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2551A -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12551A
CN108712551A CN201810562335.0A CN201810562335A CN108712551A CN 108712551 A CN108712551 A CN 108712551A CN 201810562335 A CN201810562335 A CN 201810562335A CN 108712551 A CN108712551 A CN 108712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posture
microphone
call
call vo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23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佩璐
付宏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623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125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12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125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9Arrangements of transmitters, receivers, or complete sets to prevent eavesdropping, to attenuate local noise or to prevent undesired transmission; Mouthpieces or 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G10L21/0216Noise filte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estimating nois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5/0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 G10L25/48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 G10L25/51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for comparison or discrimination
    • G10L25/6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 for comparison or discrimination for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voi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G10L21/0216Noise filte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estimating noise
    • G10L2021/02161Number of inputs available containing the signal or the noise to be suppressed
    • G10L2021/02165Two microphones, one receiving mainly the noise signal and the other one mainly the speech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监测电子设备的姿态,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其中,第一姿态为使电子设备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本申请能够在电子设备通话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上行声音变小或断续等问题,提升了通话质量。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具有通话功能。例如,智能手机。目前,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通话时,用户可能会有多种使用姿态。例如,手持电子设备姿势或用头部和肩膀侧面夹持住电子设备的姿势。在采用不同的姿态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通话时,当电子设备中的噪音麦克风被压住时,容易出现通话上行声音变小或断续等通话效果不佳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电子设备在通话过程中出现的上行声音变小或断续,提升通话质量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话控制方法,能够在电子设备通话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上行声音变小或断续等问题,提升了通话质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其中,所述第一姿态为使电子设备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基于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所述第二姿态为与所述第一姿态不同的姿态。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与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之间的响度差;
判断所述响度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当所述响度差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当所述响度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
优选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包括:
获取在通话模式下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基于预先建立的语音模型对所述通话语音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确定出所述通话语音中的语音信号和噪音信号;
去掉所述噪音信号,保留所述语音信号。
优选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基于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包括:
获取在通话模式下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去掉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语音信号与第二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语音信号相减得到的噪音信号。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
第一控制器,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其中,所述第一姿态为使电子设备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控制器,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基于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所述第二姿态为与所述第一姿态不同的姿态。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处理器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与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之间的响度差;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响度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当所述响度差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当所述响度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通话模式下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分析模块,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语音模型对所述通话语音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确定出所述通话语音中的语音信号和噪音信号;
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去掉所述噪音信号,保留所述语音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通话模式下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去掉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语音信号与第二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语音信号相减得到的噪音信号。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在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首先监测电子设备的姿态,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即处于使电子设备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进行降噪,能够在电子设备通话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上行声音变小或断续等问题,提升了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实施例1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监测电子设备的姿态;
当电子设备处于通话模式时,对电子设备在通话过程中的姿态进行监测。例如,监测电子设备在通话模式时,是被用户手持的姿态,还是被用户用头部和肩侧面夹住的姿态等。
S102、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其中,第一姿态为使电子设备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
通过对电子设备的姿态的监测,在通话的过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例如,被用户用头部和肩侧面夹住的姿态,即电子设备处于使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时,如,通话上行声音忽大忽小,或通话声音断断续续,此时采用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过程中的语音进行降噪,以保证通话流畅。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首先监测电子设备的姿态,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即处于使电子设备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进行降噪,能够在电子设备通话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上行声音变小或断续等问题,提升了通话质量。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监测电子设备的姿态;
当电子设备处于通话模式时,对电子设备在通话过程中的姿态进行监测。例如,监测电子设备在通话模式时,是被用户手持的姿态,还是被用户用头部和肩侧面夹住的姿态等。
S202、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其中,第一姿态为使电子设备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
通过对电子设备的姿态的监测,在通话的过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例如,被用户用头部和肩侧面夹住的姿态,即电子设备处于使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时,如,通话上行声音忽大忽小,或通话声音断断续续,此时采用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过程中的语音进行降噪,以保证通话流畅。
S203、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基于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第二姿态为与所述第一姿态不同的姿态。
通过对电子设备的姿态的监测,在通话的过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例如,被用户手持的姿态,此时,采用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进行降噪。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与第一姿态不同的姿态。在整个通话过程中,基于电子设备所处的姿态,采用对应的控制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基于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进行降噪,在整个通话过程中,实现了基于电子设备所处的姿态,灵活的采用第一控制方式和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能够在电子设备通话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上行声音变小或断续等问题,提升了通话质量。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在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检测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与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之间的响度差;
当电子设备处于通话模式时,对电子设备在通话过程中的姿态进行监测。电子设备中包括用于通话的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在通话过程中,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通话过程中的声音,在对电子设备的姿态进行监测时,基于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过程中的声音,检测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与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之间的响度差。
S302、判断响度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当响度差小于预设阈值时,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当响度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
判断检测到的响度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例如,判断响度差是否小于2db。当响度差小于预设阈值时,判断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当响度差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判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
S303、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获取在通话模式下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在采用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时,首先获取在通话模式下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S304、基于预先建立的语音模型对通话语音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确定出通话语音中的语音信号和噪音信号;
针对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分别基于预先建立的语音模型对通话语音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判断出通话语音中哪些是语音信号,哪些是噪音信号。
S305、去掉噪音信号,保留语音信号;
判断出通话语音中的语音信号和噪音信号后,将噪音信号去除,保留语音信号,从而能够在电子设备通话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上行声音变小或断续等问题,提升了通话质量。
S306、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获取在通话模式下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基于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在采用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时,首先获取在通话模式下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S307、去掉第一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语音信号与第二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语音信号相减得到的噪音信号。
然后使用双MIC降噪算法,即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同时收音,由于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与音源(人嘴)的距离差异,两个麦克风收到的主音源会有一定的差异,而环境噪音基本上是一致的,两个信号相减,这样就会把噪音信号去掉,保留主要音源的语音信号,从而实现消噪。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处理器401,用于在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监测电子设备的姿态;
当电子设备处于通话模式时,对电子设备在通话过程中的姿态进行监测。例如,监测电子设备在通话模式时,是被用户手持的姿态,还是被用户用头部和肩侧面夹住的姿态等。
第一控制器402,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其中,第一姿态为使电子设备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
通过对电子设备的姿态的监测,在通话的过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例如,被用户用头部和肩侧面夹住的姿态,即电子设备处于使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时,如,通话上行声音忽大忽小,或通话声音断断续续,此时采用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过程中的语音进行降噪,以保证通话流畅。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首先监测电子设备的姿态,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即处于使电子设备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进行降噪,能够在电子设备通话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上行声音变小或断续等问题,提升了通话质量。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处理器501,用于在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监测电子设备的姿态;
当电子设备处于通话模式时,对电子设备在通话过程中的姿态进行监测。例如,监测电子设备在通话模式时,是被用户手持的姿态,还是被用户用头部和肩侧面夹住的姿态等。
第一控制器502,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其中,第一姿态为使电子设备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
通过对电子设备的姿态的监测,在通话的过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例如,被用户用头部和肩侧面夹住的姿态,即电子设备处于使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时,如,通话上行声音忽大忽小,或通话声音断断续续,此时采用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过程中的语音进行降噪,以保证通话流畅。
第二控制器503,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基于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第二姿态为与所述第一姿态不同的姿态。
通过对电子设备的姿态的监测,在通话的过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例如,被用户手持的姿态,此时,采用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进行降噪。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的第二姿态与第一姿态不同的姿态。在整个通话过程中,基于电子设备所处的姿态,采用对应的控制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基于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进行降噪,在整个通话过程中,实现了基于电子设备所处的姿态,灵活的采用第一控制方式和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能够在电子设备通话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上行声音变小或断续等问题,提升了通话质量。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通话功能的智能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601,用于在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检测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与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之间的响度差;
当电子设备处于通话模式时,对电子设备在通话过程中的姿态进行监测。电子设备中包括用于通话的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在通话过程中,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通话过程中的声音,在对电子设备的姿态进行监测时,基于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过程中的声音,检测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与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之间的响度差。
判断模块602,用于判断响度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当响度差小于预设阈值时,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当响度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
判断检测到的响度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例如,判断响度差是否小于2db。当响度差小于预设阈值时,判断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当响度差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判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
第一获取模块603,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获取在通话模式下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在采用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时,首先获取在通话模式下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分析模块604,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语音模型对通话语音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确定出通话语音中的语音信号和噪音信号;
针对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分别基于预先建立的语音模型对通话语音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判断出通话语音中哪些是语音信号,哪些是噪音信号。
第一信号处理模块605,用于去掉噪音信号,保留语音信号;
判断出通话语音中的语音信号和噪音信号后,将噪音信号去除,保留语音信号,从而能够在电子设备通话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上行声音变小或断续等问题,提升了通话质量。
第二获取模块606,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获取在通话模式下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基于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在采用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时,首先获取在通话模式下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第二信号处理模块607,用于去掉第一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语音信号与第二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语音信号相减得到的噪音信号。
然后使用双MIC降噪算法,即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同时收音,由于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与音源(人嘴)的距离差异,两个麦克风收到的主音源会有一定的差异,而环境噪音基本上是一致的,两个信号相减,这样就会把噪音信号去掉,保留主要音源的语音信号,从而实现消噪。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其中,所述第一姿态为使电子设备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基于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所述第二姿态为与所述第一姿态不同的姿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与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之间的响度差;
判断所述响度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当所述响度差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当所述响度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包括:
获取在通话模式下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基于预先建立的语音模型对所述通话语音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确定出所述通话语音中的语音信号和噪音信号;
去掉所述噪音信号,保留所述语音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基于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包括:
获取在通话模式下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去掉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语音信号与第二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语音信号相减得到的噪音信号。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话模式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的姿态;
第一控制器,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基于第一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其中,所述第一姿态为使电子设备通话质量不佳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控制器,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基于第二控制方式对通话语音降噪,所述第二姿态为与所述第一姿态不同的姿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处理器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与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之间的响度差;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响度差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当所述响度差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当所述响度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通话模式下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分析模块,用于基于预先建立的语音模型对所述通话语音进行频域和时域分析,确定出所述通话语音中的语音信号和噪音信号;
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去掉所述噪音信号,保留所述语音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通话模式下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环境中的通话语音;
第二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去掉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语音信号与第二麦克风采集的通话语音信号相减得到的噪音信号。
CN201810562335.0A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8712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2335.0A CN108712551A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2335.0A CN108712551A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12551A true CN108712551A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70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2335.0A Pending CN108712551A (zh) 2018-06-04 2018-06-04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1255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447A (zh) * 2020-02-17 2020-06-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284504A (zh) * 2020-02-20 2021-08-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姿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35280A (zh) * 2023-04-17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7135280B (zh) * 2023-04-17 2024-05-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08253B2 (en) * 2004-06-30 2007-12-11 Avaya Technology Corp. Log-based ringtone service
CN102543097A (zh) * 2012-01-16 2012-07-0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及设备
CN102739867A (zh) * 2012-06-19 2012-10-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mic降噪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801861A (zh) * 2012-08-07 2012-11-28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手机的语音增强方法和装置
CN106534532A (zh) * 2016-11-08 2017-03-22 深圳众思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质量提升方法及终端
CN106604183A (zh) * 2015-10-20 2017-04-26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的多麦克风降噪的拾音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69441A (zh) * 2017-09-08 2017-11-21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语音信号的消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08253B2 (en) * 2004-06-30 2007-12-11 Avaya Technology Corp. Log-based ringtone service
CN102543097A (zh) * 2012-01-16 2012-07-0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及设备
CN102739867A (zh) * 2012-06-19 2012-10-17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mic降噪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801861A (zh) * 2012-08-07 2012-11-28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手机的语音增强方法和装置
CN106604183A (zh) * 2015-10-20 2017-04-26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的多麦克风降噪的拾音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34532A (zh) * 2016-11-08 2017-03-22 深圳众思科技有限公司 通话质量提升方法及终端
CN107369441A (zh) * 2017-09-08 2017-11-21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语音信号的消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447A (zh) * 2020-02-17 2020-06-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降噪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284504A (zh) * 2020-02-20 2021-08-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姿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35280A (zh) * 2023-04-17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7135280B (zh) * 2023-04-17 2024-05-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01654B1 (en) Sound effect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7548564B (zh) 一种语音输入异常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7742523B (zh)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9039862A (zh) 消息提醒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657125B (zh) 一种用于调节通话音量的方法与设备
CN107734523A (zh) 一种信号强度提示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905956B (zh) 音频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音频输出设备
CN109561219A (zh) 音乐调节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03219384U (zh) 一种处理通话环境噪声的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617801A (zh) 语音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6038148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5554234B (zh) 一种消噪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8766453A (zh) 语音降噪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712551A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810280A (zh) 语音采集频率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643967A (zh) 一种自动语音唤醒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7369441A (zh) 语音信号的消噪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979790A (zh) 一种通话降噪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197098A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146628A (zh) 一种语音通话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561222A (zh) 一种语音数据的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182137A (zh) 屏幕安全预警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16511A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174321B (zh) 耳机降噪处理的方法、装置及耳机
CN104580714A (zh) 一种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