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3760A - 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3760A
CN108663760A CN201810442801.1A CN201810442801A CN108663760A CN 108663760 A CN108663760 A CN 108663760A CN 201810442801 A CN201810442801 A CN 201810442801A CN 108663760 A CN108663760 A CN 108663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stem
building
cable
wiring
computer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428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阳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He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He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He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He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428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37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3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3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52Distribution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采用六类非屏蔽系统+多模光缆;确定建筑共有信息点数量;采用电缆、室内多模光缆连接每栋大楼的各层管理子系统的配线架;采用亚太六类布线系统标准的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作为水平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连接到各功能区的信息点;采用六类标准的结构化、模块化部件的各种配线架组成各楼层、各区域的配线架;各信息点采用六类信息模块并配置相应的单口、双口面板、地脚插座等;管理间与设备间设置的位置;在每栋楼的进线间配置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本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建筑物布线的死板,混乱,复杂的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布线是一个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信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相连接。它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联机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含铜缆或光缆),电路管理硬件(交叉连接区域和连接面板),连接器,插座,适配器,传输电子设备(调制解调器,网络中心单元,收发器等),电气保护装置(电浪涌保护器)以及支持的硬件(安装和管理系统的各类工具)。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一个设计良好的综合布线对其服务的设备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互连许多不同应用系统的设备,如模拟式或数字式机的公共系统设备,也应支持图像(电视会议、监视电视)等,即它的所有信息插座能由它所支持的不同种类的设备共享,这就是说同一标准信息插座,可方便地通过跳线定义后即可接插不同通讯协议不同种类的信息设备。
综合布线系统是在传统布线方法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其线缆的传输能力百倍于旧的传输线缆,接口模式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并把旧的各种标准兼容在内。因此用户无需担心目前和日后的系统应用和升级能力,它采取了模块化结构,配置灵活,设备搬迁,扩充都非常方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建筑物布线的死板,混乱,复杂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S1,采用六类非屏蔽系统+多模光缆;
S2,确定建筑共有信息点数量,信息点分布为:语音点数量;数据点数量;
S3,采用电缆、室内多模光缆连接每栋大楼的各层管理子系统的配线架;
S4,采用亚太六类布线系统标准的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作为水平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连接到各功能区的信息点;
S5,采用六类标准的结构化、模块化部件的各种配线架组成各楼层、各区域的配线架;
S6,各信息点采用六类信息模块并配置相应的单口、双口面板、地脚插座等;
S7,管理间与设备间设置的位置;
S8,在每栋楼的进线间配置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以满足新国标GB50311、GB50312的强制性条文要求,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
S9,综合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的设计均符合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对各子系统的规定,所述综合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包括有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和进线间。
优选的,所述实施方法优选的设备有程控交换机、电话、传真、电话会议、语音信箱、语音存储信息,数据形式有建立大楼内的局域网络、连接办公计算机,实现OA(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人各楼层间局域网互联,高速以太网及Internet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区子系统由水平系统电缆延伸至数据终端设备的连接线缆和适配器及用户信息插座组成。
优选的,所述配线子系统指从楼层配线间至工作区用户信息插座,即由由水平电缆和中间配线设备等组成。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每个信息点均需连接到管理子系统,如果由水平子系统采用双绞线布线则最大水平距离为90m(295ft),该距离是指从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架的背部端口至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电缆长度,工作区的终端跳线、连接设备的设备跳线的总长度不应超过10M。水平布线系统施工是综合布线中施工量最大、最重要的工作,在建筑物施工完成后,不易变更,因此要严格按规范施工,保证链路性能。
优选的,所述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房、弱电井内,是水平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也是主干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由大楼主配线架、楼层分配线架、跳线、转换插座等组成。用户可以在管理子系统中更改、增加、交接、扩展线缆,用于改变线缆路由。建议采用合适的线缆路由和调整件组成管理子系统。
优选的,所述管理子系统三种应用,水平/干线连接、主干线系统互相连接、楼层设备的连接,线路的色标标记管理可在管理子系统中实现。
优选的,所述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主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之间的线缆构成,主要是把各分层配线架与主配线架相连,用主干电缆提供楼层之间通信的通道,使整个布线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垂直干线子系统拓扑结构采用分层星型拓扑结构,每个楼层配线间均需采用垂直主干线缆连接到大楼主设备间。
优选的,所述设备间子系统是大楼中数据、语音垂直主干线缆终接的场所;也是建筑群来的线缆进入建筑物终接的场所;更是各种数据语音主机设备及保护设施的安装场所。建议设备间子系统设在建筑物中部或在建筑物的一、二层,位置不应远离电梯,而且为以后的扩展留有余地,不建议在顶层或地下室。建议建筑群来的线缆进入建筑物时应有相应的过流、过压保护设施。
优选的,所述建设群子系统的设计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建筑连接与入口,无论是架空走线还是直埋走线,线缆路的起点和终点几乎与建筑相连的。这些线路相互之间必须保持隔离以免与人、车辆及供电服务线路发生接触,建筑群子系统常用的敷设方式为架空、直埋、线缆沟。
优选的,所述实施方法包括有接地和防雷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线缆的传输能力百倍于旧的传输线缆,接口模式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并把旧的各种标准兼容在内。因此用户无需担心目前和日后的系统应用和升级能力,它采取了模块化结构,配置灵活,设备搬迁,扩充都非常方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建筑物布线的死板,混乱,复杂的状况。
本发明中,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建筑物布线的死板,混乱,复杂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的4.4工作区子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1-3,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S1,采用六类非屏蔽系统+多模光缆;
S2,确定建筑共有信息点数量,信息点分布为:语音点数量;数据点数量;
S3,采用电缆、室内多模光缆连接每栋大楼的各层管理子系统的配线架;
S4,采用亚太六类布线系统标准的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作为水平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连接到各功能区的信息点;
S5,采用六类标准的结构化、模块化部件的各种配线架组成各楼层、各区域的配线架;
S6,各信息点采用六类信息模块并配置相应的单口、双口面板、地脚插座等;
S7,管理间与设备间设置的位置;
S8,在每栋楼的进线间配置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以满足新国标GB50311、GB50312的强制性条文要求,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
S9,综合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的设计均符合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对各子系统的规定,所述综合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包括有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和进线间。
所述实施方法优选的设备有程控交换机、电话、传真、电话会议、语音信箱、语音存储信息,数据形式有建立大楼内的局域网络、连接办公计算机,实现OA(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人各楼层间局域网互联,高速以太网及Internet连接。
所述工作区子系统由水平系统电缆延伸至数据终端设备的连接线缆和适配器及用户信息插座组成。
所述配线子系统指从楼层配线间至工作区用户信息插座,即由由水平电缆和中间配线设备等组成。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每个信息点均需连接到管理子系统,如果由水平子系统采用双绞线布线则最大水平距离为90m(295ft),该距离是指从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架的背部端口至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电缆长度,工作区的终端跳线、连接设备的设备跳线的总长度不应超过10M。水平布线系统施工是综合布线中施工量最大、最重要的工作,在建筑物施工完成后,不易变更,因此要严格按规范施工,保证链路性能。
所述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房、弱电井内,是水平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也是主干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由大楼主配线架、楼层分配线架、跳线、转换插座等组成。用户可以在管理子系统中更改、增加、交接、扩展线缆,用于改变线缆路由。建议采用合适的线缆路由和调整件组成管理子系统。
所述管理子系统三种应用,水平/干线连接、主干线系统互相连接、楼层设备的连接,线路的色标标记管理可在管理子系统中实现。
所述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主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之间的线缆构成,主要是把各分层配线架与主配线架相连,用主干电缆提供楼层之间通信的通道,使整个布线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垂直干线子系统拓扑结构采用分层星型拓扑结构,每个楼层配线间均需采用垂直主干线缆连接到大楼主设备间。
所述设备间子系统是大楼中数据、语音垂直主干线缆终接的场所;也是建筑群来的线缆进入建筑物终接的场所;更是各种数据语音主机设备及保护设施的安装场所。建议设备间子系统设在建筑物中部或在建筑物的一、二层,位置不应远离电梯,而且为以后的扩展留有余地,不建议在顶层或地下室。建议建筑群来的线缆进入建筑物时应有相应的过流、过压保护设施。
所述建设群子系统的设计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建筑连接与入口,无论是架空走线还是直埋走线,线缆路的起点和终点几乎与建筑相连的。这些线路相互之间必须保持隔离以免与人、车辆及供电服务线路发生接触,建筑群子系统常用的敷设方式为架空、直埋、线缆沟。
所述实施方法包括有接地和防雷施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采用六类非屏蔽系统+多模光缆;确定建筑共有信息点数量,信息点分布为:语音点数量;数据点数量;采用电缆、室内多模光缆连接每栋大楼的各层管理子系统的配线架;采用亚太六类布线系统标准的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作为水平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连接到各功能区的信息点;采用六类标准的结构化、模块化部件的各种配线架组成各楼层、各区域的配线架;各信息点采用六类信息模块并配置相应的单口、双口面板、地脚插座等;管理间与设备间设置的位置;在每栋楼的进线间配置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以满足新国标GB50311、GB50312的强制性条文要求,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综合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的设计均符合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对各子系统的规定,所述综合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包括有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和进线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S1,采用六类非屏蔽系统+多模光缆;
S2,确定建筑共有信息点数量,信息点分布为:语音点数量;数据点数量;
S3,采用电缆、室内多模光缆连接每栋大楼的各层管理子系统的配线架;
S4,采用亚太六类布线系统标准的四对非屏蔽双绞线(UTP)作为水平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连接到各功能区的信息点;
S5,采用六类标准的结构化、模块化部件的各种配线架组成各楼层、各区域的配线架;
S6,各信息点采用六类信息模块并配置相应的单口、双口面板、地脚插座等;
S7,管理间与设备间设置的位置;
S8,在每栋楼的进线间配置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以满足新国标GB50311、GB50312的强制性条文要求,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
S9,综合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的设计均符合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对各子系统的规定,所述综合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包括有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干线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和进线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施方法优选的设备有程控交换机、电话、传真、电话会议、语音信箱、语音存储信息,数据形式有建立大楼内的局域网络、连接办公计算机,实现OA(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人各楼层间局域网互联,高速以太网及Internet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子系统由水平系统电缆延伸至数据终端设备的连接线缆和适配器及用户信息插座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子系统指从楼层配线间至工作区用户信息插座,即由由水平电缆和中间配线设备等组成。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每个信息点均需连接到管理子系统,如果由水平子系统采用双绞线布线则最大水平距离为90m(295ft),该距离是指从管理间子系统的配线架的背部端口至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电缆长度,工作区的终端跳线、连接设备的设备跳线的总长度不应超过10M。水平布线系统施工是综合布线中施工量最大、最重要的工作,在建筑物施工完成后,不易变更,因此要严格按规范施工,保证链路性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房、弱电井内,是水平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也是主干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由大楼主配线架、楼层分配线架、跳线、转换插座等组成。用户可以在管理子系统中更改、增加、交接、扩展线缆,用于改变线缆路由。建议采用合适的线缆路由和调整件组成管理子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子系统三种应用,水平/干线连接、主干线系统互相连接、楼层设备的连接,线路的色标标记管理可在管理子系统中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主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之间的线缆构成,主要是把各分层配线架与主配线架相连,用主干电缆提供楼层之间通信的通道,使整个布线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垂直干线子系统拓扑结构采用分层星型拓扑结构,每个楼层配线间均需采用垂直主干线缆连接到大楼主设备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子系统是大楼中数据、语音垂直主干线缆终接的场所;也是建筑群来的线缆进入建筑物终接的场所;更是各种数据语音主机设备及保护设施的安装场所。建议设备间子系统设在建筑物中部或在建筑物的一、二层,位置不应远离电梯,而且为以后的扩展留有余地,不建议在顶层或地下室。建议建筑群来的线缆进入建筑物时应有相应的过流、过压保护设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设群子系统的设计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建筑连接与入口,无论是架空走线还是直埋走线,线缆路的起点和终点几乎与建筑相连的。这些线路相互之间必须保持隔离以免与人、车辆及供电服务线路发生接触,建筑群子系统常用的敷设方式为架空、直埋、线缆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施方法包括有接地和防雷施工。
CN201810442801.1A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 Pending CN1086637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2801.1A CN108663760A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2801.1A CN108663760A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3760A true CN108663760A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78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42801.1A Pending CN108663760A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376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0575A (zh) * 2019-01-02 2019-04-16 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网络线机柜配线安装方法
CN109755892A (zh) * 2019-02-22 2019-05-14 陈伟华 一种idc线缆综合布线方法
CN110429525A (zh) * 2019-08-02 2019-11-08 合肥融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布效果良好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
CN111799719A (zh) * 2020-08-05 2020-10-20 上海万利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造综合布线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4852B (zh) * 2008-09-05 2010-06-02 吴方国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仿真实验平台及其仿真方法
CN202331897U (zh) * 2011-09-21 2012-07-11 西安西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综合布线器材演示箱
CN204947494U (zh) * 2015-09-02 2016-01-06 黑龙江省康格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
CN106486935A (zh) * 2015-09-02 2017-03-08 黑龙江省康格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
CN107528253A (zh) * 2017-09-05 2017-12-29 合肥丹朋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4852B (zh) * 2008-09-05 2010-06-02 吴方国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仿真实验平台及其仿真方法
CN202331897U (zh) * 2011-09-21 2012-07-11 西安西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综合布线器材演示箱
CN204947494U (zh) * 2015-09-02 2016-01-06 黑龙江省康格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
CN106486935A (zh) * 2015-09-02 2017-03-08 黑龙江省康格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
CN107528253A (zh) * 2017-09-05 2017-12-29 合肥丹朋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伟,唐明: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0575A (zh) * 2019-01-02 2019-04-16 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网络线机柜配线安装方法
CN109755892A (zh) * 2019-02-22 2019-05-14 陈伟华 一种idc线缆综合布线方法
CN110429525A (zh) * 2019-08-02 2019-11-08 合肥融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布效果良好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
CN111799719A (zh) * 2020-08-05 2020-10-20 上海万利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制造综合布线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3760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
CN101052078B (zh) 通过局域网布线的电话通信系统和方法
US7339111B2 (en) System handling video, control signals and power
US20140211809A1 (en) Network switch with integrated cable termination locations
WO2007092111A2 (en) Service provider patch panel assembly
CN112531587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施方法
KR101753725B1 (ko) 광 인터넷망을 이용해 일반전화와 전용회선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US7492705B1 (en) Changing line cards associated with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207354524U (zh) 一种电子配线架线路连接结构
US7312811B2 (en) Vide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11427567U (zh) 一种综合布线教学实训平台
Cisco Expansion Modules
KR100319053B1 (ko) 간선 정보 통신 선로와 단위 세대 내 정보 통신선 분배 시스템
US6766022B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universal cross-connect connectivity in a central office
KR100709617B1 (ko) 음성 및 데이터 신호 동시 전송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5141487A (zh) 一种海工生活平台三网合一系统
CN110213140A (zh) 一种多业务模式的综合接入系统
CN211930795U (zh) 一种具有快速寻线功能的poe配线架
CN108650129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施工方法
KR19990078841A (ko) 전화선을 통한 데이터 통신망 및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KR200189308Y1 (ko) 전화선을 통한 데이터 통신망 및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CN114970057A (zh) 高性能布线系统
US7196910B2 (en) Routing and labeling system for wires, cables, fibers and the like
Brown British telecom's ISDN
US8355498B2 (en) Communication line inte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