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1560A - 薄键盘、键盘覆盖物和键开关 - Google Patents

薄键盘、键盘覆盖物和键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1560A
CN108701560A CN201680070481.0A CN201680070481A CN108701560A CN 108701560 A CN108701560 A CN 108701560A CN 201680070481 A CN201680070481 A CN 201680070481A CN 108701560 A CN108701560 A CN 108701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gigback
assembly according
support plate
ke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04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1560B (zh
Inventor
帕特·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willa Lim
Original Assignee
Jawilla Li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willa Lim filed Critical Jawilla Lim
Publication of CN108701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1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1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1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01H13/706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sm between keys and layered keyboards
    • H01H13/707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sm between keys and layered keyboards characterised by springs, e.g. Euler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 H01H2013/52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using a return spring ac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actuating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3Sou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34Separate snap a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7/00Dimensions; Characteristics
    • H01H2227/036Minimise heigh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01H2235/006Elastic arms producing non linear counter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01H2235/012Euler spring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薄键盘和薄键盘覆盖物以及用在键盘和键开关上的新颖的键组装件。键组装件包括顶板、可移动键帽、支撑板以及嵌入在支撑板内充当弹簧的柔性杆。可移动键帽的底侧具有安置在柔性杆上方的至少一个或几个锥形突出物。可移动键帽上的垂直向下的力将使得突出物能够使杆水平地折曲,从而创建一旦垂直力被移除、就将使可移动键帽返回到其最初位置的弹簧式机构。

Description

薄键盘、键盘覆盖物和键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键盘、键盘覆盖物和键开关。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在键盘和键开关上的简单的、紧凑的薄键组装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计算和便携式装置的发展,键盘被做得更小、更薄且更轻。图1A例示说明如美国专利No.4118611中公开的常规的螺旋弹簧键盘。枢转锤7顶上的屈曲弹簧机构2负责键盘的触觉和听觉响应。在屈曲时,小锤被弹簧使得向前枢转,并且撞击记录键按压的电触头。图1B例示说明如美国专利No.5924553中公开的使用剪刀机构的键盘。键帽22经由剪刀式机构中互锁的两个塑料件24和26连接到基板20。橡胶凸圆28位于键帽22的下面,提供当键帽未被向下按时恢复键帽的手段。虽然两个键盘都实现了命令输入的目的,但是螺旋弹簧和剪刀键盘结构需要较大的高度,从而导致这样的键盘可以做小、做薄的程度受到限制。而且,剪刀机构的制造更复杂、更昂贵。图2例示说明如美国专利No.8206047中公开的薄键盘覆盖物。该键盘覆盖物被设计为放置在触摸敏感屏幕的虚拟键盘上面。键盘由弹性体薄片制成,并且键形成有内部支撑结构75以便创建常规键盘的用户触觉反馈,比如手指搁置阻力、预致动提示、手指定位提示和键标识提示。尽管,键盘在触摸表面上模仿触觉键盘的打字感觉,但是键的橡胶感觉不同于常规的螺旋弹簧键盘的脆度和快速响应。如图3所示,另一薄键盘在美国专利No.US2012/0169603中公开。该键盘实现一组斜坡652、654、656和658作为引导可移动键帽320的路径,并且使用作为返回机构的磁铁620和630的吸引力/排斥力来将键帽保持在键结构内。该设计中存在几个弱点。第一,用户触觉反馈是有限的,没有预致动提示,没有可听反馈。第二,每个键的组装在键帽中需要一个磁铁并且在支撑基底中需要另一个磁铁,这增加了键盘制造的复杂度和成本。第三,由于设计构思,在可移动键帽320和键结构310之间存在灰尘可以进入的间隙,并且可移动键帽320在没有顶盖牢固地保持它的情况下可能脱落。
如本文将公开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的、但是薄且成本有效的键盘组装件、键盘覆盖物和键开关,所述键盘组装件、键盘覆盖物和键开关具有触觉和可听反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装置的固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使用新颖的返回机构来恢复键帽的键组装件。常规键盘使用弹簧的压缩、橡胶凸圆的弹性或金属凸圆的变形来创建返回机构。这样的方法需要键帽和返回机构这二者在相同的方向上成比例地移动,这意味着弹簧、橡胶或金属凸圆需要更多的高度以便在键组装件的内部压缩或伸展。本发明去除了这样的高度限制,并且提供压在键帽上的垂直力将水平地而不是垂直地影响返回机构的方法。此外,本发明为用户提供触觉响应,比如手指搁置、预致动提示和可听提示。
键组装件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五个主要元件:顶板、可移动键帽、具有嵌入的柔性杆的支撑板和键开关层。顶板使可移动键帽保持适当地定位在支撑板内。可移动键帽具有凹边,该凹边用作使顶板将可移动键帽保持在支撑板内的定位件。支撑板内安置有基本上彼此平行的两个柔性杆。可移动键帽的底侧具有定位在这两个柔性杆顶上的锥形突出物。柔性杆和可移动键帽之间的预置弹簧张力使可移动键帽在支撑板内保持水平。垂直按键迫使可移动键帽底侧的锥形突出物使柔性杆水平地折曲。进一步按下键帽需要成比例地增大强度,这为用户提供了阻力感觉或预致动提示。进一步的按压将在柔性杆碰到可移动键帽的底侧(这创建可听提示)时到达锥形突出物的端部。锥形突出物还用作启动键开关层的接触点。一旦按压被释放,柔性杆就迅速恢复,因此充当可移动键帽的返回机构。柔性杆的迅速恢复动作使可移动键帽推挤顶板,这创建第二个可听见的咔哒声。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常规键盘的屈曲弹簧组装件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B是示出常规键盘的剪刀机构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常规键盘覆盖物的弹性体键帽的设计的等距视图;
图3是例示说明具有作为返回机构的磁铁的常规键盘的结构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4是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构造的键组装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的分解右侧等距视图;
图6是示出键盘组装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的分解右下等距视图,该视图暴露了可移动键帽的底侧;
图7示出第一实施例返回机构的代表性力位移曲线;
图8、9、10、11是示出返回机构被致动的顺序截面图;
图12A是示出替代返回机构的组装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12B示出替代返回机构的截面图;
图12C例示说明压缩弹簧返回机构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13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构造的薄键盘;
图14示出与平板或移动装置结合使用的薄键盘覆盖物;
图15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构造的键开关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1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17B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构造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17B示出第三实施例的返回机构的截面图;
图18A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构造的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18B示出来自第四实施例的可移动键帽的底侧的等距视图;
图19A-19C例示说明第四实施例的返回机构的截面图;
图20A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构造的第五实施例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20B示出来自第五实施例的可移动键帽的底侧的等距视图;
图20E-20E例示说明在向下横向运动的情况下的第五实施例的返回机构的截面图;
图21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构造的第六实施例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22示出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技术构造的第七实施例的分解等距视图;
图23例示说明来自第七实施例的可移动键帽的底侧的等距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示的组装件包括布置成一行的单键或两键结构。应理解,可以从相同的基本结构获得包括多个键组装件或单个键开关的其他构造的键盘。
图4示出键组装件200的第一实施例的等距视图。键组装件200由顶板210、可移动键帽220、支撑板240和键开关层260组成。如图5A中所描绘的,顶板210将可移动键帽220牢固地保持在支撑板240的键孔245内。可移动键帽220具有凹边230,凹边230用作使顶板210将可移动键帽220对齐在键孔245内并且牢固地保持它的导向件。如图5B所示,可移动键帽220的底侧安置有具有锥形边缘282的圆柱形突出物280。锥形边缘282搁置在位于支撑板240内的两个柔性杆250的顶上。两个柔性杆250是相同的,但是在支撑板240内定位为彼此的镜像。柔性杆250与锥形边缘282结合用作键组装件200的张力/返回机构。在预备位置处,可移动键帽220被定位在两个柔性杆250的弓形部分252的顶上。具有与突出物280类似轮廓的弓形部分252推挤锥形边缘282以使可移动键帽220抵靠顶板210保持在预置张力(preload tension)下并保持水平。预置张力是重要的,因为它必须提供足够的阻力以使打字者在触摸打字时可以在可移动键帽220上暂停他或她的手指。
突出物280的形状可以变化,它可以是半球形、半圆柱形、锥形、三棱柱、四角锥或其他形状,但是共性是突出物280的连接到可移动键帽220的顶部部分的锥度小于与柔性杆250接触的下部部分的锥度。
类似地,柔性杆的形状和功能对于张力/返回机构的设计是重要的。图6例示说明柔性杆250的不同部分,它们包括弓形部分252、平坦部分254、第二平坦部分255以及开环部分256和258。柔性杆250是平行的,并且对称地安装在支撑板240中提供的凹槽247和249中。以下将在张力/返回机构的描述中说明弓形部分252的功能。平坦部分254将开环部分256连结到弓形部分252,平坦部分255将开环部分258连结到弓形部分252。开环部分256和258使得弓形部分252能够在可移动键帽220的致动期间独立地、在对相邻键具有最小影响的情况下伸展和收缩。而且,平坦部分257被凹槽247和249保持到位,这使得同一行上的所有的键组装件都可以共享同一柔性杆250。因此,该设计简化了键盘的组装,并且降低了制造成本。尽管本发明中描绘的柔性杆是圆杆,但是它可以是方杆、压缩弹簧或其他形状的柔性条,只要它们具有在可移动键帽220的致动期间伸展和收缩的能力即可。自然地,用于柔性杆250的材料是弹簧钢、金属合金、塑料、或能够在受到引起偏转的力之后保持其形状的其他复合材料。
参照图7-11,将描述键组装件200的张力/返回机构的操作。图7例示说明向下的力相对于可移动键帽220的垂直位移之间的关系。图7中的曲线图上的点1指示预备位置,可移动键帽220在柔性杆的弓形部分252的顶上静止受到预置张力。图8-9例示说明当垂直向下的力Y施加于可移动键帽220、锥形边缘282将使柔性杆250的弓形部分252在X1和X2指示的方向上水平地折曲时键组装件的截面图。图8和图9的动作在图7的曲线图中用从点1到点3的线段表示,该线段示出施加于可移动键帽220的进一步的向下按压将需要成比例地增大强度来克服柔性杆250的阻力。在图7中的曲线图上的点3处,由于如图10中所表示的,突出物280的顶部部分282不再呈锥形,所以按压可移动键盘220需要较小的力。点3和点4之间的施加力的快速变化是预致动提示,该预致动提示代表让打字者知道接近键程末尾的触觉反馈。在图7中描绘的并且在图11中例示说明的点4处,当突出物280触摸键开关层260并且柔性杆碰到可移动键帽220的底侧时,打字者到达键程的末尾,产生咔哒声,从而为打字者提供可听提示。一旦向下的力从可移动键帽220释放,柔性杆250就通过推挤突出物280而迅速恢复到其最初形状,充当可移动键帽220的返回机构。柔性杆250的迅速恢复动作使可移动键帽220推挤顶板210,从而产生第二个可听见的咔哒声。它为打字者提供可移动键帽220处于预备位置处的第二个可听提示。对于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来说应显而易见的是,弓形部分252无需总是一个弧,而是取决于锥形边缘282和突出物280的形状。图12A例示说明因为突出物292是小的半球形形状、所以不需要弓形部分252的例子。突出物292位于可移动键帽290的底侧,并且搁置在两个柔性杆294的顶上。两个柔性杆294没有定位突出物292的弓形部分,而是提供相同的张力/返回机构。图12B示出定位在两个柔性杆294的顶上的突出物292的截面图,突出物292的操作原理类似于前述张力/返回机构。另外,柔性杆的形状可以根据所用柔性杆的类型而变化。图12C示出使用压缩弹簧296和297作为柔性杆的例子。压缩弹簧296和297不需要弓形部分或开环,因为压缩弹簧围绕突出物292伸展或收缩,从而充当返回机构。因此,作用于可移动键帽290上的向下的力将把突出物292压向压缩弹簧296和297,从而使围绕突出物290的区域扩大。一旦致动力从可移动键帽290释放,压缩弹簧296和297就收缩回其最初形状,从而将可移动键帽290向上推到其最初的预备位置。
虽然图4仅示出了两键结构,但是可以从如图13所示的相同的基本结构获得键盘构造300。可以通过添加如图5A所示的键开关层260来实现薄轮廓键盘300。键开关层260可以为薄膜类型、印刷电路类型,或者任何合适的键开关可以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在键开关层260的顶上的是由光源270组成的背光照明部件。键组装件200的简单性不同于常规键盘,因为它具有妨碍光源的更少的零部件。在常规键盘中,存在降低背光照明源的有效性的弹簧、金属或橡胶凸圆和剪刀机构。光源270可以使用LED、电致发光面板、漫射光面板、发光纸/膜的高级材料组成或其他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在没有键开关层260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以用作在触摸屏表面上使用的键盘覆盖物。图14示出被设计为置于移动装置或平板400的虚拟键盘的上面的键盘覆盖物410的例子。键盘覆盖物410由没有键开关层260的多个键组装件200组成,每个键组装件被定位在底层虚拟键盘的对应键的上面。键盘覆盖物410在邻近的触摸表面之上给予用户机械键盘的感觉以及对于触摸打字者有益的其他特性,比如手指搁置、预致动提示和可听提示。
键组装件200的另一实现为如图15所描绘的电子产品和计算装置中使用的低轮廓键开关500的形式。键开关500具有与键组装件200相同的顶板210、相同的可移动键帽220和相同的支撑板240。唯一差别是两个柔性杆550包含弓形部分552,弓形部分552用作与键组装件200的弓形部分252相同的张力/返回机构。因此,键结构是显而易见的,将不再进行描述。键开关通过致动可移动键帽220来进行操作,可移动键帽220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突出物280的平坦表面284与印刷电路板560接触,从而实现两个导电条562和564之间的电耦合。
图1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键组装件600的另一实施例。键组装件600和键组装件200之间的唯一差别是顶部盖板。替代顶板210,使用顶部盖板610。键结构保持相同,将只描述顶部盖板610。在某个应用中,优选的是具有既防尘、又防水的键盘。键组装件600通过薄的、绝缘的且弹性的顶部盖板610的实现来提供防尘和防水保护。顶部盖板610具有与可移动键帽620相同的基本形状。顶部盖板610的截面图示出容纳可移动键帽620的凹口614。可移动键帽620被顶部盖板610保持到位,顶部盖板610覆盖键组装件的整个表面。顶部盖板610经由周围边缘616固定到表面板640,周围边缘616粘附到支撑板640的周围表面642。所述顶部盖板610的厚度使得当施加手指压力时,顶部盖板610柔性地畸变,并且对应的可移动键帽220被按压。
图17A例示说明实现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键组装件700的另一实施例。键组装件700使用单个柔性杆作为张力/返回机构。顶板210、可移动键帽220和键开关板260(未示出)仍与键组装件200相同。因此,将只描述张力/返回机构。代替如键组装件200中那样两个柔性杆(每个均包含一个弓形部分252),单个柔性杆750包含两个弓形部分752和753,在这两个弓形部分的顶上定位有锥形边缘282。柔性杆750弓形部分752和753具有与锥形边缘282类似的轮廓,并且被凹槽746和744在适当的位置保持到支撑板740。方形环部分754将弓形部分752连结到弓形部分753。平坦部分755将弓形部分752连结到开环756,平坦部分757将弓形部分753连结到开环部分758。方形环754、开环部分756和758的组合使得弓形部分752和753在可移动键帽220的致动期间可以在对相邻键组装件具有最小影响的情况下伸展和收缩。单个柔性杆750进一步简化了设计,并且制造简单,成本降低,因为同一行上的所有键结构都共享一个柔性杆750。
图17B例示说明键组装件700张力/返回机构的截面图,该截面图示出定位在柔性杆750的弓形部分752和753的顶上的锥形突出物280。它显示类似的张力/返回机构,并且以与前述方式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
参照图18A-18B,可以通过将柔性杆850定位在支撑板840的内部边缘的附近来获得本发明的另一构造。键组装件800由顶板810、可移动键帽820、支撑板840和开关板860组成。可移动键帽820具有凹边830,凹边830充当使顶板810将可移动键帽220定位在键孔849内并且牢固地保持它的导向件。在可移动键帽820的底侧的是固位耳片824、825、826和827,这些固位耳片刚好放入位于支撑板840上的凹口842、843、844和845中。附连到固位耳片824和825的是具有锥形表面的突出物822。突出物822的更靠近可移动键帽820底侧的顶部的锥度小于底部的锥度。固位耳片824、825、826和827被设计为使突出物822在用作张力/返回机构的柔性杆850的顶上适当地保持对齐。张力/返回机构类似于上述方法起作用。图19A-19C例示说明张力/返回机构的截面图。图19A示出在预置张力的情况下柔性杆850的顶上处于预备位置的可移动键帽820。图19B例示说明键按压,通过该键按压,垂直向下的力Y施加于可移动键帽820,并且使突出物822的锥形曲线推挤柔性杆850,从而迫使它们在X1和X2标记的方向上水平地折曲。图19C示出可移动键帽820到达键程末尾,在键程末尾,开关接触构件828撞在开关板860上,从而致动击键。在这个阶段,柔性杆850是完全折曲的。一旦可移动键帽820上的压力被释放,柔性杆就回复到它们的最初形状,并且将可移动键帽820向回推到其预备位置。用户经历图7所示的曲线图中描绘的所有步骤。另外,考虑到突出物822和柔性杆850的作用类似于前面描绘的张力/返回机构,用户体验到相同的触觉响应和可听反馈。此外,柔性杆850具有开环852,开环852伸展和收缩,从而使得柔性杆850可以在对共享同一行的相邻键具有最小影响的情况下折曲。
图20A例示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键组装件900由顶板910、可移动键帽920、支撑板940和开关板960组成。尽管键组装件900构造看起来类似于键组装件800:两个使用相同的张力/返回机构,但是用户触觉反馈和可移动键帽920上的效果是不同的。变化在可移动键帽920的底侧,而其余组件是类似的。图20B示出可移动键帽920的底侧,存在四个半圆柱形脚部924和锥形突出物922。通过使用凹边930作为导向件,顶板910使可移动键帽920在键孔949内对齐。如图20C所示,在预备位置处,脚部924被定位在凹口945的边缘的顶上。脚部924被设计为使可移动键帽在键按压期间在支撑板940内保持平衡和稳定。将参照图20D-20E来描述键按压的事件。张力/返回机构与前面的实施例是相同的。因此,将只描述可移动键帽的运动的差别。在静止时,可移动键帽920受到来自柔性杆950的预置张力,并且被顶盖910保持到位。在键按压的时刻,在此实例中为半球形的锥形突出物922在一侧推挤支撑板940的内部边缘,并且在相对侧推挤柔性杆950,从而导致可移动键帽920的向下的横向滑动运动。也就是说,如图20D上所示,可移动键帽920在箭头X1指示的横向方向上滑动距离X,并且在箭头Y1指示的方向上向下滑动距离Y。一旦到达键程末尾,开关接触构件928就撞击开关板960,从而致动击键。在这个阶段,如图20E所示,突出物922在横向方向上将可移动键帽920进一步推动距离X,Y在向下的方向上达到最大距离,并且柔性杆950完全折曲。一旦可移动键帽920上的压力被移除,柔性杆就弹回到其最初形状,并且将可移动键帽920推向其预备位置。可移动键帽920在X1方向上的横向滑动的效果给予用户更长击键的感觉,这增强了薄键盘中的打字感觉。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实际的可移动键帽920行程。因此,距离行程是X平方和Y平方之和的平方根。如前面所提及的,现有技术的美国专利公开No.:US2012/0169603使用斜坡来创建键帽的向下的横向运动并使用作为返回机构的磁铁的吸引/排斥。本实施例与柔性杆850结合使用锥形突出物922来创建类似的运动。优点是设计更简单并且制造成本低。本实施例对同一行上的所有键都使用同一柔性杆。因此,代替使用4到5个柔性杆,每行的键使用一个柔性杆。现有技术的设计为了创建键盘,需要组装超过50个的键帽和对应的50个具有磁铁的键帽基底。另一优点是顶板910,现有技术专利没有使用的组件。顶板910覆盖可移动键帽,从而防止灰尘和颗粒进入键结构,同时保持键帽以免从键盘脱落。
图21-23例示说明本发明的其余的优选构造。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张力/返回机构的操作保持不变,将不对其进行描述。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制造的简单或者根据应用的适合性,这些构造是优选的。图21示出键组装件1000。它类似于键组装件800,除了柔性杆安置在键帽中并且锥形突出物是支撑板的一部分之外。键组装件1000由顶板1010、可移动键帽1020、支撑板1040和开关板1050组成。可移动键帽1020具有刚好放入支撑板1040上的凹口1045中的耳片1025。这些耳片被设计为使可移动键帽1020在支撑板1010内对齐。顶板1010覆盖凹边1030,从而使用它作为导向件来将可移动键帽1020保持到支撑板1040。在该构造中,两个柔性杆1022是可移动键帽1020的一部分。在预备位置处,柔性杆1022搁置在位于支撑板1040内的四个锥形突出物1042的顶上。突出物1042在支撑板1040的顶表面附近锥度更大,而朝向支撑板1040的底部锥度更小。像键按压的向下的力将使柔性杆1022推挤锥形突出物1042并且使杆折曲。在键按压的结束,位于可移动键帽1020的底侧的开关接触构件(未示出)撞击开关板1050,从而致动击键。一旦力被释放,柔性杆1022就弹回到它们的最初形状,并且将可移动键帽1020向上推到预备位置。该实施例表现出与如前所述的张力/返回机构相同的张力/返回机构。用户体验到相同的触觉反馈和可听反馈。
图22-23描绘又一优选构造的键组装件1100。将只描述相对于键组装件1000的变化。简单设计使键组装件1100在使用开关或按钮的许多电子应用中是理想的键开关。该设计依赖于可能的最少零部件。该键组装件由顶板1110、可移动键帽1120、支撑板1140和开关板1150组成。顶板1110和支撑板1140执行将可移动键帽1120保持到位并且与开关板1150对齐的功能。键组装件1000和1100之间的差别是柔性杆1122和锥形突出物1152位置。柔性杆1122是整体式,它被一组夹子1124和1126夹到可移动键帽1120的底侧。柔性杆1122的形状像具有开环1121的对称发夹。开环1121帮助改进柔性杆1122在微型键开关内部的折曲响应。如点线Y所指示的,锥形突出物1152位于开关板1150上,柔性杆1122的中间部分的正下方。该特定构造中的锥形突出物1152的形状是半球形,其他形状也能用,只要顶部的锥度大于突出物的底部的锥度即可。键按压使柔性杆1122推挤锥形突出物1152并且使杆1122折曲。在键程末尾,可移动键帽1120到达开关板1150,并且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柔性杆1122的每一侧与两个导电条1154和1156接触,从而实现电耦合。一旦可移动键帽1120上的压力被释放,柔性杆1122就回复到其最初形状,并且将可移动键帽1120推回到预备位置。
虽然本文所讨论的实施方式应用于键开关和键盘,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也可以利用其他实施方式。这样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包括控制面板、触控板、触摸屏或用于人机界面的任何其他表面。
尽管已经用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特定实施例限定。

Claims (43)

1.一种键组装件,包括:
呈现给用户以被用户按压的键;
与键在操作上关联的返回机构,所述返回机构由柔性材料构成,能够在击键被用户释放之后使键返回到最初搁置位置;
与键在操作上关联的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被设计为当键被用户按压时,在键向下或垂直行进的同时对返回机构给予侧向和/或水平力,当击键被用户释放时,返回机构对致动机构给予侧向和/或水平力,从而将键垂直向上地推向最初搁置位置;
与键在操作上关联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使返回机构与致动机构在适当的位置对齐,以便将键按压期间的大部分向下或垂直力给予为对返回机构的侧向和/或水平力;
与键在操作上关联的调平机构,所述调平机构被设计为在键被用户按压的同时使键在支撑板内保持对齐并且保持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返回机构包括由柔性材料组成的一个或多个杆,柔性材料由弹簧钢、金属、金属合金、塑料、聚合物、高密度泡沫、压缩弹簧或弹性体复合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杆包括一个或多个弓形部分,所述一个或多个弓形部分使得杆能够在对相邻键组装件具有最小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地折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取决于致动机构的表面,杆能够具有圆形形状、方形形状、倾斜边缘和/或锥形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返回机构由具有与致动机构的表面相同轮廓的一个杆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返回机构由两个平行杆组成,每个杆的表面推挤致动机构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致动机构被嵌入在键内,致动机构被定位在嵌入在支撑板内的返回机构的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返回机构经由支撑板内的一组凹槽被嵌入到支撑板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返回机构和支撑板能够经由注射成型或冲压被制造为单个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致动机构包括沿着键的周边和/或底侧定位的一个或多个突出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突出物具有锥形表面,从而在键正被按压时为用户提供阻力感觉/反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所述锥形表面能够是球面、四角椎、圆锥形、具有锥形边缘的圆柱体、抛物面、圆柱面、凹边、斜坡或多个表面的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突出物进一步由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组成,下部部分的截面与上部部分的截面相比具有更小的周长,当键在击键期间向下行进时,阻力在从下部部分到上部部分的过渡期间变化,因为突出物推挤柔性杆需要更大的力,阻力差为用户提供触觉预致动提示/反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突出物的下部部分的表面的锥度小于突出物的上部部分的表面的锥度,当用户将键向下按压时,将键按在上部部分上所需的力小于下部部分,从而以信号向用户通知键接近键程末尾的反馈。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突出物由锥形表面组成,锥形表面被定位在支撑板的内部边缘的顶上,当键正被用户按压时,锥形表面推挤支撑板的内部边缘,从而使键横向移位,键的横向运动对返回机构给予水平力,当击键被用户释放时,返回机构对锥形表面给予水平力,从而将键垂直向上地推向最初搁置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返回机构被嵌入在键内,返回机构被定位在嵌入在支撑板内的致动机构的顶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返回机构经由键内的一组凹槽被嵌入到键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返回机构和键能够经由注射成型或冲压被制造为单个工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致动机构包括沿着支撑板的周边和/或围绕支撑板的中心定位的一个或多个突出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突出物具有锥形表面,从而在键正被按压时为用户提供阻力感觉/反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锥形表面能够是球形、四角椎、圆锥形、具有锥形边缘的圆柱体、抛物面、圆柱面、凹边、斜坡或多个表面的组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突出物进一步由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组成,上部部分的截面与下部部分的截面相比具有更小的周长,当键在击键期间向下行进时,阻力在从上部部分到下部部分的过渡期间变化,因为突出物推挤柔性杆需要更大的力,阻力差为用户提供触觉预致动提示/反馈。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突出物的下部部分的表面的锥度大于突出物的上部部分的表面的锥度,当用户将键向下按压时,将键按在上部部分上所需的力大于下部部分,从而以信号向用户通知键接近键程末尾的反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致动机构和支撑板能够经由注射成型或冲压被制造为单个单元。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调平机构包括多个耳片,耳片具有定位在键的下面和/或围绕键的周边定位的钩子,耳片在使致动机构与返回机构对齐的同时将键夹到支撑板上,耳片使键在键准备好被用户按压的预备位置中保持水平和受到预置张力。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键包括围绕键的周边或在键的周边下面排列的凹边。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调平机构包括顶板,顶板将键水平地保持在支撑板内,顶板使用键的凹边作为导向件来使致动机构与返回机构对齐,顶板使键在键准备好被用户按压的预备位置中保持受到预置张力。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顶板包括具有与键相同的压印轮廓的薄的柔性顶部盖板,该顶部盖板粘附到支撑板的外周表面以覆盖整个键表面,从而为键组装件提供防尘和防水。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组装件,包括背光照明系统,背光照明系统被配置为使光透射通过键和/或围绕键透射。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组装件,进一步包括附加的键开关结构,键开关结构在键周围和/或下面的突出物于键程末尾接触键开关表面时产生击键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键组装件,其中,键开关结构能够是薄膜类型、机械开关类型、印刷电路类型、压力敏感类型、触摸敏感类型、光学类型、阻力类型或触摸屏键盘。
32.一种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组装件的交互式输入装置(IID),多个键组装件被制作到单个设备中,从而共享公共支撑板。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IID装置,其中,定位在同一行的多个键组装件共享公共返回机构。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IID装置,其中,返回机构在每个键组装件内包括一个或多个弓形部分,从而使得返回机构能够在对相邻键组装件具有最小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地折曲。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IID装置,其中,返回机构和支撑板能够经由比如注射成型或冲压的制造方法被制造为单个工件。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IID装置,包括背光照明系统,背光照明系统被配置为使光透射通过键和/或围绕键透射。
3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IID装置,进一步包括附加的键开关结构,键开关结构在键周围和/或下面的突出物于键程末尾撞击键开关表面时产生击键信号。
38.一种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键组装件的IID装置,多个键组装件被制作到单个装置中,从而共享公共支撑板。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IID装置,其中,致动机构和支撑板能够经由比如注射成型或冲压的制造方法被制造为单个工件。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IID装置,包括背光照明系统,背光照明系统被配置为使光透射通过键和/或围绕键透射。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IID装置,进一步包括附加的键开关结构,键开关结构在键周围和/或下面的突出物于键程末尾接触键开关表面时产生击键信号。
42.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IID装置,其中,IID装置具有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中的形状因子:键盘、键盘覆盖物、小键盘、游戏手柄、触摸屏、定向垫、指点装置、鼠标按钮、触控板按钮、游戏控制器、操纵杆、触针按钮、电子装置垫、轻推转盘、电话垫和仪器控制面板。
43.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IID装置,其中,IID装置具有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中的形状因子:键盘、键盘覆盖物、小键盘、游戏手柄、触摸屏、定向垫、指点装置、鼠标按钮、触控板按钮、游戏控制器、操纵杆、触针按钮、电子装置垫、轻推转盘、电话垫和仪器控制面板。
CN201680070481.0A 2015-12-02 2016-12-02 薄键盘、键盘覆盖物和键开关 Active CN1087015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A2,913,671 2015-12-02
CA2913671A CA2913671A1 (en) 2015-12-02 2015-12-02 Thin keyswitch, keyboard and keyboard overlay
PCT/CA2016/051414 WO2017091901A1 (en) 2015-12-02 2016-12-02 Thin keyboard, keyboard overlay and keyswitch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1560A true CN108701560A (zh) 2018-10-23
CN108701560B CN108701560B (zh) 2022-04-08

Family

ID=58794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0481.0A Active CN108701560B (zh) 2015-12-02 2016-12-02 薄键盘、键盘覆盖物和键开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40038B2 (zh)
EP (1) EP3391399A1 (zh)
CN (1) CN108701560B (zh)
CA (1) CA2913671A1 (zh)
WO (1) WO20170919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56432B1 (ko) * 2016-11-03 2019-03-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터치입력장치
US11269127B2 (en) * 2017-06-23 2022-03-08 Apple Inc. Equipment with keys having trim and illumination
KR102613522B1 (ko) 2019-02-18 2023-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베젤 처짐 방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CN109887790B (zh) * 2019-04-28 2024-02-06 湖南奥谱迈讯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平衡杆组装机构及组装方法
CN110085458B (zh) * 2019-05-31 2024-04-12 广东恒沣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自动伸缩折叠方法及升降按键
TWI802498B (zh) 2021-12-16 2023-05-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及其升降機構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1637A (en) * 1996-12-10 1999-10-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ow profile keyboard
EP0966010A2 (en) * 1998-06-18 1999-12-22 Fujitsu Takamisawa Component Limited Key switch and keyboard
US20040130526A1 (en) * 1999-12-07 2004-07-08 Rosenberg Louis B. Haptic feedback using a keyboard device
CN102243925A (zh) * 2010-05-10 2011-11-16 陈�峰 外弹圈x支撑结构装置
US20120299832A1 (en) * 2011-01-04 2012-11-29 Synaptics Incorporated Touchsurface with Level and Planar Translational Travel Responsiveness
CN204130406U (zh) * 2014-07-08 2015-01-28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可平稳下压的超薄键盘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21150A1 (fr) 1975-08-11 1977-03-11 Ibm France Clavier
US4118611A (en) 1977-08-30 1978-10-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uckling spring torsional snap actuator
US4528431A (en) * 1983-10-03 1985-07-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ocking switch actuator for a low force membrane contact switch
TW389372U (en) 1998-05-13 2000-05-01 Acer Peripherals Inc Push button switch device
US20060256090A1 (en) * 2005-05-12 2006-11-16 Apple Computer, Inc. Mechanical overlay
US8206047B1 (en) 2011-06-24 2012-06-26 TouchFire, Inc. Keyboard overlay for optimal touch typing on a proximity-based touch screen
US9236206B1 (en) * 2015-02-02 2016-01-12 Zippy Technology Corp. Thin keyboard command trigger structure
CN105988593B (zh) * 2015-02-17 2019-01-08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性键盘覆盖膜及其控制流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1637A (en) * 1996-12-10 1999-10-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ow profile keyboard
EP0966010A2 (en) * 1998-06-18 1999-12-22 Fujitsu Takamisawa Component Limited Key switch and keyboard
US20040130526A1 (en) * 1999-12-07 2004-07-08 Rosenberg Louis B. Haptic feedback using a keyboard device
CN102243925A (zh) * 2010-05-10 2011-11-16 陈�峰 外弹圈x支撑结构装置
US20120299832A1 (en) * 2011-01-04 2012-11-29 Synaptics Incorporated Touchsurface with Level and Planar Translational Travel Responsiveness
CN204130406U (zh) * 2014-07-08 2015-01-28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可平稳下压的超薄键盘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91399A1 (en) 2018-10-24
US20180366284A1 (en) 2018-12-20
US10840038B2 (en) 2020-11-17
CN108701560B (zh) 2022-04-08
WO2017091901A1 (en) 2017-06-08
CA2913671A1 (en) 2017-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1560A (zh) 薄键盘、键盘覆盖物和键开关
US8232494B2 (en) Keyboard
EP3335234B1 (en) Key assemblies, keyboard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key assembly
US8847890B2 (en) Leveled touchsurface with planar translational responsiveness to vertical travel
US9430050B2 (en) Touchsurface with level and planar translational travel responsiveness
TWI475587B (zh) 鍵盤及其製造方法
WO2009014271A3 (en) Fingertip tactile-sense input device
US8008593B2 (en) Switch for seesaw key
JP2017199615A (ja) スイッチ
CN102568899A (zh) 键盘和电子设备
TWI669734B (zh) 具靜音功能之鍵盤及其按鍵結構
KR200419265Y1 (ko) 자석을 이용한 키 스위치
CN110071004B (zh) 键盘装置
JP2012022793A (ja) シートスイッチ及び入力装置
KR101768572B1 (ko) 사이드키
JP4864090B2 (ja) 多機能キーアセンブリ
KR200419266Y1 (ko) 자석을 이용한 키 스위치
TWI687845B (zh) 鍵盤裝置及其按鍵結構
CN107850949B (zh) 可按压键及键盘
JP3031058B2 (ja) キーボード
Mishra 10 Inventions on keyboard key switch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