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6600A - 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6600A
CN108766600A CN201810549971.XA CN201810549971A CN108766600A CN 108766600 A CN108766600 A CN 108766600A CN 201810549971 A CN201810549971 A CN 201810549971A CN 108766600 A CN108766600 A CN 108766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primary ioops
intermediate water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99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66600B (zh
Inventor
孔翔程
关仲华
黄代顺
田皓文
朱大欢
邹志强
张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8105499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66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6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6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66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6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5/00Cool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ressure vessel contain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G21C15/18Emergency cooling arrangements; Removing shut-down heat
    • G21C15/182Emergency cooling arrangements; Removing shut-down heat comprising powered means, e.g. 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包括安注水箱、用于连接安注水箱与反应堆一回路的连通管道及串联于连通管道上的安注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联在连通管道上的中间水箱;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中间水箱内的流体进行加热。采用该注入系统的结构设计,在实现含硼水向反应堆一回路注入时,可有效缓解一回路上的热应力,同时,对安全壳喷淋降压效果无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安全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维护核电厂的安全,针对假想事故设计了专设安全设施(ESF),其中,向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一回路)注入含硼水可以实现重要的安全功能,如维持一回路水装量、控制反应堆反应性、排出堆芯衰变热,一回路注水又简称安全注入或安注。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所述安注,一般在反应堆的外侧设置大型的用于容置含硼水的含硼水箱,所述含硼水箱通过管段与核反应堆的一回路相连,通道上串联作为含硼水注入一回路动力的安注泵。以上含硼水箱(含硼水箱)、安装泵、连通管道组成了用于向核反应堆一回路注入含硼水的注水系统。进一步优化所述注水系统的结构设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注水系统的结构设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采用该注入系统的结构设计,在实现含硼水向反应堆一回路注入时,可有效缓解一回路上的热应力,同时,对安全壳喷淋降压效果无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包括安注水箱、用于连接安注水箱与反应堆一回路的连通管道及串联于连通管道上的安注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联在连通管道上的中间水箱;
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中间水箱内的流体进行加热。
现有的安注过程中,安注可能引发热应力问题:一回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和管道处于高温状态,在安注泵的作用下,安注水箱内的低温水注入一回路,流过管道及焊缝时,产生热应力。举例来说,电厂正常运行时一回路某处管道水温300℃左右,管道壁面也处于该温度水平,事故后注入常温(30℃左右)的硼酸溶液,管道内壁接触低温的安注硼水,温度迅速降低,而管道外壁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温度水平,产生了较大的热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安注水的冷却作用传导至管道外壁,此情况下,管壁内的温度梯度降低,热应力降低。而热应力叠加一回路的高压,可能会破坏一回路压力边界的完整性。
虽然提高安注水源的温度可以缓解上述热应力问题,但是由于压水堆核电厂大型干式安全壳利用安全壳喷淋降低安全壳压力,而安全壳喷淋与安注通常共用安注水箱内的冷却水源,所以如果为了缓解热应力而提高水源温度,那么安全壳喷淋冷凝降压的效果将大大降低。如:维持水源温度在较高水平可以缓解热应力,例如,电厂正常运行时维持含硼水箱在70℃以上,用高温硼水进行安注,可以降低管壁内的温度梯度,缓解热应力。但是,维持含硼水箱高温这一解决办法存在一些缺陷及负面影响,具体如下:
1)从含硼水箱到一回路注入点,管道及部件(泵、阀门等)内的存水不能保证维持高温,而执行安注时首先是这部分水进入一回路管道,可能仍然存在初始的热应力峰值;
2)硼酸具有腐蚀性,高温硼酸溶液的腐蚀性较强,长期储存高温硼酸溶液的水箱或是因为腐蚀而诱发泄漏问题,或是存在水箱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3)对于压水堆核电厂大型干式安全壳,安全壳喷淋与安注共用水源,执行安全壳喷淋时,将向安全壳喷淋高温硼水,冷凝安全壳内的水蒸汽,冷凝降压效果大大降低;
4)长期加热大容积安注箱内的硼水,为电厂维护增添不必要的负担。故现有技术中,核电安全领域在针对一回路安注问题时,往往对长期反复出现的热应力欠考虑,这样,给反应堆埋下了安全隐患。
本方案中,设置的中间水箱为连通管道上的用于容置含硼水的水箱,由于在安注水箱内的含硼水经过连通管道进入到反应堆一回路的含硼水流通方向上,中间水箱位于安注水箱的前端,这样,本注水系统在向反应堆一回路注入含硼水之前,可将大部分含硼水仍然存储于安注水箱中,而在中间水箱内仅存储体积远小于安注水箱内含硼水体积的含硼水。同时,由于本系统中还包括用于对中间水箱内流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故中间水箱内的含硼水可保持相较于一回路中流体温度更低、相较于安注水箱温度更高的含硼水。本注水系统在使用时,正如如上分析所述,由于中间水箱位于安注水箱的前端,在启动安注泵时,相较于安注水箱内的全部含硼水或大部分含硼水,中间水箱内的流体或中间水箱与安注水箱内流体的混合物先进入到反应堆一回路中,这样,首先进入反应堆一回路的流体相较于传统安注水箱内的含硼水具有更高温度,这样,可使得反应堆一回路上的相应设备或管段此时其上的温度梯度较安注水箱内的含硼水直接进入时温度梯度更低,这样,可使得反应堆一回路上相应设备或管段上的热应力更低。而当中间水箱内的温度较高的含硼水全部耗尽后,由于此时反应堆一回路中的流体温度相较于注入含硼水之前发生下降,这样,后续注入的全部为安注水箱内的低温含硼水时,也不会造成一回路设备和管道上较大的热应力。综上,本方案提供的注水系统可通过减小反应堆一回路上设备和管道在注入含硼水时内外两侧的温度差,达到避免反应堆一回路上设备和管道上产生较大热应力而造成一回路遭到热应力破坏或减小热应力对管道和设备造成的破坏,利于反应堆一回路上设备和管道的安全性、使用寿命等。
同时,本方案中,由于安注水箱本身为现有核电厂的重要设备,故完成本方案提供的系统,仅在连通管道上串联中间水箱即可,故实现本系统还具有易于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改造,改造成本低的特点;同时,通过如上分析,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由于中间水箱仅需要容置部分用于最先注入一回路的含硼水即可,如针对为反应堆匹配的容积在1000m3以上的安注水箱,设置容积为30m3的中间水箱即可,故针对中间水箱在高温情况下的的耐压、耐腐蚀设计,由于中间水箱的容积小,故制造中间水箱亦具有制造成本低的特点,而安注水箱沿用现有的即可,不必作任何更改。同时,本方案中,由于仅需要维持中间水箱中的含硼水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相较于安注水箱内的大量含硼水,故本系统还具有能耗低的特点。同时本方案中,由于安注水箱内的含硼水温度不变,故本系统可确保安全壳喷淋的水源维持原设计温度,不影响原设计的安全壳冷凝降压效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为实现在含硼水注入反应堆一回路之前,方便对反应堆一回路、中间水箱、安注水箱三者中的流体进行分割管理,所述中间水箱与安注水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中间水箱与反应堆一回路之间的连通管道上均安装有隔离阀。所述隔离阀在含硼水注入反应堆一回路之前处于截断状态,在需要将本注水系统中的含硼水注入一回路时,首先开启各隔离阀。
作为加热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加热装置为安装在中间水箱上的电加热器。本方案主要考虑到安全壳内容置空间可能存在不能布置中间水箱的因素,本方案特别适用于中间水箱位于核电厂的辅助厂房中,采用本方案具有在实现本系统时,对核电厂管路影响小、易于改造的特点。
作为加热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加热装置为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内的流体流通路径通过管段与中间水箱相通。采用本方案,对中间水箱内含硼水的加热可利用核电厂化容系统协同下泄管线中的流体为换热器导入热量,采用本方案,具有不需要引入外加能源,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要通过换热器加热中间水箱内的流体,换热器采用间壁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等均可。
作为换热器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换热器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的流体通道包括热流体通道和冷流体通道,所述冷流体通道通过管段与中间水箱相通。本方案中,热流体通道和冷流体通道两者内的流体发生热交换以加热冷流体通道内的流体。以上热流体通道作为化容系统下泄管线排出的流体流经换热器的通道。作为优选,设置为:本方案中换热器的安装位置低于中间水箱的安装位置,换热器冷流体通道通过两根或更多的管段与中间水箱的底部相连,这样,在不需要额外动力装置的情况下,可实现加热装置对中间水箱内的含硼水整体加热。
为方便控制中间水箱内含硼水的温度,所述管段上还串联有流量调节阀。以上流量调节阀控制所在管段的流体流通能力,达到控制加热装置对中间水箱内含硼水加热能力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实现中间水箱内含硼水温度自动维持在特定温度范围内的实现方式,所述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检测中间水箱内流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量调节阀上还安装有用于调节流量调节阀开度的驱动机构;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机构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向驱动机构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机构工作。本方案中,所述控制模块可为电厂仪控系统中增设的比例积分(PID)控制模块,驱动机构可采用电动执行机构或气动执行机构等。即通过比例积分控制模块以温度传感器所获得的中间水箱含硼水水温为依据,通过驱动机构控制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如水温低于90℃时流量调节阀全开,高于9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流量调节阀的开度逐渐减小,达到上限阈值(如95℃)流量调节阀关闭
为避免安注水箱内的低温水在中间水箱内高温水完全排空之前提前直接注入到一回路,所述中间水箱内还设置有用于对中间水箱内流体进行搅混的搅混装置。以上搅混装置可采用设置在中间水箱内的搅拌器,亦可为设置在连通管道进入中间水箱位置处的连通管道上的搅混流道、设置在中间水箱内的折流板等。
为使得中间水箱与反应堆一回路之间的连通管道长度尽可能短,达到减少含硼水注入一回路过程中,首先注入的温度较低的含硼水尽可能少,以达到减小一回路上管道、管件、设备等部件上热应力冲击的目的,所述中间水箱在连通管道上的安装位置位于连通管道靠近反应堆的一端。连接中间水箱与一回路注入点的管道内只有少量低温存水,可有效降低安注初始的热应力峰值。
为减小中间水箱在保温过程中的热损失,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所述中间水箱上还包括有保温层。
作为优选,设置为:安注泵位于安装水箱与中间水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这样,可使得安注泵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吸入端所吸入的流体温度较低,这样,可避免或缓解气蚀,利于保护安注泵并使得安注泵可长期发挥理想的性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提供的注水系统可通过减小反应堆一回路上设备和管道在注入含硼水时内外两侧的温度差,达到避免反应堆一回路上设备和管道上产生较大热应力而造成一回路遭到热应力破坏或减小热应力对管道和设备造成的破坏,利于反应堆一回路上设备和管道的安全性、使用寿命等。
同时,本方案中,由于安注水箱本身为现有核电厂的重要设备,故完成本方案提供的系统,仅在连通管道上串联中间水箱即可,故实现本系统还具有易于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改造,改造成本低的特点;同时,通过如上分析,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由于中间水箱仅需要容置部分用于最先注入一回路的含硼水即可,如针对为反应堆匹配的容积在1000m3以上的安注水箱,设置容积为30m3的中间水箱即可,故针对中间水箱在高温情况下的的耐压、耐腐蚀设计,由于中间水箱的容积小,故制造中间水箱亦具有制造成本低的特点,而安注水箱沿用现有的即可,不必作任何更改。同时,本方案中,由于仅需要维持中间水箱中的含硼水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相较于安注水箱内的大量含硼水,故本系统还具有能耗低的特点。同时本方案中,由于安注水箱内的含硼水温度不变,故本系统可确保安全壳喷淋的水源维持原设计温度,不影响原设计的安全壳冷凝降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加热装置采用电加热器,且中间水箱设置在辅助厂房内;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加热装置采用换热器,且中间水箱设置在安全壳内。
图中标记分别为:1、辅助厂房,2、安全壳,3、安注水箱,4、中间水箱,5、加热装置,6、连通管道,7、安注泵,8、隔离阀,9、反应堆,10、流量调节阀,11、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安注水箱3、用于连接安注水箱3与反应堆9一回路的连通管道6及串联于连通管道6上的安注泵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联在连通管道6上的中间水箱4;
还包括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用于对中间水箱4内的流体进行加热。
现有的安注过程中,安注可能引发热应力问题:一回路的反应堆9压力容器和管道处于高温状态,在安注泵7的作用下,安注水箱3内的低温水注入一回路,流过管道及焊缝时,产生热应力。举例来说,电厂正常运行时一回路某处管道水温300℃左右,管道壁面也处于该温度水平,事故后注入常温(30℃左右)的硼酸溶液,管道内壁接触低温的安注硼水,温度迅速降低,而管道外壁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温度水平,产生了较大的热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安注水的冷却作用传导至管道外壁,此情况下,管壁内的温度梯度降低,热应力降低。而热应力叠加一回路的高压,可能会破坏一回路压力边界的完整性。
虽然提高安注水源的温度可以缓解上述热应力问题,但是由于压水堆核电厂大型干式安全壳2利用安全壳2喷淋降低安全壳2压力,而安全壳2喷淋与安注通常共用安注水箱3内的冷却水源,所以如果为了缓解热应力而提高水源温度,那么安全壳2喷淋冷凝降压的效果将大大降低。如:维持水源温度在较高水平可以缓解热应力,例如,电厂正常运行时维持含硼水箱在70℃以上,用高温硼水进行安注,可以降低管壁内的温度梯度,缓解热应力。但是,维持含硼水箱高温这一解决办法存在一些缺陷及负面影响,具体如下:
1)从含硼水箱到一回路注入点,管道及部件(泵、阀门等)内的存水不能保证维持高温,而执行安注时首先是这部分水进入一回路管道,可能仍然存在初始的热应力峰值;
2)硼酸具有腐蚀性,高温硼酸溶液的腐蚀性较强,长期储存高温硼酸溶液的水箱或是因为腐蚀而诱发泄漏问题,或是存在水箱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3)对于压水堆核电厂大型干式安全壳2,安全壳2喷淋与安注共用水源,执行安全壳2喷淋时,将向安全壳2喷淋高温硼水,冷凝安全壳2内的水蒸汽,冷凝降压效果大大降低;
4)长期加热大容积安注箱内的硼水,为电厂维护增添不必要的负担。故现有技术中,核电安全领域在针对一回路安注问题时,往往对长期反复出现的热应力欠考虑,这样,给反应堆9埋下了安全隐患。
本方案中,设置的中间水箱4为连通管道6上的用于容置含硼水的水箱,由于在安注水箱3内的含硼水经过连通管道6进入到反应堆9一回路的含硼水流通方向上,中间水箱4位于安注水箱3的前端,这样,本注水系统在向反应堆9一回路注入含硼水之前,可将大部分含硼水仍然存储于安注水箱3中,而在中间水箱4内仅存储体积远小于安注水箱3内含硼水体积的含硼水。同时,由于本系统中还包括用于对中间水箱4内流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5,故中间水箱4内的含硼水可保持相较于一回路中流体温度更低、相较于安注水箱3温度更高的含硼水。本注水系统在使用时,正如如上分析所述,由于中间水箱4位于安注水箱3的前端,在启动安注泵7时,相较于安注水箱3内的全部含硼水或大部分含硼水,中间水箱4内的流体或中间水箱4与安注水箱3内流体的混合物先进入到反应堆9一回路中,这样,首先进入反应堆9一回路的流体相较于传统安注水箱3内的含硼水具有更高温度,这样,可使得反应堆9一回路上的相应设备或管段11此时其上的温度梯度较安注水箱3内的含硼水直接进入时温度梯度更低,这样,可使得反应堆9一回路上相应设备或管段11上的热应力更低。而当中间水箱4内的温度较高的含硼水全部耗尽后,由于此时反应堆9一回路中的流体温度相较于注入含硼水之前发生下降,这样,后续注入的全部为安注水箱3内的低温含硼水时,也不会造成一回路设备和管道上较大的热应力。综上,本方案提供的注水系统可通过减小反应堆9一回路上设备和管道在注入含硼水时内外两侧的温度差,达到避免反应堆9一回路上设备和管道上产生较大热应力而造成一回路遭到热应力破坏或减小热应力对管道和设备造成的破坏,利于反应堆9一回路上设备和管道的安全性、使用寿命等。
同时,本方案中,由于安注水箱3本身为现有核电厂的重要设备,故完成本方案提供的系统,仅在连通管道6上串联中间水箱4即可,故实现本系统还具有易于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改造,改造成本低的特点;同时,通过如上分析,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由于中间水箱4仅需要容置部分用于最先注入一回路的含硼水即可,如针对为反应堆9匹配的容积在1000m3以上的安注水箱3,设置容积为30m3的中间水箱4即可,故针对中间水箱4在高温情况下的的耐压、耐腐蚀设计,由于中间水箱4的容积小,故制造中间水箱4亦具有制造成本低的特点,而安注水箱3沿用现有的即可,不必作任何更改。同时,本方案中,由于仅需要维持中间水箱4中的含硼水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相较于安注水箱3内的大量含硼水,故本系统还具有能耗低的特点。同时本方案中,由于安注水箱3内的含硼水温度不变,故本系统可确保安全壳2喷淋的水源维持原设计温度,不影响原设计的安全壳2冷凝降压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和2所示,为实现在含硼水注入反应堆9一回路之前,方便对反应堆9一回路、中间水箱4、安注水箱3三者中的流体进行分割管理,所述中间水箱4与安注水箱3之间的连通管道6上、中间水箱4与反应堆9一回路之间的连通管道6上均安装有隔离阀8。所述隔离阀8在含硼水注入反应堆9一回路之前处于截断状态,在需要将本注水系统中的含硼水注入一回路时,首先开启各隔离阀8。作为一种冗余设计方案,所述中间水箱4与安注水箱3之间的连通管道6上、中间水箱4与反应堆9一回路之间的连通管道6上均安装有至少两个隔离阀8
作为加热装置5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加热装置5为安装在中间水箱4上的电加热器。本方案主要考虑到安全壳2内容置空间可能存在不能布置中间水箱4的因素,本方案特别适用于中间水箱4位于核电厂的辅助厂房1中,采用本方案具有在实现本系统时,对核电厂管路影响小、易于改造的特点。
作为加热装置5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加热装置5为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内的流体流通路径通过管段11与中间水箱4相通。采用本方案,对中间水箱4内含硼水的加热可利用核电厂化容系统协同下泄管线中的流体为换热器导入热量,采用本方案,具有不需要引入外加能源,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要通过换热器加热中间水箱4内的流体,换热器采用间壁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等均可。
作为换热器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换热器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的流体通道包括热流体通道和冷流体通道,所述冷流体通道通过管段11与中间水箱4相通。本方案中,热流体通道和冷流体通道两者内的流体发生热交换以加热冷流体通道内的流体。以上热流体通道作为化容系统下泄管线排出的流体流经换热器的通道。作为优选,设置为:本方案中换热器的安装位置低于中间水箱4的安装位置,换热器冷流体通道通过两根或更多的管段11与中间水箱4的底部相连,这样,在不需要额外动力装置的情况下,可实现加热装置5对中间水箱4内的含硼水整体加热。
为方便控制中间水箱4内含硼水的温度,所述管段11上还串联有流量调节阀10。以上流量调节阀10控制所在管段11的流体流通能力,达到控制加热装置5对中间水箱4内含硼水加热能力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实现中间水箱4内含硼水温度自动维持在特定温度范围内的实现方式,所述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检测中间水箱4内流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量调节阀10上还安装有用于调节流量调节阀10开度的驱动机构;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机构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向驱动机构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机构工作。本方案中,所述控制模块可为电厂仪控系统中增设的比例积分(PID)控制模块,驱动机构可采用电动执行机构或气动执行机构等。即通过比例积分控制模块以温度传感器所获得的中间水箱4含硼水水温为依据,通过驱动机构控制流量调节阀10的开度。如水温低于90℃时流量调节阀10全开,高于9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流量调节阀10的开度逐渐减小,达到上限阈值(如95℃)流量调节阀10关闭
为避免安注水箱3内的低温水在中间水箱4内高温水完全排空之前提前直接注入到一回路,所述中间水箱4内还设置有用于对中间水箱4内流体进行搅混的搅混装置。以上搅混装置可采用设置在中间水箱4内的搅拌器,亦可为设置在连通管道6进入中间水箱4位置处的连通管道6上的搅混流道、设置在中间水箱4内的折流板等。
为使得中间水箱4与反应堆9一回路之间的连通管道6长度尽可能短,达到减少含硼水注入一回路过程中,首先注入的温度较低的含硼水尽可能少,以达到减小一回路上管道、管件、设备等部件上热应力冲击的目的,所述中间水箱4在连通管道6上的安装位置位于连通管道6靠近反应堆9的一端。连接中间水箱4与一回路注入点的管道内只有少量低温存水,可有效降低安注初始的热应力峰值。
为减小中间水箱4在保温过程中的热损失,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所述中间水箱4上还包括有保温层。
作为优选,设置为:安注泵7位于安装水箱与中间水箱4之间的连通管道6上,这样,可使得安注泵7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吸入端所吸入的流体温度较低,这样,可避免或缓解气蚀,利于保护安注泵7并使得安注泵7可长期发挥理想的性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包括安注水箱(3)、用于连接安注水箱(3)与反应堆(9)一回路的连通管道(6)及串联于连通管道(6)上的安注泵(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联在连通管道(6)上的中间水箱(4);
还包括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用于对中间水箱(4)内的流体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箱(4)与安注水箱(3)之间的连通管道(6)上、中间水箱(4)与反应堆(9)一回路之间的连通管道(6)上均安装有隔离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5)为安装在中间水箱(4)上的电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5)为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内的流体流通路径通过管段(11)与中间水箱(4)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的流体通道包括热流体通道和冷流体通道,所述冷流体通道通过管段(11)与中间水箱(4)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段(11)上还串联有流量调节阀(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检测中间水箱(4)内流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量调节阀(10)上还安装有用于调节流量调节阀(10)开度的驱动机构;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机构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向驱动机构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机构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箱(4)内还设置有用于对中间水箱(4)内流体进行搅混的搅混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箱(4)在连通管道(6)上的安装位置位于连通管道(6)靠近反应堆(9)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箱(4)上还包括有保温层。
CN201810549971.XA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 Active CN108766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9971.XA CN108766600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9971.XA CN108766600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6600A true CN108766600A (zh) 2018-11-06
CN108766600B CN108766600B (zh) 2021-08-17

Family

ID=64001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9971.XA Active CN108766600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660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3404A (zh) * 2012-08-20 2013-01-3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堆芯剩余热量排出系统
CN202887744U (zh) * 2012-09-27 2013-04-17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应急停堆系统
CN203366757U (zh) * 2013-08-01 2013-12-25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死管段现象预防系统
WO2014099101A2 (en) * 2012-10-04 2014-06-26 Holtec International, Inc. Shutdown system for a nuclear steam supply system
CN105957564A (zh) * 2016-05-06 2016-09-2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抑压及安全注射系统
FR2994321B1 (fr) * 2012-08-03 2017-08-11 Korea Atomic Energy Res Systeme de reservoir d'injection de securite sous pression a reservoir d'azote gazeux separe
CN107331424A (zh) * 2017-07-21 2017-11-07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堆腔注水冷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94321B1 (fr) * 2012-08-03 2017-08-11 Korea Atomic Energy Res Systeme de reservoir d'injection de securite sous pression a reservoir d'azote gazeux separe
CN102903404A (zh) * 2012-08-20 2013-01-3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堆芯剩余热量排出系统
CN202887744U (zh) * 2012-09-27 2013-04-17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应急停堆系统
WO2014099101A2 (en) * 2012-10-04 2014-06-26 Holtec International, Inc. Shutdown system for a nuclear steam supply system
CN203366757U (zh) * 2013-08-01 2013-12-25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死管段现象预防系统
CN105957564A (zh) * 2016-05-06 2016-09-2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抑压及安全注射系统
CN107331424A (zh) * 2017-07-21 2017-11-07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反应堆堆腔注水冷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6600B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3341B (zh) 池式反应堆
CN201946323U (zh)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应急给水系统
CA2785255C (en) High-temperature gas-cooled reactor steam gen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1242746B1 (ko) 원자력 발전소의 격납건물 외부 통합피동안전계통 시스템
KR101234570B1 (ko) 냉각재 상실사고 완화가 가능한 일체형 원자로 및 그 완화방법
CN104733060A (zh) 一种船用核动力装置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CN102169733A (zh) 一种核电站非能动与能动相结合的专设安全系统
WO2014048290A1 (zh) 一种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堆腔注水冷却系统
US20230223160A1 (en) Reactor secondary side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CN104361913A (zh) 二次侧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
WO2014090106A1 (zh) 一种核电站高压安全注射系统
WO2022194247A1 (zh) 一体化非能动反应堆
CN107492400B (zh) 干式反应堆供热系统
WO2015010399A1 (zh) 核电站堆腔注水系统及方法
CN205656860U (zh) 低温核供热堆堆芯余热非能动排出系统
CN104112482A (zh) 非能动自流量控制注水系统
CN103531256B (zh) 压水堆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系统
CN105627276A (zh) 一种熔盐储热的单罐内置换热谷电蒸汽锅炉及换热方法
CN203366766U (zh) 用于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缓解的二次侧排放系统
CN104134474A (zh) 非能动冷却系统
CN206191943U (zh) 一种余热预热的热水循环供应系统
CN108766600A (zh) 一种一回路注水系统
CN204029397U (zh) 非能动冷却系统
CN103730171B (zh) 一种液态重金属冷却自然循环池式反应堆辅助加热系统
KR101224023B1 (ko) 피동보조 급수계통을 이용한 경수로의 응급잔열제거 및 격납용기 냉각계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