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56309B -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56309B
CN108756309B CN201810516222.7A CN201810516222A CN108756309B CN 108756309 B CN108756309 B CN 108756309B CN 201810516222 A CN201810516222 A CN 201810516222A CN 108756309 B CN108756309 B CN 108756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ods
plate
vertica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62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56309A (zh
Inventor
姚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5162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56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56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6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56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6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12Small buildings or other erections for limited occupation, erected in the open air or arranged in buildings, e.g. kiosks, waiting shelters for bus stops or for filling stations, roofs for railway platforms, watchmen's huts or dressing cubicles
    • E04H1/1205Small buildings erected in the open ai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包括房体,房体顶部靠近后侧的两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液压杆,房体顶部靠近前侧两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二液压杆,房体顶部上部设有斜板,第一液压杆及第二液压杆的活动杆的上部均通过轴承套装套环,斜板的边角与对应的套环侧部之间均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固定杆的的端部与斜板的对应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本发明中的太阳能发电板的角度可以自动往复调节,在白天的不同时间可以实现阳光对太阳能发电板保持较好的照射角度,从而提高太阳能发电板的发电效率,通过蓄电池进行更多电能的储存,储存的电能供给日常生活实用,打造出一个更加智能的生态节能型建筑。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态节能建筑。
背景技术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最常见的节能建筑多数利用太阳能与风能以及雨水等,但是目前多数的建筑房顶的太阳能发电板是固定安装的,不能根据太阳的升起与降落而自动调节角度来保证较优的光照入射角,导致太阳能发电板的输出功率变化幅度较大,从而影响一个时间段内太阳能发电板的发电总量,中国计量学院学报第23卷第2期的文章编号为10041540(2012)02015204的文章《光照入射角对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的影响》中对光照入射角对太阳能发电板发电功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实验证明入射角对发电功率的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节能建筑,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包括房体,房体顶部靠近后侧的两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液压杆,房体顶部靠近前侧两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二液压杆,房体顶部上部设有斜板,第一液压杆及第二液压杆的活动杆的上部均通过轴承套装套环,斜板的边角与对应的套环侧部之间均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固定杆的的端部与斜板的对应的边角处固定连接,伸缩杆的活动杆的端部与对应的套环侧部之间铰接连接,房体顶部中间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侧板,侧板的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一横轨,两条第一横轨之间设有环状体,环状体包括两个直杆部和两个半圆环部,环状体的前后两侧中间对称固定安装横向的伸缩杆,伸缩杆的活动杆的外端与对应的第一横轨之间均通过第一滑块连接,环状体的内部设有长条板,长条板位于两个直杆部中间,长条板与直杆部平行,长条板包括直板部和两个半圆板部,半圆板部与对应的半圆环部同心,长条板的两端上部与环状体对应的端部上部之间均通过倒U型支架固定连接,长条板顶部固定安装环状齿条,环状齿条包括两个直齿部和两个半圆环齿部,半圆环齿部与对应的半圆板部同心,房体顶部开设轴孔,轴孔内通过密封轴承安装动力轴,动力轴上端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环状齿条啮合配合,动力轴上套装轴承,轴承位于对应的直杆部与直板部之间,轴承的外圈与对应的直杆部与直板部均接触配合,环状体的两端对称固定安装第二横轨,第二横轨与第一横轨垂直,房体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第三液压杆,第三液压杆的活动杆的内端与对应的第二横轨之间配合安装第二滑块,左侧的第三液压杆的缸体与左侧的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的缸体之间及右侧的第三液压杆与右侧的第一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的缸体之间均通过液压油管连通,斜板上部铺设太阳能发电板,房体内顶部固定安装蓄电池,太阳能发电板与蓄电池相连,房体内顶部固定安装横向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主动伞齿轮,动力轴的下端固定安装从动伞齿轮,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啮合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生态节能建筑,所述的斜板下端处通过多根支杆固定安装集水槽,房体前侧固定安装水箱,水箱中间固定安装竖向的隔板,隔板将水箱分隔成左右两个部分,水箱底面左右两侧对称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下端均固定安装竖管,竖管内均设有竖轴,竖轴上通过轴承套装定位套,定位套与对应的竖管内壁之间通过横杆固定连接,竖轴外周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对应的竖轴为一体结构,两个竖管之间固定安装横板,横板上部固定安装横向的发电机,两个竖管的侧部均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通过轴承安装横轴,横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竖轴上均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与对应的第一伞齿轮啮合配合,发电机的转轴上固定安装第二齿轮,横轴上固定安装第三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配合,第一通孔内均配合设置活塞柱,活塞柱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竖杆,竖杆上均套装导向套,导向套与隔板之间均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隔板上端设有导流槽,导流槽底部中间与隔板上端交接连接,竖杆的上端与导流槽底部之间均通过连杆铰接连接,导流槽的两端底部均固定安装浮体,导流槽中间上部设有竖向的下水管,下水管通过连接支架与房体之间固定连接,集水槽底部固定安装数根均匀分布的导水管,导水管的另一端与下水管上端固定连接,发电机与蓄电池相连。
如上所述的一种生态节能建筑,所述的横轴与第二通孔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生态节能建筑,所述的斜板的左右两端上部均固定安装挡流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中的太阳能发电板的角度可以自动往复调节,在白天的不同时间可以实现阳光对太阳能发电板保持较好的照射角度,从而提高太阳能发电板的发电效率,通过蓄电池进行更多电能的储存,储存的电能供给日常生活实用,打造出一个更加智能的生态节能型建筑,还可以将太阳能发电板接入国家电网,减轻国家电能供给压力较大的现状。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后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蓄电池给电机供电,电机工作带动动力轴转动,动力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环状齿条的啮合配合可以带动环状体与长条板的结合体移动,轴承可以保证动力轴时刻位于环状体与长条板之间的环状空间之内,当动力轴从一侧的直杆部与直板部之间移动到另一侧的直杆部与直板部之间后,环状体与长条板的结合体会进行反向移动,两个伸缩杆与第一横轨及第一滑块可以保证环状体与长条板的结合体运行轨迹保持稳定,环状体与长条板的结合体向左移动时可以使左侧的第三液压杆压缩右侧的第三液压杆伸出,从而可以使左侧的第一液压杆及第二液压杆伸出,右侧的第一液压杆及第二液压杆收缩,从而可以使斜板的左端慢慢升高右端慢慢降低,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及主动伞齿轮与从动伞齿轮传动比将环状体与长条板的结合体从最左侧移动到最右侧所需要的时间调整为十二小时,早晨六点时环状体与长条板的结合体位于最左侧或者最右侧,根据本发明安装的位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要保证此时太阳能发电板处于较低的一端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例如在北半球安装本发明时可以使斜板的左端(图1所示)朝向东方向,早晨六点时斜板的左端处于最低右端处于最高,随着太阳的升起,斜板的左端慢慢升高,右端慢慢降低,到达中午时斜板的左右两端位于同一高度,到达下午六点时时斜板的右端处于最低位置左端处于最高位置,在下午六点到第二天早晨六点这个时间段内斜板反向移动并复位,到达第二天早晨六点时斜板再次左端处于最低右端处于最高,该过程可以不断的循环,早晨六点到下午六点的过程中斜板角度的变化是随太阳的升起与落下而同步变化的,可以保证太阳能发电板表面的光照入射角保持较小,中午时光线与太阳能发电板表面垂直,该设计可以保证天阳能发电板一直处于较大的输出功率的状态下,提高太阳能的转换率,为了达到该效果需要使用电机作为动力源进行动力的输出,必然会造成电能的部分浪费,但是由于斜板角度变化的速度是非常慢的,而且本发明的机械传动机构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力即可轻松运行,因此电机只需要较小功率的既可达到要求,而通过上述设计使太阳能发电板相对于传统的角度固定不变的太阳能发电板在一天内多输出的电能的总量远远多于电机所耗费的电能,在一定时间段内可以有效的提高蓄电池内可利用的电能的存储总量,提高节能的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有利于打造更完美的生态节能建筑,对于太阳能发电领域也有很大的帮助,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图4是图2的C向视图的放大图;图5是图4的D向视图的放大图;图6是图3的Ⅰ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4的Ⅱ部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3的Ⅲ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如图所示,包括房体1,房体1顶部靠近后侧的两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液压杆2,房体1顶部靠近前侧两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二液压杆3,房体1顶部上部设有斜板4,第一液压杆2及第二液压杆3的活动杆的上部均通过轴承套装套环5,斜板4的边角与对应的套环5侧部之间均设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固定杆的的端部与斜板4的对应的边角处固定连接,伸缩杆6的活动杆的端部与对应的套环5侧部之间铰接连接,房体1顶部中间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侧板7,侧板7的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一横轨8,两条第一横轨8之间设有环状体9,环状体9包括两个直杆部91和两个半圆环部92,环状体9的前后两侧中间对称固定安装横向的伸缩杆10,伸缩杆10的活动杆的外端与对应的第一横轨8之间均通过第一滑块11连接,环状体9的内部设有长条板12,长条板12位于两个直杆部91中间,长条板12与直杆部91平行,长条板12包括直板部121和两个半圆板部122,半圆板部122与对应的半圆环部92同心,长条板12的两端上部与环状体9对应的端部上部之间均通过倒U型支架13固定连接,长条板12顶部固定安装环状齿条14,环状齿条14包括两个直齿部141和两个半圆环齿部142,半圆环齿部142与对应的半圆板部122同心,房体1顶部开设轴孔15,轴孔15内通过密封轴承安装动力轴16,动力轴16上端固定安装第一齿轮17,第一齿轮17与环状齿条14啮合配合,动力轴16上套装轴承18,轴承18位于对应的直杆部91与直板部121之间,轴承18的外圈与对应的直杆部91与直板部121均接触配合,环状体9的两端对称固定安装第二横轨19,第二横轨19与第一横轨8垂直,房体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第三液压杆20,第三液压杆20的活动杆的内端与对应的第二横轨19之间配合安装第二滑块21,左侧的第三液压杆20的缸体与左侧的第一液压杆2、第二液压杆3的缸体之间及右侧的第三液压杆20与右侧的第一液压杆2、第二液压杆3的缸体之间均通过液压油管23连通,斜板4上部铺设太阳能发电板24,房体1内顶部固定安装蓄电池25,太阳能发电板24与蓄电池25相连,房体1内顶部固定安装横向的电机26,电机26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主动伞齿轮27,动力轴16的下端固定安装从动伞齿轮28,主动伞齿轮27与从动伞齿轮28啮合配合。本发明中的太阳能发电板24的角度可以自动往复调节,在白天的不同时间可以实现阳光对太阳能发电板24保持较好的照射角度,从而提高太阳能发电板24的发电效率,通过蓄电池25进行更多电能的储存,储存的电能供给日常生活实用,打造出一个更加智能的生态节能型建筑,还可以将太阳能发电板24接入国家电网,减轻国家电能供给压力较大的现状。太阳能电池板24发电后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25内,蓄电池25给电机26供电,电机26工作带动动力轴16转动,动力轴16带动第一齿轮17转动,第一齿轮17与环状齿条14的啮合配合可以带动环状体9与长条板12的结合体移动,轴承18可以保证动力轴16时刻位于环状体9与长条板12之间的环状空间之内,当动力轴16从一侧的直杆部91与直板部121之间移动到另一侧的直杆部91与直板部121之间后,环状体9与长条板12的结合体会进行反向移动,两个伸缩杆10与第一横轨8及第一滑块可以保证环状体9与长条板12的结合体运行轨迹保持稳定,环状体9与长条板12的结合体向左移动时可以使左侧的第三液压杆20压缩右侧的第三液压杆20伸出,从而可以使左侧的第一液压杆2及第二液压杆3伸出,右侧的第一液压杆2及第二液压杆3收缩,从而可以使斜板4的左端慢慢升高右端慢慢降低,通过调整电机26的转速及主动伞齿轮27与从动伞齿轮28传动比将环状体9与长条板12的结合体从最左侧移动到最右侧所需要的时间调整为十二小时,早晨六点时环状体9与长条板12的结合体位于最左侧或者最右侧,根据本发明安装的位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要保证此时太阳能发电板24处于较低的一端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例如在北半球安装本发明时可以使斜板4的左端(图1所示)朝向东方向,早晨六点时斜板4的左端处于最低右端处于最高,随着太阳的升起,斜板4的左端慢慢升高,右端慢慢降低,到达中午时斜板4的左右两端位于同一高度,到达下午六点时时斜板4的右端处于最低位置左端处于最高位置,在下午六点到第二天早晨六点这个时间段内斜板反向移动并复位,到达第二天早晨六点时斜板再次左端处于最低右端处于最高,该过程可以不断的循环,早晨六点到下午六点的过程中斜板4角度的变化是随太阳的升起与落下而同步变化的,可以保证太阳能发电板24表面的光照入射角保持较小,中午时光线与太阳能发电板24表面垂直,该设计可以保证天阳能发电板24一直处于较大的输出功率的状态下,提高太阳能的转换率,为了达到该效果需要使用电机26作为动力源进行动力的输出,必然会造成电能的部分浪费,但是由于斜板4角度变化的速度是非常慢的,而且本发明的机械传动机构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力即可轻松运行,因此电机26只需要较小功率的既可达到要求,而通过上述设计使太阳能发电板24相对于传统的角度固定不变的太阳能发电板在一天内多输出的电能的总量远远多于电机26所耗费的电能,在一定时间段内可以有效的提高蓄电池25内可利用的电能的存储总量,提高节能的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有利于打造更完美的生态节能建筑,对于太阳能发电领域也有很大的帮助,适合推广应用。
具体而言,当下雨时落到房体1顶部的雨水如果任由其流淌浪费了自然能源,进行收集可以发电利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斜板4下端处通过多根支杆29固定安装集水槽30,房体1前侧固定安装水箱31,水箱31中间固定安装竖向的隔板32,隔板32将水箱31分隔成左右两个部分,水箱31底面左右两侧对称开设第一通孔33,第一通孔33下端均固定安装竖管34,竖管34内均设有竖轴35,竖轴35上通过轴承套装定位套36,定位套36与对应的竖管34内壁之间通过横杆37固定连接,竖轴35外周设有螺旋叶片38,螺旋叶片38与对应的竖轴35为一体结构,两个竖管34之间固定安装横板39,横板39上部固定安装横向的发电机40,两个竖管34的侧部均开设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内通过轴承安装横轴42,横轴4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43,竖轴35上均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44,第二伞齿轮44与对应的第一伞齿轮43啮合配合,发电机的转轴上固定安装第二齿轮45,横轴42上固定安装第三齿轮46,第二齿轮45与第三齿轮46啮合配合,第一通孔33内均配合设置活塞柱47,活塞柱47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竖杆48,竖杆48上均套装导向套49,导向套49与隔板32之间均通过连接架50固定连接,隔板32上端设有导流槽51,导流槽51底部中间与隔板32上端交接连接,竖杆48的上端与导流槽51底部之间均通过连杆52铰接连接,导流槽51的两端底部均固定安装浮体53,导流槽51中间上部设有竖向的下水管54,下水管54通过连接支架55与房体1之间固定连接,集水槽30底部固定安装数根均匀分布的导水管56,导水管56的另一端与下水管54上端固定连接,发电机40与蓄电池25相连。雨水落到斜板4上后流到集水槽30内部,然后经过导水管56与下水管54流到导流槽51,雨水先从导流槽51较低的左端流入到水箱31左侧部分内,当左侧部分内水蓄满后左侧的浮体53带动导流槽51绕其铰接处转动,最终导流槽51右端的高度慢慢低于左端的高度,此时导流槽51将左侧的活塞柱47向上拉动并离开左侧的第一通孔33,右侧的活塞柱47落下并插入到右侧的第一通孔33内部,与此同时,左侧部分内的雨水流入到左侧的竖管34内通过螺旋叶片38推动竖轴35转动,竖轴35带动横轴42转动,横轴42带动发电机40发电,电能通过蓄电池25进行储存,本发明通过巧妙且简单的设计进行左右两部分的的交替蓄水,然后将雨水释放,利用雨水快速流下产生的动能进行发电,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发明利用生态能源的功能,节能环保。
具体的,普通轴承会出现漏水的情况,本实施例所述的横轴42与第二通孔41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通过密封轴承可以保证横轴42与第二通孔41的连接处不易漏水。
进一步的,雨水容易从斜板4的两侧流出,本实施例所述的斜板4的左右两端上部均固定安装挡流板57。通过该设计即可避免雨水从斜板4两端处流出,提高雨水收集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生态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1),房体(1)顶部靠近后侧的两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一液压杆(2),房体(1)顶部靠近前侧两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竖向的第二液压杆(3),房体(1)顶部上部设有斜板(4),第一液压杆(2)及第二液压杆(3)的活动杆的上部均通过轴承套装套环(5),斜板(4)的边角与对应的套环(5)侧部之间均设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固定杆的的端部与斜板(4)的对应的边角处固定连接,伸缩杆(6)的活动杆的端部与对应的套环(5)侧部之间铰接连接,房体(1)顶部中间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侧板(7),侧板(7)的内侧均固定安装第一横轨(8),两条第一横轨(8)之间设有环状体(9),环状体(9)包括两个直杆部(91)和两个半圆环部(92),环状体(9)的前后两侧中间对称固定安装横向的伸缩杆(10),伸缩杆(10)的活动杆的外端与对应的第一横轨(8)之间均通过第一滑块(11)连接,环状体(9)的内部设有长条板(12),长条板(12)位于两个直杆部(91)中间,长条板(12)与直杆部(91)平行,长条板(12)包括直板部(121)和两个半圆板部(122),半圆板部(122)与对应的半圆环部(92)同心,长条板(12)的两端上部与环状体(9)对应的端部上部之间均通过倒U型支架(13)固定连接,长条板(12)顶部固定安装环状齿条(14),环状齿条(14)包括两个直齿部(141)和两个半圆环齿部(142),半圆环齿部(142)与对应的半圆板部(122)同心,房体(1)顶部开设轴孔(15),轴孔(15)内通过密封轴承安装动力轴(16),动力轴(16)上端固定安装第一齿轮(17),第一齿轮(17)与环状齿条(14)啮合配合,动力轴(16)上套装轴承(18),轴承(18)位于对应的直杆部(91)与直板部(121)之间,轴承(18)的外圈与对应的直杆部(91)与直板部(121)均接触配合,环状体(9)的两端对称固定安装第二横轨(19),第二横轨(19)与第一横轨(8)垂直,房体(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第三液压杆(20),第三液压杆(20)的活动杆的内端与对应的第二横轨(19)之间配合安装第二滑块(21),左侧的第三液压杆(20)的缸体与左侧的第一液压杆(2)、第二液压杆(3)的缸体之间及右侧的第三液压杆(20)与右侧的第一液压杆(2)、第二液压杆(3)的缸体之间均通过液压油管(23)连通,斜板(4)上部铺设太阳能发电板(24),房体(1)内顶部固定安装蓄电池(25),太阳能发电板(24)与蓄电池(25)相连,房体(1)内顶部固定安装横向的电机(26),电机(26)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主动伞齿轮(27),动力轴(16)的下端固定安装从动伞齿轮(28),主动伞齿轮(27)与从动伞齿轮(28)啮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板(4)下端处通过多根支杆(29)固定安装集水槽(30),房体(1)前侧固定安装水箱(31),水箱(31)中间固定安装竖向的隔板(32),隔板(32)将水箱(31)分隔成左右两个部分,水箱(31)底面左右两侧对称开设第一通孔(33),第一通孔(33)下端均固定安装竖管(34),竖管(34)内均设有竖轴(35),竖轴(35)上通过轴承套装定位套(36),定位套(36)与对应的竖管(34)内壁之间通过横杆(37)固定连接,竖轴(35)外周设有螺旋叶片(38),螺旋叶片(38)与对应的竖轴(35)为一体结构,两个竖管(34)之间固定安装横板(39),横板(39)上部固定安装横向的发电机(40),两个竖管(34)的侧部均开设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内通过轴承安装横轴(42),横轴(4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43),竖轴(35)上均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44),第二伞齿轮(44)与对应的第一伞齿轮(43)啮合配合,发电机的转轴上固定安装第二齿轮(45),横轴(42)上固定安装第三齿轮(46),第二齿轮(45)与第三齿轮(46)啮合配合,第一通孔(33)内均配合设置活塞柱(47),活塞柱(47)的上端均固定安装竖杆(48),竖杆(48)上均套装导向套(49),导向套(49)与隔板(32)之间均通过连接架(50)固定连接,隔板(32)上端设有导流槽(51),导流槽(51)底部中间与隔板(32)上端交接连接,竖杆(48)的上端与导流槽(51)底部之间均通过连杆(52)铰接连接,导流槽(51)的两端底部均固定安装浮体(53),导流槽(51)中间上部设有竖向的下水管(54),下水管(54)通过连接支架(55)与房体(1)之间固定连接,集水槽(30)底部固定安装数根均匀分布的导水管(56),导水管(56)的另一端与下水管(54)上端固定连接,发电机(40)与蓄电池(2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轴(42)与第二通孔(41)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板(4)的左右两端上部均固定安装挡流板(57)。
CN201810516222.7A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 Active CN108756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6222.7A CN108756309B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6222.7A CN108756309B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6309A CN108756309A (zh) 2018-11-06
CN108756309B true CN108756309B (zh) 2019-12-06

Family

ID=64006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6222.7A Active CN108756309B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563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4521B (zh) * 2021-04-30 2022-06-03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绿色建筑用的通风节能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63086A (ja) * 2013-02-23 2014-09-08 Kaname:Kk 屋根上設置物の取り付け構造
KR101620616B1 (ko) * 2015-09-11 2016-05-12 김민규 태양광 수집 및 추적장치
CN107659252A (zh) * 2017-09-21 2018-02-02 淮北富士特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自动调节的支架
CN107762188A (zh) * 2017-11-29 2018-03-06 苏州华安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太阳能淋浴卫生间
CN107834964A (zh) * 2017-12-01 2018-03-23 成都叶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太阳能电池板调节装置
CN207166413U (zh) * 2017-07-15 2018-03-30 中禹新能源(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彩钢瓦屋顶可调节角度光伏支架
CN108054985A (zh) * 2017-12-21 2018-05-18 郑州天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板的全方位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63086A (ja) * 2013-02-23 2014-09-08 Kaname:Kk 屋根上設置物の取り付け構造
KR101620616B1 (ko) * 2015-09-11 2016-05-12 김민규 태양광 수집 및 추적장치
CN207166413U (zh) * 2017-07-15 2018-03-30 中禹新能源(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彩钢瓦屋顶可调节角度光伏支架
CN107659252A (zh) * 2017-09-21 2018-02-02 淮北富士特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自动调节的支架
CN107762188A (zh) * 2017-11-29 2018-03-06 苏州华安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太阳能淋浴卫生间
CN107834964A (zh) * 2017-12-01 2018-03-23 成都叶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太阳能电池板调节装置
CN108054985A (zh) * 2017-12-21 2018-05-18 郑州天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板的全方位调节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光照入射角对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的影响;屠佳佳 等;《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20630;第152-15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6309A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l et al.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CN101908841B (zh) 用于双向跟踪并聚集光线的屋顶安装型装置
CN104429714A (zh) 一种生态屋顶
CN101908840A (zh) 用于跟踪并聚集变化型光线的装置
CN101444176A (zh) 带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伏温室及发电装置
CN1766309A (zh) 新型高效太阳能发电技术装置
CN104410356A (zh) 一种太阳能跟踪聚光发电系统
CN108756309B (zh)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
CN215254868U (zh) 一种绿色低碳节能建筑
CN108616248A (zh) 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太阳能电池板
CN110149094A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太阳能电池板
KR101594001B1 (ko) 발코니 난간에 설치된 태양열집열장치
CN201334786Y (zh) 太阳能光伏温室
CN111404452B (zh) 一种基于光伏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一体化的装置
CN204271986U (zh) 一种太阳能跟踪发电装置
CN113375348A (zh) 联动型竖向槽式抛物面同步跟踪太阳能中温供暖系统
CN102013839A (zh) 建材型屋顶光伏跟踪瓦发电系统
CN11408672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顶结构
CN207485593U (zh) 小型家用光-水联合发电蓄能系统
CN112573606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聚光原理的小型海水淡化装置
CN206110394U (zh) 一种建筑用太阳能墙体
CN204271985U (zh) 一种太阳能聚光发电装置
CN216042234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屋顶
CN111188718A (zh) 一种点冲式水轮循环转换双向发电装置及调控方法
CN21671594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便于现场使用的照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1

Address after: 410000 second floor, 101, 102, building 2, phase I, h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68 Zhuyun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Hengsheng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2260 No. 66, Xuefu Road, Nan'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0

Address after: 410000 the second floor of 101 and 102, building 2, phase I, h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68 Zhuyun Road, Changsha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H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0 the second floor of 101 and 102, building 2, phase I, h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68 Zhuyun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Hengsheng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