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6382B -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6382B
CN108696382B CN201710242289.1A CN201710242289A CN108696382B CN 108696382 B CN108696382 B CN 108696382B CN 201710242289 A CN201710242289 A CN 201710242289A CN 108696382 B CN108696382 B CN 1086963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recovery
current link
mod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422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6382A (zh
Inventor
杜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2422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9638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2276 priority patent/WO20181883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696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6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81Configuration of trigger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若确定当前链路为快速接入数字终端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所述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为:在所述当前链路的终端和网元端均支持G.FAST模式时,所述当前链路以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模式进行建链的情况;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链路恢复装置和通信节点。

Description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据业务使用量日益增长,传统的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Very High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带宽的需求,因此,FAST(FastAccess to Subscriber Terminals)接入技术(通常俗称G.FAST)应运而生。
现有通信线路兼容G.FAST线路和VDSL2线路,这种方式保留了原先铜线接入,不需要在用户家中另外部署光纤,但是,由于G.FAST线路在建链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在尝试以G.FAST模式建链失败后,就会回退成VDSL2的建链模式进行建链,此时线路的建链速率只有VDSL2的速率(理论最大值为双向速率总和200Mbps),远远小于G.FAST能提供的速率(理论最大值为双向速率总和1Gbps),影响了用户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运营商需要被动等待用户申报网速慢这类故障,然后再确认用户的签约类型为G.FAST,以及检查用户的建链模式,如果建链模式为VDSL2模式,则需要反复强制线路重新建链直到建链成G.FAST模式,这样给运营商带来很多维护的工作量,如果问题没有被及时处理,也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解决了当运营商部署G.FAST接入设备时,由于外界的干扰,G.FAST线路可能会无法建链成G.FAST模式而回退成VDSL2模式,降低用户的服务带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恢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确定当前链路为快速接入数字终端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所述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为:在所述当前链路的终端和网元端均支持G.FAST模式时,所述当前链路以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模式进行建链的情况;
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
进一步地,在所述若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之前,包括:
若当前链路不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
若所述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中存在链路建立为G.FAST模式的记录,则确定所述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进一步地,在所述若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之前,包括:
若所述当前链路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当前链路的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
若根据所述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确定所述网元端和终端均支持G.FAST模式,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失败建链次数;
若所述历史失败建链次数大于等于建链次数阈值,获取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
若所述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大于等于预设电气长度阈值,则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包括:
若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所述恢复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所述链路恢复推迟时间为将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推迟的时间总和;
若所述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小于等于预设门限值,所述恢复时间为当前时间;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大于预设门限值,将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判断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后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包括:
若在所述恢复时间确定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失败,若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小于预设门限次数,强制当前链路重新进行链路建立;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为G.FAST模式,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成功;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不为G.FAST模式,将所述恢复次数加一,确定恢复次数加一后的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或当前链路恢复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状态查询命令,查询当前链路的运行状态,获得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当前链路是否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的状态、当前链路的历史回退状态时间和当前链路的建链模式恢复时间;
发送查询结果给运营商。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上报通知给网管,所述上报通知包括:当前链路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或当前链路恢复成功通知、或当前链路恢复失败通知。
进一步地,在所述获取当前链路的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之后,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确定所述网元端不支持G.FAST协议或所述终端不支持G.FAST协议,则确定当前链路不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恢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若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所述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为:在所述当前链路的终端和网元端均支持G.FAST模式时,所述当前链路以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模式进行建链的情况;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当前链路不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
若所述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中存在链路建立为G.FAST模式的记录,则确定所述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链路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当前链路的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确定所述网元端和终端均支持G.FAST模式,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失败建链次数;还用于若所述历史失败建链次数大于等于建链次数阈值,获取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大于等于预设电气长度阈值,则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所述恢复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所述链路恢复推迟时间为将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推迟的时间总和;
若所述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小于等于预设门限值,所述恢复时间为当前时间;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大于预设门限值,将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判断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后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在所述恢复时间确定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失败,若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小于预设门限次数,强制当前链路重新进行链路建立;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为G.FAST模式,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成功;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不为G.FAST模式,将所述恢复次数加一,确定恢复次数加一后的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或当前链路恢复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包括:处理器,用于若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所述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为:在所述当前链路的终端和网元端均支持G.FAST模式时,所述当前链路以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模式进行建链的情况,还用于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若确定当前链路为快速接入数字终端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所述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为:在所述当前链路的终端和网元端均支持G.FAST模式时,所述当前链路以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模式进行建链的情况;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本发明实施提供的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可以检测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自动地恢复链路的建链模式和建链速率,无需运营商干预,减少运营商的工作量,可以提高G.FAST系统稳定性,充分利用线路带宽保证G.FAST高速接入。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恢复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流程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恢复时间流程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恢复流程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恢复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恢复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节点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节点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恢复方法,如图1所述,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若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
其中,所述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为:在所述当前链路的终端和网元端均支持G.FAST模式时,所述当前链路以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模式进行建链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分析当前G.FAST设备上的各个链路是否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的现象,对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现象的链路,进行自动恢复链路的建链模式和建链速率,来减少运营商维护工作。
步骤102、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恢复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链路恢复装置,该链路恢复装置可以包括:建链模式回退判定模块、恢复时间选择模块、恢复执行模块、状态查询模块、通知上报模块、主控制模块。
其中,主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建链模式回退判定模块判断,对判定属于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的链路,按照恢复时间选择模块给出的恢复时间,对链路采用恢复执行模块的方法进行恢复,同时还可以向状态查询模块发出查询命令和接收查询结果,控制通知上报模块向网管发出通知上报。
建链模式回退判定模块,用于通过对已经建链成VDSL2模式的G.FAST线路的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进行对比分析,并判断链路的电气长度,比较历史建链失败次数是否超越阈值,从而可以判定链路是否属于G.FAST线路建链状态回退。
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是指链路的网元端和终端都支持G.FAST模式,但是在链路建立过程中,由于存在外界的干扰,使得链路最终没有以G.FAST模式进行建链,而最终以VDSL2模式进行建链的现象。
G.FAST线路建链模式恢复,是指链路的网元端和终端都支持G.FAST模式,且最终的建链模式从VDSL2模式恢复成了G.FAST模式的现象。
链路的协议能力集,是指G.994.1标准中定义的能力集Capabilities List,即设备支持的建链模式的集合,对于G.FAST链路来说,包含但不限于G.9701模式(俗称G.FAST模式)、G.993.2、G993.5模式(俗称VDSL2模式)等模式,设备选择建链模式的时候会遵从一定的顺序,从优先级高的协议开始,无法建链成功则回退选择优先级低的模式。对于G.FAST线路来说,G.FAST模式优先级要高于VDSL2模式。
电气长度,是表征一个链路衰减的物理量,和链路的长短成线性关系,单位是dB,对于同等距离的不同线径的线缆,线径越粗的线缆其电气长度相对较小。例如,长度约为100米的AWG26的线缆,其电气长度约为2.47db,长度约为100米的AWG24的线缆,其电气长度约为1.9db。
历史失败建链次数,包含链路的网元端和终端尝试以G.FAST模式进行建链但是却无法建链成功的次数。
恢复时间选择模块,用于通过分析当前用户使用的设备所在链路的历史带宽使用信息,确定链路的恢复时间。
其中,历史带宽使用信息,是指用户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优选的,以秒为周期的线路带宽的使用情况,反映了用户的活跃程度,为恢复时间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还可以以分钟或其它时间为周期的线路带宽的使用情况。
恢复执行模块,用于通过强制链路重新建链的方式,直至线路建链成G.FAST模式
状态查询模块,用于提供当前链路是否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的现象,查看线路历史模式回退的次数,回退发生的时间以及回退恢复的时间,方便运营商了解当前线路的建链模式回退和恢复状况。
通知上报模块,当链路发生G.FAST线路建链模式恢复的现象,会上报相应的通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获取以VDSL2模式建链的G.FAST链路的网元侧和终端侧的支持的接入协议能力集,并判断链路的电气长度,以及判断线路的历史的建链失败次数,来判定该链路是否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的现象,将判定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现象的线路,根据用户的历史的带宽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恢复时间,通过反复强制线路重新建链的方式来恢复线路的建链模式和建链速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当前链路是否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具体可以包括:
确定当前链路是否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
若当前链路不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确定所述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中是否存在链路建立为G.FAST模式的记录;
若所述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中存在链路建立为G.FAST模式的记录,则确定所述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在确定当前链路是否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之后,还可以包括:
若所述当前链路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当前链路的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根据所述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确定所述网元端和终端是否均支持G.FAST模式;
若所述网元端和终端均支持G.FAST模式,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失败建链次数,确定所述历史失败建链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建链次数阈值;
若所述历史失败建链次数大于等于建链次数阈值,获取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是否大于等于电气长度阈值;
若所述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大于等于预设电气长度阈值,则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在所述根据所述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确定所述网元端和终端是否均支持G.FAST模式之后,还可以包括:
若所述网元端不支持G.FAST协议或所述终端不支持G.FAST协议,则确定当前链路不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的流程,步骤201、当前链路是否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
步骤202、如果不是初次链路建立成功,则获取当前链路的历史所有的链路建立模式记录;
其中,链路的历史所有的链路建立模式记录,是指系统启动之后,该链路所记录的每一次链路建立的建链模式。
步骤203、判断历史所有的链路建立模式记录中是否存在曾建链成G.FAST模式;
步骤204、如果存在曾建链成G.FAST模式,则判定当前链路可以恢复;
步骤205、如果不存在曾建链成G.FAST模式,则判定当前链路不可以恢复;
步骤206、如果是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该链路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
步骤207、将获取到的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进行比较,确定网元端和终端是否都支持G.FAST模式;
步骤208、如果确定采用不支持G.FAST模式的终端类型,则判定不能自动恢复建链模式;
在G.FAST部署的初期,运营商可能优先部署局端,再逐步更新用户终端,此时是可能存在局端支持G.FAST建链模式,但是用户终端不支持的情况存在的。
步骤209、获取当前链路的历史失败建链次数;
步骤210、判断历史失败建链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阈值n;
步骤211、如果小于阈值n,则判定不能自动恢复建链模式;
其中,大于阈值说明进行过G.FAST模式建链尝试,却没有成功,说明当时可能存在着干扰,这种情况在干扰因素消除之后,是可能重新恢复G.FAST建链模式的阈值n是G.FAST线路尝试以G.FAST模式建链的重试次数,按照经验值可以取n=3,没有超过阈值则认为是其他未知原因导致线路状态回退的,判定不能自动恢复建链模式。
步骤212、如果大于等于阈值n,获取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
步骤213、判断电气长度是否小于阈值m;
步骤214、若电气长度大于等于阈值m,则判定不能恢复建链模式;
步骤215、若电气长度小于阈值m,则判定可以恢复建链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G.FAST接入技术有其一定的适用距离,超过这个距离之后,即使两端都支持G.FAST建链模式,但最终也无法建链成G.FAST模式,VDSL2接入技术支持的适用距离比G.FAST更长,此时线路可能只会建链成VDSL2模式。而电气长度这个参数是线路长度的一个度量,其数值和线路长度成现线性关系。
其中,电气长度的阈值m应该是G.FAST最大应用距离对应的电气长度,一般的G.FAST的应用距离不会超过600米的。这里,m取6*1.9=11.4db,其中1.9为100米AWG24线缆的电气长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可以包括:
若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所述恢复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所述链路恢复推迟时间为将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推迟的时间总和;
若所述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小于等于预设门限值,所述恢复时间为当前时间;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大于预设门限值,将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判断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后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若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后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所述恢复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若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后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取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按照上述规则判断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
示例性的,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24小时,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凌晨3点,第三预设时间为历史m秒的时间,第四预设时间可以为半小时;具体实现流程如图3所示。
步骤301、判断当前总共推迟时间是否超过24个小时;
步骤302、若超过24个小时,则选取当日凌晨3点为有效的恢复时间;
步骤303、若没有超过24个小时,则获取当前链路历史m秒时间的带宽使用信息;
其中,带宽使用信息具体可以为带宽值,简称带宽。
步骤304、判断带宽是否大于门限值n;
步骤305、若大于门限值n,则推迟半个小时,然后重复步骤301至步骤304;
步骤306、若小于等于门限值,则取当前时间为有效的恢复时间。
这里,m秒是一个经验数据,优选的可以为10秒左右,用户在前m秒内使用带宽较少,在接下来的时间使用带宽较少的概率也相对较大,带宽的门限值n取的也是经验值,优选的值可以为上下行均小于100kbps。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可以包括:
在所述恢复时间确定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
若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失败,若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小于预设门限次数,强制当前链路重新进行链路建立,确定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是否为G.FAST模式;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为G.FAST模式,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成功;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不为G.FAST模式,将所述恢复次数加一,确定恢复次数加一后的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或当前链路恢复失败。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的流程;
步骤401、判断当前链路恢复重试次数是否超过门限值k;
步骤402、若超过门限值k,则恢复失败;
步骤403、若没有超过门限值k,则强迫链路重新建链;
步骤404、判断当前链路建链模式是否为G.FAST模式;
步骤405、当前链路建链模式为G.FAST模式,则恢复成功;
步骤406、当前链路建链模式不为G.FAST模式,重试次数加一,重复步骤401至步骤404的过程,直到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或链路恢复失败。
其中,重试次数门限值k的选取原则,是控制恢复的执行时间。因为恢复模块采用的强迫用户重新建链的方式进行恢复尝试,会给用户业务带来中断,需要尽量缩短中断的时间。对于G.FAST链路,一次重新建链的时间为20秒,恢复的执行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分钟为宜,因此可以选取k=3。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状态查询命令,查询当前链路是否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的查询结果,发送查询结果给运营商。
具体的,运营商下发状态查询命令,链路恢复装置接收状态查询命令,查询当前网元各个线路运行状态,具体为搜集当前网元上所有相关信息,包括不限于当前线路是否处于线路回退的状态,线路的历史回退状态的时间和建链模式恢复的时间,将查询结果返回给运营商,从而,可以为运营商提供接口方便运营商了解当前各个线路的GFAST建链模式回退情况,以及历史的状态回退的时间和恢复的时间。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上报通知给网管,所述上报通知包括:当前链路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或当前链路恢复成功通知、或当前链路恢复失败通知。
具体的,链路恢复装置将G.FAST网元的链路恢复成功或者失败的通知上报给网管。
当运营商部署G.FAST接入设备时,由于外界的干扰,G.FAST线路可能会无法建链成G.FAST模式,而回退成VDSL2模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带宽,运营商需要挑选出这种类型的链路,通过使链路反复重新建链直至G.FAST模式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给运营商带来的了很大的维护工作量,因此,为了减少运营商的维护工作,本实例发明实施例的链路恢复方法,通过判断线路是否属于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并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自动恢复线路建链模式,从而,无需运营商干预,减少运营商的工作量,可以提高G.FAST系统稳定性,充分利用线路带宽保证G.FAST高速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链路恢复装置50,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501、处理单元502,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501,用于若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所述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为:在所述当前链路的终端和网元端均支持G.FAST模式时,所述当前链路以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模式进行建链的情况;
所述处理单元502,用于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501,具体用于:
若当前链路不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
若所述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中存在链路建立为G.FAST模式的记录,则确定所述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503,用于若所述当前链路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当前链路的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确定所述网元端和终端均支持G.FAST模式,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失败建链次数;还用于若所述历史失败建链次数大于等于建链次数阈值,获取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
所述确定单元501,还用于若所述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大于等于预设电气长度阈值,则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501,具体用于:
若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所述恢复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所述链路恢复推迟时间为将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推迟的时间总和;
若所述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小于等于预设门限值,所述恢复时间为当前时间;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大于预设门限值,将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判断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后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501,具体用于:
若在所述恢复时间确定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失败,若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小于预设门限次数,强制当前链路重新进行链路建立;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为G.FAST模式,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成功;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不为G.FAST模式,将所述恢复次数加一,确定恢复次数加一后的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或当前链路恢复失败。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504、查询单元505、发送单元506,
所述接收单元504,用于接收状态查询命令;
所述查询单元505,用于查询当前链路的运行状态,获得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当前链路是否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的状态、当前链路的历史回退状态时间和当前链路的建链模式恢复时间;
所述发送单元506,用于发送查询结果给运营商。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506,用于发送上报通知给网管,所述上报通知包括:当前链路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或当前链路恢复成功通知、或当前链路恢复失败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501,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确定所述网元端不支持G.FAST协议或所述终端不支持G.FAST协议,则确定当前链路不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恢复装置的理解可以参考上述链路恢复方法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恢复装置,通过判断线路是否属于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并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自动恢复线路建链模式,从而,无需运营商干预,减少运营商的工作量,可以提高G.FAST系统稳定性,充分利用线路带宽保证G.FAST高速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节点60,如图7所示,所述通信节点60包括:处理器601,用于若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所述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为:在所述当前链路的终端和网元端均支持G.FAST模式时,所述当前链路以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模式进行建链的情况;还用于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601,具体用于:
若当前链路不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
若所述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中存在链路建立为G.FAST模式的记录,则确定所述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进一步地,处理器601,用于若所述当前链路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当前链路的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确定所述网元端和终端均支持G.FAST模式,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失败建链次数;还用于若所述历史失败建链次数大于等于建链次数阈值,获取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还用于若所述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大于等于预设电气长度阈值,则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601,具体用于:
若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所述恢复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所述链路恢复推迟时间为将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推迟的时间总和;
若所述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小于等于预设门限值,所述恢复时间为当前时间;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大于预设门限值,将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判断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后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601,具体用于:
若在所述恢复时间确定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失败,若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小于预设门限次数,强制当前链路重新进行链路建立;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为G.FAST模式,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成功;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不为G.FAST模式,将所述恢复次数加一,确定恢复次数加一后的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或当前链路恢复失败。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通信节点还包括:接收器602、发送器603,
所述接收器602,用于接收状态查询命令;
所述处理器601,用于查询当前链路的运行状态,获得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当前链路是否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的状态、当前链路的历史回退状态时间和当前链路的建链模式恢复时间;
所述发送器603,用于发送查询结果给运营商。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通信节点还包括:发送器603,用于发送上报通知给网管,所述上报通知包括:当前链路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或当前链路恢复成功通知、或当前链路恢复失败通知。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601,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确定所述网元端不支持G.FAST协议或所述终端不支持G.FAST协议,则确定当前链路不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节点的理解可以参考上述链路恢复方法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节点,通过判断线路是否属于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并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自动恢复线路建链模式,从而,无需运营商干预,减少运营商的工作量,可以提高G.FAST系统稳定性,充分利用线路带宽保证G.FAST高速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查看当前链路是否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的现象,查看链路的历史模式回退的次数,回退发生的时间以及回退恢复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主动上报机制,可以及时上报链路发生了线路建链模式恢复的现象。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链路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确定当前链路为快速接入数字终端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所述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为:在所述当前链路的终端和网元端均支持G.FAST模式时,所述当前链路以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模式进行建链的情况;
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之前,包括:
若当前链路不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
若所述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中存在链路建立为G.FAST模式的记录,则确定所述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之前,包括:
若所述当前链路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当前链路的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
若根据所述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确定所述网元端和终端均支持G.FAST模式,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失败建链次数;
若所述历史失败建链次数大于等于建链次数阈值,获取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
若所述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大于等于预设电气长度阈值,则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包括:
若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所述恢复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所述链路恢复推迟时间为将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推迟的时间总和;
若所述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小于等于预设门限值,所述恢复时间为当前时间;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大于预设门限值,将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判断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后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包括:
若在所述恢复时间确定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失败,若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小于预设门限次数,强制当前链路重新进行链路建立;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为G.FAST模式,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成功;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不为G.FAST模式,将所述恢复次数加一,确定恢复次数加一后的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或当前链路恢复失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状态查询命令,查询当前链路的运行状态,获得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当前链路是否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的状态、当前链路的历史回退状态时间和当前链路的建链模式恢复时间;
发送查询结果给运营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上报通知给网管,所述上报通知包括:当前链路存在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或当前链路恢复成功通知、或当前链路恢复失败通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当前链路的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之后,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确定所述网元端不支持G.FAST协议或所述终端不支持G.FAST协议,则确定当前链路不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9.一种链路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若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所述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为:在所述当前链路的终端和网元端均支持G.FAST模式时,所述当前链路以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模式进行建链的情况;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当前链路不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
若所述历史链路建立模式记录中存在链路建立为G.FAST模式的记录,则确定所述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链路为初次链路建立成功,获取当前链路的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还用于若根据所述网元端和终端的协议能力集确定所述网元端和终端均支持G.FAST模式,获取所述当前链路的历史失败建链次数;还用于若所述历史失败建链次数大于等于建链次数阈值,获取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所述当前链路的电气长度大于等于预设电气长度阈值,则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所述恢复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所述链路恢复推迟时间为将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推迟的时间总和;
若所述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小于等于预设门限值,所述恢复时间为当前时间;
若所述当前链路在第三预设时间内的带宽使用信息大于预设门限值,将当前链路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判断推迟第四预设时间后的链路恢复推迟时间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在所述恢复时间确定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失败,若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次数小于预设门限次数,强制当前链路重新进行链路建立;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为G.FAST模式,则确定当前链路恢复成功;
若重新建立后的链路的建链模式不为G.FAST模式,将所述恢复次数加一,确定恢复次数加一后的次数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次数,直到确定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或当前链路恢复失败。
14.一种通信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包括:处理器,用于若确定当前链路为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确定所述当前链路的恢复时间,所述G.FAST线路建链模式回退为:在所述当前链路的终端和网元端均支持G.FAST模式时,所述当前链路以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2模式进行建链的情况,还用于根据所述恢复时间和预设链路恢复方法将所述当前链路建链为G.FAST模式。
CN201710242289.1A 2017-04-12 2017-04-12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Active CN108696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2289.1A CN108696382B (zh) 2017-04-12 2017-04-12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PCT/CN2017/112276 WO2018188343A1 (zh) 2017-04-12 2017-11-22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2289.1A CN108696382B (zh) 2017-04-12 2017-04-12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6382A CN108696382A (zh) 2018-10-23
CN108696382B true CN108696382B (zh) 2022-07-19

Family

ID=63792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42289.1A Active CN108696382B (zh) 2017-04-12 2017-04-12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96382B (zh)
WO (1) WO201818834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815A (zh) * 2010-09-15 2012-04-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确定网络互操作模式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906158A (zh) * 2012-12-28 2014-07-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从2g/3g网络返回lte网络的方法
CN104159262A (zh) * 2014-08-12 2014-1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新接入lte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03611A (zh) * 2013-04-02 2015-11-25 苹果公司 在执行电路交换回退过程之后促进从第二无线网络返回到第一无线网络
CN106537795A (zh) * 2014-03-31 2017-03-22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24472A1 (en) * 2011-03-04 2012-09-0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relaying of base station, method for relaying of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S8989063B2 (en) * 2012-07-25 2015-03-2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ar end crosstalk channel estimation
WO2015030817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Low pow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dsl lines
EP3012979B1 (en) * 2014-10-24 2019-03-13 Lantiq Beteiligungs-GmbH & Co.KG Communication coexistence of tdd and fdd systems having an overlap spectru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815A (zh) * 2010-09-15 2012-04-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确定网络互操作模式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906158A (zh) * 2012-12-28 2014-07-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从2g/3g网络返回lte网络的方法
CN105103611A (zh) * 2013-04-02 2015-11-25 苹果公司 在执行电路交换回退过程之后促进从第二无线网络返回到第一无线网络
CN106537795A (zh) * 2014-03-31 2017-03-22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
CN104159262A (zh) * 2014-08-12 2014-1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新接入lte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88343A1 (zh) 2018-10-18
CN108696382A (zh)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87720B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3167479B (zh) 实现终端遥毙或遥开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970172B (zh) 一种通信链路切换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9194521B (zh) 一种流量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14020304A (zh) 一种基于LoRaWan的OTA实现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056095B (zh) 短信传输流量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8696382B (zh)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CN112969244B (zh) 一种会话恢复方法及其装置
CN102932820A (zh) 一种链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684865B (zh)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413626B (zh) 远程蓝牙设备白名单和非白名单自动回连兼容方法
CN108024350B (zh) 一种动态时间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038955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故障检测及处理的方法及基站
CN105228203A (zh) 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1394642A (zh) 一种上报链路异常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448744B (zh) 一种应用程序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3891499A (zh) 一种解决核心网与基站的用户面状态不一致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94498A (zh) 一种通信检测方法及装置
US6556827B1 (en) Method of managing a plurality of radio links in wireless local loop
CN110225121B (zh) 基于电信平台的命令发送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4760015B (zh) 基于冗余设计和策略控制的ems遥调遥控成功率提升方法
CN113543196B (zh) 一种qos流的动态调整方法与系统
CN102724743B (zh) 一种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50023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2511788B (zh) 一种视频会议的视频传输控制方法及视频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