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43086A - 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43086A
CN108743086A CN201810051618.9A CN201810051618A CN108743086A CN 108743086 A CN108743086 A CN 108743086A CN 201810051618 A CN201810051618 A CN 201810051618A CN 108743086 A CN108743086 A CN 108743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ourage
frame
wheelchair
image
rectang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16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43086B (zh
Inventor
高捷
焦李成
白义东
孙其功
李玲玲
张梦旋
郭雨薇
唐旭
张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0516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430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43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43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43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43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1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Abstract

一种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针对渐冻症患者等残障人士无法直接用手控制轮椅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轮椅对前方陪护人员的自动跟随。其实现过程是:将架设在轮椅上的正对前方陪护人员的摄像头获取的彩色图像实时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在检测到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后,对彩色图像中陪护人员所在的矩形框位置进行跟踪,依据矩形框的位置变化,控制智能轮椅移动,直至上位机检测到结束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为止。本发明通过与陪护人员的交互来控制智能轮椅移动,稳定性强,易于操作,方便残障人士出行的同时简化了陪护工作。

Description

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人机交互领域的一种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本发明可实现智能轮椅对前方陪护人员的目标跟踪与智能跟随,服务于渐冻症患者等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
背景技术
对于残疾人或者康复病人,轮椅可以是他们的的代步工具,也可以方便他们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电动轮椅与传统的电动代步车、电瓶车,自行车等代步工具的根本性的区别,在于电动轮椅拥有智能化的操纵控制器。如今,电动轮椅已成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适用对象十分广泛,只要使用者意识清晰,认知能力正常,且具备一定的自由活动能力,就能自主控制轮椅。现有的轮椅控制方法有手摇、声控、手势识别、脑电波控制等。
长安大学在其申请的专利文献“基于手势控制的智能轮椅系统及控制方法”(申请号:CN201710509586.8,公开号:CN107390573A)中提出了一种对智能轮椅的手势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架设在轮椅前方的正对轮椅使用者上半身的摄像头,获取轮椅使用者的手势信息,再将其传入智能轮椅的控制器从而实现对轮椅前进、后退、转弯等运动方式的控制。该方法使轮椅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手势来控制轮椅运动,具有方便、可靠的特点。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由于该轮椅控制方法需要通过轮椅使用者的手势进行控制,因此不能适用于渐冻症患者等手部无法灵活活动的人群。同时,由于该轮椅的控制方法未设置开始控制与结束控制的信号,因此无意义的手势可能引起控制轮椅时的误操作。另外,该方法对于无法自由活动的残疾人需要陪护人员进行交互时,无法适用。
常州峰成科技有限公司在其申请的专利文献“一种自主跟踪式智能轮椅”(申请号:CN201620007496.X,公开号:CN205322640U)中提出了一种智能轮椅的自主跟踪、避障、遥控等多功能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GPS定位系统等,实现了轮椅的自主跟踪功能。该方法将红外通信模块、人体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与主控制器相连接,合理布置在轮椅车体上,其中,红外通信模块作为一级跟踪模块,人体红外传感器作为二级跟踪模块,一级跟踪优先于二级跟踪,超声波传感器用于确保轮椅和人体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该轮椅控制方法使用简单、形式灵活,实现了轮椅对目标者的自动跟随,解决了老年人下车行走时轮椅的安置问题。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采用红外通信、GPS定位对轮椅前方行走的人进行定位时易受天气、噪声的影响,且要求使用者必须随身佩戴红外通信模块,造成轮椅跟随的准确性有所不足且使用过程繁琐的问题,。另外,该轮椅的自动跟随方法主要适用于可自由活动的老年人,该方法对于无法自由活动的残疾人需要陪护人员进行交互时,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思路是,利用目标跟踪技术,在无需使用者手动遥控操作轮椅的情况下,将摄像头获取的彩色图像实时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在检测到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后,对彩色图像中陪护人员所在的矩形框位置进行跟踪,依据矩形框的位置变化,控制智能轮椅移动,直至上位机检测到结束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其跟随精度很高,受扰动少,在方便渐冻人等残障人士出行的同时简化了陪护人员工作,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医疗陪护人员供不应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按帧依次传输实时彩色图像:
将安置在智能轮椅前方水平支架正中央的摄像头所获取的轮椅正前方的彩色图像的每一帧,传输给设置于智能轮椅上的上位机;
(2)依次读取上位机接收的彩色图像中的连续10帧图像;
(3)判断10帧图像中的每一帧彩色图像中是否均包含陪护人员图像,若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2);
(4)判断10帧图像中是否包含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若是,则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2);
(5)手动框出前方陪护人员:
上位机选取包含前方陪护人员的一帧图像,作为当前帧图像,框出陪护人员在当前帧图像中所在的矩形框,记录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纵坐标;
(6)计算当前帧矩形框内彩色图像的特征向量:
利用方向梯度直方图方法,将当前帧矩形框内彩色图像划分成n个单元格,得到当前帧矩形框内彩色图像的9×n维的特征向量;
(7)计算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纵坐标值:
(8)控制智能轮椅移动:
(8a)以当前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为参考坐标点,根据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纵坐标值与参考坐标点的横、纵坐标值分别作差后的结果,得到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
(8b)上位机将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传输到电机控制系统;
(8c)电机控制系统依据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控制智能轮椅移动;
(9)判断从当前帧后连续的10帧图像中是否包含结束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若是,则执行步骤(10);否则,将下一帧作为当前帧后执行步骤(6);
(10)结束前方陪护人员对智能轮椅的控制。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由于本发明以当前帧彩色图像的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为对比坐标点,根据下一帧彩色图像的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纵坐标值,确定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克服了现有技术采用红外通信、GPS定位对轮椅前方行走的人进行定位时易受天气、噪声的影响,且要求使用者必须随身佩戴红外通信模块,造成轮椅跟随的准确性有所不足、使用过程繁琐的问题,使得本发明具有了稳定性强,易于操作的优点。
第二,由于本发明设置了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与结束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克服了现有技术无意义的手势可能引起控制轮椅时的误操作的问题,使得本发明具有了稳定性强,控制过程完整清晰的优点。
第三,由于本发明采用电机控制系统依据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控制智能轮椅移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主要适用于可自由活动的老年人,对于无法自由活动的残疾人需要陪护人员进行交互时,无法适用的问题,使得本发明具有了无需使用者手动操作,可通过与陪护人员的有效交互来控制智能轮椅移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轮椅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1,对本发明的实现的步骤详细描述如下。
步骤1,按帧依次传输实时彩色图像。
将安置在智能轮椅前方水平支架正中央的摄像头所获取的轮椅正前方的彩色图像的每一帧,传输给设置于智能轮椅上的上位机。
步骤2,依次读取上位机接收的彩色图像中的连续10帧图像。
步骤3,判断10帧图像中的每一帧彩色图像中是否均包含陪护人员图像,若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2。
步骤4,判断10帧图像中是否包含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若是,则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2。
所述的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是指:在连续10帧彩色图像中,将陪护人员左手抬到的最高位置与降到的最低位置的高度落差达到20厘米时的手势图像,作为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
步骤5,手动框出前方陪护人员。
上位机选取包含前方陪护人员的一帧图像,作为当前帧图像,框出陪护人员在当前帧图像中所在的矩形框,记录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纵坐标。
步骤6,计算当前帧矩形框内彩色图像的特征向量。
利用方向梯度直方图方法,将当前帧矩形框内彩色图像划分成n个单元格,得到当前帧矩形框内彩色图像的9×n维的特征向量。
所述方向梯度直方图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按照下式,将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
I(x,y)′=I(x,y)1/2
其中,I(x,y)′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灰度图像在坐标(x,y)处像素的灰度值,I(x,y)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彩色图像在坐标(x,y)处像素的灰度值。
按照下式,计算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灰度图像中每个像素位置的梯度值:
其中,Mx(x,y),My(x,y),H(x,y)分别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灰度图像中像素点(x,y)处的水平方向梯度值、垂直方向梯度值和灰度值。
按照下式,计算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灰度图像中每个像素的梯度方向角度:
其中,α(x,y)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灰度图像中每个像素的梯度方向角度,tan(·)表示正切操作,Mx(x,y),My(x,y)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灰度图像中像素点(x,y)处的水平方向梯度值、垂直方向梯度值。
将灰度图像划分为大小为6*6像素的单元格,统计每个单元格内所有像素点的梯度方向角度的分布情况,将360度均分为9个部分,统计每个部分中所包含的梯度方向角度个数,得到每个单元格的一个9维特征向量。
将当前帧矩形框内灰度图像内的所有单元格的特征向量串联起来,得到当前帧矩形框内图像的多维特征向量。
步骤7,计算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纵坐标值。
所述的计算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横、纵坐标值的公式如下:
其中,x表示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值,表示对x的最大值取反操作,F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图像的灰度值,-1表示取倒数操作,∑表示求和操作,表示对当前帧矩形框内图像的多维特征向量的共轭向量与当前帧矩形框内的图像信息的第l维的灰度值Fl的乘积取共轭操作,l的取值范围为[1,d],xl表示下一帧彩色图像的矩形框左上角顶点的第l维横坐标值,λ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图像的多维特征向量的共轭向量与当前帧矩形框内的图像信息的第l维的灰度值Fl的乘积的最小值,y表示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值,表示对y的最大值取反操作,yl表示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第l维纵坐标值。
步骤8,控制智能轮椅移动。
以当前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为参考坐标点,根据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纵坐标值与参考坐标点的横、纵坐标值分别作差后的结果,得到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
所述根据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纵坐标值与参考坐标点的横、纵坐标值分别作差后的结果,确定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是指:
横坐标作差后的结果为正数时,将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右运动。
横坐标作差后的结果为负数时,将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左运动。
纵坐标作差后的结果为正数时,将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远离轮椅方向运动。
纵坐标作差后的结果为负数时,将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靠近轮椅方向运动。
上位机将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传输到电机控制系统。
电机控制系统依据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控制智能轮椅移动。
所述的电机控制系统依据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控制智能轮椅移动是指:
若行走方向信息为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右运动,则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轮椅向右转动5度。
若行走方向信息为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左运动,则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轮椅向左转动5度。
若行走方向信息为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远离轮椅方向运动,则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轮椅向前运动。
若行走方向信息为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靠近轮椅方向运动,则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轮椅向后运动。
步骤9,判断从当前帧后连续的10帧图像中是否包含结束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若是,则执行步骤10;否则,将下一帧作为当前帧后执行步骤6。
所述的结束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是指:在连续10帧彩色图像中,将陪护人员右手抬到的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高度落差达到20厘米时的手势图像,作为结束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
步骤10,结束前方陪护人员对智能轮椅的控制。
参照附图2,对本发明实现的具体操作步骤做进一步的描述。
智能轮椅上设置有用于拍摄前方陪护人员彩色图像的摄像头1,摄像头1安置在前方水平支架2上,将摄像头获取的彩色图像实时传输给上位机3,上位机3在检测到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后,对彩色图像中陪护人员所在的矩形框位置进行跟踪。设置在智能轮椅上的安全支架4用于保证轮椅使用者的安全。上位机3依据矩形框的位置、大小变化得到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将其实时传输到电机控制系统5。电机控制系统5依据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控制智能轮椅进行左转、右转、前进、后退等移动。
使用智能轮椅时,首先将前方水平支架和安全支架打开,帮助轮椅使用者坐入轮椅,将坐姿调整到舒适位置后闭合前方水平支架和安全支架,然后让需要跟随的陪护人员站在智能轮椅的正前方,保证陪护人员的图像包含在安置在智能轮椅前方水平支架正中央的摄像头所采集的彩色图像内,启动智能轮椅的电源。在轮椅上安置的上位机中,框出站在摄像头前方的陪护人员所在的矩形框。上位机在检测到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后,对彩色图像中陪护人员所在的矩形框位置进行跟踪,得到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并据此控制智能轮椅进行移动,直至上位机检测到结束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具体的,当矩形框内的陪护人员向右侧行走时,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轮椅向右转动5度;当矩形框内的陪护人员向左侧行走时,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轮椅向左转动5度;当矩形框内的陪护人员向远离轮椅的方向行走时,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轮椅向前运动;当矩形框内的陪护人员向靠近轮椅的方向行走时,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轮椅向后运动。在使用过程中,闭合的安全支架用于保护轮椅使用者的安全。智能轮椅使用结束后,关闭电源,将前方水平支架和安全支架打开,帮助使用者起身离开智能轮椅。

Claims (7)

1.一种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摄像头获取的彩色图像实时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在检测到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后,对彩色图像中陪护人员所在的矩形框位置进行跟踪,依据矩形框的位置变化,控制智能轮椅移动,直至上位机检测到结束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按帧依次传输实时彩色图像:
将安置在智能轮椅前方水平支架正中央的摄像头所获取的轮椅正前方的彩色图像的每一帧,传输给设置于智能轮椅上的上位机;
(2)依次读取上位机接收的彩色图像中的连续10帧图像;
(3)判断10帧图像中的每一帧彩色图像中是否均包含陪护人员图像,若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2);
(4)判断10帧图像中是否包含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若是,则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2);
(5)手动框出前方陪护人员:
上位机选取包含前方陪护人员的一帧图像,作为当前帧图像,框出陪护人员在当前帧图像中所在的矩形框,记录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纵坐标;
(6)计算当前帧矩形框内彩色图像的特征向量:
利用方向梯度直方图方法,将当前帧矩形框内彩色图像划分成n个单元格,得到当前帧矩形框内彩色图像的9×n维的特征向量;
(7)计算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纵坐标值:
(8)控制智能轮椅移动:
(8a)以当前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为参考坐标点,根据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纵坐标值与参考坐标点的横、纵坐标值分别作差后的结果,得到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
(8b)上位机将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传输到电机控制系统;
(8c)电机控制系统依据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控制智能轮椅移动;
(9)判断从当前帧后连续的10帧图像中是否包含结束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若是,则执行步骤(10);否则,将下一帧作为当前帧后执行步骤(6);
(10)结束前方陪护人员对智能轮椅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是指:在连续10帧彩色图像中,将陪护人员左手抬到的最高位置与降到的最低位置的高度落差达到20厘米时的手势图像,作为开始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方向梯度直方图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照下式,将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
I(x,y)′=I(x,y)1/2
其中,I(x,y)′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灰度图像在坐标(x,y)处像素的灰度值,I(x,y)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彩色图像在坐标(x,y)处像素的灰度值;
第二步,按照下式,计算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灰度图像中每个像素位置的梯度值:
其中,Mx(x,y),My(x,y),H(x,y)分别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灰度图像中像素点(x,y)处的水平方向梯度值、垂直方向梯度值和灰度值;
第三步,按照下式,计算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灰度图像中每个像素的梯度方向角度:
其中,α(x,y)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灰度图像中每个像素的梯度方向角度,tan(·)表示正切操作,Mx(x,y),My(x,y)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包含陪护人员的灰度图像中像素点(x,y)处的水平方向梯度值、垂直方向梯度值;
第四步,将灰度图像划分为大小为6*6像素的单元格,统计每个单元格内所有像素点的梯度方向角度的分布情况,将360度均分为9个部分,统计每个部分中所包含的梯度方向角度个数,得到每个单元格的一个9维特征向量;
第五步,将当前帧矩形框内灰度图像内的所有单元格的特征向量串联起来,得到当前帧矩形框内图像的多维特征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的计算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横、纵坐标值的公式如下:
其中,x表示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值,表示对x的最大值取反操作,F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图像的灰度值,-1表示取倒数操作,∑表示求和操作,表示对当前帧矩形框内图像的多维特征向量的共轭向量与当前帧矩形框内的图像信息的第l维的灰度值Fl的乘积取共轭操作,l的取值范围为[1,d],xl表示下一帧彩色图像的矩形框左上角顶点的第l维横坐标值,λ表示当前帧矩形框内图像的多维特征向量的共轭向量与当前帧矩形框内的图像信息的第l维的灰度值Fl的乘积的最小值,y表示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坐标值,表示对y的最大值取反操作,yl表示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第l维纵坐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a)中所述根据下一帧彩色图像中矩形框的左上角顶点的横、纵坐标值与参考坐标点的横、纵坐标值分别作差后的结果,确定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是指:
A.横坐标作差后的结果为正数时,将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右运动;
B.横坐标作差后的结果为负数时,将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左运动;
C.纵坐标作差后的结果为正数时,将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远离轮椅方向运动;
D.纵坐标作差后的结果为负数时,将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靠近轮椅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c)中所述的电机控制系统依据陪护人员的行走方向信息,控制智能轮椅移动是指:
若行走方向信息为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右运动,则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轮椅向右转动5度;
若行走方向信息为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左运动,则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轮椅向左转动5度;
若行走方向信息为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远离轮椅方向运动,则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轮椅向前运动;
若行走方向信息为陪护人员行走方向定位向靠近轮椅方向运动,则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智能轮椅向后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所述的结束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是指:在连续10帧彩色图像中,将陪护人员右手抬到的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高度落差达到20厘米时的手势图像,作为结束轮椅跟踪的陪护人员手势图像。
CN201810051618.9A 2018-01-19 2018-01-19 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743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1618.9A CN108743086B (zh) 2018-01-19 2018-01-19 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1618.9A CN108743086B (zh) 2018-01-19 2018-01-19 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43086A true CN108743086A (zh) 2018-11-06
CN108743086B CN108743086B (zh) 2023-06-30

Family

ID=63980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1618.9A Active CN108743086B (zh) 2018-01-19 2018-01-19 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4308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6068A (zh) * 2019-02-26 2019-07-05 刘铭豪 智能长者电动轮椅车
CN114115220A (zh) * 2021-12-29 2022-03-01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移动机器人技术的轮椅自主跟随与避障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72544B1 (ko) * 2012-12-20 2014-03-14 건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사용자 제스처 및 상황 인식을 이용한 지능형 휠체어 제어 시스템
CN205322640U (zh) * 2016-01-07 2016-06-22 常州峰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主跟踪式智能轮椅
CN205339349U (zh) * 2015-11-25 2016-06-29 常州峰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轮椅的自主跟踪系统
CN205665587U (zh) * 2016-05-27 2016-10-26 长春大学 智能轮椅自动跟踪看护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72544B1 (ko) * 2012-12-20 2014-03-14 건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사용자 제스처 및 상황 인식을 이용한 지능형 휠체어 제어 시스템
CN205339349U (zh) * 2015-11-25 2016-06-29 常州峰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轮椅的自主跟踪系统
CN205322640U (zh) * 2016-01-07 2016-06-22 常州峰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主跟踪式智能轮椅
CN205665587U (zh) * 2016-05-27 2016-10-26 长春大学 智能轮椅自动跟踪看护人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沈子扬;: "基于脑电控制的多功能智能轮椅系统", 电子世界, no. 2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6068A (zh) * 2019-02-26 2019-07-05 刘铭豪 智能长者电动轮椅车
CN114115220A (zh) * 2021-12-29 2022-03-01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移动机器人技术的轮椅自主跟随与避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43086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9456B (zh) 一种基于坐姿深度图像的坐姿检测方法
CN101561710B (zh) 一种基于人脸姿态估计的人机交互方法
CN110605724B (zh) 一种智能养老陪伴机器人
Matsumotot et al.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wheelchair system with face and gaze based interface
CN105487665B (zh) 一种基于头部姿势识别的智能移动服务机器人控制方法
CN105739702A (zh) 用于自然人机交互的多姿态指尖跟踪方法
CN101201695A (zh) 一种基于眼部区域运动特征提取与跟踪的鼠标系统
CN101889928A (zh) 一种基于头势识别技术的轮椅控制方法
CN108743086A (zh) 用于跟踪前方陪护人员目标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
CN105664462A (zh) 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算法的辅助训练系统
CN204863717U (zh) 一种利用眼球追踪控制的轮椅
CN108681403A (zh) 一种采用视线跟踪的小车控制方法
CN104898971B (zh) 一种基于视线跟踪技术的鼠标指针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599873A (zh) 基于三维姿态信息的人物身份识别方法
CN113160260B (zh) 一种头眼双通道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2156994B (zh) 一种单视角无标记人体运动跟踪的关节定位方法
Hildebrand et al. Semi-autonomous tongue control of an assistive robotic arm for individuals with quadriplegia
CN110338993B (zh) 一种电动轮椅及电动轮椅自动跟随人员的方法
CN108652851B (zh) 基于视觉定位技术的眼控轮椅控制方法
CN215814080U (zh) 一种头眼双通道智能人机交互系统
McMurrough et al. 3D point of gaze estimation using head-mounted RGB-D cameras
CN104375631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非接触式交互方法
CN111158489B (zh)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手势交互方法及手势交互系统
Fang et al. Vehicle-mounted with tracked Robotic System Based on the Kinect
Cai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ive technology in hospital professional nursing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