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46114B - 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46114B
CN108646114B CN201810573747.4A CN201810573747A CN108646114B CN 108646114 B CN108646114 B CN 108646114B CN 201810573747 A CN201810573747 A CN 201810573747A CN 108646114 B CN108646114 B CN 1086461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urrent collector
supply rail
current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737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46114A (zh
Inventor
江大发
蒋忠城
蒋济雄
张俊
刘晓波
王先锋
袁文辉
陈晶晶
周礼
段华东
张波
李旺
郭冰彬
李登科
刘国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737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46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46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6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46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6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5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 G01R31/008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on air- or spacecraft, railway rolling stock or sea-going vess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不仅包含了进行机械磨耗试验的装置,还结合受流器实际使用工况增设了能够进行电磨耗试验的模拟供电轨供电回路和受流回路,使得本申请提供的磨耗试验系统可同时进行电‑机械复合磨耗试验,与受流器实际使用工况更相似,使得基于该复合磨耗试验系统获得的试验数据能够更加准确的对实际使用工况下使用的相同受流器真实磨耗状况进行判断和验证受流器的摩擦、磨损和受流性能,从而提高轨道车辆受流器产品的综合性能和研发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受流器(又被称为集电靴)是轨道车辆牵引供电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城轨车辆、磁浮列车、单轨列车和有轨电车等的牵引供电,对轨道车辆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运营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轨道车辆运行时,受流器滑块(包括碳滑块和粉末冶金滑块等)与供电轨接触并相对滑动,完成受流;滑块同时承受机械冲击、磨损和电磨损,即电-机械复合磨耗,导致磨痕、掉块、裂纹、断裂和电蚀坑等缺陷与损伤,严重影响受流质量和滑块寿命。因此,开展受流器磨耗试验以检测、验证受流器摩擦、磨损和受流性能是提高受流器产品质量与研发效率的重要途径。
现有的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仅能模拟受流器实际使用工况中供电轨与受流器滑块之间的相对滑动,开展机械磨耗试验,试验方法包括受流器滑块固定、模拟供电轨单向循环运动,或模拟供电轨固定、受流器滑块在模拟供电轨上往复运动。但轨道车辆受流器滑块在实际运用中不仅存在机械磨耗,由于其是列车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部件,工作时承载高电压、大电流,因此还存在严重的电磨耗。现有的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不能模拟受流器实际使用工况中的电气负荷,不能开展受流器电-机械复合磨耗试验,试验结果不能满足受流器摩擦、磨损性能和受流质量检测、验证的需求。。
因此,如何克服仅对轨道车辆受流器开展机械磨耗试验的现有技术存在的各项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同时进行电-机械复合磨耗试验,能够获得与受流器实际使用工况更相似、仿真度更高、试验数据更加准确的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不仅包含了进行机械磨耗试验的装置,还结合受流器实际使用工况增设了能够进行电磨耗试验的模拟供电轨供电回路和受流回路,使得本申请提供的磨耗试验系统可同时进行电-机械复合磨耗试验,与受流器实际使用工况更相似,使得基于该复合磨耗试验系统获得的试验数据能够更加准确的对实际使用工况下使用的相同受流器真实磨耗状况进行判断和验证受流器的摩擦、磨损和受流性能,从而提高轨道车辆受流器产品的综合性能和研发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包括:
模拟供电轨1,其一侧与受流器滑块31滑动接触,用于通过所述受流器滑块31向受流器本体311传输电流;
供电轨供电回路2,设置有电刷21和为所述电刷21供电的电源箱22,所述电刷21与所述模拟供电轨1的一侧滑动接触,用于通过所述电刷21向所述模拟供电轨1传输电流;
受流器回路3,设置有所述受流器滑块31和与所述受流器滑块31串联的可调试验负载32,用于接收从所述模拟供电轨1传输来的电流,并形成电流回路;
运动机构4,与所述模拟供电轨1或所述受流器滑块31相连,用于按接收到的运动控制指令驱动所述模拟供电轨1相对于所述受流器滑块31运动或驱动所述受流器滑块31相对于所述模拟供电轨1运动。
可选的,该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还包括:
第一电压互感器23和第一电流互感器24,均接入所述供电轨供电回路2,分别用于实时测量所述供电轨供电回路2中的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
第二电压互感器34和第二电流互感器33,均接入所述受流器回路3,分别用于实时测量所述受流器回路3中的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
可选的,该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还包括:
试验状态视频监测装置5,用于拍摄包括所述受流器滑块31和所述模拟供电轨1在内的实时试验画面。
可选的,该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还包括:
数据获取及调控装置,与所述运动机构4、所述可调试验负载32、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23、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24、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34、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33以及所述试验状态视频监测装置5均相连,用于根据采集到的实际电压、实际电流以及实时试验画面确定所述受流器滑块31的综合磨损状况和受流质量,并根据所述综合磨损状况和所述受流质量结合试验要求对所述运动机构4、所述电源箱22和所述可调试验负载32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当所述运动机构4与所述模拟供电轨1相连、控制所述模拟供电轨1相对于所述受流器滑块31运动时,所述运动机构4具体包括:电机41、联轴器42、锥齿轮43、供电轨驱动轴44、制动器45和供电轨支架46;所述电机41的驱动轴通过所述联轴器42与第一锥齿轮431相连,所述供电轨驱动轴44的中段设置有第二锥齿轮432,所述第一锥齿轮43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432相啮合,所述供电轨驱动轴44的一端与所述制动器45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供电轨支架46相连,且所述模拟供电轨1包覆于所述供电轨支架46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受流器滑块31与所述电刷21分别设置于所述模拟供电轨1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受流器滑块31与所述电刷21分别与所述模拟供电轨1的不同接触面滑动接触。
可选的,所述试验状态视频监测装置5具体为工业摄像头。
本申请所提供的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包括:模拟供电轨1,其一侧与受流器滑块31滑动接触,用于通过所述受流器滑块31向受流器本体传输电流;供电轨供电回路2,设置有电刷21和为所述电刷21供电的电源箱22,所述电刷21与所述模拟供电轨1的一侧滑动接触,用于通过所述电刷21向所述模拟供电轨1传输电流;受流器回路3,设置有所述受流器滑块31和与所述受流器滑块31串联的可调试验负载32,用于接收从所述模拟供电轨1传输来的电流,并形成电流回路;运动机构4,与所述模拟供电轨1或所述受流器滑块31相连,用于按接收到的运动控制指令驱动所述模拟供电轨1相对于所述受流器滑块31运动或驱动所述受流器滑块31相对于所述模拟供电轨1运动。
显然,本申请提供的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不仅包含了进行机械磨耗试验的装置,还结合受流器实际使用工况增设了能够进行电磨耗试验的模拟供电轨供电回路和受流回路,使得本申请提供的磨耗试验系统可同时进行电-机械复合磨耗试验,与受流器实际使用工况更相似,使得基于该复合磨耗试验系统获得的试验数据能够更加准确的对实际使用工况下使用的相同受流器真实磨耗状况进行判断和验证受流器的摩擦、磨损和受流性能,从而提高轨道车辆受流器产品的综合性能和研发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际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拟供电轨和供电轨供电轨支架组成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拟供电轨和供电轨供电轨支架组成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流器滑块与模拟供电轨接触面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模拟供电轨 2.供电轨供电回路 3.受流器回路 4.运动机构 5.试验状态视频监测装置 11、模拟供电轨本体 12、不锈钢带 21.电刷 22.电源箱 23.第一电压互感器 24.第一电流互感器 31.受流器滑块 32.可调试验负载 33.第二电流互感器 34.第二电压互感器 41.电机 42.联轴器 43.锥齿轮 44.供电轨驱动轴 45.制动器 46.供电轨支架 311.受流器本体 312.受流器支架 431.第一锥齿轮 432.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不仅包含了进行机械磨耗试验的装置,还结合受流器实际使用工况增设了能够进行电磨耗试验的模拟供电轨供电回路和受流回路,使得本申请提供的磨耗试验系统可同时进行电-机械复合磨耗试验,与受流器实际使用工况更相似,使得基于该复合磨耗试验系统获得的试验数据能够更加准确的对实际使用工况下使用的相同受流器真实磨耗状况进行判断和验证受流器的摩擦、磨损和受流性能,从而提高轨道车辆受流器产品的综合性能和研发效率。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分别对应两种不同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实现方式,其中包括:
模拟供电轨1,其一侧与受流器滑块31滑动接触,用于通过受流器滑块31向受流器本体311传输电流;
供电轨又叫第三轨,是指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铺设的,用于向轨道车辆(包括地铁、轻轨、单轨和磁浮列车等)供电的轨道。轨道交通车辆通过受流器(集电靴)从供电轨获取电能。实际线路中,供电轨与走行轨平行铺设,受流器相对供电轨单向运动。
实验条件下,受空间限制,通常采取单向运动的环形模拟供电轨与位置固定的受流器滑块来模仿实际工况,其中,环形模拟供电轨在运动机构的驱动下不断单向运动,受流器滑块则滑动接触与环形模拟供电轨的一侧。此外,还存在采用一段位置固定的直线型模拟供电轨与在运动机构的驱动下在直线型模拟供电轨上进行往复运动的受流器滑块的实现方式。
供电轨供电回路2,设置有电刷21和为电刷21供电的电源箱22,电刷21与模拟供电轨1的一侧滑动接触,用于通过电刷21向模拟供电轨1传输电流;
受流器回路3,设置有受流器滑块31和与受流器滑块31串联的可调试验负载32,用于接收从模拟供电轨1传输来的电流,并形成电流回路;
其中,可调试验负载32提供了受流器回路3的负载,通过调节可调试验负载32的阻抗,可模拟不同种类和型号轨道车辆的电气载荷。
其中,受流器滑块31和电刷21均可以与模拟供电轨1的多个接触面滑动接触,如图5所示,该受流器滑块31可与模拟供电轨1的上接触面、下接触面或侧接触面滑动接触,以分别对应上磨式、下模式以及测磨式的受流器。电刷21虽未在图5中体现,但也可以与各接触面滑动接触,只要能够实现将电源箱22提供的电能传导至模拟供电轨1即可。但在实际试验过程中,电刷21和受流器滑块31在与模拟供电轨1进行滑动摩擦时,产生的磨损产物会粘附在模拟供电轨1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润滑作用的薄层,而为了避免电刷21和受流器滑块31的磨损产物相互混合,通常还需要使电刷21与受流器滑块31与模拟供电轨1的不同接触面接触。同时,为了提高从电刷21经模拟供电轨1流向受流器滑块31的电流的均匀性,通常将电刷21与受流器滑块31设置于模拟供电轨1的两端(使用环形模拟供电轨时可分别设置于直径的两端)。
优选的,为了实时监测供电轨供电回路2和受流器回路3中的电压和电流值,为试验过程监测控制、受流质量评判和受流器滑块磨耗机理分析等提供试验数据,还可以在供电轨供电回路2和受流器回路3中设置监测回路中实时电压和电流值的元件,一种实现方式如下:
第一电压互感器23和第一电流互感器24,均接入供电轨供电回路2,分别用于实时测量供电轨供电回路2中的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
第二电压互感器34和第二电流互感器33,均接入受流器回路3,分别用于实时测量受流器回路3中的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
即通过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来测量回路中的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来为试验过程监测控制、受流质量评判和受流器滑块磨耗机理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持。
运动机构4,与所模拟供电轨1或受流器滑块31相连,用于按接收到的运动控制指令驱动模拟供电轨1相对于受流器滑块31运动或驱动受流器滑块31相对于模拟供电轨1运动。
即具体存在两种运动方式,分别对应图1和图2,图1表示的是受流器滑块31位置固定,环状的模拟供电轨1在运动机构的控制下不断单向运动,可结合图5看出,此时的受流器滑块31与环状的模拟供电轨1的侧面滑动接触;图2表示的则是拥有一定长度的模拟供电轨1位置固定,受流器滑块31在运动机构的控制下不断循环往复的在这一段模拟供电轨1上来回的运动。这两种实现方式均可以模仿实际使用工况下受流器滑块31与供电轨间存在的相对运动,但图1对应的方式相比于图2对应的方式,在没有其它影响因素的制约下,前者显然能够更为真实的模仿实际使用工况下与受流器滑块31间存在的相对运动状态,可结合实际情况下存在的限制条件灵活选择。
运动机构4为实现驱动和运动控制功能,其构成方案有很多,可选用包括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在内的电机、各式传导电机运动的传动轴、驱动轴以及与被驱动物体的连接装置共同组成。当电机的驱动轴与被驱动物体的驱动轴垂直布置时,可通过锥齿轮组传动;当两者平行布置时,可通过直齿轮组传动或同轴布置。运动机构4的具体组成还需要根据试验场地大小、供电轨转速和转速控制要求等来具体设计。
参见图3,图3给出了一种运动机构4的组成形式,对应图1所示的运动机构与环形的模拟供电轨1相连,并驱动其不断单向运动使其与位置固定的受流器滑块31间存在相对运动的实现方式,具体包括电机41、联轴器42、锥齿轮43、供电轨驱动轴44、制动器45和供电轨支架46;电机41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42与第一锥齿轮431相连,供电轨驱动轴44的中段设置有第二锥齿轮432,第一锥齿轮431与第二锥齿轮432相啮合,供电轨驱动轴44的一端与制动器45相连、另一端与供电轨支架46相连,且模拟供电轨1包覆于供电轨支架46的外部。其中,供电轨支架46与模拟供电轨1的连接方式如图4(a)和图4(b)所示。
在使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采集回路中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值的基础上,还可以将这些参数与与受流器滑块31的磨耗状况相实时对应,例如磨良、电弧烧蚀坑、裂纹、掉块和断裂等,建立起磨耗状态与特征电压、电流值的对应关系,即可为试验状态过程监测控制、受流器滑块磨耗机理分析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受流器故障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其中一种方式为:试验状态视频监测装置5,用于拍摄包括受流器滑块31和模拟供电轨1在内的实时试验画面。具体的,该试验状态视频监测装置5可选用工业摄像头。
根据上述描述,可以从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中获取相应回路的电压电流参数,可以从试验状态视频监测装置5中获取包括受流器滑块31和模拟供电轨1在内的实时试验画面,还可以借助数据获取及调控装置对上述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
一种数据获取及调控装置的实现方式为:与运动机构4、可调试验负载32、第一电压互感器23、第一电流互感器24、第二电压互感器34、第二电流互感器33以及试验状态视频监测装置5均相连,用于根据采集到的实际电压、实际电流以及实时试验画面确定受流器滑块31的综合磨损状况和受流质量,并根据综合磨损状况和受流质量结合试验要求对运动机构4、电源箱22和可调试验负载32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包括运动控制指令、输出控制指令以及阻抗控制指令)。
以下结合图3,本实施例采用环形的模拟供电轨1相对于位置固定的受流器滑块31作单向回转运动的方式来模仿实际使用工况下两者间存在的相对运动,并具体采用侧磨式的磁浮列车受流器。
本实施例由模拟供电轨1、供电轨供电回路2、受流器回路3、供电轨运动机构、试验过程监测系统以及中央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模拟供电轨1如图5所示,由环状的铝合金制成的模拟供电轨本体11和不锈钢带12形成包覆结构,通过滚压成型、焊接等方式共同构成模拟供电轨1,以模拟实际线路使用的钢铝复合导电轨;模拟供电轨1由模拟供电轨运动机构驱动并作旋转运动,以模拟真实供电轨与受流器滑块31之间存在的相对运动。具体驱动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环状的模拟供电轨1内设置有供电轨支架46,该供电轨支架46可由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材料的型材、管材等焊接而成,具有轻量化、质量和转动惯量小、调整响应快,结构简单、制造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同时,供电轨支架46和模拟供电轨1可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模拟供电轨1应具有足够大的直径,以使受流器滑块31与模拟供电轨1的接触界面近似为平面,更好的还原实际使用工况。
供电轨运动机构由电机41、联轴器42、锥齿轮43、供电轨驱动轴44、制动器45和供电轨支架46组成,通过电机41和制动器45实现对模拟供电轨1的驱动、制动和转速、角加速度控制,可模拟轨道车辆实际运行工况中的启动、制动和不同的运行速度与加速度,供电轨线速度调整范围0-50m/s,覆盖城轨车辆、磁浮列车、单轨列车和有轨电车等轨道车辆的运行速度范围;制动方式可为盘式制动、抱轴制动、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等。
供电轨供电回路2由电源箱22、电缆和电刷21组成,电刷21通过与模拟供电轨1的上接触面滑动接触为其提供所需电压和电流,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箱22通过电刷21向模拟供电轨1提供DC 1500V的供电电压。电源箱22还可提供AC 25kV、DC 3000V、DC 1500V和DC±750V等供电制式,供电电流和功率覆盖城轨车辆、磁浮列车、单轨列车和有轨电车等轨道车辆牵引电流和功率范围;具体的,当供电制式为DC±750V时,还需要将受流器滑块31接地、系统原接地点连接电源箱DC-750V端。
受流器回路3由受流器支座312、受流器本体311、受流器滑块31、电缆、可调试验负载32和接地装置组成,本实施例中受流器回路3中的受流器滑块31与模拟供电轨1的测面滑动接触,以接收模拟供电轨1传来的电流,并与可调试验负载32和接地装置一并形成电流回路。其中,受流器支座312还可提供多种机械接口或工装,可安装各种型式的受流器,并可调整受流器垂向、横向安装位置;可调试验负载32的阻抗特性可调,能够模拟多种型号和种类的轨道车辆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阻抗。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上磨式或下摩式受流器时,其滑块宽度应小于模拟供电轨的宽度;当采用测磨式受流器时,其滑块高度应小于模拟供电轨的高度。
同时,供电轨供电回路2和受流器回路3还包括必要的绝缘措施,以确保试验人员和试验系统的安全性。
试验过程监测系统由设置于供电轨供电回路2和受流器回路3中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以及设置于受流器滑块31附近的工业摄像头组成,用于采集、监测供电轨供电回路2和受流器回路3的实际电压和电流,以及显示供电轨1和受流器滑块31的实时试验画面,以监测试验过程中受流器滑块31的磨耗状况和受流质量等。该试验过程监测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的测试范围还可覆盖城轨车辆、磁浮列车、单轨列车和有轨电车等轨道车辆的牵引供电电压和电流范围,电压、电流互感器和工业摄像头具有足够高的采样频率。
中央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控制软件构成,可集中显示试验过程监测系统收集到的实际电压、电流参数、实时试验画面以及计算得到的磨耗状态和受流质量,并根据这些试验数据结合具体的试验要求对供电轨运动机构、可调试验负载32、电源箱22下发相应的控制命令,以实现集中监测和管控。
实际进行试验时,向电机41下达使模拟供电轨1的线速度调整为32.3m/s的运动控制指令,开启电源箱22通过电刷21向模拟供电轨1提供DC 1500V电压,并将可调试验负载32的阻抗调整为与磁浮列车牵引供电阻抗相同,同时通过设置于供电轨供电回路2和受流器回路3中的电压和电流互感器以及工业摄像头监控试验过程,可提供的信息包括:能够反映受流器受流能力、稳定性和受流质量的供电-受流回路中的实际电压、电流、功率及其波动性数据;反映受流过程电压与功率损失的模拟供电轨1和受流器滑块31的接触面压降数据;反映受流器滑块机械磨损和电磨损情况、可用于分析受流器电-机械复合磨耗机理的受流器滑块31出现的诸如掉屑、掉块、裂纹、断裂和拉弧等实时画面。试验结束后,先后使电刷21和受流器滑块31脱离模拟供电轨1表面,断开电源箱22和可调试验负载32,关闭电机41的电源,启动制动器45使模拟供电轨1停止运动。
本实施描述了某侧磨式磁浮列车受流器电-机械复合磨耗试验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法,对于其他类型轨道车辆,包括城轨车辆、单轨列车和有轨电车等的上磨、下磨和侧磨式受流器,仅需调整相应的供电轨结构和转速、电源箱供电电压、受流器滑块位置和电刷位置,即可完成电-机械复合磨耗试验。可见,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受流器电-机械复合磨耗试验系统具有极强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以下同样可进行替换的实现方案,包括:
模拟供电轨替代方案:将上述实施例采用的不锈钢带12包覆环状的铝合金制成的模拟供电轨本体11形成模拟供电轨1的结构,替代方案可以为采用不锈钢带嵌入环状的铝合金制成的模拟供电轨本体形成模拟供电轨的结构,或单一材料(铝合金、铜合金等)制成的环状模拟供电轨结构;也可将模拟供电轨本体的材料替换为铜合金、不锈钢等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材料、不锈钢带替换为低碳钢、铜合金、铝合金等具有良好导电性和耐磨性的材料;
供电轨运动机构替代方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由电机、联轴器、锥齿轮、供电轨驱动轴和制动器构成供电轨运动机构,还可将电机与供电轨驱动轴同轴布置,安装于供电轨驱动轴下端,使用联轴器连接电机与供电轨驱动轴,从而省略锥齿轮,在该替代方案下,制动方式可使用盘式制动、抱轴制动、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等;
供电轨供电方式替代方案:上述实施例采用电刷滑动接触模拟供电轨表面来向其提供试验电压和电流的供电方式,替代方案可使用电缆向供电轨供电。在该替代方案中,电缆一端连接(焊接或螺栓连接)环状的铝合金制成的模拟供电轨本体,另一端沿供电轨支架和供电轨驱动轴铺设,连接(焊接或螺栓连接)至一铜环,铜环同轴安装在供电轨驱动轴的表面,电源箱通过电刷向铜环供电,进而将试验电压和电流传导到供电轨。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该替代方案时,设置于供电回路中的电压、电流互感器和绝缘措施应作相应的调整。
因为情况复杂,无法一一列举进行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意识到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基本方法原理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存在很多的例子,在不付出足够的创造性劳动下,应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7)

1.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拟供电轨(1),其一侧与受流器滑块(31)滑动接触,用于通过所述受流器滑块(31)向受流器本体传输电流;所述受流器滑块可与所述模拟供电轨的上接触面、下接触面或侧接触面滑动接触;
供电轨供电回路(2),设置有电刷(21)和为所述电刷(21)供电的电源箱(22),所述电刷(21)与所述模拟供电轨⑴的一侧滑动接触,用于通过所述电刷(21)向所述模拟供电轨⑴传输电流;
受流器回路(3),设置有所述受流器滑块(31)和与所述受流器滑块串联的可调试验负载(32),用于接收从所述模拟供电轨(1)传输来的电流,并形成电流回路;
运动机构(4),与所述模拟供电轨(1)或所述受流器滑块(31)相连,用于按接收到的运动控制指令驱动所述模拟供电轨(1)相对于所述受流器滑块(31)运动或驱动所述受流器滑块(31)相对于所述模拟供电轨(1)运动;
所述受流器滑块(31)与所述电刷(21)分别与所述模拟供电轨(1)的不同接触面滑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压互感器(23)和第一电流互感器(24),均接入所述供电轨供电回路⑵,分别用于实时测量所述供电轨供电回路(2)中的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
第二电压互感器(34)和第二电流互感器(33),均接入所述受流器回路(3),分别用于实时测量所述受流器回路(3)中的实际电压和实际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试验状态视频监测装置(5),用于拍摄包括所述受流器滑块(31)和所述模拟供电轨(1)在内的实时试验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获取及调控装置,与所述运动机构(4)、所述可调试验负载(32)、所述第一电压互感器(23)、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24)、所述第二电压互感器(34)、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33)以及所述试验状态视频监测装置(5)均相连,用于根据釆集到的实际电压、实际电流以及实时试验画面确定所述受流器滑块(31)的综合磨损状况和受流质量,并根据所述综合磨损状况和所述受流质量结合试验要求对所述运动机构(4)、所述电源箱(22)和所述可调试验负载(32)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运动机构(4)与所述模拟供电轨(1)相连、控制所述模拟供电轨(1)相对于所述受流器滑块(31)运动时,所述运动机构(4)具体包括:电机(41)、联轴器(42)、锥齿轮(43)、供电轨驱动轴(44)、制动器(45)和供电轨支架(46);所述电机(41)的驱动轴通过所述联轴器(42)与第一锥齿轮(431)相连,所述供电轨驱动轴(44)的中段设置有第二锥齿轮(432),所述第一锥齿轮(43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432)相啮合,所述供电轨驱动轴(44)的一端与所述制动器(45)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供电轨支架(46)相连,且所述模拟供电轨(1)包覆于所述供电轨支架(46)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流器滑块(31)与所述电刷(21)分别设置于所述模拟供电轨(1)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状态视频监测装置(5)具体为工业摄像头。
CN201810573747.4A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 Active CN108646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3747.4A CN108646114B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3747.4A CN108646114B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6114A CN108646114A (zh) 2018-10-12
CN108646114B true CN108646114B (zh) 2021-02-05

Family

ID=63751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73747.4A Active CN108646114B (zh) 2018-06-06 2018-06-06 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461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5929A (zh) * 2019-04-12 2019-06-28 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供电轨-集电靴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0987342B (zh) * 2019-11-29 2022-05-13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受流器的动态性能试验装置
CN113932748B (zh) * 2020-06-29 2022-07-05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列车闸瓦磨耗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155488B (zh) * 2021-04-15 2023-05-23 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靴轨关系试验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9112B (zh) * 2008-08-19 2010-12-22 东南大学 机床导轨摩擦磨损试验机
CN201945502U (zh) * 2011-03-09 2011-08-24 西华大学 一种载流摩擦磨损试验夹具
CN202421000U (zh) * 2012-02-23 2012-09-05 湖南大学 用于电接触材料载流摩擦磨损的试验机
CN203672762U (zh) * 2013-12-31 2014-06-25 天津市威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轨摩擦试验机
CN106144906A (zh) * 2015-04-15 2016-11-23 上海宝冶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起重机集电架的磨损检测装置及起重机集电架
CN105021483B (zh) * 2015-07-14 2017-08-04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磨损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试验台
CN105716983B (zh) * 2016-04-28 2018-05-15 吉林大学 一种多场耦合的电模拟摩擦片惯性缩比试验台
CN105738133A (zh) * 2016-05-04 2016-07-0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一种轨道车辆多功能制动动力试验台
CN207164162U (zh) * 2017-08-09 2018-03-30 自贡东新电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受电材料高速动态性能测试装置
CN107352353B (zh) * 2017-08-15 2019-05-0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绳轮滑动摩擦磨损寿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7804174A (zh) * 2017-09-26 2018-03-16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受流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6114A (zh) 2018-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6114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受流器磨耗试验系统
WO2020103394A1 (zh) 一种地铁/煤矿回流轨道绝缘破损位置及其过渡电阻监测方法
CN110907204A (zh) 轨道车辆轮轨关系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CN105806576A (zh) 一种轮轨关系模拟疲劳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5424523B (zh) 高速动车组轴端接地装置磨损试验台
US6192736B1 (en) Tribometer for testing the efficiency of lubrication upon a railroad track surface
Wu Pantograph and contact line system
CN104122892B (zh) 大型电机型式试验台智能巡检小车系统
CN102199914A (zh) 铁路桥梁检测小车
JP2011209227A (ja) 電車線材料の非破壊検査装置
CN113155488B (zh) 一种靴轨关系试验台
Arias-Cuevas et al. Field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performance of magnetic track brakes of an electrical multiple unit against slippery tracks. Part 2: Braking force and side effects
CN205246465U (zh) 高速动车组轴端接地装置磨损试验台
CN107139021B (zh) 一种钢轨铣磨车铣削作业单元试验平台
RU62570U1 (ru) Мобильный дефектоскоп-путеизмеритель
CN106769119B (zh) 一种高速滚动接触刚度和阻尼系数测试的方法
Howe et al. Analysis of Third Rail Condition and Performance With a Data Acquisition Suite
CN114561843B (zh) 一种自动轨道打磨装置
CN110244268A (zh) 一种地面慢速目标模拟系统
CN220305059U (zh) 一种通用型电缆疲劳强度实验设备
CN107991112A (zh) 一种减振器封口质量检测装置
CN212721353U (zh) 一种用于连续检测接触网的装置
TW202319759A (zh) 電流收集器及其操作之方法
CN215813051U (zh) 高速电气化铁路弓网电弧发生装置
CN218512331U (zh) 一种零部件故障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