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65275A - 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65275A
CN108765275A CN201810561405.0A CN201810561405A CN108765275A CN 108765275 A CN108765275 A CN 108765275A CN 201810561405 A CN201810561405 A CN 201810561405A CN 108765275 A CN108765275 A CN 108765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map
pseudo
map
dimensional
compr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14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任
李杨
宋晓乾
李伟流
郭信健
赵然
王周红
卢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ng Haitong Information Culture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g Haitong Information Cultur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g Haitong Information Culture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g Haitong Information Culture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614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652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65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65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08Projecting images onto non-planar surfaces, e.g. geodetic scre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二维地图;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实现了一种将二维平面地图转化为伪三维地图并叠加显示的方法。对二维图片运用简单的斜切和压缩操作将其转化为伪三维地图,算法简单、灵活,符合室内定位导航等各种类似应用的需求。

Description

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导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室内环境无法使用GPS卫星定位时,使用室内定位技术为用户提供实时定位、室内导航、信息分享等功能将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提供极大的方便。据谷歌调研,71%以上消费者希望在逛街购物时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周边商品信息;零售和餐饮服务业希望通过收集分析用户在店内的行为数据,挖掘商业机会;物流和制造业希望通过追踪工作人员、快速统计和定位库存,提高运营效率;医疗和急救领域需要快速查找室内的救护对象;服务业、油气、电力、军工行业的服务机器人、巡线机器人、侦查机器人,需要在室内、隧道等场合定位导航,以上应用均需要室内地图技术来实现。
与更常见的卫星导航不同,由于室内建筑往往都有很多层,使用一般的2D平面地图无法满足室内导航的各种功能需求。例如,如果用户搜索的兴趣点或者对象与用户本身不在同一楼层的情况下,使用2D平面地图就无法同时显示用户和搜索对象的位置和完整的导航路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二维地图;
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
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
进一步的,获取二维地图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二维地图设置为预设格式。
进一步的,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包括:
将所述二维地图上所述像素点的坐标顺时针旋转45°;
将坐标旋转后的像素点的纵坐标压缩一半。
进一步的,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包括:
点p(x,y)为所述二维地图上的一个像素点;
xnew=x+y×cos135°
ynew=(y×sin135°)/2
其中,(xnew,ynew)为p(x,y)经过斜切和压缩之后转换的新坐标。
进一步的,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三维地图上添加立体图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二维地图;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
叠加模块,用于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将所述二维地图设置为预设格式。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二维地图上所述像素点的坐标顺时针旋转45°;
将坐标旋转后的像素点的纵坐标压缩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叠加模块还用于在三维地图上添加立体图层。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第二方面所述的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二维地图;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实现了一种将二维平面地图转化为伪三维地图并叠加显示的方法。对二维图片运用简单的斜切和压缩操作将其转化为伪三维地图,算法简单、灵活,符合室内定位导航等各种类似应用的需求。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地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地、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加图1所示的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二维地图;
S102.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
S103.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
具体的,对每一层的二维平面地图进行前两步的处理,并在垂直方向叠加以得到完整的多层伪三维地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包括获取二维地图;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实现了一种将二维平面地图转化为伪三维地图并叠加显示的方法。对二维图片运用简单的斜切和压缩操作将其转化为伪三维地图,算法简单、灵活,符合室内定位导航等各种类似应用的需求。
实施例二
参加图2所示的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的流程图,该方法在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三维地图的建立的基础上实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二维地图;
S202.将所述二维地图设置为预设格式。
其中,将二维平面地图设置为横向。由于不同建筑的朝向、设计等因素,平面地图可能是横向或纵向。当原二维平面地图为纵向时,将其顺时针旋转90°,得到横向的而我平面地图。
S203.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
S204.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包括获取二维地图;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实现了一种将二维平面地图转化为伪三维地图并叠加显示的方法。对二维图片运用简单的斜切和压缩操作将其转化为伪三维地图,算法简单、灵活,符合室内定位导航等各种类似应用的需求。
实施例三
参加图3所示的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1.获取二维地图;
S302.将所述二维地图上所述像素点的坐标顺时针旋转45°;
S303.将坐标旋转后的像素点的纵坐标压缩一半。
点p(x,y)为所述二维地图上的一个像素点;
xnew=x+y×cos135°
ynew=(y×sin135°)/2
其中,(xnew,ynew)为p(x,y)经过斜切和压缩之后转换的新坐标。
S304.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在三维地图上添加立体图层。
其中,首先挑选出地图中需要生成立体图层的元素,例如店铺、桥柱、大门等,制作其立体图层并添加在伪三维地图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包括获取二维地图;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实现了一种将二维平面地图转化为伪三维地图并叠加显示的方法。对二维图片运用简单的斜切和压缩操作将其转化为伪三维地图,算法简单、灵活,符合室内定位导航等各种类似应用的需求,并添加立体图层,使伪三维地图更加逼真。
实施例四
对于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的装置,参见图4所示的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的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如下部分:
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二维地图;
处理模块42,用于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
叠加模块43,用于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设模块44,用于将所述二维地图设置为预设格式。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42还用于:
将所述二维地图上所述像素点的坐标顺时针旋转45°;
将坐标旋转后的像素点的纵坐标压缩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叠加模块43还用于在三维地图上添加立体图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装置,包括获取二维地图;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实现了一种将二维平面地图转化为伪三维地图并叠加显示的方法。对二维图片运用简单的斜切和压缩操作将其转化为伪三维地图,算法简单、灵活,符合室内定位导航等各种类似应用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地。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二维地图;
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
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二维地图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二维地图设置为预设格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包括:
将所述二维地图上所述像素点的坐标顺时针旋转45°;
将坐标旋转后的像素点的纵坐标压缩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包括:
点p(x,y)为所述二维地图上的一个像素点;
xnew=x+y×cos135°
ynew=(y×sin135°)/2
其中,(xnew,ynew)为p(x,y)经过斜切和压缩之后转换的新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三维地图上添加立体图层。
6.一种三维地图的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二维地图;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二维地图进行斜切和压缩,得到伪三维地图;
叠加模块,用于将多层所述伪三维地图进行叠加,生成三维地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将所述二维地图设置为预设格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二维地图上所述像素点的坐标顺时针旋转45°;
将坐标旋转后的像素点的纵坐标压缩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加模块还用于在三维地图上添加立体图层。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储存为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
CN201810561405.0A 2018-06-01 2018-06-01 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7652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1405.0A CN108765275A (zh) 2018-06-01 2018-06-01 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1405.0A CN108765275A (zh) 2018-06-01 2018-06-01 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65275A true CN108765275A (zh) 2018-11-06

Family

ID=64002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1405.0A Pending CN108765275A (zh) 2018-06-01 2018-06-01 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6527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5068A (zh) * 2019-03-30 2019-06-14 骞一凡 一种机器人行进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0853488A (zh) * 2019-10-28 2020-02-28 广州码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i标签显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4191A (zh) * 2009-02-25 2010-08-2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二维传递函数的三维图像可视化方法
US20150097927A1 (en) * 2013-10-03 2015-04-09 Amlogic Co., Ltd. 2D to 3D Image Convers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7833276A (zh) * 2017-10-10 2018-03-23 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地图转换三维地图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4191A (zh) * 2009-02-25 2010-08-2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二维传递函数的三维图像可视化方法
US20150097927A1 (en) * 2013-10-03 2015-04-09 Amlogic Co., Ltd. 2D to 3D Image Convers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7833276A (zh) * 2017-10-10 2018-03-23 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地图转换三维地图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ILLE LEHTINEN等: "Integrating spatial sensing to an interactive mobile 3D map", 《2012 IEEE SYMPOSIUM ON 3D USER INTERFACES (3DUI)》 *
唐焱: "浅谈3ds Max建模方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张景峰等: "Loft模型创建在三维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电脑知识与技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5068A (zh) * 2019-03-30 2019-06-14 骞一凡 一种机器人行进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9885068B (zh) * 2019-03-30 2021-12-24 骞一凡 一种机器人行进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0853488A (zh) * 2019-10-28 2020-02-28 广州码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i标签显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23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buildings in textured 3D mesh data and generating 3D building models
EP2518445B1 (en) Database for a navigation device, method of outputting a three-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 of a terrain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 database
US10950040B2 (en) Labeling for three-dimensional occluded shapes
EP2954468B1 (en) Providing indoor facility information on a digital map
CN106068656B (zh) 由多个分量形状构成的虚拟地理周界
CN102741797A (zh) 用于转换三维地图对象以呈现导航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96713A (zh) 一种基于网格化二三维地图匹配方法及系统
US10733777B2 (en) Annotation generation for an image network
US20120294539A1 (en) Object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an object using the same
Kim et al. Planning and visualising 3D routes for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s using CityEngine
CN110657804B (zh) 室内位置服务
EP2518443B1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a database, navig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height information
CN110070616A (zh) 存储器、基于gis平台的统计数据呈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020231A (zh) 一种基于视频的地图系统及导航方法
EP3875901B1 (en) Plan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sampling points
US20150371430A1 (en) Identifying Imagery Views Using Geolocated Text
CN103942258A (zh) 基于道路编码的街景影像存储方法及装置
KR20190086032A (ko) 컨텍스트적 지도 뷰
Fukuda et al. Improvement of registration accuracy of a handheld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for urban landscape simulation
CN108765275A (zh) 三维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2750734A (zh) 一种虚拟三维地球系统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CN114413919A (zh) 一种导航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022837A (zh) 云端多模场景地图分布式存储结构
KR20050061857A (ko) 공간정보를 이용한 3차원 공간모델링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berl Time for neo-photogrammet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