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7026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7026A
CN108737026A CN201810433993.XA CN201810433993A CN108737026A CN 108737026 A CN108737026 A CN 108737026A CN 201810433993 A CN201810433993 A CN 201810433993A CN 108737026 A CN108737026 A CN 108737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ttached bag
packet
byte
data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39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7026B (zh
Inventor
韩璧丞
王天河
周承邦
单思聪
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art Flo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art Fl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art Flo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art Fl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339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37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37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0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4243 priority patent/WO201921444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7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026B/zh
Priority to US17/038,344 priority patent/US11368563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4Formats for payloa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发送端根据预设生成规则生成数据包,并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包至少包括包头标识编码、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至少一个子包以及包尾标识编码;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确定数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避免造成导致数据结构混乱。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各种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有一种流式传输技术,通过它可以处理要传输的数据以便不断地、连续地进行数据传输。然而,在现有数据传输技术中,被传输的数据包一般只包括“包大小”和“包内容”等相关信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容易确定数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容易导致数据结构混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数据传输技术不容易寻找数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容易造成导致数据结构混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端根据预设生成规则生成数据包,并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包至少包括包头标识编码、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至少一个子包以及包尾标识编码;
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
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
优选地,所述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的步骤包括:
所述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流进行解析,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块后面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二数据块,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块进行数据校验;
若数据校验正确,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块获取子包数量信息和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
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提取子包。
优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块后面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二数据块,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块进行数据校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数据校验错误,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优选地,所述子包至少包括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所述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提取子包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与所述第一预设字节数量以及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确定数据包中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剩余字节数量;
从所述第二数据块后面数据中获取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和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
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所述剩余字节数量、所述子包包头标识编码以及所述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块后的数据进行子包循环检测;
若子包循环检测未出现错误,则建立子包对应的结构对象。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所述剩余字节数量、所述子包包头标识编码以及所述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块后的数据进行子包循环检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子包循环检测出现错误,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优选地,所述在子包循环检测无误时,建立子包对应的结构对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有的子包提取完成时,退出子包检测循环,并确定最后一个子包之后第三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三数据块是否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
若所述第三数据块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则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至已提取的子包。
优选地,所述当所有的子包提取完成时,退出子包检测循环,并确定最后一个子包之后第三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三数据块是否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数据块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不一致,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发送端根据预设生成规则生成数据包,并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包至少包括包头标识编码、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至少一个子包以及包尾标识编码;
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
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
优选地,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所述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流进行解析,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块后面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二数据块,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块进行数据校验;
若数据校验正确,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块获取子包数量信息和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
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提取子包。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发送端根据预设生成规则生成数据包,并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包至少包括包头标识编码、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至少一个子包以及包尾标识编码;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通过上述方式,基于本发明生成规则生成的数据包中包括包头标识编码和包尾标识编码,便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确定数据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在解析过程中基于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以及校验位等数据块可以更准确的确定数据包的结构和定位到子包的位置,准确的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避免数据结构混乱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装置所属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现有数据传输技术中,被传输的数据包一般包括“包大小”和“包内容”,不容易寻找数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容易造成导致数据结构混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在本方法中,发送端先根据预设生成规则生成数据包,并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包至少包括包头标识编码、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至少一个子包以及包尾标识编码,接收端再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流进行解析,提取数据流中的子包,然后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从而确定数据包的起始位置或终止位置,避免造成数据结构混乱。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当然,移动终端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数据传输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发送端根据预设生成规则生成数据包,并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包至少包括包头标识编码、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至少一个子包以及包尾标识编码;
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
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流进行解析,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块后面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二数据块,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块进行数据校验;
若数据校验正确,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块获取子包数量信息和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
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提取子包。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数据校验错误,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与所述第一预设字节数量以及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确定数据包中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剩余字节数量;
从所述第二数据块后面数据中获取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和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
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所述剩余字节数量、所述子包包头标识编码以及所述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块后的数据进行子包循环检测;
若子包循环检测未出现错误,则建立子包对应的结构对象。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子包循环检测出现错误,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有的子包提取完成时,退出子包检测循环,并确定最后一个子包之后第三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三数据块是否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
若所述第三数据块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则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至已提取的子包。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第三数据块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不一致,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各种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有一种流式传输技术,通过它可以处理要传输的数据以便不断地、连续地进行数据传输。然而,在现有透明数据流式传输技术中,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容易确定数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容易导致数据结构混乱。本发明应用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例如,可以应用于透明传输模块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相对稳定的流式传输界面之上的数据传输封包方式,例如计算机串行接口、UART以及TCP等,用于封装应用层信息,可以确定数据的起始位置或终止位置,避免数据结构混乱,本实施例的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发送端根据预设生成规则生成数据包,并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包至少包括包头标识编码、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至少一个子包以及包尾标识编码;
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但不限于读写器、移动终端、服务器等之间的数据传输。本实施例中,以读写器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为例对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预先设置有上层读卡应用软件,并具有用于与读写器连接的接口单元,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PAD(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当移动终端与读写器通过接口单元连接后,所述接口单元可以但不限于是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并行接口、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I2C总线接口等。本实施例中的预设生成规则指的是生成数据包的规则,亦即数据封装规则,包括封装特定组成部分和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将爆头标识编码、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至少一个子包以及包尾标识编码以及包尾标识编码封装成数据包。其中,子包包括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子包长度以及子包载荷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包头标识编码、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包尾标识编码、子包标识符以及子包长度信息可以为预设字节数量,排列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可以按照4字节的包头标识编码、2字节的子包数量信息、2字节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4字节的校验位、基于需要预设字节位数的子包部分以及4字节的包尾标识编码的顺序与结构封装数据包。包头标识编码为4个ASCII字符,例如,B、r、n以及C,该特征便于程序在流式传输中定位可能的起始标志;包头标识编码之后的2字节为子包数量信息,表示该数据包中一共包含了多少个子包,该2字节为无符号整数,高字节在前。子包数量信息之后为2字节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标识数据包整体的数据字节数量,该2字节为无符号整数,高字节在前,总字节数从包头标识编码首字节算起,直到包尾标识编码的末字节;总字节书信息后面为4字节校验位,校验采用按位异或实现,将BrnC与其后的四字节逐字节异或得到;校验位后为子包部分,子包部分至少包括2字节的子包包头标识编码、2字节的载荷字节数信息以及子包载荷信息,即子包实际的载荷内容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包括但不限于ASCII码,也可以是human readable chars等。子包载荷的字节数信息标识子包载荷信息的字节数,即实际的载荷内容的字节数。子包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包。在子包部分之后为4字节的包尾标识编码,例如可以是P、K、E以及D等。发送端生成数据包时,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
步骤S20,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
基于上述步骤,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流时,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流进行解析,提取数据流中的子包。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解析规则指的是发送端对预先设定的对数据流进行解析的规则。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下述原理确定解析规则:先从数据流中获取与预设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数据块,以该数据块为起始标志,基于生成规则中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以及子包等各部分的封装顺序及其字节数量获取数据包各部分的信息,进行检测验证,并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具体地,假设数据包各部分按顺序的结构为4字节包头标识编码(按顺序排列分别为B、r、n以及C)、2字节子包数量信息、2字节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4字节校验位、子包以及4字节包尾标识编码时。接收端先将初始状态为复位态,所有计数器清零,当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流时,接收端先从数据流的中持续判断,获取连续四个字符分别为B、r、n以及C。获取了与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数据块时,即连续四个字符为B、r、n以及C的数据块1,从该数据块后的首字节开始获取8字节的数据块2并进行校验,校验时,将包头标识编码与数据块2的首四字节数据进行异或运算,判断异或运算结果是否与数据块2中的后4字节数据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校验错误,则重新从数据块1中的B字节后的首字节数据开始,重新获取连续四个字符分别为B、r、n以及C。若一致,则校验正确,从数据块1中的首2字节数据获取子包数量信息,并从随后2字节数据获取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基于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和子包数量信息并从数据块2之后的数据进行子包循环检测,读取各个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和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并建立子包结构对象,基于数据包字节总数与包头标识编码字节数量、子包数量信息的字节数量、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的字节数量以及校验位的字节数量确定子包与包尾标识编码的字节数量之和,在本实施例中即为数据包字节总数减去12的差,将减法计数器1的值设置为子包与包尾标识编码的字节数量之和的值,减法计数器2设置为当前读取子包的子包载荷字节数值,减法计数器3设置为子包数量的数值,在从校验位后的子包标识编码的读取开始,每读取1字节数据,减法计数器1的值便减1。在从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数据块后的子包载荷信息的读取开始,每读取字节数据,减法计数器计数器2的值便减1,当减法计数器2的值为0时,减法计数器3的值减1并进入下一子包的数据读取。当减法计数器2的值为0时,退出子包检测循环。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在生成数据包时也可以在每个子包添加校验位,每读取一个子包进行一次校验。
步骤S30,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
基于上述步骤,退出子包检测循环时,判断减法计数器1的值是否为4,若不为4,则数据包提取失败,则重新从数据块1中的B字节后的首字节数据开始,重新获取连续四个字符分别为B、r、n以及C;若减法计数器1的值为4时,确认最后四个字节数据是否与包尾标识编码一致,在本实施例中,即确认最后四字节数据是否为P、K、E以及D。若是,则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例如指针或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根据预设生成规则生成数据包,并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包至少包括包头标识编码、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至少一个子包以及包尾标识编码;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通过上述方式,基于本发明生成规则生成的数据包中包括包头标识编码和包尾标识编码,便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确定数据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在解析过程中基于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以及校验位等数据块可以更准确的确定数据包的结构和定位到子包的位置,准确的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避免数据结构混乱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
步骤S40,所述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流进行解析,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步骤S50,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块后面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二数据块,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块进行数据校验;
步骤S60,若数据校验正确,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块获取子包数量信息和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
步骤S70,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提取子包。
步骤S80,若数据校验错误,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包头编码为预先设计的编码,用于标识数据包可能的起始位置,为ASCII字符。
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流时,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流进行解析,提取数据流中的子包。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解析规则指的是发送端对预先设定的对数据流进行解析的规则。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下述原理确定解析规则:先从数据流中获取与预设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数据块,以该数据块为起始标志,基于生成规则中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以及子包等各部分的封装顺序及其字节数量获取数据包各部分的信息,进行检测验证,并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具体地,假设数据包各部分按顺序的结构为4字节包头标识编码(按顺序排列分别为B、r、n以及C)、2字节子包数量信息、2字节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4字节校验位、子包以及4字节包尾标识编码时。接收端先将初始状态为复位态,所有计数器清零,当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流时,接收端先从数据流的中持续判断,获取连续四个字符分别为B、r、n以及C。获取了与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数据块时,即连续四个字符为B、r、n以及C的数据块1,从该数据块后的首字节开始获取8字节的数据块2并进行校验,校验时,将包头标识编码与数据块2的首四字节数据进行异或运算,判断异或运算结果是否与数据块2中的后4字节数据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校验错误,则重新从数据块1中的B字节后的首字节数据或数据块1后首字节数据开始,重新获取连续四个字符分别为B、r、n以及C,在本实施例中,当包头标识编码为预设数量的相同ASCII码时,则在校验错误时,重新从数据块1中的B字节后的首字节数据开始,重新获取连续四个字符分别为B、r、n以及C;若包头标识编码为预设数量的不相同ASCII码时,则在校验错误时,重新从数据块1的首字节数据开始,重新获取连续四个字符分别为B、r、n以及C。若一致,则校验正确,从数据块1中的首2字节数据获取子包数量信息,并从随后2字节数据获取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基于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和子包数量信息并从数据块2之后的数据进行子包循环检测,读取各个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和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并建立子包结构对象,基于数据包字节总数与包头标识编码字节数量、子包数量信息的字节数量、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的字节数量以及校验位的字节数量确定子包与包尾标识编码的字节数量之和,在本实施例中即为数据包字节总数减去12的差,将减法计数器1的值设置为子包与包尾标识编码的字节数量之和的值,减法计数器2设置为当前读取子包的子包载荷字节数值,减法计数器3设置为子包数量的数值,在从校验位后的子包标识编码的读取开始,每读取1字节数据,减法计数器1的值便减1。在从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数据块后的子包载荷信息的读取开始,每读取字节数据,减法计数器计数器2的值便减1,当减法计数器2的值为0时,减法计数器3的值减1并进入下一子包的数据读取。当减法计数器2的值为0时,退出子包检测循环,判断减法计数器1的值是否为4,若不为4,则数据包提取失败,则重新从数据块1中的B字节后的首字节数据开始,重新获取连续四个字符分别为B、r、n以及C;若减法计数器1的值为4时,确认最后四个字节数据是否与包尾标识编码一致,在本实施例中,即确认最后四字节数据是否为P、K、E以及D。若是,则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例如指针或应用。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子包也可以不包括子包包头标识编码或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也可以在子包包尾或者其他预设位置添加子包标识信息,在校验后基于子包标识信息提取子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流进行解析,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块后面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二数据块,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块进行数据校验;若数据校验正确,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块获取子包数量信息和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提取子包。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准确确定数据包结构,准确定位到子包并进行提取。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子包至少包括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步骤S70包括:
步骤S90,根据所述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与所述第一预设字节数量以及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确定数据包中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剩余字节数量;
步骤S100,从所述第二数据块后面数据中获取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和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
步骤S110,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所述剩余字节数量、所述子包包头标识编码以及所述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块后的数据进行子包循环检测;
步骤S120,若子包循环检测未出现错误,则建立子包对应的结构对象。
步骤S130,若子包循环检测出现错误,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剩余字节数量指的是子包部分和包尾标识编码的字节数量之和,可以基于以下方式确定:剩余字节数量=数据包总字节数-第一预设字节数量-第二预设字节数量,即数据包字节总数与第一预设字节数量以及第二预设字节数量之差。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校验正确时,从数据块1中的首2字节数据获取子包数量信息,并从随后2字节数据获取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基于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和子包数量信息并从数据块2之后的数据进行子包循环检测,读取各个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和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并建立子包结构对象,基于数据包字节总数与包头标识编码字节数量、子包数量信息的字节数量、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的字节数量以及校验位的字节数量确定子包与包尾标识编码的字节数量之和,在本实施例中即为数据包字节总数减去12的差,将减法计数器1的值设置为子包与包尾标识编码的字节数量之和的值,减法计数器2设置为当前读取子包的子包载荷字节数值,减法计数器3设置为子包数量的数值,在从校验位后的子包标识编码的读取开始,每读取1字节数据,减法计数器1的值便减1。在从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数据块后的子包载荷信息的读取开始,每读取字节数据,减法计数器计数器2的值便减1,当减法计数器2的值为0时,减法计数器3的值减1并进入下一子包的数据读取。当减法计数器2的值为0时,退出子包检测循环,判断减法计数器1的值是否为4,若不为4,则数据包提取失败,则重新从数据块1中的B字节后的首字节数据开始,重新获取连续四个字符分别为B、r、n以及C;若减法计数器1的值为4时,确认最后四个字节数据是否与包尾标识编码一致,在本实施例中,即确认最后四字节数据是否为P、K、E以及D。若是,则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例如指针或应用。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子包也可以不包括子包包头标识编码或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也可以在子包包尾或者其他预设位置添加子包标识信息,在校验后基于子包标识信息提取子包。在本实施例中,即使数据块1与包头标识编码一致,并且校验正确,也可能出现包头标识编码提取错误的情况,即数据块1并非数据包的包头,包头标识编码提取错误时会导致子包循环检测出现错误,例如读取在子包包头标识编码的位置读取的数据块与预设的子包包头标识编码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时,重新从数据块1中的B字节后的首字节数据或数据块1后首字节数据开始,重新获取连续四个字符分别为B、r、n以及C。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子包至少包括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根据所述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与所述第一预设字节数量以及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确定数据包中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剩余字节数量;从所述第二数据块后面数据中获取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和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所述剩余字节数量、所述子包包头标识编码以及所述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块后的数据进行子包循环检测,并建立子包对应的结构对象。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通过子包包头标识编码确定子包起始位置,利用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和子包载荷数据信息可以更准确识别并定位子包的位置,准确地提取子包,避免子包的数据结构混乱。
进一步地,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四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140,当所有的子包提取完成时,退出子包检测循环,并确定最后一个子包之后第三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三数据块是否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
步骤S150,若所述第三数据块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则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至已提取的子包。
步骤S160,若所述第三数据块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不一致,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子包的检测,若无误则建立子包的结构对象,以提取子包。在所有子包提取完成时,即减法计数器1和2的值为零时,退出子包检测循环,并从最后一个子包之后的数据按顺序获取第三预设字节数量的数据块3,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预设字节数量与预设的包尾标识编码的字节数量一致。在获取了数据块3时,确定数据块3与预设包尾标识编码一致,当一致时,则建立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至已提取的子包,若不一致,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后的数据或者从第一数据块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以重新确定数据包的包头标识编码。具体地,将减法计数器1的值设置为子包与包尾标识编码的字节数量之和的值,减法计数器2设置为当前读取子包的子包载荷字节数值,减法计数器3设置为子包数量的数值,在从校验位后的子包标识编码的读取开始,每读取1字节数据,减法计数器1的值便减1。在从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数据块后的子包载荷信息的读取开始,每读取字节数据,减法计数器计数器2的值便减1,当减法计数器2的值为0时,减法计数器3的值减1并进入下一子包的数据读取。当减法计数器2的值为0时,退出子包检测循环。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在生成数据包时也可以在每个子包添加校验位,每读取一个子包进行一次校验。当减法计数器2和减法计数器3的数值为0时,确定减法计数器1的值是否与预设子包标识编码的字节数量值一致,若一致,则确定各个字节位上的数据是否与对应包尾标识编码字节位上的数据一致,若所述第三数据块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则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至已提取的子包,其中,内部链接包括指针或者引用。若减法计数器1的值与预设子包标识编码的字节数量值或各个字节位上的数据与对应包尾标识编码字节位上的数据不一致,则,重新从数据块1中的B字节后的首字节数据或数据块1后首字节数据开始,重新获取连续四个字符分别为B、r、n以及C。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有的子包提取完成时,退出子包检测循环,并确定最后一个子包之后第三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三数据块是否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若所述第三数据块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则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至已提取的子包。若所述第三数据块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则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至已提取的子包。通过上述方式,利用包尾检查数据是否正确解析,提高数据包解析的正确率,在解析出现错误时,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避免将所有数据舍弃,提高数据利用率。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传输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传输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端根据预设生成规则生成数据包,并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包至少包括包头标识编码、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至少一个子包以及包尾标识编码;
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
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的步骤包括:
所述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流进行解析,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块后面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二数据块,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块进行数据校验;
若数据校验正确,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块获取子包数量信息和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
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提取子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块后面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二数据块,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块进行数据校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数据校验错误,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包至少包括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所述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提取子包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与所述第一预设字节数量以及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确定数据包中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剩余字节数量;
从所述第二数据块后面数据中获取子包包头标识编码和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
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所述剩余字节数量、所述子包包头标识编码以及所述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块后的数据进行子包循环检测;
若子包循环检测未出现错误,则建立子包对应的结构对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所述剩余字节数量、所述子包包头标识编码以及所述子包载荷字节数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块后的数据进行子包循环检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子包循环检测出现错误,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子包循环检测无误时,建立子包对应的结构对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有的子包提取完成时,退出子包检测循环,并确定最后一个子包之后第三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三数据块是否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
若所述第三数据块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则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至已提取的子包。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有的子包提取完成时,退出子包检测循环,并确定最后一个子包之后第三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三数据块是否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一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数据块与所述包尾标识编码不一致,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或第一数据块的首字节之后的数据开始,执行步骤: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发送端根据预设生成规则生成数据包,并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包至少包括包头标识编码、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校验位、至少一个子包以及包尾标识编码;
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数据包中的子包;
接收端创建数据包对象,并建立内部链接到每个已提取的子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所述接收端根据预设解析规则对接收的数据流进行解析,获取数据流中与所述包头标识编码一致的第一数据块,其中,第一数据块的字节数量为第一预设字节数量;
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块后面第二预设字节数量的第二数据块,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块进行数据校验;
若数据校验正确,则从所述第二数据块获取子包数量信息和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
基于所述子包数量信息、数据包字节总数信息以及所述第二数据块之后的数据提取子包。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数据传输程序,所述数据传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1810433993.XA 2018-05-08 2018-05-08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737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3993.XA CN108737026B (zh) 2018-05-08 2018-05-08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19/084243 WO2019214444A1 (zh) 2018-05-08 2019-04-25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7/038,344 US11368563B2 (en) 2018-05-08 2020-09-30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3993.XA CN108737026B (zh) 2018-05-08 2018-05-08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7026A true CN108737026A (zh) 2018-11-02
CN108737026B CN108737026B (zh) 2020-07-03

Family

ID=63938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33993.XA Active CN108737026B (zh) 2018-05-08 2018-05-08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8563B2 (zh)
CN (1) CN108737026B (zh)
WO (1) WO2019214444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7157A (zh) * 2018-12-19 2019-04-05 南京视察者图像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车物联网通讯协议
CN109635215A (zh) * 2018-12-21 2019-04-1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编码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214444A1 (zh) * 2018-05-08 2019-11-14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5840A (zh) * 2019-08-15 2019-12-03 北京嘉士宝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100170A (zh) * 2020-08-05 2020-12-18 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交互数据解码方法和装置
CN112100169A (zh) * 2020-08-05 2020-12-18 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交互数据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2486885A (zh) * 2020-12-07 2021-03-12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帧的生成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2653691A (zh) * 2020-12-18 2021-04-13 脸萌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68907A (zh) * 2021-03-25 2021-06-15 北京鼎事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存储方法、数据查询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13270056A (zh) * 2021-06-16 2021-08-17 厦门市思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le的旋转图案显示方法、系统及指尖陀螺
CN114745078A (zh) * 2022-04-25 2022-07-12 北京兴竹同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识别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69803A (zh) * 2021-04-27 2022-08-30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25710A (zh) * 2022-06-17 2022-10-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25710B (zh) * 2022-06-17 2024-06-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6813A (zh) * 2021-12-15 2022-04-1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基于消息块dma的总线数据高效io方法
CN114374855B (zh) * 2022-01-05 2023-05-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播花屏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0358B (zh) * 2022-02-14 2023-10-24 西藏创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关报文分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5883A (zh) * 2008-08-08 2010-02-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数据接收方法
CN101662335A (zh) * 2009-09-15 2010-03-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前向纠错编码方法、前向纠错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47252A (zh) * 2012-03-26 2012-08-22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串行通信方法
CN102761391A (zh) * 2012-06-29 2012-10-31 威海海特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物联网系统通信方法
CN103532668A (zh) * 2013-10-12 2014-01-22 成都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保tcp通信数据完整及正确的方法
CN103701562A (zh) * 2013-12-10 2014-04-0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的差错控制协议
CN105117253A (zh) * 2015-08-27 2015-12-02 常州大学 一种基于BootLoader的UV LED固化系统远程升级方法
CN105530191A (zh) * 2015-12-09 2016-04-2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1394协议的异步流包结构
US9549197B2 (en) * 2010-08-16 2017-01-17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Visual dynamic range timestamp to enhance data coherency and potential of metadata using delay information
CN106850149A (zh) * 2017-04-21 2017-06-13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79784B2 (en) * 2006-03-29 2011-07-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ing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of video information over wireless channels
KR101670723B1 (ko) * 2011-01-04 2016-11-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디오 및 오디오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가변 길이의 전송 패킷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CN103875224B (zh) * 2012-08-17 2018-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607264B (zh) * 2013-10-17 2016-08-17 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3g网络的带内数据传输方法
US9998434B2 (en) * 2015-01-26 2018-06-12 Listat Ltd. Secure dynamic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protocol
US10530747B2 (en) * 2017-01-13 2020-01-07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un user space network stack inside docker container while bypassing container Linux network stack
US20190215306A1 (en) * 2018-01-11 2019-07-11 Nicira, Inc. Rule processing and enforcement for interleaved layer 4, layer 7 and verb based rulesets
CN108737026B (zh) * 2018-05-08 2020-07-03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5883A (zh) * 2008-08-08 2010-02-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数据接收方法
CN101662335A (zh) * 2009-09-15 2010-03-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前向纠错编码方法、前向纠错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US9549197B2 (en) * 2010-08-16 2017-01-17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Visual dynamic range timestamp to enhance data coherency and potential of metadata using delay information
CN102647252A (zh) * 2012-03-26 2012-08-22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串行通信方法
CN102761391A (zh) * 2012-06-29 2012-10-31 威海海特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物联网系统通信方法
CN103532668A (zh) * 2013-10-12 2014-01-22 成都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保tcp通信数据完整及正确的方法
CN103701562A (zh) * 2013-12-10 2014-04-0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的差错控制协议
CN105117253A (zh) * 2015-08-27 2015-12-02 常州大学 一种基于BootLoader的UV LED固化系统远程升级方法
CN105530191A (zh) * 2015-12-09 2016-04-2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1394协议的异步流包结构
CN106850149A (zh) * 2017-04-21 2017-06-13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4444A1 (zh) * 2018-05-08 2019-11-14 深圳市心流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368563B2 (en) 2018-05-08 2022-06-21 Shenzhen Mental Flow Technology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587157A (zh) * 2018-12-19 2019-04-05 南京视察者图像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车物联网通讯协议
CN109635215B (zh) * 2018-12-21 2021-02-1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编码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35215A (zh) * 2018-12-21 2019-04-1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编码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5840A (zh) * 2019-08-15 2019-12-03 北京嘉士宝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100169B (zh) * 2020-08-05 2021-09-21 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交互数据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2100170B (zh) * 2020-08-05 2021-09-14 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交互数据解码方法和装置
CN112100169A (zh) * 2020-08-05 2020-12-18 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交互数据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2100170A (zh) * 2020-08-05 2020-12-18 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交互数据解码方法和装置
CN112486885A (zh) * 2020-12-07 2021-03-12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帧的生成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2486885B (zh) * 2020-12-07 2024-06-07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帧的生成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2653691A (zh) * 2020-12-18 2021-04-13 脸萌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3691B (zh) * 2020-12-18 2023-04-18 脸萌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68907A (zh) * 2021-03-25 2021-06-15 北京鼎事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存储方法、数据查询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12968907B (zh) * 2021-03-25 2023-04-28 北京鼎事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存储方法、数据查询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14969803A (zh) * 2021-04-27 2022-08-30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969803B (zh) * 2021-04-27 2023-08-15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270056A (zh) * 2021-06-16 2021-08-17 厦门市思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le的旋转图案显示方法、系统及指尖陀螺
CN114745078A (zh) * 2022-04-25 2022-07-12 北京兴竹同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识别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45078B (zh) * 2022-04-25 2023-07-14 北京兴竹同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识别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25710A (zh) * 2022-06-17 2022-10-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25710B (zh) * 2022-06-17 2024-06-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7026B (zh) 2020-07-03
WO2019214444A1 (zh) 2019-11-14
US11368563B2 (en) 2022-06-21
US20210014342A1 (en) 2021-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7026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91497A (zh) 多固件升级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78935A (zh) 数据生成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47444A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206110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handwriting style correction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adapted thereto
CN107153961A (zh) 一种支付方法、支付服务器、交易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99812A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52613B (zh) 一种虚拟物品获取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843942A (zh) 穿戴式设备的固件升级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CN106924977A (zh) 积木系统、拓扑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594848A1 (en) Queu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3584741A1 (en) Fingerprint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CN110032535A (zh) 一种串口数据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12787769B (zh) 确定nfi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656722A (zh) 数据操作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05065A (zh)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
CN106778441A (zh) 一种图形图像智能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CN110287655A (zh) 一种验证码输入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411660A (zh) 一种通话质量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09640277A (zh) 应用于usim卡的短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630404B (zh) 一种协议报文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484168A (zh) 生物识别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333261A (zh) 加密数据的方法、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5813085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287754A (zh) 车辆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