可以调用平台的数据请求接口,由平台通过计算后端遍历区块链网络,获得上述数据索引。而当应用前端不需要获取这些数据时,其对应的数据索引则可一直存储于区块链网络中。
进一步,请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获取的流程图,用户首先调用平台的数据请求接口获得需求数据,即上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索引,再调用数据获取接口将目标索引上传至平台,并由平台将其封装成数据获取请求发送至存储后端,由存储后端根据目标索引在DHT存储网络中检索到相应的目标数据,进一步,即可将目标数据在此通过数据获取接口返回至平台的应用前端进行展示,以实现数据获取功能。其中,对于上述数据获取接口的描述可如下所述:Download(dataIndex),即根据数据索引下载其对应的数据。
本申请所提供的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区块链技术与分布式存储网络技术相结合,有效克服了区块链难以存储大量数据的缺点;同时,区块链网络与分布式存储网络均是由大量的节点组成,消除了中心服务器宕机给网络应用带来的严重影响;此外,通过预设的特定数据接口实现网络应用前端与后端的数据通信,有效的限制了网络应用前端与任意中心化服务器的直接通信,完全杜绝了开发者窃取用户私人信息的行为,有效的避免了用户权限遭受限制和私人信息遭受泄露的问题,使得用户的信息安全性能得到了有效保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该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应用前端通过数据请求接口将计算代码发送至区块链网络;区块链网络将计算代码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于自身,并将智能合约的地址返回至应用前端;当应用前端需要对目标处理数据执行计算任务时,将目标处理数据和对应的目标地址发送至区块链网络;区块链网络调用目标地址对应的目标智能合约对目标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返回至应用前端。
具体的,区块链网络还可用于实现对待处理数据,即上述目标处理数据的计算处理。在进行计算处理之前,可以对区块链网络进行部署,首先,应用前端可以通过数据请求接口将后端的计算代码发送至区块链网络,其中,该计算代码即为用于数据计算的相关代码程序,如数据加解密程序等;进一步,区块链网络可集成智能合约来实现透明化的数据计算处理及访问控制,即将接收到的计算代码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于自身,同时生成各智能合约对应的地址,并将其进行保存,以便于应用前端需要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时,可通过该地址调用相应的智能合约实现上述处理。
其中,上述智能合约是一个运行在去中心化的计算机网络下的开源程序代码,是通过代码实现的数字合约,其可以被创建并部署于区块链网络中进行运行和调用,同时,该智能合约对于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均为透明可见的,且智能合约生成后不可篡改并永久记录,此外,所有智能合约的创建和调用记录会被区块链网络自动存储,使得智能合约的任何交互行为均有据可溯可查,更加有效的保障了用户私人信息的安全性。智能合约的应用使得开发者无法修改后端代码,有效弱化了开发者对网络应用的控制能力。
进一步,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数据计算的流程图,当用户需要对目标处理数据执行计算任务时,可首先调用平台的数据请求接口,将目标处理数据和对应智能合约的地址,即目标地址上传至平台,并由平台将其封装成数据计算请求发送至计算后端,由计算后端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从而,区块链网络则可以根据目标地址查找到其对应的目标智能合约,并将目标合约地址调入内存,在内存中对目标处理数据执行智能合约中的计算程序,以获得最终的计算结果,即目标处理结果,并将其返回至平台的应用前端进行展示,以实现数据计算功能。其中,对于上述数据请求接口的描述可如下所述:Compute(address,funcName,para[],result),address为上述目标地址,funcName为写在智能合约中即将被调用的方法名,即计算程序代码名称,para[]为执行上述方法时所需的参数,即目标处理数据,result为返回结果,即根据目标地址及其所需的计算程序获得目标智能合约,并利用目标智能合约对目标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对应的目标处理结果。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网络应用的后端功能由区块链网络和DHT存储网络共同实现,将计算任务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于区块链网络,将后端中数据存储任务转移至DHT存储网络中,有效克服了区块链难以存储大量数据的缺点;此外,应用前端只能通过特定接口与部署于区块链网络和DHT存储网络进行数据信息通信和交互,禁止与网络外的任意第三方服务器通信,使得用户的私人信息得到了安全保证。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该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区块链网络保存自身存储的所有数据索引和智能合约的使用记录。
具体的,为进一步保障用户私人信息的安全,区块链网络还可将应用前端与应用后端的所有信息交互行为进行记录并保存,如数据存储记录、数据下载记录、数据计算记录以及智能合约和数据索引的所有调用记录等,利用区块链的数据透明可见、永久保存、不可篡改的特点,保证应用前端与应用后端的所有数据信息交互行为均处于被监督状态,以保证用户的利益不受侵犯。
为解决上述问题,请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可包括:
分布式存储网络20,用于保存目标存储数据,为目标存储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索引,并将数据索引发送至区块链网络30;
区块链网络30,用于保存数据索引;
应用前端10,用于通过预设的数据存储接口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分布式存储网络20;通过预设的数据请求接口遍历区块链网络30中的数据索引,获得目标数据索引;并根据目标数据索引通过预设的数据获取接口在分布式存储网络20上获取对应的目标数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分布式存储网络20还用于对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和去重处理。
优选的,上述应用前端10具体用于通过数据存储接口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DHT存储网络。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应用前端10还用于通过数据请求接口将计算代码发送至区块链网络30;当需要对目标处理数据执行计算任务时,将目标处理数据和对应的目标地址发送至区块链网络30;
上述区块链网络30还用于将计算代码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于自身,并将智能合约的地址返回至应用前端10;当应用前端10需要对目标处理数据执行计算任务时,则调用目标地址对应的目标智能合约对目标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返回至应用前端10。
优选的,上述区块链网络30具体用于将目标智能合约调入内存,并在内存中利用目标智能合约对目标处理数据进行计算。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上述区块链网络30还用于保存自身存储的所有数据索引和智能合约的使用记录。
对于本申请提供的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系统的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要素。

Claims (10)

1.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存储接口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分布式存储网络;
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为所述目标存储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索引,并将所述数据索引保存至区块链网络;
所述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请求接口遍历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索引,获得目标数据索引;
所述应用前端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索引通过预设的数据获取接口在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上获取对应的目标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保存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对所述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和去重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前端通过预设的数据存储接口将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分布式存储网络,包括:
所述应用前端通过所述数据存储接口将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DHT存储网络。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应用前端通过所述数据请求接口将计算代码发送至区块链网络;
所述区块链网络将所述计算代码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于自身,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地址返回至所述应用前端;
当所述应用前端需要对目标处理数据执行计算任务时,将所述目标处理数据和对应的目标地址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所述区块链网络调用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目标智能合约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返回至所述应用前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保存自身存储的所有数据索引和智能合约的使用记录。
6.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布式存储网络,用于保存目标存储数据,为所述目标存储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索引,并将所述数据索引发送至区块链网络;
所述区块链网络,用于保存所述数据索引;
应用前端,用于通过预设的数据存储接口将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通过预设的数据请求接口遍历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索引,获得目标数据索引;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索引通过预设的数据获取接口在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上获取对应的目标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存储网络还用于对所述目标存储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和去重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前端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数据存储接口将所述目标存储数据保存至DHT存储网络。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前端还用于通过所述数据请求接口将计算代码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当需要对目标处理数据执行计算任务时,将所述目标处理数据和对应的目标地址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
所述区块链网络还用于将所述计算代码以智能合约的形式部署于自身,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地址返回至所述应用前端;当所述应用前端需要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执行计算任务时,则调用目标地址对应的目标智能合约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返回至所述应用前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网络还用于保存自身存储的所有数据索引和智能合约的使用记录。
CN201810461207.7A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769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1207.7A CN108769153B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1207.7A CN108769153B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153A true CN108769153A (zh) 2018-11-06
CN108769153B CN108769153B (zh) 2021-03-16

Family

ID=64006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61207.7A Active CN108769153B (zh) 2018-05-15 2018-05-15 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915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3055A (zh) * 2018-11-28 2019-03-19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入网区块链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28269A (zh) * 2020-03-24 2020-07-17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1429134A (zh) * 2018-12-21 2020-07-17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易方法和装置
CN111475538A (zh) * 2019-01-24 2020-07-3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66877A (zh) * 2020-06-29 2020-11-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前端服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8520A (zh) * 2013-11-29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多维区间查询方法及其系统
CN106992990A (zh) * 2017-05-19 2017-07-28 北京牛链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以及区块链系统和计算设备
US20170243209A1 (en) * 2016-02-22 2017-08-24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for grant of user access and data usage in a process data network
CN107193490A (zh) * 2017-05-16 2017-09-22 北京中星仝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7943950A (zh) * 2017-11-24 2018-04-20 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 一种区块链中数据智能合约生成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8520A (zh) * 2013-11-29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多维区间查询方法及其系统
US20170243209A1 (en) * 2016-02-22 2017-08-24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for grant of user access and data usage in a process data network
CN107193490A (zh) * 2017-05-16 2017-09-22 北京中星仝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6992990A (zh) * 2017-05-19 2017-07-28 北京牛链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以及区块链系统和计算设备
CN107943950A (zh) * 2017-11-24 2018-04-20 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 一种区块链中数据智能合约生成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祥千: "一种高效安全的去中心化数据共享模型", 《计算机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3055A (zh) * 2018-11-28 2019-03-19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入网区块链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493055B (zh) * 2018-11-28 2022-09-13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入网区块链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29134A (zh) * 2018-12-21 2020-07-17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易方法和装置
CN111475538A (zh) * 2019-01-24 2020-07-3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28269A (zh) * 2020-03-24 2020-07-17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1428269B (zh) * 2020-03-24 2023-05-09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1966877A (zh) * 2020-06-29 2020-11-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前端服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66877B (zh) * 2020-06-29 2024-05-0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前端服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9153B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9153A (zh) 一种网络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682397B (zh) 客户资源获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19569B (zh) 登录信息的加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889505A (zh) 数据持有性验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395665A (zh) 一种区块链业务受理及业务共识方法及装置
CN105981331B (zh) 用来支持流量政策执行的实体处理注册表
CN111181976B (zh) 基于消息队列的行列权限管理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022832B (zh) App应用程序安全下载的方法、移动终端及下载服务器
CN110391895B (zh) 数据预处理方法、密文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689349A (zh) 一种区块链中的交易哈希值存储和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09948347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67097B (zh) 调用智能合约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457337A (zh) 链路聚合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7528917A (zh) 一种文件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442805A (zh) 数据录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85960A1 (en) Private Information Retrieval with Sublinear Public-Key Operations
CN114041134A (zh) 用于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存储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71843A (zh) 一种元数据缓存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5224541B (zh) 数据的唯一性控制方法、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5933270B (zh) 一种云加密机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84559B (zh) 一种支付系统及方法
US10445136B1 (en) Randomized subrequest selection using request-specific nonce
CN110324365A (zh) 无密钥前端集群系统、应用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0851275B (zh) 路由节点的负载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10175210A (zh)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