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5979A - 一种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5979A
CN108665979A CN201810409172.2A CN201810409172A CN108665979A CN 108665979 A CN108665979 A CN 108665979A CN 201810409172 A CN201810409172 A CN 201810409172A CN 108665979 A CN108665979 A CN 108665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e
information
increment
physical condition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091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5979B (zh
Inventor
马万山
曾黎峰
吴冰
朱之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 Bi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e Bi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 Bi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Le Bi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4091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59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5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5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5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5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待检测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包括真实年龄信息;将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标信息对比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将所述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比较与分析,获得生物年龄信息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的主要因素;给出与所述主要因素对应的调理建议。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35至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真实年龄10年左右。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人出于亚健康的人群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生物年龄已远远超龄。
生物年龄是人体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数,是根据正常人体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发育状态所推断出来的年龄,是机体老化程度的客观表述,生物年龄可以和真实年龄不相符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生物年龄越来越受到普通人群的关注。
如何较为便捷地获得用户的生物年龄,并且对用户的生物年龄对应的主要因素给出相应的建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年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待检测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包括真实年龄信息;将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标信息对比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将所述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比较与分析,获得生物年龄信息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的主要因素;给出与所述主要因素对应的调理建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标信息对比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包括:将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一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一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一对比差值与第一比例的第一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作为第一年龄增量;将第二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二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二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二对比差值与第二比例的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二乘积作为第二年龄增量;将第三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三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三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三对比差值与第三比例的第三乘积,将所述第三乘积作为第三年龄增量;将第四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四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四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四对比差值与第四比例的第四乘积,将所述第四乘积作为第四年龄增量;获得所述真实年龄信息与第一年龄增量、第二年龄增量、第三年龄增量以及第四年龄增量之和,将其作为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一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一对比差值,包括:根据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所述第一指标信息的比较,获得与所述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物年龄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将其作为所述第一对比差值。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所述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比较与分析,获得生物年龄信息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的主要因素,包括:获取多个年龄增量的平均值;将所述多个年龄增量中的每个年龄增量依次与所述平均值比较,判断是否有年龄增量大于所述平均值;若是,将大于所述平均值的年龄增量作为所述主要因素。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接收待检测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包括真实年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建立所述调理建议与所述主要因素的对应关系。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年龄评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描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检测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包括真实年龄信息;对比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标信息对比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主要因素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比较与分析,获得生物年龄信息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的主要因素;调理建议给出模块,用于给出与所述主要因素对应的调理建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对比计算模块包括:第一年龄增量子模块,将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一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一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一对比差值与第一比例的第一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作为第一年龄增量;第二年龄增量子模块,将第二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二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二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二对比差值与第二比例的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二乘积作为第二年龄增量;第三年龄增量子模块,将第三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三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三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三对比差值与第三比例的第三乘积,将所述第三乘积作为第三年龄增量;第四年龄增量子模块,将第四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四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四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四对比差值与第四比例的第四乘积,将所述第四乘积作为第四年龄增量;增量求和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真实年龄信息与第一年龄增量、第二年龄增量、第三年龄增量以及第四年龄增量之和,将其作为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年龄增量子模块包括:信息比较次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所述第一指标信息的比较,获得与所述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物年龄信息;对比差值次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将其作为所述第一对比差值。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要因素获取模块包括:平均值子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年龄增量的平均值;平均值比较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年龄增量中的每个年龄增量依次与所述平均值比较,判断是否有年龄增量大于所述平均值;主要因素确认子模块,用于将大于所述平均值的年龄增量作为所述主要因素。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预先建立所述调理建议与所述主要因素的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待检测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包括真实年龄信息;将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标信息对比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将所述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比较与分析,获得生物年龄信息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的主要因素;给出与所述主要因素对应的调理建议。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指标信息对比,获得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然后对比生物年龄与真实年龄,获得两者差值的主要因素,再给出与主要因素对应的调理建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可以获得用户的生物年龄并给出生物年龄与真实年龄产生差异的调理建议,从而能够较好的加强普通人群对生物年龄的关注。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所要实现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年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20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步骤S121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年龄评价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年龄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接收待检测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包括真实年龄信息。
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可以包括真实年龄信息、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以及每周运动量等。服务器接收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并依据身体情况描述信息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在步骤S11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建立所述调理建议与所述主要因素的对应关系。
调理建议为告知用户调理健康的建议,具体可以包括饮食、运动、健康调理方面的多种建议,从而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不同的调理建议分别对应有不同的主要因素。调理建议与主要因素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建立并存储在服务器中。
步骤S120,将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标信息对比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
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还包括指标信息,指标信息具体可以为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的指标数值,例如人体在20岁、30岁、40岁以及50岁时身高体重比的指标数值各不相同,并且分别具有一个相应的大概率的数值。将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指标信息相对比,可以获得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某个具体年龄段的指标数据较为接近,从而根据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指标信息的相似程度,获得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
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步骤S120的具体步骤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1,将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一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一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一对比差值与第一比例的第一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作为第一年龄增量。
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为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中的一种,具体地,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可以为身高体重比,第一指标信息可以不同的年龄段相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
例如20岁对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为a1-a2,30岁对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为b1-b2,40岁对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为c1-c2。用户输入的身高体重比的数值为b3,且b3位于b1-b2的范围内,则该用户就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而言,预测的生物年龄对应为30岁,计算预测的生物年龄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将其作为第一对比差值。例如该用户的真实年龄为25岁,则获得第一对比差值为5岁。
第一比例为预先设定好的一个比例系数,可以为一个固定的数值,例如,该固定的数值可以为0.6。
获得第一对比差值与第一比例的乘积,将该乘积作为第一年龄增量,例如,获得5与0.6的乘积为3,将3作为第一年龄增量。
请参见图3,图3示出了步骤S121的具体步骤的示意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11,根据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所述第一指标信息的比较,获得与所述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物年龄信息。
例如20岁对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为a1-a2,30岁对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为b1-b2,40岁对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为c1-c2。用户输入的身高体重比的数值为b3,且b3位于b1-b2的范围内,则该用户就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而言,预测的生物年龄对应为30岁。
第一生物年龄信息为仅根据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一指标信息的比较而获得的预测的生物年龄。上述的30岁即为第一生物年龄信息。
步骤S1212,获得所述第一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将其作为所述第一对比差值。
计算预测的生物年龄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将其作为第一对比差值。例如该用户的真实年龄为25岁,则30-25=5,获得第一对比差值为5岁。
步骤S122,将第二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二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二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二对比差值与第二比例的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二乘积作为第二年龄增量。
第二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为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中的一种,具体地,第二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可以为血压值,第二指标信息可以不同的年龄段相应的血压值的范围值。
例如20岁对应的血压值的范围值为d1-d2,30岁对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为e1-e2,40岁对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为f1-f2。用户输入的身高体重比的数值为e3,且e3位于e1-e2的范围内,则该用户就第二身体情况描述信息而言,预测的生物年龄对应为30岁,计算预测的生物年龄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将其作为第二对比差值。例如该用户的真实年龄为25岁,则获得第二对比差值为5岁。
第二比例为预先设定好的一个比例系数,可以为一个固定的数值,例如,该固定的数值可以为0.8。
获得第二对比差值与第二比例的乘积,将该乘积作为第二年龄增量,例如,获得5与0.8的乘积为4,将4作为第二年龄增量。
步骤S123,将第三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三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三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三对比差值与第三比例的第三乘积,将所述第三乘积作为第三年龄增量。
第三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为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中的一种,具体地,第三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可以为血糖值,第三指标信息可以不同的年龄段相应的血糖值的范围值。
例如20岁对应的血糖值的范围值为g1-g2,30岁对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为h1-h2,40岁对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为i1-i2。用户输入的身高体重比的数值为i3,且i3位于i1-i2的范围内,则该用户就第三身体情况描述信息而言,预测的生物年龄对应为40岁,计算预测的生物年龄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将其作为第三对比差值。例如该用户的真实年龄为25岁,则获得第三对比差值为15岁。
第三比例为预先设定好的一个比例系数,可以为一个固定的数值,例如,该固定的数值可以为0.2。
获得第三对比差值与第三比例的乘积,将该乘积作为第三年龄增量,例如,获得15与0.2的乘积为3,将3作为第三年龄增量。
步骤S124,将第四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四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四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四对比差值与第四比例的第四乘积,将所述第四乘积作为第四年龄增量。
第四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为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中的一种,具体地,第四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可以为血脂值,第四指标信息可以不同的年龄段相应的血脂值的范围值。
例如20岁对应的血脂值的范围值为j1-j2,30岁对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为k1-k2,40岁对应的身高体重比的范围值为l1-l2。用户输入的身高体重比的数值为l3,且l3位于l1-l2的范围内,则该用户就第四身体情况描述信息而言,预测的生物年龄对应为40岁,计算预测的生物年龄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将其作为第四对比差值。例如该用户的真实年龄为25岁,则获得第四对比差值为15岁。
第四比例为预先设定好的一个比例系数,可以为一个固定的数值,例如,该固定的数值可以为0.4。
获得第四对比差值与第四比例的乘积,将该乘积作为第四年龄增量,例如,获得15与0.4的乘积为6,将6作为第四年龄增量。
步骤S125,获得所述真实年龄信息与第一年龄增量、第二年龄增量、第三年龄增量以及第四年龄增量之和,将其作为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
求出第一年龄增量、第二年龄增量、第三年龄增量以及第四年龄增量后,获得真实年龄信息与第一年龄增量、第二年龄增量、第三年龄增量以及第四年龄增量之和,并将获得的和作为生物年龄信息。
步骤S130,将所述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比较与分析,获得生物年龄信息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的主要因素。
由于生物年龄信息的获得是由多个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决定的,因此可以分析得出造成差值的主要因素所对应的身体情况描述。
步骤S130具体包括:获取多个年龄增量的平均值;将所述多个年龄增量中的每个年龄增量依次与所述平均值比较,判断是否有年龄增量大于所述平均值;若是,将大于所述平均值的年龄增量作为所述主要因素。
例如,由上文可知,第一年龄增量为3,第二年龄增量为4,第三年龄增量为3,第四年龄增量为6;获得上述四个年龄增量的平均值为(3+4+3+6)/4=4。由于四个年龄增量中只有第四年龄增量超过平均值,因此,第四年龄增量对应的血脂值数据应作为主要因素。
步骤S140,给出与所述主要因素对应的调理建议。
获得主要因素后,根据预先存储在服务器中的主要因素与调理建议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与主要因素对应的调理建议发送给用户持有的用户终端。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可以获得用户的生物年龄并给出生物年龄与真实年龄产生差异的调理建议,从而能够较好的加强普通人群对生物年龄的关注。
第二实施例
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年龄评价装置,该装置300包括:
描述信息接收模块310,用于接收待检测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包括真实年龄信息。
对比计算模块320,用于将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标信息对比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
所述对比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年龄增量子模块,将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一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一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一对比差值与第一比例的第一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作为第一年龄增量。
所述第一年龄增量子模块包括:信息比较次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所述第一指标信息的比较,获得与所述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物年龄信息;对比差值次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将其作为所述第一对比差值。
第二年龄增量子模块,将第二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二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二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二对比差值与第二比例的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二乘积作为第二年龄增量。
第三年龄增量子模块,将第三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三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三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三对比差值与第三比例的第三乘积,将所述第三乘积作为第三年龄增量。
第四年龄增量子模块,将第四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四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四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四对比差值与第四比例的第四乘积,将所述第四乘积作为第四年龄增量。
增量求和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真实年龄信息与第一年龄增量、第二年龄增量、第三年龄增量以及第四年龄增量之和,将其作为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
主要因素获取模块330,用于将所述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比较与分析,获得生物年龄信息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的主要因素。
所述主要因素获取模块包括:平均值子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年龄增量的平均值;平均值比较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年龄增量中的每个年龄增量依次与所述平均值比较,判断是否有年龄增量大于所述平均值;主要因素确认子模块,用于将大于所述平均值的年龄增量作为所述主要因素。
调理建议给出模块340,用于给出与所述主要因素对应的调理建议。
所述装置还包括: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预先建立所述调理建议与所述主要因素的对应关系。
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年龄评价装置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年龄评价方法相对应,在此便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待检测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包括真实年龄信息;将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标信息对比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将所述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比较与分析,获得生物年龄信息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的主要因素;给出与所述主要因素对应的调理建议。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指标信息对比,获得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然后对比生物年龄与真实年龄,获得两者差值的主要因素,再给出与主要因素对应的调理建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可以获得用户的生物年龄并给出生物年龄与真实年龄产生差异的调理建议,从而能够较好的加强普通人群对生物年龄的关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待检测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包括真实年龄信息;
将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标信息对比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
将所述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比较与分析,获得生物年龄信息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的主要因素;
给出与所述主要因素对应的调理建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标信息对比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包括:
将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一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一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一对比差值与第一比例的第一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作为第一年龄增量;
将第二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二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二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二对比差值与第二比例的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二乘积作为第二年龄增量;
将第三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三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三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三对比差值与第三比例的第三乘积,将所述第三乘积作为第三年龄增量;
将第四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四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四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四对比差值与第四比例的第四乘积,将所述第四乘积作为第四年龄增量;
获得所述真实年龄信息与第一年龄增量、第二年龄增量、第三年龄增量以及第四年龄增量之和,将其作为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一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一对比差值,包括:
根据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所述第一指标信息的比较,获得与所述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物年龄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将其作为所述第一对比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比较与分析,获得生物年龄信息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的主要因素,包括:
获取多个年龄增量的平均值;
将所述多个年龄增量中的每个年龄增量依次与所述平均值比较,判断是否有年龄增量大于所述平均值;
若是,将大于所述平均值的年龄增量作为所述主要因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待检测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包括真实年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建立所述调理建议与所述主要因素的对应关系。
6.一种生物年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描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检测用户输入的身体情况描述信息,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包括真实年龄信息;
对比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标信息对比计算,获得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
主要因素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比较与分析,获得生物年龄信息与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的主要因素;
调理建议给出模块,用于给出与所述主要因素对应的调理建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年龄增量子模块,将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一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一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一对比差值与第一比例的第一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作为第一年龄增量;
第二年龄增量子模块,将第二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二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二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二对比差值与第二比例的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二乘积作为第二年龄增量;
第三年龄增量子模块,将第三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三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三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三对比差值与第三比例的第三乘积,将所述第三乘积作为第三年龄增量;
第四年龄增量子模块,将第四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第四指标信息对比,获得第四对比差值,获得所述第四对比差值与第四比例的第四乘积,将所述第四乘积作为第四年龄增量;
增量求和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真实年龄信息与第一年龄增量、第二年龄增量、第三年龄增量以及第四年龄增量之和,将其作为所述待检测用户的生物年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年龄增量子模块包括:
信息比较次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与所述第一指标信息的比较,获得与所述第一身体情况描述信息对应的第一生物年龄信息;
对比差值次子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生物年龄信息与所述真实年龄信息的差值,将其作为所述第一对比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因素获取模块包括:
平均值子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年龄增量的平均值;
平均值比较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年龄增量中的每个年龄增量依次与所述平均值比较,判断是否有年龄增量大于所述平均值;
主要因素确认子模块,用于将大于所述平均值的年龄增量作为所述主要因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预先建立所述调理建议与所述主要因素的对应关系。
CN201810409172.2A 2018-05-02 2018-05-02 一种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665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9172.2A CN108665979B (zh) 2018-05-02 2018-05-02 一种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9172.2A CN108665979B (zh) 2018-05-02 2018-05-02 一种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5979A true CN108665979A (zh) 2018-10-16
CN108665979B CN108665979B (zh) 2022-02-18

Family

ID=63781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09172.2A Active CN108665979B (zh) 2018-05-02 2018-05-02 一种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597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6932A (zh) * 2018-10-30 2019-02-22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预测模型的年龄预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712712A (zh) * 2018-12-13 2019-05-03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评估方法、健康评估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88173A (zh) * 2021-08-02 2021-10-08 广州瑞铂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免疫系统生理年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146A (zh) * 2005-06-15 2008-12-10 生物时代有限公司 测量生物学年龄的系统及其服务方法
CN101721230A (zh) * 2008-10-31 2010-06-09 启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人体测量生物阻抗相位角估测生理年龄指标的装置与方法
CN103070668A (zh) * 2013-01-02 2013-05-01 北京工业大学 心脏年龄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07019500A (zh) * 2016-11-24 2017-08-08 江苏旭云物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老监护方法及智能辅助养老系统
CN107111679A (zh) * 2014-10-28 2017-08-29 塔普吉恩斯公司 用于确定健康风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146A (zh) * 2005-06-15 2008-12-10 生物时代有限公司 测量生物学年龄的系统及其服务方法
CN101721230A (zh) * 2008-10-31 2010-06-09 启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人体测量生物阻抗相位角估测生理年龄指标的装置与方法
CN103070668A (zh) * 2013-01-02 2013-05-01 北京工业大学 心脏年龄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CN107111679A (zh) * 2014-10-28 2017-08-29 塔普吉恩斯公司 用于确定健康风险的方法
CN107019500A (zh) * 2016-11-24 2017-08-08 江苏旭云物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养老监护方法及智能辅助养老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辉: "亚健康实验诊断和检验医学研究领域拓展",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6932A (zh) * 2018-10-30 2019-02-22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预测模型的年龄预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712712A (zh) * 2018-12-13 2019-05-03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评估方法、健康评估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19098A1 (zh) * 2018-12-13 2020-06-18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88173A (zh) * 2021-08-02 2021-10-08 广州瑞铂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免疫系统生理年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488173B (zh) * 2021-08-02 2022-07-29 广州瑞铂茵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免疫系统生理年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5979B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ristine et al. Nurse staffing and postsurgical adverse events: an analysis of administrative data from a sample of US hospitals, 1990–1996
CN108665979A (zh) 一种生物年龄评价方法及装置
Bartley et al. Measuring inequalities in health: an analysis of mortality patterns using two social classifications
US20090248438A1 (en) Characterizing relationships among procedures using similarity metrics
CN104462744B (zh) 适用于心血管远程监测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HAYS Nursing care requirements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in home health care
US20140207478A1 (en) Physician composite quality scoring and rating methodology
Ho et al. Forecasting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 volume using internet search data
US20170169352A1 (en) State inference in a heterogeneous system
Habyarimana et al. A proportional odds model with complex sampling design to identify key determinants of malnutrition of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in Rwanda
CN111009328A (zh) 一种区域人口健康状况评估方法及装置
US9990469B2 (en) Inferring a state of a system over time
CN107506606A (zh) 常见疾病风险预测方法及系统
Onofrei et al. A first step towards translating evidence into practice: heart failure in a community practice-based research network.
Guterman et al. Hospitals’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the first five years of PPS
Abernethy et al. The spiritual transcendence index: A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alysis
CN112163962A (zh) 一种模型训练和业务风控的方法及装置
US11983947B2 (en) Generating document content by data analysis
WO2021136030A1 (zh) 医疗事件的预测方法及穿戴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bran et al. Analysis of the ISO 9126 on software product quality evaluation from the metrology and ISO 15939 perspectives.
Papanicolas et al. Measuring and forecasting quality in English hospitals
Ferdinand et al. Predicting stroke,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diseases based o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CN112819232A (zh) 一种基于打卡数据的人流量特征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2151174A (zh) 一种基于体检数据的用户健康信息分析方法、系统
CN110292388A (zh) 一种认知负荷与心理压力的测量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