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41750A -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干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干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41750A
CN108641750A CN201810437685.4A CN201810437685A CN108641750A CN 108641750 A CN108641750 A CN 108641750A CN 201810437685 A CN201810437685 A CN 201810437685A CN 108641750 A CN108641750 A CN 108641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ane
argon
separation
tower
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76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41750B (zh
Inventor
张金利
毛文军
舒伟
张敏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IANDI CHUANGZ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IANDI CHUANGZ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IANDI CHUANGZ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IANDI CHUANGZ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376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41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41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1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41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1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70/00Working-up undefined normally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C10G11/00, C10G15/00, C10G47/00, C10G51/00
    • C10G70/04Working-up undefined normally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C10G11/00, C10G15/00, C10G47/00, C10G51/00 by physical processes
    • C10G70/041Working-up undefined normally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C10G11/00, C10G15/00, C10G47/00, C10G51/00 by physical processes by distil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00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 B01D3/14Fractional distillation or use of a fractionation or rectification colum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70/00Working-up undefined normally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C10G11/00, C10G15/00, C10G47/00, C10G51/00
    • C10G70/04Working-up undefined normally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C10G11/00, C10G15/00, C10G47/00, C10G51/00 by physical proces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包括乙烯分离模块和甲烷分离模块,乙烯分离模块包括脱重分离系统和乙烯分离系统;甲烷分离模块包括甲烷分离系统和氩循环制冷系统,干气进入脱重分离系统脱除重组份后再进入乙烯分离系统中进行精馏分离,得到乙烯产品,最后再进入甲烷分离系统进行精馏,分离出的液态甲烷自甲烷精馏塔的塔底流出后进入氩循环制冷系统中,将液态甲烷的冷能传递给循环氩,循环氩用于为甲烷分离系统提供冷能,实现干气分离过程和冷能回收利用过程。本发明的干气分离的方法,通过乙烯分离模块和甲烷分离模块,结合变压吸附或膜分离等技术方法,即可实现干气中氢气甲烷及乙烯三种组份的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干气分离系统及分离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氮富甲烷工业尾气中产品回收领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干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炼厂干气主要来源于石油加工的重油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过程,其主要成份包括氢气、氮气、甲烷、乙烯、乙烷、丙烷等,其中氢气、乙烯、乙烷等价值较高。乙烯本身即是高价值产品,氢气可回用于加氢裂化或作为产品出售,乙烷和丙烷等轻烃作为优质裂解原料可回用于乙烯装置。然而除极少数有配套乙烯装置的炼化企业采用了乙烯原料回收工艺,多数炼厂将干气作为燃料气使用,存在高价产品的低值化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干气中高价产物的分离回收通常采用吸附、吸收、膜及深冷分离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吸附法利用选择性吸附剂通过压力及温度改变实现吸附与解吸的循环,得到相对纯的某一组份。如专利CN201410220850.2,采用浅冷吸附吸收回收干气中的氢气及乙烯。吸附法收率及纯度相对偏低,装置投资及占地较大。吸收法则采用溶剂吸收进行选择性吸收,再通过精馏分离才能获得高纯产品。如专利CN201410220882.2、CN201410359774.3分别采用丁烷、戊烷、芳烃或乙腈等溶剂进行选择性吸收,回收干气中的氢气、乙烯。因溶剂特性,吸收性存在选择性不高,分离收率低的缺点,并且仍需要提供冷能进行精密分离,从而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膜分离是利用干气中不同组份在特种膜中的渗透性差异实现组份的分离,其适于带压低氢干气中氢气的回收,但纯度不高。深冷分离一般以甲烷、乙烯丙烯为制冷剂,通过压缩、冷凝节流膨胀过程获得所需的低温冷能。深冷分离能保证产品纯度及高收率,用于干气分离可以得到聚合级的乙烯,用于驰放气分离可提高甲烷回收率,但常规深冷法操作压力高能耗大,昂贵的制冷成本制约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仅适于大规模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本发明的干气分离系统中的乙烯分离模块,脱重塔塔底液通过重组分节流膨胀降低温度,首先与进乙烯塔的原料换热,再与进脱重塔的原料换热,将冷能充分释放后复出系统,可充分回收冷能,节省分离能耗。本发明的干气分离方法,通过乙烯分离模块和甲烷分离模块,结合变压吸附或膜分离等技术方法,即可实现干气中氢气甲烷及乙烯三种组份的回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包括乙烯分离模块和甲烷分离模块,所述乙烯分离模块包括脱重分离系统和乙烯分离系统;所述甲烷分离模块包括甲烷分离系统和氩循环制冷系统,
干气进入所述脱重分离系统进行精馏分离,自脱重塔塔底分离出的液相重组份排出系统,自脱重塔塔顶分出的塔顶气进入乙烯分离系统中进行精馏分离,自乙烯塔塔底分离出液相乙烯排出系统,自乙烯塔顶分出的塔顶气进入甲烷分离系统进行精馏分离,分离的液态甲烷自甲烷精馏塔的塔底流出后进入所述氩循环制冷系统中的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中,将液态甲烷的冷能传递给循环氩,循环氩用于为甲烷分离系统中的甲烷塔顶分凝器提供冷能,实现干气分离过程和冷能回收利用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脱重分离系统包括进料换热器、脱重塔、脱重塔底再沸器、脱重塔顶分凝器、重组分节流膨胀阀、脱重冷能换热器,所述干气原料通过进料管道进入进料换热器换热后,进入脱重塔底再沸器与脱重塔塔底液换热,然后进入脱重塔进行气液分离;分离的脱重塔塔底液经过重组分节流膨胀阀进入脱重冷能换热器的吸热管路释放冷能后进入原料换热器吸热管路再次释放冷能后排出系统;分离的脱重塔塔顶气相进入脱重冷能换热器的放热管路。干气原料通过进料管道进入进料换热器,吸收重组份冷能后进入塔底再沸器与塔底循环液换热,然后进入脱重塔;脱重塔塔底为液相的乙烷丙烯和丙烷等重组份,部分在脱重塔底再沸器内循环被进料加热产生蒸汽,部分塔底液相重组份经过节流膨胀阀及冷能换热器释放气化冷能进入原料换热器进一步释放冷能复热后排出系统;脱重塔塔顶气相为含乙烯甲烷氮气氢气的轻组份,在冷能换热器中吸收冷能后进入乙烯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乙烯分离系统包括乙烯塔、乙烯塔底再沸器、乙烯塔顶分凝器;所述脱重塔塔顶气相离开脱重冷能换热器的放热管路后进入乙烯塔底再沸器与乙烯塔塔底液换热,然后进入乙烯塔进行精馏分离;分离的液相乙烯从乙烯塔塔底排出系统;分离的乙烯塔塔顶气进入所述甲烷分离系统。乙烯塔塔底的液相乙烯,部分在塔底再沸器内循环被进料加热产生蒸汽,其它部分作为液相乙烯产品排出系统;乙烯塔塔顶气相为含甲烷氮气氢气的轻组份,进入甲烷分离模块回收氢气和甲烷。
进一步地,所述脱重塔顶分凝器和乙烯塔顶分凝器与制冷机组相连接。塔顶制冷系统目的是为脱重塔和乙烯塔提供冷能形成回流液,以便完成分离过程。通常采用以甲烷或乙烯为制冷工质的制冷机组,属常规工业技术。
进一步地,所述甲烷分离系统包括甲烷精馏塔、甲烷塔底再沸器和甲烷塔顶分凝器;分离的乙烯塔塔顶气进入甲烷塔底再沸器与甲烷精馏塔塔底液换热相后输送至甲烷精馏塔内。乙烯塔塔顶气原料作为甲烷塔底再沸器热源,原料在甲烷塔底再沸器内将热能传递给塔底循环液,部分塔底液气化形成气相进行分离;塔内上升气相中部分氮气在甲烷塔顶分凝器内吸收氩气冷能冷凝为液氮,形成塔内回流液实现甲烷氮气的高效分离。经过甲烷分离塔,在塔顶得到不含甲烷的轻组份,包括氮气和更轻的氢气及一氧化碳等组份,塔底得到液体甲烷。
进一步地,所述氩循环制冷系统包括甲烷节流膨胀阀、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液氩节流膨胀阀、冷能回收换热器、循环氩气压缩机和第一水冷换热器,所述液态甲烷自甲烷节流膨胀阀流入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的吸热管路将冷能释放给的循环氩,循环氩通过液氩节流膨胀阀进入甲烷塔顶分凝器释放冷能后,通过低压冷氩气管道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中再次释放冷能,然后自低压复热氩气管道进入循环氩气压缩机中压缩后,进入第一水冷换热器中降温预冷,通过高压氩气管道再次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中降温预冷,然后进入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中再次获得冷能,实现氩循环制冷主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甲烷分离系统中分离的气体自甲烷精馏塔的塔顶流出后进入所述冷能回收换热器中释放冷能,然后自复热塔顶气管道流入塔顶气利用或排放系统中。塔顶气相通过冷能回收换热器将冷能释放给制冷系统,可以进一步回收冷能,提高冷能的利用率。复热后塔顶气相则通过管道排出系统,通过变压吸附或膜分离可实现氮气与氢气分离,提高干气的利用率。出系统甲烷气的压缩冷却及塔顶气的变压吸附或膜分离可采用工业上常用技术方法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的吸热管路中流出的冷甲烷气,通过冷甲烷气管道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中再次释放冷能,然后自复热甲烷气管道流入甲烷利用系统中。复热后的甲烷气通过管道排出系统,根据用户压力要求,进行压缩和冷却后输入用户管网。
进一步地,所述氩循环制冷系统中还包括氩循环制冷副回路,所述氩循环制冷副回路中包括氩气膨胀机,具体为:从氩循环制冷主回路中分出的一路循环氩气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降温预冷后直接通过膨胀机膨胀端进口管道进入膨胀机内膨胀降温,再经膨胀机膨胀端出口管道回到冷能回收换热器释放冷能并复热后,通过膨胀机压缩端进口管道进入膨胀机压缩端提高压力并经膨胀机压缩端出口管道进入第二水冷换热器降温,然后再经过循环氩气压缩机进一步提高压力后进入第一水冷换热器降温,通过高压氩气管道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降温预冷,形成氩循环制冷副回路。该系统以氩为循环工质,通过热泵及冷能回收换热器回收甲烷及氮气冷能,部分氩气通过膨胀机制冷对氩循环制冷主回路进行冷能补充,再利用氩气焦耳-汤姆逊效应提高冷能品位后将其传递给甲烷分离系统。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的分离方法,干气进入脱重分离系统后进行精馏分离,自脱重塔塔底分离的塔底液排出系统,自脱重塔塔顶分出塔顶气进入乙烯分离系统中进行精馏分离,自乙烯塔塔底分离的塔底液排出系统,自乙烯塔顶分出的塔顶气进入甲烷分离系统进行精馏分离,分离的液态甲烷自甲烷精馏塔的塔底流出后进入所述氩循环制冷系统中的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中,将液态甲烷的冷能传递给循环氩,循环氩用于为甲烷分离系统中的甲烷塔顶分凝器提供冷能,实现干气分离过程和冷能回收利用过程。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干气分离系统中的乙烯分离模块,进系统的原料温度通常高于塔的进料板温度,不利于气液分离,在进塔前先与塔底液换热,提供塔底再沸器热能,同时本身得以冷却后进塔,有助于提高分离效率。若进料热能不足,则需要从系统外引入热能补充再沸器热能。
本发明的干气分离系统中的乙烯分离模块,脱重塔塔底液通过重组分节流膨胀降低温度,首先与进乙烯塔的原料换热,再与进脱重塔的原料换热,将冷能充分释放后复出系统,可充分回收冷能,节能分离能耗。
本发明的干气分离的方法,通过乙烯分离模块和甲烷分离模块,结合变压吸附或膜分离等技术方法,即可实现干气中氢气甲烷及乙烯三种组份的回收。
本发明的甲烷分离系统,以氩气为工质通过热泵、冷能回收换热器回收分离系统甲烷及氮气冷能,部分氩气通过膨胀制冷补充冷能,再利用氩气焦耳-汤姆逊效应提高冷能品位后将其传递给乙烯塔塔顶气分离系统,以较低制冷能耗实现高效分离,实现干气资源的高效利用,从甲烷回收率可达99%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乙烯分离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甲烷分离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乙烯分离模块:S1-进料换热器、S1-1-进料管道、S1-2-复热重组份出料管道、S2-脱重塔、S2-1-脱重塔进料管道、S2-2-脱重塔塔顶出料管道、S2-3-脱重塔塔底出料管道、S3-脱重塔底再沸器、S4-脱重塔顶分凝器、S5-重组份节流膨胀阀、S6-脱重冷能换热器、S7-制冷机组、S7-1-回制冷机组介质管道、S7-2-回制冷机组介质管道、S7-3-出制冷机组介质管道、S7-4-出制冷机组介质管道、S8-乙烯塔、S8-1-乙烯塔进料管道、S8-2-乙烯塔底出料管道、S9-乙烯塔底再沸器、S10-乙烯塔顶分凝器。
其中,甲烷分离模块:1-甲烷塔底再沸器、1-1-原料气管道、2-甲烷精馏塔、2-1-甲烷精馏塔进料管道、2-2-塔顶气相出料管道、2-3-塔底液相出料管道、3-甲烷塔顶分凝器、3-1-低压冷氩气管道、4-冷能回收换热器、4-1-复热塔顶气管道、4-2-复热甲烷气管道、4-3-低压复热氩气管道、5-循环氩气压缩机、6-第一水冷换热器、6-1-高压预冷氩气管道、7-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7-1-高压冷氩气管道、7-2-冷甲烷气管道、8-液氩节流膨胀阀、8-1-高压液氩管道、8-2-低压液氩管道、9-氩气膨胀机、9-1-膨胀机膨胀端进口管道、9-2-膨胀机膨胀端出口管道、9-3-膨胀机压缩端进口管道、9-4-膨胀机压缩端出口管道、10-第二水冷换热器、11-甲烷节流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包括乙烯分离模块和甲烷分离模块,乙烯分离模块包括脱重分离系统和乙烯分离系统;甲烷分离模块包括甲烷分离系统和氩循环制冷系统。
干气进入脱重分离系统进行精馏分离,自脱重塔塔底分出的液相重组份排出系统,自脱重塔塔顶分出的塔顶气进入乙烯分离系统中进行精馏分离,自乙烯塔塔底分出的液相乙烯排出系统,自乙烯塔顶分出的塔顶气进入甲烷分离系统进行精馏分离,分出的液态甲烷自甲烷精馏塔的塔底流出后进入氩循环制冷系统中的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中,将液态甲烷的冷能传递给循环氩,循环氩用于为甲烷分离系统中的甲烷塔顶分凝器提供冷能,实现干气分离过程和冷能回收利用过程。
进一步地,脱重分离系统包括进料换热器S1、脱重塔S2、脱重塔底再沸器S3、脱重塔顶分凝器S4、重组分节流膨胀阀S5、脱重冷能换热器S6,干气原料通过干气进料管道S1-1进入进料换热器S1换热后,进入脱重塔底再沸器S3与脱重塔塔底液换热,然后通过脱重塔进料管道S2-1进入脱重塔S2进行精馏分离;部分脱重塔塔底液在塔底再沸器内循环被进料加热产生蒸汽。出系统的脱重塔塔底液经过重组分节流膨胀阀S5进入脱重冷能换热器S6的吸热管路释放冷能后进入原料换热器S1的吸热管路再次释放冷能后,通过复热重组份出料管道S1-2排出系统; 分离的脱重塔塔顶气相通过脱重塔塔顶出料管道S2-2进入第一冷能换热器S6的放热管路。
干气原料通过进料管道进入进料换热器,吸收重组份冷能后进入塔底再沸器与塔底循环液换热,然后进入脱重塔;脱重塔塔底为液相的乙烷丙烯和丙烷等重组份,部分在第一塔底再沸器内循环被进料加热产生蒸汽,塔底液相重组份经过节流膨胀阀及冷能换热器释放气化冷能进入原料换热器进一步释放冷能复热后排出系统;脱重塔塔顶气相为含乙烯甲烷氮气氢气的轻组份,在冷能换热器中吸收冷能后进入乙烯系统。
进一步地,乙烯分离系统包括乙烯塔S8、乙烯塔底再沸器S9、乙烯塔顶分凝器S10;脱重塔塔顶气相离开脱重冷能换热器S6的放热管路后进入乙烯塔底再沸器S9与乙烯塔塔底液换热,然后通过乙烯塔进料管道S8-1进入乙烯塔进行精馏分离;乙烯塔底分出的液相乙烯通过乙烯塔底出料管道S8-2排出系统;乙烯塔顶分离的塔顶气进入甲烷分离系统。乙烯塔塔底的液相乙烯,部分在塔底再沸器内循环被进料加热产生蒸汽,其它部分用为液相乙烯产品排出系统;乙烯塔塔顶气相为含甲烷氮气氢气的轻组份,进入甲烷分离模块回收氢气和甲烷。
进一步地,脱重塔顶分凝器S4和乙烯塔顶分凝器S10通过管道与制冷机组S7连接。通过回制冷机组介质管道S7-1、回制冷机组介质管道S7-2、出制冷机组介质管道S7-3、出制冷机组介质管道S7-4完成制冷循环,塔顶制冷系统目的是为脱重塔S2和乙烷塔S8提供冷能形成回流液,以便完成分离过程。通常采用以甲烷或乙烯为制冷工质的制冷机组,属常规工业技术。
进一步地,甲烷分离系统包括甲烷精馏塔2、甲烷塔底再沸器1和甲烷塔顶分凝器3;甲烷塔底再沸器1的一端连接有输送乙烯塔塔顶气的原料气管道1-1,另一端通过甲烷精馏塔进料管道2-1将乙烯塔塔顶气输送至甲烷精馏塔2内。乙烯塔塔顶气原料作为甲烷塔底再沸器1热源,原料在甲烷塔底再沸器1内将热能传递给塔底循环液,部分塔底液气化形成气相进行分离;塔内上升气相中部分氮气在甲烷塔顶分凝器3内吸收氩气冷能冷凝为液氮,形成塔内回流液实现甲烷氮气的高效分离。经过甲烷精馏塔3,在塔顶通过塔顶气相出料管道2-2得到不含甲烷的轻组份,包括氮气和更轻的氢气及一氧化碳等组份,塔底通过塔底液相出料管道2-3得到液体甲烷。
进一步地,氩循环制冷系统包括甲烷节流膨胀阀11、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7、液氩节流膨胀阀8、冷能回收换热器4、循环氩气压缩机5和第一水冷换热器6,液态甲烷自甲烷节流膨胀阀11流入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7的吸热管路将冷能释放给的循环氩,循环氩在通过液氩节流膨胀阀8之前的管道为高压液氩管道8-1,通过液氩节流膨胀阀8之后的管道为低压液氩管道8-2;循环氩通过液氩节流膨胀阀8进入甲烷塔顶分凝器3释放冷能后,通过低压冷氩气管道3-1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4中再次释放冷能,然后自低压复热氩气管道4-3进入循环氩气压缩机5中压缩后,进入第一水冷换热器6中降温预冷,通过高压氩气管道再次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4中降温预冷,然后通过高压冷氩气管道7-1进入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7中再次获得冷能,实现氩循环制冷主回路。
进一步地,甲烷分离系统中分离的气体自甲烷精馏塔2的塔顶流出后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4中释放冷能,然后自复热塔顶气管道4-1流入塔顶气利用或排放系统中。塔顶气相通过冷能回收换热器4将冷能释放给制冷系统,可以进一步回收冷能,提高冷能的利用率。复热后塔顶气相则通过管道排出系统,通过变压吸附或膜分离可实现氢气一氧化碳与氮气(相对于驰放气)、氢气与氮气(相对于干气)或氢气与氦气(相对于油田伴生气)的分离,作为甲醇合成原料或加氢原料,提高驰放气和干气的利用率。甲烷气压缩冷却及塔顶气的变压吸附或膜分离可采用工业上常用技术方法进行。
进一步地,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7的吸热管路中流出的冷甲烷气,通过冷甲烷气管道7-2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4中再次释放冷能,然后自复热甲烷气管道4-2流入甲烷利用系统中。复热后的甲烷气通过管道排出系统,根据用户压力要求,进行压缩和冷却后输入用户管网。
进一步地,氩循环制冷系统中还包括氩循环制冷副回路,氩循环制冷副回路中包括氩气膨胀机9,具体为:从氩循环制冷主回路中分出的一路循环氩气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4降温预冷后直接通过膨胀机膨胀端进口管道9-1进入膨胀机9内膨胀降温,再经膨胀机膨胀端出口管道9-2回到冷能回收换热器4释放冷能并复热后,通过膨胀机压缩端进口管道9-3进入膨胀机压缩端提高压力并经膨胀机压缩端出口管道9-4进入第二水冷换热器10降温,然后再经过循环氩气压缩机5进一步提高压力后进入第一水冷换热器6降温,通过高压预冷氩气管道6-1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4降温预冷,形成氩循环制冷副回路。该系统以循环氩为工质,通过热泵及冷能回收换热器4回收甲烷及氮气冷能,部分氩气通过膨胀机9-1制冷对氩循环制冷主回路进行冷能补充,再利用氩气焦耳-汤姆逊效应提高冷能品位后将其传递给甲烷分离系统。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的分离方法,将乙烯塔塔顶气在甲烷分离系统分离后,分离的液态甲烷进入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7中,将液态甲烷的冷能传递给循环氩,循环氩用于为甲烷分离系统中的甲烷塔顶分凝器3提供冷能,实现乙烯塔塔顶气的分离。
本发明的氩循环制冷系统以氩为循环工质,通过热泵、冷能回收换热器回收分离系统甲烷及氮气冷能,部分氩气通过膨胀制冷补充冷能,再利用氩气焦耳-汤姆逊效应提高冷能品位后将其传递给甲烷分离系统,以较低制冷能耗实现高效分离,实现干气资源的高价利用,甲烷回收率可达99%以上。
本发明的氩循环制冷系统采用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以氩气为工质通过热泵回收液相甲烷冷能,利用氩气焦耳-汤姆逊效应提高冷能品位后传递给被冷却介质,可以有效提高液相甲烷冷能利用率,使液相甲烷冷能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更好的实现绿色环保理念,该节能效果清楚记载在本申请人在申请号2018100218512或申请号2018200373138的专利文本中。
本发明公开和提出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变条件路线等环节实现,尽管本发明的方法和制备技术已通过较佳实施例子进行了描述,相关技术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改动或重新组合,来实现最终的制备技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相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精神、范围和内容中。

Claims (9)

1.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乙烯分离模块和甲烷分离模块,乙烯分离模块包括脱重分离系统和乙烯分离系统;所述甲烷分离模块包括甲烷分离系统和氩循环制冷系统,
干气进入所述脱重分离系统进行精馏分离,自脱重塔塔底分离出重组份,做为塔底液排出系统,自脱重塔塔顶分出的塔顶气进入乙烯分离系统中进行精馏分离,液体乙烯产品从乙烯塔底排出系统,自乙烯塔顶分出的塔顶气进入甲烷分离系统进行精馏分离,分离的液态甲烷自甲烷精馏塔的塔底流出后进入所述氩循环制冷系统中的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中,将液态甲烷的冷能传递给循环氩,循环氩用于为甲烷分离系统中甲烷塔顶分凝器提供冷能,实现干气分离过程和冷能回收利用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脱重分离系统包括进料换热器、脱重塔、脱重塔底再沸器、脱重塔顶分凝器、重组分节流膨胀阀、脱重冷能换热器,所述干气原料通过进料管道进入进料换热器换热后,进入脱重塔底再沸器与脱重塔塔底液换热,然后进入脱重塔进行精馏脱重;脱重塔塔底重组份液经过重组分节流膨胀阀进入脱重冷能换热器的吸热管路释放冷能后进入原料换热器吸热管路再次释放冷能后排出系统;分离的脱重塔塔顶气相进入脱重冷能换热器的放热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乙烯分离系统包括乙烯塔、乙烯塔底再沸器、乙烯塔顶分凝器;所述脱重塔塔顶气相离开脱重冷能换热器的放热管路后进入乙烯塔底再沸器与乙烯塔塔底液换热,然后进入乙烯塔进行精馏分离;分离的液相乙烯从乙烯塔底排出系统;分离的乙烯塔塔顶气进入所述甲烷分离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脱重塔顶分凝器和乙烯塔顶分凝器与制冷机组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甲烷分离系统包括甲烷精馏塔、甲烷塔底再沸器和甲烷塔顶分凝器;分离的乙烯塔塔顶气进入甲烷塔底再沸器与甲烷精馏塔塔底液换热相后输送至甲烷精馏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氩循环制冷系统包括甲烷节流膨胀阀、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液氩节流膨胀阀、冷能回收换热器、循环氩气压缩机和第一水冷换热器,所述液态甲烷自甲烷节流膨胀阀流入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的吸热管路将冷能释放给的循环氩,循环氩通过液氩节流膨胀阀进入甲烷塔顶分凝器释放冷能后,通过低压冷氩气管道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中再次释放冷能,然后自低压复热氩气管道进入循环氩气压缩机中压缩后,进入第一水冷换热器中降温预冷,通过高压氩气管道再次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中降温预冷,然后进入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中再次获得冷能,实现氩循环制冷主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甲烷分离系统中分离的气体自甲烷精馏塔的塔顶流出后进入所述冷能回收换热器中释放冷能,然后自复热塔顶气管道流入塔顶气利用或排放系统中;
所述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的吸热管路中流出的冷甲烷气,通过冷甲烷气管道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中再次释放冷能,然后自复热甲烷气管道流入甲烷利用系统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氩循环制冷系统中还包括氩循环制冷副回路,所述氩循环制冷副回路中包括氩气膨胀机,具体为:从氩循环制冷主回路中分出的一路循环氩气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降温预冷后直接通过膨胀机膨胀端进口管道进入膨胀机内膨胀降温,再经膨胀机膨胀端出口管道回到冷能回收换热器释放冷能并复热后,通过膨胀机压缩端进口管道进入膨胀机压缩端提高压力并经膨胀机压缩端出口管道进入第二水冷换热器降温,然后再经过循环氩气压缩机进一步提高压力后进入第一水冷换热器降温,通过高压氩气管道进入冷能回收换热器降温预冷,形成氩循环制冷副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的分离方法,其特征是:干气进入脱重分离系统后进行气液分离,自脱重塔塔底分离的塔底液排出系统,自脱重塔塔顶分出塔顶气进入乙烯分离系统中进行精馏分离,乙烯塔塔底分离出的液相乙烯排出系统,乙烯塔顶分出的塔顶气进入甲烷分离系统进行精馏分离,分离的液态甲烷自甲烷精馏塔的塔底流出后进入所述氩循环制冷系统中的液态甲烷-氩气换热器中,将液态甲烷的冷能传递给循环氩,循环氩用于为甲烷分离系统中的甲烷塔顶分凝器提供冷能,实现干气分离过程和冷能回收利用过程。
CN201810437685.4A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Active CN108641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7685.4A CN108641750B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7685.4A CN108641750B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1750A true CN108641750A (zh) 2018-10-12
CN108641750B CN108641750B (zh) 2023-04-25

Family

ID=63754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37685.4A Active CN108641750B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417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216A (zh) * 2019-03-29 2019-07-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深冷与膜耦合的乙烯循环制冷系统不凝排放气分离回收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6051A1 (en) * 2003-09-17 2005-03-17 Roberts Mark Julian Hybrid gas liquefaction cycle with multiple expanders
JP2005221199A (ja) * 2004-02-09 2005-08-18 Kobe Steel Ltd 空気分離装置
CN102419071A (zh) * 2011-12-12 2012-04-18 杭州中泰深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合成氨驰放气中甲烷和氩气的分离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CN205300115U (zh) * 2015-12-16 2016-06-08 新疆天辰气体有限公司 外冷式单级精馏空分装置
CN206094746U (zh) * 2016-09-30 2017-04-12 成都深冷液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富甲烷气中提取液态甲烷的新型装置
WO2017121042A1 (zh) * 2016-01-15 2017-07-20 成都赛普瑞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制冷富甲烷气液化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6051A1 (en) * 2003-09-17 2005-03-17 Roberts Mark Julian Hybrid gas liquefaction cycle with multiple expanders
JP2005221199A (ja) * 2004-02-09 2005-08-18 Kobe Steel Ltd 空気分離装置
CN102419071A (zh) * 2011-12-12 2012-04-18 杭州中泰深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合成氨驰放气中甲烷和氩气的分离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CN205300115U (zh) * 2015-12-16 2016-06-08 新疆天辰气体有限公司 外冷式单级精馏空分装置
WO2017121042A1 (zh) * 2016-01-15 2017-07-20 成都赛普瑞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制冷富甲烷气液化的方法及装置
CN206094746U (zh) * 2016-09-30 2017-04-12 成都深冷液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富甲烷气中提取液态甲烷的新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216A (zh) * 2019-03-29 2019-07-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深冷与膜耦合的乙烯循环制冷系统不凝排放气分离回收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1750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6371B (zh) 一种混合冷剂制冷天然气轻烃回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83421B (zh) 一种天然气轻烃回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37069B (zh) 一种高压天然气的乙烷回收方法
CN110538476A (zh) 一种用于油田伴生气的低温闪蒸轻烃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2028731B (zh) 一种分离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产物的方法
CN108610229B (zh) 一种轻烃分离系统及方法
CN109749780A (zh) 一种油吸收及压缩冷凝法回收炼厂干气中碳二的装置和方法
CN102216710A (zh) 使用扩展二元制冷系统的冷却方法
CN105276924B (zh) 一种轻烃深冷分离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05607019U (zh) 化工尾气分离制乙烯和液化天然气的系统
CN106316761A (zh) 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
CN204981793U (zh) 一种lng冷能应用于油田伴生气的处理装置
CN205607020U (zh) 分离化工尾气制乙烯的系统
CN208320362U (zh) 一种脱甲烷塔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08667608U (zh)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顺序分离系统
CN108641750A (zh)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干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CN211552217U (zh) 基于高效板翅式换热器的氢气和轻烃深冷分离装置
CN211946916U (zh) 一种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系统
CN108456553A (zh)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壁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
CN209024465U (zh)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离系统
CN110407658A (zh) 一种低能耗乙烷裂解气深冷分离工艺方法
CN209024466U (zh) 一种基于氩循环制冷的干气分壁塔分离系统
CN113440882B (zh) 一种应用于苯乙烯分离系统的装置及方法
CN211273608U (zh) 一种用于油田伴生气的低温闪蒸轻烃回收系统
CN205607018U (zh) 利用炼厂干气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