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3667A - 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33667A
CN108633667A CN201810576836.4A CN201810576836A CN108633667A CN 108633667 A CN108633667 A CN 108633667A CN 201810576836 A CN201810576836 A CN 201810576836A CN 108633667 A CN108633667 A CN 108633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etilla striata
soil
seedling
furrow
wi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768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伦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n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In Jinzhai County Planting Farm
Original Assignee
Green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In Jinzhai County Planting Far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In Jinzhai County Planting Farm filed Critical Green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In Jinzhai County Planting Farm
Priority to CN2018105768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336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33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36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1Culture apparatus for tissue cul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8Methods for regeneration to complete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选地;(2)种苗的繁殖:a、选择外植体;b、灭菌;c、育苗;d、炼苗;(3)移栽;(4)田间管理:a、中耕除草;b、肥水管理;c、病虫害防治;(5)次年白芨生长期的管理;(6)采收与加工。本发明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法,使得通过本发明栽培的白芨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种植周期短、繁殖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芨,别名白及、连及草、干根、紫兰等,为兰科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生长于海拔高度为100-3200m的常绿阔叶林下,喜温暖、潮湿的生境,稍耐寒。主要分布于陕西、江苏、贵州、广西、四川、浙江、山西、云南等地。白芨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草药,以块茎入药,含有白芨多糖、联苄类、二氢菲类和连菲类化合物,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具有补肺、消肿、生肌、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痈肿疮疡、皮肤皲裂、水火烫伤等症状。此外,白芨的花色艳丽,也是一种很好的景观植物。所以,市场上对白芨的需求十分旺盛,白芨种子细小,在自然界中不易萌发,加之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野生白芨遭到人为的过度过渡采挖及生活环境的破坏,导致其自然资源急剧减少,野生资源濒临灭绝的边缘,已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之一。
为了保护野生的白芨资源,人工繁育和栽培白芨势在必行,然而白芨虽然产有大量种子,但由于种子没有胚乳,萌发的条件苛刻,使得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和生长,即使能长出幼苗,幼苗对环境条件极其敏感,生长也较为缓慢,使得白芨实生苗的栽培比较困难。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410630175.0(公开日2015年03月04日)提供了一种白芨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块茎繁殖的方法来取代种子繁殖出现的萌发率低、生长缓慢问题,其具体技术方案:一、选地整地;二、繁殖方法;三、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3)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四、病虫害防治(1)烂根病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防治方法:注意排涝防水,深挖排水沟,(2)地老虎、金针虫可人工捕杀和诱杀或拌毒土,用地虫绝施入床上,用50%锌硫磷乳油700倍液液浇灌床上,五、采收加工白芨,六、有效成分块茎含有淀粉、葡萄糖、挥发油;根含有白芨甘露聚糖。本发明方法简单,种植出的要白芨产量高,符合国家绿色中药材标准,可大量满足中药制造业的需求。但是该栽培方法依然存在着产量低、品质差、种植周期长、繁殖效率低等问题。
而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710485489.X(公开日2017年11月07日)提供了一种白芨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地与整地、选种、种植、田间管理、采收以及防治病虫害;整地时每亩施尿素10~12kg,过磷酸钙60~70kg,硫酸钾3~4kg,钼酸铵0.25~0.35kg;白芨生长期间的追肥每亩共施尿素45~55kg,硫酸钾15~18kg,硫酸锌2.5~3.5kg,硼砂2.5~3.5kg,分多次追肥施入;2月至3月间种植白芨,4月至5月间在预留行种植玉米。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合理制定氮磷钾以及锌肥、硼肥、钼肥的施肥比例,使白芨的产量和质量达到最优组合;根据白芨与玉米的生长周期安排追肥计划,使其产量和质量均得到提高;白芨与玉米合理搭配种植可以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该栽培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白芨的产量和质量,但由于块茎未进行杀菌处理以及种植过程中施用肥料成分过于单一,导致该方法种植的白芨存在着种植周期长、繁殖率低等问题。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法,使得通过本发明栽培的白芨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种植周期短、繁殖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并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深度为30-50cm,用生石灰对土壤杀菌消毒,再按每亩施入有机肥300-500kg,深翻地使土和有机肥拌均匀;栽植前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然后将土地进行整畦,使得畦高20-30cm、畦宽100-120cm,畦与畦之间形成沟,沟宽65-75cm;再在畦上加入自制基肥,每畦20-30kg,并将自制基肥与泥土混合均匀,再用泥土覆盖3-5cm厚,闲置10天以上,待用;
(2)种苗的繁殖:
a、选外植体:选择当年生野生白芨的侧芽为外植体,以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为好,进行组织培养;
b、灭菌:将野生白芨侧芽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再在无菌室内进行灭菌处理;
c、育苗:将灭菌后的野生白芨侧芽接种于组培液中,培养2-4d后,再向组培液中加入体积比为1-2%的诱苗激素,并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20-30d萌发出新芽;
d、炼苗:将在培养基中培养40-50d的小苗移出植入盛有基质的器皿中进行炼苗,温度控制在19-25℃,湿度80%以上,遮光培育,小苗炼苗15-25d即可进行移栽;
(3)移栽:将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种苗移栽,在畦面上采用条植或窝植,按行距25-30cm,株距20-25cm挖苗坑,然后每个苗坑内植入1颗幼苗,白芨芽朝上,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然后再覆盖3-5cm的稻草;
(4)田间管理:
a、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4次,每次中耕都浅锄,清除种植地周边杂草;
b、肥水管理:每次中耕除草后使用生物菌肥追肥一次,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其中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雨季及时疏沟排除种植基地积水;
c、病虫害防治:及时将病株拔出移出种植基地;
(5)次年白芨生长期的管理:在每年春季芽膜萌发前,每亩喷施35-50kg的腐厩肥或堆肥,3月下旬到4月上旬,白芨苗齐后,每亩施入50-65kg的草木灰,每次间隔30-35d除草一次;
(6)采收与加工:白芨种植后的第三年的秋末冬初进行采收,挖出其块茎,除去泥土、茎叶、须根。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土壤层厚度为40-60cm,有机质含量为60-7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有机肥为腐熟的猪粪或牛粪或菜枯。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灭菌的条件是:先用体积分数75%酒精消毒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1g/L氯化汞消毒8min,用无菌水冲洗4-6次。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组培液的组成是:TDZ 0.07-0.1g/L、蔗糖20g/L、琼脂5g/L和TBA 0.2-0.4g/L,pH值5.6-5.8。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诱苗激素为6-苄氨基嘌呤。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基质由砂土、草木灰和腐植酸含量为60-70%的腐殖土组成,按质量比为2:1:2混合均匀制得。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中耕除草第一次在3-4月,白芨苗出齐后;6月进行第二次除草;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除草锄厢面,铲除杂草。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病虫害防治中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及时排涝防水;病株采挖移除后用石灰水进行灌根消 毒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采收与加工为:将白芨块茎单个摘下,选留老秆的块茎作种用,白芨嫩块茎剪掉茎秆,放入箩筐中,在清水中浸泡1-2h后,除去粗皮,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10-15min,待表皮硬后再用硫磺熏10-12h,每10kg鲜块茎用0.1kg硫磺,熏造后取出炕至全干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有机肥与自制基肥配套施用,增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强微生物活动,提升了土壤肥力,增强了白芨对有机质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的白芨的生长发运,增加白芨的产量和改善白芨的品质,具有低收入、高产出、高收益和无污染等特点,实现白芨的丰产优质。
(2)本发明通过使用白芨侧芽代替白芨块茎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并利用白芨侧芽具有的污染率低、分化率高的优点,并通过选用适宜的组培液和诱苗激素进行协同作用,提高了白芨侧芽的生根率,进而提高幼苗的移栽成活率。
(3)本发明根据白芨的生长习性,进行适宜的田间管理:中耕除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确保了白芨的健康生长,从而提高了白芨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并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深度为30cm,用生石灰对土壤杀菌消毒,再按每亩施入有机肥300kg,深翻地使土和有机肥拌均匀;栽植前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然后将土地进行整畦,使得畦高20cm、畦宽100cm,畦与畦之间形成沟,沟宽65cm;再在畦上加入自制基肥,每畦20kg,并将自制基肥与泥土混合均匀,再用泥土覆盖3cm厚,闲置10天以上,待用;
(2)种苗的繁殖:
a、选外植体:选择当年生野生白芨的侧芽为外植体,以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为好,进行组织培养;
b、灭菌:将野生白芨侧芽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再在无菌室内进行灭菌处理;
c、育苗:将灭菌后的野生白芨侧芽接种于组培液中,培养2d后,再向组培液中加入体积比为1%的诱苗激素,并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20-30d萌发出新芽;
d、炼苗:将在培养基中培养40-50d的小苗移出植入盛有基质的器皿中进行炼苗,温度控制在19℃,湿度80%以上,遮光培育,小苗炼苗15-25d即可进行移栽;
(3)移栽:将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种苗移栽,在畦面上采用条植或窝植,按行距25cm,株距20cm挖苗坑,然后每个苗坑内植入1颗幼苗,白芨芽朝上,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然后再覆盖3cm的稻草;
(4)田间管理:
a、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4次,每次中耕都浅锄,清除种植地周边杂草;
b、肥水管理:每次中耕除草后使用生物菌肥追肥一次,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其中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雨季及时疏沟排除种植基地积水;
c、病虫害防治:及时将病株拔出移出种植基地;
(5)次年白芨生长期的管理:在每年春季芽膜萌发前,每亩喷施35kg的腐厩肥或堆肥,3月下旬到4月上旬,白芨苗齐后,每亩施入5kg的草木灰,每次间隔30d除草一次;
(6)采收与加工:白芨种植后的第三年的秋末冬初进行采收,挖出其块茎,除去泥土、茎叶、须根。
其中,所述步骤(1)中,土壤层厚度为40cm,有机质含量为60%。
其中,所述步骤(1)中,有机肥为腐熟的猪粪或牛粪或菜枯。
其中,所述步骤(2)中,灭菌的条件是:先用体积分数75%酒精消毒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1g/L氯化汞消毒8min,用无菌水冲洗4-6次。
其中,所述步骤(2)中,组培液的组成是:TDZ 0.071g/L、蔗糖20g/L、琼脂5g/L和TBA 0.2g/L,pH值5.6。
其中,所述步骤(2)中,诱苗激素为6-苄氨基嘌呤。
其中,所述步骤(2)中,基质由砂土、草木灰和腐植酸含量为60%的腐殖土组成,按质量比为2:1:2混合均匀制得。
其中,所述步骤(4)中,中耕除草第一次在3-4月,白芨苗出齐后;6月进行第二次除草;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除草锄厢面,铲除杂草。
其中,所述步骤(4)中,病虫害防治中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及时排涝防水;病株采挖移除后用石灰水进行灌根消 毒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6)中,采收与加工为:将白芨块茎单个摘下,选留老秆的块茎作种用,白芨嫩块茎剪掉茎秆,放入箩筐中,在清水中浸泡1h后,除去粗皮,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10min,待表皮硬后再用硫磺熏10h,每10kg鲜块茎用0.1kg硫磺,熏造后取出炕至全干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并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深度为50cm,用生石灰对土壤杀菌消毒,再按每亩施入有机肥500kg,深翻地使土和有机肥拌均匀;栽植前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然后将土地进行整畦,使得畦高30cm、畦宽120cm,畦与畦之间形成沟,沟宽75cm;再在畦上加入自制基肥,每畦30kg,并将自制基肥与泥土混合均匀,再用泥土覆盖5cm厚,闲置10天以上,待用;
(2)种苗的繁殖:
a、选外植体:选择当年生野生白芨的侧芽为外植体,以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为好,进行组织培养;
b、灭菌:将野生白芨侧芽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再在无菌室内进行灭菌处理;
c、育苗:将灭菌后的野生白芨侧芽接种于组培液中,培养4d后,再向组培液中加入体积比为2%的诱苗激素,并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20-30d萌发出新芽;
d、炼苗:将在培养基中培养40-50d的小苗移出植入盛有基质的器皿中进行炼苗,温度控制在25℃,湿度80%以上,遮光培育,小苗炼苗15-25d即可进行移栽;
(3)移栽:将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种苗移栽,在畦面上采用条植或窝植,按行距30cm,株距25cm挖苗坑,然后每个苗坑内植入1颗幼苗,白芨芽朝上,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然后再覆盖5cm的稻草;
(4)田间管理:
a、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4次,每次中耕都浅锄,清除种植地周边杂草;
b、肥水管理:每次中耕除草后使用生物菌肥追肥一次,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其中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雨季及时疏沟排除种植基地积水;
c、病虫害防治:及时将病株拔出移出种植基地;
(5)次年白芨生长期的管理:在每年春季芽膜萌发前,每亩喷施50k的腐厩肥或堆肥,3月下旬到4月上旬,白芨苗齐后,每亩施入65kg的草木灰,每次间隔35d除草一次;
(6)采收与加工:白芨种植后的第三年的秋末冬初进行采收,挖出其块茎,除去泥土、茎叶、须根。
其中,所述步骤(1)中,土壤层厚度为60cm,有机质含量为70%。
其中,所述步骤(1)中,有机肥为腐熟的猪粪或牛粪或菜枯。
其中,所述步骤(2)中,灭菌的条件是:先用体积分数75%酒精消毒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1g/L氯化汞消毒8min,用无菌水冲洗4-6次。
其中,所述步骤(2)中,组培液的组成是:TDZ 0.1g/L、蔗糖20g/L、琼脂5g/L和TBA0.4g/L,pH值5.8。
其中,所述步骤(2)中,诱苗激素为6-苄氨基嘌呤。
其中,所述步骤(2)中,基质由砂土、草木灰和腐植酸含量为70%的腐殖土组成,按质量比为2:1:2混合均匀制得。
其中,所述步骤(4)中,中耕除草第一次在3-4月,白芨苗出齐后;6月进行第二次除草;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除草锄厢面,铲除杂草。
其中,所述步骤(4)中,病虫害防治中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及时排涝防水;病株采挖移除后用石灰水进行灌根消毒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6)中,采收与加工为:将白芨块茎单个摘下,选留老秆的块茎作种用,白芨嫩块茎剪掉茎秆,放入箩筐中,在清水中浸泡2h后,除去粗皮,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15min,待表皮硬后再用硫磺熏12h,每10kg鲜块茎用0.1kg硫磺,熏造后取出炕至全干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并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深度为40cm,用生石灰对土壤杀菌消毒,再按每亩施入有机肥400kg,深翻地使土和有机肥拌均匀;栽植前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然后将土地进行整畦,使得畦高25cm、畦宽110cm,畦与畦之间形成沟,沟宽70cm;再在畦上加入自制基肥,每畦25kg,并将自制基肥与泥土混合均匀,再用泥土覆盖4cm厚,闲置10天以上,待用;
(2)种苗的繁殖:
a、选外植体:选择当年生野生白芨的侧芽为外植体,以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为好,进行组织培养;
b、灭菌:将野生白芨侧芽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再在无菌室内进行灭菌处理;
c、育苗:将灭菌后的野生白芨侧芽接种于组培液中,培养3d后,再向组培液中加入体积比为1.5%的诱苗激素,并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20-30d萌发出新芽;
d、炼苗:将在培养基中培养40-50d的小苗移出植入盛有基质的器皿中进行炼苗,温度控制在22℃,湿度80%以上,遮光培育,小苗炼苗15-25d即可进行移栽;
(3)移栽:将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种苗移栽,在畦面上采用条植或窝植,按行距27cm,株距22cm挖苗坑,然后每个苗坑内植入1颗幼苗,白芨芽朝上,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然后再覆盖4cm的稻草;
(4)田间管理:
a、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4次,每次中耕都浅锄,清除种植地周边杂草;
b、肥水管理:每次中耕除草后使用生物菌肥追肥一次,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其中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雨季及时疏沟排除种植基地积水;
c、病虫害防治:及时将病株拔出移出种植基地;
(5)次年白芨生长期的管理:在每年春季芽膜萌发前,每亩喷施42kg的腐厩肥或堆肥,3月下旬到4月上旬,白芨苗齐后,每亩施入58kg的草木灰,每次间隔32d除草一次;
(6)采收与加工:白芨种植后的第三年的秋末冬初进行采收,挖出其块茎,除去泥土、茎叶、须根。
其中,所述步骤(1)中,土壤层厚度为50cm,有机质含量为65%。
其中,所述步骤(1)中,有机肥为腐熟的猪粪或牛粪或菜枯。
其中,所述步骤(2)中,灭菌的条件是:先用体积分数75%酒精消毒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1g/L氯化汞消毒8min,用无菌水冲洗4-6次。
其中,所述步骤(2)中,组培液的组成是:TDZ 0.08g/L、蔗糖20g/L、琼脂5g/L和TBA0.3g/L,pH值5.7。
其中,所述步骤(2)中,诱苗激素为6-苄氨基嘌呤。
其中,所述步骤(2)中,基质由砂土、草木灰和腐植酸含量为65%的腐殖土组成,按质量比为2:1:2混合均匀制得。
其中,所述步骤(4)中,中耕除草第一次在3-4月,白芨苗出齐后;6月进行第二次除草;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除草锄厢面,铲除杂草。
其中,所述步骤(4)中,病虫害防治中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及时排涝防水;病株采挖移除后用石灰水进行灌根消 毒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6)中,采收与加工为:将白芨块茎单个摘下,选留老秆的块茎作种用,白芨嫩块茎剪掉茎秆,放入箩筐中,在清水中浸泡1.5h后,除去粗皮,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12min,待表皮硬后再用硫磺熏11h,每10kg鲜块茎用0.1kg硫磺,熏造后取出炕至全干即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并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深度为45cm,用生石灰对土壤杀菌消毒,再按每亩施入有机肥450kg,深翻地使土和有机肥拌均匀;栽植前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然后将土地进行整畦,使得畦高28cm、畦宽105cm,畦与畦之间形成沟,沟宽72cm;再在畦上加入自制基肥,每畦22kg,并将自制基肥与泥土混合均匀,再用泥土覆盖4.5cm厚,闲置10天以上,待用;
(2)种苗的繁殖:
a、选外植体:选择当年生野生白芨的侧芽为外植体,以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为好,进行组织培养;
b、灭菌:将野生白芨侧芽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再在无菌室内进行灭菌处理;
c、育苗:将灭菌后的野生白芨侧芽接种于组培液中,培养3.5d后,再向组培液中加入体积比为1.3%的诱苗激素,并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20-30d萌发出新芽;
d、炼苗:将在培养基中培养40-50d的小苗移出植入盛有基质的器皿中进行炼苗,温度控制在23℃,湿度80%以上,遮光培育,小苗炼苗15-25d即可进行移栽;
(3)移栽:将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种苗移栽,在畦面上采用条植或窝植,按行距29cm,株距21cm挖苗坑,然后每个苗坑内植入1颗幼苗,白芨芽朝上,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然后再覆盖4.5cm的稻草;
(4)田间管理:
a、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4次,每次中耕都浅锄,清除种植地周边杂草;
b、肥水管理:每次中耕除草后使用生物菌肥追肥一次,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其中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雨季及时疏沟排除种植基地积水;
c、病虫害防治:及时将病株拔出移出种植基地;
(5)次年白芨生长期的管理:在每年春季芽膜萌发前,每亩喷施45kg的腐厩肥或堆肥,3月下旬到4月上旬,白芨苗齐后,每亩施入60kg的草木灰,每次间隔33d除草一次;
(6)采收与加工:白芨种植后的第三年的秋末冬初进行采收,挖出其块茎,除去泥土、茎叶、须根。
其中,所述步骤(1)中,土壤层厚度为55cm,有机质含量为68%。
其中,所述步骤(1)中,有机肥为腐熟的猪粪或牛粪或菜枯。
其中,所述步骤(2)中,灭菌的条件是:先用体积分数75%酒精消毒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1g/L氯化汞消毒8min,用无菌水冲洗4-6次。
其中,所述步骤(2)中,组培液的组成是:TDZ 0.09g/L、蔗糖20g/L、琼脂5g/L和TBA0.35g/L,pH值5.6。
其中,所述步骤(2)中,诱苗激素为6-苄氨基嘌呤。
其中,所述步骤(2)中,基质由砂土、草木灰和腐植酸含量为62%的腐殖土组成,按质量比为2:1:2混合均匀制得。
其中,所述步骤(4)中,中耕除草第一次在3-4月,白芨苗出齐后;6月进行第二次除草;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除草锄厢面,铲除杂草。
其中,所述步骤(4)中,病虫害防治中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及时排涝防水;病株采挖移除后用石灰水进行灌根消 毒处理。
其中,所述步骤(6)中,采收与加工为:将白芨块茎单个摘下,选留老秆的块茎作种用,白芨嫩块茎剪掉茎秆,放入箩筐中,在清水中浸泡1.8h后,除去粗皮,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14min,待表皮硬后再用硫磺熏11.5h,每10kg鲜块茎用0.1kg硫磺,熏造后取出炕至全干即可。
对比例1
采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410630175.0提供的栽培技术栽培的白芨。
对比例2
采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710485489.X提供的栽培方法栽培的白芨。
对比例3
除了将步骤(1)中的有机肥换成复合肥外,其它的方法和步骤同实施例1一致。
对比例4
除了将步骤(2)中的白芨侧芽换成白芨块茎外,其它的方法和步骤同实施例1一致。
实验例1
采用实施例1-4及对比例1-4的方法栽培白芨,产量比较见表1。
表1
测试项目 白芨产量kg/亩 白芨块茎达一级品率/%
实施例1 483.6 91
实施例2 488.6 93
实施例3 495.3 95
实施例4 491.2 92
对比例1 296.4 75
对比例2 368.1 81
对比例3 428.8 87
对比例4 405.4 84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栽培的白芨的产量高于现有技术,并由对比例3、对比例4可知,有机肥相对复合肥更有利于白芨的吸收,从而促进白芨的生长发育,增加白芨的产量,而白芨侧芽相对于白芨块茎更具优势,因为白芨块茎长期在地下受细菌和泥土污染,很难彻底灭菌,经培养后分化率低,而白芨侧芽污染率低,分化率高,易于生根,且移栽成活率高,从而促进白芨的生长发育,提高白芨的产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本发明通过将有机肥与自制基肥配套施用,增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强微生物活动,提升了土壤肥力,增强了白芨对有机质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的白芨的生长发运,增加白芨的产量和改善白芨的品质,具有低收入、高产出、高收益和无污染等特点,实现白芨的丰产优质。
(2)本发明通过使用白芨侧芽代替白芨块茎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并利用白芨侧芽具有的污染率低、分化率高的优点,并通过选用适宜的组培液和诱苗激素进行协同作用,提高了白芨侧芽的生根率,进而提高幼苗的移栽成活率。
(3)本发明根据白芨的生长习性,进行适宜的田间管理:中耕除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确保了白芨的健康生长,从而提高了白芨的产量和品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并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深度为30-50cm,用生石灰对土壤杀菌消毒,再按每亩施入有机肥300-500kg,深翻地使土和有机肥拌均匀;栽植前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然后将土地进行整畦,使得畦高20-30cm、畦宽100-120cm,畦与畦之间形成沟,沟宽65-75cm;再在畦上加入自制基肥,每畦20-30kg,并将自制基肥与泥土混合均匀,再用泥土覆盖3-5cm厚,闲置10天以上,待用;
(2)种苗的繁殖:
a、选择外植体:选择当年生野生白芨的侧芽为外植体,以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为好,进行组织培养;
b、灭菌:将野生白芨侧芽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再在无菌室内进行灭菌处理;
c、育苗:将灭菌后的野生白芨侧芽接种于组培液中,培养2-4d后,再向组培液中加入体积比为1-2%的诱苗激素,并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20-30d萌发出新芽;
d、炼苗:将在培养基中培养40-50d的小苗移出植入盛有基质的器皿中进行炼苗,温度控制在19-25℃,湿度80%以上,遮光培育,小苗炼苗15-25d即可进行移栽;
(3)移栽:将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种苗移栽,在畦面上采用条植或窝植,按行距25-30cm,株距20-25cm挖苗坑,然后每个苗坑内植入1颗幼苗,白芨芽朝上,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然后再覆盖3-5cm的稻草;
(4)田间管理:
a、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4次,每次中耕都浅锄,清除种植地周边杂草;
b、肥水管理:每次中耕除草后使用生物菌肥追肥一次,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其中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雨季及时疏沟排除种植基地积水;
c、病虫害防治:及时将病株拔出移出种植基地;
(5)次年白芨生长期的管理:在每年春季芽膜萌发前,每亩喷施35-50k的腐厩肥或堆肥,3月下旬到4月上旬,白芨苗齐后,每亩施入50-65kg的草木灰,每次间隔30-35d除草一次;
(6)采收与加工:白芨种植后的第三年的秋末冬初进行采收,挖出其块茎,除去泥土、茎叶、须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土壤层厚度为40-60cm,有机质含量为6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有机肥为腐熟的猪粪或牛粪或菜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灭菌的条件是:先用体积分数75%酒精消毒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1g/L氯化汞消毒8min,用无菌水冲洗4-6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组培液的组成是:TDZ 0.07-0.1g/L、蔗糖20g/L、琼脂5g/L和TBA 0.2-0.4g/L,pH值5.6-5.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诱苗激素为6-苄氨基嘌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基质由砂土、草木灰和腐植酸含量为60-70%的腐殖土组成,按质量比为2:1:2混合均匀制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中耕除草第一次在3-4月,白芨苗出齐后;6月进行第二次除草;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除草锄厢面,铲除杂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病虫害防治中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及时排涝防水;病株采挖移除后用石灰水进行灌根消 毒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采收与加工为:将白芨块茎单个摘下,选留老秆的块茎作种用,白芨嫩块茎剪掉茎秆,放入箩筐中,在清水中浸泡1-2h后,除去粗皮,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10-15min,待表皮硬后再用硫磺熏10-12h,每10kg鲜块茎用0.1kg硫磺,熏造后取出炕至全干即可。
CN201810576836.4A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86336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6836.4A CN108633667A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6836.4A CN108633667A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3667A true CN108633667A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51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76836.4A Pending CN108633667A (zh) 2018-06-07 2018-06-07 一种野生白芨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3366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0478A (zh) * 2018-10-30 2019-01-18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药用香胶木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10856470A (zh) * 2018-08-23 2020-03-03 贵州省台江县西南苗药原生态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白及无性种苗的快速繁育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6667A (zh) * 2014-11-13 2015-03-11 张全友 一种蜂糖李的种植方法
CN106417011A (zh) * 2016-08-30 2017-02-22 云南金碧制药有限公司 野生白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7197674A (zh) * 2017-06-22 2017-09-26 宁国市仙之居家庭农场 一种白芨栽培方法
CN107278595A (zh) * 2017-08-01 2017-10-24 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江夏种养专业合作社 一种白芨高产的规范化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6667A (zh) * 2014-11-13 2015-03-11 张全友 一种蜂糖李的种植方法
CN106417011A (zh) * 2016-08-30 2017-02-22 云南金碧制药有限公司 野生白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7197674A (zh) * 2017-06-22 2017-09-26 宁国市仙之居家庭农场 一种白芨栽培方法
CN107278595A (zh) * 2017-08-01 2017-10-24 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江夏种养专业合作社 一种白芨高产的规范化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春龙等: "《植物组织培养》", 31 July 201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6470A (zh) * 2018-08-23 2020-03-03 贵州省台江县西南苗药原生态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白及无性种苗的快速繁育方法
CN109220478A (zh) * 2018-10-30 2019-01-18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一种药用香胶木的人工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8605B (zh) 岗松绿枝扦插无性快速繁殖方法
CN103283450B (zh) 一种金花茶芽苗砧嫁接的繁殖方法
CN104206223A (zh) 一种蓝莓的栽培方法
CN105359808A (zh) 一种黄芩与银杏套种的方法
CN104303735A (zh) 一种叶用迷迭香园gap栽培方法
CN101040584A (zh) 一种三叶木通的人工规范化栽培及持续利用方法
CN102771284B (zh) 一种鱼腥草生态栽培方法
CN105104213B (zh) 利用七叶一枝花根茎快速繁殖育苗方法
CN104855120A (zh) 一种丹参的种植方法
CN107278595A (zh) 一种白芨高产的规范化栽培方法
CN106665092A (zh) 一种高产高品质红薯的种植方法
CN108651204A (zh) 一种黄精的高效培育方法
CN105230312A (zh) 一种当归的种植方法
CN105103865A (zh) 一种元胡种植方法
CN102132655A (zh) 威灵仙的种植方法
CN104956981A (zh) 涵养石漠化山地大果山楂树的栽培方法
CN109247205A (zh) 一种金丝皇菊无公害栽培方法
CN106212188A (zh) 一种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
CN105493848A (zh) 核桃和玉米混合种植方法
CN106797785A (zh) 一种长豇豆的秋季高产栽培方法
CN104871913A (zh)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大果山楂树的栽培方法
CN105393736A (zh) 一种决明子的种植方法
CN105123253B (zh) 一种七叶一枝花的育苗方法
CN109169103A (zh) 一种高品质丹参的种植方法
CN103988690B (zh) 一种缩短甘草种子结实期的繁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