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74994B - 启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启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74994B
CN108674994B CN201810657919.6A CN201810657919A CN108674994B CN 108674994 B CN108674994 B CN 108674994B CN 201810657919 A CN201810657919 A CN 201810657919A CN 108674994 B CN108674994 B CN 108674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sleeve
carrying tank
doo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79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74994A (zh
Inventor
胡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 ltd Pengshui County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 ltd Pengshui County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 ltd Pengshui County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 ltd Pengshui County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8106579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74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74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74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74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74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1/00Conveying articles through pipes or tubes by fluid flow or pressure; Conveying articles over a flat surface, e.g. the base of a trough, by jets located in the surface
    • B65G51/04Conveying the articles in carriers having a cross-section approximating that of the pipe or tube; Tube mail systems
    • B65G51/18Adaptations of pipes or tubes; Pipe or tube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1/00Conveying articles through pipes or tubes by fluid flow or pressure; Conveying articles over a flat surface, e.g. the base of a trough, by jets located in the surface
    • B65G51/04Conveying the articles in carriers having a cross-section approximating that of the pipe or tube; Tube mail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1/00Conveying articles through pipes or tubes by fluid flow or pressure; Conveying articles over a flat surface, e.g. the base of a trough, by jets located in the surface
    • B65G51/04Conveying the articles in carriers having a cross-section approximating that of the pipe or tube; Tube mail systems
    • B65G51/26Stations
    • B65G51/32Stations for despatch, delivery, and trans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52C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一种启闭装置,具有可容纳长方体运载罐的套管,所述套管具有上下两端和侧部,所述侧部包括相邻的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在所述第一侧面部开设可横向旋转启闭的第一门体。该装置能够快速、便捷地实现对运载罐的接收和发送。

Description

启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传输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启闭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物流系统主要应用在银行、医院、采矿、饭店、行政中心等行业,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传动的原理实现各个位置间的物料传输,从而省去人工搬运的工序,提高物料传输的效率,以及节省人工成本。在管道物流系统中使用运载罐作为物料的载体,运载罐放在管道内,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运载罐能够在管道内移动,从而完成物料在各地间的传输。
管道物流,目前较常见的是气动管道物流。例如,在医院场景的应用中,为将运载罐运输到各个护士站、各个药房中,需要在空间内交错设置多条气动管道。再如,在物料(如矿石、煤炭)样品的采样、制样、化验工作中,需要将采制好的样品通过运载罐从本环节的工位(实验室)转运输送至下一环节的工位(实验室)以进行下阶段工作。气动管道传输在样品的转运输送这一过程中,具有转运输送速度快、效能高等优点。
在上述场景中,为保证运载罐在运输套管中的高速传输,通常需要保持气动气密性,因而套管的内壁形状尺寸通常需要与运载罐形状尺寸较为紧密匹配(即尽量减少两者之间的间隙)。
本申请人发现:这样的设置在接收运载罐并开门取罐时会带来困扰,并且对于运载罐大致为长方体形状时情况更为显著。由于长方体运载罐的形状尺寸与套管的内壁形状尺寸紧密匹配,因此如果通过门带动长方体运载罐从套管中取出或放入时,容易导致长方体运载罐和套管的侧壁产生碰撞、摩擦。
现有技术中长方体运载罐在套管中开门与取罐的动作通常是相分离的,按步骤顺序依次是先开门然后将长方体运载罐取出套管,这样可以避免长方体运载罐和套管的侧壁产生碰撞、摩擦。但该方式步骤冗长、操作繁琐,无法满足快速、便捷取罐的要求。
专利CN105600450B(文献1)公开了一种交易系统工作站、工作方法及放入或取出物品的方法,其通过在管道一端的端口处枢接容置器、设置对容置器翻转角度的限位部件,来实现运载罐的接收和取出。虽然文献1可实现对长方体运载罐的取出装入等操作而不会对套管侧壁产生碰撞摩擦。但是其方案仅适用于纵向旋转取罐操作,而无法克服横向旋转取罐中的上述碰撞问题。
此外文献1中方案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文献1中对容置器设置的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操作繁复,且易造成运载罐与容置器底部的碰撞损伤;二是由于文献1中运载罐容纳于容置器中,且容置器和运载罐无法连接固定,则必须先将运载罐从容器中取出才能进行后续的存储、卸货等操作,无法直接对运载罐进行存储、卸货等操作,这同样会导致步骤冗长、操作繁琐进而极大地降低了操作效率;三是由于文献1中容置器存在下底部,使其运载罐的接收和发送只能沿套管的单一方向,无法满足“双向收发”多能高效的气动管道物流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启闭装置:具有可容纳长方体运载罐的套管,所述套管具有上下两端和侧部,所述侧部包括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在所述第一侧面部开设可横向旋转启闭的第一门体,所述第二侧面部开设第二门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门体由关闭到开启的过程中或从开启到关闭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门体能够带动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
所述第二侧面部与所述第一侧面部相邻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侧面部所在的侧平面能够与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的运动路径相交;
所述第二侧面部能够允许所述第一门体带动所述运载罐通过,以将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门体在所述第二侧面部可横向或纵向旋转启闭,或者平移启闭;在所述第一门体带动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门体能够相应地由关闭到开启或由开启到关闭,从而允许所述第一门体带动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相邻设置,且两者在相邻处活动连接、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门体具有沿其门体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横向尺寸,所述第一侧面部具有沿所述第一侧面部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二横向尺寸,所述第一横向尺寸大致等于所述第二横向尺寸或者小于所述第二横向尺寸;所述第二门体具有沿其门体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三横向尺寸,所述第二侧面部具有沿所述第二侧面部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四横向尺寸,所述第三横向尺寸大致等于所述第四横向尺寸或者小于所述第四横向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门体在所述第二侧面部可横向旋转启闭,并具有横向旋转轴;所述第二门体的横向旋转轴设置在第二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门体的端部或设置在第二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之间;
所述第一门体具有横向旋转轴,所述第一门体的横向旋转轴设置在第一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门体的端部或设置在第一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之间。
进一步的,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体上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具有限位实施状态和非限位实施状态;当所述限位装置处于限位实施状态时,所述限位装置对所述运载罐施加,使其相对于所述第一门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体,在所述套管上下两端延伸方向和/或垂直该延伸方向上的位移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门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体上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体上的取出装置,带动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门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体上还设置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能够与所述限位装置和/或所述取出装置配合,使所述运载罐相对于所述第一门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体紧固保持。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装置为沿所述套管上下两端延伸方向对所述运载罐实施紧固保持的装置,和/或沿垂直于所述套管上下两端延伸方向对所述运载罐实施紧固保持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降低所述运载罐的运行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能够通过侧壁上的门实现对长方体运载罐在套管中的取出和装入,并可实现长方体运载罐在取出或装入的过程中和套管的相邻侧壁不产生碰撞。
(2)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运载罐的精确捕捉、防止运载罐与捕捉单元的碰撞损伤,并同时实现开门与取罐操作的高效一体化。
(3)本发明能够在开门取罐后,无需将运载罐从门上取下而直接对运载罐实施存储、卸货等操作,从而极大简化了取罐卸货的操作步骤、节省操作时间、提高操作效率。
(4)本发明能够直接对相对保持于所述门上的运载罐进行卸货操作后或者对保持于所述门上的空运载罐进行开罐后,将物料装入并闭罐,将运载罐通过关门动作带动放入套管中以实现发出。从而可极大简化了装罐发送的操作步骤、节省操作时间、提高操作效率。
(5)本发明能够在套管上下端两个方向上的接收和发送,极大提高了多方向运载罐的传输和中转效率,满足“双向收发”多能高效的气动管道物流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启闭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关闭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启闭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开启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启闭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关闭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启闭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开启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启闭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关闭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启闭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开启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限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限位装置在限位实施状态下的剖面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限位装置在非限位实施状态下的剖面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启闭装置关闭下,紧固装置与运载罐的透视侧视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设置套管上下端部延伸的方向为纵向,垂直于所述纵向的方向为横向。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文中以套管上下两端延伸的方向定义为“纵向”,与该纵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横向”。
(1)门的启闭和取放罐:
参见图1-2,为本发明启闭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具有可容纳长方体运载罐的套管1,所述套管1具有上下两端和侧部。其中,套管1的上下两端可以均为开口以满足双向收发或者其中任一端为封闭以适应单向收发。所述侧部包括相邻的第一侧面部2和第二侧面部3,在所述第一侧面部2开设可横向旋转启闭的第一门体4,所述第二侧面部3开设第二门体5;优选地,所述第二门体5在所述第二侧面部3可横向(如图1、2所示)旋转启闭或纵向旋转启闭,或者平移启闭;优选地,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在纵向方向上处于大致相同的纵向位置并具有大致相同的纵向尺寸,并且优选该纵向尺寸优选大致等于或大于运载罐的纵向尺寸。相应的,在套管侧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第二门体的位置具有与之相匹配的开口。以及,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或所述第二门体上的限位装置8、取出装置和紧固装置9(图1、2中示意了限位装置8和紧固装置9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的情况)。
所述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相对于所述套管具有关闭、由关闭到开启的过程、开启和由开启到关闭的过程等状态。其中,所述门的关闭状态应理解为:所述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对套管侧部相应开口实现闭合,从而达到对该开口的封闭并使所述套管保持密封。所述门的开启状态应理解为:所述第一门体、第二门体对套管侧部相应开口实现开启,并确保足够的开启空间使得运载罐从所述套管开口中取出。所述门由关闭到开启的过程,应理解为:所述第一门体、第二门体从上述关闭状态运动到开启状态的过程。所述门由开启到关闭的过程,应理解为:所述第一门体、第二门体从上述开启状态运动到关闭状态的过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门体由关闭到开启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门体能够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和/或所述取出装置(图中未示出)将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以及在所述第一门体由开启到关闭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门体能够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将所述运载罐放入套管中。在上述过程中,所述紧固装置可与限位装置相配合,使所述运载罐相对于门紧固保持。
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二侧面部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大致呈90度夹角相邻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侧面部的侧平面(即所述第二侧面部的侧部延伸平面,下同)能够与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的运动路径相交。并且本发明中,所述第二侧面部能够允许所述第一门体带动所述运载罐通过,以将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
优选地,所述第一门体具有横向旋转轴6,所述第一门体的横向旋转轴6设置在第一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门体的端部或设置在第一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之间;所述第二门体在所述第二侧面部可横向旋转启闭,并具有横向旋转轴7;所述第二门体的横向旋转轴设置在第二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门体的端部或设置在第二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示例,所述第一门体具有横向旋转轴6,所述第一门体的横向旋转轴6设置在第一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门体的端部(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门体也具有横向旋转轴7,所述第二门体的横向旋转轴7设置在第二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门体的端部(如图1、2所示)。这样,在所述第一门体围绕其横向旋转轴旋转带动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门体能够围绕所述第二门体的横向旋转轴旋转,从而相应地由关闭到开启或由开启到关闭,从而允许所述第一门体带动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这里的“允许所述第一门体带动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使运载罐与所述第二侧面部不产生碰撞或摩擦。
优选的,所述第一门体具有沿其门体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横向尺寸,所述第一侧面部具有沿所述第一侧面部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二横向尺寸,所述第一横向尺寸大致等于所述第二横向尺寸或者小于所述第二横向尺寸;所述第二门体具有沿其门体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三横向尺寸,所述第二侧面部具有沿所述第二侧面部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四横向尺寸,所述第三横向尺寸大致等于所述第四横向尺寸或者小于所述第四横向尺寸。
参见图3-6,为本发明启闭装置的另外实施方式,其具有可容纳长方体运载罐的套管1,所述套管1具有上下两端和侧部。其中,套管的上下两端可以均为开口以满足双向收发或者其中任一端为封闭以适应单向收发。所述侧部包括相邻的第一侧面部2和第二侧面部3(优选两者大致呈90度夹角相邻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部2开设可横向旋转启闭的第一门体4,所述第二侧面部3开设第二门体5。优选地,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在纵向方向上处于大致相同的纵向位置并具有大致相同的纵向尺寸,并且优选该纵向尺寸优选大致等于或大于运载罐的纵向尺寸。相应的,在套管侧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第二门体的位置具有与之相匹配的开口。
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或所述第二门体上的限位装置8、取出装置和紧固装置9(图3-6中示意了限位装置和紧固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门体由关闭到开启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门体能够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和/或取出装置将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在所述第一门体由开启到关闭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门体能够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和/或取出装置将所述运载罐放入套管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门体具有横向旋转轴6,所述第一门体的横向旋转轴6设置在第一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门体的端部或设置在第一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示例,所述第一门体具有横向旋转轴6,所述第一门体的横向旋转轴6设置在第一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门体的端部(如图3-6所示)。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相邻设置且两者在相邻处活动连接、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从而使所述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能够大致一同进行横向旋转(此时第二门体可通过所述第一门体,均绕第一门体的横向旋转轴旋转,如图4、6所示),从而允许所述第一门体带动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使运载罐与所述第二侧面部不产生碰撞或摩擦。
优选的,所述第一门体具有沿其门体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横向尺寸,所述第一侧面部具有沿所述第一侧面部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二横向尺寸,所述第一横向尺寸大致等于所述第二横向尺寸(如图3、5所示)或者小于所述第二横向尺寸;所述第二门体具有沿其门体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三横向尺寸,所述第二侧面部具有沿所述第二侧面部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四横向尺寸,所述第三横向尺寸大致等于所述第四横向尺寸(如图3所示)或者小于所述第四横向尺寸(如图5所示)。
(2)限位装置和取出装置:
参见图7-9,所述限位装置8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门体4或第二门体5上。所述限位装置具有限位实施状态和非限位实施状态;如图7和8,当所述限位装置处于限位实施状态时,能够对所述运载罐施加,使其相对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的在所述套管上下两端延伸方向和/或垂直该延伸方向上的位移限制。参见图9,当所述限位装置处于非限位实施状态时,相应地,其不对所述运载罐施加,使其相对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的在所述套管上下两端延伸方向和/或垂直该延伸方向上的位移限制。
作为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可以单独通过限位装置将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放入,这样所述限位装置同时兼具对运载罐限制位移和对运载罐把持抓取的功能。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也可以在限位装置实现对所述运载罐的位移限制后,再通过另外设置于门上的取出装置(图中未示出,其可以采用与限位装置相类似的结构)实现对运载罐把持抓取;此时所述限位装置可以保持在限位实施状态并与所述取出装置相互配合实现对运载罐限制位移和对运载罐把持抓取的功能,或者在取出装置介入后,所述限位装置可以转变回非限位实施状态而由所述取出装置单独实现对运载罐限制位移和对运载罐把持抓取的功能。
所述限位装置可以是机械活动式的,也可以是非机械活动式的。作为非机械活动式的示例,例如可以选择限位装置与运载罐之间配套设置电磁吸引力装置,通过电流控制磁吸引力是否施加或者磁吸引力的强弱,从而实现限位装置对运载罐的位移限制。本发明发现:采用非机械活动方式相比机械活动方式具有更短的限位实施时间,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操作效率。
与所述限位装置类似,所述取出装置可以是机械活动式的,也可以是非机械活动式的。
参见图7-9,对于限位装置是机械活动式的情况,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活动限位部10和动力部11,所述动力部设置11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上;所述活动限位部10与所述动力部11连接,且能够在所述动力部11的带动下从非限位实施状态转变为限位实施状态;在所述限位实施状态下,所述活动限位部伸入所述套管内部,实现对所述运载罐的位移限制。
包括动力部和驱动活动限位部的限位装置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气压缸和活塞杆、液压缸和活塞杆、电动推杆,等等;由于动力部自身具有锁止功能,因此,采用动力部驱动活动限位部对运载罐进行固定限位,可以是固定限位更加有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当运载罐上设置有密封圈或者凸台时,活动限位部可以抵设在密封圈或者凸台的下方,从而进一步防止运载罐掉落。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装置和/或取出装置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上或第二门体上,另一端直接与运载罐连接;更为优选的是,只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上的上述装置实现将运载罐相对保持在所述第一门体或第二门体上,并且不采用这样的方式:通过令所述运载罐保持在另外设置的用于容纳运载罐的容器中,或者以套管的一部分作为容纳运载罐的容器中,通过门的启闭带动这些容器,使得运载罐在这些容器中相对门保持和相对套管运动。本文中运载罐相对保持“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上”的表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为:两者在相对保持的距离、位置关系和紧密程度上,所述运载罐呈现出对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的依附、附着或附属倾向。
(3)紧固装置:
参见图10,此外,在设置所述限位装置和取出装置的门体上还可以设置有紧固装置9,所述紧固装置9能够与所述限位装置8和/或所述取出装置(图中未示出)配合,使所述运载罐相对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紧固保持。所述紧固装置为沿所述套管上下端方向对所述运载罐实施紧固保持的装置,和/或沿垂直于所述套管上下端方向对所述运载罐实施紧固保持的装置。与所述限位装置类似,所述紧固装置可以是机械活动式的,也可以是非机械活动式的。
更具体地,参见图,所述紧固装置9为一旋转夹紧装置,其包括旋转动力部12和活动夹紧部13。所述紧固装置9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平面的中上部。工作时,驱动所述旋转动力部12使其旋转带动所述活动夹紧部13自上而下直线移动,此时运载罐上部可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与活动夹紧部相匹配,使活动夹紧部自上而下将压紧力通过所述凹部作用到运载罐上部,并在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平面的中下部的所述限位装置和/或所述取出装置的配合下,将所述运载罐的罐体夹紧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上。然而并不限于上述示例,紧固装置也可以沿垂直于所述套管上下端方向对所述运载罐实施紧固(如沿垂直于所述套管上下端方向成对设置的紧固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装置、所述取出装置和所述紧固装置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上或第二门体上,另一端直接与运载罐连接;更为优选的是,只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上的上述装置实现将运载罐相对保持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门体上,并且不采用这样的方式:通过令所述运载罐保持在另外设置的用于容纳运载罐的容器中,或者以套管的一部分作为容纳运载罐的容器中,通过门的启闭带动这些容器,使得运载罐在这些容器中相对门保持和相对套管运动。
(4)缓冲部:
此外,在所述套管上还可以设置有缓冲部(图中未示出),所述缓冲部用于降低所述运载罐的运行速度。所述缓冲部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为主动式也可以为被动式,例如:喷射气嘴、摩擦减速装置、套管侧部上的通气孔,等等。
优选地,所述缓冲部包括多个通气孔。在利用通气孔对运载罐进行缓冲时,还需要考虑整个气动管道的气密性,因此更为优选地,所述缓冲部分包括多个通气孔,所述套管还具有一内套筒,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内套筒的侧部上。或者,所述套管还具有一外套筒,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套管的所述侧部上。
(5)启闭操作:
一方面,在接收运载罐后要实现开门+取罐的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门在关闭状态下并且所述限位装置在非限位实施状态下,所述运载罐在所述套管中运动并到达所述门附近;
(2)保持所述门在关闭状态下,所述限位装置由非限位实施状态转变为限位实施状态;
(3)实施将所述门从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所述运载罐相对保持在所述门上,所述门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和/或所述门上设置的取出装置将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且所述取出过程中所述运载罐与所述套管的侧壁不产生碰撞。
当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后,可以将运载罐整体从所述门上取下,以进行后续的存储(将运载罐存储到运载罐存储装置中)、开罐、卸货(将运载罐中物料卸出)操作。更为优选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后,仍保持相对保持于所述门上的状态,此时可直接对运载罐进行存储、卸货等操作,从而极大地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操作效率。本文中“保持”的表述应当理解为:包括了两者之间紧密固定并基本不产生相对活动量的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相对固定但仍允许具有一定相对活动量的情况。
其中,在所述门上还设置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能够与所述限位装置和/或所述取出装置配合,使所述运载罐相对于所述门紧固保持,从而确保运载罐伴随着门开启而从套管中取出的稳固性。
另一方面,在发送运载罐时要实现放罐+关门的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门在开启状态下,所述运载罐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和/或所述门上设置的取出装置,相对保持于所述门上并相对所述套管呈取出的状态;
(2)实施将所述门从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所述门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和/或所述门上设置的取出装置将所述运载罐向所述套管中放入,且所述放入过程中所述运载罐与所述套管的侧壁不产生碰撞;
(3)保持所述门在关闭状态下且所述限位装置为非限位实施状态下,将所述运载罐向所述套管的所述上端或下端发出。
可以将事先装好物料的运载罐或者事先准备的空罐,首先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和/或取出装置相对保持到所述门上,然后再通过关门动作带动运载罐放入套管中以实现发送操作。更为优选之一,开门取罐后,运载罐始终相对保持在所述门上并相对所述套管呈取出的状态,直接对保持于所述门上的运载罐进行卸货操作后,将空罐通过关门动作带动放入套管中以实现空罐发出;更为优选之二,开门取罐后,运载罐始终相对保持在所述门上并相对所述套管呈取出的状态,直接对保持于所述门上的运载罐进行卸货操作后或者对相对保持于所述门上的空运载罐进行开罐后,将物料装入(即装料)并闭罐,将运载罐通过关门动作带动放入套管中以实现发出。上述两优选方式均可极大地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操作效率。
其中,在所述门上还设置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能够与所述限位装置和/或所述取出装置配合,使所述运载罐相对于所述门紧固保持,从而确保运载罐伴随着门开启而从套管中取出的稳固性。
此外,虽然已经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总体构思的若干实施例和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本发明的总体构思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启闭装置,具有可容纳长方体运载罐的套管,所述套管具有上下两端和侧部,所述侧部包括第一侧面部和第二侧面部,在所述第一侧面部开设可横向旋转启闭的第一门体,所述第二侧面部开设第二门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门体由关闭到开启的过程中或从开启到关闭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门体能够带动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
所述第二侧面部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呈90度夹角相邻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侧面部所在的侧平面能够与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的运动路径相交;
所述第二侧面部能够允许所述第一门体带动所述运载罐通过,以将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
所述第二门体在所述第二侧面部可横向旋转启闭,并具有横向旋转轴;在所述第一门体带动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门体能够相应地由关闭到开启或由开启到关闭,从而允许所述第一门体带动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
其中,所述第二门体的横向旋转轴设置在第二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门体的端部或设置在第二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之间;
并且,所述第一门体具有横向旋转轴,所述第一门体的横向旋转轴设置在第一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门体的端部或设置在第一侧面部的侧平面横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闭装置,所述第一门体具有沿其门体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一横向尺寸,所述第一侧面部具有沿所述第一侧面部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二横向尺寸,所述第一横向尺寸等于所述第二横向尺寸或者小于所述第二横向尺寸;所述第二门体具有沿其门体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三横向尺寸,所述第二侧面部具有沿所述第二侧面部侧平面的横向方向上的第四横向尺寸,所述第三横向尺寸等于所述第四横向尺寸或者小于所述第四横向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所述的启闭装置,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门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体上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具有限位实施状态和非限位实施状态;当所述限位装置处于限位实施状态时,所述限位装置对所述运载罐施加,使其相对于所述第一门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体,在所述套管上下两端延伸方向和/或垂直该延伸方向上的位移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启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门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体上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体上的取出装置,带动所述运载罐从所述套管中取出或装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启闭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门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体上还设置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能够与所述限位装置和/或所述取出装置配合,使所述运载罐相对于所述第一门体和/或所述第二门体紧固保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启闭装置,其中,所述紧固装置为沿所述套管上下两端延伸方向对所述运载罐实施紧固保持的装置,和/或沿垂直于所述套管上下两端延伸方向对所述运载罐实施紧固保持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所述的启闭装置,其中,所述套管上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降低所述运载罐的运行速度。
CN201810657919.6A 2018-06-25 2018-06-25 启闭装置 Active CN108674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7919.6A CN108674994B (zh) 2018-06-25 2018-06-25 启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7919.6A CN108674994B (zh) 2018-06-25 2018-06-25 启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74994A CN108674994A (zh) 2018-10-19
CN108674994B true CN108674994B (zh) 2024-05-17

Family

ID=63811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7919.6A Active CN108674994B (zh) 2018-06-25 2018-06-25 启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7499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4693A (en) * 1974-12-23 1976-06-22 Thomas William D Counterbalanced door mechanism for teller carrier receive tube of a pneumatic banking system
US4084769A (en) * 1976-12-10 1978-04-18 Powers Regulator Company Pneumatic delivery system
EP0221477A1 (de) * 1985-10-28 1987-05-13 Werner Schloz Rohrpostanlage
GB8804245D0 (en) * 1988-02-24 1988-03-23 Air Tube Conveyors Ltd Pneumatic conveyor station
CN101759041A (zh) * 2008-10-31 2010-06-30 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营业厅气动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030039A (zh) * 2013-02-10 2014-09-10 陆洪瑞 一种交易系统的工作站及其门体打开的方法和气动管道交易系统
CN208616928U (zh) * 2018-06-25 2019-03-19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启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4693A (en) * 1974-12-23 1976-06-22 Thomas William D Counterbalanced door mechanism for teller carrier receive tube of a pneumatic banking system
US4084769A (en) * 1976-12-10 1978-04-18 Powers Regulator Company Pneumatic delivery system
EP0221477A1 (de) * 1985-10-28 1987-05-13 Werner Schloz Rohrpostanlage
GB8804245D0 (en) * 1988-02-24 1988-03-23 Air Tube Conveyors Ltd Pneumatic conveyor station
CN101759041A (zh) * 2008-10-31 2010-06-30 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营业厅气动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030039A (zh) * 2013-02-10 2014-09-10 陆洪瑞 一种交易系统的工作站及其门体打开的方法和气动管道交易系统
CN208616928U (zh) * 2018-06-25 2019-03-19 北京拓威能效技术有限公司 启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74994A (zh) 2018-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11860A1 (en) Cryogenic storage and retrieval apparatus and cryogenic storage and retrieval method
CN110511872B (zh) 细胞批量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3732499A (zh) 用于打开和转移折叠平整并直立放置的包装壳的装置及方法
US20190277868A1 (en) Facility for handling and storing biological samples at very low temperatures
CN210203096U (zh) 液氮存储设备
CN210213517U (zh) 具有自动存取功能的液氮存储装置
CN210213518U (zh) 液氮存储系统
CN102015456A (zh) 用于接收容器和盖及用于封闭容器的抓取装置
CN111903661A (zh) 液氮存储设备
CN109160286B (zh) 启闭装置及启闭方法
CN111907943A (zh) 具有自动存取功能的液氮存储装置
CN111907941A (zh) 液氮存储系统
CN108674994B (zh) 启闭装置
CN111532651A (zh) 一种挑管工作站
CN109088042A (zh) 电池注液机构及其软包电池注液设备
CN210974703U (zh) 细胞批量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08616928U (zh) 启闭装置
CN208544851U (zh) 启闭装置
CN208616929U (zh) 启闭装置
CN109110175B (zh) 药瓶装箱装置及其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8967312U (zh) 电池装盒装置
CN208544852U (zh) 收发装置
CN208531684U (zh) 收发装置
CN111776730B (zh) 生物样本转运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转运装置
CN208544850U (zh) 一种启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4

Address after: 409600, Negative 2nd Floor, Building E, Jiangnan New City, Hebao Street, Hanjia Town, Pengshui Miao and Tujia Autonomous County, Chongqing City

Applicant after: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Ltd. Pengshui County Branch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B1-4182, Building 3, No. 20 Yong'an Road, Shil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entougou District, Beijing 102300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TUOWEI ENERGY EFFICIENC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