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5286A -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5286A
CN108665286A CN201810433616.6A CN201810433616A CN108665286A CN 108665286 A CN108665286 A CN 108665286A CN 201810433616 A CN201810433616 A CN 201810433616A CN 108665286 A CN108665286 A CN 108665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information
ginseng
endowed
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36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怀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modity Trading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modity Trading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modity Trading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modity Trading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336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528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5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528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8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 G06K7/1086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sensing of data fields affixed to objects or articles, e.g. coded lab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haracter Discrimin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信息编码生成过程,依据数字加英文字母的生成标准,将人参生产环节中的产品品类、生产加工批次、发货批次、种植基地、质检流水、仓储信息分别进行编码,生成独立编码,按照编码规则,各个独立编码由系统根据计算公式自动计算生成信息编码;检验码生成过程,校验码为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由一位数字产生,利用校验算法从信息编码生成校验码;溯源码生成过程,校验码附加于信息编码最后,与信息编码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最终的溯源码,并输出为可被读码设备识别的图形符号;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读码设备,对图形符号进行信息读取;信息存储在物联网云管理平台,读码设备通过互联网从物联网云管理平台调取相应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
本发明属于赋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农产品质量赋码溯源还存在可追溯环节有限的问题。虽然一些产品采用了二维码加密防盗技术,但产品一旦离开源头生产商,便又进入了信息“黑箱”,“身份证”上的信息不完整。如何建设质量可追溯体系,透明呈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超市货架的各环节信息,是破解难题的良策。现实中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的链条尚未完全打通,还存在不少堵点。专利申请号:201310475565.0《一种物联网感知对象的统一编赋码方法》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1)制定编码规则,并依据编码规则编码:对于已经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业务数据均采用现成的标准编码;对于没有标准编码的业务数据,依据业务数据的一般编码规则,给出能反映专题分类层次结构的编码体系,并使编码与数据库中的其它编码保持结构上的一致性;(2)对编码赋码进行管理,包括:编码对象管理、编码元素管理、编码规则管理、编码库资源管理、赋码报备管理。专利申请号201610550915.9《带隐形识别码的产品包装结构及其识码方法》提到一种带隐形识别码的产品包装结构及其识码方法;产品包装结构包括被包装产品以及包装体,所述包装体上具有识别码,所述识别码的颜色浅于所述被包装产品形成的背景色,形成逆向反差,且所述包装体至少在具有识别码区域为透明或半透明;相应的识码方法包括:将包装体与被包装产品分离;将包装体上的识别码置于逆光的环境下,进行识别码扫描。中药材生产区域分散、主体数量众多,生产者实力难以承担巨大的溯源投入;从药材的生产链条看,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尚处于分割状态,信息无法完全对接,难以实现全程追溯;甚至各品种、各产地标准多样,互不兼容,也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困扰。制作一张二维码简单,实现全程可追溯难,要把这一新兴技术真正与传统农业产业融合,任重道远。
发明内容
本专利旨在解决利用标准化溯源码编码技术,全过程识别技术,同时利用物联网构建人参质量与过程数据库,再创制简易的扫码识别和报表评估系统,从而简化赋码方式,大众化识别手段,通俗化判别报表,从而构建一个全链条基于大数据的人参赋码溯源应用终端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包括:
人参赋码过程包括:
信息编码生成过程,依据数字加英文字母的生成标准,将人参生产环节中的产品品类、生产加工批次、发货批次、种植基地、质检流水、仓储信息分别进行编码,生成独立编码,按照编码规则,各个独立编码由系统根据计算公式自动计算生成信息编码;
检验码生成过程,校验码为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由一位数字产生,利用校验算法从信息编码生成校验码;
溯源码生成过程,校验码附加于信息编码最后,与信息编码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最终的溯源码,并输出为可被读码设备识别的图形符号;
人参编码识别过程包括:
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读码设备,对图形符号进行信息读取;
信息存储在物联网云管理平台,读码设备通过互联网从物联网云管理平台调取相应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校验算法为将信息编码分割为每一位一组,选择信息编码为偶数位的数字进行求和,将所得结果乘以3,得到新的结果为a,再选择信息编码第三位之后的奇数位进行求和得到结果为b,将a与b相加得到结果为c,取小于c且为10的最大整数倍为d,用结果c-d,所得到的结果即为校验码。
进一步地,所述图形符号为二维码,信息读取方式为二维码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二维码识别过程包括:
定位图像过程,寻找二维码上三个作为探测图像的方块,再通过二维码上的定位图形和分隔符确定二维码信息的图像;
灰度化二维码信息像素过程,颜色深的按深灰处理,浅色的按浅灰处理,去掉其他颜色;
去掉二维码信息像素的噪点过程;
二值化二维码信息像素过程,将图像上像素灰度值设置为0或者255;
二维码译码和纠错过程,将得到的二进制信息进行译码和纠错。
进一步地,所述图形符号为条形码,信息读取方式为条形码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码识别过程包括:
扫码设备发出的光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反射光经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
光电转换器将反射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电信号,再经译码接口电路译成数字字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二维码为采用非对称密钥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的加密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物联网云管理平台作为数据存储中心,分别连接原厂地端口和公众端口,原产地端口对人参进行赋码并将信息上传至物联网云管理平台,公众端口通过扫码调取人参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读码设备为移动通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读码设备为手持式扫描枪。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人参赋码溯源终端系统能确保一物一码,一码多用,随时随地,全民参与。使用更方便,功能更全面,应用更广泛,管理更安全。让交易变得透明,变得可以预测,极大的节省了社会的交易费用,重构了社会的信用体系。应用终端二维码扫描设备扫描二维条码,通过识别条码的长度和宽度中所记载的二进制数据,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二维码记载的数据比一维条码更复杂,比如图片、网络链接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手机上安装二维码软件,用户通过手机扫描,就可读取简要的文字信息,以用该产品所对应的网址,省去了输入URL的麻烦,一次按键即可快速进入自己想看的网页,大大提高了上网的便利性,便于普及推广。在人参成熟时节,在产地进行采样检测,并把检测报告上传到溯源云管理系统,增加优质产品质量的说服力。消费者可以在可溯源产品平台上检索到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上传的检测报告。实现物联网在线及时溯源。采用非对称密钥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来解决二维码容易被复制,防伪性差的问题。加密后的二维码必须通过相应的解密算法和使用公钥才能读取出相应的信息,否则就是一堆乱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二维码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包括:
人参赋码过程包括:
信息编码生成过程,依据数字加英文字母的生成标准,将人参生产环节中的产品品类、生产加工批次、发货批次、种植基地、质检流水、仓储信息分别进行编码,生成独立编码,按照编码规则,各个独立编码由系统根据计算公式自动计算生成信息编码,确保每一层均有编码依据,具有体现科学性、商品属性、专业性、要用性等性质,保持溯源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兼容性和扩展性,保证“一名、一物、一码”,根据规则溯源码自动生成、各环节生成的溯源码均能唯一关联。溯源码具有可溯行,唯一性及可验证性,每一码均需具备校验码,用以校验溯源码的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
检验码生成过程,校验码为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由一位数字产生,利用校验算法从信息编码生成校验码;
溯源码生成过程,校验码附加于信息编码最后,与信息编码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最终的溯源码,并输出为可被读码设备识别的图形符号;
人参编码识别过程包括:
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读码设备,对图形符号进行信息读取;
信息存储在物联网云管理平台,读码设备通过互联网从物联网云管理平台调取相应信息。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校验算法为将溯源码分割为每一位一组,选择溯源码为偶数位的数字进行求和,将所得结果乘以3,得到新的结果为a,再选择溯源码第三位之后的奇数位进行求和得到结果为b,将a与b相加得到结果为c,取小于c且为10的最大整数倍为d,用结果c-d,所得到的结果即为校验码。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图形符号为二维码,信息读取方式为二维码识别。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二维码识别过程包括:
定位图像过程,寻找二维码上三个作为探测图像的方块,再通过二维码上的定位图形和分隔符确定二维码信息的图像,首先寻找探测图形,就是二维码上的三个方块。这三个方块的作用就是不管在哪个方向扫描图形,都可以扫到。在通过二维码上的定位图形和分隔符确定二维码信息的图像。定位图形确定二维码符号中模块的坐标,二维码中的模块都是固定的,包括校正图形,版本信息,数据和纠错码。分隔符,就是将探测图形与二维码信息图像分开。
灰度化二维码信息像素过程,颜色深的按深灰处理,浅色的按浅灰处理,去掉其他颜色;
去掉二维码信息像素的噪点过程,设备传感器在把光线作为接收信号和输出过程产生的粗糙像素,这些粗糙的像素是照片中不应该出现的干扰因素。噪点就是指这些粗糙的像素。
二值化二维码信息像素过程,二值化是说将图像上像素灰度值设置为0或者 255,也就是变成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第一步已经灰度化变成只有深灰和浅灰两种颜色,现在二值化是将深灰变成黑色,浅灰变成白色。因为二维码图像其实是由二进制的0或者1组成,0代表白色,1代表黑色。二维码在二值化时会将二维码图像变成只有黑白色的条码,然后根据解析公式(因为像素是0-255之间,要全部转变成0或者255,估计得经过一些计算,然后0就是0,255变为1)转化成二进制信息。
二维码译码和纠错过程,将得到的二进制信息进行译码和纠错。得到的二进制信息是版本格式信息、数据和纠错码经过一定的编码方式生成的,所以译码是对版本格式信息,数据和纠错码进行解码和对比。纠错是和译码同时进行的,将数据进行纠错。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图形符号为条形码,信息读取方式为条形码识别。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条形码识别过程包括:
扫码设备发出的光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反射光经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
光电转换器将反射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电信号,再经译码接口电路译成数字字符信息。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二维码为采用非对称密钥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的加密二维码。加密后的二维码必须通过相应的解密算法和使用公钥才能读取出相应的信息,否则就是一堆乱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二维码使用的安全性。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物联网云管理平台作为数据存储中心,分别连接原厂地端口和公众端口,原产地端口对人参进行赋码并将信息上传至物联网云管理平台,公众端口通过扫码调取人参信息。利用物联网建立覆盖人参种植信息登记、质量检测及交易等关键环节的全程信息管理,达到对人参的信息追溯要求,实现人参质量的平台化云管理。以产地证明和检测合格证明为人参来源依据,以人参交易凭证、追溯系统流向记录为依据,确保人参信息与流向信息相关联。重点推进人参二维码、RFID、视频识别、区块链、GS1、OID、电子结算和第三方支付等应用,推动追溯系统创新升级。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读码设备为移动通讯设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移动通讯设备上安装二维码软件,用户通过移动通讯设备扫描,就可读取简要的文字信息,以用该产品所对应的网址,省去了输入URL的麻烦,一次按键即可快速进入自己想看的网页,大大提高了上网的便利性,便于普及推广。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读码设备为手持式扫描枪,手持式扫描枪主要应用于零售批发门店中,相比移动通讯终端,对于商家更为实用。
实施例2
参照图1,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包括:
人参赋码过程包括:
信息编码生成过程,依据数字加英文字母的生成标准,将人参生产环节中的产品品类、生产加工批次、发货批次、种植基地、质检流水、仓储信息分别进行编码,生成独立编码,按照编码规则,各个独立编码由系统根据计算公式自动计算生成信息编码,确保每一层均有编码依据,具有体现科学性、商品属性、专业性、要用性等性质,保持溯源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兼容性和扩展性,保证“一名、一物、一码”,根据规则溯源码自动生成、各环节生成的溯源码均能唯一关联。溯源码具有可溯行,唯一性及可验证性,每一码均需具备校验码,用以校验溯源码的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
检验码生成过程,校验码为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由一位数字产生,利用校验算法从信息编码生成校验码;
溯源码生成过程,校验码附加于信息编码最后,与信息编码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最终的溯源码,并输出为可被读码设备识别的图形符号;
人参编码识别过程包括:
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读码设备,对图形符号进行信息读取;
信息存储在物联网云管理平台,读码设备通过互联网从物联网云管理平台调取相应信息。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校验算法为将溯源码分割为每一位一组,选择溯源码为偶数位的数字进行求和,将所得结果乘以3,得到新的结果为a,再选择溯源码第三位之后的奇数位进行求和得到结果为b,将a与b相加得到结果为c,取小于c且为10的最大整数倍为d,用结果c-d,所得到的结果即为校验码。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信息编码生成过程还包括数据分析过程,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编码的字符类型,按相应的字符集转换成符号字符,并选择纠错等级,在规格一定的条件下,纠错等级越高其真实数据的容量越小。设置数据分析过程,使得信息编码容错率更高。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图形符号为二维码,信息读取方式为二维码识别。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二维码识别过程包括:
定位图像过程,寻找二维码上三个作为探测图像的方块,再通过二维码上的定位图形和分隔符确定二维码信息的图像,首先寻找探测图形,就是二维码上的三个方块。这三个方块的作用就是不管在哪个方向扫描图形,都可以扫到。在通过二维码上的定位图形和分隔符确定二维码信息的图像。定位图形确定二维码符号中模块的坐标,二维码中的模块都是固定的,包括校正图形,版本信息,数据和纠错码。分隔符,就是将探测图形与二维码信息图像分开。
灰度化二维码信息像素过程,颜色深的按深灰处理,浅色的按浅灰处理,去掉其他颜色;
去掉二维码信息像素的噪点过程,设备传感器在把光线作为接收信号和输出过程产生的粗糙像素,这些粗糙的像素是照片中不应该出现的干扰因素。噪点就是指这些粗糙的像素。
二值化二维码信息像素过程,二值化是说将图像上像素灰度值设置为0或者 255,也就是变成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第一步已经灰度化变成只有深灰和浅灰两种颜色,现在二值化是将深灰变成黑色,浅灰变成白色。因为二维码图像其实是由二进制的0或者1组成,0代表白色,1代表黑色。二维码在二值化时会将二维码图像变成只有黑白色的条码,然后根据解析公式(因为像素是0-255之间,要全部转变成0或者255,估计得经过一些计算,然后0就是0,255变为1)转化成二进制信息。
二维码译码和纠错过程,将得到的二进制信息进行译码和纠错。得到的二进制信息是版本格式信息、数据和纠错码经过一定的编码方式生成的,所以译码是对版本格式信息,数据和纠错码进行解码和对比。纠错是和译码同时进行的,将数据进行纠错。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图形符号为条形码,信息读取方式为条形码识别。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条形码识别过程包括:
扫码设备发出的光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反射光经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
光电转换器将反射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电信号,再经译码接口电路译成数字字符信息。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二维码为采用非对称密钥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的加密二维码。加密后的二维码必须通过相应的解密算法和使用公钥才能读取出相应的信息,否则就是一堆乱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二维码使用的安全性。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物联网云管理平台作为数据存储中心,分别连接原厂地端口和公众端口,原产地端口对人参进行赋码并将信息上传至物联网云管理平台,公众端口通过扫码调取人参信息。利用物联网建立覆盖人参种植信息登记、质量检测及交易等关键环节的全程信息管理,达到对人参的信息追溯要求,实现人参质量的平台化云管理。以产地证明和检测合格证明为人参来源依据,以人参交易凭证、追溯系统流向记录为依据,确保人参信息与流向信息相关联。重点推进人参二维码、RFID、视频识别、区块链、GS1、OID、电子结算和第三方支付等应用,推动追溯系统创新升级。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读码设备为移动通讯设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移动通讯设备上安装二维码软件,用户通过移动通讯设备扫描,就可读取简要的文字信息,以用该产品所对应的网址,省去了输入URL的麻烦,一次按键即可快速进入自己想看的网页,大大提高了上网的便利性,便于普及推广。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读码设备为手持式扫描枪,手持式扫描枪主要应用于零售批发门店中,相比移动通讯终端,对于商家更为实用。
实施例3
参照图1,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包括:
人参赋码过程包括:
信息编码生成过程,依据数字加英文字母的生成标准,将人参生产环节中的产品品类、生产加工批次、发货批次、种植基地、质检流水、仓储信息分别进行编码,生成独立编码,按照编码规则,各个独立编码由系统根据计算公式自动计算生成信息编码,确保每一层均有编码依据,具有体现科学性、商品属性、专业性、要用性等性质,保持溯源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兼容性和扩展性,保证“一名、一物、一码”,根据规则溯源码自动生成、各环节生成的溯源码均能唯一关联。溯源码具有可溯行,唯一性及可验证性,每一码均需具备校验码,用以校验溯源码的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
检验码生成过程,校验码为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由一位数字产生,利用校验算法从信息编码生成校验码;
溯源码生成过程,校验码附加于信息编码最后,与信息编码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最终的溯源码,并输出为可被读码设备识别的图形符号;
人参编码识别过程包括:
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读码设备,对图形符号进行信息读取;
信息存储在物联网云管理平台,读码设备通过互联网从物联网云管理平台调取相应信息。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校验算法为将溯源码分割为每一位一组,选择溯源码为偶数位的数字进行求和,将所得结果乘以3,得到新的结果为a,再选择溯源码第三位之后的奇数位进行求和得到结果为b,将a与b相加得到结果为c,取小于c且为10的最大整数倍为d,用结果c-d,所得到的结果即为校验码。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信息编码生成过程还包括掩膜过程,将掩摸图形用于符号的编码区域,使得矩阵图形中的深色和浅色(黑色和白色)区域能够比率最优的分布。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图形符号为二维码,信息读取方式为二维码识别。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二维码识别过程包括:
定位图像过程,寻找二维码上三个作为探测图像的方块,再通过二维码上的定位图形和分隔符确定二维码信息的图像,首先寻找探测图形,就是二维码上的三个方块。这三个方块的作用就是不管在哪个方向扫描图形,都可以扫到。在通过二维码上的定位图形和分隔符确定二维码信息的图像。定位图形确定二维码符号中模块的坐标,二维码中的模块都是固定的,包括校正图形,版本信息,数据和纠错码。分隔符,就是将探测图形与二维码信息图像分开。
灰度化二维码信息像素过程,颜色深的按深灰处理,浅色的按浅灰处理,去掉其他颜色;
去掉二维码信息像素的噪点过程,设备传感器在把光线作为接收信号和输出过程产生的粗糙像素,这些粗糙的像素是照片中不应该出现的干扰因素。噪点就是指这些粗糙的像素。
二值化二维码信息像素过程,二值化是说将图像上像素灰度值设置为0或者 255,也就是变成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第一步已经灰度化变成只有深灰和浅灰两种颜色,现在二值化是将深灰变成黑色,浅灰变成白色。因为二维码图像其实是由二进制的0或者1组成,0代表白色,1代表黑色。二维码在二值化时会将二维码图像变成只有黑白色的条码,然后根据解析公式(因为像素是0-255之间,要全部转变成0或者255,估计得经过一些计算,然后0就是0,255变为1)转化成二进制信息。
二维码译码和纠错过程,将得到的二进制信息进行译码和纠错。得到的二进制信息是版本格式信息、数据和纠错码经过一定的编码方式生成的,所以译码是对版本格式信息,数据和纠错码进行解码和对比。纠错是和译码同时进行的,将数据进行纠错。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图形符号为条形码,信息读取方式为条形码识别。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条形码识别过程包括:
扫码设备发出的光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反射光经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
光电转换器将反射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电信号,再经译码接口电路译成数字字符信息。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二维码为采用非对称密钥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的加密二维码。加密后的二维码必须通过相应的解密算法和使用公钥才能读取出相应的信息,否则就是一堆乱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二维码使用的安全性。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物联网云管理平台作为数据存储中心,分别连接原厂地端口和公众端口,原产地端口对人参进行赋码并将信息上传至物联网云管理平台,公众端口通过扫码调取人参信息。利用物联网建立覆盖人参种植信息登记、质量检测及交易等关键环节的全程信息管理,达到对人参的信息追溯要求,实现人参质量的平台化云管理。以产地证明和检测合格证明为人参来源依据,以人参交易凭证、追溯系统流向记录为依据,确保人参信息与流向信息相关联。重点推进人参二维码、RFID、视频识别、区块链、GS1、OID、电子结算和第三方支付等应用,推动追溯系统创新升级。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读码设备为移动通讯设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移动通讯设备上安装二维码软件,用户通过移动通讯设备扫描,就可读取简要的文字信息,以用该产品所对应的网址,省去了输入URL的麻烦,一次按键即可快速进入自己想看的网页,大大提高了上网的便利性,便于普及推广。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所述读码设备为手持式扫描枪,手持式扫描枪主要应用于零售批发门店中,相比移动通讯终端,对于商家更为实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Claims (10)

1.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参赋码过程包括:
信息编码生成过程,依据数字加英文字母的生成标准,将人参生产环节中的产品品类、生产加工批次、发货批次、种植基地、质检流水、仓储信息分别进行编码,生成独立编码,按照编码规则,各个独立编码由系统根据计算公式自动计算生成信息编码;
检验码生成过程,校验码为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由一位数字产生,利用校验算法从信息编码生成校验码;
溯源码生成过程,校验码附加于信息编码最后,与信息编码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最终的溯源码,并输出为可被读码设备识别的图形符号;
人参编码识别过程包括:
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读码设备,对图形符号进行信息读取;
信息存储在物联网云管理平台,读码设备通过互联网从物联网云管理平台调取相应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算法为将信息编码分割为每一位一组,选择信息编码为偶数位的数字进行求和,将所得结果乘以3,得到新的结果为a,再选择信息编码第三位之后的奇数位进行求和得到结果为b,将a与b相加得到结果为c,取小于c且为10的最大整数倍为d,用结果c-d,所得到的结果即为校验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符号为二维码,信息读取方式为二维码识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识别过程包括:
定位图像过程,寻找二维码上三个作为探测图像的方块,再通过二维码上的定位图形和分隔符确定二维码信息的图像;
灰度化二维码信息像素过程,颜色深的按深灰处理,浅色的按浅灰处理,去掉其他颜色;
去掉二维码信息像素的噪点过程;
二值化二维码信息像素过程,将图像上像素灰度值设置为0或者255;
二维码译码和纠错过程,将得到的二进制信息进行译码和纠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符号为条形码,信息读取方式为条形码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码识别过程包括:
扫码设备发出的光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反射光经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
光电转换器将反射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电信号,再经译码接口电路译成数字字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为采用非对称密钥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的加密二维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云管理平台作为数据存储中心,分别连接原厂地端口和公众端口,原产地端口对人参进行赋码并将信息上传至物联网云管理平台,公众端口通过扫码调取人参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码设备为移动通讯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码设备为手持式扫描枪。
CN201810433616.6A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 Withdrawn CN1086652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3616.6A CN108665286A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3616.6A CN108665286A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5286A true CN108665286A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78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33616.6A Withdrawn CN108665286A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52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5997A (zh) * 2019-08-28 2020-01-17 江苏南大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异构系统的防伪编码方法
CN110867235A (zh) * 2019-11-11 2020-03-06 上海林康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药品编码生成方法、系统、药品数量监控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5997A (zh) * 2019-08-28 2020-01-17 江苏南大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异构系统的防伪编码方法
CN110867235A (zh) * 2019-11-11 2020-03-06 上海林康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药品编码生成方法、系统、药品数量监控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6311A (zh) 一种溯源码及其校验码的生成方法
JP6961705B2 (ja) 複合型二次元バーコード生成、読取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4657698B (zh) 一种可承载多幅黑白二维码的彩色二维码编解码方法
KR20130011791A (ko) 시간정보와 시각적 인지정보를 결합한 동적 다차원 코드 생성 장치와 인식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4123572B (zh) 二维码生成方法
CN109190736B (zh) 防伪二维码及其生成方法和生成应用系统
JP2007241327A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2次元コード生成システム、画像生成システム及び2次元コード
CN103632179B (zh) 三维条码的编码和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2387142A (zh) 一种电子签名工具、电子签名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8665286A (zh) 一种人参赋码及其识别方法
CN104766113A (zh) 一种明暗码防伪标贴及其防伪方法
CN104951727A (zh)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二代身份证数据校验系统及方法
CN108664830A (zh) 一种溯源二维码的识别方法
CN108537315A (zh) 一种安全二维码的生成和认证方法
CN109816077A (zh) 一种二维码信息的隐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296225A (zh) 一种基于光学防伪材料的商品信息追溯系统及其追溯方法
CN108830123A (zh) 一种人参质量识别系统
CN105989318A (zh) 一种防伪票据及其防伪装置、方法
Udoy et al. 4SQR-Code: A 4-state QR code generation model for increasing data storing capacity in the Digital Twin framework
CN204833343U (zh) 基于光学彩码的商品溯源防伪系统
CN109214486B (zh) 三维码、三维码的生成方法和装置、识别方法和装置
US10997482B2 (en) Two-dimensional cryptographic poly-chromatic poly-digital code
CN108090539A (zh) 一种用于添加字符水印的二维码生成系统
CN104376523B (zh) 一种面向谷歌眼镜的图像代码防伪系统构成方法
CN100587764C (zh) 利用像素对数据进行编码、解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