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46290A - 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46290A
CN108646290A CN201810263807.2A CN201810263807A CN108646290A CN 108646290 A CN108646290 A CN 108646290A CN 201810263807 A CN201810263807 A CN 201810263807A CN 108646290 A CN108646290 A CN 108646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version
model
geological model
seis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638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仕友
张迎朝
邓勇
孙万元
应明雄
刘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Zhanjia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Zhanjia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Zhanjia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to CN2018102638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462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46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6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叠后纯波地震资料,提取目的层段极值数据体和视波形宽度数据体,根据极值数据体和视波形宽度数据的关系,求取CH和CD数据体,针对不同的分布区间建立相关校正系数数据体;S2、综合测井资料、地震资料、解释资料和测井解释数据等,建立地质模型,根据上一步提取的校正系数数据体对地质模型进行修正,分别针对地质模型和修正地质模型进行反演,分析对比差异,分析校正效果的合理性,输出反演结果,校正后模型反演结果残差明显小于地质模型的残差,反演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和勘探水平的不断提高,勘探的重点已经从构造油气藏转移到岩性油气藏等非构造油气藏。其中,地震勘探是寻找和判别岩性油气藏的重要方法,地震反演技术一直是地震勘探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其目的是用地震反射资料,反演地下的波阻抗或速度的分布,估算储层参数,并进行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为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地震波阻抗反演是利用地震资料反演地层波阻抗(或速度)的地震特殊处理解释技术,该项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当时对地震反演的研究只是以基于褶积模型的叠后一维波阻抗反演为主,80年代得到了蓬勃发展。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国内外有许多专家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
今后地震反演的技术,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测井、地震、地质的信息,继续探索先进的算法,使储层横向预测更符合实际。虽然这些反演技术方法在生产单位上得到推广应用,但这些方法在实际中也很难获得好的效果,很难获得可信的反演结果。如利用这些反演技术反演出的结果进行的储层横向预测,在已知的井点还比较可靠,离开井点一定距离后,往往与实际钻井结果相差甚远,预测出的薄层,薄互层及储层岩性的可信度很低,虽然地球物理学家们从各个可能的角度对波阻抗反演进行研究,并力求完善,提高可信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应用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问题大概有如下原因:(1)波阻抗反演理论上是从地震剖面上消除子波影响,留下反射系数,再由反射系数计算出能反映地层物性变化的物理参数波阻抗,但在一些波阻抗反演前要借助合成记录将测井与地震数据进行相关,这需要对地震子波进行某种假设,不同的假设直接影响了反演的结果。(2)由于在地震反演和低频模型中采用了相同的测井数据,因此在反演的波阻抗值与岩石物性参数之间出现较强的视相关就不足为奇了,而且测井数据越平滑,这种视相关就越大。(3)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的尺度差异很大,它们的标准方差值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要校正这种分散误差,就要对测井数据做很大的平滑,其信息丢失很多,在判别阶段会导致很大的误差。(4)在震源子波宽频带外的频域内波阻抗解存在多解性,约束条件不准确,不能减低反演多解性问题。
1.2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
波阻抗反演是一种利用地震资料来反演地层波阻抗(或者速度)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波阻抗信息是联系地质和地球物理的一座桥梁,因此在当今开发为主的油气勘探工作中,波阻抗反演是一个重要的资料处理解释过程,它的结果可以直接用于储层评价。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当时地球物理学家们对地震反演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基于褶积模型的一维波阻抗反演的研究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方法得到了蓬勃发展。1983年,Cooke等人介绍了地震资料的广义线性反演方法,这项研究为波阻抗反演技术的发展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周竹生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综合利用地质、地震以及测井资料进行综合约束反演,这种方法克服了单一的线性反演方法的缺陷。20世纪90年代中期,李宏兵等人在国内提出了一条走递推反演和宽带约束反演相结合的道路。这种方法的推出,解决了从单道出发的反演方法不能在根本上消除噪音的难题。在这之后,有人进行了无井多道反演和有井多道反演的研究,使得波阻抗反演方法得到了完善,同时非线性反演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围绕一维波阻抗反演的算法以及应用成果层出不穷,BPAmoco公司的Connolly在1999年正式发表了关于弹性波阻抗反演方法的论文。之后,在2000年的SEG年会上出现了4篇研究EI(elastic impendance)的论文。ARCO公司介绍了他们申请专利的弹性波阻抗反演方法,这种方法被认为在求取反射系数的稳定性方面要好于Connolly方法,而且计算的EI和AI数值在一个尺度下。同时BP Amoco公司在会上又提出了扩充弹性波阻抗方法,可以用于流体和岩性的预测。此外,Paradigm公司在其商业软件Vanguard的最新版本中也有有关弹性波阻抗反演功能的出现。Jason公司则推出了RockTrace弹性反演模块,以纵波波阻抗和横波波阻抗的概念来区别其以往软件中的波阻抗概念。综合以上所述,这些进展说明弹性波阻抗已经成为波阻抗反演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之一,地震反演的发展正走向AI和EI结合、AI和AVO结合的道路。现行的波阻抗约束反演技术,由于利用了地震剖面所过井位的声波测井资料与地震层位解释结果作为约束条件,正、反演结合迭代求取波阻抗,大幅度拓宽了地震资料的频带,提高了地震剖面的视分辨率,因而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地震波阻抗反演通常分为叠前和叠后反演两大类。近二十年来,叠后地震波阻抗反演取得了很大进展,已形成了多种成熟方法和技术。叠后波阻抗反演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对各种参数的估算方法不同、对反演结果的运算过程不同,以至于派生出很多的反演方法。常规的地震波阻抗反演就是指利用地震资料反演地层/岩层波阻抗(或速度)的地震特殊处理技术。与地震多参数模式识别预测油气、神经网络预测地层参数、振幅拟合预测储层厚度等统计性方法相比,波阻抗反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是储层岩性预测、油藏特征描述的确定性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李庆忠院士指出:“波阻抗反演是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的最终表达方式”,说明了波阻抗反演在地震技术中的特殊地位。叠后地震数据波阻抗反演是已知叠加偏移后的地震数据,求取波阻抗剖面。对应的正问题是已知波阻抗,求叠后地震记录。长期以来,叠后地震数据主要用于构造解释,研究地下反射界面的几何形态,在构造油气勘探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深入,构造勘探已不能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地震勘探技术已由构造勘探研究深入到岩性勘探研究。所谓构造勘探,是指通过地震剖面上研究地质构造,进而圈定油气藏。而岩性勘探是指通过地震资料研究地下介质的性质(如:速度,密度,波阻抗,孔隙度,渗透率等),进一步圈定油气藏。波阻抗反演,就是利用叠后地震数据求取地下介质的波阻抗,对地下介质的速度、孔隙度、岩性等参数进行预测,实现岩性勘探。反演就是估算一个子波的逆——反子波(滤波算子或反褶积算子),用反子波与地震道进行褶积运算,即反褶积,从而得到反射系数。再结合初始波阻抗模型,采用逐渐递推算法公式,反演得到每一时刻的波阻抗,这就实现了界面型反射剖面向岩层型剖面的转换。
稀疏约束反褶积下的测井约束反演是一种基于地震道的反演技术,对每道计算出的初始波阻抗进行调整,包括反射系数的调整。该方法不仅具有一般递推反演方法的特点,即反演结果较忠实于地震资料,能反映储层的横向变化。而且,在迭代过程中引入地质和测井资料参与反演约束,增加了部分低频和高频成分,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反演频带。稀疏约束反褶积下的测井约束反演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地下反射系数是不连续稀疏分布的。它建立在一个快速趋势约束反演算法上,波阻抗趋势是由解释的层位和井控制。约束条件是波阻抗趋势加地质控制,最终得到一个把地质模型融合进去的宽带结果。
波阻抗反演是利用地震资料反演地层波阻抗(或速度)的地震特殊处理解释技术,不仅利用振幅信息还考虑地震道的整个波形。在综合油藏描述整体流程方案中,波阻抗反演是产生地震属性(P波阻抗、泊松比等)的工具,可以用岩石物理模拟和统计技术把这些地震属性与岩石属性(岩性、孔隙度、孔隙流体等)联系起来。反演得到的属性体现了用不同级近似模型波传播的物理含义,这和用不使用任何明确物理模型的纯数学和统计方法直接从地震道得到的属性截然不同。纯统计的属性难以与岩石属性相联系,而且需要更合理的校正和训练数据集。
波阻抗反演方法有多种,但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基于反射系数逆公式的直接反演和基于正演模型的迭代反演。根据Sen和Stoffa(1995)的研究,基于模型的反演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类:
(1)线性方法
在这类方法中,数据和模型参数是线性相关的,可以表示为矩阵方程。
(2)梯度迭代法
这类方法试图通过线性化初始值求解非线性问题,采用线性迭代步骤,在梯度信息基础上来更新当前模型,当修整量小于某个给定误差时就停止迭代。梯度下降法如牛顿法、最速下降法和共轭梯度法可用来得到目标函数的极小值。梯度下降法受初始值选择影响,很容易陷入局部极小陷阱。
(3)穷举搜索法
该方法用模型空间所包含的全部模型进行正演数据计算,对于地震反演,这种方法极少使用。
(4)随机模拟法
这种方法用蒙特卡洛试验随机搜索模型空间,耗费大量机时。
(5)直接蒙特卡洛法
直接应用某些估算拟合准则的随机蒙特卡洛方法,属于全局最优方法,像模拟退火法、遗传算法等属于这一类。这类方法功能强大,并且对解决复杂非线性问题非常有用,包括不确定性估算的概率估算,可以不用高斯假设条件来得到,Sen和Stoffa(1995)的专著解释了用于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Mallick(1999)描述了遗传算法在地震叠前波形反演方面的实际应用。
(6)地震统计序贯模拟法
地质统计模拟常用于油藏描述以综合不同类型的数据,同时结合油藏不均匀的空间互相关。一种方法是先用常规反演(基于梯度法)技术得到地震阻抗,然后把阻抗数据作为次级数据完成油藏属性的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或指示模拟。然而,在地质统计模拟方法中,地质统计模拟在初始阶段就紧密结合了地震反演,目前地质统计模拟方法广泛地应用与叠后地震反演。从原理上讲,地质统计模拟也可用于叠前反演,实际应用中受到计算时间的限制。基于水平和垂直变差函数(Rowbotham等,1998),地质统计模拟由局部逐道优化与序贯地质统计采样结合构成。
1.3 现有技术的缺点
随着油气田的深度开发,勘探目标逐渐转向小断块油气藏和陆相薄(互)层油气藏。因此,寻求识别薄互层并求取薄互层储层中有效储层厚度的方法,已成为当今油气地震勘探的一项重要课题。虽然对薄储层的研究已逾40年的历史,但对薄层的分辨和识别能力的提高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薄层分辨极限进行了持续研究。Widess基于来自薄层顶底界面、具有相等振幅和相反极性的垂直入射脉冲反射,提议以λ/8(λ为子波波长)作为分辨率极限。然而,由于实际应用中存在判断波形稳定性的难度,这种定义更多的是具有理论意义。Kallweit等用零相位子波合成薄层模型和楔形模型,依据瑞利准则分析了具有相同极性和相反极性分界面的薄层的分辨极限。依据该准则,λ/4作为调谐厚度,成为被广泛接受且应用的分辨率极限,此时若有相反极性的薄层存在,其合成振幅会达到最大。同时,分析结果也显示,当薄层厚度小于调谐厚度时,厚度信息可通过振幅和反射子波的形状来判断。Chung等研究了不同沉积地层的反射特征,发现振幅对厚度的依赖是非线性的。张军华等通过对调谐厚度与速度和子波频率关系的研究,认为实际调谐厚度小于λ/4。凌云等也赞同实际地震勘探可突破λ/4的分辨率极限。孙鲁平等定量研究了薄层地震峰值频率与厚度的关系,讨论了子波类型、子波相位及子波峰值频率对薄层峰值频率与厚度关系的影响,进而研究了不同顶、底反射系数组合下薄层地震峰值频率与厚度的关系。Coggins从地震解释角度对单一薄层厚度进行了再估计,推算了待估薄层厚度近似为调谐厚度时,发生实际厚度小于调谐厚度的概率。除了对分辨能力的研究,也有对薄层界面识别能力的研究。Zeng等比较了分别采用零相位和90°相位雷克子波进行模拟的特征,表明90°相位雷克子波在薄层的地层和岩性解释方面具有优势,对于小于调谐厚度的薄层,用90°相位雷克子波合成的波形具对称性。同时,90°相位雷克子波能在阻抗差为零的界面处清晰地表现地层位置,因为对应振幅为零的位置,零相位子波对应的界面却是最大振幅位置。
基于稀疏脉冲的反演方法:建立薄层的楔状模型,在大套泥岩下发育薄层砂岩,采用雷克子波,正演模拟合成记录,从合成记录中看出,在薄层厚度变大的情况下,砂体顶底可以完全区分,随着砂体厚度变薄,砂体顶底的反射波逐步靠近,到达一定程度后顶底的时差不再变近,根据正演地震反演结果绝对阻抗、相对阻抗与实际阻抗的误差。在原始简单地层的情况下,经过反演,得到多套地层的组合,反演可以消除厚度调谐的一部分影响; 因厚度调谐影响,反演的残余误差可达8~10%;薄层反演误差远远大于厚层的反演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基于校正模型的反演结果将该处异常体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压缩,其阻抗特征更能反演地质体的异常,而不是调谐的异常。反演结果与初始模型的差值也表明了这一点,校正后模型反演结果残差明显小于地质模型的残差,反演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叠后纯波地震资料,提取目的层段极值数据体和视波形宽度数据体,根据极值数据体和视波形宽度数据的关系,求取CH和CD数据体,对比CH和CD数据的大小关系,分析其与四分之一波长和半波长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分布区间建立相关校正系数数据体;
S2、综合测井资料、地震资料、解释资料和测井解释数据等,建立地质模型,根据上一步提取的校正系数数据体对地质模型进行修正,分别针对地质模型和修正地质模型进行反演,分析对比差异,分析校正效果的合理性,如果合理输出反演结果,如果不合理,进行修正校正系数数据体,重复反演流程,直至反演结果合理,输出反演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两个波形参数定义CH、CD,通过楔状模型的正演结果可以分析CH、CD的变化规律,在厚度小于四分之一波长时,CH小于CD,在厚度在四分之一波长到二分之一波长之间,CH大于CD,比较CH与CD的大小,可以判别储层厚度与波长的关系,进而可以确定厚度参数,消除调谐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基于校正模型的反演结果将该处异常体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压缩,其阻抗特征更能反演地质体的异常,而不是调谐的异常。反演结果与初始模型的差值也表明了这一点,校正后模型反演结果残差明显小于地质模型的残差,反演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参数校正流程图;
图2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叠后纯波地震资料,提取目的层段极值数据体和视波形宽度数据体,根据极值数据体和视波形宽度数据的关系,求取CH和CD数据体,对比CH和CD数据的大小关系,分析其与四分之一波长和半波长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分布区间建立相关校正系数数据体;
S2、综合测井资料、地震资料、解释资料和测井解释数据等,建立地质模型,根据上一步提取的校正系数数据体对地质模型进行修正,分别针对地质模型和修正地质模型进行反演,分析对比差异,分析校正效果的合理性,如果合理输出反演结果,如果不合理,进行修正校正系数数据体,重复反演流程,直至反演结果合理,输出反演结果。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两个波形参数定义CH、CD,通过楔状模型的正演结果可以分析CH、CD的变化规律,在厚度小于四分之一波长时,CH小于CD,在厚度在四分之一波长到二分之一波长之间,CH大于CD,比较CH与CD的大小,可以判别储层厚度与波长的关系,进而可以确定厚度参数,消除调谐的影响。
根据本专利提供技术,对楔状模型进行反演试算,原始模型与校正模型在最大调谐位置具有很强的差异,反演结果表明,在原始为同样介质参数的情况下,最大调谐位置受调谐振幅的影响,反演结果出现较大的阻抗异常体,其阻抗值明显低于厚层的阻抗,在实际的勘探开发中,由于算法导致的异常体将严重影响对勘探的分析和判断,而基于校正模型的反演结果将该处异常体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压缩,其阻抗特征更能反演地质体的异常,而不是调谐的异常。反演结果与初始模型的差值也表明了这一点,校正后模型反演结果残差明显小于地质模型的残差。反演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2)实际资料试算
首先,提取黄流I气组地震振幅属性,,岩层提取黄流I气组的波形宽度参数,井位位置具有较大的波形宽度,波形宽度与地震振幅的关系将影响对储层的烃检结果。
结合提出的波形参数概念,提取黄流I气组的CH属性和CD属性,从两者之差,借助前一节获得的正演规律,可以判定储层的厚度与四分之一波长之间的关系。
小于四分之一波长区的振幅与厚度并非是单纯的线性关系,主控因素为孔隙流体与地层组合,次控因素为非厚度变化。振幅的变化,不仅仅是厚度原因,推测主控因素应该是地层流体与地层组合。
过L1井拉任意剖面线,提取黄流I气组顶界面地震振幅与波形宽度,可以确定,I气组低部位的强振幅特征是由地层变薄,地震调谐引起的。
反演无法完全消除薄层厚度调谐的影响。基于初始地质模型的校正,能较好的消除厚度调谐的影响,能获得更真实的地层岩石阻抗特征。CH数据体与CD数据体的组合运用,可以分别地层厚度分布区间。复杂地区,由于地层厚度识别等问题,可能会产生校正的不合理性。校正量与反演中的参数具有某些相关,因此校正量受人为因素影响,缺少客观性。
基于CD和CH的校正模型,初始地质模型符合其地质模式,其沉积模式合理、层序格架合理,但是基于初始地质模型的反演结果受制于波形调谐引起的强振幅影响,在同一套地质体下引起了强低阻特征,影响了对异常体整体的判断,通过校正模型反演结果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多,可以有效的消除调谐造成的强低阻的假象,得到有利于储层预测和烃类检测的反演结果。
基于校正模型和初始地质模型的反演结果提取平面属性,基于初始模型反演结果预测W-1井位置孔隙度约为13%-17%。基于校正模型的反演结果预测孔隙度约为11%-14%。实钻结果表明该井位目的层孔隙度仅为12%。基于校正模型的反演结果能够更为准确、更为合理的反演地下介质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叠后纯波地震资料,提取目的层段极值数据体和视波形宽度数据体,根据极值数据体和视波形宽度数据的关系,求取CH和CD数据体,对比CH和CD数据的大小关系,分析其与四分之一波长和半波长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分布区间建立相关校正系数数据体;
S2、综合测井资料、地震资料、解释资料和测井解释数据等,建立地质模型,根据上一步提取的校正系数数据体对地质模型进行修正,分别针对地质模型和修正地质模型进行反演,分析对比差异,分析校正效果的合理性,如果合理输出反演结果,如果不合理,进行修正校正系数数据体,重复反演流程,直至反演结果合理,输出反演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波形参数定义CH、CD,通过楔状模型的正演结果可以分析CH、CD的变化规律,在厚度小于四分之一波长时,CH小于CD,在厚度在四分之一波长到二分之一波长之间,CH大于CD,比较CH与CD的大小,可以判别储层厚度与波长的关系,进而可以确定厚度参数,消除调谐的影响。
CN201810263807.2A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 Pending CN1086462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3807.2A CN108646290A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3807.2A CN108646290A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6290A true CN108646290A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45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63807.2A Pending CN108646290A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4629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0187A (zh) * 2018-11-12 2019-03-15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地震三属性的储层厚度预测方法
CN109521474A (zh) * 2018-11-29 2019-03-26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双控下的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
CN113514892A (zh) * 2021-05-06 2021-10-19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研究薄层致密砂岩分布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06514A1 (en) * 2007-10-22 2011-05-05 Dzevat Omeragic Formation modeling while drilling for enhanced high angle for horizontal well placement
CN103454677A (zh) * 2013-09-18 2013-12-18 成都晶石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粒子群与线性加法器结合的地震数据反演方法
CN103487835A (zh) * 2012-06-12 2014-01-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型约束的多分辨率波阻抗反演方法
US20140067273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Lumina Geophysical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ained least-squares spectral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seismic data
CN104297791A (zh) * 2014-09-25 2015-01-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震优势频率的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05842732A (zh) * 2016-03-16 2016-08-1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多道稀疏反射系数的反演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06514A1 (en) * 2007-10-22 2011-05-05 Dzevat Omeragic Formation modeling while drilling for enhanced high angle for horizontal well placement
CN103487835A (zh) * 2012-06-12 2014-01-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型约束的多分辨率波阻抗反演方法
US20140067273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Lumina Geophysical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trained least-squares spectral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seismic data
CN103454677A (zh) * 2013-09-18 2013-12-18 成都晶石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粒子群与线性加法器结合的地震数据反演方法
CN104297791A (zh) * 2014-09-25 2015-01-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震优势频率的反演方法及系统
CN105842732A (zh) * 2016-03-16 2016-08-1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多道稀疏反射系数的反演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凤等: "基于模型测井约束地震反演", 《内江科技》 *
应明雄等: "琼东南盆地LS区近道地震反射性质研究及意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0187A (zh) * 2018-11-12 2019-03-15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地震三属性的储层厚度预测方法
CN109521474A (zh) * 2018-11-29 2019-03-26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双控下的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
CN109521474B (zh) * 2018-11-29 2020-06-26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双控下的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
CN113514892A (zh) * 2021-05-06 2021-10-19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研究薄层致密砂岩分布的方法
CN113514892B (zh) * 2021-05-06 2024-02-13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研究薄层致密砂岩分布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7317B (zh) 一种利用地震波吸收衰减特征进行储层分析的方法
CN103792573B (zh) 一种基于频谱融合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
CN104516018B (zh)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中岩性约束下的孔隙度反演方法
CN108802812A (zh) 一种井震融合的地层岩性反演方法
CN104570067B (zh)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中相控地震反演方法
CN104597490A (zh) 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多波AVO储层弹性参数反演方法
CN104237945B (zh) 一种地震资料自适应高分辨处理方法
CN104122581B (zh) 一种叠后声波阻抗反演方法
Veeken et al. Nonlinear multitrace genetic inversion applied on seismic data across the Shtokman field, offshore northern Russia
CN105089652A (zh) 一种拟声波曲线重构与稀疏脉冲联合反演方法
CN111722284B (zh) 一种基于道集数据建立速度深度模型的方法
CN108646290A (zh) 一种基于模型定量补偿的薄层反演方法
Lideng et al. Key technologies for seismic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 water-cut oilfields
CN108957532A (zh) 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Sauvageau et al. Multimodal reservoir porosity simulation: An application to a tight oil reservoir
Liu et al. Seismic characterization of fault and fractures in deep buried carbonate reservoirs using CNN-LSTM based deep neural networks
CN108121008A (zh) 一种地震属性预测河道砂空间分布的方法
Bouchaala et al. Azimuthal Investigation of a Fractured Carbonate Reservoir
Ningkai et al. Stepped and detailed seismic prediction of shallow-thin reservoirs in Chunfeng oilfield of Junggar Basin, NW China
Gonçalves et al. Flexible layer-based 2D refraction tomography method for statics corrections
CN115880455A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智能插值方法
Li et al. Heterogeneous reservoir prediction of ultra-deep strike-slip fault-damaged zone constrained with local seismic anomaly data
Banerjee et al. Mapping of reservoir properties using model-based seismic inversion and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 in raniganj basin, India
Abuzaied et al. Stochastic inversion combining seismic data, facies properties, and advanced 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s
Huang et al.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angle and azimuth inversion to estimate fracture properties in shale-gas reservoi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