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58699A - 一种土壤活化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活化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58699A
CN108658699A CN201810492015.2A CN201810492015A CN108658699A CN 108658699 A CN108658699 A CN 108658699A CN 201810492015 A CN201810492015 A CN 201810492015A CN 108658699 A CN108658699 A CN 108658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owder
soil
soil activating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920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小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4920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586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58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5869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3/00Calcareous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活化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沸石粉8‑12份、沼渣30‑50份、秸秆粉20‑30份、米糠10‑15份、菜籽饼5‑10份、腐殖酸矿粉3‑8份、膨胀蛭石粉2‑6份、贝壳粉1‑5份、石膏粉2‑4份、硅藻土0.5‑1.5份、羧甲基壳聚糖0.4‑0.8份、发酵剂0.3‑0.7份、微量元素添加剂0.2‑0.6份、有机肥3‑7份。本发明提供的土壤活化粉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激活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肥力,并且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且保水保肥持续时间长,团聚能力持续时间久,制备简单,成本低、易实施、绿色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活化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活化粉。
背景技术
土壤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同时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资源,与人类关系密不可分。但由于人们对土壤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土流失、沙化、荒漠化、盐渍化及土壤污染等造成土地退化,土壤质量下降。如何有效改良劣质土壤,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土壤改良材料主要包括矿物类、天然类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有益微生物制剂等类型,但上述产品的不足之处在于功能较为单一,缺乏对土壤透气性、保水保肥性、耕性以及团聚能力等理化性状的改良与调控,综合功能性不强,而且原料成本较高,产品价格也较高。
经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510016620.5(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披露了土壤生物活化剂,由尿囊素0.1~0.3重量份和生化黄腐酸0.7~0.9重量份混合组成。使用本发明能够激活土壤微生物,保持和促进微生物的生理活性,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有机质转化;与菌肥配合施用时,可增强菌肥对土壤中难溶性磷钾的活化能力和固氮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株的营养条件,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品质。但是缺乏土壤透气性、保水性及团聚能力的改良与调控,综合性能不强。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510008313.6(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披露了一种土壤活化粉,其组分配合比例按重量份计是:有机发酵物71-90份、蔗糖糖渣30-35份、秸秆青粉36-40份,钾矿粉2-6份、磷矿粉4-9份、氯化钙5-11份、天然硫酸钾镁肥5-7份、红色硫光合细菌3-5份、纤维素12-20份、黄原胶12-15份、腐植酸17-25份、PH缓冲剂0.21-0.25份、土壤消毒剂0.55-0.85份、尿素2-6份。本发明的土壤活化粉成本低,原料易得、使用简单,该产品不仅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激活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肥力,而且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提高其抗侵蚀能力。但是存在着保水保肥持续时间短,团聚能力难以持久问题。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土壤活化粉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对现有技术的分析,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活化粉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激活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肥力,并且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且保水保肥持续时间长,团聚能力持续时间久,制备简单,成本低、易实施、绿色环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土壤活化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沸石粉8-12份、沼渣30-50份、秸秆粉20-30份、米糠10-15份、菜籽饼5-10份、腐殖酸矿粉3-8份、膨胀蛭石粉2-6份、贝壳粉1-5份、石膏粉2-4份、硅藻土0.5-1.5份、羧甲基壳聚糖0.4-0.8份、发酵剂0.3-0.7份、微量元素添加剂0.2-0.6份、有机肥3-7份。
其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沸石粉10份、沼渣40份、秸秆粉25份、米糠12.5份、菜籽饼7.5份、腐殖酸矿粉5.5份、膨胀蛭石粉4份、贝壳粉3份、石膏粉3份、硅藻土1份、羧甲基壳聚糖0.6份、发酵剂0.5份、微量元素添加剂0.4份、有机肥5份。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是:将沸石放入碱溶液中煮沸,然后洗涤、干燥和粉碎,得到改性沸石粉。
作为优选,所述秸秆粉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花秸秆或豆秸秆经自然干燥并粉碎制成,细度不大于0.5mm,含水量不高于10%。
作为优选,所述发酵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经培养后复合而成,且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1:1:1。
作为优选,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为每千克微量元素添加剂含有:铜25mg、铁400mg、锌500mg、锰500mg、碘15mg、硒1.5mg、钴10mg以及余量为载体脱脂米糠。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肥为发酵羊粪、发酵猪粪、发酵牛粪和发酵鸡粪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土壤活化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烘干,烘干温度为65℃,烘干后粉碎,过60目筛,得到混合粉;
(2)向混合粉中加入发酵剂,再加入水使含水量(质量比)约为30%,然后进行密闭发酵,得到发酵料;
(3)向发酵料中加入改性沸石粉、腐殖酸矿粉、膨胀蛭石粉、贝壳粉、石膏粉硅藻土、羧甲基壳聚糖、微量元素添加剂和有机肥,混合均匀,然后投入到调质炉中,通入温度为95℃、质量为各组份总质量的13%的水蒸气调质8分钟,然后使物料在90-100℃的温度下进入造粒机中制粒;
(5)将制粒后的颗粒烘干,然后粉碎,即得土壤活性粉。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密闭发酵的条件:发酵温度22-26℃,发酵时间15-25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土壤活化粉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激活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肥力,并且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且保水保肥持续时间长,团聚能力持续时间久,制备简单,成本低、易实施、绿色环保。
(2)本发明的土壤活化粉通过将合理配比的改性沸石粉、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腐殖酸矿粉、膨胀蛭石粉、贝壳粉、石膏粉、硅藻土、羧甲基壳聚糖、发酵剂、微量元素添加剂、有机肥等组分,并将其施用于土壤后,在上述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激活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肥力,并可提高土壤吸水保墒能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并且保水保肥持续时间长,团聚能力持续时间久,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3)本发明通过对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等进行发酵处理,使其变得蓬松和柔软,同时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等难以吸收利用的物质,转化为有效养分,从而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并保持较长时间的肥效,并且,改性的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与土壤具有更好的相容性,从而有效改良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
(4)本发明使用的改性沸石粉、膨胀蛭石粉为多孔型无机物质,可改善土壤的透气性能,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并且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有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素元素,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的活性。
(5)本发明的的腐殖酸矿粉能为土壤提供营养以改善土壤肥力,羧甲基壳聚糖可与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螯合反应,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活性,有机肥可对土壤进行改良,增加土壤肥力。
(6)本发明添加的石膏粉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使得空气和水更容易渗透,从而改变土壤透气性、保水性;而添加的硅藻土可增强土壤保水性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的深层渗漏和土壤养分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
(7)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大批量生产,通过将本发明的各组分以上述配比和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土壤活化粉可以充分发挥各组分的优点和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尤其是在提高土壤吸水保墒能力、激活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肥力以及钝化重金属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属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土壤活化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沸石粉8份、沼渣30份、秸秆粉20份、米糠10份、菜籽饼5份、腐殖酸矿粉3份、膨胀蛭石粉2份、贝壳粉1份、石膏粉2份、硅藻土0.5份、羧甲基壳聚糖0.4份、发酵剂0.3份、微量元素添加剂0.2份、有机肥3份。
其中,所述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是:将沸石放入碱溶液中煮沸,然后洗涤、干燥和粉碎,得到改性沸石粉。
其中,所述秸秆粉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花秸秆或豆秸秆经自然干燥并粉碎制成,细度不大于0.5mm,含水量不高于10%。
其中,所述发酵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经培养后复合而成,且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1:1:1。
其中,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为每千克微量元素添加剂含有:铜25mg、铁400mg、锌500mg、锰500mg、碘15mg、硒1.5mg、钴10mg以及余量为载体脱脂米糠。
其中,所述有机肥为发酵羊粪、发酵猪粪、发酵牛粪和发酵鸡粪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土壤活化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烘干,烘干温度为65℃,烘干后粉碎,过60目筛,得到混合粉;
(2)向混合粉中加入发酵剂,再加入水使含水量(质量比)约为30%,然后进行密闭发酵,得到发酵料;
(3)向发酵料中加入改性沸石粉、腐殖酸矿粉、膨胀蛭石粉、贝壳粉、石膏粉硅藻土、羧甲基壳聚糖、微量元素添加剂和有机肥,混合均匀,然后投入到调质炉中,通入温度为95℃、质量为各组份总质量的13%的水蒸气调质8分钟,然后使物料在90℃的温度下进入造粒机中制粒;
(5)将制粒后的颗粒烘干,然后粉碎,即得土壤活性粉。
其中,所述步骤(2)中,密闭发酵的条件:发酵温度22℃,发酵时间15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土壤活化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沸石粉12份、沼渣50份、秸秆粉30份、米糠15份、菜籽饼10份、腐殖酸矿粉8份、膨胀蛭石粉6份、贝壳粉5份、石膏粉4份、硅藻土1.5份、羧甲基壳聚糖0.8份、发酵剂0.7份、微量元素添加剂0.6份、有机肥7份。
其中,所述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是:将沸石放入碱溶液中煮沸,然后洗涤、干燥和粉碎,得到改性沸石粉。
其中,所述秸秆粉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花秸秆或豆秸秆经自然干燥并粉碎制成,细度不大于0.5mm,含水量不高于10%。
其中,所述发酵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经培养后复合而成,且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1:1:1。
其中,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为每千克微量元素添加剂含有:铜25mg、铁400mg、锌500mg、锰500mg、碘15mg、硒1.5mg、钴10mg以及余量为载体脱脂米糠。
其中,所述有机肥为发酵羊粪、发酵猪粪、发酵牛粪和发酵鸡粪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土壤活化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烘干,烘干温度为65℃,烘干后粉碎,过60目筛,得到混合粉;
(2)向混合粉中加入发酵剂,再加入水使含水量(质量比)约为30%,然后进行密闭发酵,得到发酵料;
(3)向发酵料中加入改性沸石粉、腐殖酸矿粉、膨胀蛭石粉、贝壳粉、石膏粉硅藻土、羧甲基壳聚糖、微量元素添加剂和有机肥,混合均匀,然后投入到调质炉中,通入温度为95℃、质量为各组份总质量的13%的水蒸气调质8分钟,然后使物料在100℃的温度下进入造粒机中制粒;
(5)将制粒后的颗粒烘干,然后粉碎,即得土壤活性粉。
其中,所述步骤(2)中,密闭发酵的条件: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25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土壤活化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沸石粉10份、沼渣40份、秸秆粉25份、米糠12.5份、菜籽饼7.5份、腐殖酸矿粉5.5份、膨胀蛭石粉4份、贝壳粉3份、石膏粉3份、硅藻土1份、羧甲基壳聚糖0.6份、发酵剂0.5份、微量元素添加剂0.4份、有机肥5份。
其中,所述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是:将沸石放入碱溶液中煮沸,然后洗涤、干燥和粉碎,得到改性沸石粉。
其中,所述秸秆粉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花秸秆或豆秸秆经自然干燥并粉碎制成,细度不大于0.5mm,含水量不高于10%。
其中,所述发酵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经培养后复合而成,且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1:1:1。
其中,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为每千克微量元素添加剂含有:铜25mg、铁400mg、锌500mg、锰500mg、碘15mg、硒1.5mg、钴10mg以及余量为载体脱脂米糠。
其中,所述有机肥为发酵羊粪、发酵猪粪、发酵牛粪和发酵鸡粪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土壤活化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烘干,烘干温度为65℃,烘干后粉碎,过60目筛,得到混合粉;
(2)向混合粉中加入发酵剂,再加入水使含水量(质量比)约为30%,然后进行密闭发酵,得到发酵料;
(3)向发酵料中加入改性沸石粉、腐殖酸矿粉、膨胀蛭石粉、贝壳粉、石膏粉硅藻土、羧甲基壳聚糖、微量元素添加剂和有机肥,混合均匀,然后投入到调质炉中,通入温度为95℃、质量为各组份总质量的13%的水蒸气调质8分钟,然后使物料在95℃的温度下进入造粒机中制粒;
(5)将制粒后的颗粒烘干,然后粉碎,即得土壤活性粉。
其中,所述步骤(2)中,密闭发酵的条件:发酵温度24℃,发酵时间20天。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土壤活化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沸石粉9份、沼渣35份、秸秆粉22份、米糠11份、菜籽饼6份、腐殖酸矿粉4份、膨胀蛭石粉3份、贝壳粉2份、石膏粉2.5份、硅藻土0.7份、羧甲基壳聚糖0.5份、发酵剂0.4份、微量元素添加剂0.3份、有机肥4份。
其中,所述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是:将沸石放入碱溶液中煮沸,然后洗涤、干燥和粉碎,得到改性沸石粉。
其中,所述秸秆粉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花秸秆或豆秸秆经自然干燥并粉碎制成,细度不大于0.5mm,含水量不高于10%。
其中,所述发酵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经培养后复合而成,且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1:1:1。
其中,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为每千克微量元素添加剂含有:铜25mg、铁400mg、锌500mg、锰500mg、碘15mg、硒1.5mg、钴10mg以及余量为载体脱脂米糠。
其中,所述有机肥为发酵羊粪、发酵猪粪、发酵牛粪和发酵鸡粪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土壤活化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烘干,烘干温度为65℃,烘干后粉碎,过60目筛,得到混合粉;
(2)向混合粉中加入发酵剂,再加入水使含水量(质量比)约为30%,然后进行密闭发酵,得到发酵料;
(3)向发酵料中加入改性沸石粉、腐殖酸矿粉、膨胀蛭石粉、贝壳粉、石膏粉硅藻土、羧甲基壳聚糖、微量元素添加剂和有机肥,混合均匀,然后投入到调质炉中,通入温度为95℃、质量为各组份总质量的13%的水蒸气调质8分钟,然后使物料在92℃的温度下进入造粒机中制粒;
(5)将制粒后的颗粒烘干,然后粉碎,即得土壤活性粉。
其中,所述步骤(2)中,密闭发酵的条件:发酵温度23℃,发酵时间17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土壤活化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沸石粉11份、沼渣45份、秸秆粉28份、米糠13份、菜籽饼9份、腐殖酸矿粉7份、膨胀蛭石粉5份、贝壳粉4份、石膏粉3.5份、硅藻土1.2份、羧甲基壳聚糖0.7份、发酵剂0.6份、微量元素添加剂0.5份、有机肥6份。
其中,所述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是:将沸石放入碱溶液中煮沸,然后洗涤、干燥和粉碎,得到改性沸石粉。
其中,所述秸秆粉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花秸秆或豆秸秆经自然干燥并粉碎制成,细度不大于0.5mm,含水量不高于10%。
其中,所述发酵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经培养后复合而成,且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1:1:1。
其中,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为每千克微量元素添加剂含有:铜25mg、铁400mg、锌500mg、锰500mg、碘15mg、硒1.5mg、钴10mg以及余量为载体脱脂米糠。
其中,所述有机肥为发酵羊粪、发酵猪粪、发酵牛粪和发酵鸡粪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土壤活化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烘干,烘干温度为65℃,烘干后粉碎,过60目筛,得到混合粉;
(2)向混合粉中加入发酵剂,再加入水使含水量(质量比)约为30%,然后进行密闭发酵,得到发酵料;
(3)向发酵料中加入改性沸石粉、腐殖酸矿粉、膨胀蛭石粉、贝壳粉、石膏粉硅藻土、羧甲基壳聚糖、微量元素添加剂和有机肥,混合均匀,然后投入到调质炉中,通入温度为95℃、质量为各组份总质量的13%的水蒸气调质8分钟,然后使物料在98℃的温度下进入造粒机中制粒;
(5)将制粒后的颗粒烘干,然后粉碎,即得土壤活性粉。
其中,所述步骤(2)中,密闭发酵的条件: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23天。
对比例1
采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510008313.6的方法制备的土壤活化粉。
对比例2
采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510008313.6的方法制备的土壤活化粉。
对比例3
原料组分不含有发酵剂,在土壤活化粉制备中也没有进行发酵处理,其他的与实施例1一致。
对比例4
除无改性沸石、膨胀蛭石粉及硅藻土外,其原料含量及步骤与实施例1一致。
试验例
1、试验材料。
1.1试验用土壤活化粉。
配方1、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土壤活化粉。
配方2、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土壤活化粉。
配方3、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土壤活化粉。
配方4、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土壤活化粉。
配方5、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土壤活化粉。
配方6、本发明对比例1制备的土壤活化粉。
配方7、本发明对比例2制备的土壤活化粉。
配方8、本发明对比例3制备的土壤活化粉。
配方9、本发明对比例4制备的土壤活化粉。
1.2试验制备。
2017年9-11月对本发明实施例1-5及对比例1-4的土壤活化粉进行效果试验,试验于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的蔬菜示范园内进行,试验作为为小白菜。
1.3试验方法。
试验设9个处理方法,每个处理3次重复。
处理1:施用按配方1配制的土壤活化粉,按每平方米200克施入,均匀与土壤混合。
处理2:施用按配方2配制的土壤活化粉,按每平方米200克施入,均匀与土壤混合。
处理3:施用按配方3配制的土壤活化粉,按每平方米200克施入,均匀与土壤混合。
处理4:施用按配方4配制的土壤活化粉,按每平方米200克施入,均匀与土壤混合。
处理5:施用按配方5配制的土壤活化粉,按每平方米200克施入,均匀与土壤混合。
处理6:施用按配方6配制的土壤活化粉,按每平方米200克施入,均匀与土壤混合。
处理7:施用按配方7配制的土壤活化粉,按每平方米200克施入,均匀与土壤混合。
处理8:施用按配方8配制的土壤活化粉,按每平方米200克施入,均匀与土壤混合。
处理9:施用按配方9配制的土壤活化粉,按每平方米200克施入,均匀与土壤混合。
对照1:CK对照
于9月中旬播种小白菜,10月上旬移栽,11月中旬收获,其具体试验情况如下。
1.4试验结果。
1.4.1土壤改良状况。
表1土壤改良状况。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土壤活化粉在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空隙率方面均优于现有技术,并且,由处理8、处理9的试验数据可知,沼渣、秸秆粉、米糠和菜籽饼经过发酵处理,以及向活化粉中加入无改性沸石、膨胀蛭石粉和硅藻土,均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空隙率,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共同提高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1.4.2土壤含盐量、pH值和速效N、P、K含量。
表2土壤含盐量、pH值和速效N、P、K含量测试。
表2
从表2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土壤活化粉能降低土壤的pH值,减少土壤中可溶性盐的含量,增加土壤速效N、P、K的含量,并优于现有技术的土壤活化粉,同时,由处理8、处理9的试验数据可知,沼渣、秸秆粉、米糠和菜籽饼经过发酵处理,以及向活化粉中加入无改性沸石、膨胀蛭石粉和硅藻土,均可起到降低土壤的pH值,减少土壤中可溶性盐的含量,增加土壤速效N、P、K的含量,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共同提高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1.4.3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用重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菜园土充分混匀后,放置一周后进行检测重金属的含量,pH6.85,重金属检测结果如表3。
表3重金属检测结果(mg/kg)
项目 Cd Pb Cr As Hg
检测结果 1.860 250.224 612.564 102.114 2.214
播种后35天统一采摘,对土壤及小白菜按《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1-2001)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的标准中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检测土壤和小白菜中重金属的含量,具体情况见表4-5。
表4不同处理的土壤中游离的重金属含量检测(mg/kg)。
处理 Cd Pb Cr As Hg
处理1 0.048 11.824 2.168 1.393 0.0079
处理2 0.036 11.665 2.081 1.355 0.0058
处理3 0.023 11.425 1.967 1.322 0.0035
处理4 0.036 11.788 2.118 1.348 0.0069
处理5 0.045 11.777 2.128 1.367 0.0061
处理6 0.198 32.178 16.652 5.375 0.037
处理7 0.153 25.567 13.234 4.234 0.024
处理8 0.076 24.110 4.425 2.786 0.017
处理9 0.105 24.236 6.786 3.568 0.021
表5不同处理的小白菜中重金属含量检测(mg/kg)。
处理 Cd Pb Cr As Hg
处理1 0.045 0.036 0.143 0.031 0.0047
处理2 0.031 0.022 0.132 0.015 0.0016
处理3 0.022 0.019 0.125 0.011 0.0012
处理4 0.038 0.029 0.141 0.024 0.0025
处理5 0.031 0.031 0.138 0.029 0.0031
处理6 0.112 0.096 3.217 0.095 0.014
处理7 0.103 0.084 2.865 0.086 0.094
处理8 0.084 0.079 2.967 0.088 0.0095
处理9 0.069 0.065 1.766 0.062 0.0077
从表4和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所有的处理中,施用实施例1-5的土壤活化剂的处理不论是土壤中的有效重金属含量还是小白菜中的重金属含量都低于对比例1-4的土壤活化剂,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极其显著;由处理8、处理9的试验数据可知,沼渣、秸秆粉、米糠和菜籽饼经过发酵处理,以及向活化粉中加入无改性沸石、膨胀蛭石粉和硅藻土,均可降低降低重金属含量,并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共同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创造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本发明提供的土壤活化粉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激活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肥力,并且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且保水保肥持续时间长,团聚能力持续时间久,制备简单,成本低、易实施、绿色环保。
(2)本发明的土壤活化粉通过将合理配比的改性沸石粉、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腐殖酸矿粉、膨胀蛭石粉、贝壳粉、石膏粉、硅藻土、羧甲基壳聚糖、发酵剂、微量元素添加剂、有机肥等组分,并将其施用于土壤后,在上述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激活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肥力,并可提高土壤吸水保墒能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并且保水保肥持续时间长,团聚能力持续时间久,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3)本发明通过对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等进行发酵处理,使其变得蓬松和柔软,同时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等难以吸收利用的物质,转化为有效养分,从而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并保持较长时间的肥效,并且,改性的沼渣、秸秆粉、米糠、菜籽饼与土壤具有更好的相容性,从而有效改良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
(4)本发明使用的改性沸石粉、膨胀蛭石粉为多孔型无机物质,可改善土壤的透气性能,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并且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有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素元素,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的活性。
(5)本发明的的腐殖酸矿粉能为土壤提供营养以改善土壤肥力,羧甲基壳聚糖可与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螯合反应,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活性,有机肥可对土壤进行改良,增加土壤肥力。
(6)本发明添加的石膏粉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使得空气和水更容易渗透,从而改变土壤透气性、保水性;而添加的硅藻土可增强土壤保水性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的深层渗漏和土壤养分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
(7)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大批量生产,通过将本发明的各组分以上述配比和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土壤活化粉可以充分发挥各组分的优点和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尤其是在提高土壤吸水保墒能力、激活土壤微生物、增加土壤肥力以及钝化重金属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土壤活化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沸石粉8-12份、沼渣30-50份、秸秆粉20-30份、米糠10-15份、菜籽饼5-10份、腐殖酸矿粉3-8份、膨胀蛭石粉2-6份、贝壳粉1-5份、石膏粉2-4份、硅藻土0.5-1.5份、羧甲基壳聚糖0.4-0.8份、发酵剂0.3-0.7份、微量元素添加剂0.2-0.6份、有机肥3-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活化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沸石粉10份、沼渣40份、秸秆粉25份、米糠12.5份、菜籽饼7.5份、腐殖酸矿粉5.5份、膨胀蛭石粉4份、贝壳粉3份、石膏粉3份、硅藻土1份、羧甲基壳聚糖0.6份、发酵剂0.5份、微量元素添加剂0.4份、有机肥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活化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是:将沸石放入碱溶液中煮沸,然后洗涤、干燥和粉碎,得到改性沸石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活化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粉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棉花秸秆或豆秸秆经自然干燥并粉碎制成,细度不大于0.5mm,含水量不高于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活化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经培养后复合而成,且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中介链球菌和酵母菌的重量比为1: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活化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剂为每千克微量元素添加剂含有:铜25mg、铁400mg、锌500mg、锰500mg、碘15mg、硒1.5mg、钴10mg以及余量为载体脱脂米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活化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为发酵羊粪、发酵猪粪、发酵牛粪和发酵鸡粪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810492015.2A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土壤活化粉 Withdrawn CN1086586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2015.2A CN108658699A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土壤活化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2015.2A CN108658699A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土壤活化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8699A true CN108658699A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76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92015.2A Withdrawn CN108658699A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土壤活化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586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5439A (zh) * 2020-08-14 2020-11-03 内蒙古呼日呼惜美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牛心草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13277916A (zh) * 2021-06-29 2021-08-20 高斌 水果番茄专用营养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5439A (zh) * 2020-08-14 2020-11-03 内蒙古呼日呼惜美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牛心草制作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13277916A (zh) * 2021-06-29 2021-08-20 高斌 水果番茄专用营养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labi-Floody et al. Smart fertilizers as 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CN102816006B (zh) 一种苹果专用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146B (zh) 复控型长效缓释有机无机生物肥
CN102432399B (zh) 提高水稻抗逆性及产量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0133A (zh) 一种土壤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7429A (zh) 一种土壤改良型秸秆复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1379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22280A (zh) 一种土壤改良型复合有机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2304A (zh) 一种竹炭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4230589A (zh) 一种土壤改良型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8424A (zh) 竹林专用生物炭基肥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774772B (zh) 一种具有增肥效果的秸秆腐解菌剂及其应用
CN102093093A (zh) 一种促作物生长的土壤调节剂及其应用
CN106986696A (zh) 利用生物发酵床废料所制得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0434B (zh) 一种用菌剂包裹法生产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方法
CN113214000A (zh) 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32922A (zh) 一种腐植酸功能性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7503A (zh) 一种氮磷钾微生物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3664A (zh) 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8095A (zh) 一种微生物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22296A (zh) 复合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37286A (zh) 一种功能性生物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43316A (zh) 一种功能性海藻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68987A (zh) 一种土壤活化型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3149A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