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56475A - 轻便旋盖门锁 - Google Patents

轻便旋盖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56475A
CN108756475A CN201810434298.5A CN201810434298A CN108756475A CN 108756475 A CN108756475 A CN 108756475A CN 201810434298 A CN201810434298 A CN 201810434298A CN 108756475 A CN108756475 A CN 108756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piral cover
window
bear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42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56475B (zh
Inventor
胡昌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IGE LOCK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IGE LOCK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IGE LOCK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IGE LOCK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342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56475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81043429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8756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56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6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56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6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14Closures or guards for keyholes
    • E05B17/18Closures or guards for keyholes shaped as lids or slides
    • E05B17/185Closures or guards for keyholes shaped as lids or slides pivoting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ck face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轻便旋盖门锁,包括面板、旋盖及用于设置锁用器件的窗口,窗口布置在面板上,旋盖位于窗口的外侧;旋盖包括转轴连接部和遮盖部,在旋盖摆动过程中旋盖的遮盖部既能露出窗口也能遮盖住窗口;还包括轴承,轴承布置在窗口的上方;还包括转轴,转轴的外侧端部固连在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上,内侧端部连接到轴承的轴承孔中从而让旋盖借助于转轴与轴承的结合能够在面板上左右摆动;在转轴的内侧端部设置有转轴螺纹,定位螺丝通过转轴螺纹连接到转轴上,在定位螺丝的螺丝头与轴承之间设置有弹簧垫,从而当定位螺丝在轴向上拉紧转轴时,旋盖能够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这样旋盖可以按照使用者的需要停留在便于观察锁用器件的位置,使用灵活。

Description

轻便旋盖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锁,特别涉及一种轻便旋盖门锁。
背景技术
按照开锁识别方式,锁具一般可以分为机械锁和电子锁。机械锁一般是通过锁胆与钥匙是否适配来识别使用者的身份。电子锁则一般使用信息采集装置例如IC卡采集头采集IC卡信息,又或者采用指纹信息采集头采集使用者的指纹信息,然后把采集的信息输送到识别中心进行身份识别。在传统的电子锁上,为了便于信息的采集,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一般直接外露于锁具的面板上。但是这种外露的设置方式使得所述信息采集装置非常容易集聚灰尘、接触水汽而影响到采集精度,而且还非常容易遭受其他外物的碰撞而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新一代的电子锁一般都安装有保护盖,例如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320156248.8中的一种具有指纹传感器保护翻盖的指纹锁传感器安装面板,包括具有指纹传感器安装窗口的固定架、装设于固定架上的转轴和可旋转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翻盖,所述翻盖盖压于指纹传感器安装窗口上。这样,让所述翻盖绕所述转轴旋转即能够打开所述安装窗口。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保护盖是绕旋转轴上下翻转的, 我们把此结构称之为翻盖结构。所述翻盖结构虽然能够对信息采集装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在使用效果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翻起的所述保护盖会遮挡使用者的视线而阻碍使用者观察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特别在比较黑暗的使用环境或者对年老的使用者来说应用更加不便,使用者需要多次试错的过程后才能够把指纹或ic卡准确地放置到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上,严重影响了锁具的应用友好度。
我们还注意到于2013年11月18日提出的中国发明专利201310575498.x中记载了一种具有活动盖子的锁具,锁具包括能够设置到门扇上的面盖、旋转设置在面盖上的活动盖子。所述面盖包括面盖主体以及嵌装在所述面盖主体上的小面板,在所述小面板上设置有轴孔,活动盖子上设置有能够在轴孔中转动的转轴,转轴包括一段过渡部位,过渡部位的横截面轮廓至少具有一段弧形部及位于弧形部对面的一个凸出的支点部;在面盖上还设置有弹性臂,弧形部顶靠在弹性臂上,支点部顶靠在轴孔壁体上。在弧形部、支点部和弹性臂的协调作用下即可以实现活动盖子的自动旋摆和把所述活动盖子定位在旋转幅度内的左或右其中一个极限位置上。上述活动盖子所采用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旋摆结构。这种旋摆盖结构可以解决视线被遮挡的问题。但是我们发现所述活动盖子只能提留在旋转幅度内的左或右其中一个极限位置上,而不能停留在旋转幅度内的其他位置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对旋盖(相当于专利201310575498.x中的活动盖子)的旋摆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所述旋盖摆动过程中不仅轻松而且还能够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轻便旋盖门锁,所述门锁包括面板、旋盖及用于设置锁用器件的窗口,所述窗口布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旋盖位于所述窗口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包括转轴连接部和遮盖部,在所述旋盖摆动过程中所述旋盖的遮盖部既能露出所述窗口也能遮盖住所述窗口;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定位在所述窗口的上方;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端部固连在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上,内侧端部连接到所述轴承的轴承孔中从而让所述旋盖借助于所述转轴与轴承的结合能够在所述面板上左右摆动;在所述转轴的内侧端部设置有转轴螺纹,定位螺丝通过所述转轴螺纹连接到所述转轴上,在所述定位螺丝的螺丝头与所述轴承之间设置有弹簧垫,从而当所述定位螺丝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时,所述旋盖能够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
其中,所述锁用器件可以为锁芯、指纹信息采集器等器件。
其中,所述窗口是用于设置所述锁用器件的空缺区域(部位);所述窗口布置在所述面板上,主要定义了所述窗口设置的方式和位置,包括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所述面板上,即:所述窗口既可以是在所述面板上直接预留出的一个用于设置所述锁用器件的空缺空腔(例如后面将要提及的与所述面板一体成型的窗口周壁,所述窗口位于所述窗口周壁的中央区域),所述窗口还可以是一个预留在独立部件(例如后面将要提及的独立设置的窗口周壁)的中央区域位置上的空缺空腔而所述独立部件连接在所述面板上从而是构成所述窗口间接布置在所述面板上的结构。
其中,所述转轴连接部是所述旋盖上的用于直接连接所述转轴的连接部及所述连接部的周边部分,其可以是独立于所述遮盖部并连接在所述遮盖部上的独立构件;或者是一体形成于所述遮盖部上的构造体,例如设置在所述遮盖部上的凸台部或平面部。
其中,所述遮盖部是所述旋盖上用于露出或遮盖住所述窗口的盖体部。
其中,所述轴承布置在所述窗口的上方,该特征定义了所述轴承的布置位置,所述轴承可以直接定位在所述面板上,例如定位在所述面板的内、外侧壁面上或者穿套设置在所述面板的通孔中;又或者间接定位在所述面板上,例如在所述窗口区域内设置有定位在所述面板内侧壁上的安装座,所述轴承定位在所述安装座上。其次所述轴承既可以是滚珠轴承,还可以是滑动轴承等,而所述滑动轴承既可以是外购的标准滑动轴承,还可以是在所述面板上直接加工出的等同于滑动轴承的滑动支撑结构。
其中,所述转轴的外侧端部固连在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上,可以解读为所述转轴与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一体成形,或者所述转轴与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之间采用分体结构,所述转轴通过焊接或粘接等方式固连在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上。这样,当所述转轴轴向移动时也会带动所述旋盖轴向移动。
其中,所述转轴螺纹可以是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设置在所述转轴内侧端部的外侧壁上。此时在所述定位螺丝上设置轴向延伸的螺丝连接孔,在所述螺丝连接孔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轴的内侧端部旋接在所述螺丝连接孔内。所述转轴螺纹还可以是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设置在所述转轴内侧端部上的轴向延伸的转轴连接孔内。此时在所述定位螺丝的外侧壁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定位螺丝旋接在所述转轴连接孔内。
其中,在所述定位螺丝的螺丝头与所述轴承之间设置有弹簧垫。这样当锁紧所述定位螺丝而收窄所述螺丝头与所述轴承之间的间距而挤压所述弹簧垫时,所述弹簧垫发生弹性变形继而通过所述定位螺丝给予所述转轴一定的轴向拉紧力,使所述转轴能够在长时间内维持恒定的拉紧状态。
其中,当所述定位螺丝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时,所述旋盖能够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旋盖在摆动幅度内的定位方式和定位结构。例如,当所述定位螺丝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时,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与所述面板之间直接贴合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与所述面板之间能够形成连续性的摩擦阻力。又或者设置下面将要论述到的过渡平垫片,所述过渡平垫片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与所述面板之间,当所述定位螺丝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时,所述过渡平垫片同时贴合设置于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与所述面板之间,从而能够在所述过渡平垫片与所述旋盖之间形成连续性的摩擦阻力。这样,所述定位螺丝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时,所述旋盖能够依靠摩擦阻力克服自重而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拉紧”首先定义了通过旋拧所述定位螺丝来改变所述转轴的轴向位置的操作。当所述定位螺丝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时,所述转轴将在轴向方向上以背向所述遮盖部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旋盖相对地更靠近所述面板,减少所述面板与所述旋盖之间的轴向间隙。其次,所述“拉紧”定义了所述定位螺丝所施加于所述转轴上的是适量的轴向作用力。所述轴向作用力不会过大而导致所述旋盖死死地紧贴于所述面板上而导致所述旋盖不能在摆动幅度内摆动。所述轴向作用力也不会过小而导致会使所述旋盖与所述面板之间存在过大的轴向间隙而导致所述旋盖不能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为了能够使所述旋盖能够在所述面板上左右摆动,而又能够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所述定位螺丝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的力度必须是适量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由于所述转轴的一端固连在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上,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轴承的轴承孔中。这样所述轴承能够为所述转轴提供转动支撑,有效地减少所述转轴在旋转时出现的径向蹿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所述转轴与所述面板之间的径向摩擦阻力,从而使得所述旋盖能够在所述面板上相对平稳而且轻松地摆动。
2.由于在所述定位螺丝的螺丝头与所述轴承之间设置有弹簧垫。这样当锁紧所述定位螺丝而收窄所述螺丝头与所述轴承之间的间距而挤压所述弹簧垫时,所述弹簧垫发生弹性变形继而通过所述定位螺丝给予所述转轴一定的轴向拉紧力,使所述转轴能够在长时间内维持恒定的拉紧状态。
3.由于当所述定位螺丝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时,所述旋盖能够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这样所述旋盖可以按照使用者的需要停留在便于观察所述锁用器件的位置,使用灵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过渡平垫片,所述过渡平垫片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与所述面板之间。这样,借助所述过渡平垫片,在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与所述面板之间形成极小的轴向间距,能够避免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与所述面板长期相互摩擦而出现磨损进而影响到所述转轴的拉紧度。而且在所述定位螺丝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时,在所述过渡平垫片与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之间能够形成摩擦阻力而使得所述旋盖能够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其次,在合理设置所述转轴连接部或所述面板与所述过渡平垫片的结合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所述过渡平垫片让所述旋盖的遮盖部与所述面板之间形成极小的轴向间距,避免所述遮盖部直接贴合在所述面板上滑行而刮花所述面板,同时还有利于减少所述旋盖摆动过程中受到所述面板施加的阻力而影响轻滑度。
所述弹簧垫是使所述转轴能够在长时间内维持恒定的拉紧状态的关键构件之一,所以不能忽视所述弹簧垫的受力情况。为了能够对所述弹簧垫施加均匀的作用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螺丝平垫片,所述螺丝平垫片设置在所述弹簧垫与所述轴承之间或所述定位螺丝的螺丝头与所述弹簧垫之间,所述螺丝平垫片与所述转轴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轴向间距。其中,所述螺丝平垫片具有相对大径向延伸面幅的工作面。借助所述螺丝平垫片的工作面能够给予所述弹簧垫相对平稳的支撑和均匀的作用力,避免所述弹簧垫出现明显不均匀的变形而影响到施加到所述转轴上的拉紧力。另外,由于所述螺丝平垫片与所述转轴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轴向间距,这样,所述螺丝平垫片不会直接接触所述转轴而对转轴的径向旋转造成干涉,更不会把所述转轴顶死而影响所述转轴的轴向位置的调整。所述轴向间隙能够为所述转轴的轴向位移提供轴向调整空间。
又或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定位螺丝上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呈T型从而具有横向套头和纵向套主体,其中所述横向套头顶靠住所述轴承,所述弹簧垫位于所述定位螺丝的螺丝头与所述横向套头之间,所述纵向套主体插入所述轴承的轴承孔中,所述纵向套主体与所述转轴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轴向间隙。这样,所述横向套头可以为所述弹簧垫提供相对平稳的支撑和均匀的作用力,避免所述弹簧垫出现明显不均匀的变形而影响到施加到所述转轴上的拉紧力。所述纵向套主体插入所述轴承的轴承孔中可以减少所述定位螺丝与所述轴承的轴承孔壁之间的径向间隙,减少所述定位螺丝的径向蹿动,从而减少或避免所述定位螺丝长期径向蹿动而出现松脱。另外,所述纵向套主体与所述转轴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轴向间隙。这样,所述纵向套主体不会直接接触所述转轴而对转轴的径向旋转造成干涉,更不会把所述转轴顶死而影响所述转轴的轴向位置的调整。所述轴向间隙能够为所述转轴的轴向位移提供轴向调整空间。
为了能够给予所述轴承相对稳定的径向定位以及防止所述轴承轻易地跑蹿到所述面板的外侧空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有轴承定位孔,所述轴承定位孔呈台阶状包括小直径的第一孔和大直径的第二孔,所述第一孔靠近所述面板的外侧,所述轴承紧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孔中。这样,在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形成有径向延伸的台阶面,所述轴承可以通过所述台阶面得到初步的轴向定位而不能轻易地跑蹿到所述面板的外侧空间。另外,所述轴承紧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孔中,能够减少所述轴承的径向蹿动,使得所述旋盖左、右摆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同时减少或避免所述轴承的外圈在所述第二孔内出现明显的径向旋转而与所述第二孔的孔内壁长期摩擦而出现磨损而影响到整个轴承的安装稳定性以及旋转平稳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凸设于所述面板上的窗口周壁,所述窗口设置在所述窗口周壁所环绕的中央区域,所述轴承定位孔位于所述窗口上方的所述面板或所述窗口周壁上。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窗口周壁的布局位置,所述窗口周壁围绕所述窗口设置。
所述窗口周壁既可以是与所述面板分离但能够连接在一起的独立部件,也可以是与所述面板一体成型的凸出体。其次,所述窗口周壁可以是连续延伸围绕所述窗口设置,还可以是去掉部分后断续延伸围绕所述窗口设置。至于围绕的范围,所述窗口周壁可以是围绕所述窗口一整圈、半圈或者四分之一圈也是可行的。所述窗口周壁可以成为所述窗口的装饰边框,粗化所述窗口的边线,使所述窗口显得丰厚稳重而又大气得体。另外,所述轴承定位孔与所述窗口周壁中的部分壁体共用布置空间,使得所述面板的结构更加紧凑和简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旋盖的遮盖部布置于所述窗口周壁的外侧。这样所述窗口周壁可以使所述遮盖部的内侧面与所述面板的外侧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或减少所述旋盖的遮盖部在摆动过程中刮划所述面板的外侧面,同时有利于减少所述遮盖部的内侧面与所述面板的外侧面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所述旋盖摆动过程中更加轻滑。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窗口周壁的内侧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电信号连接所述门锁的中央控制器;在所述旋盖的遮盖部的下方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感应器的触发磁体,所述触发磁体能够引发所述感应器产生感应信号。这样,所述中央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后可以自动判断下一步动作例如启动所述门锁上的某器件,方便用户的使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窗口区域内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信号连接所述门锁的中央控制器,所述指示灯工作响应于已经旋开的所述旋盖。这样,旋开所述旋盖后,所述指示灯可以响应于已经旋开的所述旋盖进行下一步操作,例如启动照亮所述窗口区域进而照亮所述锁用器件,便于使用者观察所述锁用器件,从而优化所述门锁的应用友好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含有旋盖的门锁的正视图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向左旋摆的旋盖;
图2是所述含有旋盖的门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含有旋盖的门锁处于分解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含有轻便旋盖的门锁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是一种含有轻便旋盖2的门锁,所述门锁包括面板1、旋盖2、转轴连接装置3、开锁信号采集装置4、感应器5及锁体(图中未画出)等。
在所述面板1上设置有窗口10,围绕所述窗口10设置有一圈凸出于所述窗口10的窗口周壁11,所述窗口周壁11与所述面板1一体成型,所述窗口10位于所述窗口周壁11所环绕的中央区域;作为其它实施方案还可以是(图中未画出),将所述窗口周壁11设置为独立的塑料部件或金属部件并通过卡接或螺丝连接方式连接到所述面板1上,所述窗口10位于所述独立的塑料部件或金属部件的中央区域并穿透所述面板1。
所述窗口周壁11可以是连续延伸围绕所述窗口10设置,还可以是去掉部分后断续延伸围绕所述窗口10设置。至于围绕的范围,所述窗口周壁11可以是围绕所述窗口10一整圈、半圈或者四分之一圈也是可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窗口周壁11是连续延伸围绕所述窗口10一整圈。在所述面板1上还设置有转轴连接装置3,所述转轴连接装置3位于所述窗口10上方。所述门锁还包括有摆动设置在所述面板1上的旋盖2,所述旋盖2包括遮盖部21、转轴22和转轴连接部23,所述遮盖部21布置于所述窗口周壁11的外侧,所述转轴22的外侧端部固连在所述旋盖2的转轴连接部23上与所述转轴连接部23一体成形,所述转轴22的内侧端部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连接装置3上。在所述旋盖2摆动过程中所述旋盖2的遮盖部21既能露出所述窗口10也能遮盖住所述窗口10。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22与所述旋盖2的转轴连接部23还为分体结构但通过螺纹连接等结构连接为一体也是可行的。在所述旋盖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旋盖装饰浮雕图纹210,在位于所述窗口周壁11外围的所述面板1上也设置有面板浮雕装饰图纹12。所述旋盖装饰浮雕图纹210和面板浮雕装饰图纹12是具有一定造型的凹凸不平的立体装饰图案或纹理。所述面板浮雕装饰图纹12与所述旋盖浮雕装饰图纹210相互映衬,使得所述门锁显得更加靓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由于围绕所述窗口10设置有一圈凸出于所在面板1的窗口周壁11,所述旋盖2布置于在所述窗口周壁11之外侧上。这样,所述窗口周壁11可以成为所述窗口10的装饰边框,粗化所述窗口10的边线,使所述窗口10显得丰厚稳重而又大气得体。所述窗口周壁11还可以使所述遮盖部21的内侧面与所述面板1的外侧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或减少所述遮盖部21在摆动过程中刮划所述面板1的外侧面,同时有利于减少所述遮盖部21的内侧面与所述面板1的外侧面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所述旋盖2摆动过程中更加轻滑。另外,由于在所述旋盖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旋盖2浮雕装饰图纹。这样,所述旋盖2浮雕装饰图纹首先可以点缀所述旋盖2的外侧面,优化所述旋盖2的装饰效果。其次,由于所述旋盖2浮雕装饰图纹具有凹凸不平的立体造型,相对平滑的平面,人手更容易通过所述浮雕装饰图纹施加作用力于所述旋盖2上。所述旋盖2浮雕装饰图纹成为旋合或旋开所述旋盖2的着力部。如此,人手不需要过多地接触所述面板1,减少或避免粘附在所述面板1上的灰尘或细菌沾污人手,同时也可以减少或避免粘附在所述人手上的灰尘、油污或水液沾污所述面板1,影响到所述面板1的外观或使用寿命。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位于所述窗口10上方的所述窗口周壁11上布置有轴承定位孔13,所述轴承定位孔13呈台阶状包括小直径的第一孔131和大直径的第二孔132,在所述第一孔131和第二孔132之间形成有径向延伸的台阶面133,所述第一孔131靠近所述面板1的外侧。所述转轴连接装置3包含有轴承31例如滚珠轴承,所述轴承31紧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孔132中。所述转轴22内侧端沿轴向插入所述轴承31的轴承孔中从而让所述旋盖2借助于所述转轴22和所述轴承31的结合能够在面板上左右摆动。这样所述轴承31能够通过所述台阶面133得到初步的轴向定位而不能轻易地跑蹿到所述面板1的外侧空间,并能够为所述转轴22提供转动支撑,并降低所述转轴22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阻力,使得所述旋盖2左、右摆动的过程中更轻滑,手感更优。另外所述轴承31紧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孔132中的安装方式能够减少所述轴承31的径向蹿动,使得所述旋盖2左、右摆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同时减少或避免所述轴承31的外圈在所述第二孔132内出现明显的径向旋转而与所述第二孔132的孔内壁长期摩擦而出现磨损进而影响到整个轴承31的安装稳定性以及旋转平稳度。除了通过所述轴承定位孔13对所述轴承31进行定位,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把所述轴承31定位在所述面板1上。
在所述轴承31的作用下,所述旋盖2可以轻滑地左、右摆动打开或遮盖所述窗口10。打开所述窗口10后,如果不对所述旋盖2进行适当的定位,所述旋盖2有可能会在自重力作用下旋转到不恰当的位置。鉴于此对打开状态下的所述旋盖2进行定位是必须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转轴连接装置3还包括有定位螺丝32、弹簧垫34,在所述转轴22的内侧端部设置有转轴螺纹220,所述定位螺丝32通过所述转轴螺纹220连接到所述转轴22上,所述弹簧垫34设置在所述定位螺丝32的螺丝头321与所述轴承31之间。从而当所述定位螺丝32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22时,所述旋盖2能够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
其中,所述转轴螺纹220可以是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设置在所述转轴22内侧端部的外侧壁上。此时在所述定位螺丝32上设置轴向延伸的螺丝连接孔,在所述螺丝连接孔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轴22的内侧端部旋接在所述螺丝连接孔内。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螺纹220为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设置在所述转轴22内侧端部上的轴向延伸的转轴连接孔内。此时在所述定位螺丝32的外侧壁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定位螺丝32旋接在所述转轴连接孔内。
其中,在所述定位螺丝32的螺丝头321与所述轴承31之间设置有弹簧垫34。这样当锁紧所述定位螺丝32而收窄所述螺丝头321与所述轴承31之间的间距而挤压所述弹簧垫34时,所述弹簧垫34发生弹性变形继而通过所述定位螺丝32给予所述转轴22一定的轴向拉紧力,使所述转轴22能够在长时间内维持恒定的拉紧状态。
其中,当所述定位螺丝32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22时,所述旋盖2能够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旋盖2在摆动幅度内的定位结构。例如,当所述定位螺丝32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22时,所述旋盖2的转轴连接部23与所述窗口周壁11之间直接贴合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旋盖2的转轴连接部23与所述窗口周壁11之间能够形成连续性的摩擦阻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旋盖2的转轴连接部23与所述窗口周壁11之间设置有过渡平垫片6,所述过渡平垫片6套设在所述转轴22上。在所述窗口周壁11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过渡平垫片6的垫片定位槽134,所述垫片定位槽134的槽深小于所述过渡平垫片6的厚度。在所述定位螺丝32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22时,在所述过渡平垫片6与所述旋盖2的转轴连接部23之间能够形成摩擦阻力而使得所述旋盖2能够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另外借助所述过渡平垫片6,首先能够在所述旋盖2的转轴连接部23与所述窗口周壁11之间形成极小的轴向间距,避免所述旋盖2的转轴连接部23与所述窗口周壁11长期相互摩擦而出现磨损进而影响到所述转轴22的拉紧度;其次还可以使得所述遮盖部21与所述窗口周壁11之间形成极小的轴向间距,避免所述遮盖部21直接贴合在所述窗口周壁11上滑行而刮花所述窗口周壁11,同时还有利于减少所述旋盖2摆动过程中受到所述窗口周壁11施加的阻力而影响轻滑度。而在没有设置所述窗口周壁11的情况,所述过渡平垫片6套设在所述转轴22上并位于所述旋盖2的转轴连接部23与所述面板1之间。
所述弹簧垫34是使所述转轴22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恒定的拉紧状态的关键构件之一,所以不能忽视所述弹簧垫34的受力情况。为了能够对所述弹簧垫34施加均匀的作用力,可以采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是(此方式相对简单,省略相关视图),设置螺丝平垫片,所述螺丝平垫片设置在所述弹簧垫34与所述轴承31之间或所述定位螺丝32的螺丝头321与所述弹簧垫34之间,所述螺丝平垫片与所述转轴22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轴向间距。其中,所述螺丝平垫片具有相对大径向延伸面幅的工作面。借助所述螺丝平垫片的工作面能够给予所述弹簧垫34相对平稳的支撑和均匀的作用力,避免所述弹簧垫34出现明显不均匀的变形而影响到施加到所述转轴22上的拉紧力。另外,由于所述螺丝平垫片与所述转轴22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轴向间距,这样,所述螺丝平垫片不会直接接触所述转轴22而对转轴22的径向旋转造成干涉,更不会把所述转轴22顶死而影响所述转轴22的轴向位置的调整。所述轴向间隙能够为所述转轴22的轴向位移提供轴向调整空间。
还可以采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定位螺丝32上的导向套33,所述导向套33呈T型从而具有横向套头331和纵向套主体332,其中所述横向套头331顶靠住所述轴承31,所述纵向套主体332插入所述轴承31的轴承孔中,所述弹簧垫34位于所述定位螺丝32的螺丝头321与所述横向套头331之间,所述纵向套主体332与所述转轴22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轴向间隙L。这样,所述横向套头331可以为所述弹簧垫34提供相对平稳的支撑和均匀的作用力,避免所述弹簧垫34出现明显不均匀的变形而影响到施加到所述转轴22上的拉紧力。所述纵向套主体332插入所述轴承31的轴承孔中可以减少所述定位螺丝32与所述轴承31的轴承孔壁之间的径向间隙,减少所述定位螺丝32的径向蹿动,从而减少或避免所述定位螺丝32长期径向蹿动而出现松脱。另外,所述纵向套主体332与所述转轴22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轴向间隙。这样,所述纵向套主体332不会直接接触所述转轴22而对所述转轴22的径向旋转造成干涉,更不会把所述转轴22顶死而影响所述转轴22的轴向位置的调整。所述轴向间隙能够为所述转轴22的轴向位移提供轴向调整空间。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所述窗口10所在区域内设置有开锁信号采集装置4和指示灯(图中未画出)等锁用器件,所述开锁信号采集装置4、指示灯分别电信号连接所述门锁的中央控制器(图中未画出)并分别工作响应于已经旋开的所述旋盖2。在所述窗口周壁11的内侧设置有感应器5,所述感应器5电信号连接所述门锁的中央控制器,在所述旋盖2的遮盖部21下方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感应器5的触发磁体51,所述触发磁体51能够引发所述感应器5产生感应信号。这样,旋开所述旋盖2的遮盖部21时,设置在所述遮盖部21下方的触发磁体51远离所述感应器5而引发所述感应器5产生感应信号,所述感应信号传递到所述中央控制器后,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启动所述开锁信号采集装置4和指示灯,从而可以省略对所述信号采集装置的手动启动操作,并能够通过所述指示灯照亮所述窗口区域内的所述开锁信号采集装置4,便于使用者观察所述开锁信号采集装置4,从而优化所述门锁的应用友好度。

Claims (9)

1.轻便旋盖门锁,所述门锁包括面板、旋盖及用于设置锁用器件的窗口,所述窗口布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旋盖位于所述窗口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包括转轴连接部和遮盖部,在所述旋盖摆动过程中所述旋盖的遮盖部既能露出所述窗口也能遮盖住所述窗口;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布置在所述窗口的上方;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端部固连在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上,内侧端部连接到所述轴承的轴承孔中从而让所述旋盖借助于所述转轴与轴承的结合能够在所述面板上左右摆动;在所述转轴的内侧端部设置有转轴螺纹,定位螺丝通过所述转轴螺纹连接到所述转轴上,在所述定位螺丝的螺丝头与所述轴承之间设置有弹簧垫,从而当所述定位螺丝在轴向上拉紧所述转轴时,所述旋盖能够停留在摆动幅度内的任意角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平垫片,所述过渡平垫片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旋盖的转轴连接部与所述面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丝平垫片,所述螺丝平垫片设置在所述弹簧垫与所述轴承之间或所述定位螺丝的螺丝头与所述弹簧垫之间,所述螺丝平垫片与所述转轴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轴向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定位螺丝上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呈T型从而具有横向套头和纵向套主体,其中所述横向套头顶靠住所述轴承,所述弹簧垫位于所述定位螺丝的螺丝头与所述横向套头之间,所述纵向套主体插入所述轴承的轴承孔中,所述纵向套主体与所述转轴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轴向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轴承定位孔,所述轴承定位孔呈台阶状包括小直径的第一孔和大直径的第二孔,所述第一孔靠近所述面板的外侧,所述轴承紧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二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设于所述面板上的窗口周壁,所述窗口设置在所述窗口周壁所环绕的中央区域,所述轴承定位孔位于所述窗口上方的所述面板或所述窗口周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的遮盖部布置于所述窗口周壁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门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口周壁的内侧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电信号连接所述门锁的中央控制器;在所述旋盖的遮盖部的下方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感应器的触发磁体,所述触发磁体能够引发所述感应器产生感应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门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窗口区域内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信号连接所述门锁的中央控制器,所述指示灯工作响应于已经旋开的所述旋盖。
CN201810434298.5A 2018-05-08 轻便旋盖门锁 Active CN108756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4298.5A CN108756475B (zh) 2018-05-08 轻便旋盖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4298.5A CN108756475B (zh) 2018-05-08 轻便旋盖门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6475A true CN108756475A (zh) 2018-11-06
CN108756475B CN108756475B (zh) 2024-05-31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4605A (zh) * 2020-06-30 2020-10-20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触摸式智能门锁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80331A (en) * 1932-01-11 1932-09-15 John Walter Baily An improved means of protecting the faces of cylinder and the like locks
CN2458032Y (zh) * 2000-12-12 2001-11-07 卢建勇 旋转式行酒令装置
CN201920393U (zh) * 2010-12-07 2011-08-10 日升五金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翻盖转轴有摩擦阻尼的自助餐炉
CN202303543U (zh) * 2011-08-15 2012-07-04 中山市通快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导油板自动悬停的吸油烟机
CN204229486U (zh) * 2014-10-15 2015-03-25 凯拔(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带采集窗口照明指示的指静脉识别智能锁
CN205502757U (zh) * 2016-04-15 2016-08-24 杭州摇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钥匙孔保护盖机构
CN208267567U (zh) * 2018-05-08 2018-12-21 佛山市思歌锁业科技有限公司 轻便旋盖门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80331A (en) * 1932-01-11 1932-09-15 John Walter Baily An improved means of protecting the faces of cylinder and the like locks
CN2458032Y (zh) * 2000-12-12 2001-11-07 卢建勇 旋转式行酒令装置
CN201920393U (zh) * 2010-12-07 2011-08-10 日升五金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翻盖转轴有摩擦阻尼的自助餐炉
CN202303543U (zh) * 2011-08-15 2012-07-04 中山市通快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导油板自动悬停的吸油烟机
CN204229486U (zh) * 2014-10-15 2015-03-25 凯拔(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带采集窗口照明指示的指静脉识别智能锁
CN205502757U (zh) * 2016-04-15 2016-08-24 杭州摇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钥匙孔保护盖机构
CN208267567U (zh) * 2018-05-08 2018-12-21 佛山市思歌锁业科技有限公司 轻便旋盖门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94605A (zh) * 2020-06-30 2020-10-20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触摸式智能门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67567U (zh) 轻便旋盖门锁
CN208267568U (zh) 含有旋盖的门锁
CN108756475A (zh) 轻便旋盖门锁
CN108442817A (zh) 含有旋盖的门锁
CN207363450U (zh) 一种旋转门的固定机构
CN108756475B (zh) 轻便旋盖门锁
CN211192050U (zh) 一种改进型超精密度数控车床
CN200940201Y (zh) 针距调节装置
CN213258688U (zh) 一种半自动模具抛光机
CN206170906U (zh) 一种气缸套支撑肩端面标识检具
CN209223929U (zh) 一种装配夹具
CN209578832U (zh) 一种用于安装刀柄的锁刀座
CN208303938U (zh) 一种用于薄壁壳体零件侧壁的槽镗孔加工的夹具
CN217459425U (zh) 一种仓门装置及基因测序仪
CN220293211U (zh) 一种降噪型打磨机电机和主轴连接的一体式五金件
CN219306201U (zh) 一种带旋转式无极调速的美甲笔试打磨机
TW200642912A (en) Label affixing machine having label roll core holding mechanism
CN210196259U (zh) 一种可减少噪音的合页
CN209369558U (zh) 一种后门铰链
CN207742609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用凹凸轮组件
CN213089318U (zh) 一种纸制品生产固版机
CN220344465U (zh) 一种多功能360度脚板搓
CN209602634U (zh) 一种镀膜装置的旋转盘
CN207632883U (zh) 一种在公转齿轮设耐磨片的真空镀膜机
CN212271884U (zh) 一种新型淋浴房转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