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2834B - 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2834B
CN108662834B CN201810574558.9A CN201810574558A CN108662834B CN 108662834 B CN108662834 B CN 108662834B CN 201810574558 A CN201810574558 A CN 201810574558A CN 108662834 B CN108662834 B CN 1086628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oling
fluid
control device
hum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745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2834A (zh
Inventor
张建富
冯平法
周辉林
郁鼎文
吴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5745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2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2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2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2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2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6/00Devic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 cooling mod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with a cooling mode not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ryogenic flui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包括流体冷却装置、温度反馈装置和工业控制装置。所述流体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流体。所述温度反馈装置用于测量并反馈待冷却物体的温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包括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和温度信号输出端。所述温度反馈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体冷却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反馈装置输入的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提高了冷却效率,保证了待冷却物体温度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中,尤其是超声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维持机械加工系统的稳定,需要对机械加工系统进行冷却降温。
传统技术中,多采用在机械加工系统中持续注入冷却液或冷却气体的方法,来降低机械加工系统的温度。
然而,这种冷却方式存在能量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冷却方式能量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包括:
流体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流体;
温度反馈装置,用于测量并反馈待冷却物体的温度;
工业控制装置,包括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和温度信号输出端,所述温度反馈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体冷却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反馈装置输入的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包括流体冷却装置、温度反馈装置和工业控制装置。所述温度反馈装置用于测量并反馈待冷却物体的温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反馈装置输入的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通过所述温度反馈装置可以实时测量待冷却物体的温度,并反馈给所述工业控制装置。所述工业控制系统根据待冷却物体的温度情况,控制所述流体冷却系统,使得对所述待冷却物体实现稳态平衡冷却。相对传统技术持续提供冷却的方式,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根据所述冷却物体当前的温度调整功率等,实现冷却速度和冷却温度的调整,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提高了冷却效率,保证了待冷却物体温度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还包括环境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还包括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的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还包括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
流量测量器,用于测量流体的流量,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还包括流量信号输入端,所述流量测量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量信号输入端相连;
流量控制器,用于控制流体的流量,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还包括流量信号输出端,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流量测量器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流量控制器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
压力测量器,用于测量流体的压力,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还包括压力信号输入端,所述压力测量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压力信号输入端相连;
压力控制器,用于控制流体的压力,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还包括压力信号输出端,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压力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测量器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压力控制器对流体的压力进行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还包括湿度控制装置,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包括:
湿度测量器,用于测量流体的湿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还包括湿度信号输入端,所述湿度测量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湿度信号输入端相连;
湿度控制器,用于控制流体的湿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还包括湿度信号输出端,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湿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可根据所述湿度测量器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湿度控制器对流体的湿度进行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还包括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经冷却的流体温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还包括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所述温度测量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输入的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的冷却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与所述流体冷却装置的流体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用于过滤经冷却的流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进行稳态平衡冷却的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获取预设的目标冷却温度;
通过所述温度反馈装置测量待冷却物体的温度,并通过所述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
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获取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与所述目标冷却温度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通过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温度信号;
所述流体冷却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的温度信号控制冷却,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冷却温度。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获取预设的目标冷却温度。通过所述温度反馈装置测量待冷却物体的温度并通过所述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获取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与所述目标冷却温度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通过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温度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的温度信号控制冷却,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冷却温度。相对传统技术持续提供冷却的方式,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根据所述冷却物体当前的温度调整功率等,实现冷却速度和冷却温度的调整,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提高了冷却效率,保证了待冷却物体温度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还包括环境温度测量装置,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获取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与所述目标冷却温度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通过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温度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获取预设的冷却启动温度;
通过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测量环境温度,并通过所述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
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比较所述冷却启动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若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冷却启动温度,则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启动冷却信号;若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冷却启动温度,则所述工业控制装置不输出信号;
所述流体冷却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控制冷却的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还包括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流量测量器和流量控制器,所述流体冷却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的温度信号控制冷却,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冷却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获取预设的目标流量;
通过所述流量测量器测量冷却流体的流量,并通过所述流量信号输入端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
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比较所述目标流量和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小于所述目标流量,则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输出増流信号;若所述目标流量大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则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输出节流信号;
所述流量控制器根据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控制流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压力测量器和压力控制器,所述流体冷却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的温度信号控制冷却,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冷却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获取预设的目标压力;
通过所述压力测量器测量冷却流体的压力,并通过所述压力信号输入端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
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比较所述目标压力和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若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小于所述目标压力,则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输出增压信号;若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大于所述目标压力,则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输出泄压信号;
所述压力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控制压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还包括湿度控制装置,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湿度测量器和湿度控制器,所述流体冷却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的温度信号控制冷却,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冷却温度,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获取预设的目标湿度;
通过所述湿度测量器测量冷却流体的湿度,并通过所述湿度信号输入端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
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比较所述目标湿度和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湿度,则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输出停止干燥信号;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大于所述目标湿度,则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输出启动干燥信号;
所述湿度控制器根据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控制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还包括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流体冷却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的温度信号控制冷却,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冷却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获取预设的目标流体温度;
通过所述温度测量装置测量冷却流体的温度,并通过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
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比较所述目标流体温度和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流体温度,则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降温信号;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流体温度,则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升温信号;
所述流体冷却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控制冷却流体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稳态平衡冷却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稳态平衡冷却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稳态平衡冷却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稳态平衡冷却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稳态平衡冷却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稳态平衡冷却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稳态平衡冷却系统 10
流体冷却装置 100
温度反馈装置 200
工业控制装置 300
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 311
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 312
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 313
温度信号输出端 320
流量信号输入端 330
流量信号输出端 340
压力信号输入端 350
压力信号输出端 360
湿度信号输入端 370
湿度信号输出端 380
环境温度测量装置 400
流量控制装置 500
流量测量器 510
流量控制器 520
压力控制装置 600
压力测量器 610
压力控制器 620
湿度控制装置 700
湿度测量器 710
湿度控制器 720
温度测量装置 800
过滤装置 900
具体实施方式
机械加工中,需要对机械加工系统进行冷却降温。传统冷却系统存在能量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及其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见图1,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其包括流体冷却装置100、温度反馈装置200和工业控制装置300。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用于冷却流体。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用于测量并反馈待冷却物体的温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包括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311和温度信号输出端320。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311相连,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与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输入的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
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用于对液体或气体进行冷却。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可以为包括压缩机和冷却设备的装置,也可以为其他能使流体温度降低的装置。流体源向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输入流体,流体经过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冷却,温度降低。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可以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启动冷却和停止冷却,也可以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输出冷却流体的流量,还可以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冷却流体的温度。所述控制电路可以通过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功率,来控制冷却流体流量,使得流经待冷却物体的冷却流体的流量改变,从而改变冷却速度。所述控制电路也可以通过控制冷却流体的温度,来控制冷却速度。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连接。
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是有线温度传感器,也可以是无线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的型号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与待冷却物体相连接。例如,当利用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对加工系统进行冷却时,所述待冷却物可以是加工系统中的发热部件,也可以是加工系统中的加工刀具。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可以实时测量待冷却物体的温度。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相连接,用以将测量的温度信息反馈给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可以是工业控制计算机,也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缩写为PLC),还可以是数控系统等。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包括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311和温度信号输出端320。所述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311和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分别与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的信号输出端和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反馈信号输入端311接收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输出端提供的温度信息,并与预设的目标冷却温度比较,得到温度差值。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根据所述温度差值,得到用于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温度信号。所述温度信号与所述温度差值相对应,当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大于所述目标冷却温度,且所述温度差值较大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输出的所述温度信号可以为全速制冷信号。所述全速制冷信号通过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传输至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控制电路调整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功率至最大,使得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流出的冷却流体的流量最大,和/或冷却流体的温度最低,达到全速冷却。全速制冷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快速冷却至目标温度。当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降至目标温度时,所述温度差值为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的所述温度信号可以为维持温度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减小运行功率,以减小冷却流体的流量,和/或升高冷却流体温度,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达到稳态平衡冷却。
可以理解,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可以是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也就是说,所述目标温度具有一定的精度范围。例如,假设预设的目标冷却温度为1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设置的目标冷却温度精度为±0.5℃。则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冷却至10℃,并保持在9.5℃-11.5℃即认为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保持在所述目标温度。
以下以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用于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加工系统的冷却为例,说明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加工系统在工作时,由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伸缩棒会产生涡流效应、趋肤效应和倍频现象等电磁效应,超声波在金属介质中的传播声学特性以及所述励磁线圈的电学特性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对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加工系统进行冷却降温。经过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冷却的的流体注入所述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加工系统的导流通道。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可以设置于伸缩棒上,用于测量伸缩棒的温度。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测量得到的伸缩棒温度信息通过所述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311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将接收到的伸缩棒温度信息与预设的目标冷却温度相比较,得到温度差值,并向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输出温度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根据输出温度信号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控制冷却速度,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冷却温度。例如,在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上设置预设的目标冷却温度为10℃,即,对伸缩棒的冷却目标冷却温度为10℃。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测量得到的伸缩棒当前温度为40℃。待冷却物体的温度与目标冷却温度差值为3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向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输出全速冷却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全速冷却。当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测量得到的伸缩棒温度等于10℃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向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输出维持温度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控制冷却使得使得伸缩棒的温度维持在10℃。实现对所述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加工系统的稳态平衡冷却。
本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包括流体冷却装置100、温度反馈装置200和工业控制装置300。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用于测量并反馈待冷却物体的温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输入的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通过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可以实时测量待冷却物体的温度,并反馈给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所述工业控制系统300根据待冷却物体的温度情况,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使得对所述待冷却物体实现稳态平衡冷却。相对传统技术持续提供冷却的方式,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根据所述冷却物体当前的温度调整功率等,实现冷却速度和冷却温度的调整,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提高了冷却效率,保证了待冷却物体温度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用于测量环境温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312。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的信号输出端与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312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312输入的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启动。
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可以用于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运行之前的初始化检测。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置于环境中,用于实时测量当前环境温度。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的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312相连接,以将测量的环境温度信息反馈给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接收到环境温度信息后,将环境温度与预设的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冷却启动温度相比较,判断是否启动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所述冷却启动温度的设定可以参考所述冷却流体的凝固点设置。当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冷却启动温度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启动冷却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启动冷却。当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冷却启动温度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的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不输出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不工作。例如,假设所述冷却流体的凝固点为-13℃,预设的冷却启动温度为-10℃。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在运行前,假设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测得的环境温度为-12℃,说明当前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的冷却启动温度。启动冷却可能会造成所述冷却流体凝固。且当前环境温度较低,待冷却物体在当前环境温度下不需要冷却即可达到目标冷却温度。因此,不需要启动冷却,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不输出信号。假设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测得的所述环境温度为2℃,则启动冷却。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可以实现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在运行前的环境温度检测。根据环境温度情况,输出相应的信号,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启动与否。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防止出现在环境温度较低,不需要冷却时,仍然进行冷却的情况,进一步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防止了低温环境下所述冷却流体凝固的情况,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流量控制装置500。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00包括流量测量器510和流量控制器520。所述流量测量器510用于测量流体的流量。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流量信号输入端330。所述流量测量器5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量信号输入端330相连。所述流量控制器520用于控制流体的流量。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流量信号输出端340。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与所述流量控制器52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用于根据所述流量测量器510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流量控制器520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
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00用于测量和调节冷却流体的流量。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00可以与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相连接。经过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冷却后的流体进入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00。
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00包括所述流量测量器510和所述流量控制器520。所述流量测量器510可以为流量传感器,也可以为其他能够测量流体流量的装置。所述流量测量器5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的所述流量信号输入端330连接。所述流量控制器520用于对冷却流体流量进行控制。所述流量控制器520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电路。所述流量控制器520的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连接。
所述流量测量器510测量冷却流体的流量信息,并通过所述流量信号输入端330传输给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接收所述流量信息,并与预设的目标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流量输出信号。所述目标流量可以设置为系统维持目标温度时冷却流体的流量值。所述流量输出信号通过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传输至所述流量控制器520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流量控制器520的控制电路根据得到的流量信号控制流量的大小。当所述流量测量器510测量的流体流量大于预设的目标流量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向所述流量控制器520输入节流信号,所述流量控制器520减小流体的流量。当所述流量测量器510测量的流体流量小于预设的目标流量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向所述流量控制器520输入増流信号,所述流量控制器520增大流体的流量。改变冷却流体的流量可以实现冷却速度的改变。冷却流体流量增大,冷却速度加快,冷却流体流量减小,冷却速度减慢。
例如,当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维持目标温度时,对应的流量值为0.5m3/h,则设定目标流量为0.5m3/h。当所述流量测量器510测得管道内冷却流体流量增大或减小时,所述所述流量控制器520调节流量,使得所述冷却流体流量维持在0.5m3/h,从而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包括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00。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所述流量测量器510和所述流量控制器520。通过所述流量测量器510实现对流量的测量,并传输至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控制所述流量控制器520实现对流体流量的控制。通过对流体流量的控制,进一步实现冷却流体流量的稳定,从而实现对待冷却物体冷却温度维持的稳定性,提高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600。所述压力控制装置600包括压力测量器610和压力控制器620。所述压力测量器610用于测量流体的压力。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压力信号输入端350。所述压力测量器6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压力信号输入端350相连。所述压力控制器620用于控制流体的压力。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压力信号输出端360。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与所述压力控制器62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测量器610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压力控制器620对流体的压力进行控制。
所述压力控制装置600用于测量和调节流体管道内的冷却流体的压力。所述压力控制装置600可以设置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00和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之间的管道。所述压力控制装置600也可以设置于流体源和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之间的管道。由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00对管道内流体流量节流造成管道内流体压力的改变。需要对管道内流体的压力随时进行检测和控制,以保证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的安全。
所述压力控制装置600包括所述压力测量器610和所述压力控制器620。所述压力测量器610可以为压力传感器,也可以为其他能够测量流体压力的装置。所述压力测量器6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的所述压力信号输入端350连接。所述压力控制器620用于对流体管道内的冷却流体压力进行控制。所述压力控制器620可以包括用于控制压力的控制电路。所述压力控制器620的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连接。
所述压力测量器610测量冷却流体的压力信息,并通过所述压力信号输入端350传输给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接收所述压力信息,并与预设的目标压力进行比较,得到压力输出信号。所述目标压力可以根据管道的承压值进行设置。所述压力输出信号通过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传输至所述压力控制器620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压力控制器620的控制电路根据得到的压力信号控制流体管道内流体的压力的大小。当所述压力测量器610测量的流体压力大于预设的目标压力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向所述压力控制器620输入泄压信号,所述压力控制器620减小流体的压力。当所述压力测量器610测量的流体压力小于预设的目标压力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向所述压力控制器620输入增压信号,所述压力控制器620增大流体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包括所述压力控制装置600。所述压力控制装置600包括所述压力测量器610和所述压力控制器620。通过所述压力测量器610实现对压力的测量,并传输至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控制所述压力控制器620实现对管道内流体压力的控制。通过对管道内流体压力的控制,可以保证流体管道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可以包括压力报警装置。当所述当所述压力测量器610测量的流体压力大于所述目标压力时,所述压力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示操作人员压力增大,有危险,需要及时调整压力。通过设置所述压力报警装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湿度控制装置700。所述湿度控制装置700包括湿度测量器710和湿度控制器720。所述湿度测量器710用于测量流体的湿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湿度信号输入端370。所述湿度测量器7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湿度信号输入端370相连。所述湿度控制器720用于控制流体的湿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湿度信号输出端380。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与所述湿度控制器72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可根据所述湿度测量器710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湿度控制器720对流体的湿度进行控制。
所述湿度控制装置700用于测量和调节冷却流体的湿度。所述湿度控制装置700可以与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流体输出端连接。
所述湿度控制装置700包括所述湿度测量器710和所述湿度控制器720。所述湿度测量器710可以为湿度传感器,也可以为其他能够测量流体湿度的装置。所述湿度测量器7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的所述湿度信号输入端370连接。所述湿度控制器720可以为干燥箱,也可以是其他可以改变流体湿度的装置。用于对冷却流体湿度进行控制。所述湿度控制器720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湿度的控制电路。所述湿度控制器720的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连接。
所述湿度测量器710测量冷却流体的湿度信息,并通过所述湿度信号输入端370传输给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接收所述湿度信息,并与预设的目标湿度进行比较,得到湿度输出信号。所述湿度输出信号通过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传输至所述湿度控制器720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湿度控制器720的电路根据得到的湿度信号控制流体湿度。当所述湿度测量器710测量的流体湿度大于预设的目标湿度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向所述湿度控制器720输入启动干燥信号,所述湿度控制器720对流体进行干燥,减小流体的湿度。当所述湿度测量器710测量的流体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目标湿度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向所述湿度控制器720输入停止干燥信号,所述湿度控制器720停止干燥。
可以理解,所述湿度控制装置700主要用于测量和调节气体的湿度。当流体为液体时,所述湿度测量器710测得的湿度信息近似常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包括所述湿度控制装置700。所述湿度控制装置700包括所述湿度测量器710和所述湿度控制器720。通过所述湿度测量器710实现对湿度的测量,并传输至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控制所述湿度控制器720实现对流体湿度的控制。通过对流体湿度的控制,可以减少流体对管道腐蚀,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温度测量装置800。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用于测量经冷却的流体温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313。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313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输入的温度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冷却温度。
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的型号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设置于冷却流体处,用于实时测量冷却流体的温度。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相连接,以将测量的冷却流体温度信息反馈给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接收到冷却流体温度信息后,将所述冷却流体温度与预设的目标流体温度相比较。当冷却流体温度大于预设的目标流体温度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降温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降低冷却流体温度。当所述冷却流体温度小于预设的目标流体温度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升温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升高冷却流体温度。通过对冷却流体温度的动态调节,使得所述冷却流体温度维持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包括温度测量装置80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根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输入的温度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冷却温度,使得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保持稳定,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冷却温度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过滤装置900。所述过滤装置900与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流体输出端连接,用于过滤经冷却的流体。
所述过滤装置900可以是过滤器,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对流体进行过滤的装置。所述过滤装置900用于对冷却流体的杂质进行过滤。经过冷却的流体流经所述过滤装置900。所述过滤装置900去除掉冷却流体中的杂质,从而减少流体中的杂质对管道的腐蚀,提高了管道的寿命,从而提高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请参见图2,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进行稳态平衡冷却的方法,包括:
S10,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冷却温度。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可以通过人工设置目标冷却温度。操作人员根据使用需求,通过输入或者按键增减的方式预设对待冷却物体冷却的目标冷却温度。例如,希望待冷却物体冷却至10℃,则设定目标冷却温度为10℃。
S30,通过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测量待冷却物体的温度,并通过所述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311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实时测量待冷却物体的温度。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的所述反馈温度信号信号输入端311连接。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测得的温度信息通过所述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311传输至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S40,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与所述目标冷却温度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通过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温度信号。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接收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输出端提供的温度信息,并与预设的目标冷却温度比较,得到温度差值。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根据所述温度差值,得到用于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温度信号。所述温度信号与所述温度差值相对应,当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大于所述目标冷却温度,且所述温度差值较大时,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输出的所述温度信号可以为全速制冷信号。当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降至目标温度时,所述温度差值为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的所述温度信号可以为维持温度信号。
S50,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的温度信号控制冷却,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冷却温度。
当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接收到的所述温度信号为全速制冷信号时,所述流体冷却控制装置100的控制电路调整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功率至最大,使得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流出的冷却流体的流量最大,和/或冷却流体的温度最低,达到全速冷却。全速制冷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快速冷却至目标温度。当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接收到的所述温度信号为维持制冷信号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减小运行功率,以减小冷却流体流量,和/或升高冷却流体温度,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从而达到稳态平衡冷却。
本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冷却温度。通过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测量待冷却物体的温度并通过所述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311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与所述目标冷却温度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通过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温度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的温度信号控制冷却,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冷却温度。相对传统技术持续提供冷却的方式,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根据所述冷却物体当前的温度调整功率等,实现冷却速度和冷却温度的调整,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提高了冷却效率,保证了待冷却物体温度的稳定性。
请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S3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201,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冷却启动温度。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可以通过人工设置目标冷却温度。操作人员根据使用需求,通过输入或者按键增减的方式预设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冷却启动温度温度。所述冷却启动温度的设定可以参考所述冷却流体的凝固点设置。例如,所述冷却流体的凝固点为-10℃,则设定所述冷却启动温度为-10℃或高于-10℃。
S202,通过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测量环境温度,并通过所述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312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置于环境中,实时测量当前环境温度。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的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312相连接。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测得的环境温度信息通过所述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312反馈给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S203,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冷却启动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若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冷却启动温度,则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启动冷却信号;若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所述冷却启动温度,则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不输出信号。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接收到环境温度信息后,将环境温度与所述冷却启动温度相比较,判断是否启动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当环境温度大于所述冷却启动温度时,说明当前环境温度下,待冷却物体需要冷却,且当前环境温度下,所述冷却流体不会出现凝固。因此,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启动冷却信号。当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冷却启动温度时,说明当前环境温度下,待冷却物体不需要冷却,和/或当前环境温度下,所述冷却流体可能会出现凝固。因此,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的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不输出信号。
S204,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的信号控制冷却的启动。
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接收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的信号。当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接收到启动冷却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启动冷却。当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未接收到启动冷却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不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冷却启动温度。通过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测量环境温度,并通过所述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312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冷却启动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输出是否启动冷却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的信号控制冷却的启动。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防止出现在环境温度较低,不需要冷却时,仍然进行冷却的情况,进一步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防止了低温环境下所述冷却流体凝固的情况,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请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流量控制装置500。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00包括流量测量器510和流量控制器520。S5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601,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流量。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可以通过人工设置目标流量。操作人员根据使用需求,通过输入或者按键增减的方式设定冷却流体的目标流量。例如,希望管道内冷却流体的流量为0.5m3/h,则设定目标流量为0.5m3/h。
S602,通过所述流量测量器510测量冷却流体的流量,并通过所述流量信号输入端330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所述流量测量器510实时测量管道中冷却流体的流量。所述流量测量器5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的所述流量信号输入端330连接。所述流量测量器510测得的流量信息通过所述流量信号输入端330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S603,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目标流量和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小于所述目标流量,则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输出増流信号;若所述目标流量大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则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输出节流信号。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接收所述流量信息,并与预设的目标流量进行比较,得到流量输出信号。当所述流量测量器510测量的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小于预设的目标流量时,说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偏小,需要増流。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输出増流信号。当所述流量测量器510测量的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大于预设的目标流量时,说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偏大,需要节流。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输出节流信号。
S604,所述流量控制器520根据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输出的信号控制流量。
所述流量输出信号通过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传输至所述流量控制器520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流量控制器520的控制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流量信号控制流量。当所述流量控制器520接收到増流信号,所述流量控制器520增大流体的流量。当所述流量控制器520接收到节流信号,所述流量控制器520减小流体的流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流量。通过所述流量测量器510测量冷却流体的流量,并通过所述流量信号输入端330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目标流量和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输出増流或节流信号。所述流量控制器520根据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输出的信号控制流量。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实现了对冷却流体流量的控制。通过对流体流量的控制,可以实现冷却速度的控制,提高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冷却的可控性和灵活性。
请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600。所述压力控制装置600包括压力测量器610和压力控制器620。S5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701,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压力。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可以通过人工设置所述目标压力。操作人员根据使用需求,通过输入或者按键增减的方式设定管道内冷却流体的所述目标压力。例如,管道可以承压8MPa,则可以设定所述目标压力为6MPa。
S702,通过所述压力测量器610测量冷却流体的压力,并通过所述压力信号输入端350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所述压力测量器610实时测量管道中冷却流体的压力。所述流量测量器5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的所述压力信号输入端350连接。所述压力测量器610测得的压力信息通过所述压力信号输入端350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S703,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目标压力和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若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小于所述目标压力,则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输出增压信号;若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大于所述目标压力,则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输出泄压信号。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接收所述压力信息,并与预设的目标压力进行比较,得到压力输出信号。当所述压力测量器610测量的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小于所述目标压力时,说明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偏小,需要增压。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输出增压信号。当所述压力测量器610测量的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大于所述目标压力时,说明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偏大,需要泄压。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输出泄压信号。
S704,所述压力控制器620根据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输出的信号控制压力。
所述压力输出信号通过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传输至所述压力控制器620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压力控制器620的控制电路根据接收到的压力信号控制压力。当所述压力控制器620接收到増压信号,所述压力控制器620增大管道内流体的压力。当所述压力控制器620接收到压力信号,所述压力控制器620减小管道内流体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压力。通过所述压力测量器610测量冷却流体的压力,并通过所述压力信号输入端350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目标压力和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输出增压或泄压信号。所述压力控制器620根据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输出的信号控制压力。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实现了对管道内流体压力的控制。通过对管道内流体压力的控制,可以保证流体管道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请参见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湿度控制装置700。所述湿度控制装置700包括湿度测量器710和湿度控制器720。S5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801,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湿度。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可以通过人工设置所述目标湿度。操作人员根据使用需求,通过输入或者按键增减的方式设定冷却流体的所述目标湿度。例如,希望管道内冷却流体的湿度为30%,则设定所述目标湿度为30%。
S802,通过所述湿度测量器710测量冷却流体的湿度,并通过所述湿度信号输入端370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所述湿度测量器710实时测量管道中冷却流体的湿度。所述湿度测量器7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的所述湿度信号输入端370连接。所述湿度测量器710测得的湿度信息通过所述湿度信号输入端370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S803,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目标湿度和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湿度,则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输出停止干燥信号;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大于所述目标湿度,则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输出启动干燥信号。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接收所述湿度信息,并与预设的目标湿度进行比较,得到湿度输出信号。当所述湿度测量器710测量的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湿度时,说明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满足湿度要求,不需要干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输出停止干燥信号。当所述湿度测量器710测量的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大于所述目标湿度时,说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偏大,需要干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输出启动干燥信号。
S804,所述湿度控制器720根据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输出的信号控制湿度。
所述湿度输出信号通过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传输至所述湿度控制器720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湿度控制器720的控制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湿度信号控制湿度。当所述湿度控制器720接收到停止干燥信号,所述流湿度控制器720停止干燥。当所述湿度控制器720接收到启动干燥信号,所述湿度控制器720启动干燥。
本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湿度。通过所述湿度测量器710测量冷却流体的湿度,并通过所述湿度信号输入端370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目标湿度和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输出是否干燥信号。所述湿度控制器720根据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输出的信号控制湿度。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实现了对流体湿度的控制。通过对流体湿度的控制,可以减少流体对管道腐蚀,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的稳定性。
请参见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温度测量装置800。S5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901,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流体温度。
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可以通过人工设置所述目标流体温度。操作人员根据使用需求,通过输入或者按键增减的方式预设对冷却流体的所述目标流体温度。例如,希望冷却流体的温度为10℃,则设定所述目标流体温度为10℃。
S902,通过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测量冷却流体的温度,并通过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313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实时测量冷却流体的温度。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的所述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313连接。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测得的温度信息通过所述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313传输至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S903,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目标流体温度和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流体温度,则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降温信号;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流体温度,则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升温信号。
S904,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的信号控制冷却流体的温度。
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大于所述目标冷却温度,说明所述冷却流体需要再降低温度,则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降温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降低冷却流体温度。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流体温度,说明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低于所述目标冷却温度,需要升高温度,则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升温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升高冷却流体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流体温度。通过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测量冷却流体的温度,并通过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313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目标流体温度和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得到温度调整输出信号。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的信号控制冷却温度。所述稳态平衡冷却方法实现了对冷却流体温度的控制,使得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保持稳定,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冷却温度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体冷却装置(100),用于冷却流体;
温度反馈装置(200),用于测量并反馈待冷却物体的温度;
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工业控制装置(300),包括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311)、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312)和温度信号输出端(320),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311)相连,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与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312)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312)输入的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启动,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输入的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控制装置(500),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00)包括:
流量测量器(510),用于测量流体的流量,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流量信号输入端(330),所述流量测量器(5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量信号输入端(330)相连;
流量控制器(520),用于控制流体的流量,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流量信号输出端(340),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与所述流量控制器(52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用于根据所述流量测量器(510)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流量控制器(520)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600),所述压力控制装置(600)包括:
压力测量器(610),用于测量流体的压力,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压力信号输入端(350),所述压力测量器(6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压力信号输入端(350)相连;
压力控制器(620),用于控制流体的压力,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压力信号输出端(360),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与所述压力控制器(62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测量器(610)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压力控制器(620)对流体的压力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湿度控制装置(700),所述湿度控制装置(700)包括:
湿度测量器(710),用于测量流体的湿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湿度信号输入端(370),所述湿度测量器(7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湿度信号输入端(370)相连;
湿度控制器(720),用于控制流体的湿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湿度信号输出端(380),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与所述湿度控制器(72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可根据所述湿度测量器(710)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湿度控制器(720)对流体的湿度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测量装置(800),用于测量经冷却的流体温度,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313),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313)相连,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输入的信号调节控制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冷却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装置(900),与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的流体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滤装置(900)用于过滤经冷却的流体。
7.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进行稳态平衡冷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冷却温度;
S201,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冷却启动温度;
S202,通过所述环境温度测量装置(400)测量环境温度,并通过所述环境温度信号输入端(312)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S203,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冷却启动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若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冷却启动温度,则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启动冷却信号;若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冷却启动温度,则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不输出信号;
S204,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的信号控制冷却的启动;
S30,通过所述温度反馈装置(200)测量待冷却物体的温度,并通过所述反馈温度信号输入端(311)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S40,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与所述目标冷却温度的差值,并根据所述差值,通过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温度信号;
S50,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的温度信号控制冷却,使得所述待冷却物体的温度维持在目标冷却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流量控制装置(500),所述流量控制装置(500)包括流量测量器(510)和流量控制器(52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流量信号输入端(330)和流量信号输出端(340),S5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601,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流量;
S602,通过所述流量测量器(510)测量冷却流体的流量,并通过所述流量信号输入端(330)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S603,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目标流量和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小于所述目标流量,则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输出増流信号;若所述目标流量大于所述冷却流体的流量,则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输出节流信号;
S604,所述流量控制器(520)根据所述流量信号输出端(340)输出的信号控制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600),所述压力控制装置(600)包括压力测量器(610)和压力控制器(62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压力信号输入端(350)和压力信号输出端(360),S5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701,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压力;
S702,通过所述压力测量器(610)测量冷却流体的压力,并通过所述压力信号输入端(350)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S703,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目标压力和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若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小于所述目标压力,则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输出增压信号;若所述冷却流体的压力大于所述目标压力,则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输出泄压信号;
S704,所述压力控制器(620)根据所述压力信号输出端(360)输出的信号控制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湿度控制装置(700),所述湿度控制装置(700)包括湿度测量器(710)和湿度控制器(720),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湿度信号输入端(370)和湿度信号输出端(380),S5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801,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湿度;
S802,通过所述湿度测量器(710)测量冷却流体的湿度,并通过所述湿度信号输入端(370)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S803,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目标湿度和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湿度,则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输出停止干燥信号;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湿度大于所述目标湿度,则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输出启动干燥信号;
S804,所述湿度控制器(720)根据所述湿度信号输出端(380)输出的信号控制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稳态平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态平衡冷却系统(10)还包括温度测量装置(800),S5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901,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获取预设的目标流体温度;
S902,通过所述温度测量装置(800)测量冷却流体的温度,并通过流体温度信号输入端(313)输入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
S903,通过所述工业控制装置(300)比较所述目标流体温度和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流体温度,则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降温信号;若所述冷却流体的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流体温度,则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升温信号;
S904,所述流体冷却装置(100)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输出端(320)输出的信号控制冷却流体的温度。
CN201810574558.9A 2018-06-06 2018-06-06 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08662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4558.9A CN108662834B (zh) 2018-06-06 2018-06-06 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4558.9A CN108662834B (zh) 2018-06-06 2018-06-06 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2834A CN108662834A (zh) 2018-10-16
CN108662834B true CN108662834B (zh) 2020-05-19

Family

ID=6377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74558.9A Active CN108662834B (zh) 2018-06-06 2018-06-06 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28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0554B (zh) * 2021-04-26 2022-1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储设备间室内温度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冷储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7251A (en) * 1973-07-02 1974-08-06 W Koski Apparatus for cooling a living organ
CN202692261U (zh) * 2012-07-11 2013-01-23 十堰晨鹏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进气空调压力控制装置
CN206739721U (zh) * 2017-05-16 2017-12-12 江苏江淮磁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循环冷却用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2834A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49148A (ko) 매스 플로우 컨트롤러 및 유량 제어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저장 매체
US8265795B2 (en) Mass flow controller
JP2016503859A5 (zh)
SG10201900046YA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flow rate of gas
CN108662834B (zh) 稳态平衡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CN113049255B (zh) 一种液流试验流量调节装置、预调方法和试验方法
JP2016526774A (ja) 燃料電池パワー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空気流動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1352814A (zh) 用于机床的温度控制系统
CN104460751B (zh) 应用于化学药液供给系统的化学药液温度控制装置
CN107735943A (zh) 电源系统及用于调节电源系统的放大级的输出变量的方法
CN104375529B (zh) 一种发动机喷嘴试验的压力控制系统
US8056579B2 (en) Mass flow controller
CN201335834Y (zh) 一种电缆循环加热试验控制测量装置
CN108425876A (zh) 一种适用于泵管路系统的蝶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A2935762C (en) Variable speed multi-pump application for providing energy saving by calculating and compensating for friction loss using speed reference
EP2492603A2 (en) Humidity Generator
US11079021B2 (en) Barrier system for mechanical seal
CN207164603U (zh) 一种高精度闭环控制湿度发生器
JP2018505372A (ja) 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用の試験装置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試験装置
JP5163574B2 (ja) 流体制御装置
JP5191969B2 (ja) ガス処理装置
EP4230924A3 (en) Devic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heat source system
CN101620445B (zh) 一种油、水和气三相流量稳定系统
CN202772414U (zh) 采用逻辑智能控制技术设计的激光器控制系统
CN204610231U (zh) 一种核电泵性能试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