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80947A - 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80947A
CN108680947A CN201810477416.0A CN201810477416A CN108680947A CN 108680947 A CN108680947 A CN 108680947A CN 201810477416 A CN201810477416 A CN 201810477416A CN 108680947 A CN108680947 A CN 108680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e
latitude
waterproof
monitoring
apparatus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74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an Jinj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an Jinj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an Jinj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an Jinj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774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80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80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0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01V1/01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14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及其监测方法,包括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所述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包括防水顶座、防水外壳和防水底座,防水外壳设置在防水顶座的底部,防水底座设置在防水外壳的底部,防水顶座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北斗定位器和激光器,防水顶座的一侧设置有位移传感器,防水外壳内设置有地震收集器和蓄电池,本发明构架合理,灵敏度高,定位精确,且制造成本低,可用于对地震提前发出警报,判断地震发生的位置,避免或减轻地震造成的灾难,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监测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地壳运动是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
地震是是一种非人力可以抵抗的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地震可以在瞬间造成巨大的破坏力,地震自古时有发生,由于人力不可抗,所能做的就是提前发现,提前预警,及时撤离,所以地震预警装置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古代有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在地震之前也会有许多奇特的地理现象可以有效预知地震,比如动物的异常表现和天气的异常表现,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这种自然预知方法已经不适用,如今在许多地方都设置有地震预警装置,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比例中,地震灾害所占比例高达 54%,是我国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自然灾害。地震灾害不但损害国民经济,而且直接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在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前数秒或数十秒内,将地震信息公布外界,会大大降低人员的伤亡。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 3 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 14% ;如果为 10 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因此,建立及时、准确、有效的地震警告系统一直是人们努力奋斗的方向。
目前,地震探测和报警装置多在国家专业的地震探测中心或科研机构使用,由于这些机器精密、庞大、价格昂贵,而且这些地震探测装置的传感器要放置到特定地域和特定深度,无法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普及使用,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居民不能第一时间收到警报提示,并及时避灾,人们往往措手不及,难以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现有的地震报警系统也存在占地面积大,预报不准确,成本高,不利于推广使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包括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所述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包括防水顶座、防水外壳和防水底座,防水外壳设置在防水顶座的底部,防水底座设置在防水外壳的底部,防水顶座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信号收集器、北斗定位器和激光器,防水顶座的一侧设置有位移传感器,防水外壳内设置有地震收集器和蓄电池,激光器分别与信号收集器、北斗定位器、地震收集器和位移传感器电性连接,北斗定位器与位移传感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地震收集器由多条不同厚度、硬度和强度的可分离导光板组成,每条可分离导光板对应一个地震震级,能够根据地震的震级来分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在一块监控区内均匀设置的数量为80至100个,监控区的面积为50至80平方千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蓄电池分别与北斗定位器、位移传感器、激光器、信号收集器和地震收集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不锈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不锈层包括铬层、镍层、铜层、金层或锌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的监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一块监控区;
步骤二:将多个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均匀设置在监控区的地下5公里,组成地下经纬度监控网点;
步骤三:当地震产生时,地震波遇到最近的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的地震收集器开始收集产生震级信号;
步骤四:北斗定位器定位经纬度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在地下的位置信号;
步骤五:位移传感器监测地下的地壳位移信号;
步骤六:信号收集器将地震收集器的震级信号、北斗定位器的位置信号和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的地壳移动信号收集起来并传递给激光器;
步骤七:激光器通过发射激光或信号将信息发送到地面上的接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结构简单,实用,灵敏度高,定位精确,且制造成本低,可用于对地震提前发出警报,判断地震发生的位置,避免或减轻地震造成的灾难,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该经纬度监测方法能够通过地壳的运动提前预判地震发生的位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地震预报的成功率和准确率,同时能够测量地壳的运动,对于地理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3、不锈层能够使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不被氧化和腐蚀,而且有防锈性能,还能改善其钎焊性,减少高温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的监测布局图。
图中:1-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2-防水顶座、3-防水外壳、4-防水底座、5-空腔、6-北斗定位器、7-位移传感器、8-激光器、9-信号收集器、10-地震收集器、11-蓄电池、12-监控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包括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所述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包括防水顶座2、防水外壳3和防水底座4,防水外壳3设置在防水顶座2的底部,防水底座4设置在防水外壳3的底部,防水顶座2内设置有空腔5,空腔5内设置有信号收集器9、北斗定位器6和激光器8,防水顶座2的一侧设置有位移传感器7,防水外壳3内设置有地震收集器10和蓄电池11,激光器8分别与信号收集器9、北斗定位器6、地震收集器10和位移传感器7电性连接,北斗定位器6与位移传感器7电性连接。地震收集器10由多条不同厚度、硬度和强度的可分离导光板组成,每条可分离导光板对应一个地震震级,能够根据地震的震级来分离。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在一块监控区12内的数量为80至100个,监控区12的面积为50至80平方千米。蓄电池11分别与北斗定位器6、位移传感器7、激光器8、信号收集器9和地震收集器10电性连接。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不锈层。不锈层包括铬层、镍层、铜层、金层或锌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纬度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一块监控区12;
步骤二:将多个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均匀设置在监控区12的地下5公里,组成地下经纬度监控网点;
步骤三:当地震产生时,地震波遇到最近的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的地震收集器10开始收集产生震级信号;
步骤四:北斗定位器6定位经纬度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在地下的位置信号;
步骤五:位移传感器7监测地下的地壳位移信号;
步骤六:信号收集器9将地震收集器10的震级信号、北斗定位器6的位置信号和位移传感器7检测到的地壳移动信号收集起来并传递给激光器8;
步骤七:激光器8通过发射激光或信号将信息发送到地面上的接收装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选择一块监控区12,将多个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均匀设置在监控区12的地下5公里,组成地下经纬度监控网点,当地震产生时,蓄电池为北斗定位器6、位移传感器7、激光器8、信号收集器9和地震收集器10提供电能,地震波遇到最近的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的地震收集器10开始收集产生震级信号,北斗定位器6定位经纬度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在地下的位置信号,位移传感器7监测地下的地壳位移信号,信号收集器9将地震收集器10的震级信号、北斗定位器6的位置信号和位移传感器7检测到的地壳移动信号收集起来并传递给激光器8,激光器8通过发射激光或信号将信息发送到地面上的接收装置,该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结构简单,实用,灵敏度高,定位精确,且制造成本低,可用于对地震提前发出警报,判断地震发生的位置,避免或减轻地震造成的灾难,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该经纬度监测方法能够通过地壳的运动提前预判地震发生的位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地震预报的成功率和准确率,同时能够测量地壳的运动,对于地理研究具有一定价值,该地质类使用的地下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及方法的构架合理,灵敏度高,定位精确,且制造成本低,可用于对地震提前发出警报,判断地震发生的位置,避免或减轻地震造成的灾难,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所述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包括防水顶座(2)、防水外壳(3)和防水底座(4),防水外壳(3)设置在防水顶座(2)的底部,防水底座(4)设置在防水外壳(3)的底部,防水顶座(2)内设置有空腔(5),空腔(5)内设置有信号收集器(9)、北斗定位器(6)和激光器(8),防水顶座(2)的一侧设置有位移传感器(7),防水外壳(3)内设置有地震收集器(10)和蓄电池(11),激光器(8)分别与信号收集器(9)、北斗定位器(6)、地震收集器(10)和位移传感器(7)电性连接,北斗定位器(6)与位移传感器(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收集器(10)由多条不同厚度、硬度和强度的可分离导光板组成,每条可分离导光板对应一个地震震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在一块监控区(12)内的数量为80至100个,监控区(12)的面积为50至80平方千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1)分别与北斗定位器(6)、位移传感器(7)、激光器(8)、信号收集器(9)和地震收集器(10)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不锈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层包括铬层、镍层、铜层、金层或锌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择一块监控区(12);
步骤二:将多个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均匀设置在监控区(12)的地下5公里,组成地下经纬度监控网点;
步骤三:当地震产生时,地震波遇到最近的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的地震收集器(10)开始收集产生震级信号;
步骤四:北斗定位器(6)定位经纬度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主体(1)在地下的位置信号;
步骤五:位移传感器(7)监测地下的地壳位移信号;
步骤六:信号收集器(9)将地震收集器(10)的震级信号、北斗定位器(6)的位置信号和位移传感器(7)检测到的地壳移动信号收集起来并传递给激光器(8);
步骤七:激光器(8)通过发射激光或信号将信息发送到地面上的接收装置。
CN201810477416.0A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Pending CN108680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7416.0A CN108680947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7416.0A CN108680947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0947A true CN108680947A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05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7416.0A Pending CN108680947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8094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5583A (zh) * 2010-09-02 2011-03-30 成都林海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有线网络的地震实时监测方法
CN102281495A (zh) * 2011-05-10 2011-12-14 深圳市喜赛科技有限公司 追踪定位器、定位服务器、追踪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3476111A (zh) * 2013-08-23 2013-12-25 北京高森明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地理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42860A (zh) * 2014-03-14 2014-07-23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集装箱电子锁及其加解锁方法
CN205982655U (zh) * 2016-06-01 2017-02-22 漳浦县圆周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埋地式激光光源地震报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5583A (zh) * 2010-09-02 2011-03-30 成都林海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有线网络的地震实时监测方法
CN102281495A (zh) * 2011-05-10 2011-12-14 深圳市喜赛科技有限公司 追踪定位器、定位服务器、追踪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3476111A (zh) * 2013-08-23 2013-12-25 北京高森明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地理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42860A (zh) * 2014-03-14 2014-07-23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集装箱电子锁及其加解锁方法
CN205982655U (zh) * 2016-06-01 2017-02-22 漳浦县圆周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埋地式激光光源地震报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82655U (zh) 一种光纤埋地式激光光源地震报警装置
CN107808498A (zh) 一种山体滑坡的监测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监测系统
CN101482620A (zh) 实时地震烈度速报方法及实时地震烈度速报系统
CN206987892U (zh) 一种用于监测隧道地质灾害的预警装置
CN101343997B (zh) 水平长钻孔随钻测斜仪
CN109596177A (zh) 铁路边坡全生命周期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
CN202454043U (zh) 一种地面塌陷灾害监测装置
CN104990492A (zh) 用于海底滑坡监测的设备
CN202853690U (zh) 自动井水水位水温检测仪
CN112581725A (zh) 一种基于NBIOT与LoRa双模通信的山体滑坡预警监测系统
CN201716821U (zh) 一种泥石流监测预警装置
CN201673266U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在地震测报仪器上的供电装置
CN205875231U (zh) 一种基坑测斜自动监控系统
CN101762822A (zh) 一种磁悬浮重锤颤动动能原理的大地震预测仪
CN108680947A (zh) 一种用于经纬度监测的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207182625U (zh) 一种泥石流预警系统
CN108896006A (zh) 一种地下经纬度的检测方法
CN105824043B (zh) 一种光纤埋地式激光光源地震报警装置
CN209357210U (zh) 一种基于51单片机及霍尔效应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CN207037081U (zh) 基坑实时动态在线监测装置
CN101833109B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在地震测报仪器上的供电方法
CN201254987Y (zh) 一种水平长钻孔随钻测斜仪
CN108663725A (zh) 一种定位激光装置
CN101625791A (zh) 民用地震检测语音报警装置
CN205027414U (zh) 一种坝体静水位原位自动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