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5408A - 肤色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肤色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5408A
CN108665408A CN201810489711.8A CN201810489711A CN108665408A CN 108665408 A CN108665408 A CN 108665408A CN 201810489711 A CN201810489711 A CN 201810489711A CN 108665408 A CN108665408 A CN 108665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colour
facial image
face
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897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宇飞
李旭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croliv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icroliv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icroliv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icrolive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897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54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5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54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04Context-preserving transformations, e.g. by using an importance ma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001Texturing; Colouring; Generation of texture or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56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relating to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212Image combination
    • G06T2207/20221Image fusion; Image mer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96Human being; Person
    • G06T2207/30201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肤色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获取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根据人脸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人脸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一区域,以及根据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人脸模板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对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由此,有效解决了肤色差异所造成的换肤效果不真实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自然、真实的呈现效果,满足了用户的换肤体验,提高了用户的换肤体验度。

Description

肤色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肤色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能为用户提供各种功能,在使用终端的过程中,例如,用户可通过终端中的美化软件将模板比如明星的皮肤替换调整前人脸图像中人脸的皮肤。
在替换皮肤的过程中,相关美化软件的做法是,从模板图像中切割出模板(例如明星)的皮肤,然后再替换到调整前人脸图像中人脸的皮肤,这种简单的替换皮肤的方式能够满足一部分用户需求。然而,由于调整前人脸图像与模板中的人脸之间存在差异,例如,两张人脸的肤色存在差异,这种直接替换皮肤的方式,容易使得所呈现出的换脸效果不够真实,用户的换脸体验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肤色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通过将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基于模型特征点所划分的相应区域行肤色融合,以及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从而有效解决了肤色差异所造成的换肤效果不真实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自然、真实的呈现效果,满足了用户的换肤体验,提高了用户的换肤体验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肤效果不够真实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肤色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获取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根据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所述人脸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一区域,以及根据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其中,所述人脸三维模型的模型特征点和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对应;对所述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特征点,将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划分为多个分区;根据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特征点与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的映射关系,从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中,确定与所述图像特征点对应的目标特征点;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筛选,保留所述第一区域中,根据所述目标特征点划分得到的部分第一区域。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确定融合后的色彩信息;根据所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色彩处理;对色彩处理后的第一区域,采用透明皮肤纹理进行渲染。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确定融合后的色彩信息,包括:对所述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色彩处理,包括:将融合后的各像素的色彩信息,对应替换所述第一区域中各像素的色彩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包括:将渲染后的人脸三维模型的皮肤部分映射到二维平面以得到皮肤图像;将所述皮肤图像对应替换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皮肤,以得到所述目标人脸图像。
可选的,所述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第一背景颜色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背景颜色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肤色修正。
可选的,所述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之前,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确定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第二背景颜色信息;根据所述第二背景颜色信息对融合后的肤色再次进行肤色融合。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肤色识别,并获取与人脸肤色识别结果对应的美妆信息;根据所述美妆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美化。
本发明实施例的肤色调整方法,通过将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基于模型特征点所划分的相应区域行肤色融合,以及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从而有效解决了肤色差异所造成的换肤效果不真实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自然、真实的呈现效果,满足了用户的换肤体验,提高了用户的换肤体验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肤色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所述人脸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一区域,以及根据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其中,所述人脸三维模型的模型特征点和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对应;第一融合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特征点,将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划分为多个分区;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特征点与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的映射关系,从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中,确定与所述图像特征点对应的目标特征点;筛选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筛选,保留所述第一区域中,根据所述目标特征点划分得到的部分第一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一融合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确定融合后的色彩信息;色彩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色彩处理;渲染单元,用于对色彩处理后的第一区域,采用透明皮肤纹理进行渲染。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
可选的,所述色彩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融合后的各像素的色彩信息,对应替换所述第一区域中各像素的色彩信息。
可选的,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将渲染后的人脸三维模型的皮肤部分映射到二维平面以得到皮肤图像;将所述皮肤图像对应替换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皮肤,以得到所述目标人脸图像。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第一背景颜色信息;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背景颜色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肤色修正。
可选的,所述装置包括: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第二背景颜色信息;第二融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背景颜色信息对融合后的肤色再次进行肤色融合。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美妆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肤色识别,并获取与人脸肤色识别结果对应的美妆信息;根据所述美妆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美化。
本发明实施例的肤色调整装置,通过将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基于模型特征点所划分的相应区域行肤色融合,以及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从而有效解决了肤色差异所造成的换肤效果不真实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自然、真实的呈现效果,满足了用户的换肤体验,提高了用户的换肤体验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肤色调整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肤色调整方法。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肤色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对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执行肤色调整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基于背景技术可知,相关技术中,通过直接替换皮肤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的换脸效果不够真实,难以满足用户的换脸体验。
针对换肤效果不够真实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肤色调整方法,通过将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基于模型特征点所划分的相应区域行肤色融合,以及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从而有效解决了肤色差异所造成的换肤效果不真实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自然、真实的呈现效果,满足了用户的换肤体验,提高了用户的换肤体验度。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肤色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肤色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肤色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本实施例提供了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后,可基于预设三维重建算法,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所获得的三维模型即为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后,可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人脸特征识别,并根据预存的人脸特征点与人脸三维模型的对应关系,获取与人脸特征识别结果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
步骤102,获取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获取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示例说明如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根据预先保存的人脸模板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的对应关系,获取与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通过人脸模板建立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以获取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
具体而言,可通过预设三维模型建模算法,对人脸模板进行三维建模,建模所得到的三维模型即为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可通过三角剖分算法,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以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
步骤103,根据人脸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人脸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一区域,以及根据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人脸模板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
其中,人脸三维模型的模型特征点和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对应。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人脸三维模型的模型特征点是指人脸三维模型表面中人脸的关键点。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形状均为多边形,多边形的顶点为模型特征点,区域的形状与对三维模型进行划分的区域剖分算法所使用的形状有关,例如,可利用三角剖分算法,基于三维模型的模型特征点对三维模型表面进行划分,三维模型表面将被划分为多个三角形区域,每个三角形区域的顶点为模型特征点。
又例如,区域剖分算法采用四边形对三维模型表面进行划分,三维模型表面将被划分为多个四边形区域,每个四边形区域的顶点为模型特征点。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划分人脸三维模型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表面所使用的区域剖分算法相同。
步骤104,对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示例说明如下:
第一种示例:
可采用人脸三维模型中各第一区域中的肤色,对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进行渲染,以进行肤色融合。
第二种示例:
在本示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104可以包括:
步骤1041,根据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确定融合后的色彩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对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可分别计算第一区域中每个像素的颜色均值,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中每个像素的颜色均值,如RGB均值,分别记作为第一肤色Ai和第二人肤色Bi,然后再根据第一肤色Ai和第二人肤色Bi进行加权,得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Ci:
Ci=Ai-(Ai-Bi)*(1-P)
其中,Ci为融合后区域中第i个像素点的颜色值,P表示调整前人脸图像肤色所对应的权重系数,P的取值范围为(0,1),Ai表示第i个像素点的颜色均值,Bi表示第i个像素点的颜色均值。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调整前人脸图像肤色与人脸模板肤色所对应的权重系数可以是默认设置的权重系数,也可以是用户根据需求预先设置的。
为了满足用户设置调整前人脸图像肤色与人脸模板肤色所对应的权重系数需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作为一种示例,可为用户提供调整肤色权重系数的亮度调节条,并根据亮度调节条上控制按钮的位置确定调整人脸图像肤色与人脸模板肤色所对应的权重系数。由此,方便了用户根据需求调整前人脸图像肤色与人脸模板肤色所占的比例。
作为另一种示例,可为用户提供设置调整人脸图像肤色的输入入口,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数值确定调整人脸图像肤色与人脸模板肤色所对应的权重系数。
作为另一种示例,可为用户提供设置调整人脸模型肤色的输入入口,并根据用户输入的数值确定调整人脸图像肤色与人脸模板肤色所对应的权重系数。
步骤1042,根据融合后的色彩信息,对第一区域进行色彩处理。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在获取融合后的色彩信息后,可将融合后的各像素的色彩信息,对应替换第一区域中各像素的色彩信息。
步骤1043,对色彩处理后的第一区域,采用透明皮肤纹理进行渲染。
步骤105,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目标人脸图像。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目标人脸图像方式不同,举例说明如下:
作为一种示例:
在通过第一种示例的方式对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后,可将融合后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的皮肤部分映射到二维平面以得到皮肤图像,并将皮肤图像对应替换调整前人脸图像的皮肤,以得到目标人脸图像。
作为另一种示例:
在通过第二种示例的方式对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后,可将渲染后的人脸三维模型的皮肤部分映射到二维平面以得到皮肤图像,并将皮肤图像对应替换调整前人脸图像的皮肤,以得到目标人脸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的肤色调整方法,通过将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基于模型特征点所划分的相应区域行肤色融合,以及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从而有效解决了肤色差异所造成的换肤效果不真实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自然、真实的呈现效果,满足了用户的换肤体验,提高了用户的换肤体验度。
由于实际应用中,在一些情况中,调整前人脸图像存在一部分不需要展示的人脸部分,例如,调整前人脸图像为侧脸的人脸图像,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减少需进行肤色融合的第一区域的数量,降低计算量,在对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之前,如图3所示,该肤色调整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301,根据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特征点,将调整前人脸图像划分为多个分区。
步骤302,根据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特征点与人脸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的映射关系,从人脸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中,确定与图像特征点对应的目标特征点。
步骤303,对第一区域进行筛选,保留第一区域中,根据目标特征点划分得到的部分第一区域。
在本示例中,对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之前,根据调整前人脸图像中需要展示部分对人脸三维模型中的第一区域进行筛选,从而可减少需进行肤色融合的第一区域的数量。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调整前人脸图像中可能会存在人脸与背景颜色不一致从而造成图像色调不搭的情况,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目标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与背景颜色一致,避免造成图像色调不搭的情况的发生,本示例在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之后,通过目标人脸图像的背景对人脸进行肤色融合。下面将对肤色调整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之后,即步骤105之后,方法还包括:
步骤401,获取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
步骤402,确定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第一背景颜色信息。
步骤403,根据第一背景颜色信息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肤色修正。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根据第一背景颜色信息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肤色修正,示例说明如下: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可计算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背景颜色均值,并根据图像背景的背景颜色均值和目标人脸图像人脸区域肤色的颜色均值再进行肤色融合,以实现对目标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肤色修正。
作为另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可计算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背景颜色均值,并根据图像背景的背景颜色均值和目标人脸图像人脸区域肤色的颜色均值确定肤色的修正值,并根据肤色的修正值对目标人脸图像人脸区域进行肤色修正。
在本示例中,通过目标人脸图像中的图像背景的颜色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融合,从而使得目标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与图像背景色调搭配,进而使得所呈现的人脸效果更加自然、真实。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得目标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与背景颜色一致,避免造成图像色调不搭的情况的发生,本示例在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之前,通过调整前人脸图像的背景对人脸进行肤色融合。下面将对肤色调整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之前,即步骤105之前,方法包括:
步骤501,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
步骤502,确定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第二背景颜色信息。
步骤503,根据第二背景颜色信息对融合后的肤色再次进行肤色融合。
在本示例中,通过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颜色信息对融合后的肤色再次进行肤色融合,从而使得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融合,所得到的目标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与图像背景颜色相一致,避免了人脸与图像背景颜色色调不一致情况的发生。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将对肤色调整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之后,即步骤105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601,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肤色识别,并获取与人脸肤色识别结果对应的美妆信息。
其中,美妆信息可以包括腮红、美瞳、眼影和唇色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在此不作限制。
步骤602,根据美妆信息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美化。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与目标人脸图像中人脸肤色相匹配的美妆信息,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从而使得目标人脸图像中美妆与人脸肤色匹配,美化效果更加自然、真实。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肤色调整装置。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肤色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0、第二获取模块120、处理模块130、第一融合模块140和调整模块150,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
第二获取模块120,用于获取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
处理模块130,用于根据人脸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人脸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一区域,以及根据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人脸模板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
其中,人脸三维模型的模型特征点和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对应。
第一融合模块140,用于对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
调整模块150,用于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肤色调整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肤色调整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肤色调整装置,通过将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基于模型特征点所划分的相应区域行肤色融合,以及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从而有效解决了肤色差异所造成的换肤效果不真实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自然、真实的呈现效果,满足了用户的换肤体验,提高了用户的换肤体验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可能的实现方式,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划分模块160、第一确定模块170和筛选模块180,其中:
划分模块160,用于根据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特征点,将调整前人脸图像划分为多个分区。
第一确定模块170,用于根据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特征点与人脸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的映射关系,从人脸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中,确定与图像特征点对应的目标特征点。
筛选模块180,用于对第一区域进行筛选,保留第一区域中,根据目标特征点划分得到的部分第一区域。
如图8所示,第一融合模块140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141,用于根据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确定融合后的色彩信息;
色彩处理单元142,用于根据融合后的色彩信息,对第一区域进行色彩处理;
渲染单元143,用于对色彩处理后的第一区域,采用透明皮肤纹理进行渲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单元141,具体用于:对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色彩处理单元142,具体用于:将融合后的各像素的色彩信息,对应替换第一区域中各像素的色彩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模块150,具体用于:将渲染后的人脸三维模型的皮肤部分映射到二维平面以得到皮肤图像;将皮肤图像对应替换调整前人脸图像的皮肤,以得到目标人脸图像。
在示例中,对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之前,根据调整前人脸图像中需要展示部分对人脸三维模型中的第一区域进行筛选,从而可减少需进行肤色融合的第一区域的数量。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可能的实现方式,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获取模块190、第二确定模块200和修正模块210,其中:
第三获取模块190,用于获取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
第二确定模块200,用于确定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第一背景颜色信息。
修正模块210,用于根据第一背景颜色信息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肤色修正。
本实施例中,通过目标人脸图像中的图像背景的颜色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融合,从而使得目标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与图像背景色调搭配,进而使得所呈现的人脸效果更加自然、真实。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可能的实现方式,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四获取模块220、第三确定模块230和第二融合模块240,其中:
第四获取模块220,用于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
第三确定模块230,用于确定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第二背景颜色信息。
第二融合模块240,用于根据第二背景颜色信息对融合后的肤色再次进行肤色融合。
在本示例中,通过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颜色信息对融合后的肤色再次进行肤色融合,从而使得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融合,所得到的目标人脸图像中的人脸与图像背景颜色相一致,避免了人脸与图像背景颜色色调不一致情况的发生。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可能的实现方式,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肤色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1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美化模块250,用于美妆处理模块,用于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肤色识别,并获取与人脸肤色识别结果对应的美妆信息;根据美妆信息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美化。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1所示的装置实施例中的美化模块122的结构也可以包含在前述图8、图9和图10的装置实施例中,对此本申请不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中,美化模块通过采用与目标人脸图像中人脸肤色相匹配的美妆信息,对目标人脸图像进行美化处理,从而使得目标人脸图像中美妆与人脸肤色匹配,美化效果更加自然、真实。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获取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根据人脸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人脸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一区域,以及根据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人脸模板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其中,人脸三维模型的模型特征点和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对应;对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处理器被执行时,能够执行一种肤色调整方法,方法包括: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获取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根据人脸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人脸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一区域,以及根据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人脸模板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其中,人脸三维模型的模型特征点和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对应;对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执行肤色调整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10以及存储器1220,图12中以一个处理器1210为例。
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230和输出装置1240。
处理器1210、存储器1220、输入装置1230和输出装置124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12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1220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肤色调整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7所示的第一获取模块110、第二获取模块120、处理模块130、第一融合模块140和调整模块150。处理器1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20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肤色调整方法。
存储器12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肤色调整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2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2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2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肤色调整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123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肤色调整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12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存储器1220中,当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1210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肤色调整方法。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肤色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
获取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所述人脸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一区域,以及根据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其中,所述人脸三维模型的模型特征点和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对应;
对所述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
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肤色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确定融合后的色彩信息;
根据所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色彩处理;
对色彩处理后的第一区域,采用透明皮肤纹理进行渲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确定融合后的色彩信息,包括:
对所述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色彩处理,包括:
将融合后的各像素的色彩信息,对应替换所述第一区域中各像素的色彩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包括:
将渲染后的人脸三维模型的皮肤部分映射到二维平面以得到皮肤图像;
将所述皮肤图像对应替换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皮肤,以得到所述目标人脸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
确定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第一背景颜色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背景颜色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肤色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
确定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第二背景颜色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背景颜色信息对融合后的肤色再次进行肤色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肤色识别,并获取与人脸肤色识别结果对应的美妆信息;
根据所述美妆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美化。
9.一种肤色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调整前人脸图像对应的人脸三维模型;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模板对应的人脸模板三维模型;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所述人脸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一区域,以及根据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各模型特征点,将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表面划分为多个第二区域;其中,所述人脸三维模型的模型特征点和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的模型特征点对应;
第一融合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区域和相应的第二区域进行肤色融合;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融合后的肤色,对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进行肤色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目标人脸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肤色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融合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确定融合后的色彩信息;
色彩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色彩处理;
渲染单元,用于对色彩处理后的第一区域,采用透明皮肤纹理进行渲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区域中肤色的色彩信息,与所述人脸模板三维模型中对应的第二区域肤色的色彩信息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融合后的色彩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彩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将融合后的各像素的色彩信息,对应替换所述第一区域中各像素的色彩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将渲染后的人脸三维模型的皮肤部分映射到二维平面以得到皮肤图像;
将所述皮肤图像对应替换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皮肤,以得到所述目标人脸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第一背景颜色信息;
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背景颜色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肤色修正。
15.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调整前人脸图像的图像背景的第二背景颜色信息;
第二融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背景颜色信息对融合后的肤色再次进行肤色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美妆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肤色识别,并获取与人脸肤色识别结果对应的美妆信息;根据所述美妆信息对所述目标人脸图像进行美化。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肤色调整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肤色调整方法。
CN201810489711.8A 2018-05-21 2018-05-21 肤色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86654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9711.8A CN108665408A (zh) 2018-05-21 2018-05-21 肤色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89711.8A CN108665408A (zh) 2018-05-21 2018-05-21 肤色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5408A true CN108665408A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77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89711.8A Pending CN108665408A (zh) 2018-05-21 2018-05-21 肤色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5408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5228A (zh) * 2018-12-29 2019-05-21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CN110349079A (zh) * 2019-06-04 2019-10-18 苏州浩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习惯及大数据的影像修正方法及其系统
CN111354059A (zh) * 2020-02-26 2020-06-3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98818A (zh) * 2020-04-17 2020-08-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融合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27076A (zh) * 2020-04-28 2020-09-04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换脸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81789A (zh) * 2020-07-14 2020-11-03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肤色识别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102153A (zh) * 2020-08-20 2020-12-1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的卡通化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76779A (zh) * 2020-01-03 2021-07-06 甄选医美邦(杭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整形模拟匹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3870404A (zh) * 2021-09-23 2021-12-31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模型的皮肤渲染方法及设备
EP4020374A4 (en) * 2019-08-31 2022-10-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8082A (zh) * 2015-07-30 2015-12-02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个性化视频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5184249A (zh) * 2015-08-28 2015-1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人脸图像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196668A1 (en) * 2013-08-19 2016-07-07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virtual fitting model image
CN106530265A (zh) * 2016-11-08 2017-03-22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色度坐标的自适应图像融合方法
CN106845328A (zh) * 2016-11-09 2017-06-13 广州市贺氏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智能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96668A1 (en) * 2013-08-19 2016-07-07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virtual fitting model image
CN105118082A (zh) * 2015-07-30 2015-12-02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个性化视频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5184249A (zh) * 2015-08-28 2015-12-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人脸图像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30265A (zh) * 2016-11-08 2017-03-22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色度坐标的自适应图像融合方法
CN106845328A (zh) * 2016-11-09 2017-06-13 广州市贺氏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摄像头的智能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5228A (zh) * 2018-12-29 2019-05-21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CN110349079A (zh) * 2019-06-04 2019-10-18 苏州浩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习惯及大数据的影像修正方法及其系统
EP4020374A4 (en) * 2019-08-31 2022-10-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3076779A (zh) * 2020-01-03 2021-07-06 甄选医美邦(杭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整形模拟匹配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1354059A (zh) * 2020-02-26 2020-06-3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354059B (zh) * 2020-02-26 2023-04-28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98818A (zh) * 2020-04-17 2020-08-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融合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830288B2 (en) 2020-04-17 2023-11-28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ining face fusion mod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598818B (zh) * 2020-04-17 2023-04-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融合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27076A (zh) * 2020-04-28 2020-09-04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换脸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27076B (zh) * 2020-04-28 2023-09-19 广州方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换脸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81789A (zh) * 2020-07-14 2020-11-03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肤色识别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102153B (zh) * 2020-08-20 2023-08-0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的卡通化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02153A (zh) * 2020-08-20 2020-12-1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的卡通化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70404A (zh) * 2021-09-23 2021-12-31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模型的皮肤渲染方法及设备
CN113870404B (zh) * 2021-09-23 2024-05-07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模型的皮肤渲染方法及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5408A (zh) 肤色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711180B (zh) 美妆和/或换脸特效程序文件包的生成及美妆和/或换脸特效生成方法与装置
CN111127378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75315B (zh) 游戏角色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终端
CN111583154B (zh) 图像处理方法、肤质美化模型训练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349081A (zh) 图像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KR102090891B1 (ko) 눈 이미지를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11063008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67196B (zh) 一种背光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681719A (zh) 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03354A (zh) 一种脸部特效推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11684A (zh) 一种图像的三维美颜方法及装置
CN111339928A (zh) 眼神调节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682030A (zh) 脸皮替换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4007099A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和用于视频处理的装置
CN110969572A (zh) 换脸模型训练方法、人脸互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83415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110778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60018B (zh) 三维人脸表情的渲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841853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88690A (zh) 沙盘地图中山体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3453027B (zh) 直播视频、虚拟上妆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30298253A1 (en) Appearance edi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 pet,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103813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7197353A (zh) 界面图片的占位图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