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3086A -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33086A
CN108633086A CN201710168847.4A CN201710168847A CN108633086A CN 108633086 A CN108633086 A CN 108633086A CN 201710168847 A CN201710168847 A CN 201710168847A CN 108633086 A CN108633086 A CN 1086330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ounts
reception device
radio reception
effective
t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688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33086B (zh
Inventor
黄曲芳
刘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688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3308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8620 priority patent/WO2018171448A1/zh
Priority to EP18771450.6A priority patent/EP3592052A4/en
Publication of CN108633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3086A/zh
Priority to US16/575,699 priority patent/US2020001526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33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3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在UE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上行传输时提高无线接入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的几率。该方法包括:UE确定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上行传输;那么,当UE存储的第一TA量无效时,UE可将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更新为预设的第二TA量;进而,UE使用该第二TA量在上述免调度资源上继续执行本次上行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小区内的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执行上行传输前首先需要获取基站动态为其分配的无线资源(本发明实施例中称为调度资源)。进而,如图1所示,UE根据当前使用的时间提前(timing advance,TA)量,可确定出向基站发送上行子帧的起始时间T1。由于每次上行传输过程中TA量的有效时长是一定的,当T1时刻到来时,如果上述TA量仍有效,则UE可使用上述调度资源向基站发送上述上行子帧,以完成本次上行传输;如果上述TA量已经无效,若UE仍然使用上述调度资源发送上述上行子帧,则可能导致基站无法正确接收到该上行子帧,因此,如果上述TA量已经无效,UE会取消本次上行传输。
而在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无线接入设备(例如,基站)可以预先为多个UE分配一部分免调度的无线资源(即grant free资源,本发明实施例中称为免调度资源)。当这多个UE中的某个UE需要上行传输而又长时间没有获取到基站分配的调度资源时,可允许UE使用上述免调度资源执行上行传输。
但是,当UE长时间没有获取到基站分配的调度资源时,UE使用的TA量很可能已经超时,此时,若沿用LTE系统中的上行传输方案,UE便需要取消本次上行传输,使基站无法接收到通过免调度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可在UE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上行传输时提高无线接入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的几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包括:UE确定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上行传输;那么,当UE存储的第一TA量无效时,UE可将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更新为预设的第二TA量;进而,UE可使用该第二TA量在上述免调度资源上继续执行本次上行传输,从而可在UE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上行传输时,提高无线接入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的几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二TA量等于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该UE存储的第一TA量有效时,该UE使用第一TA量在该免调度资源上执行该上行传输;或者,当该UE存储的第一TA量有效时,该UE也可使用第二TA量在该免调度资源上执行该上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该UE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UE的标识与TA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该UE根据该TA偏移量,将当前存储的第二TA量更新为第三TA量。由于上述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那么,按照该TA偏移量进行偏移时,调整的偏移量至少可以达到128(即2的7次方),这样,无线接入设备可一次性对UE存储的TA量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其中,该UE处于第三态,该第三态为除空闲态和连接态之外的任意状态;此时,该UE的标识为该UE在第三态下的第三态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UE的标识承载在PDCCH内,该TA偏移量承载在PDSCH内,即使用UE的Resume ID代替UE的C-RNTI,在PDCCH上对DCI进行加扰,并将大于或等于6比特位的TA偏移量承载在PDSCH上发送给UE;或者,该UE的标识以及该TA偏移量均承载在PDSCH内,这样,无线接入设备可一次向多个UE发送与其对应的TA偏移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该UE确定当前存储有第一TAT配置参数,第一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当前存储的TA量的有效时长;该UE按照第一TAT配置参数配置第一TA有效时长,当前存储的TA量在第一TA有效时长内有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该UE确定当前未存储第一TAT配置参数,第一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当前存储的TA量的有效时长;该UE配置时间长度为无穷大的第二TA有效时长,当前存储的TA量在第二TA有效时长内有效。那么,当UE处于第三态时,仍然可以获取到TA有效时长,从而实现第三态的UE在对应的TA有效时长内执行上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该UE退出第三态时,该UE设置第二TA有效时长结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该UE存储的TA量有效时,该UE无需向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发起随机接入,可以直接向该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以建立与该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减小UE进行随机接入的概率,降低因多个UE同时发起随机接入而导致的冲突现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该UE向该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以建立与该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后,还包括:该UE接收该无线接入设备为该UE配置的第二TAT配置参数;该UE接收该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UE将当前存储的TA量更新为第四TA量;该UE按照第二TAT配置参数配置第三TA有效时长,第四TA量在第三TA有效时长内有效。
这样一来,从UE退出开第三态至UE在连接态下接收到新的TA命令的这段时间内,已设置的TA有效时长并未结束,那么,如果UE在这段时间内需要执行上行传输,UE还可以使用在第三态下为其配置的TA有效时长完成该上行传输,从而实现UE在不同状态下上行数据的不间断传输。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包括:无线接入设备为UE确定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E的标识与TA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无线接入设备向UE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UE处于第三态,该第三态为除空闲态和连接态之外的任意状态;UE的标识为UE在该第三态下的第三态标识;其中,UE的标识承载在PDCCH内,TA偏移量承载在PDSCH内;或者,UE的标识以及TA偏移量均承载在PDSCH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当无线接入设备与UE建立连接后,该方法还包括:无线接入设备向UE发送TAT配置参数,该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UE按照该TAT配置参数配置TA有效时长;无线接入设备向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E更新存储的TA量,其中,更新后的TA量在该TA有效时长内有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无线接入设备向UE发送候选TA量,该候选TA量用于指示:当UE存储的TA量无效时,UE使用该候选TA量在免调度资源上执行上行传输。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UE,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上行传输;更新单元,用于当该UE存储的第一TA量无效时,将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更新为预设的第二TA量;传输单元,用于使用第二TA量在该免调度资源上执行该上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传输单元,还用于:当该UE存储的第一TA量有效时,使用第一TA量在该免调度资源上执行该上行传输;或者,当该UE存储的第一TA量有效时,使用第二TA量在该免调度资源上执行该上行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传输单元,还用于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UE的标识与TA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该更新单元,还用于根据该TA偏移量,将当前存储的第二TA量更新为第三TA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UE处于第三态,该第三态为除空闲态和连接态之外的任意状态;该UE的标识为该UE在第三态下的第三态标识;其中,该UE的标识承载在PDCCH内,该TA偏移量承载在PDSCH内;或者,该UE的标识以及该TA偏移量均承载在PDSCH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UE还包括配置单元,该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当前存储有第一TAT配置参数,第一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当前存储的TA量的有效时长;该配置单元,用于按照第一TAT配置参数配置第一TA有效时长,当前存储的TA量在第一TA有效时长内有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UE还包括配置单元,该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当前未存储第一TAT配置参数,第一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当前存储的TA量的有效时长;该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时间长度为无穷大的第二TA有效时长,当前存储的TA量在第二TA有效时长内有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配置单元,还用于:当该UE退出第三态时,设置第二TA有效时长结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传输单元,还用于:当该UE存储的TA量有效时,向该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而不进行随机接入,其中,该连接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建立UE与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传输单元,还用于:接收该无线接入设备为该UE配置的第二TAT配置参数;接收该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UE将当前存储的TA量更新为第四TA量;该更新单元,还用于按照第二TAT配置参数配置第三TA有效时长,第四TA量在第三TA有效时长内有效。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接入设备,包括:确定单元,用于为UE确定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UE的标识与TA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发送单元,用于向该UE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UE处于第三态,该第三态为除空闲态和连接态之外的任意状态;该UE的标识为该UE在该第三态下的第三态标识;其中,该UE的标识承载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内,该TA偏移量承载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内;或者,该UE的标识以及该TA偏移量均承载在PDSCH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该UE发送TAT配置参数,该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该UE按照该TAT配置参数配置TA有效时长;向该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UE更新存储的TA量,其中,更新后的TA量在该TA有效时长内有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该UE发送候选TA量,该候选TA量用于指示:当该UE存储的TA量无效时,该UE使用该候选TA量在免调度资源上执行上行传输。
第五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UE,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UE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UE执行上述任一项上行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接入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无线接入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无线接入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上行传输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上述任一项UE上运行时,使得UE执行上述任一项上行传输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上述任一项无线接入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无线接入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上行传输方法。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上述任一项UE上运行时,使得UE执行上述任一项上行传输方法。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上述任一项无线接入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无线接入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上行传输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UE和无线接入设备的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的功能和本发明的实施例类似,即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另外,第二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法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TA有效时长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TA命令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A命令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A命令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A有效时长的设置方法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A有效时长的设置方法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或无线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传输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图2所示的上行传输系统中,该系统包括无线接入设备11和至少一个用户设备12。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1,也可以称为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UMPC(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上网本、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无线接入设备12,可以为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以及直放站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传输时间单元,具体可包括上行传输时间单元和下行传输时间单元。其中,上行传输时间单元是指一个用于上行传输的时间粒度大小,下行传输时间单元是指一个用于下行传输的时间粒度大小。传输时间单元具体可以为子帧、符号(symbol)、时隙(slot),微时隙,聚合时隙或聚合微时隙等,以子帧为例,在LTE系统中,一个子帧的时间长度一般为1ms,而在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NR系统中,一个子帧的时间长度可以由无线接入设备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具体的,在每次上行传输过程中,UE均会启动一个时间提前定时器(timingadvance timer,TAT),只有在TAT的计时期间内,UE存储的TA量是有效的。当TA量有效时,UE可根据该TA量确定上行传输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并在该起始时间到来时执行本次上行传输。而当TA量无效时,UE需要取消本次上行传输。
但是,当UE使用无线接入设备预先分配的免调度资源执行本次上行传输时,启动的TAT通常已经超时,即当前存储的TA量无效,UE需要取消本次上行传输,那么,无线接入设备总是无法接收到UE通过免调度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
对此,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方法中,当UE确定使用无线接入设备预先分配的免调度资源执行本次上行传输时,UE可根据当前TAT的计时状态确定当前存储的TA量(例如,第一TA量)是否有效;如果当前TAT已超时,则说明第一TA量已经无效,那么,UE可以将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更新为预设的第二TA量(例如,第二TA量为一个大于或等于0的固定值),后续,UE可使用该第二TA量在上述免调度资源上继续执行本次上行传输,从而可在UE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上行传输时,提高无线接入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的几率。
其中,上述第二TA量可以是UE预先从无线接入设备获取的,也可以是按照协议标准在UE内预先设置的一个固定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可选的,该第二TA量可以为0。
当然,如果UE确定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本次上行传输时,当前TAT还未超时,即UE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是有效的,那么,UE可继续使用该第一TA量在上述免调度资源上执行本次上行传输。
又或者,如果UE确定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本次上行传输时,即使当前TAT还未超时,UE也可使用上述第二TA量执行本次上行传输。也就是说,当UE确定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本次上行传输时,无论当前存储的TA量是否有效,UE均可使用一个固定值,即第二TA量,执行本次上行传输,从而提高无线接入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的几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UE的硬件结构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UE的构成部件。
如图3所示,上述UE具体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射频)电路320、存储器330、输入单元340、显示单元350、重力传感器360、音频电路370、处理器380、以及电源3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UE结构并不构成对UE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3对UE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32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无线接入设备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38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无线接入设备。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32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存储器33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3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3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UE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输入单元34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UE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340可包括触摸面板34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342。
显示单元35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UE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350可包括显示面板35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351。
UE还可以包括重力传感器(gravity sensor)360以及其它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370、扬声器371、麦克风372可提供用户与UE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37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371,由扬声器37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37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37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32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UE,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330以便进一步处理。
处理器380是UE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UE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3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30内的数据,执行UE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UE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3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尽管未示出,上述UE还可以包括电源、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接入设备的硬件结构可以参考图4所示。
如图4所示,无线接入设备包括: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 unit,BBU)、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和天线,BBU和RRU之间可以用光纤连接,RRU再通过同轴电缆及功分器(耦合器)连接至天线,一般一个BBU可以连接多个RRU。
RRU可以包括4个模块:数字中频模块、收发信机模块、功放模块和滤波模块。数字中频模块用于光传输的调制解调、数字上下变频、数模转换等;收发信机模块完成中频信号到射频信号的变换;再经过功放模块放大以及滤波模块滤波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BBU用于完成Uu接口(即UE与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接口)的基带处理功能(编码、复用、调制和扩频等)、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和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逻辑接口的接口功能、信令处理、本地和远程操作维护功能,以及无线接入设备的工作状态监控和告警信息上报功能等。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501、UE确定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本次上行传输。
示例性的,当UE需要向无线接入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如果在预置时间内没有获取到无线接入设备为其分配的调度资源,那么,UE可以确定使用无线接入设备预先分配的免调度(grant free)资源执行本次上行传输。
502、UE确定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是否有效。
503、当第一TA量无效时,UE将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更新为预设的第二TA量。
具体的,无线接入设备会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向UE发送TA命令(TA command),该TA命令内可以直接携带UE需要更新的TA量的具体取值,此时,UE可以直接将当前存储的TA量更新为TA命令中携带的TA量,例如,第一TA量;又或者,该TA命令内也可以携带一个TA偏移量,由UE后续根据这个TA偏移量在当前存储的TA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得到第一TA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并且,当UE接收到上述TA命令后,触发UE开始计时,例如,UE可以启动一个TAT,那么,上述第一TA量在该TAT的计时期间内是有效的。
具体的,在步骤502中,当UE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本次上行传输时,UE可根据上述TAT的计时状态确定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是否有效。若TAT此时未超时,则说明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有效,相应的,若TAT此时已经超时,则说明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无效。
这样,在步骤503中,当第一TA量无效时,UE可以将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更新为预设的第二TA量,第二TA量大于或等于0。
例如,UE将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更新为0,即第二TA量为0。
504、UE使用第二TA量在上述免调度资源上执行本次上行传输。
这样,在步骤504中,当UE当前存储的TA量无效时,UE仍然可按照更新后的第二TA量在上述免调度资源上执行本次上行传输,而不是取消本次上行传输,从而提高了免调度资源上无线接入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的几率。
后续,无线接入设备通过本次上行传输获取到UE发送的上行数据后,可以重新为UE分配调度资源,并下发新的TA命令,这样,UE后续便可按照新的TA命令中指示的TA量在调度资源上执行后续的上行传输。
在无线接入设备向UE下发TA命令时,如图6所示,需要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上使用UE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进行加扰,并将TA命令承载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上发送给UE。
此时,该TA命令具体是一个大小为6比特位的TA偏移量,UE后续可根据该TA偏移量在当前存储的TA量的基础上进行偏移,得到更新后的TA量。
然而,此时UE可能正处于空闲态(idle)和连接态(connected)之外的第三态,例如,UE的上下文可能存储在当前小区的锚无线接入设备,而UE与该锚无线接入设备之间并没有建立建立连接,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
而当UE为第三态的UE时,UE内并没有有效的C-RNTI,那么,为了使第三态的UE也能够接收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TA命令,以完成后续的上行传输,UE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505-507。
505、UE接收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UE的标识与TA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
其中,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可以为UE当前所在小区内的任意无线接入设备。
此时,UE的标识可以为UE在上述第三态下的第三态标识,例如,UE的Resume ID。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如图7所示,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可以使用UE的ResumeID代替UE的C-RNTI,在PDCCH上对DCI进行加扰,并将大于或等于6比特位的TA偏移量承载在PDSCH上发送给UE。这样,UE可以根据自身的Resume ID确定对应的TA偏移量,从而在当前存储的TA量(例如上述第一TA量或上述第二TA量)的基础上,按照该TA偏移量进行偏移,得到更新后的第三TA量。
由于上述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例如,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为7,那么,按照该TA偏移量进行偏移时,最大的偏移量可以达到128(即2的7次方),相比于6(2的6次方为64)比特位的TA命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TA量的调整方法可一次性对UE存储的TA量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如图8所示,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可以直接在PDSCH的预置区域内携带UE的Resume ID与TA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可一次向N(N>0)个UE发送与其对应的TA偏移量。类似的,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
进一步地,当UE接收到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同时触发下述步骤506和507(步骤507包括507a和507b)。
506、UE根据上述TA偏移量,将当前存储的TA量更新为第三TA量。
507a、当UE存储有第一TAT配置参数时,UE按照该第一TAT配置参数配置第一TA有效时长,当前存储的第三TA量在第一TA有效时长内有效。
507b、当UE未存储有第一TAT配置参数时,UE配置时间长度为无穷大的第二TA有效时长,当前存储的第三TA量在第二TA有效时长内有效。
在步骤506中,UE根据上述第一指示信息中的Resume ID,确定与自身的Resume ID对应的TA偏移量,并在UE当前存储的TA量(例如上述第一TA量或上述第二TA量)的基础上,按照该TA偏移量进行偏移,得到更新后的第三TA量。
例如,UE当前存储的TA量为20ms,如果上述第一指示信息中的TA偏移量为10ms时,UE可在20ms的基础上增加10ms,即更新后的第三TA量为30ms。
另外,无线接入设备可以预先为UE下发一个TAT配置参数,例如,第一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UE当前存储的TA量的有效时长。这样,在每次上行传输过程中,UE可以根据该第一TAT配置参数启动对应计时时长的TAT,只有在TAT的计时期间内,UE存储的TA量是有效的。
那么,如果UE当前存储有第一TAT配置参数,在步骤507a中,如图9中的情况1所示,UE可按照该第一TAT配置参数配置第一TA有效时长,例如,启动第一TAT,这样,UE当前存储的第三TA量在第一TAT计时期间内有效。
如果UE当前没有存储第一TAT配置参数,那么,在步骤507b中,如图9中的情况2所示,UE可以配置一个时间长度为无穷大的第二TA有效时长,例如,启动一个计时时长为无穷大的第二TAT,这样,UE当前存储的第三TA量在第一TAT计时期间(即无穷大的时长)内有效。
进一步地,如果UE配置了一个时间长度为无穷大的第二TA有效时长,那么,一旦UE退出上述第三态时,可设置该第二TA有效时长结束,即停止上述第二TAT。
另外,UE离开上述第三态,既可以包括UE离开上述第三态进入空闲态,也可以包括UE离开上述第三态进入连接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当UE离开上述第三态进入连接态时,UE可能与上述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建立连接;也可能进行小区重选后,与第二无线接入设备(即除第一无线接入设备所在小区外任意小区内的无线接入设备)建立连接。那么,无论UE与上述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建立连接或与第二无线接入设备建立连接,UE均可以设置该第二TA有效时长结束。
当然,当第二TA有效时长结束时,上述第三TA量也将无效,因为,当UE退出上述第三态后,可能获取到新的TA命令,而UE后续可根据这个新的TA命令更新当前存储的第三TA量。
508、当UE当前存储的第三TA量有效时,UE向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以建立与第一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步骤506-507中,UE已经将当前存储的TA量更新为第三TA量,并为该第三TA量设置了相应的TA有效时长,那么,当UE需要与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建立连接(例如,RRC连接)时,虽然UE此时为第三态的UE,但是,若第三TA量处于其对应的TA有效时长内,即当前存储的第三TA量有效时,UE无需向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发起随机接入,而是可以直接向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以建立与第一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RRC连接,从而减小UE进行随机接入的概率,降低因多个UE同时发起随机接入而导致的冲突现象。
可选的,UE向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时,可以通过基站为其分配的调度资源发送上述连接建立请求,也可以通过上述免调度资源发送上述连接建立请求,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进一步地,当UE与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建立连接之后,即UE离开第三态进入连接态之后,UE也可以不立即结束上述第一TA有效时长(或第二TA有效时长)。如图10所示,UE在第三态下设置第一TA有效时长(或第二TA有效时长)后,在TA有效时长内向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发送建立连接请求,与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建立连接,进入连接态。进而,第一无线接入设备会根据UE的速度等参数重新为UE配置新的TAT配置参数,例如,第二TAT配置参数,并将该第二TAT配置参数发送给UE。
后续,第一无线接入设备可向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新的TA命令,用于指示UE将当前存储的第三TA量更新为第四TA量),此时,UE可结束上述第二TA有效时长,同时,UE可按照第二TAT配置参数配置在连接态下的第三TA有效时长,并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将当前存储的第三TA量更新为第四TA量,这样,该第四TA量在上述第三TA有效时长内有效。
这样一来,从UE退出开第三态至UE在连接态下接收到新的TA命令的这段时间内,上述第二TA有效时长(或第一TA有效时)并未结束,那么,如果UE在这段时间内需要执行上行传输,UE还可以使用在第三态下为其配置的第二TA有效时长(或第一TA有效时长)完成该上行传输,从而实现UE在不同状态下上行数据的不间断传输。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UE、无线接入设备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UE、无线接入设备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UE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UE包括:确定单元1101、更新单元1102、传输单元1103以及配置单元1104。
确定单元1101用于支持UE执行图5中的过程501-502;更新单元1102用于支持UE执行图5中的过程503和506;传输单元1103用于支持UE执行图5中的过程504-505以及508;配置单元1104用于支持UE执行图5中的过程507a和507b。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2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无线接入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无线接入设备包括:确定单元1201、以及发送单元1202。
确定单元1201,用于为UE确定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E的标识与TA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发送单元1202,用于向UE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上述UE可于第三态(第三态为除空闲态和连接态之外的任意状态);该UE的标识为UE在第三态下的第三态标识;其中,UE的标识承载在PDCCH内,TA偏移量承载在PDSCH内;或者,UE的标识以及TA偏移量均承载在PDSCH内。
进一步地,发送单元1202,还用于:向UE发送TAT配置参数,该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UE按照该TAT配置参数配置TA有效时长;向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E更新存储的TA量,其中,更新后的TA量在该TA有效时长内有效。
进一步地,该发送单元1202,还用于:向UE发送候选TA量,该候选TA量用于指示:当UE存储的TA量无效时,UE使用该候选TA量在免调度资源上执行上行传输。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UE(或无线接入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UE(或无线接入设备)包括:处理模块1302和通信模块1303。处理模块1302用于对UE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模块1303用于支持UE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该UE(或无线接入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301,用于存UE(或无线接入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13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30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1301可以是存储器。
当处理模块1302为处理器,通信模块1303为RF收发电路,存储模块1301为存储器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UE可以为图3所示的UE。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的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出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4)

1.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确定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上行传输;
当所述UE存储的第一时间提前TA量无效时,所述UE将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更新为预设的第二TA量;
所述UE使用所述第二TA量在所述免调度资源上执行所述上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A量等于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UE存储的第一TA量有效时,所述UE使用所述第一TA量在所述免调度资源上执行所述上行传输;或者,
当所述UE存储的第一TA量有效时,所述UE使用所述第二TA量在所述免调度资源上执行所述上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E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的标识与TA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
所述UE根据所述TA偏移量,将当前存储的第二TA量更新为所述第三TA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处于第三态,所述第三态为除空闲态和连接态之外的任意状态;
所述UE的标识为所述UE在所述第三态下的第三态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的标识承载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内,所述TA偏移量承载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内;或者,
所述UE的标识以及所述TA偏移量均承载在PDSCH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E确定当前存储有第一时间提前计时器TAT配置参数,所述第一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当前存储的TA量的有效时长;
所述UE按照所述第一TAT配置参数配置第一TA有效时长,当前存储的TA量在所述第一TA有效时长内有效。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E确定当前未存储第一TAT配置参数,所述第一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当前存储的TA量的有效时长;
所述UE配置时间长度为无穷大的第二TA有效时长,当前存储的TA量在所述第二TA有效时长内有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UE退出所述第三态时,所述UE设置所述第二TA有效时长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UE存储的TA量有效时,所述UE向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而不进行随机接入,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建立所述UE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E向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以建立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后,还包括:
所述UE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为所述UE配置的第二TAT配置参数;
所述UE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将当前存储的TA量更新为第四TA量;
所述UE按照所述第二TAT配置参数配置第三TA有效时长,所述第四TA量在所述第三TA有效时长内有效。
12.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接入设备为用户设备UE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的标识与时间提前TA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
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向所述UE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处于第三态,所述第三态为除空闲态和连接态之外的任意状态;所述UE的标识为所述UE在所述第三态下的第三态标识;
其中,所述UE的标识承载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内,所述TA偏移量承载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内;或者,所述UE的标识以及所述TA偏移量均承载在PDSCH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与所述UE建立连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向所述UE发送TAT配置参数,所述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UE按照所述TAT配置参数配置TA有效时长;
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向所述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更新存储的TA量,其中,更新后的TA量在所述TA有效时长内有效。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向所述UE发送候选TA量,所述候选TA量用于指示:当所述UE存储的TA量无效时,所述UE使用所述候选TA量在免调度资源上执行上行传输。
16.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使用免调度资源执行上行传输;
更新单元,用于当所述UE存储的第一时间提前TA量无效时,将当前存储的第一TA量更新为预设的第二TA量;
传输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第二TA量在所述免调度资源上执行所述上行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当所述UE存储的第一TA量有效时,使用所述第一TA量在所述免调度资源上执行所述上行传输;或者,当所述UE存储的第一TA量有效时,使用所述第二TA量在所述免调度资源上执行所述上行传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接收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的标识与TA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
所述更新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TA偏移量,将当前存储的第二TA量更新为所述第三TA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UE处于第三态,所述第三态为除空闲态和连接态之外的任意状态;所述UE的标识为所述UE在所述第三态下的第三态标识;
其中,所述UE的标识承载在PDCCH内,所述TA偏移量承载在PDSCH内;或者,所述UE的标识以及所述TA偏移量均承载在PDSCH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UE还包括配置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当前存储有第一TAT配置参数,所述第一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当前存储的TA量的有效时长;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一TAT配置参数配置第一TA有效时长,当前存储的TA量在所述第一TA有效时长内有效。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UE还包括配置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当前未存储第一TAT配置参数,所述第一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当前存储的TA量的有效时长;
所述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时间长度为无穷大的第二TA有效时长,当前存储的TA量在所述第二TA有效时长内有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单元,还用于:当所述UE退出所述第三态时,设置所述第二TA有效时长结束。
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中任一项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当所述UE存储的TA量有效时,向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连接建立请求,而不进行随机接入,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建立所述UE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为所述UE配置的第二TAT配置参数;接收所述无线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将当前存储的TA量更新为第四TA量;
所述更新单元,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二TAT配置参数配置第三TA有效时长,所述第四TA量在所述第三TA有效时长内有效。
25.一种无线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为用户设备UE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的标识与时间提前TA偏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TA偏移量占用的比特位数大于或等于6;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UE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处于第三态,所述第三态为除空闲态和连接态之外的任意状态;所述UE的标识为所述UE在所述第三态下的第三态标识;
其中,所述UE的标识承载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内,所述TA偏移量承载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内;或者,所述UE的标识以及所述TA偏移量均承载在PDSCH内。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TAT配置参数,所述TAT配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UE按照所述TAT配置参数配置TA有效时长;向所述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更新存储的TA量,其中,更新后的TA量在所述TA有效时长内有效。
28.根据权利要求25-2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候选TA量,所述候选TA量用于指示:当所述UE存储的TA量无效时,所述UE使用所述候选TA量在免调度资源上执行上行传输。
29.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UE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UE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传输方法。
30.一种无线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无线接入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传输方法。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如权利要求16-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UE上运行时,使得所述UE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传输方法。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如权利要求25-2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传输方法。
33.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如权利要求16-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UE上运行时,使得UE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传输方法。
34.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如权利要求25-2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接入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无线接入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传输方法。
CN201710168847.4A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633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68847.4A CN108633086B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078620 WO2018171448A1 (zh) 2017-03-21 2018-03-09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EP18771450.6A EP3592052A4 (en) 2017-03-21 2018-03-09 UPRIGHT LINK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DEVICE
US16/575,699 US20200015263A1 (en) 2017-03-21 2019-09-19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68847.4A CN108633086B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3086A true CN108633086A (zh) 2018-10-09
CN108633086B CN108633086B (zh) 2020-11-03

Family

ID=63584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68847.4A Active CN108633086B (zh) 2017-03-21 2017-03-21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15263A1 (zh)
EP (1) EP3592052A4 (zh)
CN (1) CN108633086B (zh)
WO (1) WO201817144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5774A (zh) * 2018-11-02 2019-04-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016874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3661751A (zh) * 2019-09-30 2021-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24023B2 (en) * 2017-07-14 2022-01-11 Apple Inc. Timing advance for grantless uplink transmission
US20210297976A1 (en) * 2018-08-09 2021-09-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intaining validity of timing advance
US11044702B2 (en) 2018-11-01 2021-06-22 Dish Wireless L.L.C. Replicated grant-free transmissions utilizing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CN111586852B (zh) * 2019-02-15 2023-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570736B2 (en) * 2021-01-14 2023-01-3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for delay spread based TA validation
WO2023065266A1 (en) * 2021-10-22 2023-04-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ling first timing advance timer and second timing advance tim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223A (zh) * 2007-09-21 2009-03-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保持上行同步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US20130242953A1 (en) * 2012-03-16 2013-09-19 Nokia Corporation Update of timing advance without star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activity timer
CN104380814A (zh) * 2012-04-19 2015-02-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多接收器定时提前配给
CN105453670A (zh) * 2014-08-08 2016-03-3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及其时序提前值更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283B (zh) * 2008-06-02 2015-04-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定时调节方法、移动站、基站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02123516B (zh) * 2011-03-31 2013-11-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个上行定时提前量的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WO2013051991A1 (en) * 2011-10-07 2013-04-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plin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223A (zh) * 2007-09-21 2009-03-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保持上行同步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US20130242953A1 (en) * 2012-03-16 2013-09-19 Nokia Corporation Update of timing advance without star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activity timer
CN104380814A (zh) * 2012-04-19 2015-02-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多接收器定时提前配给
CN105453670A (zh) * 2014-08-08 2016-03-3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及其时序提前值更新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5774A (zh) * 2018-11-02 2019-04-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950292B2 (en) 2018-11-02 2024-04-0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timing advance
WO2021016874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3892299A (zh) * 2019-07-30 2022-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3892299B (zh) * 2019-07-30 2024-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阈值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3661751A (zh) * 2019-09-30 2021-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661751B (zh) * 2019-09-30 2023-08-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92052A4 (en) 2020-08-05
EP3592052A1 (en) 2020-01-08
CN108633086B (zh) 2020-11-03
US20200015263A1 (en) 2020-01-09
WO2018171448A1 (zh)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3086A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686806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iscovery frames based on a transmission window
US8843076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ver a beamformed communication link
US9961513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4160771B (zh) 用于运行后台应用的无线通信装置的调度请求
CN101600259A (zh) 处理半持续性传输资源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01790191A (zh) 改善排程请求的重设程序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0904881B2 (en) Method enabling terminal to maintain uplink synchronization, and terminal
US9674788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 concurrency by conditioned signal combining
US20190357214A1 (en) Neighbor Awareness Networking Preferred Channel Learning
CN109392139A (zh) 一种接收广播消息的资源位置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74983A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3106382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during a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period
CN108282881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417202A (zh) 一种校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0299302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peer-to-peer connection session setup
WO2017116583A1 (en) Access point resource consumption management
CN105393584A (zh) 支持协议适应层(pal)上的流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0933758A (zh)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基站
CN102742317B (zh) 通信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6367312A (zh) 传输确定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90357308A1 (en) Neighbor Awareness Networking Discovery Window Congestion Mitigation
CN110169149B (zh) 一种上行时序调整方法及终端
WO2019129164A1 (zh) 一种传输时间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40073976A1 (en) Multi-link channel assess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