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2477A - 空调热水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热水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92477A CN108692477A CN201810355452.XA CN201810355452A CN108692477A CN 108692477 A CN108692477 A CN 108692477A CN 201810355452 A CN201810355452 A CN 201810355452A CN 108692477 A CN108692477 A CN 1086924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valve
- heat exchanger
- refrigerant
- control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1—Indoor unit or outdoor unit with auxiliary heat exchanger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indoor or outdoor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热水器系统,其包括:水箱;水冷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且其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室内换热器且其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压缩机且其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排气口可选择地与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中一个导通,回气口可选择地与另一个导通,且排气口与冷媒进口相连;中间换热器具有第五端口、第六端口、第七端口和第八端口,第五端口与第二端口相连,第八端口与回气口相连;第一节流装置且其具有第九端口和第十端口,第十端口与第七端口相连;旁通管且其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冷媒出口和第九端口中任意两个均相连,第二管口、第六端口和第四端口中任意两个均相连。本发明的空调热水器系统,工作性能好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空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热水器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和热水器结合构成空调热水器,其不仅具有空气调节功能,还可以用于制取热水以供日常生活所需。相关技术中的空调热水器存在工作性能差、结构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热水器系统,所述空调热水器系统工作性能好且结构简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热水器系统,包括:水箱;水冷换热器,所述水冷换热器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中至少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相连;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排气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一个导通,所述回气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另一个导通,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冷媒进口相连;中间换热器,所述中间换热器内设有主换热管道和辅换热管道,所述主换热管道具有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辅换热管道具有第七端口和第八端口,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所述第八端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具有第九端口和第十端口,所述第十端口与所述第七端口相连;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所述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九端口中任意两个均相连,所述第二管口、所述第六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中任意两个均相连,且所述第一管口仅可朝向所述第二管口单向导通;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冷媒进口或所述冷媒出口处以控制冷媒流入或流出所述水冷换热器;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三端口或所述第四端口处以控制冷媒流入或流出所述室内换热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热水器系统,其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从而实现一机多能,另外,通过设置第一节流装置和中间换热器,使得系统冷媒在进入蒸发器内时具有足够的过冷度,由此提高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在单制热水模式、制冷制热水模式以及制热制热水模式时的能效以及在制冷制热水模式时的制冷效果,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工作性能好,且结构简单。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热水器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冷媒出口处,且所述第一控制阀形成为节流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第四端口处,且所述第二控制阀形成为节流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五端口之间设有第二节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旁通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控制阀为单向阀或截断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进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可选择地与所述进口相连;和/或所述第八端口与所述进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端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其中所述第一阀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一个相连,所述第三阀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另一个相连。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热水器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热水器系统100;
水冷换热器1;进水口11;出水口12;冷媒进口13;冷媒出口14;
室外换热器2;第一端口21;第二端口22;
室内换热器3;第三端口31;第四端口32;
压缩机4;排气口41;回气口42;
中间换热器5;主换热管道51;第五端口511;第六端口512;
辅换热管道52;第七端口521;第八端口522;
第一节流装置6;第九端口61;第十端口62;
旁通管7;第一管口71;第二管口72;
第一控制阀81;第二控制阀82;第三控制阀83;第二节流装置84;
气液分离装置9;进口91;气体出口92;
四通阀10;第一阀口101;第二阀口102;第三阀口103;第四阀口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热水器系统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包括:水箱(图未示出)、水冷换热器1、室外换热器2、室内换热器3、压缩机4、中间换热器5、第一节流装置6、旁通管7、第一控制阀81和第二控制阀82。
水冷换热器1具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冷媒进口13和冷媒出口14,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中至少出水口12与水箱相连,具体地,在一些示例中,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中可以仅出水口12与水箱相连,进水口11连接水源,水源通过进水口11进入水冷换热器1内被加热成热水后通过出水口12进入水箱储存,以供用户使用,该种热水加热方式为直热式或快热式;在另一些示例中,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均与水箱相连,这样在水箱和水冷换热器1之间形成水循环回路,该种热水加热方式为蓄热式。
室外换热器2具有第一端口21和第二端口22,室内换热器3具有第三端口31和第四端口32,室外换热器2和室内换热器3可以均为风冷换热器,压缩机4具有排气口41和回气口42,排气口41可选择地与第一端口21和第三端口31中的一个导通,回气口42可选择地与第一端口21和第三端口31中的另一个导通,具体地,当排气口41与第一端口21导通时,回气口42与第三端口31导通,当排气口41与第三端口31导通时,回气口42与第一端口21导通。另外,排气口41与冷媒进口13相连。
中间换热器5内设有主换热管道51和辅换热管道52,主换热管道51具有第五端口511和第六端口512,辅换热管道52具有第七端口521和第八端口522,主换热管道51和辅换热管道52内流通冷媒,且主换热管道51内的冷媒和辅换热管道52内的冷媒可以相互换热,第五端口511与第二端口22相连,第八端口522与回气口42相连,第一节流装置6具有第九端口61和第十端口62,第十端口62与第七端口521相连,旁通管7具有第一管口71和第二管口72,第一管口71、冷媒出口14和第九端口61中任意两个均相连,第二管口72、第六端口512和第四端口32中任意两个均相连,且第一管口71仅可朝向第二管口72单向导通。
第一控制阀81设于冷媒进口13或冷媒出口14处以控制冷媒流入或流出水冷换热器1,具体地,当第一控制阀81处于打开状态时,系统中的冷媒可以流入或流出水冷换热器1,此时水冷换热器1所在的支路为通路,当第一控制阀81处于关闭状态时,系统中的冷媒无法流入或流出水冷换热器1,此时水冷换热器1所在的支路为断路。
第二控制阀82设于第三端口31或第四端口32处以控制冷媒流入或流出室内换热器3,具体地,当第二控制阀82处于打开状态时,系统中的冷媒可以流入或流出室内换热器3,此时室内换热器3所处的支路为通路,当第二控制阀82处于断开状态时,系统中的冷媒无法流入或流出室内换热器3,此时室内换热器3所处的支路为断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具有五种工作模式,下面参照图1具体描述各种工作模式的具体工作过程。
一、单制冷模式
排气口41与第一端口21导通,回气口42与第三端口31导通,且第一控制阀81关闭,第二控制阀82打开,此时水冷换热器1所在支路断开,室内换热器3所在支路导通,冷媒在压缩机4内被压缩后经过排气口41进入室外换热器2内放热冷凝,接着流经中间换热器5的主换热管道51,之后进入室内换热器3内吸热蒸发,然后通过回气口42回到压缩机4内,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二、单制热模式
排气口41与第三端口31导通,回气口42与第一端口21导通,且第一控制阀81关闭,第二控制阀82打开,此时水冷换热器1所在支路断开,室内换热器3所在支路导通,冷媒在压缩机4内被压缩后经过排气口41进入室内换热器3内放热冷凝,接着流经中间换热器5的主换热管道51,之后进入室外换热器2内吸热蒸发,然后通过回气口42回到压缩机4内,完成一次制热循环。
三、单制热水模式
排气口41与第三端口31导通,回气口42与第一端口21导通,且第一控制阀81打开,第二控制阀82关闭,此时水冷换热器1所在支路导通,室内换热器3所在支路断开,冷媒在压缩机4内被压缩后经过排气口41、冷媒进口13进入水冷换热器1内进行冷凝放热以对水冷换热器1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热水,完成放热的冷媒由冷媒出口14流出水冷换热器1,然后冷媒分成两路,一部分冷媒经过第一节流装置6节流成低压液态冷媒,然后进入中间换热器5的辅换热管道52内,另一部分经过旁通管7进入中间换热器5的主换热管道51内,辅换热管道52内的冷媒在中间换热器5中吸热蒸发成低压气态冷媒,然后通过回气口42回到压缩机4内,主换热管道51内的冷媒在中间换热器5内放热而进一步获得过冷度,然后进入室外换热器2内吸热蒸发,接着通过回气口42回到压缩机4内,完成一次制热水循环。
四、制冷制热水模式
排气口41与第一端口21导通,回气口42与第三端口31导通,且第一控制阀81打开,第二控制阀82打开,此时水冷换热器1所在支路导通,室内换热器3所在支路导通,冷媒在压缩机4内被压缩而经过排气口41排出后分成两路,一部分进入室外换热器2内进行放热冷凝,之后再进入中间换热器5的主换热管道51内,另一部分通过冷媒进口13进入水冷换热器1内,进行冷凝放热以对水冷换热器1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热水,完成放热的冷媒由冷媒出口14流出水冷换热器1后冷媒再分成两路,其中由冷媒出口14流出的一部分冷媒经过第一节流装置6节流成低压液态冷媒,然后进入中间换热器5的辅换热管道52内,由冷媒出口14流出的另一部分冷媒流至旁通管7,辅换热管道52内的冷媒在中间换热器5中吸热蒸发成低压气态冷媒,然后通过回气口42回到压缩机4内,主换热管道51内的冷媒在中间换热器5内放热而进一步获得过冷度后流出中间换热器5,然后与旁通管7内流出的冷媒汇合后一同进入室内换热器3内进行吸热蒸发,接着通过回气口42回到压缩机4内,完成一次制冷制热水循环。
五、制热制热水模式
排气口41与第三端口31导通,回气口42与第一端口21导通,且第一控制阀81打开,第二控制阀82打开,此时水冷换热器1所在支路导通,室内换热器3所在支路导通,冷媒在压缩机4内被压缩而经过排气口41排出后分成两路,一部分冷媒进入室内换热器3内进行放热冷凝,另一部分冷媒通过冷媒进口13进入水冷换热器1内,进行冷凝放热以对水冷换热器1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热水,完成放热的冷媒由冷媒出口14流出水冷换热器1后冷媒再分成两路,其中由冷媒出口14流出的一部分冷媒经过第一节流装置6节流成低压液态冷媒,然后进入中间换热器5的辅换热管道52内,由冷媒出口14流出的另一部分冷媒流经旁通管7后与由室内换热器3流出的冷媒汇合后一同进入中间换热器5的主换热管道51内,辅换热管道52内的冷媒在中间换热器5中吸热蒸发成低压气态冷媒,然后通过回气口42回到压缩机4内,主换热管道51内的冷媒在中间换热器5内放热而进一步获得过冷度后进入室外换热器2中吸热蒸发,接着通过回气口42回到压缩机4内,完成一次制热制热水循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其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从而实现一机多能,另外,通过设置第一节流装置6和中间换热器5,使得系统冷媒在进入蒸发器内时具有足够的过冷度,由此提高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在单制热水模式、制冷制热水模式以及制热制热水模式时的能效以及在制冷制热水模式时的制冷效果,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工作性能好,且结构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中所示,第一控制阀81设于冷媒出口14处,且第一控制阀81形成为节流部件,由此使得第一控制阀81不仅具有通断水冷换热器1所在支路的作用,还具有对由冷媒出口14流出的冷媒进行节流的作用。当然并申请并不限于此,第一控制阀81还可以为截断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中所示,第二控制阀82设于第四端口32处,且第二控制阀82形成为节流部件,由此使得第二控制阀82不仅具有通断室内换热器3所在支路的作用,还具有对流入或流出室内换热器3的冷媒进行节流的作用。当然并申请并不限于此,第二控制阀82还可以为截断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中所示,第二端口22和第五端口511之间设有第二节流装置84,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冷媒进入蒸发器时的过冷度,进而进一步提升空调热水器系统100的能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中所示,旁通管7上设有第三控制阀83。进一步地,第三控制阀83为单向阀或截断阀,当第三控制阀83为单向阀时,第三控制阀83由第一管口71朝向第二管口72单向导通;当第三控制阀83为截断阀时,在单制冷、单制热模式时,第三控制阀83断开,旁通管7为断路,在单制热水、制冷制热水和制热制热水模式时,第三控制阀83打开,旁通路为通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中所示,空调热水器系统100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9,气液分离装置9包括进口91和气体出口92,气体出口92与回气口42相连,第一端口21和第三端口31可选择地与进口91相连;和/或第八端口522与进口91相连。通过设置气液分离装置9可以对系统中进入压缩机4之前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以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4内而对压缩机4造成损坏。
具体地,在一些实例中,第一端口21和第三端口31可选择地与进口91相连,即在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处于单制热模式、单制热水模式以及制热制热水模式时,第一端口21与进口91相连,由第一端口21流出的冷媒通过进口91进入气液分离装置9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态冷媒通过气体出口92、回气口42进入压缩机4内;在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处于单制冷模式和制冷制热水模式时,第三端口31与进口91相连,由第三端口31流出的冷媒通过进口91进入气液分离装置9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态冷媒通过气体出口92、回气口42进入压缩机4内。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八端口522与进口91相连,这样在单制热水、制冷制热水和制热制热水模式时,由第八端口522流出的冷媒通过进口91进入气液分离装置9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态冷媒通过气体出口92、回气口42进入压缩机4内。
在再一些示例中,参照图1中所示,第一端口21和第三端口31可选择地与进口91相连,同时第八端口522也与进口91相连,这样使得系统中的冷媒均是通过气液分离装置9分离之后再进入压缩机4内,由此可以更好地避免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4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中所示,空调热水器系统100还包括四通阀10,四通阀10包括第一阀口101、第二阀口102、第三阀口103和第四阀口104,第一阀口101与排气口41相连,第三阀口103与回气口42相连,第二阀口102与第一端口21相连,第四阀口104与第三端口31相连,其中第一阀口101可选择地与第二阀口102和第四阀口104中的一个相连,第三阀口103可选择地与第二阀口102和第四阀口104中的另一个相连。具体地,当第一阀口101与第二阀口102相连时,第三阀口103与第四阀口104相连,此时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处于单制冷模式或制冷制热水模式;当第一阀口101与第四阀口104相连,第三阀口103与第二阀口102相连时,此时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处于单制热、单制热水或制热制热水模式。通过设置四通阀10,从而实现排气口41、回气口42分别与第一端口21和第三端口31的可选择连接,进而实现空调热水器系统100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1中所示,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包括:水箱(图未示出)、水冷换热器1、室外换热器2、室内换热器3、压缩机4、中间换热器5、第一节流装置6、旁通管7、第一控制阀81、第二控制阀82、第二节流装置84、第三控制阀83、气液分离装置9和四通阀10。
水冷换热器1具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冷媒进口13和冷媒出口14,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中至少出水口12与水箱相连。室外换热器2具有第一端口21和第二端口22,室内换热器3具有第三端口31和第四端口32,室外换热器2和室内换热器3均为风冷换热器,压缩机4具有排气口41和回气口42,排气口41与冷媒进口13相连。
中间换热器5内设有主换热管道51和辅换热管道52,主换热管道51具有第五端口511和第六端口512,辅换热管道52具有第七端口521和第八端口522,主换热管道51和辅换热管道52内流通冷媒,且主换热管道51内的冷媒和辅换热管道52内的冷媒可以相互换热,第五端口511与第二端口22相连,第一节流装置6具有第九端口61和第十端口62,第十端口62与第七端口521相连,旁通管7具有第一管口71和第二管口72,第一管口71、冷媒出口14和第九端口61中任意两个均相连,第二管口72、第六端口512和第四端口32中任意两个均相连。
第一控制阀81设于冷媒出口14处以控制冷媒流入或流出水冷换热器1,第二控制阀82设于第四端口32处以控制冷媒流入或流出室内换热器3,且第一控制阀81和第二控制阀82均形成为节流部件。
旁通管7上设有第三控制阀83,第三控制阀83为单向阀以控制旁通管7由第一管口71朝向第二管口72单向导通。
四通阀10包括第一阀口101、第二阀口102、第三阀口103和第四阀口104,第一阀口101与排气口41相连,第二阀口102与第一端口21相连,第四阀口104与第三端口31相连,其中第一阀口101可选择地与第二阀口102和第四阀口104中的一个相连,第三阀口103可选择地与第二阀口102和第四阀口104中的另一个相连。
气液分离装置9包括进口91和气体出口92,气体出口92与回气口42相连,进口91同时与第三阀口103和第八端口522相连,优选地,参照图1中所示,第三阀口103和第八端口522通过两条支路汇合形成一条支路后与进口91相连。
进一步地,参照图1描述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的空调热水器系统100的五种工作模式。
一、单制冷模式
四通阀10的第一阀口101和第二阀口102导通,第三阀口103和第四阀口104导通,由此使得排气口41与第一端口21导通,回气口42与第三端口31导通,且第一控制阀81关闭,第二控制阀82打开(此时第二控制阀82具有节流降压作用),此时水冷换热器1所在支路断开,室内换热器3所在支路导通,冷媒在压缩机4内被压缩后经过排气口41进入室外换热器2内放热冷凝,冷凝后依次流经第二节流装置84和中间换热器5的主换热管道51,之后进入第二控制阀82内节流降压成低压液态冷媒,接着进入室内换热器3内吸热蒸发,然后通过进口91进入气液分离装置9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态冷媒通过气体出口92、回气口42回到压缩机4内,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二、单制热模式
四通阀10的第一阀口101与第四阀口104导通,第三阀口103与第二阀口102导通,由此使得排气口41与第三端口31导通,回气口42与第一端口21导通,且第一控制阀81关闭,第二控制阀82打开,此时水冷换热器1所在支路断开,室内换热器3所在支路导通,冷媒在压缩机4内被压缩后经过排气口41进入室内换热器3内放热冷凝,冷凝后依次流经第二控制阀82和中间换热器5的主换热管道51,之后进入第二节流装置84内节流降压成低压液态冷媒,接着进入室外换热器2内吸热蒸发,然后进入气液分离装置9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态冷媒通过气体出口92、回气口42回到压缩机4内,完成一次制热循环。
三、单制热水模式
四通阀10的第一阀口101与第四阀口104导通,第三阀口103与第二阀口102导通,由此使得排气口41与第三端口31导通,回气口42与第一端口21导通,且第一控制阀81打开,第二控制阀82关闭,此时水冷换热器1所在支路导通,室内换热器3所在支路断开,冷媒在压缩机4内被压缩后经过排气口41、冷媒进口13进入水冷换热器1内进行冷凝放热以对水冷换热器1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热水,完成放热的冷媒由冷媒出口14流出水冷换热器1,然后流经第一控制阀81后分成两路,一部分冷媒经过第一节流装置6节流成低压液态冷媒,然后进入中间换热器5的辅换热管道52内,另一部分经过旁通管7进入中间换热器5的主换热管道51内,辅换热管道52内的冷媒在中间换热器5中吸热蒸发成低压气态冷媒,然后进入气液分离装置9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态冷媒通过气体出口92、回气口42回到压缩机4内,主换热管道51内的冷媒在中间换热器5内放热而进一步获得过冷度,之后进入第二节流装置84内节流降压成低压液态冷媒,然后进入室外换热器2内吸热蒸发,接着进入气液分离装置9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态冷媒通过气体出口92、回气口42回到压缩机4内,完成一次制热水循环。
四、制冷制热水模式
四通阀10的第一阀口101和第二阀口102导通,第三阀口103和第四阀口104导通,由此使得排气口41与第一端口21导通,回气口42与第三端口31导通,且第一控制阀81打开,第二控制阀82打开(此时第二控制阀82起到节流作用),此时水冷换热器1所在支路导通,室内换热器3所在支路导通,冷媒在压缩机4内被压缩而经过排气口41排出后分成两路,一部分进入室外换热器2内进行放热冷凝,然后流经第二节流装置84后进入中间换热器5的主换热管道51内,另一部分通过冷媒进口13进入水冷换热器1内,进行冷凝放热以对水冷换热器1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热水,完成放热的冷媒由冷媒出口14流出水冷换热器1而进入第一控制阀81,由第一控制阀81流出的冷媒再分成两路,其中一部分冷媒经过第一节流装置6节流成低压液态冷媒,然后进入中间换热器5的辅换热管道52内,另一部分冷媒流至旁通管7,辅换热管道52内的冷媒在中间换热器5中吸热蒸发成低压气态冷媒,然后经过气液分离装置9分离后回到压缩机4内,主换热管道51内的冷媒在中间换热器5内放热而进一步获得过冷度后流出中间换热器5,然后与旁通管7内流出的冷媒汇合后一同进入第二控制阀82内节流降压成低压液态冷媒,接着进入室内换热器3内进行吸热蒸发,然后经过气液分离装置9分离后回到压缩机4内,完成一次制冷制热水循环。
五、制热制热水模式
四通阀10的第一阀口101与第四阀口104导通,第三阀口103与第二阀口102导通,由此使得排气口41与第三端口31导通,回气口42与第一端口21导通,且第一控制阀81打开,第二控制阀82打开,此时水冷换热器1所在支路导通,室内换热器3所在支路导通,冷媒在压缩机4内被压缩而经过排气口41排出后分成两路,一部分冷媒进入室内换热器3内进行放热冷凝,冷凝后进入第二控制阀82,另一部分冷媒通过冷媒进口13进入水冷换热器1内,进行冷凝放热以对水冷换热器1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热水,完成放热的冷媒由冷媒出口14流出水冷换热器1,然后经过第一控制阀81后冷媒再分成两路,其中一部分冷媒经过第一节流装置6节流成低压液态冷媒,然后进入中间换热器5的辅换热管道52内,另一部分冷媒流经旁通管7后与由第二控制阀82流出的冷媒汇合后一同进入中间换热器5的主换热管道51内,辅换热管道52内的冷媒在中间换热器5中吸热蒸发成低压气态冷媒,然后通过气液分离装置9的分离后回到压缩机4内,主换热管道51内的冷媒在中间换热器5内放热而进一步获得过冷度后,进入第二节流装置84节流降压成低压液态冷媒,接着进入室外换热器2中吸热蒸发,然后通过气液分离装置9的分离后回到压缩机4内,完成一次制热制热水循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其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从而实现一机多能,另外,通过设置第一节流装置6和中间换热器5,使得系统冷媒在进入蒸发器之前具有足够的过冷度,由此提高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在单制热水模式、制冷制热水模式以及制热制热水模式时的能效以及在制冷制热水模式时的制冷效果,空调热水器系统100工作性能好,且结构简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空调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
水冷换热器,所述水冷换热器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中至少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相连;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排气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一个导通,所述回气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另一个导通,且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冷媒进口相连;
中间换热器,所述中间换热器内设有主换热管道和辅换热管道,所述主换热管道具有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辅换热管道具有第七端口和第八端口,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所述第八端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
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具有第九端口和第十端口,所述第十端口与所述第七端口相连;
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所述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九端口中任意两个均相连,所述第二管口、所述第六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中任意两个均相连,且所述第一管口仅可朝向所述第二管口单向导通;
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冷媒进口或所述冷媒出口处以控制冷媒流入或流出所述水冷换热器;
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三端口或所述第四端口处以控制冷媒流入或流出所述室内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冷媒出口处,且所述第一控制阀形成为节流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第四端口处,且所述第二控制阀形成为节流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五端口之间设有第二节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阀为单向阀或截断阀。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进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可选择地与所述进口相连;和/或
所述第八端口与所述进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端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其中所述第一阀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一个相连,所述第三阀口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中的另一个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55452.XA CN108692477A (zh) | 2018-04-19 | 2018-04-19 | 空调热水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55452.XA CN108692477A (zh) | 2018-04-19 | 2018-04-19 | 空调热水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92477A true CN108692477A (zh) | 2018-10-23 |
Family
ID=63845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55452.XA Pending CN108692477A (zh) | 2018-04-19 | 2018-04-19 | 空调热水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9247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88763A (zh) * | 2019-07-29 | 2019-10-29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热水器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7962A (zh) * | 2007-05-16 | 2008-11-19 | 蜗卷技术公司 | 具有多速涡旋压缩机和经济器回路的制冷剂系统 |
FR2950678A1 (fr) * | 2009-09-30 | 2011-04-01 | Aldes Aeraulique | Installation de ventilation mecanique controlee de type double flux thermodynamique reversible avec production d'eau chaude sanitaire |
CN102425882A (zh) * | 2011-10-17 | 2012-04-25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回收多联热泵空调热水机加地板采暖系统 |
CN202274670U (zh) * | 2011-09-21 | 2012-06-13 | 青岛奥利凯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 新型风冷三用机空调系统 |
CN102859294A (zh) * | 2010-04-27 | 2013-01-0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冷冻循环装置 |
CN103411349A (zh) * | 2013-08-02 | 2013-11-27 | 浙江创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集成空气能热泵机组 |
CN103822398A (zh) * | 2012-11-16 | 2014-05-28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热泵空调热水机组 |
CN105466067A (zh) * | 2015-12-28 | 2016-04-06 | 许德虎 | 一种低温型智能三联供热泵机组 |
CN105466068A (zh) * | 2015-12-28 | 2016-04-06 | 许德虎 | 一种智能三联供热泵机组 |
CN205373140U (zh) * | 2015-12-28 | 2016-07-06 | 许德虎 | 一种水源智能三联供热泵机组 |
CN206347775U (zh) * | 2016-12-28 | 2017-07-21 | 湖北绿冷高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螺杆式空调系统 |
-
2018
- 2018-04-19 CN CN201810355452.XA patent/CN10869247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7962A (zh) * | 2007-05-16 | 2008-11-19 | 蜗卷技术公司 | 具有多速涡旋压缩机和经济器回路的制冷剂系统 |
FR2950678A1 (fr) * | 2009-09-30 | 2011-04-01 | Aldes Aeraulique | Installation de ventilation mecanique controlee de type double flux thermodynamique reversible avec production d'eau chaude sanitaire |
CN102859294A (zh) * | 2010-04-27 | 2013-01-0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冷冻循环装置 |
CN202274670U (zh) * | 2011-09-21 | 2012-06-13 | 青岛奥利凯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 新型风冷三用机空调系统 |
CN102425882A (zh) * | 2011-10-17 | 2012-04-25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回收多联热泵空调热水机加地板采暖系统 |
CN103822398A (zh) * | 2012-11-16 | 2014-05-28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热泵空调热水机组 |
CN103411349A (zh) * | 2013-08-02 | 2013-11-27 | 浙江创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集成空气能热泵机组 |
CN105466067A (zh) * | 2015-12-28 | 2016-04-06 | 许德虎 | 一种低温型智能三联供热泵机组 |
CN105466068A (zh) * | 2015-12-28 | 2016-04-06 | 许德虎 | 一种智能三联供热泵机组 |
CN205373140U (zh) * | 2015-12-28 | 2016-07-06 | 许德虎 | 一种水源智能三联供热泵机组 |
CN206347775U (zh) * | 2016-12-28 | 2017-07-21 | 湖北绿冷高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螺杆式空调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88763A (zh) * | 2019-07-29 | 2019-10-29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热水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19454U (zh) | 用于空调装置的换热器及空调装置 | |
CN102365510B (zh) | 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 | |
CN109386988A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室外机、控制方法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08518774A (zh) | 空调热水器系统 | |
CN111251802A (zh) |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US8151586B2 (en) | Hot water supply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CO2 heat pump | |
CN106524556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234941A (zh) | 一种客车集中热管理系统 | |
CN104236155B (zh) | 具有冷媒过冷、除霜制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386986A (zh) | 两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及其空调室外机 | |
CN202675719U (zh) | 风冷热泵空调 | |
CN207697428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 |
CN109405334A (zh) | 一种双级高温冷凝热回收热泵系统 | |
CN209484880U (zh) | 一种回温式热泵系统 | |
CN111251814B (zh) |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111251801B (zh) |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208901671U (zh) | 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 |
CN109386987A (zh) | 两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及其空调室外机 | |
CN108692477A (zh) | 空调热水器系统 | |
CN101799223B (zh) | 全年候空气源热泵三用机组及其运行方法 | |
CN206410354U (zh) | 一种空调及空调热泵系统 | |
CN207702631U (zh) | 空调制冷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 |
CN109386984A (zh) | 两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及其空调室外机 | |
CN203323455U (zh) | 全热回收多循环多用空调机组 | |
CN108444139A (zh) | 空调热水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