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6928B - 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6928B
CN108616928B CN201611159838.0A CN201611159838A CN108616928B CN 108616928 B CN108616928 B CN 108616928B CN 201611159838 A CN201611159838 A CN 201611159838A CN 108616928 B CN108616928 B CN 1086169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user terminal
auxiliary
base station
data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598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16928A (zh
Inventor
庄永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598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69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6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6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16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6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涉及通信领域。其中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流时,主基站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从而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形成主链路和辅链路,其中主链路为主用户终端直接通过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与服务网关互通;主数据流通过主链路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传输,辅数据流通过辅链路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传输。本发明通过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形成主链路和辅链路,在辅链路上由辅用户终端提供中继服务,从而可通过现有网络体系架构实现支持主辅UE的载波聚合。

Description

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提高峰值传输速率的技术包括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载波聚合技术和LTE/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带宽聚合技术。LTE载波聚合技术将多个不同频段的LTE载波聚合为一个逻辑载波使用,并提供比LTE单载波更高的峰值传输速率。双连接也是一种载波聚合,应用于小小区和非理想回程场景。LTE/WLAN带宽聚合将LTE和WLAN两种不同无线接入带宽聚合为一个逻辑带宽使用,并提供比LTE或WLAN更高的峰值传输速率。上述技术基于一个UE、一个或者多个eNB(RN),采用单RRC连接以降低用户终端的复杂性。
现有LTE载波聚合技术中只有一个UE,现有网络体系架构无法支持主辅UE的载波聚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通过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形成主链路和辅链路,其中主链路为主用户终端直接通过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与服务网关互通,从而可通过现有网络体系架构实现支持主辅UE的载波聚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流时,主基站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从而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形成主链路和辅链路,其中主链路为主用户终端直接通过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与服务网关互通;
主数据流通过主链路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传输,辅数据流通过辅链路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包括:
主基站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其它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及忙闲状态,在该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的用户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和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在接收到服务网关发送的下行数据流后,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
主基站将下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主用户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用户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
主用户终端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基站,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基站;
主基站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得到的数据流发送给服务网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包括:
主基站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移动自组网中空闲用户终端所在基站的负荷状态选择一个辅基站;
辅基站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其它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及忙闲状态,在该移动自组网以及辅基站中选择一个空闲的用户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辅基站和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在接收到服务网关发送的下行数据流后,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
主基站将下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基站和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主用户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用户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
主用户终端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基站,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和辅基站发送给主基站;
主基站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得到的数据流发送给服务网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辅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网关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将下行主数据流通过主基站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基站和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主用户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用户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
主用户终端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通过主基站发送给服务网关,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和辅基站发送给服务网关;
服务网关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辅基站未能选择到符合条件的辅用户终端,则主基站在候选基站中重新选择一个基站作为辅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在候选基站中,选择具有移动自组网节点最多的基站作为辅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载波聚合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主基站,用于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流时,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从而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形成主链路和辅链路,其中主链路为主用户终端直接通过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与服务网关互通;
主用户终端,用于通过主链路传输主数据流,通过辅链路传输辅数据流;
辅用户终端,用于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提供中继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具体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其它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及忙闲状态,在该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的用户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和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具体在接收到服务网关发送的下行数据流后,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将下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主用户终端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用户终端具体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基站,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基站;
主基站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得到的数据流发送给服务网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具体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移动自组网中空闲用户终端所在基站的负荷状态选择一个辅基站;
辅基站还用于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其它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及忙闲状态,在该移动自组网以及辅基站中选择一个空闲的用户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辅基站和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具体在接收到服务网关发送的下行数据流后,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将下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基站和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主用户终端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用户终端具体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基站,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和辅基站发送给主基站;
主基站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得到的数据流发送给服务网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辅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网关具体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将下行主数据流通过主基站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基站和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主用户终端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用户终端具体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通过主基站发送给服务网关,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和辅基站发送给服务网关;
服务网关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还用于在辅基站未能选择到符合条件的辅用户终端的情况下,在候选基站中重新选择一个基站作为辅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在候选基站中,选择具有移动自组网节点最多的基站作为辅基站。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载波聚合数据传输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载波聚合数据传输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载波聚合数据传输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发明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
步骤101,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流时,主基站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从而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形成主链路和辅链路。
其中主链路为主用户终端直接通过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与服务网关互通;
步骤102,主数据流通过主链路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传输,辅数据流通过辅链路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传输。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形成主链路和辅链路,其中主链路为主用户终端直接通过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与服务网关互通,从而可通过现有网络体系架构实现支持主辅UE的载波聚合。
下面通过具体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同基站场景
在这种场景下,主基站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包括:
主基站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其它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及忙闲状态,在该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的用户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
其中,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和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在这种情况下,若服务网关有下行数据,相应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2所示。
步骤201,主基站在接收到服务网关发送的下行数据流后,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
步骤202,主基站将下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步骤203,主用户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相应地,若主用户终端有上行数据,相应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3所示。
步骤301,主用户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
步骤302,主用户终端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基站,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基站。
步骤303,主基站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得到的数据流发送给服务网关。
实施例2:异基站场景,辅基站直接与主基站连通
在这种场景下,主基站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包括:
主基站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移动自组网中空闲用户终端所在基站的负荷状态选择一个辅基站;
辅基站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其它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及忙闲状态,在该移动自组网以及辅基站中选择一个空闲的用户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
其中,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辅基站和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在这种情况下,若服务网关有下行数据,相应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4所示。
步骤401,主基站在接收到服务网关发送的下行数据流后,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
步骤402,主基站将下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基站和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步骤403,主用户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相应地,若主用户终端有上行数据,相应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5所示。
步骤501,主用户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
步骤502,主用户终端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基站,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和辅基站发送给主基站。
步骤503,主基站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得到的数据流发送给服务网关。
实施例3:异基站场景,辅基站直接与服务网关连通
在这种场景下,在按照实施例2的方式选择出辅基站和辅用户终端后,所建立的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辅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在这种情况下,若服务网关有下行数据,相应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6所示。
步骤601,服务网关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将下行主数据流通过主基站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基站和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步骤602,主用户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相应地,若主用户终端有上行数据,相应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如图7所示。
步骤701,主用户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
步骤702,主用户终端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通过主基站发送给服务网关,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和辅基站发送给服务网关。
步骤703,服务网关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辅基站未能选择到符合条件的辅用户终端,则主基站在候选基站中重新选择一个基站作为辅基站。若主基站没有可选的候选基站,则拒绝该载波聚合服务。
可选地,主基站在候选基站中,选择具有移动自组网节点最多的基站作为辅基站。如果候选基站没有选择到合适的用户终端作为辅助用户终端,则主基站按照移动自组网节点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选择另一基站作为候选基站。
图8为本发明载波聚合数据传输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服务网关801、主基站802、主用户终端803和辅用户终端804。其中:
主基站802用于在主用户终端803和服务网关801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流时,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804,从而在主用户终端803和服务网关801之间形成主链路和辅链路,其中主链路为主用户终端803直接通过主基站802与服务网关801互通,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803通过辅用户终端804与服务网关801互通。
主用户终端803用于通过主链路传输主数据流,通过辅链路传输辅数据流。
辅用户终端804,用于在主用户终端803和服务网关801之间提供中继服务。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形成主链路和辅链路,其中主链路为主用户终端直接通过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与服务网关互通,从而可通过现有网络体系架构实现支持主辅UE的载波聚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采用同基站场景,即辅用户终端直接与主基站连通,如图8所示。
可选地,主基站802具体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其它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及忙闲状态,在该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的用户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804。
其中,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803通过辅用户终端804和主基站802与服务网关801互通。
例如,主基站802具体在接收到服务网关801发送的下行数据流后,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将下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用户终端803,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804发送给主用户终端803。
主用户终端803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此外,主用户终端803还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基站802,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804发送给主基站802。
主基站802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得到的数据流发送给服务网关801。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异基站场景,在该场景下,辅用户终端通过辅基站与主基站连通,如图9所示。
可选地,主基站902具体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移动自组网中空闲用户终端所在基站的负荷状态选择一个辅基站905。
辅基站905还用于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其它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及忙闲状态,在该移动自组网以及辅基站中选择一个空闲的用户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904。
其中,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903通过辅用户终端904、辅基站905和主基站902与服务网关901互通。
例如,主基站902具体在接收到服务网关901发送的下行数据流后,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将下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用户终端903,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基站905和辅用户终端904发送给主用户终端903。
主用户终端903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此外,主用户终端903还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基站902,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904和辅基站905发送给主基站902。
主基站902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得到的数据流发送给服务网关901。
在又一实施例中,本发明仍可采用异基站场景,但在该场景下,辅用户终端通过辅基站与服务网关连通,如图10所示。
其中,选择辅基站1005和辅用户终端1004的方式可与上一实施例相同。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1003通过辅用户终端1004、辅基站1005与服务网关1001互通。
例如,服务网关1001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将下行主数据流通过主基站1002发送给主用户终端1003,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基站1005和辅用户终端1004发送给主用户终端1003。
主用户终端1003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此外,主用户终端1003还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通过主基站1002发送给服务网关1001,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1004和辅基站1005发送给服务网关1001。
服务网关1001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主基站还用于在辅基站未能选择到符合条件的辅用户终端的情况下,在候选基站中重新选择一个基站作为辅基站。其中,主基站在候选基站中,可选择具有移动自组网节点最多的基站作为辅基站。
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所提出的网络体系架构能够支持主辅UE的载波聚合。
·本发明在实现时对现网改动很小,尽可能地降低了用户终端的复杂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28)

1.一种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流时,主基站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从而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形成主链路和辅链路,其中主链路为主用户终端直接通过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与服务网关互通;
主数据流通过主链路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传输,辅数据流通过辅链路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基站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包括:
主基站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其它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及忙闲状态,在该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的用户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和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基站在接收到服务网关发送的下行数据流后,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
主基站将下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主用户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用户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
主用户终端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基站,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基站;
主基站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得到的数据流发送给服务网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基站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包括:
主基站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移动自组网中空闲用户终端所在基站的负荷状态选择一个辅基站;
辅基站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其它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及忙闲状态,在该移动自组网以及辅基站中选择一个空闲的用户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辅基站和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基站在接收到服务网关发送的下行数据流后,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
主基站将下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基站和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主用户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用户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
主用户终端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基站,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和辅基站发送给主基站;
主基站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得到的数据流发送给服务网关。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辅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服务网关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将下行主数据流通过主基站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基站和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主用户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用户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
主用户终端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通过主基站发送给服务网关,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和辅基站发送给服务网关;
服务网关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辅基站未能选择到符合条件的辅用户终端,则主基站在候选基站中重新选择一个基站作为辅基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基站在候选基站中,选择具有移动自组网节点最多的基站作为辅基站。
15.一种载波聚合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基站,用于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流时,在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从而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形成主链路和辅链路,其中主链路为主用户终端直接通过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与服务网关互通;
主用户终端,用于通过主链路传输主数据流,通过辅链路传输辅数据流;
辅用户终端,用于在主用户终端和服务网关之间提供中继服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基站具体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其它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及忙闲状态,在该移动自组网中选择一个空闲的用户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和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基站具体在接收到服务网关发送的下行数据流后,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将下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主用户终端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用户终端具体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基站,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基站;
主基站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得到的数据流发送给服务网关。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基站具体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移动自组网中空闲用户终端所在基站的负荷状态选择一个辅基站;
辅基站还用于根据移动自组网的网络信息、主用户终端所在移动自组网中其它用户终端的上下文及忙闲状态,在该移动自组网以及辅基站中选择一个空闲的用户终端作为辅用户终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辅基站和主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基站具体在接收到服务网关发送的下行数据流后,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将下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基站和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主用户终端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用户终端具体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发送给主基站,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和辅基站发送给主基站;
主基站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并将得到的数据流发送给服务网关。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链路为主用户终端通过辅用户终端、辅基站与服务网关互通。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服务网关具体将下行数据流分路为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将下行主数据流通过主基站发送给主用户终端,将下行辅数据流通过辅基站和辅用户终端发送给主用户终端;
主用户终端还用于对接收到的下行主数据流和下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用户终端具体在发送上行数据流时,将上行数据流分路为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将上行主数据流直接通过主基站发送给服务网关,将上行辅数据流通过辅用户终端和辅基站发送给服务网关;
服务网关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行主数据流和上行辅数据流进行合路处理。
27.根据权利要求20-2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基站还用于在辅基站未能选择到符合条件的辅用户终端的情况下,在候选基站中重新选择一个基站作为辅基站。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基站在候选基站中,选择具有移动自组网节点最多的基站作为辅基站。
CN201611159838.0A 2016-12-15 2016-12-15 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86169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59838.0A CN108616928B (zh) 2016-12-15 2016-12-15 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59838.0A CN108616928B (zh) 2016-12-15 2016-12-15 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6928A CN108616928A (zh) 2018-10-02
CN108616928B true CN108616928B (zh) 2021-06-04

Family

ID=63658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59838.0A Active CN108616928B (zh) 2016-12-15 2016-12-15 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69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3629A1 (zh) * 2010-07-06 2012-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间频谱聚合ca信息传递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70819A (zh) * 2014-10-23 2015-01-0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辅助通信的方法及系统、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和终端
CN105337717A (zh) * 2015-10-16 2016-02-17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下负载均衡的方法
CN105451340A (zh) * 2014-08-29 2016-03-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992279A (zh) * 2015-02-02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87691A1 (en) * 2008-11-12 2010-05-19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user terminal using transmission on component carriers based on control information, as well as a base station, a user terminal and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refor
CN101925130A (zh) * 2009-06-16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辅载波分配方法
CN104348585B (zh) * 2013-08-09 2018-08-21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3629A1 (zh) * 2010-07-06 2012-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间频谱聚合ca信息传递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51340A (zh) * 2014-08-29 2016-03-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270819A (zh) * 2014-10-23 2015-01-0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辅助通信的方法及系统、具有基站功能的设备和终端
CN105992279A (zh) * 2015-02-02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基站
CN105337717A (zh) * 2015-10-16 2016-02-17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下负载均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6928A (zh) 201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15057A1 (en) Method for discovering and selecting relay user equipmen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38405B2 (en) Access control in a network comprising network slices
TWI578818B (zh) 用於多重跳躍為底之網路的網路發起探索和路徑選擇程序
EP2471326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8619582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for processing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at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thereof
KR102601489B1 (ko)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중연결구조를 고려하여 패킷 중복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90327593A1 (en)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006422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N105934980A (zh) 用于双连接的上行链路传输
CN103581918A (zh) 分量载波配置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811271A (zh) 选择调制及传输区块尺寸索引表的方法
US1045562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link establish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4869527A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9076639A (zh) 信息传输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11742518B (zh) 确定或指示网络中的服务小区操作状态的方法和设备
US9854457B2 (en)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ple access points based on inter-access point communications
CN107396397B (zh) 异构多端口聚合的网络化资源共享方法
US1066014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CN108616928B (zh) 载波聚合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8242983B (zh) 载波聚合中选择辅用户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CN108617016B (zh) 载波聚合无线资源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8234094B (zh) 载波聚合方法和系统
US1135034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2530330B1 (ko) 동기화 신호의 전송을 위한 무선 장치, 네트워크 노드 및 이들에서의 방법
CN104541567A (zh) 用于减少由直接装置到装置通信引起的干扰的动态资源选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