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7551B - 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67551B CN108667551B CN201710207910.0A CN201710207910A CN108667551B CN 108667551 B CN108667551 B CN 108667551B CN 201710207910 A CN201710207910 A CN 201710207910A CN 108667551 B CN108667551 B CN 1086675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downlink time
- signal
- antenna device
- antenn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天线设备和第二天线设备,第一天线设备覆盖的第一小区与第二天线设备覆盖的第二小区同频;该帧结构包括第一帧结构,所述第一帧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天线设备在两个所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然后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得到第一信道矩阵,再根据第一信道矩阵指示的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向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信号。通过采用本方案,能够解决同频小区之间上下行同时传输时互相干扰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背景技术
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英文全称:Orthgonal Frenquency Divide Multipleaccess,英文简称:OFDM)的无线蜂窝通信系统时分双工(英文全称:Time Divide Duplex,英文简称:TDD)制式下,每个小区(cell)都可根据各自小区的业务量而动态配置下行子帧与上行子帧的子帧配比。但在如图1所示的动态TDD组网场景下,对于连续覆盖且同频的两个相邻cell(包括cell1和cell2)之间会存在下行数据传输部分、和上行数据传输部分之间的上/下行同频干扰。图1中,cell2内正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cell1正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那么cell1发送给用户设备(英文全称:User Equipment,英文简称:UE)1.1的下行信号,会对cell1接收UE2.1的上行数据产生干扰。
目前主要采用小区间协同的方法来规避干扰,也就是说,当cell2内正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cell1内停止下行数据传输;当cell1内正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cell2停止上行数据传输。但由于这些互相干扰的同频相邻的小区不能同时进行数据传输,会降低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在不降低频谱利用率的前提下,保证同频小区同时进行上下行传输时互不干扰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天线设备和第二天线设备,所述第一天线设备的覆盖范围对应第一小区,所述第二天线设备的覆盖范围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为同频小区;所述帧结构可包括第一帧结构,所述第一帧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天线设备在两个所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所述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可以是相邻小区,也可以不是相邻小区,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然后,所述第一天线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得到第一信道矩阵,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第一小区相对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是指第一小区下行传输时对第二小区的上行传输几乎不产生干扰的波束方向。
在计算出零点方向后,所述第一天线设备可根据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向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信号。其中,第一天线设备发送的该信号可以是第一天线设备发给第一小区内的任意终端设备的信号,当第一天线设备向这些终端设备发送信号之前,都需要对发送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具体可以通过调整发送该信号的主瓣波束的方向,使得调整了主瓣波束方向后的零点方向指向第二小区。
可见,与现有机制中只能采用小区间协同的方式来规避小区间的上下行传输干扰相比,本申请中第一天线设备在两个所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与其同频的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然后根据第一探测信号得到第一信道矩阵,从而获知第一小区给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时的波束避让方向,即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然后,第一天线设备根据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这样,第一天线设备向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信号时,就可以有效的避开对第二小区上行信号接收的干扰。由此可见,本申请所采用的方式可以允许同频小区之间根据各自的业务量动态的选择传输方向,且不会对同频小区之间的上下行传输造成相互干扰,故本申请所采用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主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干扰现象:
(1)第一小区的下行传输对第二小区的上行传输的干扰。
(2)第二小区的下行传输对第一小区的上行传输的干扰。
(3)第一小区的上行传输对第二小区的下行传输的干扰。
(4)第二小区的上行传输对第一小区的下行传输的干扰。
考虑到两个同频小区之间的上下行传输干扰程度,本申请主要以(1)和(2)为例进行说明,关于(3)和(4)的干扰可参考针对(1)和(2)的说明。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对于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第一探测信号时采用的第一帧结构而言,为保证第一天线设备能在固定的时域位置正确接收到该第一探测信号,还可规定作为发送第一探测信号一方的第二天线设备采用第二帧结构,从而与第一帧结构对应。具体来说,本申请中,所述帧结构还可包括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包括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一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之后。所述第一探测信号由所述第二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内发送。
考虑到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第一探测信号后要切换到接收其他同频小区的探测信号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以及第一探测信号从第二小区到第一小区的传播时延,为保证第一小区能够正确的接收第一探测信号,可以通过配置如下信息,以使得传输符号在时域上对齐:
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例如可规定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第一探测信号需要占用两个传输符号(对应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和第一保护时间间隔分别占据一个传输符号),那么,第一天线设备接收第一探测信号也需要两个传输符号(对应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每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占用一个传输符号),并且发送第一探测信号占用的两个传输符号与接收第一探测信号占用的传输符号在时域上需要对齐,这样就可以保证第一天线设备能够正确接收到该第一探测信号。
本申请中,各个小区都可预配置相应的帧结构,以及预配置子帧配比,还可预配置各个小区之间收发探测信号的时序关系,具体的配置规则可固定设置,也可以动态设置,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由于除了上述(1)中提到的上下行传输干扰之外,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之间还会存在上述(2)中提到的上下行传输干扰。那么,对于第一小区而言,除了可以接收其他同频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发送的探测信号之外,第一小区对应的第一天线设备还可向其他同频小区发送探测信号,使得接收到探测信号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能够对待发送的下行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从而避免对第一小区的上行传输造成干扰。例如第一天线设备可以向第二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发送探测信号,使得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天线设备进行相应的迫零预处理。具体如下:
为便于表述和理解,可以用“小区收发信号”代替“天线设备收发信号”,用“小区”代替“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例如“第一小区向与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发送第二探测信号”等同于“第一天线设备向与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发送第二探测信号”,“第一小区接收第二小区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等同于“第一天线设备接收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其他类似,本申请不对类似的表述进行区分。
对于第一小区而言,当前所采用的第一帧结构还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二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之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可以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或者之前。本申请不对第一小区接收其他同频小区发送的探测信号的时间,以及第一小区向其他同频小区发送探测信号的时间作限定。其中,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是第一小区从自身发送第二探测信号到接收其他同频小区发送探测信号的射频收发转换保护时间,例如,第二保护时间间隔可以是第一小区发送第二探测信号到接收第二小区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的射频收发转换保护时间。对于上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同理。
在本申请中,第一小区可以持续在多个下行时间单元都是接收其他小区的探测信号的状态,也可以周期性的向其他同频小区发送探测信号,可灵活配置各个小区之间发送探测信号的时序关系,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所述第一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向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发送第二探测信号;
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用于至少一个目标天线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得到第二信道矩阵,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矩阵指示的目标小区相对所述第一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信号,所述目标天线设备是指接收到所述第二探测信号,且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所述目标小区对应所述目标天线设备。
其中,接收到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小区可包括或者不包括第二小区,对于上下行传输干扰较弱的几个同频小区而言,即使接收到了对方发送的探测信号,既可以进行迫零预处理,也可以不对发送的下行信号作任何处理,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为保证正确接收第一小区发送的第二探测信号,第二小区所采用的第二帧结构还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天线设备可在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所述第二探测信号。
与前述内容中的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和第二下行时间单元的特征描述同理,同样可规定: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为保证小区之间收发探测信号的秩序,以及避免多个小区同时收发探测信号时可能造成的干扰,还可规定:当所述第一小区在发送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时,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处于接收状态,其中,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可包括或者不包括第二小区。
或者,也可规定其中几个同频小区同时发送探测信号时,其他的同频小区都为接收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属于同一频段的小区而言,对收发探测信号的时序规定可以是独立配置的,还可结合各小区之间的上下行传输干扰程度、业务变化等因素对收发探测信号的时序规定进行动态的调整,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以下对至少两个同频的小区同时发送探测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
采用码分复用方式
当第一天线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同时发送探测信号时,所述第一天线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可采用码分复用方式发送探测信号,以避免资源冲突。其中,所述第三天线设备是指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
换句话说,当第一小区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根据所述第一帧结构同时发送探测信号时,所述第一小区和其同频小区可采用码分复用方式同时发送探测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同时使用同一时频资源的前提下,还能够避免第一小区与其同频小区同时发送探测信号所带来的相互干扰。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主要侧重于同频小区之间的上下行传输干扰,这些同频小区之间可以相邻或不相邻,彼此只需要满足同频的条件即可采用本申请的方案去解决上下行传输干扰的问题。例如,cell1与cell2为同频,二者可相邻或不相邻。一般来说,每个cell与其覆盖范围距离较近的cell之间会互相产生较强的上下行传输干扰(特别是相邻小区之间)。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为避免由于各天线设备频繁的发送探测信号,导致系统负荷增加,甚至影响正常的上下行传输,本申请还可以规定各天线设备周期性的发送探测信号,每次发送探测信号的持续时间较短,发送探测信号的周期间隔较长,从而保证正常的上下行业务不受影响。由于小区之间的相对地理位置通常都为静止不变,因此,每隔一个较长的周期发送一次探测信号,不会影响本申请的干扰抑制效果。因此,对于上述第一天线设备和第二天线设备而言,可设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均为周期性发送,且周期大于预设阈值。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线设备,具有实现对应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天线设备基于帧结构在所覆盖范围的第一小区内收发信号,所述帧结构包括第一帧结构,所述第一帧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所述天线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在两个所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所述第二天线设备的覆盖范围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和所述第一小区为同频小区;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得到第一信道矩阵,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
根据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向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信号。
可选的,所述帧结构还包括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包括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一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之后;
其中,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
所述第一探测信号由所述第二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内发送。
可选的,所述第一帧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二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之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或者之前;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向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发送第二探测信号;
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用于至少一个目标天线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得到第二信道矩阵,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矩阵指示的目标小区相对所述第一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所述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信号,其中,所述目标天线设备是指接收到所述第二探测信号,且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所述目标小区对应所述目标天线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二帧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天线设备在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所述第二探测信号;
其中,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
可选的,针对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和所述第一小区,所述收发模块还执行:
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发送探测信号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采用码分复用方式发送探测信号,所述第三天线设备是指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均为周期性发送,且周期大于预设阈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天线设备基于帧结构在所覆盖范围的第一小区内收发信号,所述帧结构包括第一帧结构,所述第一帧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所述天线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来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在两个所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所述第二天线设备的覆盖范围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和所述第一小区为同频小区;
根据所述收发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得到第一信道矩阵,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
根据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对所述第一天线设备待发送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信号。
可选的,所述帧结构还包括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包括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一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之后;
其中,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
所述第一探测信号由所述第二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内发送。
可选的,所述第一帧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二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之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或者之前;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向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发送第二探测信号;
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目标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得到第二信道矩阵,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矩阵指示的所述目标小区相对所述第一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所述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帧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所述目标小区在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所述第二探测信号;
其中,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还执行:
当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发送探测信号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采用码分复用方式发送探测信号,所述第三天线设备是指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均为周期性发送,且周期大于预设阈值。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第一天线设备根据第一帧结构,在两个所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与其同频的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然后根据第一探测信号得到第一信道矩阵,从而获知第一天线设备给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时的波束避让方向,即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然后,第一天线设备根据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这样,第一天线设备向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时,就可以有效的避开对第二小区上行信号接收的干扰。由此可见,本申请所采用的方式既可以允许同频小区之间根据各自的业务量动态的选择传输方向,又不会对同频小区之间的上下行传输造成相互干扰,故本申请所采用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机制中同频相邻小区上下行同时传输时相互干扰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一种信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cell之间收发探测信号的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发送的信号的一种天线方向图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帧结构的一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个cell之间收发探测信号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天线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上述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实体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本文中所出现的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成或集成在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的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类似的形式,本文中均不作限定。并且,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上的分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者可以分布到多个电路模块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可用于OFDM移动通信系统的TDD制式、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全称:5-Generation,英文简称:5G)未来的自包含(Self contain)帧结构以及5G未来的Dynamic TDD等场景,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为解决在不影响频谱利用率的前提下,有效的避免同频小区之间的上下行传输干扰问题,本申请主要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新定义的帧结构,规定同频小区之间定期的相互发送探测信号,随后,各个小区根据其所接收到的探测信号计算出本小区与作为发送方的小区之间的信道矩阵,然后该小区根据得到的信道矩阵指示的零点方向动态的调整本小区的下行信号发送时的波束方向,这样,本小区下发给终端设备的下行信号对其他同频小区中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的干扰就会减弱,从而避开对与其同频小区的上行传输干扰,从而提升整个天线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小区接收到多个同频小区的探测信号的场景,本小区会采取联合迫零预处理的方式,来全面的避免对这些同频小区的上行传输干扰。每个小区都独立的针对其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的下行传输进行迫零预处理。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由小区或者终端设备执行,由于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对其他同频小区的下行传输干扰较小,故本申请主要以小区的角度进行说明,但不限于小区。
其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不仅仅适用于LTE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英文全称: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英文简称:GSM),移动通信系统(英文全称: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c,英文简称:UMTS),码分多址接入(英文全称: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英文简称:CDMA)系统,以及新的网络系统等。下面以LTE系统为例进行具体实施例的介绍。
本申请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英文全称:Radio Access Network,英文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英文全称: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英文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英文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英文全称: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英文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终端设备、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请参照图2,以下对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本申请中的各个小区都可基于本申请中所列出的帧结构进行收发探测信号,下面以第一天线设备和第二天线设备为例,所述方法应可用于第一天线设备和第二天线设备,所述第一天线设备的覆盖范围对应第一小区,所述第二天线设备的覆盖范围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为同频小区。
其中,所基于的帧结构可包括第一帧结构,所述第一帧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所述帧结构还可包括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包括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一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之后。本申请以互为同频的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为例,本方法实施例可包括:
101、第二天线设备根据第二帧结构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内向第一天线设备发送第一探测信号。
其中,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是或者不是相邻小区,本申请主要针对产生上下行传输干扰的同频小区,具体小区的类型、各小区之间的距离本申请不作限定。
102、第一天线设备根据第一帧结构在两个所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
为便于表述和理解,可以用“小区收发信号”代替“天线设备收发信号”,用“小区”代替“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天线设备所做的任意操作都可认为是其对应的小区的操作,小区的操作也可认为是其对应的天线设备的操作。例如“第一小区向与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发送第二探测信号”等同于“第一天线设备向与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发送第二探测信号”,“第一小区接收第二小区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等同于“第一天线设备接收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其他类似,本申请不对类似的表述进行区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小区接收第一探测信号时采用的第一帧结构而言,为保证第一小区能在固定的时域位置正确接收到该第一探测信号,还可规定作为发送第一探测信号一方的第二小区采用第二帧结构,从而与第一帧结构对应。
具体来说,考虑到第二小区发送第一探测信号后要切换到接收其他同频小区的探测信号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以及第一探测信号从第二小区到第一小区的传播时延,为保证第一小区能够正确的接收第一探测信号,可以通过配置如下信息,以使得传输符号在时域上对齐:
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例如第二小区发送第一探测信号需要占用两个传输符号(对应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和第二保护时间间隔分别占据一个传输符号),那么,第一小区接收第一探测信号也需要占用两个传输符号(对应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可定义每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占用一个传输符号),并且发送第一探测信号占用的两个传输符号与接收第一探测信号占用的传输符号在时域上需要对齐,这样就可以保证第一小区能够正确接收到该第一探测信号。
具体的发送窗与接收窗在时域上对齐的关系可参考图3所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中显示了cell2占用一个OFDM符号发送探测信号(Cell sounding),且另外占用一个保护时间间隔(GAP),该GAP是用于cell2从下行发送该Cell sounding到上行接收其他cell的Cell sounding所需的射频转换保护时间。对于作为接收Cell sounding一方的cell1而言,由于cell2发出的Cell sounding传输到cell1有一个传输时延,且cell1需要占用一个OFDM符号接收cell2发送的Cell sounding,所以cell1总共需要占用两个OFDM符号去接收该Cell sounding,并且cell1所占的两个OFDM符号与cell2所占的两个OFDM符号在时域上需要对齐。此外,本申请不限于图3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103、所述第一天线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得到第一信道矩阵。
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可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第一小区相对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是指第一小区对其内的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需要进行避让的波束方向,以免对第二小区的上行传输造成干扰。
104、所述第一天线设备根据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
其中,第一天线设备待发送的信号可以是第一天线设备发给第一小区内的任意终端设备的信号。由于在多天线系统中,第一天线设备发送定向波束信号时,天线方向图上会有主瓣和旁瓣,主瓣数目为一个,主瓣的辐射最强,旁瓣的数目根据多天线系统中天线阵子的数目决定,可为一个或多个旁瓣,旁瓣的辐射能量减弱,但旁瓣也会造成干扰。此外,在主瓣和旁瓣之间、以及旁瓣和旁瓣之间,会存在一个或多个零点方向,这些零点方向上无电磁波辐射和干扰。
本申请中第一小区相对于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可通过第一信道矩阵计算得出,图4为一个多天线系统中第一小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定向波束信号的主瓣、旁瓣和零点方向的大致示意图。那么,可通过迫零预处理,即:调整第一小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波束方向,将该波束的零点方向对准第一小区相对于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来避免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对第二小区的上行数据传输所造成的干扰。
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cell2向cell1发送小区探测信号(Cell soundingsignal),然后cell1根据该Cell sounding signal计算出cell1相对于cell2的零点方向,然后,cell1可通过对待发送给终端设备UE1.1的波束方向进行迫零预处理,即:调整cell1发送给UE1.1的波束方向,将该波束的零点方向对准cell1相对于cell2的零点方向,来避免cell1的下行数据传输对cell2的上行数据传输造成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可能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会对其周边多个同频的小区的上行数据传输都造成干扰,此时,第一小区首先接收各个互相干扰的同频的多个目标小区发送的探测信号,得到多个信道矩阵,每个信道矩阵都指示第一小区相对一个目标小区的零点方向,然后根据各个信道矩阵所指示的各个零点方向,第一小区对待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联合迫零预处理。
具体的联合迫零预处理方法可以是:调整第一小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波束方向,将该波束的多个零点方向尽量对准所述第一小区相对所述各个目标小区的零点方向,来避免第一小区的下行数据传输对其他同频目标小区的上行数据传输造成的干扰。具体的调整方案本申请不作限定。
105、所述第一天线设备向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所述信号。
可见,与现有机制中只能采用小区间协同的方式来规避小区间的上下行传输干扰相比,本申请中第一天线设备在两个所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与其同频的第二小区对应的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然后根据第一探测信号得到第一信道矩阵,从而可获知给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时的波束避让方向,即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然后,第一天线设备根据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发送给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这样,第一天线设备向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信号时,就可以有效的避开对第二小区上行信号接收的干扰。由此可见,本申请所采用的方式既可以允许同频小区之间根据各自的业务量动态的选择传输方向,又不会对同频小区之间的上下行传输造成相互干扰,故本申请所采用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主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干扰现象:
(1)第一小区的下行传输对第二小区的上行传输的干扰。
(2)第二小区的下行传输对第一小区的上行传输的干扰。
(3)第一小区的上行传输对第二小区的下行传输的干扰。
(4)第二小区的上行传输对第一小区的下行传输的干扰。
考虑到两个同频小区之间的上下行传输干扰程度,本申请主要以(1)和(2)为例进行说明,关于(3)和(4)的干扰可参考针对(1)和(2)的说明。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除了上述(1)中提到的上下行传输干扰之外,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之间还会存在上述(2)中提到的上下行传输干扰。那么,对于第一小区而言,除了可以接收其他同频小区发送的探测信号之外,第一小区还可向其他同频小区发送探测信号,使得接收到探测信号的同频的目标小区能够对待发送的下行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从而避免对第一小区的上行传输造成干扰。例如第一小区可以向第二小区发送探测信号,使得第二小区进行相应的迫零预处理。具体如下:
对于第一小区而言,当前所采用的第一帧结构还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二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之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可以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或者之前。本申请不对第一小区接收其他同频小区发送的探测信号的时间,以及第一小区向其他同频小区发送探测信号的时间关系作限定。其中,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是指第一小区从自身发送第二探测信号到接收其他同频小区发送的探测信号的射频收发转换保护时间,例如,第二保护时间间隔可以是第一小区发送第二探测信号到接收第二小区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的射频收发转换保护时间,对于上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同理。
举例来说,如图6所示的子帧配比的一种子帧结构,每个方块所占的区域表示在时域上的一个传输符号。由图6中的第一行所示的子帧结构和第二行所示的子帧结构可知,若两个同频相邻的小区或同频相近的小区分别采用这两种子帧结构在各自的覆盖范围内同时进行上下行传输时,第一行所示子帧结构中的下行传输会对第二行所示子帧结构中的上行传输造成干扰。由此,本申请,各个同频相邻的小区或同频相近的小区之间可采用第三行所示的子帧结构相互收发探测信号,然后,每个小区在给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时,根据该小区相对于其他小区的多个零点方向,对该小区下发给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同频小区之间的上下行传输干扰降到最低。在图6中的第三行所示的子帧结构中,Cell sounding所占区域表示发送探测信号的传输符号,Cell listening所占的传输符号表示接收其他同频小区的探测信号的传输符号,Gap所占的传输符号则表示一个保护时间间隔,也就是从发送Cell sounding到接收Cell sounding的转换时间,也就是保护时间间隔,后续类似之处均不再赘述。
举例来说,图6中的Cell sounding所占的传输符号可表示用于发送探测信号的时间单元(例如上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或上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Gap所占的传输符号可表示从发送探测信号到接收其他探测信号的射频收发转换保护时间(例如上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或上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每个Cell listening所占的传输符号都可表示上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
在本申请中,第一小区可以持续在多个下行时间单元都是接收其他小区的探测信号状态,也可以周期性的向其他同频小区发送探测信号,可灵活配置各个小区之间发送探测信号的时序关系,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所述第一小区可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向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可包括第二小区)发送第二探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可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可包括第二小区)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得到第二信道矩阵,然后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矩阵指示的目标小区相对所述第一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信号。
其中,接收到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小区可包括或者不包括第二小区,对于上下行传输干扰较弱的几个同频小区而言,即使接收到了对方发送的探测信号,既可以进行迫零预处理,也可以不对发送的下行信号作任何处理,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由此可见,在接收到相互干扰较弱的小区发送的探测信号时,如果不根据来自相互干扰较弱的小区的探测信号去调整本小区下发给终端设备信号的波束,就不会影响到之前已经通过联合迫零预处理调整好的对准其他同频小区(相互干扰较强的小区)的零点方向,相应的就不会影响到之前的联合迫零预处理的效果,不会导致本小区与这些已经调整好的小区之间的干扰加强。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为保证正确接收第一小区发送的第二探测信号,第二小区所采用的第二帧结构还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前述至少一个目标天线设备(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可在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所述第二探测信号。
与前述内容中的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和第二下行时间单元的特征描述同理,同样可规定: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
或者,也可规定其中几个同频小区同时发送探测信号时,其他的同频小区都为接收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属于同一频段的小区而言,对收发探测信号的时序规定可以是独立配置的,还可结合各小区之间的上下行传输干扰程度、业务变化等因素对收发探测信号的时序规定进行动态的调整,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以下对至少两个同频的小区同时发送探测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
可采用码分复用方式:
当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发送探测信号时,所述第一天线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采用码分复用方式发送探测信号,以避免资源冲突。其中,所述第三天线设备是指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
换句话说,当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根据所述第一帧结构发送探测信号时,所述第一小区和其同频小区可采用码分复用方式发送探测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同时使用同一时频资源的前提下,还能够避免第一小区与其同频小区同时发送探测信号所带来的相互干扰。
举例来说,如图7所示,配置cell1、cell2和cell3依次发送Cell sounding,当其中某个cell发送Cell sounding时,其他cell都处于接收状态(也就是对应图7中的CellListening所占的传输符号),具体可参考图7中的时序示意图,此处不作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避免由于各天线设备频繁的发送探测信号,导致系统负荷增加,甚至影响正常的上下行传输,本申请还可以规定各天线设备周期性的发送探测信号,每次发送探测信号的持续时间较短,发送探测信号的周期间隔较长,从而保证正常的上下行业务。由于小区之间的相对地理位置通常都为静止不变,因此,较长周期发送一次探测信号,不会影响本申请的干扰抑制效果。因此,对于上述第一天线设备和第二天线设备而言,可设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均为周期性发送,且周期大于预设阈值。
举例来说,图7中,各小区可在正常的传输时间间隔(英文全称: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英文简称:TTI)内进行上下行传输,每隔一个Cell sounding period就会占用一个TTI去发送Cell sounding,例如可以设置为1秒。
本申请中,各个小区都可预配置相应的帧结构,以及预配置子帧配比,还可配置彼此之间收发探测信号的时序关系,具体的配置规则可固定设置,也可以动态设置,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本申请主要侧重于同频小区之间的上下行传输干扰,这些同频小区之间可以相邻或不相邻,彼此只需要满足同频的条件即可采用本申请的方案去解决上下行传输干扰的问题。例如,cell1与cell2为同频,二者可相邻或不相邻。一般来说,每个cell与其覆盖范围距离较近的cell之间会互相产生较强的上下行传输干扰(特别是相邻cell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所列出的天线设备均为接入网设备的一个部件,各天线设备可以属于不同或相同的接入网设备,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本申请中的天线设备包括信号处理器和天线阵子等,天线设备中的信号处理器能够对所接收/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天线阵子进行收发。接入网设备为一种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又称之为基站,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英文全称:evolved Node Base,英文简称:eNB)、无线网络控制器(英文全称:Radio Network Controller,英文简称:RNC)、节点B(英文全称:Node B,英文简称:NB)、基站控制器(英文全称:Base Station Controller,英文简称:BSC)、基站收发台(英文全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英文简称: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英文简称:HNB)、基带单元(英文全称:BaseBandUnit,英文简称:BBU)。
上述图1-图7所对应的各实施例中的信道矩阵、零点方向、迫零预处理等技术特征也同样适用于本申请中的图8和图9所对应的实施例,后续类似之处不再赘述。以下对执行上述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的天线设备进行介绍。参照图8,对天线设备80进行说明,所述天线设备80基于帧结构在所覆盖范围的第一小区内收发信号,所述帧结构包括第一帧结构,所述第一帧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所述天线设备80包括:
收发模块801,用于在两个所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所述第二天线设备的覆盖范围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和所述第一小区为同频小区;
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收发模块801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得到第一信道矩阵,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可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再根据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对所述第一天线设备待发送给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通过所述收发模块801向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信号。
与现有机制相比,本申请中,在收发模块801根据第一帧结构在两个所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到上述第一探测信号后,处理模块802根据第一探测信号得到第一信道矩阵。从而获知第一小区给终端发送信号时的波束避让方向,即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然后,第一天线设备根据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发送给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这样,第一天线设备向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时,就可以有效的避开对第二小区上行信号接收的干扰。
可选的,所述帧结构还包括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包括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一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之后;
其中,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
所述第一探测信号由所述第二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内发送。
可选的,所述第一帧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二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之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或者之前;所述收发模块801还用于:
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向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发送第二探测信号;
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用于至少一个目标天线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得到第二信道矩阵,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矩阵指示的目标小区相对所述第一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目标小区内的给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信号,其中,所述目标天线设备是指接收到所述第二探测信号,且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所述目标小区对应所述目标天线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二帧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小区在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所述第二探测信号;
其中,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
可选的,针对所述第一小区和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所述收发模块801还执行:
当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发送探测信号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采用码分复用方式发送探测信号,所述第三天线设备是指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均为周期性发送,且周期大于预设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图8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对应的实体设备可以为收发器器,处理模块对应的实体设备可以为处理器。图8所示的各装置均可以具有如图9所示的结构,当其中一种装置具有如图9所示的结构时,图9中的处理器和收发器可以实现前述对应该装置的装置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图9中的存储器存储处理器执行上述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时需要调用的程序代码。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天线设备和第二天线设备,所述第一天线设备的覆盖范围对应第一小区,所述第二天线设备的覆盖范围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为同频小区;所述帧结构包括第一帧结构,所述第一帧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天线设备在两个所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所述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
所述第一天线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得到第一信道矩阵,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所述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是指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需要进行避让的波束方向;
所述第一天线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向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所述信号;
所述对待发送给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包括:
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波束方向,将该波束的零点方向对准第一小区相对于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帧结构还包括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包括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一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之后;
其中,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
所述第一探测信号由所述第二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内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二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之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在第一时间单元之后或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向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发送第二探测信号;
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用于至少一个目标天线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得到第二信道矩阵,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矩阵指示的目标小区相对所述第一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所述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信号,所述目标天线设备是指接收到所述第二探测信号,且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所述目标小区对应所述目标天线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帧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天线设备在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所述第二探测信号;
其中,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天线设备在发送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时,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处于接收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和所述第一小区,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发送探测信号时,所述第一天线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采用码分复用方式发送探测信号,所述第三天线设备是指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均为周期性发送,且周期大于预设阈值。
8.一种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设备基于帧结构在所覆盖范围的第一小区内收发信号,所述帧结构包括第一帧结构,所述第一帧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所述天线设备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在两个所述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第二天线设备发送的第一探测信号,所述第二天线设备的覆盖范围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和所述第一小区为同频小区;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得到第一信道矩阵,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指示所述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所述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是指所述第一小区对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时需要进行避让的波束方向;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相对所述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向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所述信号;
所述对待发送给所述第一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包括:
调整所述第一小区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波束方向,将该波束的零点方向对准第一小区相对于第二小区的零点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帧结构还包括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包括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一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之后;
其中,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一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一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
所述第一探测信号由所述第二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二下行时间单元内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相邻且数量相等的第二保护时间间隔,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之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在第一时间单元之后或者之前;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向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发送第二探测信号;
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用于至少一个目标天线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得到第二信道矩阵,根据所述第二信道矩阵指示的目标小区相对所述第一小区的零点方向,对待发送给所述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的信号进行迫零预处理,并向所述目标小区内的终端设备发送迫零预处理后的信号,所述目标天线设备是指接收到所述第二探测信号,且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所述目标小区对应所述目标天线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帧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天线设备在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内接收所述第二探测信号;
其中,在时域上,所述两个第四下行时间单元对应的接收窗,与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保护时间间隔二者对应的发送窗对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在发送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时,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处于接收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0-11任一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对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和所述第一小区,所述收发模块还执行:
当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在所述第三下行时间单元内发送探测信号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设备采用码分复用方式发送探测信号,所述第三天线设备是指与所述第一小区同频的小区对应的天线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均为周期性发送,且周期大于预设阈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07910.0A CN108667551B (zh) | 2017-03-31 | 2017-03-31 | 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
PCT/CN2018/075381 WO2018177030A1 (zh) | 2017-03-31 | 2018-02-06 | 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07910.0A CN108667551B (zh) | 2017-03-31 | 2017-03-31 | 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67551A CN108667551A (zh) | 2018-10-16 |
CN108667551B true CN108667551B (zh) | 2019-12-24 |
Family
ID=6367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07910.0A Active CN108667551B (zh) | 2017-03-31 | 2017-03-31 | 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67551B (zh) |
WO (1) | WO2018177030A1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189028A1 (en) * | 2008-04-04 | 2010-05-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tage zero forcing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EP2229740A1 (en) * | 2008-01-08 | 2010-09-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Zero-forcing linear beamforming for coordinated cellular networks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s |
CN104052700A (zh) * | 2014-05-27 | 2014-09-17 |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te系统抗干扰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56342A (zh) * | 2005-10-28 | 2007-05-02 | 北京邮电大学 | Tdd-cdma基站间干扰消除和边缘小区间用户干扰消除方法 |
EP2409413A1 (en) * | 2009-03-19 | 2012-01-25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employ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
CN103731385B (zh) * | 2014-01-09 | 2016-09-28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干扰对齐预编码方法及系统 |
CN105307210B (zh) * | 2014-06-27 | 2018-11-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小区间的协作方法和装置 |
CN106470063B (zh) * | 2015-08-21 | 2021-05-0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信道方向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 |
-
2017
- 2017-03-31 CN CN201710207910.0A patent/CN108667551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2-06 WO PCT/CN2018/075381 patent/WO201817703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29740A1 (en) * | 2008-01-08 | 2010-09-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Zero-forcing linear beamforming for coordinated cellular networks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s |
EP2189028A1 (en) * | 2008-04-04 | 2010-05-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tage zero forcing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4052700A (zh) * | 2014-05-27 | 2014-09-17 |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te系统抗干扰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67551A (zh) | 2018-10-16 |
WO2018177030A1 (zh) | 2018-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1196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in high frequency multi-carrier operations with spatial quasi co-location | |
CN109088683B (zh) | 一种用户终端间交叉链路干扰测量的方法、用户终端和传输接收点 | |
CN110169126B (zh) | 用于针对切换而选择波束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装置 | |
CN109076533B (zh) | 利用波束成形信号初始附着在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系统 | |
US8498207B2 (en) | Dynamic load balancing | |
US2019032704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 |
US11070264B2 (en) | Downlink-beam adjus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3038423B1 (en) | Antenna system and processing method | |
US11664876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ining downlink beams | |
US10212675B2 (en) |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node for matching uplink coverage area and downlink coverage area | |
KR20170070058A (ko) |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신호를 수신하고 송신하기 위한 액세스 노드 및 빔 형성 방법 | |
US11973563B2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beamforming direction | |
CN113727365A (zh) | 一种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 |
WO2020199902A1 (zh) | 一种选择接收波束的方法及装置 | |
EP3553991A1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EP3668166A1 (en) | Beam training method and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4430557B (zh) |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 | |
US20220263615A1 (en) | Synchronization signaling block compatible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patterns to reduce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networks | |
EP3535854B1 (en) | Flexible beam configurations for disparate deployment scenarios | |
WO2021050060A1 (en) | Adaptive guard period for beam switching for wireless networks | |
US2023040364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discovery signal | |
EP3506520A1 (en) | Synchronous beam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and system | |
CN109842938B (zh) |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和装置 | |
CN108667551B (zh) | 一种基于帧结构收发信号的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 |
CN115486179A (zh) | 一种发送接收终端能力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