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83201A - 一种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83201A
CN108683201A CN201810602499.1A CN201810602499A CN108683201A CN 108683201 A CN108683201 A CN 108683201A CN 201810602499 A CN201810602499 A CN 201810602499A CN 108683201 A CN108683201 A CN 108683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rid
power
curv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24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刚
任鹏
林宝伟
曾品桦
黎梓朗
陈进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06024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832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83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32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3Load forecast, e.g. methods or systems for forecasting future load dem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调峰方法,其包括:步骤S1:根据电网的运行规律建立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步骤S2:电网中的供电设备、负载设备和储能设备根据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实时调整自身的运行状态。本发明的电力调峰方法可根据电网对用电需求的分析预测,将发电侧和需求侧进行联动,提高电力调峰的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力调峰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的生产生活几乎离不开电。在电能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由电源点(也可称之为发电厂)将水能、风能等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再经由电网将电能传输至各个负荷中心(也可称之为用电用户)。目前,由于自然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处于不同地区;且由于电能目前无法大量储存,因而电能的生产与消费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会导致电网不稳定。
实际应用中,由于负荷中心的数量以及用电量是随时变化的,因而用电需求是随时间波动的;为了保持电能的生产与消费的平衡,需要通过电力市场辅助服务进行调节。其中,该电力市场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为保证电能供应,满足电压、频率质量等要求所需要的一系列服务。
现有技术中,电力调峰都是被动式调节,根据需求确定满负荷的容量,而不能对需求侧进行合理的调整,而且对需求侧调整的方法和手段还为形成有效便捷的处理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时分复用供需联动的电力调峰方法和系统,从而根据电网对用电需求的分析预测,将发电侧和需求侧进行联动,提高电力调峰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力调峰方法,其包括:
步骤S1:根据电网的运行规律建立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
步骤S2:电网中的供电设备、负载设备和储能设备根据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实时调整自身的运行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对电网的运行负荷进行统计,形成电网的负荷统计运行曲线;
步骤S12:对所述负荷统计运行曲线的波峰和波谷进行调配,形成走势平滑的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
步骤S13:根据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的负荷统计运行曲线形成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3中,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通过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的负荷统计运行曲线的差值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谷阶段,电网中的储能设备进行储能,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峰阶段,储能设备向电网释放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谷阶段,电网中的负载设备提高功率,储能设备进行储能,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峰阶段,电网中的负载设备降低功率,储能设备向电网释放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力调峰系统,其包括电网、能源调度设备、位于电网供电侧的发电设备、位于电网用电侧的储能设备和负载设备,所述能源调度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发电设备、储能设备、负载设备保持通信连接,所述能源调度设备根据电网的运行规律建立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 所述供电设备、负载设备和储能设备根据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实时调整自身的运行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谷阶段,电网中的储能设备进行储能,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峰阶段,储能设备向电网释放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谷阶段,电网中的负载设备提高功率,储能设备进行储能,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峰阶段,电网中的负载设备降低功率,储能设备向电网释放电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网络包括以太网、工业总线和无线通信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负载设备包括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根据电网的运行规律建立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并根据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控制电网中的供电设备、负载设备和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将发电侧和需求侧进行联动,实现实时的调峰需求和负荷分配,使电网运行曲线更加平滑,保障了电网和负载运行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调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调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用图2中步骤S1的具体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峰运行曲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力调峰系统,其包括电网10、能源调度设备20、位于电网供电侧的发电设备11、位于电网用电侧的储能设备12和负载设备13,所述能源调度设备20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发电设备11、储能设备12、负载设备13保持通信连接,所述能源调度设备20根据电网的运行规律建立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 所述供电设备11、负载设备12和储能设备13根据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实时调整自身的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发电设备11是用于为电网提供电能的,其可以包括风力发电设备、火电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等发电设备。所述储能设备12为大功率储能,其可以对所述发电设备11提供到所述电网10上的电能进行储存,并将其储存的电能释放到所述电网10上。所述负载设备13包括家用电器及工业设备等耗电设备。所述通信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工业总线和无线通信网络,本发明不进行限制。
如图2所示,上述电力调峰系统进行电力调峰的具体方法包括步骤S1和步骤S2,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步骤S1:根据电网的运行规律建立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
如图3所示,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1:对电网的运行负荷进行统计,形成电网的负荷统计运行曲线;
步骤S12:对所述负荷统计运行曲线的波峰和波谷进行调配,形成走势平滑的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
步骤S13:根据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的负荷统计运行曲线形成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每天电网的负荷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因此,可以通过对每天的电网的运行负荷进行统计,可以在步骤S11中形成每天电网的负荷统计运行曲线。由于每天的电网的总负荷基本稳定,可以在步骤S12中对所述负荷统计运行曲线的波峰和波谷进行分析,通过削峰添谷或移峰添谷,平均每天各时段电网用电侧的负荷,从而形成每天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从而降低电网负荷的分时波动,提高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在步骤S13中,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通过所述目标运行曲线与所述负荷统计运行曲线的差值得到。图4展示了每天电网的负荷统计运行曲线、每天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关系。
步骤S2:电网中的供电设备、负载设备和储能设备根据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实时调整自身的运行状态。
步骤S2中,根据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控制电网中的负载设备和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谷阶段,电网中的储能设备进行储能,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峰阶段,储能设备向电网释放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中,还可以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谷阶段,电网中的负载设备提高功率,储能设备进行储能,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峰阶段,电网中的负载设备降低功率,储能设备向电网释放电能,从而实现电网负荷的平稳运行。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根据电网的运行规律建立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 电网中的供电设备、负载设备和储能设备根据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实时调整自身的运行状态,从而将发电侧和需求侧进行联动,实现实时的调峰需求和负荷分配,使电网运行曲线更加平滑,保障了电网和负载运行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力调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根据电网的运行规律建立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
步骤S2:电网中的供电设备、负载设备和储能设备根据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实时调整自身的运行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调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对电网的运行负荷进行统计,形成电网的负荷统计运行曲线;
步骤S12:对所述负荷统计运行曲线的波峰和波谷进行调配,形成走势平滑的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
步骤S13:根据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的负荷统计运行曲线形成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调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通过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的负荷统计运行曲线的差值得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调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谷阶段,电网中的储能设备进行储能,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峰阶段,储能设备向电网释放电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调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谷阶段,电网中的负载设备提高功率,储能设备进行储能,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峰阶段,电网中的负载设备降低功率,储能设备向电网释放电能。
6.一种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网、能源调度设备、位于电网供电侧的发电设备、位于电网用电侧的储能设备和负载设备,所述能源调度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发电设备、储能设备、负载设备保持通信连接,所述能源调度设备根据电网的运行规律建立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 所述供电设备、负载设备和储能设备根据电网供电侧的目标运行曲线和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实时调整自身的运行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谷阶段,电网中的储能设备进行储能,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峰阶段,储能设备向电网释放电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谷阶段,电网中的负载设备提高功率,储能设备进行储能,在电网用电侧的调峰运行曲线的波峰阶段,电网中的负载设备降低功率,储能设备向电网释放电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包括以太网、工业总线和无线通信网络。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设备包括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
CN201810602499.1A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86832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2499.1A CN108683201A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2499.1A CN108683201A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3201A true CN108683201A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10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2499.1A Pending CN108683201A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8320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0505A (zh) * 2012-02-01 2012-07-1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用于风电“部分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CN102624017A (zh) * 2012-03-22 2012-08-01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实时控制方法
CN103296754A (zh) * 2013-05-09 2013-09-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资源控制方法
CN103872694A (zh) * 2014-02-26 2014-06-18 山东大学 区域风电场群储能电站的容量优化及其辅助调峰方法
CN104065094A (zh) * 2014-07-10 2014-09-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虚拟储能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04505826A (zh) * 2014-12-22 2015-04-0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主动配电网协调优化控制方法
CN106329522A (zh) * 2016-11-10 2017-01-11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城乡居民多能源柔性控制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0505A (zh) * 2012-02-01 2012-07-1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用于风电“部分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CN102624017A (zh) * 2012-03-22 2012-08-01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实时控制方法
CN103296754A (zh) * 2013-05-09 2013-09-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资源控制方法
CN103872694A (zh) * 2014-02-26 2014-06-18 山东大学 区域风电场群储能电站的容量优化及其辅助调峰方法
CN104065094A (zh) * 2014-07-10 2014-09-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虚拟储能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04505826A (zh) * 2014-12-22 2015-04-0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主动配电网协调优化控制方法
CN106329522A (zh) * 2016-11-10 2017-01-11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城乡居民多能源柔性控制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俊宏: "可中断负荷参与节能调度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8345B (zh) 一种多时间尺度的网源荷储协调控制方法
Ghamkhari et al. Optimal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in data centers with behind-the-meter renewable generator
CN105515058B (zh) 一种光伏发电参与的功率就地消纳方法
Huang et al. Adaptive electricity scheduling in microgrids
CN105574238B (zh) 一种用于在线稳定裕度评估的断面有功控制策略分析方法
CN103151802B (zh) 多时间尺度的主动配电网dg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808740B (zh) 多区域互联电网的多时间尺度的调度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JP6701201B2 (ja) グリッドに結合された実時間適応分散間欠電力
CN104067474B (zh) 用于使电压供应网稳定的方法
CN103219751A (zh) 一种集群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07017656A (zh) 一种考虑电能质量提升的主动配电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CN109768621A (zh) 电力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5226700B (zh) 基于阀门流量特性动态调整的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611977B (zh) 工业热负荷群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667136A (zh) 一种区域电力市场的出清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air et al. PR controller-based droop control strategy for AC microgrid using Ant Lion Optimization technique
CN114243760A (zh) 适用于配电网的光伏储能协调配置方法
CN108683201A (zh) 一种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
CN104852391B (zh) 光伏电站无功补偿方法、装置、光伏逆变器和光伏电站
CN103490421A (zh) 区域电网直调抽水蓄能电站群短期多电网负荷分配方法
JP2017184595A (ja) ハイブリッド電力貯蔵装置
CN115995843A (zh) 一种光伏发电防逆流控制方法和系统
Tsany et al. Power system stability improvement using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BESS) in isolated grid
Lei et al. Power optimization allocation strategy for energy storage station responding to dispatch instruction
Zhou et al. Interior point method based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