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2795A - 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2795A
CN108662795A CN201810391467.1A CN201810391467A CN108662795A CN 108662795 A CN108662795 A CN 108662795A CN 201810391467 A CN201810391467 A CN 201810391467A CN 108662795 A CN108662795 A CN 108662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ond
accumulation tank
heat absorption
solar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14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2795B (zh
Inventor
原郭丰
王志峰
张圣耀
唐文学
付向东
朱会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ivestar Sola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ivestar Sola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ivestar Sola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ivestar Sola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914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2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2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2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2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27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包括若干个定日镜、二次反射聚光器、储热池、吸热池、多孔吸热器、水循环泵和蓄热池分层器,若干个定日镜均匀分布在储热池的左右两侧,二次反射聚光器设置在储热池的上方,吸热池浸没在储热池的内部,多孔吸热器设置在吸热池的内部,吸热池的底部开设有热水出口,热水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水循环泵、三通阀和蓄热池分层器。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将集热过程与吸热蓄热过程进行分离,有效减少系统整体的流体管道量,并均处于储热池内部,有效解决了系统的防冻问题,同时不需要采用二回路设计及防冻液传热流体,大大节省了吸热蓄热过程的成本消耗,且减少了系统管道的热损和系统整体占用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太阳能集热蓄热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采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用于建筑供热和生活热水供应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形式。规模化太阳能区域供热技术的应用是减少建筑采暖化石能源消耗、改善采暖季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太阳辐照受到昼夜变化、季节波动及天气变化等波动因素的影响,太阳能能流密度较低,需要较大的安装面积,同时采暖系统具有季节性使用特性,冬季北方采暖地区环境温度偏低等问题。
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不同的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例如一些基于平板和真空管类型的集热储热系统,此种系统整体流体管道较多,且需要采用二回路设计及防冻液传热流体,大大增加了吸热蓄热过程的成本消耗,此外,因为管道设置较多,使得热量在管道通过的过程中进行损失,大大降低了系统的热效率,且难以避免外置式吸热器透光表面因热冲击、结垢等因素造成的损坏问题,系统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有效克服在北方地区的低温环境下大容量太阳能供热系统中集热-吸热-蓄热系统的防冻问题,且光热转换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有效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的高效、可靠的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包括聚光吸热装置、光热转换装置和水力组织装置,所述聚光吸热装置设置在光热转换装置的上方,所述水力组织装置装设在光热转换装置的内部,所述光热转换装置包括储热池、吸热池和多孔吸热器,所述吸热池通过支撑结构固定安装并浸末在储热池的内部,所述吸热池的上开口平面低于储热池的水面,所述多孔吸热器设置在吸热池的内部,所述水力组织装置包括水循环泵、三通阀和蓄热池分层器,所述吸热池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储热池相连通的冷水进口通道,所述吸热池的底部开设有热水出口,所述热水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水循环泵、三通阀和蓄热池分层器。
作为优选地,所述聚光吸热装置包括若干个定日镜、二次反射聚光器,所述若干个定日镜均匀分别在储热池的两侧,所述二次反射聚光器设置在储热池的上方,并罩设在多孔吸热器的正上方,所述定日镜的镜面与二次反射聚光器的镜面相配合。
作为优选地,所述吸热池的上开口覆盖有透明盖板。
作为优选地,所述吸热池的墙体设置为低导热保温材料。
作为优选地,所述多孔吸热器设置为多孔黑洞结构。
作为优选地,所述储热池的上方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在吸热池上开口的上方开设有与吸热池上开口大小相等、形状相配的顶盖开口。
作为优选地,所述顶盖开口上安装有保温电动顶盖。
作为优选地,所述吸热池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储热池相连通的冷水进口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简单,包括若干个定日镜、二次反射聚光器、储热池、吸热池、多孔吸热器、水循环泵和蓄热池分层器,若干个定日镜均匀分布在储热池的左右两侧,二次反射聚光器设置在储热池的上方,吸热池通过支撑结构固定安装并浸没在储热池的内部,吸热池的上开口平面低于储热池的水面,多孔吸热器设置在吸热池的内部,吸热池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储热池相连通的冷水进口通道,吸热池的底部开设有热水出口,热水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水循环泵、三通阀和蓄热池分层器,通过定日镜和二次反射聚光器的设置,对太阳光进行二次聚光,通过多孔吸热器吸收来自二次反射聚光器发射的太阳光,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以对流和导流的方式传递给周围的水体,通过水循环泵和蓄热池分层器的设置,在不同的季节和用热需求下,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将集热过程与吸热蓄热过程进行分离,有效减少系统整体的流体管道量,并均处于储热池内部,有效解决了系统的防冻问题,同时不需要采用二回路设计及防冻液传热流体,大大节省了吸热蓄热过程的成本消耗,且减少了系统管道的热损和系统整体占用的空间。
2、本发明通过将吸热池浸没在储热池的内部,多孔吸热器置于吸热池的内部的双沉浸模式,吸热器热损失对象为储热池,仍然为系统有效得热,同时,吸热和储热系统之间无管道和换热损失,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光热转换效率,保证了系统冬季的运行效率。
3、本发明通过将吸热池浸没在储热池的内部,实现吸热与储热一体的结构,吸热器上开口的透明盖板的温度与周围吸热和储热池内的水温基本一致,有效避免外置式吸热器透光表面因热冲击、结垢等因素造成的损坏问题,且解决了透明盖板表面温度因二次聚光后的光斑不均匀、辐照骤变等因素导致应力不均造成透明盖板发生破损的问题,简化了吸热池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有效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包括若干个定日镜13、二次反射聚光器14、储热池4、吸热池5、多孔吸热器6、水循环泵8和蓄热池分层器10,若干个定日镜13均匀分布在储热池4的左右两侧,二次反射聚光器14设置在储热池4的上方,吸热池5通过支撑结构7固定安装并浸没在储热池4的内部,吸热池5的上开口平面低于储热池4的水面,多孔吸热器6设置在吸热池5的内部,吸热池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储热池4相连通的冷水进口通道11,吸热池5的底部开设有热水出口12,热水出口12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水循环泵8、三通阀9和蓄热池分层器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聚光吸热装置1设置在光热转换装置2的上方,水力组织装置3装设在光热转换装置2的内部,光热转换装置2包括储热池4、吸热池5和多孔吸热器6,吸热池5通过支撑结构7固定安装并浸没在储热池4的内部,吸热池5的上开口平面低于储热池4的水面,多孔吸热器6设置在吸热池5的内部,水力组织装置3包括水循环泵8、三通阀9和蓄热分层器10,吸热池5的底部开设有热水出口12,热水出口12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水循环泵8、三通阀9和蓄热池分层器10,其中,聚光吸热装置1包括若干个定日镜13和二次反射聚光器14,若干个定日镜13均匀分布在储热池4的两侧,二次反射聚光器14设置在储热池4的上方,并罩设在多孔吸热器6的正上方,定日镜13的镜面与二次反射聚光器14的镜面相配合,通过定日镜13和二次反射聚光器14的设置,对太阳光进行二次聚光,通过多孔吸热器6吸收来自二次反射聚光器14反射的太阳光,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以对流和导流的方式传递给周围的水体,通过水循环泵8和蓄热池分层器10的设置,在不同的季节和用热需求下,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将集热过程与吸热蓄热过程进行分离,有效减少系统整体的流体管道量,并均处于储热池4内部,有效解决了系统的防冻问题,同时不需要采用二回路设计及防冻液传热流体,大大节省了吸热蓄热过程的成本消耗,且减少了系统管道的热损和系统整体占用的空间,通过将吸热池5浸没在储热池4的内部,多孔吸热器6置于吸热池5的内部的双沉浸模式,吸热池5热损失对象为储热池4,仍然为系统有效得热,同时,吸热和储热系统之间无管道和换热损失,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光热转换效率,保证了系统冬季的运行效率。
较佳地,吸热池5内热水的输送方向根据用热需求、热水温度等判断,通过三通阀9调节热水的供应方向,有效实现太阳能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用热需求下,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对热能进行最大化利用。
较佳地,吸热池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储热池4相连通的冷水进口通道11,当水循环泵8启动,并将吸热池5内的热水向外抽吸时,储热池4内的储热水将通过冷水进口通道11自动补入吸热池5内,有效保障了吸热池5始终处于满液状态,并实现水体的加热循环过程。
较佳地,吸热池5的上开口覆盖有透明盖板15,通过透明盖板15的设置,有效抑制吸热池5和储热池4之间的对流热交换,将吸热池5浸没在储热池4的内部,实现吸热与储热一体的结构,同时透明盖板15浸没在储热池4内部,通过沉浸式安装,使得吸热池5上开口的透明盖板15的温度与周围吸热和储热池4内的水温基本一致,有效避免外置式吸热器透光表面因热冲击、结垢等因素造成的损坏问题,且解决了透明盖板15表面温度因为二次反射聚光器14光斑分布不均匀及辐照骤变等因素导致应力不均造成透明盖板15破损的问题,保障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较佳地,吸热池5的墙体设置为低导热保温材料,有效抑制吸热池5与储热池4之间的热量传递,提升吸热池5的保温和升温特性,在采暖季时,可以使吸热池5内的水温直接达到供热温度的需求,为用户进行供热,有效避免因为储热池4的温度过低,吸热池5和储热池4之间换热量过大而影响吸热池5和储热池4之间的升温特性,吸热池5的持续保温有效提升太阳能系统的有效供热时长,并减少储热系统的容量。
其中,多孔吸热器6设置为多孔黑洞结构,使其对太阳光的吸收率比金属涂层吸热器更高,有效保证系统的光热转换效率。
较佳地,储热池4的上方设有顶盖16,有效减小储热池4内的热损失和蒸发损失,顶盖16在吸热池5上开口的上方开设有与吸热池5上开口大小相等、形状相配的顶盖开口,使太阳光经过二次聚光能够发射到达吸热池内的多孔吸热器6的表面,同时,在顶盖开口上安装有保温电动顶盖17,当太阳能系统停止运行时,及时关闭保温电动顶盖17,以此减小吸热池5的热损失。
系统运行时,打开保温电动盖板17,太阳光照射在定日镜13上,经定日镜13以二维跟踪形式实时跟踪太阳,并将太阳光反射到二次发射聚光器14,二次反射聚光器14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池5内的多孔吸热器6的表面,多孔吸热器6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以对流及传导的方式传递给吸热池5内的水工质,当吸热池5内的水温度达到设定数值时,启动水循环泵8,将吸热池5内热水输运至储热池4或直接向外供热,当处于非用热时间时,吸热池5内的水温达到设定值,启动水循环泵8,将吸热池5内的热水通过蓄热池分层器10输运至储热池4内,当处于用热模式时,吸热池5内的水温达到设定值,三通阀9换向,吸热池5内的热水输送至换热器,对外供热。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包括若干个定日镜13、二次反射聚光器14、储热池4、吸热池5、多孔吸热器6、水循环泵8和蓄热池分层器10,若干个定日镜13均匀分布在储热池4的左右两侧,二次反射聚光器14设置在储热池4的上方,吸热池5通过支撑结构7固定安装并浸没在储热池4的内部,吸热池5的上开口平面低于储热池4的水面,多孔吸热器6设置在吸热池5的内部,吸热池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储热池4相连通的冷水进口通道11,吸热池5的底部开设有热水出口12,热水出口12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水循环泵8、三通阀9和蓄热池分层器10,通过定日镜13和二次反射聚光器14的设置,对太阳光进行二次聚光,通过多孔吸热器6吸收来自二次反射聚光器14发射的太阳光,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以对流和导流的方式传递给周围的水体,通过水循环泵8和蓄热池分层器10的设置,是太阳能系统能够在不同的季节和用热需求下,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将集热过程与吸热蓄热过程进行分离,有效减少系统整体的流体管道量,并均处于储热池4内部,有效解决了系统的防冻问题,同时不需要采用二回路设计及防冻液传热流体,大大节省了吸热蓄热过程的成本消耗,且减少了系统管道的热损和系统整体占用的空间,通过将吸热池5浸没在储热池4的内部,多孔吸热器6置于吸热池5的内部的双沉浸模式,吸热器5热损失对象为储热池4,仍然为系统有效得热,同时,吸热和储热系统之间无管道和换热损失,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光热转换效率,保证了系统冬季的运行效率,通过将吸热池5浸没在储热池4的内部,实现吸热与储热一体的结构,吸热器5上开口的透明盖板15的温度与周围吸热和储热池内的水温基本一致,有效避免外置式吸热器透光表面因热冲击、结垢等因素造成的损坏问题,且解决了透明盖板15表面温度因二次聚光后的光斑不均匀、辐照骤变等因素导致应力不均造成透明盖板15发生破损的问题,简化了吸热池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有效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放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吸热装置(1)、光热转换装置(2)和水力组织装置(3),所述聚光吸热装置(1)设置在光热转换装置(2)的上方,所述水力组织装置(3)装设在光热转换装置(2)的内部,所述光热转换装置(2)包括储热池(4)、吸热池(5)和多孔吸热器(6),所述吸热池(5)通过支撑结构(7)固定安装并浸末在储热池(4)的内部,所述吸热池(5)的上开口平面低于储热池(4)的水面,所述多孔吸热器(6)设置在吸热池(5)的内部,所述水力组织装置(3)包括水循环泵(8)、三通阀(9)和蓄热池分层器(10),所述吸热池(5)的底部开设有热水出口(12),所述热水出口(12)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水循环泵(8)、三通阀(9)和蓄热池分层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吸热装置(1)包括若干个定日镜(13)、二次反射聚光器(14),所述若干个定日镜(13)均匀分别在储热池(4)的两侧,所述二次反射聚光器(14)设置在储热池(4)的上方,并罩设在多孔吸热器(6)的正上方,所述定日镜(13)的镜面与二次反射聚光器(14)的镜面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池(5)的上开口覆盖有透明盖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池(5)的墙体设置为低导热保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热器(6)设置为多孔黑洞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池(4)的上方设有顶盖(16),所述顶盖(16)在吸热池(5)上开口的上方开设有与吸热池(5)上开口大小相等、形状相配的顶盖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开口上安装有保温电动顶盖(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池(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储热池(4)相连通的冷水进口通道(11)。
CN201810391467.1A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62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1467.1A CN108662795B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1467.1A CN108662795B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2795A true CN108662795A (zh) 2018-10-16
CN108662795B CN108662795B (zh) 2019-08-23

Family

ID=63781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146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62795B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279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3021A (en) * 1978-01-09 1981-01-06 Vitek, Inc. Solar heat conversion panel and method of assembly
EP2204624A1 (en) * 2007-11-02 2010-07-0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Solar collecting system
CN103629827A (zh) * 2013-12-11 2014-03-12 青海大学 一种大容量井式太阳能集热-蓄热装置
CN204574546U (zh) * 2015-04-22 2015-08-19 上海晶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二次反射聚光系统的直接吸热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CN104930894A (zh) * 2014-03-17 2015-09-23 李富玲 温度分层器、具有该温度分层器的储热器及其安装方法
CN204921167U (zh) * 2015-06-04 2015-12-30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可全天连续运行的太阳能与生物质互补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106568213A (zh) * 2016-11-04 2017-04-19 李渊 一种太阳能储能集热器及太阳能集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3021A (en) * 1978-01-09 1981-01-06 Vitek, Inc. Solar heat conversion panel and method of assembly
EP2204624A1 (en) * 2007-11-02 2010-07-0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Solar collecting system
CN103629827A (zh) * 2013-12-11 2014-03-12 青海大学 一种大容量井式太阳能集热-蓄热装置
CN104930894A (zh) * 2014-03-17 2015-09-23 李富玲 温度分层器、具有该温度分层器的储热器及其安装方法
CN204574546U (zh) * 2015-04-22 2015-08-19 上海晶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二次反射聚光系统的直接吸热式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04921167U (zh) * 2015-06-04 2015-12-30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可全天连续运行的太阳能与生物质互补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106568213A (zh) * 2016-11-04 2017-04-19 李渊 一种太阳能储能集热器及太阳能集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2795B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74915Y (zh) 太阳能热水器
CN105004066A (zh) 基于菲涅耳透射聚焦的热电一体化多功能太阳能烧烤装置
US20060011193A1 (en) Water pre-heating arrangement
CN210832580U (zh) 相变控温的真空管防爆增效热水器
CN202648198U (zh) 一种栅型太阳能集热储热装置
CN110160122A (zh) 一种微热管阵列蓄热式采暖器
CN207797205U (zh) 太阳能跨季储热系统
CN108662795B (zh) 一种吸储一体的太阳能大容量集热蓄热系统
CN112075324A (zh) 一种夜间增温滴灌系统
CN111059779A (zh) 一种防集热管水垢的太阳能热水器
CN107218734B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供暖供冷三联供系统
RU2491482C2 (ru) Система солнечного горячего водоснабжения
CN202647950U (zh) 太阳能供暖装置
CN108444118A (zh) 一种塔式聚光吸热系统
CN208382593U (zh) 一种太阳能环保节能真空玻璃锅炉
CN111795506A (zh) 一种集热管单元及集热控温相变增容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8222879U (zh) 一种太阳能防冻工作站
CN220471737U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的余热利用系统
CN204830515U (zh) 基于菲涅耳透射聚焦的热电一体化多功能太阳能烧烤装置
CN207649147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供暖供冷三联供系统
CN104864605B (zh) 集热器、热水器和利用系统与方法
CN205536602U (zh) 一种真空玻璃太阳能热水器
CN213090167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
CN109341099A (zh) 一种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17520075U (zh) 一种高效转化高光热太阳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