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6528B -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采集平台与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采集平台与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6528B
CN108696528B CN201810520179.1A CN201810520179A CN108696528B CN 108696528 B CN108696528 B CN 108696528B CN 201810520179 A CN201810520179 A CN 201810520179A CN 108696528 B CN108696528 B CN 1086965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number information
terminal
acquisition platform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01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6528A (zh
Inventor
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201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965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6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6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5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采集平台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本发明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采集平台与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采集平台与服务器。
背景技术
终端,可理解为具有处理器、存储器的可进行数据处理的装置,终端还可配置有通讯模块,配置有通讯模块的装置可与外部网络设备进行交互。
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若服务器需获取终端的数据,可向终端发起请求,终端接收到请求后,则会主动将所需上传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
然而,终端与服务器之间请求与传输的过程容易被第三方介入,从而会发生信息外泄的情况,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采集平台与服务器,以解决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采集平台发送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在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所述待验证信息具体为所述服务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得到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并存储所述采集平台发送的N个编号信息,以及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对应关系信息用于表征所述N个编号信息中不同的所述编号信息与不同类目标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随机生成的,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第二编号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编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目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品牌信息、所述终端的型号信息、所述终端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的信息、所述终端所使用的用户身份识别SIM卡的信息、所述终端的联网装置所驻网络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待验证信息为所述服务器通过以下过程确定的: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编号信息进行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转换,得到转换后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防干扰字符串与所述转换后信息进行矩阵运算,得到字符矩阵;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字符矩阵进行哈希加密,得到所述待验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采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发送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
在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接收所述服务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得到并发送的所述待验证信息。
可选的,所述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N个编号信息,以及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对应关系信息用于表征所述N个编号信息中不同的所述编号信息与不同类目标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随机生成的,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待验证信息;
向所述采集平台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
接收所述采集平台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所上传的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传输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待验证信息,包括:
对所述第一编号信息进行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转换,得到转换后信息;
将防干扰字符串与所述转换后信息进行矩阵运算,得到字符矩阵;
对所述字符矩阵进行哈希加密,得到所述待验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待验证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第一编号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
第一目标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编号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采集平台发送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在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所述待验证信息具体为所述服务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得到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N个编号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采集平台发送的N个编号信息,以及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对应关系信息用于表征所述N个编号信息中不同的所述编号信息与不同类目标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随机生成的,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编号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编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目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品牌信息、所述终端的型号信息、所述终端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的信息、所述终端所使用的用户身份识别SIM卡的信息、所述终端的联网装置所驻网络的信息,所述终端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
可选的,所述待验证信息为所述服务器通过以下过程确定的: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编号信息进行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转换,得到转换后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防干扰字符串与所述转换后信息进行矩阵运算,得到字符矩阵;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字符矩阵进行哈希加密,得到所述待验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采集平台,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第一待验证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第一目标信息上传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传输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采集平台,还包括:
第二编号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
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待验证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得到并发送的所述待验证信息。
可选的,所述采集平台,还包括:
N个编号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N个编号信息,以及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对应关系信息用于表征所述N个编号信息中不同的所述编号信息与不同类目标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随机生成的,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待验证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待验证信息;
第二待验证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采集平台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
第一目标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采集平台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所上传的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传输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待验证信息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编号信息进行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转换,得到转换后信息;
将防干扰字符串与所述转换后信息进行矩阵运算,得到字符矩阵;
对所述字符矩阵进行哈希加密,得到所述待验证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采集平台与服务器,通过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以及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实现了第一目标信息自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的过程。本发明的信息传输过程中,以编号信息为依据进行验证,保障了第一目标信息传输的各端均非介入的有危险的第三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采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采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53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采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采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请参考图1,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1: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
目标信息,其可理解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其可以为终端的任意信息;具体包括软件、硬件本身属性的信息,软件、硬件所存储的信息,也可包括软件、硬件使用情况的信息。第一目标信息为所有目标信息中被确定为当前所需上传至服务器的目标信息。
S12: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
待验证信息,其可理解为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由于所发送的信息为待验证信息,而非直接发送第一编号信息,故而,若信息被截取,也不会造成信息的泄露。
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编号信息,可以是任意的以字母、数字、字符等构成的信息。
S13: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
S14: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其与第一编号信息的区别在于:第一编号信息是采集平台存储的,第二编号信息是终端存储的,两者均为与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且在正常情况下,其应为一致的。
通过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的验证,可以保障终端与采集平台间传输数据的安全性,确保了与终端通讯的采集平台是允许被传输数据的对象。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以及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实现了第一目标信息自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的过程。本发明的信息传输过程中,以编号信息为依据进行验证,保障了第一目标信息传输的各端均非介入的有危险的第三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请参考图2,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21:接收并存储所述采集平台发送的N个编号信息,以及对应关系信息。
对应关系信息,可理解为用于表征所述N个编号信息中不同的所述编号信息与不同类目标信息的对应关系。基于该对应关系,在需要传输目标数据前,终端可发送对应的编号信息,以便于采集平台对其进行验证。
编号信息,具体为所述采集平台随机生成的,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其可以是任意的以字母、数字、字符等构成的信息,因其为随机生成的,不易于被第三方破解,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S22: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
目标信息,其可理解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其可以为终端的任意信息;具体包括软件、硬件本身属性的信息,软件、硬件所存储的信息,也可包括软件、硬件使用情况的信息。第一目标信息为所有目标信息中被确定为当前所需上传至服务器的目标信息。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品牌信息、所述终端的型号信息、所述终端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的信息、所述终端所使用的用户身份识别SIM卡的信息、所述终端的联网装置所驻网络的信息。
其中,SIM卡的信息,包括卡的号码、卡所载IMEI的信息;终端的联网装置所驻网络的信息,包括网络本身的信息,也可包括终端在网络中所处位置、连接方式、通讯方式等可表征联网装置使用情况的信息。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2的过程可以是终端主动确定其需上传的信息,其可发起上传指示,预先告知采集平台与服务器目标信息是哪一类的,以使得采集平台与服务器也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终端也可接收采集平台或服务器发送的上传指示,从而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同时,采集平台与服务器也可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
S23: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编号信息。
S24:向所述采集平台发送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在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
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具体可以为用户名、密码或其他可用于用户身份识别的信息,具体还可例如身份证号、安全问题答案等等。终端向采集平台发送用户身份信息的时机可以在步骤S24之前的任意步骤或在步骤S24的同时发送。
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其与第一编号信息的区别在于:第一编号信息是采集平台存储的,第二编号信息是终端存储的,两者均为与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且在正常情况下,其应为一致的。
通过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的验证,可以保障终端采集平台间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在该步骤中,可有利于确保与采集平台通讯的终端是允许进行传输数据的对象。在确保的前提下,采集平台才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S25: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
待验证信息,其可理解为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由于所发送的信息为待验证信息,而非直接发送第一编号信息,故而,若信息被截取,也不会造成信息的泄露。
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待验证信息可以是服务器对第一编号信息进行加密后得到的。
具体的,所述待验证信息为所述服务器通过以下过程确定的: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编号信息进行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转换,得到转换后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防干扰字符串与所述转换后信息进行矩阵运算,得到字符矩阵;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字符矩阵进行哈希加密,得到所述待验证信息。
S26: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
其中,获取的过程可以是对待验证信息解码,得到编码信息的过程。
S27: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通过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的验证,可以保障终端与采集平台间传输数据的安全性,确保了与终端通讯的采集平台是允许被传输数据的对象。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以及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实现了第一目标信息自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的过程。本发明的信息传输过程中,以编号信息为依据进行验证,保障了第一目标信息传输的各端均非介入的有危险的第三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采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请参考图3,采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31: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
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有关目标信息、第一目标信息的理解,可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理解。同时,步骤S31,可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中对步骤S11的过程理解。
S32:向所述终端发送待验证信息。
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有关第一编号信息、编号信息、待验证信息的理解,可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理解。同时,步骤S32,可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中对步骤S12的过程理解。
S33: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发送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步骤S33,可参考图1所示实施例中对步骤S14的过程理解。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以及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实现了第一目标信息自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的过程。本发明的信息传输过程中,以编号信息为依据进行验证,保障了第一目标信息传输的各端均非介入的有危险的第三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采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请参考图4,采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41:向所述终端发送N个编号信息,以及对应关系信息。
所述对应关系信息用于表征所述N个编号信息中不同的所述编号信息与不同类目标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随机生成的,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步骤S41之前,还可包括随机生成编号信息,以及确定对应关系信息的过程。
同时,步骤S41,以及其涉及的实施方式、技术名词、技术效果,可参照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1的过程理解。
S42: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
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步骤S42,以及其涉及的实施方式、技术名词、技术效果,可参照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2的过程理解。
S43: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
S44:在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
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同时,步骤S44,以及其涉及的实施方式、技术名词、技术效果,可参照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4的过程理解。
通过向服务器发送用户身份信息,可使得服务器对用户身份进行鉴权。
通过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编号信息,可使得服务器利用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待验证信息。
S45:接收所述服务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得到并发送的所述待验证信息。
S46:向所述终端发送待验证信息。
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同时,步骤S46,以及其涉及的实施方式、技术名词、技术效果,可参照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5理解。
S47: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发送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平台可以通过对上传所述第一目标信息进行掩码设置来增加传输安全性。具体的,掩码限制了第一目标信息地范围,即可选择性地发送第一目标信息,掩码可以由用户设置也可以由服务器强制执行。这样保证第一目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例如,经过掩码保护后,第一目标信息只记录服务器所需要的用户IP等重要头文件包的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以及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实现了第一目标信息自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的过程。本发明的信息传输过程中,以编号信息为依据进行验证,保障了第一目标信息传输的各端均非介入的有危险的第三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请参考图5,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51: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
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步骤S51,以及其涉及的实施方式、技术名词、技术效果,可参照图2所示步骤S22,以及图4所示步骤S42理解。
S52: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
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S53: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待验证信息。
步骤S52与步骤S53,以及其涉及的实施方式、技术名词、技术效果,可参照图4所示步骤S44和步骤S45理解。
S54:向所述采集平台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
步骤S54,以及其涉及的实施方式、技术名词、技术效果,可参照图2所示步骤S25以及图4所示步骤S46理解。
S55:接收所述采集平台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所上传的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传输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步骤S55,以及其涉及的实施方式、技术名词、技术效果,可参照图2所示步骤S27以及图4所示步骤S47理解。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53的流程示意图。
请参考图6,所述步骤S53,可以包括:
S531:对所述第一编号信息进行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转换,得到转换后信息。
S532:将防干扰字符串与所述转换后信息进行矩阵运算,得到字符矩阵。
S533:对所述字符矩阵进行哈希加密,得到所述待验证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以及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实现了第一目标信息自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的过程。本发明的信息传输过程中,以编号信息为依据进行验证,保障了第一目标信息传输的各端均非介入的有危险的第三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7是本发明一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请参考图7,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601:采集平台2随机生成N个编号信息,确定对应关系信息。
步骤S601后,采集平台2可向终端1发送N个编号信息,以及对应关系信息。
S602:终端1确定当前终端1当前所需向服务器3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
S603:采集平台2确定终端1当前所需向服务器3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
S604:服务器3确定终端1当前所需向服务器3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
S605:终端1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编号信息。
步骤S605后,终端1可向采集平台2发送所述第二编号信息。
S606:采集平台2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匹配。
步骤S606后,采集平台2可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
S607:服务器3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待验证信息。
步骤S607后,服务器3可向采集平台发送待验证信息。采集平台2可向终端1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
S608:终端1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
S609:终端1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
步骤S609后,终端1可向采集平台2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采集平台2可向服务器上传所述第一目标信息。
本实施例的过程,以及其涉及的实施方式、技术名词、技术效果,可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图4所示实施例,以及图5所示实施例理解。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以及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实现了第一目标信息自终端发送至服务器的过程。本发明的信息传输过程中,以编号信息为依据进行验证,保障了第一目标信息传输的各端均非介入的有危险的第三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8,终端7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701,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待验证信息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第一编号信息获取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
第一目标信息传输模块704,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以编号信息为依据进行验证,保障了第一目标信息传输的各端均非介入的有危险的第三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9,终端8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802,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待验证信息接收模块805,用于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第一编号信息获取模块806,用于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
第一目标信息传输模块807,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终端800,还包括:
第二编号信息发送模块804,用于向所述采集平台发送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在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所述待验证信息具体为所述服务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得到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可选的,所述终端800,还包括:
N个编号信息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采集平台发送的N个编号信息,以及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对应关系信息用于表征所述N个编号信息中不同的所述编号信息与不同类目标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随机生成的,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终端800,还包括:
第二编号信息确定模块803,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编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目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终端的品牌信息、所述终端的型号信息、所述终端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的信息、所述终端所使用的用户身份识别SIM卡的信息、所述终端的联网装置所驻网络的信息,所述终端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
可选的,所述待验证信息为所述服务器通过以下过程确定的: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编号信息进行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转换,得到转换后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防干扰字符串与所述转换后信息进行矩阵运算,得到字符矩阵;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字符矩阵进行哈希加密,得到所述待验证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以编号信息为依据进行验证,保障了第一目标信息传输的各端均非介入的有危险的第三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采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10,采集平台900,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901,用于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第一待验证信息发送模块902,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第一目标信息上传模块903,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传输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集平台,以编号信息为依据进行验证,保障了第一目标信息传输的各端均非介入的有危险的第三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采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11,采集平台1000,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1002,用于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第一待验证信息发送模块1006,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服务器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第一目标信息上传模块1007,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传输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采集平台1000,还包括:
第二编号信息接收模块1003,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
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发送模块1004,用于在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待验证信息接收模块1005,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得到并发送的所述待验证信息。
可选的,所述采集平台1000,还包括:
N个编号信息发送模块1001,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N个编号信息,以及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对应关系信息用于表征所述N个编号信息中不同的所述编号信息与不同类目标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随机生成的,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集平台,以编号信息为依据进行验证,保障了第一目标信息传输的各端均非介入的有危险的第三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12,服务器1100,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1101,用于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接收模块1102,用于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待验证信息确定模块1103,用于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待验证信息;
第二待验证信息发送模块1104,用于向所述采集平台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
第一目标信息接收模块1105,用于接收所述采集平台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所上传的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传输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可选的,所述待验证信息确定模块1103,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编号信息进行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转换,得到转换后信息;
将防干扰字符串与所述转换后信息进行矩阵运算,得到字符矩阵;
对所述字符矩阵进行哈希加密,得到所述待验证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以编号信息为依据进行验证,保障了第一目标信息传输的各端均非介入的有危险的第三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1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200包括:处理器1201以及存储器1202;其中:
存储器12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存储器还可以是flash(闪存)。
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12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1201集成在一起。
当所述存储器1202是独立于处理器1201之外的器件时,所述电子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
总线120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1202和处理器1201。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电子执行执行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电子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向采集平台发送第二编号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在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接收所述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具体为所述服务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得到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并存储所述采集平台发送的N个编号信息,以及对应关系信息;所述对应关系信息用于表征所述N个编号信息中不同的所述编号信息与不同类目标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随机生成的,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第二编号信息匹配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编号信息。
3.一种采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编号信息;
在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得到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发送的。
4.一种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与匹配,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待验证信息;
向所述采集平台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
接收所述采集平台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所上传的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传输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待验证信息,包括:
对所述第一编号信息进行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转换,得到转换后信息;
将防干扰字符串与所述转换后信息进行矩阵运算,得到字符矩阵;
对所述字符矩阵进行哈希加密,得到所述待验证信息。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第二编号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采集平台发送第二编号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在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待验证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采集平台发送的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具体为所述服务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得到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第一编号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验证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编号信息;
第一目标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采集平台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7.一种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第二编号信息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编号信息;在确定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编号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匹配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第一待验证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待验证信息,所述待验证信息是所述服务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得到并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第一目标信息上传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传输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传输的。
8.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当前所需向服务器上传的目标信息为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为所述终端的软件或硬件的信息;
用户身份信息与第一编号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采集平台发送的所述终端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所述第一编号信息是所述采集平台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终端发送至所述采集平台的;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第二编号信息与匹配,所述第二编号信息是所述终端所存储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对应的编号信息;
待验证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在鉴权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后,根据所述第一编号信息确定待验证信息;
第二待验证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采集平台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以使得所述采集平台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待验证信息;
第一目标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采集平台上传的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所上传的第一目标信息是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编号信息与所述第二编号信息匹配后传输至所述采集平台的。
CN201810520179.1A 2018-05-28 2018-05-28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采集平台与服务器 Active CN1086965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0179.1A CN108696528B (zh) 2018-05-28 2018-05-28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采集平台与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0179.1A CN108696528B (zh) 2018-05-28 2018-05-28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采集平台与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6528A CN108696528A (zh) 2018-10-23
CN108696528B true CN108696528B (zh) 2020-12-01

Family

ID=63847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0179.1A Active CN108696528B (zh) 2018-05-28 2018-05-28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采集平台与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9652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2963A (zh) * 2013-10-22 2014-01-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4088143A1 (ko) * 2012-12-04 2014-06-12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응급 레벨에 따라 수신자가 정해지는 방식의 응급 상황 전파 장치, 서비스 서버 및 그 방법
KR20150004955A (ko) * 2013-07-03 2015-01-14 주식회사 비즈모델라인 유심과 서버 사이의 종단간 인증을 이용한 서버형 인증코드 제공 방법
CN104917754A (zh) * 2015-05-04 2015-09-16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发送及接收的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5722040A (zh) * 2014-12-03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20102A (zh) * 2017-09-26 2018-03-20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8143A1 (ko) * 2012-12-04 2014-06-12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응급 레벨에 따라 수신자가 정해지는 방식의 응급 상황 전파 장치, 서비스 서버 및 그 방법
KR20150004955A (ko) * 2013-07-03 2015-01-14 주식회사 비즈모델라인 유심과 서버 사이의 종단간 인증을 이용한 서버형 인증코드 제공 방법
CN103532963A (zh) * 2013-10-22 2014-01-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722040A (zh) * 2014-12-03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17754A (zh) * 2015-05-04 2015-09-16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数据发送及接收的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7820102A (zh) * 2017-09-26 2018-03-20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6528A (zh)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7724B (zh) 区块链数据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099692B (zh) 安全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CN104363250B (zh) 一种用于设备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06021B (zh) 基于sim的认证
CN105847247A (zh) 一种认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4980278B (zh) 验证生物特征图像的可用性的方法和装置
EP2651097A1 (en)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a user at a service on a service server, application and system
CN109005159B (zh) 终端访问系统服务器的数据处理方法与认证服务器
CN103201998A (zh) 用于保护移动装置中的本地资源的数据处理
RU2007130340A (ru)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безопасного кода, способы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и программируем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а
CN101909279B (zh) 应用于手机视频监控的鉴权方法
CN108024243B (zh) 一种eSIM卡入网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CN103581154B (zh) 物联网系统中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CN101241557A (zh) 通过无线网络的移动信息获取
CN105991559B (zh) 一种基于图像加密技术的用户安全登陆方法
CN105141628A (zh) 一种实现推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21124A (zh) 一种基于客户端的蓝牙mesh设备入网流程实现方法
CN106878324B (zh) 短信认证方法、短信认证服务器及终端
CN103905194A (zh) 身份溯源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8596636B (zh) 防伪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391473B (zh) 一种电子签章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452763A (zh) 一种通过远程虚拟usb设备使用密码钥匙方法
CN105407479A (zh) 一种信息识别方法、信息网关、sim卡及系统
CN103347248B (zh) 一种基于手持终端上跨区域身份认证方法
US7650139B2 (en) Method for ensuring security of subscriber c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