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2091A - 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32091A
CN108632091A CN201810435389.0A CN201810435389A CN108632091A CN 108632091 A CN108632091 A CN 108632091A CN 201810435389 A CN201810435389 A CN 201810435389A CN 108632091 A CN108632091 A CN 108632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cc
encapsulation
messages
interfac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53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璐晓
胡世星
徐振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353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320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32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209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包括:在对接、且类型不同的类型的物理接口上分别创建一个虚拟子接口作为适配封装虚拟接口;当接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MCC报文时,具有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设备根据接收的MCC报文封装格式,将其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修改为与该MCC报文的封装格式相匹配的帧模式;在适配封装虚拟接口上,将其物理接口要发送的MCC报文封装为与其帧模式一致的封装格式的MCC报文,并发送。本发明使多个设备接入DCN网络时能够根据接收到的MCC报文的报文封装格式,为创建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自适应适配相应帧模,解决了不同类型混合组成的DCN网络中设备对接时,无法识别对端设备MCC报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DCN(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数据通信网络)具有分布式网络计算环境和多级分布式数据仓库,作为电信业务、营业、计费、网管数据传输、多媒体通信等系统的传输通道和通信平台,从而实现邮电网络监控、管理、维护以及决策的信息化与自动化,DCN网络由MCN(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Network,管理通信网)和SCN(SignalingCommunication Networks,信令通信网)组成,DCN网络在拓扑上并无独立性可言,在物理上,它可以和业务拓扑完全混合在一起,使用共同的链路、共同的物理端口,仅仅是在逻辑上被独立出来的一个网络平面。
这样的联网方式能确保DCN网络的独立性,每台设备都像电脑主机一样连接在一个网络上,对设备而言,简单易行,路由单一,网络结构简单,业务链路及业务数据的处理和DCN网络中数据的处理完全隔开,彼此互相不影响,设备自身都以主机的角色参与DCN网络,只需确保自身对管理机的路由可达,无需关心其它设备的路由情况,每台设备只需处理好自己和网管的通信过程即可。被管理的这些设备之间的网络状况彼此互不影响,一台设备出现状况也不会影响其它设备被管理。
假设我们将中间用来联网的联网设备(如交换机)替换成PTN(Packet TransportNetwork,分组传送网)设备,替换上的这台PTN设备既是其它设备连接网管的辅助设备,自身也需要和网管连接,这台PTN设备需要投入更多的端口为其它设备的DCN网络所用,整个DCN网络中,没有额外的PTN设备投入,仅靠被管理的设备自身就构建出一个用于设备管理的网络。设备之间的DCN网络状况,有了相互间的依赖关系,设备需要处理的事务,不再仅仅是自己和管理机之间的通信,还要确保其他设备能够正常连通DCN网络(既是主机,又是联网转发设备),DCN网络不再完全的独立于业务拓扑之外,而是完全可以和业务网络在物理上融合在一起。
如图1所示,PTN设备接入DCN网络传输MCC报文(控制报文)使用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封装的报文,其中交换路径TP标签为13;IPRAN(无线接入网IP化)设备接入DCN网络传输MCC报文使用VLAN ID(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 ID,虚拟局域网标识)为4093的以太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报文,PTN设备和IPRAN设备在DCN网络共存时,PTN设备不能识别VLAN ID为4093的以太网VLAN报文,而IPRAN设备也不能识别交换路径TP标签为13的MPLS报文。
有鉴于此,在多个不同类型设备共存的DCN网络中,急需解决不同类型设备的报文封装格式共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多个设备共存的DCN网络中,解决设备的报文封装格式共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对接、且类型不同的类型的物理接口上分别创建一个虚拟子接口作为适配封装虚拟接口;
步骤S2、当接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MCC报文时,具有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设备根据接收的MCC报文封装格式,将其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修改为与该MCC报文的封装格式相匹配的帧模式;
步骤S3、在适配封装虚拟接口上,将其物理接口要发送的MCC报文封装为与其帧模式一致的封装格式的MCC报文,并通过物理接口发送到线路。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1具体包括:
通过路由控制单元RCU在对接、且不同类型的第一、第二设备的物理接口上创建适配封装虚拟接口,并将适配封装虚拟接口上报网络管理单元NMU,当物理接口发送MCC报文时,网络管理单元NMU将适配封装虚拟接口作为MCC报文的出接口。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2具体包括:
对接、且不同类型的第一、第二设备互相发送MCC报文,通过路由控制单元RCU接收对端发送的MCC报文,路由控制单元RCU驱动层分别解析对端发送的MCC报文的报文头,并根据检测到的MCC报文的报文封装格式,将第一、第二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修改为与接收的MCC报文的封装格式匹配的模式。
在上述方法中,路由控制单元RCU通过TCP/IP协议栈去掉接收的MCC报文头,并将得到的MCC报文的净荷发送到所述网络管理单元NMU。
在上述方法中,具有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分别默认配置为与自身发送的MCC报文的封装格式相匹配的帧模式。
在上述方法中,对接、且不同类型的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分别为PTN设备和IPRAN设备;
所述PTN设备和IPRAN设备的报文封装格式分别为MPLS帧格式和以太网VLAN帧格式。
在上述方法中,当对接、且不同类型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为PTN设备和IPRAN设备时,
所述PTN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默认配置为MPLS帧模式,与PTN设备发送的MPLS报文的MPLS帧格式相匹配;
所述IPRAN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默认配置为以太网VLAN帧模式,与IPRAN设备发送的以太网VLAN报文的以太网VLAN帧格式相匹配。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S3具体包括:
当在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物理接口有需要发送的MCC报文时,网络管理单元NMU选择适配封装虚拟接口作为MCC报文出接口,并根据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通过TCP/IP协议栈为MCC报文的净荷添加相应的报文头,封装为与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的报文封装格式一致的MCC报文头,并从适配封装虚拟接口发送出去。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PTN设备传输的MCC报文采用MPLS报文,所述MPLS报文的TP标签值为13;所述IPRAN设备传输的MCC报文采用VLAN报文,所述VLAN报文的VLAN ID为4093。
在上述方法中,当PTN设备和IPRAN设备对接时,PTN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RCU分别在PTN设备和IPRAN设备的物理接口创建一个VLAN ID为4093的VLAN子接口,作为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
步骤S102、将VLAN子接口上报网络管理单元NMU,当PTN设备或IPRAN设备的物理接口发送MCC报文时,网络管理单元NMU选择将PTN设备或IPRAN设备上的VLAN子接口作为出接口;
步骤S103、将PTN设备的VLAN子接口的模式默认配置为MPLS帧模式,即默认配置为MPLS帧模式,将IPRAN设备的VLAN子接口的模式默认配置为以太网VLAN帧模式;
步骤S104、PTN设备通过RCU接收IPRAN设备发送的MCC报文,解析MCC报文头,根据检测到的MCC报文的报文封装格式,将PTN设备的VLAN子接口的帧模式修改为以太网VLAN帧模式;
步骤S105、通过TCP/IP协议栈去掉MCC报文头,将得到的MCC报文的净荷发送到网络管理单元NMU;
步骤S106、当PTN设备的物理接口有MCC报文需要传送时,在PTN设备的VLAN子接口上,NMU网络管理单元通过TCP/IP协议栈,根据VLAN子接口的帧模式,为物理接口需要发送的MCC报文的净荷封装以太网VLAN帧格式的MCC报文头,并发送到IPRAN设备的VLAN子接口。
本发明提出在设备的物理接口上创建一个虚拟子接口作为适配封装虚拟接口,使多个设备接入DCN网络时能够根据接收到的MCC报文的报文封装格式,自动将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配置为与收到的MCC报文的报文封装格式相匹配的帧模式,实现自适应适配封装,解决了不同类型混合组成的DCN网络中设备对接时,无法识别对端设备MCC报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合组网中的DCN网络;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PTN设备和IPRAN设备混合组网的DCN网络;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当PTN设备和IPRAN设备对接时,PTN设备的PDCN接口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在设备的物理接口上创建一个子接口作为适配封装接口PDCN,使多个不同类型设备接入DCN网络时能够根据接收到的MCC报文的报文封装格式,自动将适配封装接口PDCN的模式配置为以太网VLAN帧模式或者MPLS帧模式等与收到的MCC报文的封装格式对应的模式,实现自适应适配封装,解决了混合网络中设备对接时,无法识别对端设备MCC报文的问题,应用于PTN和IPRAN路由器设备的自适应适配封装测试已成功。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对接、且类型不同的类型的物理接口上分别创建一个虚拟子接口作为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其中,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无IP、无MAC地址、无路由,是虚拟出的管理接口;PDCN定义为:中间用来联网的联网设备为PTN设备的DCN网络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
在本发明中,步骤S1具体为:通过RCU(Route Control Unit,路由控制单元)在对接、且不同类型的第一、第二设备的物理接口创建适配封装接口PDCN,并将适配封装接口PDCN上报NMU(Network Management Unit,网络管理单元),当物理接口发送MCC报文时,网络管理单元NMU将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作为MCC报文出接口。
步骤S2、当接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MCC报文时,具有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的设备根据接收的MCC报文封装格式,将其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的模式修改为与该MCC报文的封装格式相匹配的帧模式(例如,与以太网VLAN报文匹配的以太网VLAN帧模式,或者与MPLS报文匹配的MPLS帧模式)。
在本发明中,步骤S2具体为:对接、且不同类型的第一、第二设备互相发送MCC报文,通过RCU接收对端(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对端为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对端为第一设备)发送的MCC报文,路由控制单元RCU驱动层分别解析对端发送的MCC报文的报文头,并根据检测到的MCC报文的报文封装格式,将第一、第二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的帧模式修改为与接收的MCC报文的封装格式匹配的模式,并通过TCP/IP协议栈去掉MCC报文头,将得到的MCC报文的净荷发送到网络管理单元NMU。
在本发明中,具有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的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的帧模式分别默认配置为与自身发送的MCC报文的封装格式相匹配的帧模式,如对接、且不同类型的设备为PTN设备和IPRAN设备,则PTN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的帧模式默认配置为MPLS帧模式,与PTN设备发送的MPLS报文的报文封装格式相匹配;IPRAN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的帧模式默认配置为以太网VLAN帧模式,与IPRAN设备发送的以太网VLAN报文的报文封装格式相匹配。
步骤S3、在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上,将其物理接口要发送的MCC报文封装为与其帧模式一致的封装格式的MCC报文,并通过物理接口发送到线路,进行传送。
在本发明中,步骤S3具体为:当在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的物理接口有需要发送的MCC报文时,在VLAN层网络管理单元NMU选择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作为MCC报文出接口,并根据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的帧模式,通过TCP/IP协议栈为MCC报文的净荷添加相应的报文头,封装为与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的帧模式的报文封装格式一致的MCC报文头,并在链路层通过对应的物理接口发送出去。如,当PTN设备的一个物理接口有需要发送的MCC报文时,网络管理单元NMU选择该物理接口对应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Vlan子接口)作为MCC报文出接口;如果此时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的帧模式为MPLS帧模式,则在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上,通过TCP/IP协议栈封装TP模式的MCC报文,即为MCC报文的净荷封装TP标签值为13的MPLS报文头,并在链路层通过物理接口发送到线路上;当PTN设备收到MCC报文后,RCU驱动层解析MCC报文头,如果发现MCC的封装为VLAN封装,则将此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自适应为VLAN帧模式,此后,当PTN设备的一个物理接口有需要发送的MCC报文时,则在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上,通过TCP/IP协议栈封装为以太网VLAN,即为MCC报文的净荷封装上VLAN ID为4093的以太网报文头,并在链路层通过物理接口发送到线路上。
下面以DCN网络中的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设备和IPRAN设备对接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图4所示,当PTN设备和IPRAN设备对接时,PTN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RCU分别在PTN设备和IPRAN设备的物理接口创建一个VLAN ID为4093的VLAN子接口,作为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
步骤S102、将VLAN子接口上报网络管理单元NMU,当PTN设备或IPRAN设备的物理接口发送MCC报文时,网络管理单元NMU选择将PTN设备或IPRAN设备上的VLAN子接口作为出接口。
步骤S103、将PTN设备的VLAN子接口的模式默认配置为与PTN设备的报文封装格式(MPLS帧格式)相匹配,即默认配置为MPLS帧模式,并将IPRAN设备的VLAN子接口的模式默认配置为与IPRAN设备的报文封装格式(VLAN帧格式)相匹配,即默认配置为VLAN帧模式。
步骤S104、PTN设备通过RCU接收IPRAN设备发送的MCC报文,RCU驱动层解析MCC报文头,根据检测到的MCC报文的报文封装格式(VLAN帧格式),将PTN设备的VLAN子接口的帧模式修改为对应模式,即VLAN帧模式。
步骤S105、RCU通过TCP/IP协议栈去掉MCC报文头,将得到的MCC净荷发送到网络管理单元NMU。
步骤S106、当PTN设备的物理接口有MCC报文需要传送时,在PTN设备的VLAN子接口上,NMU网络管理单元通过TCP/IP协议栈,根据VLAN子接口的帧模式,为物理接口需要发送的MCC净荷封装相应报文封装格式(VLAN帧格式)的MCC报文头,并发送到IPRAN设备的VLAN子接口。
所述PTN设备和IPRAN设备的报文封装格式分别为MPLS帧格式和VLAN帧格式,MPLS帧格式和VLAN帧格式匹配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的模式分别为MPLS帧模式和VLAN帧模式。
如表1所示,PTN设备传输的MCC报文采用MPLS报文,MPLS报文的TP标签值为13;如表2所示,IPRAN设备传输的MCC报文采用VLAN报文,VLAN报文的VLAN ID为4093。
表1、PTN设备传输的MPLS报文的格式。
表2、IPRAN设备传输的VLAN报文的格式。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对接、且类型不同的类型的物理接口上分别创建一个虚拟子接口作为适配封装虚拟接口;
步骤S2、当接收到对端设备发送的MCC报文时,具有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设备根据接收的MCC报文封装格式,将其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修改为与该MCC报文的封装格式相匹配的帧模式;
步骤S3、在适配封装虚拟接口上,将其物理接口要发送的MCC报文封装为与其帧模式一致的封装格式的MCC报文,并通过物理接口发送到线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通过路由控制单元RCU在对接、且不同类型的第一、第二设备的物理接口上创建适配封装虚拟接口,并将适配封装虚拟接口上报网络管理单元NMU,当物理接口发送MCC报文时,网络管理单元NMU将适配封装虚拟接口作为MCC报文的出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
对接、且不同类型的第一、第二设备互相发送MCC报文,通过路由控制单元RCU接收对端发送的MCC报文,路由控制单元RCU驱动层分别解析对端发送的MCC报文的报文头,并根据检测到的MCC报文的报文封装格式,将第一、第二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修改为与接收的MCC报文的封装格式匹配的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路由控制单元RCU通过TCP/IP协议栈去掉接收的MCC报文头,并将得到的MCC报文的净荷发送到所述网络管理单元NMU。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分别默认配置为与自身发送的MCC报文的封装格式相匹配的帧模式。
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接、且不同类型的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分别为PTN设备和IPRAN设备;
所述PTN设备和IPRAN设备的报文封装格式分别为MPLS帧格式和以太网VLAN帧格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对接、且不同类型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为PTN设备和IPRAN设备时,
所述PTN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默认配置为MPLS帧模式,与PTN设备发送的MPLS报文的MPLS帧格式相匹配;
所述IPRAN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默认配置为以太网VLAN帧模式,与IPRAN设备发送的以太网VLAN报文的以太网VLAN帧格式相匹配。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当在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物理接口有需要发送的MCC报文时,网络管理单元NMU选择适配封装虚拟接口作为MCC报文出接口,并根据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通过TCP/IP协议栈为MCC报文的净荷添加相应的报文头,封装为与适配封装虚拟接口的帧模式的报文封装格式一致的MCC报文头,并从适配封装虚拟接口发送出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TN设备传输的MCC报文采用MPLS报文,所述MPLS报文的TP标签值为13;所述IPRAN设备传输的MCC报文采用VLAN报文,所述VLAN报文的VLAN ID为409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PTN设备和IPRAN设备对接时,PTN设备的适配封装虚拟接口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通过RCU分别在PTN设备和IPRAN设备的物理接口创建一个VLAN ID为4093的VLAN子接口,作为适配封装虚拟接口PDCN;
步骤S102、将VLAN子接口上报网络管理单元NMU,当PTN设备或IPRAN设备的物理接口发送MCC报文时,网络管理单元NMU选择将PTN设备或IPRAN设备上的VLAN子接口作为出接口;
步骤S103、将PTN设备的VLAN子接口的模式默认配置为MPLS帧模式,即默认配置为MPLS帧模式,将IPRAN设备的VLAN子接口的模式默认配置为以太网VLAN帧模式;
步骤S104、PTN设备通过RCU接收IPRAN设备发送的MCC报文,解析MCC报文头,根据检测到的MCC报文的报文封装格式,将PTN设备的VLAN子接口的帧模式修改为以太网VLAN帧模式;
步骤S105、通过TCP/IP协议栈去掉MCC报文头,将得到的MCC报文的净荷发送到网络管理单元NMU;
步骤S106、当PTN设备的物理接口有MCC报文需要传送时,在PTN设备的VLAN子接口上,网络管理单元NMU通过TCP/IP协议栈,根据VLAN子接口的帧模式,为物理接口需要发送的MCC报文的净荷封装以太网VLAN帧格式的MCC报文头,并发送到IPRAN设备的VLAN子接口。
CN201810435389.0A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 Withdrawn CN1086320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5389.0A CN108632091A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5389.0A CN108632091A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2091A true CN108632091A (zh) 2018-10-09

Family

ID=63696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35389.0A Withdrawn CN108632091A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3209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0295A (zh) * 2019-11-08 2020-02-2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003816A (zh) * 2020-06-22 2020-11-27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32540A (zh) * 2019-09-17 2021-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9321A (zh) * 2005-02-04 2005-08-03 迈普(四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器和网桥互连的方法和系统
CN102082738A (zh) * 2011-03-10 2011-06-0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公用网络延伸mpls vpn接入的方法和pe设备
US20120127887A1 (en) * 2009-06-29 2012-05-2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 Network Port and Embedde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 Network Port
CN103595635A (zh) * 2012-08-13 2014-0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光传送网设备的数据通信网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4813288A (zh) * 2012-11-27 2015-07-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启用openflow的云计算中使用mpls时分离租户特定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5227534A (zh) * 2014-06-30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格式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9321A (zh) * 2005-02-04 2005-08-03 迈普(四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器和网桥互连的方法和系统
US20120127887A1 (en) * 2009-06-29 2012-05-2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 Network Port and Embedde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 Network Port
CN102082738A (zh) * 2011-03-10 2011-06-0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公用网络延伸mpls vpn接入的方法和pe设备
CN103595635A (zh) * 2012-08-13 2014-0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光传送网设备的数据通信网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4813288A (zh) * 2012-11-27 2015-07-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启用openflow的云计算中使用mpls时分离租户特定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5227534A (zh) * 2014-06-30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格式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2540A (zh) * 2019-09-17 2021-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830295A (zh) * 2019-11-08 2020-02-2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830295B (zh) * 2019-11-08 2022-07-2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003816A (zh) * 2020-06-22 2020-11-27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03816B (zh) * 2020-06-22 2023-04-18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1413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oute fibre channel frames using reduced forwarding state on an FCoE-to-FC gateway
CA2459286C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sdh/sonet aps on ethernet
KR100612318B1 (ko) 분산 구조 라우터에서 가상 근거리 통신망 브리징 및 가상사설 통신망을 구현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EP1480380B1 (en) Data mirroring
EP3721607B1 (en) Multiple rstp domain separation
US8098649B2 (en) Using network transport tunnels to provide service-based data transport
CA2570745C (en) Technique for transferring data over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EP253347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ost route reachability i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access ring
US20040213160A1 (en) OAM echo messaging to verify a service-based network distribution path
US9225622B2 (en) OAM echo messaging to verify a service-based network distribution path
CN101095316A (zh) 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Xiao et al. Requirements for 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 (PWE3)
CN108632091A (zh) 一种dcn网络中对接设备自适应适配封装的实现方法
CN101257490A (zh) 一种防火墙旁路模式下的报文处理方法和系统
US9515881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acket processing
US7577136B1 (en) Ethernet switch fabric interface
CN107196798A (zh) 电信管理网中的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1170711A (zh) 自动交换光网络scn和mcn信息传递装置及方法
EP1303082A2 (en) Transparent LAN-to-LAN connection between two customer locations through a RPR data transport network
CN100433652C (zh) 多数据通信网络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orr Multi‐LAN approach to LAN/WAN internetworking
CN107360075A (zh) 网络设备环保护方法及其装置、网络系统
Xiao et al. RFC 3916: Requirements for 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 (PWE3)
BRM01 Solaris™ OperatingEnvironment–TCP/IPNetworkAdministration
Pate Network Working Group X. Xiao, Ed. Request for Comments: 3916 Riverstone Networks Category: Informational D. McPherson, Ed. Arbo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