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2536A -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32536A
CN108632536A CN201810856533.8A CN201810856533A CN108632536A CN 108632536 A CN108632536 A CN 108632536A CN 201810856533 A CN201810856533 A CN 201810856533A CN 108632536 A CN108632536 A CN 108632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preview screen
shot subject
zoom
sta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565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32536B (zh
Inventor
薛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565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32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32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2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32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2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启动相机的指令时,启动第一相机,并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如果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在后台启动第二相机并完成对焦,得到第二预览画面;如果接收到变焦指令,则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

Description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双摄手机,后置双摄通常由具有广角镜头的主相机和具有长焦镜头的副相机组成。用户可以在广角镜头拍摄的预览画面上使用变焦功能,即,终端在接收到变焦指令之后,开始启动副相机并完成对焦,从而使用户能够对拍摄场景进行对焦拍照。然而,从启动副相机、完成对焦至拍摄完成,这一完整的对焦拍照过程,其耗费时间较长,影响用户捕捉瞬间的拍摄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相机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启动相机的指令时,启动第一相机,并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
如果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在后台启动第二相机并完成对焦,得到第二预览画面;
如果接收到变焦指令,则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相机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启动模块、显示模块和第二启动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启动模块,配置为当接收到启动相机的指令时,启动第一相机;
所述显示模块,配置为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
所述第二启动模块,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在后台启动第二相机并完成对焦,得到第二预览画面;
所述显示模块,配置为如果接收到变焦指令,则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相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相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启动相机的指令时,启动第一相机,并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如果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在后台启动第二相机并完成对焦,得到第二预览画面;如果接收到变焦指令,则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如此,在接收到变焦指令之前,就在后台预先得到对焦好的第二预览画面,一旦接收到变焦指令,就直接调出后台已经对焦好的第二预览画至前台,即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从用户拍摄体验的角度而言,拍摄时间大大缩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相机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相机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相机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获取训练模型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相机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相机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相机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相机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相机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E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相机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硬件实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具有前置双摄或者后置双摄功能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另外,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移动终端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相机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当接收到启动相机的指令时,启动第一相机,并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
S12、如果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在后台启动第二相机并完成对焦,得到第二预览画面;
可以理解地,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启动第一相机之后,不是在接收到变焦指令后才启动第二相机,而是确定第一预览画面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如果符合,则在后台启动第二相机并完成对焦,得到第二预览画面。这样,当后续接收到变焦指令时,就可以直接从后台调出已对焦的第二预览画面,显示至前台,从而缩短了对焦拍摄的准备时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机的焦距小于所述第二相机的焦距。所述第一相机通常为广角相机,该相机通过一个广角镜头来实现广角拍摄功能,而广角镜头具有焦距短、拍摄视角广等特点,一般适合拍摄用普通镜头照不全的全景、全照。所述第二相机通常为长焦相机,该相机通过一个长焦镜头来实现长焦拍摄功能。长焦镜头的用途基本和广角镜头相反,长焦镜头具有焦距长、视角小等特点,在同样的拍摄距离内,拍同样的景物可以就某个局部拍得比普通镜头大且清晰。因此,更适合拍摄特写镜头。
S13、如果接收到变焦指令,则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
这里,可以理解地,在后台得到第二预览画面之后,如果接收到变焦指令,则直接从后台调出第二预览画面显示至前台,这样,从用户拍摄体验的角度而言,拍摄时间大大缩短,利于用户捕获瞬间。当然,如果没有接收到变焦指令,而是接收到了拍摄指令,则根据第一预览画面生成目标图像。这是因为,在接收到变焦指令之前,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处于持续显示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启动相机的指令时,启动第一相机,并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如果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在后台启动第二相机并完成对焦,得到第二预览画面;如果接收到变焦指令,则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由此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变焦指令之前,就在后台预先得到对焦好的第二预览画面,一旦接收到变焦指令,就直接调出后台已经对焦好的第二预览画至前台,即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如此,从用户拍摄体验的角度而言,对焦拍摄时间大大缩短。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之后,且在接收到变焦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持续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
这里,可以理解地,在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之后,且在接收到变焦指令之前,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是持续显示在终端屏幕的,换句话说,在启动第一相机之后同时启动第二相机并对焦,此时,在终端屏幕上看到的仅仅是第一预览画面,第二相机在后台运行中。此时,如果接收到变焦指令,则将第二相机在后台对焦得到的第二预览画面显示至终端屏幕,即,将第二预览画面从后台调用至前台显示。如果在接收到变焦指令之前,接收到了拍摄指令,则根据第一预览画面生成目标图像。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机的焦距大于所述第二相机的焦距,此时,所述第一相机为长焦相机,所述第二相机为广角相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相机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当接收到启动相机的指令时,启动第一相机;
S202、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
S203、确定被摄主体特征,所述被摄主体特征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被摄主体的类型、被摄主体的状态、被摄主体与所述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被摄主体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画面中对焦区域内的画面内容来确定。所述被摄主体的类型可以是人、动物、建筑物等,所述被摄主体的状态可以是静止状态或者运动状态。所述被摄主体的类型和所述被摄主体的状态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预览画面进行图像分析得到。
S204、判断所述被摄主体特征中的至少一个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二条件;如果不符合,执行步骤S205;如果符合,执行步骤S206;
可以理解地,不同的被摄主体特征所对应的第二条件不同,也就是说,每个被摄主体特征对应一个第二条件。如果所述第一相机的焦距小于所述第二相机的焦距,即,第一相机为广角相机,第二相机为长焦相机,由于长焦相机适用于拍摄远处景物的细部和拍摄不易接近的被摄对象,例如,在看台上拍摄舞台上的人物,在动物园拍摄动物,在野外拍摄禽兽,拍摄人物肖像等。因此,所述第二条件可以依据长焦相机的拍摄特点进行设置,比如,所述第二条件可以设置为以下之一:所述被摄主体的类型为人物或动物、所述被摄主体的状态为运动状态、所述被摄主体与所述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如果所述被摄主体特征满足上述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时(即所述被摄主体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符合预设的第二条件),则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
可以理解地,如果所述第一相机的焦距大于所述第二相机的焦距,例如,所述第一相机为长焦相机,所述第二相机为广角相机,由于广角相机适用于拍摄普通镜头照不全的全景图,例如,拍摄高大的山景、宽阔的建筑、游行的广大队伍和室内全部陈列品等。因此,所述第二条件可以依据广角相机的拍摄特点进行设置。
S205、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不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不启动第二相机;
S206、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然后进入步骤S207;
S207、在后台启动第二相机并完成对焦,得到第二预览画面,然后进入步骤S208;
可以理解地,此时得到的第二预览画面并没有显示至前台,而是在接收到变焦指令之后,才将所述第二预览画面从后台调用至前台显示,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对焦拍摄的准备时间,从用户拍摄体验的角度而言,拍摄时间大大缩短。
S208、如果当前接收到操作指令,检测所述操作指令的类型;如果所述操作指令的类型为拍摄指令,则执行步骤S209;如果所述操作指令的类型为变焦指令,则执行步骤S210;
S209、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生成目标图像;
这里,可以理解地,如果在步骤S207之后,接收到的操作指令为拍摄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生成目标图像。换句话说,在没有接收到所述变焦指令之前,如果接收到拍摄指令,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生成目标图像。
S210、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
这里,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之后,如果接收到拍摄指令,则根据所述第二预览画面生成目标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相机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A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当接收到启动相机的指令时,启动第一相机;
S302、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
S303、确定被摄主体特征,所述被摄主体特征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被摄主体的类型、被摄主体的状态、被摄主体与所述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
S304、将所述被摄主体特征输入到预设的训练模型,得到所述第一预览画面对应的变焦概率;
S305、判断所述变焦概率是否大于预设的概率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307;否则,执行步骤S306;
S306、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不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不启动第二相机;
S307、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然后进入步骤S308;
S308、在后台启动第二相机并完成对焦,得到第二预览画面;
S309、检测当前接收到的操作指令类型;如果所述操作指令类型为拍摄指令,则执行步骤S310;如果所述操作指令为变焦指令,则执行步骤S311;
S310、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生成目标图像;
S311、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312、获取启动日志,所述启动日志至少用于记录在显示所述第一预览画面之后并启动第二相机的事件;
S313、对所述启动日志进行分析,得到训练样本;其中,所述训练样本包括历史被摄主体特征与启动第二相机的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里,可以理解地,通过历史被摄主体特征与启动第二相机的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分析得到用户启用第二相机的常用条件,即,得到哪些被摄主体特征下用户可能会使用长焦相机进行拍照。
S314、利用所述训练样本训练得到所述训练模型,所述训练模型用于根据输入的被摄主体特征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对应的变焦概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得到训练样本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得到被摄主体特征与启动第二相机的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后,可以通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得到所述训练模型。所述AI深度学习算法,例如,可以是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深度学习是学习样本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这些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对诸如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数据的解释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这里,通过AI深度学习算法所得到的训练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推断出从第一相机切换至第二相机的概率,即变焦概率,从而提高判断所述第一预览画面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的准确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得到所述训练样本的基础上,也可以采用简单的机器学习方法训练得到所述训练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简单的机器学习方法训练得到的训练模型中,至少包括被摄主体特征以及被摄主体特征对应的权值,权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被摄主体特征与启动第二相机(例如长焦相机)的相关度,权值越大,与启动第二相机的相关度就越高。举例来说,在1000次历史拍摄中,记录了1000组训练样本,每组训练样本均记录了一次拍摄中的被摄主体特征(如被摄主体的类型、被摄主体的状态、被摄主体与所述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以及被摄主体特征与启动第二相机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这1000组训练样本中,有A1个被摄主体的类型是人物,且A1个中有B1个与启动第二相机的操作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即在A1次拍摄人物时有B1次均接收到了变焦指令);有A2个被摄主体的类型是动物,且A2个中有B2个与启动第二相机的操作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即在A2次拍摄动物时有B2次均接收到了变焦指令),A1+A2=1000;有A3个被摄主体的状态是运动状态,且A3个中有B3个与启动第二相机的操作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即在A3次拍摄正在运动的物体时有B3次均接收到了变焦指令),有A4个被摄主体的状态是静止状态,且A4个中有B4个与启动第二相机的操作之间存在对应关系,A3+A4=1000;有A5个被摄主体与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大于2米,且A5个中有B5个与启动第二相机的操作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有A6个被摄主体与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2米,且A6个中有B6个与启动第二相机的操作之间存在对应关系,A5+A6=1000;基于此,可以理解地,机器学习这1000组训练样本,得到的训练模型如下式(1)所示:
式(1)中,f表示变焦概率,为被摄主体的类型是人物时所对应的权值,x1表示输入到式(1)中的被摄主体的类型是否是人物,如果是,则x1取值为1,否则,x1取值为0;为被摄主体的类型是动物时所对应的权值,x2表示输入到式(1)中的被摄主体的类型是否是动物,如果是,则x2取值为1,否则,x2取值为0;为被摄主体的状态是运动状态时所对应的权值,x3表示输入到式(1)中的被摄主体的状态是否是运动状态,如果是,则x3取值为1(x4取值为0),否则,x3取值为0(x4取值为1);为被摄主体的状态是静止状态时所对应的权值,x4表示输入到式(1)中的被摄主体的状态是否是静止状态,如果是,则x4取值为1(x3取值为0),否则,x4取值为0(x3取值为1);为被摄主体与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大于2米时所对应的权值,x5表示输入到式(1)中的距离值是否大于2米,如果是,则x5取值为1(x6取值为0),否则,x5取值为0(x6取值为1);为被摄主体与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2米时所对应的权值,x6表示输入到式(1)中的距离值是否小于或者等于2米,如果是,则x6取值为1(x5取值为0),否则,x6取值为0(x5取值为1);
基于式(1),如果根据步骤S303确定被摄主体特征为:被摄主体的类型是人物、被摄主体的状态是运动状态和被摄主体与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为1米;那么,将这三个被摄主体特征输入到式(1)中,则可以得到所述第一预览画面对应的变焦概率为可以理解地,训练样本中的被摄主体特征越多,即,训练样本中所包含的被摄主体的类型越多,构建的训练模型就越复杂,通过训练模型得到的变焦概率也就越准确。
目前在广角+长焦的双摄手机中,一般情况下,将广角相机(即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相机)作为主相机,将长焦相机(即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相机)作为副相机。当手机接收到启动相机的指令时,手机首先启动主相机,并显示主相机摄取的主预览界面(即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预览画面),这样,在主预览界面上用户可以使用变焦功能,在手机接收到变焦指令后,手机开始启动副相机并进行对焦拍照,此时手机从启动副相机、对焦至拍照完成,整个拍照过程时间较长,从而影响了用户捕捉瞬间的拍摄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在启动主相机后,在后台同时启动副相机,并完成对焦,待用户使用变焦时从后台调出已经对焦好的副相机,从而缩短拍摄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相机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手机通过具有AI深度学习功能的A模块分析用户数据,得到训练模型,所述训练模型用于确定启动副相机的概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A模块主要用于AI深度学习用户拍照习惯,分析用户启用副相机(即长焦相机)的常用条件,例如,被摄主体的类型、被摄主体的状态、被摄主体与主相机之间的距离等,条件不限于此,并对这些常用条件进行训练,得到训练模型。
S402、当手机接收到启动相机的指令时,手机先启动主相机,手机屏幕显示主预览界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来说,手机正常拍照中,先启动主相机,此时副相机未启动,手机屏幕显示的是主预览界面(即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预览画面)。
S403、手机利用A模块的得到的训练模型对主预览界面进行分析,得到启动副相机的概率;
S404、手机判断所述启动副相机的概率是否小于设置概率;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07;否则,执行步骤S405;
S405、手机在后台同时启动副相机并对焦,得到对焦后的副预览界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用户在手机屏幕上看到的是主预览界面,而副预览界面(即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预览画面)在后台运行中。
S406、手机接收到变焦指令后,直接调出副预览界面至手机屏幕上进行显示;
这里,可以理解地,此时调出的副预览界面已经是对焦后的预览界面。
S407、手机后台无需提前启动副相机,主相机继续拍照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相机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AI深度学习分析用户需要变焦启用副相机的被摄主体的类型、被摄主体的状态、被摄主体与主相机之间的距离等,从而判断是否进行变焦拍摄,如果是,则在主相机未切换至副相机前,在后台启动副相机并对焦,至此如果手机接收变焦指令时,则直接从后台调用出已经对焦好的副相机,从而减少主变焦切换至副的时间,提升用户拍摄体验。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相机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相机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所述装置50包括第一启动模块51、显示模块52和第二启动模块53,其中:
所述第一启动模块51,配置为当接收到启动相机的指令时,启动第一相机;
所述显示模块52,配置为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
所述第二启动模块53,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在后台启动第二相机并完成对焦,得到第二预览画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机的焦距小于所述第二相机的焦距。
所述显示模块52,配置为如果接收到变焦指令,则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52,还可以配置为在启动所述第一相机之后,且在接收到变焦指令之前,持续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所述装置50还包括确定模块54,所述确定模块54包括:
第一特征获取单元541,配置为确定被摄主体特征,所述被摄主体特征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被摄主体的类型、被摄主体的状态、被摄主体与所述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
第一确定单元542,配置为如果所述被摄主体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符合预设的第二条件,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C所示,所述确定模块54还包括:
第二特征获取单元543,配置为确定被摄主体特征,所述被摄主体特征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被摄主体的类型、被摄主体的状态、被摄主体与所述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
概率计算单元544,配置为将所述被摄主体特征输入到预设的训练模型,得到所述第一预览画面对应的变焦概率;
第二确定单元545,配置为如果所述变焦概率大于预设的概率阈值,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D所示,所述装置50还包括数据训练模块55,所述数据训练模块55包括:
启动日志获取单元551,配置为获取启动日志,所述启动日志至少用于记录在显示所述第一预览画面之后并启动第二相机的事件;
日志分析单元552,配置为对所述启动日志进行分析,得到训练样本;其中,所述训练样本包括被摄主体特征与启动第二相机的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
模型训练单元553,配置为利用所述训练样本训练得到所述训练模型,所述训练模型用于根据输入的被摄主体特征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对应的变焦概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E所示,所述装置50还包括图像生成模块56,所述图像生成模块56,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变焦指令之前,如果接收到拍摄指令,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生成目标图像。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配置为如果所述变焦概率小于等于预设的概率阈值,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不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不启动所述第二相机。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相机控制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相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终端通常为具有前置双摄或者后置双摄功能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相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发明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60的硬件实体包括:第一摄像头61、第二摄像头62、处理器63、通信接口64和存储器65;其中,
第一摄像头61和第二摄像头62配置为采集图像数据;
处理器63通常控制终端60的总体操作。
通信接口64可以使终端60通过网络与其他终端或服务器通信。
存储器65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63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待处理器63以及终端60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音频数据、语音通信数据和视频通信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实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终端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启动相机的指令,启动第一相机,并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
如果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在后台启动第二相机并完成对焦,得到第二预览画面;
如果接收到变焦指令,则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机的焦距小于所述第二相机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被摄主体特征,所述被摄主体特征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被摄主体的类型、被摄主体的状态、被摄主体与所述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
如果所述被摄主体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符合预设的第二条件,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被摄主体特征,所述被摄主体特征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被摄主体的类型、被摄主体的状态、被摄主体与所述第一相机之间的距离;
将所述被摄主体特征输入到预设的训练模型,得到所述第一预览画面对应的变焦概率;
如果所述变焦概率大于预设的概率阈值,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启动日志,所述启动日志至少用于记录在显示所述第一预览画面之后并启动第二相机的事件;
对所述启动日志进行分析,得到训练样本;其中,所述训练样本包括历史被摄主体特征与启动第二相机的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
利用所述训练样本训练得到所述训练模型,所述训练模型用于根据输入的被摄主体特征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对应的变焦概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变焦指令之前,如果接收到拍摄指令,根据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生成目标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变焦概率小于等于预设的概率阈值,确定所述第一预览画面不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不启动所述第二相机。
8.一种相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启动模块、显示模块和第二启动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启动模块,配置为当接收到启动相机的指令时,启动第一相机;
所述显示模块,配置为显示所述第一相机拍摄的第一预览画面;
所述第二启动模块,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一预览画面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在后台启动第二相机并完成对焦,得到第二预览画面;
所述显示模块,配置为如果接收到变焦指令,则显示所述第二预览画面。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相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相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CN201810856533.8A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632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6533.8A CN108632536B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6533.8A CN108632536B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2536A true CN108632536A (zh) 2018-10-09
CN108632536B CN108632536B (zh) 2020-10-30

Family

ID=63690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56533.8A Active CN108632536B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3253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9266A (zh) * 2018-12-25 2019-05-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61970A (zh) * 2019-09-03 2020-01-0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971828A (zh) * 2019-12-10 2020-04-07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对象的摄像方法
CN111586282A (zh) * 2019-02-18 2020-08-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40092A (zh) * 2021-11-25 2021-12-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205531A (zh) * 2021-12-23 2022-03-18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智能拍照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045808A1 (zh) * 2021-09-26 2023-03-30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205531B (zh) * 2021-12-23 2024-06-04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智能拍照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4432A (en) * 1995-11-10 2000-08-15 Sony Corporation Compact image pickup lens system for a video camera
CN103986876A (zh) * 2014-05-29 2014-08-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获取终端和图像获取方法
CN104333701A (zh) * 2014-11-28 2015-02-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相机预览画面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363376A (zh) * 2014-11-28 2015-02-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150085167A1 (en) * 2013-01-07 2015-03-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578026A (zh) * 2015-07-10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991930A (zh) * 2016-07-19 2016-10-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的变焦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131416A (zh) * 2016-07-19 2016-1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的变焦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254765A (zh) * 2016-07-19 2016-12-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的变焦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341612A (zh) * 2016-11-29 2017-0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US20170054967A1 (en) * 2015-08-18 2017-02-23 Intel Corporation Depth sensing auto focus multiple camera system
US20170085764A1 (en) * 2015-09-22 2017-03-23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4432A (en) * 1995-11-10 2000-08-15 Sony Corporation Compact image pickup lens system for a video camera
US20150085167A1 (en) * 2013-01-07 2015-03-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986876A (zh) * 2014-05-29 2014-08-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获取终端和图像获取方法
CN104333701A (zh) * 2014-11-28 2015-02-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相机预览画面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363376A (zh) * 2014-11-28 2015-02-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对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578026A (zh) * 2015-07-10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用户终端
US20170054967A1 (en) * 2015-08-18 2017-02-23 Intel Corporation Depth sensing auto focus multiple camera system
US20170085764A1 (en) * 2015-09-22 2017-03-23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5991930A (zh) * 2016-07-19 2016-10-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的变焦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131416A (zh) * 2016-07-19 2016-1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的变焦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254765A (zh) * 2016-07-19 2016-12-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摄像头的变焦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341612A (zh) * 2016-11-29 2017-0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9266A (zh) * 2018-12-25 2019-05-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6282A (zh) * 2019-02-18 2020-08-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6282B (zh) * 2019-02-18 2021-08-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158027B2 (en) 2019-02-18 2021-10-2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N110661970A (zh) * 2019-09-03 2020-01-0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661970B (zh) * 2019-09-03 2021-08-24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971828A (zh) * 2019-12-10 2020-04-07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对象的摄像方法
WO2023045808A1 (zh) * 2021-09-26 2023-03-30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采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840092A (zh) * 2021-11-25 2021-12-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40092B (zh) * 2021-11-25 2022-04-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205531A (zh) * 2021-12-23 2022-03-18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智能拍照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205531B (zh) * 2021-12-23 2024-06-04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智能拍照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2536B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2536A (zh) 一种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JP2019186929A (ja) カメラ撮影制御方法、装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
WO2020119032A1 (zh) 基于生物特征的声源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213191A1 (zh) 视频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395957B (zh) 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601876B (zh) 路人侦测方法与装置
US10297285B2 (en) Video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0572570B (zh) 一种多人场景的智能识别拍摄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401238B (zh) 一种视频中人物特写片段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513069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863286B (zh) 一种双流目标检测方法及其模型搭建方法
CN104994291A (zh) 一种基于拍摄场景环境启动广角摄像头的方法及终端
CN103780839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12069338A (zh) 图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945116A (zh) 用于在具有相机的移动终端中处理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CN108259767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9179242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120153B (zh)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5282455A (zh) 一种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495038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19218A (zh) 用于推荐图像捕获模式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546304A (zh)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05467741A (zh) 一种全景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13259734B (zh) 针对交互场景的智能导播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5119050B (zh) 一种视频剪辑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