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56827A - 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56827A
CN108756827A CN201810473648.9A CN201810473648A CN108756827A CN 108756827 A CN108756827 A CN 108756827A CN 201810473648 A CN201810473648 A CN 201810473648A CN 108756827 A CN108756827 A CN 108756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ble ice
payzone
main borehole
preventer
protectiv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36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56827B (zh
Inventor
查永进
汪海阁
葛云华
李洪
刘明鑫
赵梦梨
纪国栋
马振喜
韩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D Co Ltd
Beijing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736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568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56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6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56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6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1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btaining from underwater install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1/00Equipment or 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E21B15/00 - E21B40/00
    • E21B41/0099Equipment or 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E21B15/00 - E21B40/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drilling for or production of natural hydrate or clathrate gas reservoirs; Drilling through or monitoring of formations containing gas hydrates or clathr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E21B49/001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nderwater install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E21B49/003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by analysing drilling variables or condi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海平面上的海洋钻井平台;设置在海底泥线上的海底井口防喷器;设置在海洋钻井平台和海底井口防喷器之间的隔水管,隔水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海洋钻井平台、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设置在主井眼的竖直段的导管,导管的上端与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导管的下端位于可燃冰产层的上方;设置在主井眼的竖直段和造斜段的表层套管,表层套管的上端设置在导管内,且与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设置在主井眼的水平段中的技术套管,技术套管与表层套管的下端相连接;其中,主井眼的水平段设置在可燃冰产层中;分支井眼从技术套管的两侧延伸出。可以降低可燃冰的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的能源与环境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两大问题,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能源问题的日渐枯竭,降低能源消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重中之重。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冻结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混合物,外表像冰或固体酒精,其储备丰厚,分布广泛,高效清洁,商业开发前景广阔。地质勘测专家表示,中国可燃冰储量丰厚,高于常规的天然气资源,具备成为未来清洁能源的条件。因此对于可燃冰的开采,对于未来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可燃冰虽然资源储量丰富,但是开采过程却面临很多问题。可燃冰埋藏在海底,运用常规方式开采运输所需要的工程量大,成本高。如果开采方法不当,就可能导致可燃冰大量气化,扩散至大气中,加速地球的气候变暖。
常规可燃冰的开采方式为:在可燃冰储层直接采集海底固态可燃冰,再将可燃冰拖至浅水区进行控制性分解。这种方法进而演化为混合开采或矿物泥浆开采。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首先促使天然气水合物在海底原地分解为气液混合相,采集混有气、液、固体水合物的混合泥浆,然后将这种混合泥浆导入海面作业船或生产平台进行处理,促使天然气水合物彻底分解从而获取可燃冰。然而该方法存在几点不足:(1)由于海底原地分解可燃冰需要以降压升温的操作方式,开采的安全性难以保证;(2)开采可燃冰需要将大量的采掘机械装载在海底,不仅开采成本增加,同时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基于以上分析,可燃冰的开发成本高昂,因此迫切需要我们研发一种有效的开采可燃冰的技术,以降低可燃冰的开发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以降低可燃冰的开发成本,以实现对可燃冰的安全、高效、可持续、低成本的开发和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可燃冰产层;其中,所述可燃冰产层中包括主井眼和与所述主井眼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眼;所述系统包括:
设置在海平面上的海洋钻井平台;
设置在海底泥线上的海底井口防喷器;
设置在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和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之间的隔水管,所述隔水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
设置在所述主井眼的竖直段的导管,所述导管的上端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所述导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可燃冰产层的上方;
设置在所述主井眼的竖直段和造斜段的表层套管,所述表层套管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导管内,且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
设置在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中的技术套管,所述技术套管与所述表层套管的下端相连接;其中,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设置在所述可燃冰产层中;所述分支井眼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延伸出。
优选方案中,所述技术套管通过封隔器悬挂在所述表层套管上。
优选方案中,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和所述分支井眼设置在所述可燃冰产层的指定深度位置处;其中,所述指定深度位置分别与所述可燃冰产层的顶部、底部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大于1。
优选方案中,所述分支井眼位于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所处的水平面上,且与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形成指定角度的夹角;其中,所述指定角度的取值范围包括70度至90度。
优选方案中,所述多个分支井眼中相邻两个分支井眼间隔指定距离;其中,所述指定距离的取值范围包括20米至30米。
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方法,提供有目标海底区域的地质勘探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海底区域包括可燃冰产层;所述方法包括:
从海洋钻井平台向位于泥线的预定井口位置下入导管,并将所述导管下入所述泥线下方的地层;在所述预定井口位置处安装与所述导管的上端相连接的海底井口防喷器,并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下入隔水管,以通过所述隔水管将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
根据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地震波速度场,确定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并基于所述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下入钻头,并通过所述钻头沿所述隔水管和所述导管钻至所述可燃冰产层的指定深度位置处;
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向所述指定深度位置处下入表层套管,将所述表层套管的上端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进行连接,对所述表层套管进行固井处理,以在所述表层套管底部形成封固段;通过所述钻头钻开所述封固段,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水平钻进,以钻出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
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向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下入技术套管,将所述技术套管悬挂在所述表层套管上并对所述技术套管进行固井处理;通过所述钻头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钻进,以钻出多个分支井眼,进行气体开采。
优选方案中,所述指定深度位置分别与所述可燃冰产层的顶部、底部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大于1。
优选方案中,通过所述钻头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钻进,包括:
在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所处的水平面上,通过所述钻头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沿与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的夹角为指定角度的方向,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钻进;其中,所述指定角度的取值范围包括70度至90度。
优选方案中,所述多个分支井眼中相邻两个分支井眼间隔指定距离;其中,所述指定距离的取值范围包括20米至30米。
优选方案中,根据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地震波速度场,确定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地震波速度场,确定所述目标海底区域的地层强度数据;
基于所述地层强度数据,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确定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首先,可以从海洋钻井平台向位于泥线的预定井口位置下入导管,并将所述导管下入所述泥线下方的地层;在所述预定井口位置处安装与所述导管的上端相连接的海底井口防喷器,并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下入隔水管,以通过所述隔水管将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然后,可以根据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地震波速度场,确定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并基于所述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下入钻头,并通过所述钻头沿所述隔水管和所述导管钻至所述可燃冰产层的指定深度位置处;接着,可以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向所述指定深度位置处下入表层套管,将所述表层套管的上端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进行连接,对所述表层套管进行固井处理,以在所述表层套管底部形成封固段;通过所述钻头钻开所述封固段,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水平钻进,以钻出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可以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向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下入技术套管,将所述技术套管悬挂在所述表层套管上并对所述技术套管进行固井处理;最后,可以通过所述钻头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钻进,以钻出多个分支井眼,进行气体开采。如此,由于可燃冰高温低压分解的性质,在钻穿可燃冰产层后,可燃冰产层的压力降低,使得可燃冰分解为气液混合物,这样,在可燃冰产层的上部地层的封闭作用下,分解后的气液混合物沿着各分支井眼进入主井眼,继而采到海洋钻井平台,无需大规模的采掘机械,从而可以降低可燃冰的开发成本,以实现对可燃冰的安全、高效、可持续、低成本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如此,通过多个分支井眼,增加与可燃冰的接触面积,可以达到较好的可燃冰产层动用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可燃冰的开采效率。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海洋钻井平台、2-隔水管、3-海底井口防喷器、4-导管、5-表层套管、6-技术套管、7-主井眼、8-分支井眼、9-泥线、10-海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可以降低可燃冰的开发成本,以实现对可燃冰的安全、高效、可持续、低成本的开发和利用。
图1是本申请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应用于可燃冰产层;其中,所述可燃冰产层中包括主井眼7和与所述主井眼7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眼8。所述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可以包括:设置在海平面10上的海洋钻井平台1;设置在海底泥线9上的海底井口防喷器3;设置在所述海洋钻井平台1和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3之间的隔水管2,所述隔水管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1、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3相连接;设置在所述主井眼7的竖直段的导管4,所述导管4的上端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3相连接,所述导管4的下端位于所述可燃冰产层的上方;设置在所述主井眼7的竖直段和造斜段的表层套管5,所述表层套管5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导管4内,且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3相连接;设置在所述主井眼7的水平段中的技术套管6,所述技术套管6与所述表层套管5的下端相连接;其中,所述主井眼7的水平段设置在所述可燃冰产层中;所述分支井眼8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延伸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所述技术套管6悬挂在所述表层套管5上。其中,所述技术套管6通过封隔器悬挂在所述表层套管5上。由于封隔器中有卡瓦锁定橡胶密封结构,这种卡瓦就可以承担悬挂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井眼7的水平段和所述分支井眼8可以设置在所述可燃冰产层的指定深度位置处。其中,所述指定深度位置分别与所述可燃冰产层的顶部、底部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大于1,也就是在所述可燃冰产层的中下部。这样,当打开可燃冰产层后,所述分支井眼8内的压力比可燃冰产层的压力低,由于可燃冰高温低压分解的性质,可燃冰开始分解为气液混合物,此时,由于主井眼7的位置在可燃冰产层的中下部,分解后的气液混合物受到上部地层的阻隔不会外溢,全部沿分支井眼8进入主井眼7,并沿主井眼7经隔水管2采至海洋钻井平台1,最后通过存储设备进行收集。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支井眼8位于所述主井眼7的水平段所处的水平面上,且与所述主井眼7的水平段形成指定角度的夹角。其中,所述指定角度的取值范围可以包括70度至90度,这样,多个分支井眼8与主井眼7的水平段呈“鱼刺状”沿可燃冰产层的构造面延伸。而且,分支井眼8内无需下入管柱,可以直接与可燃冰产层接触。如此,采用多个分支井眼8,可以较大程度增加井眼与可燃冰的接触面积,可以进一步有效提高可燃冰的开采效率和产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分支井眼8中相邻两个分支井眼8间隔指定距离。其中,所述指定距离的取值范围可以包括20米至30米。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海底的泥线9以下通常为松软地层,为了更加安全钻井,可以在泥线9的下方下入导管4。通常可以采用喷射射流的方式打开松软地层,同时将较大尺寸的导管4下入地层,以隔离浅层复杂地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水管2可以为柔性管道,分别与海洋钻井平台1和海底井口防喷器3相连接,以将海水隔开,以使得管内形成闭合的钻井液循环环境。
针对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还相应提供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方法。所述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方法可以提供有目标海底区域的地质勘探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海底区域包括可燃冰产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地震勘探的方式和数据采集的方法,获取所述目标海底区域的地质勘探数据。具体地,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中可以包括地震波速度场、测井数据、地震数据等等。
图2是本申请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从海洋钻井平台向位于泥线的预定井口位置下入导管,并将所述导管下入所述泥线下方的地层;在所述预定井口位置处安装与所述导管的上端相连接的海底井口防喷器,并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下入隔水管,以通过所述隔水管将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
步骤S102:根据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地震波速度场,确定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并基于所述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下入钻头,并通过所述钻头沿所述隔水管和所述导管钻至所述可燃冰产层的指定深度位置处。
步骤S103: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向所述指定深度位置处下入表层套管,将所述表层套管的上端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进行连接,对所述表层套管进行固井处理,以在所述表层套管底部形成封固段;通过所述钻头钻开所述封固段,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水平钻进,以钻出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
步骤S104: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向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下入技术套管,将所述技术套管悬挂在所述表层套管上并对所述技术套管进行固井处理;通过所述钻头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钻进,以钻出多个分支井眼,进行气体开采。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指定深度位置分别与所述可燃冰产层的顶部、底部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大于1,也就是在所述可燃冰产层的中下部。这样,当打开可燃冰产层后,所述分支井眼内的压力比可燃冰产层的压力低,由于可燃冰高温低压分解的性质,可燃冰开始分解为气液混合物,此时,由于主井眼的位置在可燃冰产层的中下部,分解后的气液混合物受到上部地层的阻隔不会外溢,全部沿分支井眼进入主井眼,并沿主井眼经隔水管采至海洋钻井平台,最后通过存储设备进行收集。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钻头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钻进,具体可以包括,可以在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所处的水平面上,通过所述钻头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沿与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的夹角为指定角度的方向,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钻进。其中,所述指定角度的取值范围包括70度至90度。这样,多个分支井眼与主井眼的水平段呈“鱼刺状”沿可燃冰产层的构造面延伸。而且,分支井眼内无需下入管柱,可以直接与可燃冰产层接触。如此,采用多个分支井眼,可以较大程度增加井眼与可燃冰的接触面积,可以进一步有效提高可燃冰的开采效率和产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分支井眼中相邻两个分支井眼间隔指定距离。其中,所述指定距离的取值范围包括20米至30米。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地震波速度场,确定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具体可以包括,可以根据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地震波速度场,确定所述目标海底区域的地层强度数据。可以基于所述地层强度数据,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确定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例如,可以基于所述地层强度数据,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模拟通过所述钻头钻进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施工模式,以确定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如此,基于所述地质勘探数据,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较为精确地确定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可以降低钻井成本,进一步提高钻井和生产的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井处理具体可以是在表层套管或技术套管外壁面与主井眼的内壁面之间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
综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首先,可以从海洋钻井平台向位于泥线的预定井口位置下入导管,并将所述导管下入所述泥线下方的地层;在所述预定井口位置处安装与所述导管的上端相连接的海底井口防喷器,并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下入隔水管,以通过所述隔水管将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然后,可以根据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地震波速度场,确定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并基于所述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下入钻头,并通过所述钻头沿所述隔水管和所述导管钻至所述可燃冰产层的指定深度位置处;接着,可以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向所述指定深度位置处下入表层套管,将所述表层套管的上端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进行连接,对所述表层套管进行固井处理,以在所述表层套管底部形成封固段;通过所述钻头钻开所述封固段,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水平钻进,以钻出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可以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向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下入技术套管,将所述技术套管悬挂在所述表层套管上并对所述技术套管进行固井处理;最后,可以通过所述钻头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钻进,以钻出多个分支井眼,进行气体开采。如此,由于可燃冰高温低压分解的性质,在钻穿可燃冰产层后,可燃冰产层的压力降低,使得可燃冰分解为气液混合物,这样,在可燃冰产层的上部地层的封闭作用下,分解后的气液混合物沿着各分支井眼进入主井眼,继而采到海洋钻井平台,无需大规模的采掘机械,从而可以降低可燃冰的开发成本,以实现对可燃冰的安全、高效、可持续、低成本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如此,通过多个分支井眼,增加与可燃冰的接触面积,可以达到较好的可燃冰产层动用效果,可以进一步提高可燃冰的开采效率。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本文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应用于可燃冰产层;其中,所述可燃冰产层中包括主井眼和与所述主井眼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眼;所述系统包括:
设置在海平面上的海洋钻井平台;
设置在海底泥线上的海底井口防喷器;
设置在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和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之间的隔水管,所述隔水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
设置在所述主井眼的竖直段的导管,所述导管的上端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所述导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可燃冰产层的上方;
设置在所述主井眼的竖直段和造斜段的表层套管,所述表层套管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导管内,且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
设置在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中的技术套管,所述技术套管与所述表层套管的下端相连接;其中,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设置在所述可燃冰产层中;所述分支井眼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延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套管通过封隔器悬挂在所述表层套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和所述分支井眼设置在所述可燃冰产层的指定深度位置处;其中,所述指定深度位置分别与所述可燃冰产层的顶部、底部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大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井眼位于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所处的水平面上,且与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形成指定角度的夹角;其中,所述指定角度的取值范围包括70度至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支井眼中相邻两个分支井眼间隔指定距离;其中,所述指定距离的取值范围包括20米至30米。
6.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有目标海底区域的地质勘探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海底区域包括可燃冰产层;所述方法包括:
从海洋钻井平台向位于泥线的预定井口位置下入导管,并将所述导管下入所述泥线下方的地层;在所述预定井口位置处安装与所述导管的上端相连接的海底井口防喷器,并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下入隔水管,以通过所述隔水管将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相连接;
根据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地震波速度场,确定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并基于所述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下入钻头,并通过所述钻头沿所述隔水管和所述导管钻至所述可燃冰产层的指定深度位置处;
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向所述指定深度位置处下入表层套管,将所述表层套管的上端与所述海底井口防喷器进行连接,对所述表层套管进行固井处理,以在所述表层套管底部形成封固段;通过所述钻头钻开所述封固段,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水平钻进,以钻出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
从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向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下入技术套管,将所述技术套管悬挂在所述表层套管上并对所述技术套管进行固井处理;通过所述钻头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钻进,以钻出多个分支井眼,进行气体开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深度位置分别与所述可燃冰产层的顶部、底部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大于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钻头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钻进,包括:
在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所处的水平面上,通过所述钻头从所述技术套管的两侧沿与所述主井眼的水平段的夹角为指定角度的方向,向所述可燃冰产层内钻进;其中,所述指定角度的取值范围包括70度至90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支井眼中相邻两个分支井眼间隔指定距离;其中,所述指定距离的取值范围包括20米至30米。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地震波速度场,确定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地震波速度场,确定所述目标海底区域的地层强度数据;
基于所述地层强度数据,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确定待钻出的主井眼造斜段的曲率和造斜点位置。
CN201810473648.9A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8756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3648.9A CN108756827B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3648.9A CN108756827B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6827A true CN108756827A (zh) 2018-11-06
CN108756827B CN108756827B (zh) 2021-08-03

Family

ID=64008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3648.9A Active CN108756827B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568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2720A (zh) * 2020-11-19 2021-01-29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鱼骨刺井的现场施工方法及相应配套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30899C2 (ru) * 2000-08-18 2004-06-20 Ухти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газогидратных залежей
CN101575946A (zh) * 2009-04-10 2009-11-11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海洋平台三井架联动作业的方法
CN201517369U (zh) * 2009-10-30 2010-06-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多角度水平分支井天然气开采模拟装置
CN104533287A (zh) * 2014-11-20 2015-04-2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钻鱼刺状多级分支水平井页岩气储层钻完井和增产系统
CN107448176A (zh) * 2017-09-13 2017-12-0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海底浅层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机械射流联合开采方法及装置
CN106761587B (zh) * 2016-11-18 2018-04-20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海洋粉砂质储层天然气水合物多分支孔有限防砂开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30899C2 (ru) * 2000-08-18 2004-06-20 Ухти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газогидратных залежей
CN101575946A (zh) * 2009-04-10 2009-11-11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海洋平台三井架联动作业的方法
CN201517369U (zh) * 2009-10-30 2010-06-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多角度水平分支井天然气开采模拟装置
CN104533287A (zh) * 2014-11-20 2015-04-22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钻鱼刺状多级分支水平井页岩气储层钻完井和增产系统
CN106761587B (zh) * 2016-11-18 2018-04-20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海洋粉砂质储层天然气水合物多分支孔有限防砂开采方法
CN107448176A (zh) * 2017-09-13 2017-12-0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海底浅层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机械射流联合开采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白世星: "某油田S区域大位移水平分支井钻井技术浅谈", 《西部探矿工程》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2720A (zh) * 2020-11-19 2021-01-29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鱼骨刺井的现场施工方法及相应配套设备
CN112282720B (zh) * 2020-11-19 2023-11-10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鱼骨刺井的现场施工方法及相应配套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6827B (zh) 2021-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88259B (zh) 基于温海水-砾石吞吐置换开采i类水合物系统的方法
US20110005762A1 (en) Forming Multiple Deviated Wellbores
US2013003727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ell access to subterranean formations
CN109356556A (zh) 一种深水浅层天然气水合物井下燃烧的开采方法和装置
CN108678672B (zh) 深水浅部复杂岩性地层导管高效置入及井口稳定预测方法
Wyborn et al.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s first hot fractured rock (HFR) underground heat exchanger, Cooper Basin, South Australia
CN105422054A (zh) 海域成岩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方法
Allan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Belridge Field's Diatomite Reservoirs With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From First Attempts to Current Ultra-Tight Spacing
CN108756827A (zh) 一种海底可燃冰的开采系统及方法
RU2295024C1 (ru) Способ сооружения скважин с отдаленным забоем
Jellah First Development Plan for a Small Offshore Field
Crossley Conversion of LPG Salt Caverns to Natural Gas Storage" A TransGas Experience"
Kostøl et al. Optimized Well Completion Design in the Statfjord Field, North Sea
Mills et al. Maari Field Development–Case Study
Barton et al. Genesis Project: Development Well Planning
Haugen et al. Reservoir management challenges of the Terra Nova offshore field: Lessons learned after five years of production
RU2602257C2 (ru) Способ сооружения береговой многозабойной газовой скважины для разработки шельфового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я
Hesjedal et al. Introduction to the Gullfaks Area
Wyborn The Innamincka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 (EGS)–Dealing with the Overpressures
Park et al. A Case Study on the Shwe Gas Field Development Completion in Myanmar—From Design to Installation
CN115217446A (zh) 一种资源开采方法及装置
Burman et al. Marco Polo Deepwater TLP: Completion Implem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Rorvig Development of Denmark's Dan Field
Creamer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deshir Field
Perri et al. Advance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in the Antelope Shale to Establish the Viability of CO2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California's Monterey Formation Siliceous Shales, Class II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Address after: 100007 No. 9 North Main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Dongzhimen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after: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 & D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PETROLEUM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7 No. 9 North Main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Dongzhimen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before: CNP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 & D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