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8149A -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18149A
CN108718149A CN201810616185.7A CN201810616185A CN108718149A CN 108718149 A CN108718149 A CN 108718149A CN 201810616185 A CN201810616185 A CN 201810616185A CN 108718149 A CN108718149 A CN 108718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output unit
power supply
output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61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18149B (zh
Inventor
孙胜利
姜兆宁
刘达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Qingdao Yee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Qingdao Yee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161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181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18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8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18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8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25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reference values, feedback values or error values in the control loop of a conver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该供电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包括电压输出端和电压反馈端;第一输出单元,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电压输出端,包括初级线圈,用于输出第一电压;第二输出单元,包括次级线圈,用于输出第二电压;补偿电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补偿电路在所述第二电压从预定值下跌时,向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输入补偿电流。该技术方案可以为第二输出单元对应的负载提供更多的电流,防止该第二电压的跌落,让该负载正常工作,避免重启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WIFI(无线保真)产品越来越多,而WIFI芯片的接收和发射的瞬态电流需要差别非常大,当处于发射时需要电源能够瞬间输出较大电流。因此如果电源不支持瞬态大电流响应时,就会出现WIFI工作异常。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包括:
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包括电压输出端和电压反馈端;
第一输出单元,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电压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电压;
第二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第二电压;
补偿电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补偿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压从预定值下跌时,向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输入补偿电流;
其中,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电压反馈端检测到的所述第一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压的变化,调整所述电压输出端的输出,使所述第一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压在预设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偿电路包括补偿子电路,所述补偿子电路包括串联的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阻;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之间的电压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
或者,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偿电路包括补偿子电路,所述补偿子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N型MOS管,其中:
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串联,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N型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N型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N型MOS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N型MOS管在所述第二电压从预定值下跌时被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偿电路包括并联的至少两个所述补偿子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线性稳压器,所述线性稳压器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包括初级线圈,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包括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的匝数与初级线圈的匝数的比值大于预设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输出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偿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压在预定值时所述补偿电路输入的预定电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供电电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在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之间设置补偿电路,如此在所述第二电压从预定值下跌时,补偿电路可以向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输入补偿电流,如此可以为第二输出单元对应的负载提供更多的电流,防止该第二电压的跌落,让该负载正常工作,避免重启情况的发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LED驱动和WIFI芯片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包括该供电电路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框图,如图1所示,该供电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控制芯片11,第一输出单元12,第二输出单元13和补偿电路14。
这里,开关电源控制芯片11在供电电路中担负起对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及其它电能管理的职责,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11包括电压反馈端11A和电压输出端11B,当然,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11还包括输入端SW端和VCC端即芯片供电端,该VCC端主要用于为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供电,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SW端输入高电压后,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可以将该高电压转换为需要的电压从电压输出端11B输出。
这里,该供电电路可以为两个负载供电,故该供电电路包括第一输出单元12和第二输出单元13,第一输出单元12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11的电压输出端11B,用于输出第一电压V1,为第一负载供电;第二输出单元13,用于输出第二电压V2,为第二负载供电。示例的,该第一输出单元12可以包括初级线圈121,该第二输出单元13可以包括次级线圈131,该次级线圈131的匝数和初级线圈121的匝数的比值根据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的电压需求来确定,示例的,如第一负载需要的第一电压为36V,第二负载需要的第二电压为5V,则初级线圈121和次级线圈131的匝数比值为36:5,即该初级线圈121的匝数可以是144,次级线圈131的匝数可以是20。
这里,电压反馈端11A可以检测第一输出单元12输出的第一电压的变化,示例的,如图1所示,该电压反馈端11A可以通过反馈电路15来检测第一输出单元12输出的第一电压。开关电源控制芯片11根据所述电压反馈端11A检测到的第一电压的变化,调整所述电压输出端11B的输出,保证第一输出单元12输出的第一电压在预设范围内,这样当第一负载突变(如需要瞬间较大电流等情况),导致第一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压跌落时,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11就可以快速地调整电压输出端11B的输出,来保证第一输出单元12输出的第一电压,防止该第一电压的跌落。
但是,第二负载突变(如负载突然加重),导致第二输出单元的第二电压会跌落时,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匝数比值大于1的情况下,(假设比值为36:5),当第二输出单元的第二电压跌落3V时,通过初级线圈反馈到电压反馈端11B的电压跌落为3V*5/36=0.42V,因此开关电源控制芯片11开始调整输出电压到第二电压恢复到正常值需要的时间就比较长,结果就会导致第二输出单元对应的负载就会因为第二电压跌落而导致工作异常或出现重启情况的发生。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补偿电路14,该补偿电路1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补偿电路14用于在第二电压从预定值下跌时,向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输入补偿电流,由于第一电压在开关电源控制芯片11的调整下基本保证的预设电压左右,变动不大,不会出现下跌的情况,而第二负载需要大电流时,第二电压会出现跌落的情况,当第二电压从预定值下跌时,补偿电路会向所述第二输出单元13的输出端输入补偿电流,该补偿电流大于第二电压在预定值时所述补偿电路输入的预定电流,即该补偿电路可以为第二负载提供更多的电流,这样就保证该第二电压不再跌落。
本实施例可以在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之间设置补偿电路,如此在所述第二电压从预定值下跌时,补偿电路可以向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输入补偿电流,如此可以为第二输出单元对应的负载提供更多的电流,防止该第二电压的跌落,让该负载正常工作,避免重启情况的发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框图,如图2所示,所述补偿电路14包括补偿子电路141,所述补偿子电路141包括串联的稳压二极管ZD和第一电阻R。所述稳压二极管ZD的反向击穿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之间的电压差。
这里,稳压二极管ZD两端的电压达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时,稳压二极管ZD就会被反向击穿,稳压二极管ZD在被反向击穿后,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或者说在一定功率损耗范围内),两端电压几乎不变,保持在临界反向击穿电压。若假设稳压二极管ZD两端的临界反向击穿电压为V0,小于所述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之间的电压差;那么,稳压二极管ZD就一直保持被反向击穿的状态,当第二电压在预定值V20时,流入第二输出单元13的输出端的预定电流I0=(V1-V20-V0)/R;由于稳压二极管ZD两端的电压V0是基本不变的,第一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压V1由于开关电源控制芯片11的快速调节也保持不变,故当第二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压从预定值V20下跌至V21时,流入第二输出单元13的输出端的补偿电流I1=(V1-V21-V0)/R大于I0,此时流入的电流为补偿电流,如此,补偿电路为第二输出单元的第二负载提供更多的电流,防止该第二电压的跌落,让第二负载正常工作,避免重启情况的发生。
示例的,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LED驱动和WIFI芯片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参考图3,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为图3中的芯片U1型号为HT7A6322,该芯片U1包括8个引脚,其中5至8引脚为SW端,4引脚为芯片供电端VCC,3引脚为电压反馈端FB,1引脚和2引脚为电压输出端VSS。
参考图3,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前端电路为220V的交流电从交流输入端AC的零线ACN和火线ACL输入后,可以通过并联的可变电阻MOV1和电容C1(直流电不能通过),然后整流桥BR1即芯片MB6S可以将该220V的交流电整流为310V的直流电,该310V的直流电通过由电感线圈L1、电容C2和电容C3组成的Π型滤波器的滤波后输入至开关电源控制芯片U1;开关电源控制芯片U1可以将310V转换成36V后从VSS端输出。
这里,该供电电路的第一输出单元包括变压器T1中的初级线圈,该初级线圈连接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U1的电压输出端即VSS端,为第一负载LED驱动提供第一电压36V,该第二输出单元包括变压器T1中的次级线圈,该次级线圈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1输出(二极管D1正向导通可以将正电压输入到U2的3脚),其中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匝数为144:20,则第二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压为36V*(20/144)=5V,如此为第二负载WIFI芯片供电。
参考图3,当220V交流电上电之后,该开关电源控制芯片U1内部的SW端和VSS端之间的MOS管导通,高压直流就会对C6充电,因此C6上的电压会上升,当上升到一定电压时,ZD2导通,Q3导通,引脚VCC端就被加上正向电压(即:芯片U1的内部逻辑电路通过VCC供电开始工作),开始为芯片U1供电。
这里,芯片U1的电压反馈端FB通过稳压二极管ZD3连接至芯片供电端VCC,当VCC上的电压超过ZD3上的稳压值后,ZD3导通,FB上被施加上正向电压,当引脚FB上的电压值超过阈值时,FB就会通过内部比较器和0.23V比较,产生MOS管的控制信号;当VSS端电压升高时,FB上的电压就会升高,因此就会关断MOS管,让VSS端输出的电压下降,当VSS端输出的电压下降到一定值后,FB上的电压也会同步下降,通过比较器比较之后,会导通MOS管,让VSS端输出的电压再次上升;该VSS端输出的电压即为第一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压,如此,FB就可以检测第一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压的变化,而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就会响应于所述第一电压的变化,调整所述电压输出端的输出,在第一电压上升时,关断MOS管使得第一电压下降,在第一电压下降时,导通MOS管使第一电压上升,保证所述第一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压在预设范围。
参考图3,所述供电电路中的SCR1、ZD5、ZD4以及R2组成了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当VSS端输出的电压超过40V时,ZD4和ZD5导通,因此SCR1上的控制引脚G上就会有正向电压,因此SCR1导通,因此VSS的输出端就直接通过D4和SCR1导通到接地端GND,因此36V输出端的电压就直接降到0,防止VSS端输出的电压过大。该供电电路中并联的C14和C7是起滤波,储能作用,确保芯片U2的输入端的电压保持稳定。
参考图3,补偿电路包括串联的ZD6和R6,稳压二极管ZD的临界反向击穿电压为30V,由于第一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压为36V,第二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压在第二负载无论处在轻载还是重载模式下均会小于等于5V,故ZD6都是被反向导通的,补偿电路流向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的补偿电流I1=36-30-V21/100;因此当第二输出单元供电的第二负载越重时,第二电压V21越小,补偿电流I1会越大,因此第二输出单元的供电能力就越强,因此第二输出单元输出的电压就越不容易跌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3只是本实施例给出的一种示例性的供电电路,在实际的应用的,该供电电路可以由其他各种变形,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本实施例可以设置补偿电路包括补偿子电路,该补偿子电路包括串联的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阻,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小于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如此,稳压二极管被反向击穿后,当第二电压从预定值下跌时,补偿电路向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输入补偿电流,补偿电路实现简单,成本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稳压二极管ZD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13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ZD的负极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一电阻R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的输出端;或者,也可以是所述稳压二极管ZD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12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ZD的正极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一电阻R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13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可以设置补偿电路中的稳压二极管ZD和第一电阻与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的多种连接方式,实现方式多种多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框图,如图4所示,所述补偿电路14包括补偿子电路142,所述补偿子电路142包括第二电阻R20、第三电阻R21、第四电阻R22和N型MOS管,其中:所述第二电阻R20和所述第三电阻R21串联,所述第二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N型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R20和所述第三电阻R21之间,所述N型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N型MOS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
这里,当第二电压未跌落时,由于R20和R21的分压,N型MOS管的栅极电压小于MOS管的导通电压,当第二电压下降后,由于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变大,因此N-MOS管上的栅极电压升高,因此N-MOS管导通,此时补偿电流就会通过N-MOS管流到向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如此即为第二输出单元的第二负载提供更多的电流,防止该第二电压的跌落,让第二负载正常工作,避免重启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可以设置补偿电路包括补偿子电路,该补偿子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N型MOS管,当第二电压下降后,由于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变大,N型MOS管上的栅极电压升高,N型MOS管导通,此时补偿电流就会通过N型MOS管流到向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为第二输出单元对应的负载提供更多的电流,防止该第二电压的跌落,让该负载正常工作,避免重启情况的发生,补偿电路实现简单,成本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框图,所述补偿电路14包括并联的至少两个补偿子电路。
这里,如图5所示,该补偿电路14可以包括并联的两个补偿子电路141,当然,该补偿电路14也可以包括并联的至少两个补偿子电路142,在此不做限制,可以根据第二负载实际需要,并联更多的补偿子电路来补偿更多的电流。
本实施例中的补偿电路包括并联的至少两个补偿子电路,可以为各种负载提供足够的补偿电流,防止第二电压跌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供电电路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供电电路还包括线性稳压器16,所述线性稳压器16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13的输出端连接。
这里,不同的负载的工作电压的范围不同,有的负载的工作电压范围较大,该第二输出单元13输出的第二电压的轻微变化不会引起其对应的第二负载的工作异常,而有的负载的工作电压范围较小,该第二输出单元13输出的第二电压的轻微变化就会引起其对应的第二负载的工作异常,此时就需要在第二输出单元13的输出端连接线性稳压器16,这样只要该第二输出单元13输出的第二电压较大,即使第二电压跌落但只要第二电压大于该第二负载的工作电压,该线性稳压器16就可以将该第二电压转换为该第二负载的工作电压,如此为第二负载提供稳定的电压,保证第二负载正常工作。
示例的,如图3所示,第二输出单元对应的第二负载为WIFI芯片,该WIFI芯片的工作电压为3.3V,工作电压固定,故在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线性稳压器AZ1117CH-3.3,故在第二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压的预定值为5V,只要第二电压未跌落至3.3V之下,该线性稳压器AZ1117CH-3.3均可以输出3.3V的电压,为第二负载WIFI芯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本实施例可以在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线性稳压器,为第二输出单元的负载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包括初级线圈,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包括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的匝数与初级线圈的匝数的比值大于预设阈值。
这里,次级线圈的匝数与初级线圈的匝数的比值大于预设阈值,第二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压的预定值就会较大,远远大于第二输出单元对应的第二负载的工作电压,这样即使第二电压发生了跌落,也不容易跌落至第二负载的工作电压之下,这样,只要第二电压未跌落至第二负载的工作电压之下,均可以通过该线性稳压器稳定地输出第二负载的工作电压,保证第二负载的正常工作。
示例的,如图3所示,将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匝数比由144:20调整到144:40;这样次级输出的第二电压由5V变成了10V,而线性稳压器U2输出为3.3V,而第二电压从10V跌落到3.3V之下并不容易,故线性稳压器U2的输出电压也不容易跌落,保证第二负载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可以将次级线圈的匝数与初级线圈的匝数的比值设置为大于预设阈值,可以增大第二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压,进而防止该第二电压跌落至第二输出单元对应的负载的工作电压之下,保证该负载的正常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输出单元。
这里,该供电电路可以为两个以上的负载供电,该供电电路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输出单元,每个第二输出单元与第一输出单元之间都可以设置该补偿电路,设置情况可以参考图1至图6,在此不再详述,如此,当某个第二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压跌落时,第一输出电压都可以通过该补偿电路向该第二输出单元输入更多的补偿电流,防止该第二电压的跌落。
本实施例的供电电路可以设置至少两个第二输出单元,为更多的负载供电,应用范围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偿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压在预定值时所述补偿电路输入的预定电流。
这里,当第二电压在预定值时,补偿电路输入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的电流为预定电流,该预定电流大于等于0,当第二电压从预定值下跌,补偿电路向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输入补偿电流,此时,所述补偿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压在预定值时所述补偿电路输入的预定电流,如此就可以为第二输出单元对应的负载提供比预定电流更多的电流,防止该第二电压的跌落,让该负载正常工作,避免重启情况的发生。
示例的,仍以图2为例,当第二电压在预定值V20时,稳压二极管ZD就一直保持被反向击穿的状态,流入第二输出单元13的输出端的预定电流I0=(V1-V20-V0)/R;由于稳压二极管ZD两端的电压V0是基本不变的,第一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压V1由于开关电源控制芯片11的快速调节也保持不变,故当第二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压从预定值V20下跌至V21时,即第二电压变小时,流入第二输出单元13的输出端的补偿电流I1=(V1-V21-V0)/R大于I0,如此防止该第二电压的跌落,让第二负载正常工作,避免重启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补偿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压在预定值时所述补偿电路输入的预定电流,如此为第二输出单元的第二负载提供更多的电流,防止该第二电压的跌落,让第二负载正常工作,避免重启情况的发生。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包括该供电电路的电子设备的框图,该电子设备适用于终端设备。例如,电子设备700可以是移动电话,游戏控制台,电脑、平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装置7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701,存储器702,电源组件703,多媒体组件704,音频组件705,输入/输出(I/O)接口706,传感器组件707,以及通信组件708。
处理组件701通常控制装置7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701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70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704和处理组件70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70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7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703为装置7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供电电路。电源组件70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7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704包括在所述装置7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704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70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70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702或经由通信组件70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70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的接口706为处理组件701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70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7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707可以检测到装置7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7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707还可以检测装置700或装置7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7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7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7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70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707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70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708被配置为便于装置7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7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70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70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702,上述指令可由装置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包括电压输出端和电压反馈端;
第一输出单元,连接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的电压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电压;
第二输出单元,用于输出第二电压;
补偿电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补偿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压从预定值下跌时,向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输入补偿电流;
其中,所述开关电源控制芯片根据所述电压反馈端检测到的所述第一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压的变化,调整所述电压输出端的输出,使所述第一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压在预设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路包括补偿子电路,所述补偿子电路包括串联的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阻;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之间的电压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
或者,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路包括补偿子电路,所述补偿子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N型MOS管,其中:
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串联,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N型MOS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N型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N型MOS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N型MOS管在所述第二电压从预定值下跌时被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路包括并联的至少两个所述补偿子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性稳压器,所述线性稳压器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包括初级线圈,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包括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的匝数与初级线圈的匝数的比值大于预设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输出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流大于所述第二电压在预定值时所述补偿电路输入的预定电流。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
CN201810616185.7A 2018-06-14 2018-06-14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718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6185.7A CN108718149B (zh) 2018-06-14 2018-06-14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6185.7A CN108718149B (zh) 2018-06-14 2018-06-14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8149A true CN108718149A (zh) 2018-10-30
CN108718149B CN108718149B (zh) 2021-04-27

Family

ID=63913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6185.7A Active CN108718149B (zh) 2018-06-14 2018-06-14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181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2271A (zh) * 2019-03-01 2020-09-08 上海库石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人体电疗电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11807A1 (en) * 2006-11-10 2008-05-15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Multi-output switching power supply having voltage limiting circuit
TW200824249A (en) * 2006-11-21 2008-06-01 Innolux Display Corp Multiplex DC voltage regulation output circuit
US7839021B2 (en) * 2007-01-29 2010-11-23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Multiplexed direct current regulation output circuit having balance control circuit
CN103595252A (zh) * 2012-08-13 2014-02-19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反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11807A1 (en) * 2006-11-10 2008-05-15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Multi-output switching power supply having voltage limiting circuit
TW200824249A (en) * 2006-11-21 2008-06-01 Innolux Display Corp Multiplex DC voltage regulation output circuit
US7839021B2 (en) * 2007-01-29 2010-11-23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Multiplexed direct current regulation output circuit having balance control circuit
CN103595252A (zh) * 2012-08-13 2014-02-19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反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2271A (zh) * 2019-03-01 2020-09-08 上海库石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人体电疗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8149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49121B2 (ja) 無線充電受信装置、充電システム及び端末
US10734826B2 (en) Power supply including bi-directional DC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21502040A5 (zh)
US20200195031A1 (en) Charging system and charging circuit thereof
WO2020019447A1 (zh) 充电电路、终端及充电方法
CN105634092B (zh) 充电电路、带usb端口的充电器和充电系统
CN103929696B (zh) 一种耳机检测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628384A (zh) 双输入电源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TW201034337A (en)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7762231A (zh) 一种供电装置及供电方法
CN108538258A (zh) 调整背光电流的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
CN111130222B (zh) 无线充电供电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312808B2 (en) Power supply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718149A (zh)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WO2022083050A1 (zh) 一种门铃系统
CN113629793A (zh) 无线充电电路、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EP4312337A1 (en) Circuit of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of charging battery and wearable device
CN108900094A (zh) 供电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KR20140074167A (ko) 범용 전원 공급 장치
CN109217402B (zh) 充电座的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04359A (zh) 电子设备及其天线结构、天线电压的调节方法、装置
CN113224803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TW201026015A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17458679A (zh) 充电电路和充电设备
KR20140049842A (ko) 범용 전원 공급 장치 및 범용 전원 공급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5 Huarun Qingcai Street 68,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wo stage, 9 floor, 01 rooms.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Patentee after: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Huarun Qingcai Street 68,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wo stage, 9 floor, 01 rooms.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YEE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