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6550B - 基于群首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群首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6550B
CN108616550B CN201611142541.3A CN201611142541A CN108616550B CN 108616550 B CN108616550 B CN 108616550B CN 201611142541 A CN201611142541 A CN 201611142541A CN 108616550 B CN108616550 B CN 1086165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reserved
cluster
cluster hea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425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16550A (zh
Inventor
庄永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425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65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6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6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16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6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46Resolving address allocation conflicts; Testing of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群首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涉及通信领域。其中申请节点在申请加入移动自组网时,向邻近网络节点发送查询请求,根据接收到的查询响应选择一个邻近节点作为代理节点并发送配置请求,若代理节点不是分群群首,则代理节点将配置请求转发给所在分群的群首,分群群首根据配置请求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以便申请节点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在该分群中选择出新群首,新群首进行预留操作,以便将空闲IP地址集合中预定数量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预留IP地址。本发明由于仅有群首进行预留IP地址处理,因此冲突检测仅需要在群首之间进行,从而显著降低了通信开销。

Description

基于群首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群首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移动自组网)网络采用分布式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DHCP)动态地给新加入节点分配IP地址,其基本思想是:网络中每一个节点维护三个IP地址集合:1)所了解的已经使用的IP地址;2)所了解的地址分配进程已经初始化了但是还没有最终完成分配的IP地址;3)可用空闲IP地址。当一个新节点(请求节点)想要加入网络,选择邻近节点作为发起节点,发起节点选择一个可用空闲IP地址作为请求节点的候选IP地址,如果这个候选IP地址得到网络中全部已配置节点的认可,那么就将这个候选IP地址分配给这个新节点,否则,只要网络中存在一个已配置节点采用了这个候选IP地址,就重新选择另外一个候选IP地址,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重复次数达到设定的值。重复申请分配意味着浪费网络资源,延长了新节点加入网络的时间。如果两个发起节点同时选择这个候选IP地址,则优先级高的发起节点将接收到所有节点的许可响应,优先级低的发起节点将至少接收到一个拒绝响应。
上述协议存在的问题是,MANET网络的IP地址空间允许在不同MANET网络中重复使用,在网络分割部分合并时,由于分割期间各自可能新加入一些节点,或者某些节点可能重新分配IP地址,这些新分配的IP地址可能在另一个分割的网络中已经使用,导致在合并时存在许多冲突的节点,每一个冲突地址对应的两个冲突节点必须有一个放弃IP地址并重新获取一个新的IP地址,因此可能同时存在许多个分配初始化进程,如果发生冲突的节点数较大,需要同时为冲突节点数一半的节点重新分配IP地址,如此IP地址分配中发生冲突的概率就会大增,分配中的IP地址数可能大增,严重时放弃冲突地址的节点可能因重复次数超过限定导致脱网。其次,需要重新配置IP地址的节点在重新配置过程中是不可及的节点,不仅改变了网络拓扑结构,而且降低了网络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群首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由于仅有群首进行预留IP地址处理,因此冲突检测仅需要在群首之间进行,从而显著降低了通信开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群首的分布式动态主机配置方法,包括:
申请节点在申请加入移动自组网时,向邻近的网络节点发送查询请求,以便接收到查询请求的网络节点给申请节点发送查询响应;
申请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查询响应,选择一个邻近节点作为请求的代理节点,并给代理节点发送配置请求;
若代理节点不是分群群首,则代理节点将配置请求转发给所在分群的分群群首;
分群群首根据配置请求,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以便申请节点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
在该分群中执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便选择出新群首;
新群首进行预留操作,以便将所对应空闲IP地址集合中预定数量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预留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代理节点自身就是分群群首,则执行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申请节点在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后,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全部分群群首;
分群群首根据接收到的配置信息,将申请节点配置的IP地址从预留IP地址集合转移到对应的已占用IP地址集合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群群首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包括:
分群群首在接收到配置请求后,判断在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是否还有预留IP地址;
若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有预留IP地址,则将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
若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没有预留IP地址,则分群群首向相邻群首转发代理请求,以便相邻群首给该申请节点分配预留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两个网络分割部分合并时,将各群首的已占用IP地址集合信息和预留IP地址集合信息进行交换;
判断是否存在IP地址冲突的情况;
若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且预留IP地址不冲突,则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新群首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相冲突,且存在预留IP地址冲突的情况,则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删除发送冲突的预留IP地址;
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放弃当前的配置IP地址,将产生冲突的预留IP地址或其它不冲突的预留IP地址作为配置IP地址;
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新群首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相冲突,但预留IP地址不冲突,则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和预留IP地址不变;
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放弃当前的配置IP地址,将预留IP地址作为配置IP地址;
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新群首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但预留IP地址冲突,则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和预留IP地址不变;
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删除冲突的预留IP地址;
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新群首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一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和一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则该非群首节点重新进行配置,以便从对应的分群群首获得一个新的配置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一个群首的预留IP地址和一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则该群首重新进行预留操作,以便获得新的预留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两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则对于该两个非群首节点中优先级高的节点,保留配置IP地址;
对于该两个非群首节点中优先级低的节点,重新进行配置,以便从对应的分群群首获得一个新的配置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选择出新群首后还包括:
若新群首与原群首不一致,则原群首将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预留IP地址移交给新群首;
新群首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便分群群首和原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原群首相应变更IP地址集合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留操作包括:
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
将选择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候选IP地址;
将候选IP地址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进行冲突检测,其中分群群首在检测到地址冲突时给优先级低于预定条件的预留操作群首反馈拒绝响应;
若接收到至少一个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则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重新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并执行将选择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候选IP地址的步骤;
若未接收到任何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则将候选IP地址从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转移到对应的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新的预留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然后执行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重新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接收到至少一个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进一步包括:
对地址冲突次数进行统计;
若当前的地址冲突次数已达到预定门限,则结束预留操作;
若当前的地址冲突次数未达到预定门限,则执行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群首的分布式动态主机配置系统,包括:
申请节点,用于在申请加入移动自组网时,向邻近的网络节点发送查询请求,根据接收到的查询响应,选择一个邻近节点作为请求的代理节点,并给代理节点发送配置请求;
网络节点,用于根据查询请求的网络节点给申请节点发送查询响应;若其自身不是分群群首,则将接收到的配置请求转发给所在分群的分群群首;
分群群首,用于根据配置请求,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以便申请节点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
群首选择模块,用于在该分群中执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以便新群首进行预留操作,将所对应空闲IP地址集合中预定数量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预留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节点还用于在自身就是分群群首的情况下,则在接收到配置请求后执行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申请节点还用于在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后,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全部分群群首;
分群群首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配置信息,将申请节点配置的IP地址从预留IP地址集合转移到对应的已占用IP地址集合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群群首具体在接收到配置请求后,判断在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是否还有预留IP地址,若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有预留IP地址,则将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若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没有预留IP地址,则分群群首向相邻群首转发代理请求,以便相邻群首给该申请节点分配预留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包括信息交换模块和冲突识别模块,其中:
信息交换模块,用于在两个网络分割部分合并时,将各群首的已占用IP地址集合信息和预留IP地址集合信息进行交换;
冲突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IP地址冲突的情况;
群首选择模块用于在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且预留IP地址不冲突的情况下,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新群首还用于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地址配置模块,其中
地址配置模块,用于在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相冲突,且存在预留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删除发送冲突的预留IP地址;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放弃当前的配置IP地址,将产生冲突的预留IP地址或其它不冲突的预留IP地址作为配置IP地址;指示群首选择模块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配置模块还用于在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相冲突,但预留IP地址不冲突的情况下,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和预留IP地址不变;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放弃当前的配置IP地址,将预留IP地址作为配置IP地址;指示群首选择模块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配置模块还用于在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但预留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和预留IP地址不变;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删除冲突的预留IP地址;指示群首选择模块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配置模块还用于在一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和一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该非群首节点重新进行配置,以便从对应的分群群首获得一个新的配置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配置模块还用于在一个群首的预留IP地址和一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该群首重新进行预留操作,以便获得新的预留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址配置模块还用于在两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于该两个非群首节点中优先级高的节点,保留配置IP地址;对于该两个非群首节点中优先级低的节点,重新进行配置,以便从对应的分群群首获得一个新的配置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群首选择模块在选择出新群首后,若新群首与原群首不一致,则原群首将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预留IP地址移交给新群首;
新群首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便分群群首和原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原群首相应变更IP地址集合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留操作包括: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将选择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候选IP地址,将候选IP地址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进行冲突检测,其中分群群首在检测到地址冲突时给优先级低于预定条件的预留操作群首反馈拒绝响应,若接收到至少一个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则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重新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并执行将选择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候选IP地址的操作;若未接收到任何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则将候选IP地址从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转移到对应的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新的预留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留操作还包括:在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然后执行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重新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留操作还包括:若接收到至少一个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进一步对地址冲突次数进行统计,若当前的地址冲突次数已达到预定门限,则结束预留操作;若当前的地址冲突次数未达到预定门限,则执行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的操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基于群首的分布式动态主机配置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预留操作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群首的分布式动态主机配置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网络分割部分合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群首的分布式动态主机配置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发明基于群首的分布式动态主机配置方法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
步骤101,申请节点在申请加入移动自组网时,向邻近的网络节点发送查询请求,以便接收到查询请求的网络节点给申请节点发送查询响应。
其中,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配置一个IP地址,分群群首除了配置一个IP地址作为本节点IP地址外,预留一个或者多个通过冲突检测的IP地址作为不限定节点待分配IP地址。分群群首维护四个IP地址集合:1)已占用的IP地址集合A;2)预留IP地址集合B;3)已经启动预留IP过程但还没有完成预留的候选IP地址集合C;4)空闲IP地址集合D。普通节点只维护集合A和集合D。
步骤102,申请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查询响应,选择一个邻近节点作为请求的代理节点,并给代理节点发送配置请求。
步骤103,若代理节点不是分群群首,则代理节点将配置请求转发给所在分群的分群群首。
步骤104,分群群首根据配置请求,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以便申请节点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
其中,若代理节点自身就是分群群首,则执行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的步骤。
可选地,申请节点在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后,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全部分群群首。分群群首根据接收到的配置信息,将申请节点配置的IP地址从预留IP地址集合转移到对应的已占用IP地址集合中,从而进行信息更新。
可选地,上述分群群首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包括:
分群群首在接收到配置请求后,判断在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是否还有预留IP地址。若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有预留IP地址,则将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若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没有预留IP地址,则分群群首向相邻群首转发代理请求,即该群首作为申请节点的代理节点,以便相邻群首给该申请节点分配预留IP地址。
步骤105,在该分群中执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便选择出新群首。
其中,新群首可能与原群首一致,也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若新群首与原群首不一致,则原群首将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预留IP地址移交给新群首。新群首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便分群群首和原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原群首相应变更IP地址集合信息。
步骤106,新群首进行预留操作,以便将所对应空闲IP地址集合中预定数量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预留IP地址。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群首的分布式动态主机配置方法,由于仅有群首进行预留IP地址处理,因此冲突检测仅需要在群首之间进行,从而显著降低了通信开销。
例如,建立MANET网络的第一个节点从集合C中为自己选择一个IP地址进行配置,并将该IP地址添加到集合A中,然后从集合C中选择一个预留IP地址添加到集合B中,从集合C中删除上述两个IP地址。第一个节点同时也是群首节点。
当第二个节点申请加入MANET网络时,首先,第一个节点将预留的IP地址分配给第二个节点,将该IP地址添加到集合A中并从集合B中删除,然后按照群首选择规则保留第一个节点的群首身份,或者选择第二个节点担任群首。群首节点从集合D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预留IP地址添加到集合B中。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新加入节点向群首申请分配IP地址时,群首将预留的IP地址分配给新加入节点。如果新加入节点满足新群首的选择条件,则变换群首由新加入节点担任群首,集合B和集合C移交给新群首,新群首执行预留过程预留一个新IP地址,旧群首变换为普通节点,不再维护集合B和集合C。
此外,当一个已配置节点接收到申请节点发送的申请消息时,该节点向群首发送代理分配请求,群首将预留IP地址通过代理节点分配给申请节点,如果仍然是群首,执行预留IP地址过程预留新IP地址。当群首同时接收到多于一个代理分配请求时,如果群首的预留IP地址不够,则向邻近群首发送转发代理请求,将两个或者多于两个群首的预留IP地址分配给两个或者多于两个申请节点。如果只有一个分群,群首可以预留两个IP地址以应对同时接收两个申请消息的场景。如果只有一个分群,并且节点密度较大,节点移动较频繁,群首可以预留多于两个IP地址。
图2为本发明预留操作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当预留操作群首进行预留操作时,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01,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
步骤202,将选择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候选IP地址。
步骤203,将候选IP地址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进行冲突检测,其中分群群首在检测到地址冲突时给优先级低于预定条件的预留操作群首反馈拒绝响应。
步骤204,判断是否接收到拒绝响应。若接收到至少一个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则执行步骤205;若未接收到任何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5,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重新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并执行步骤202。
可选地,在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然后执行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重新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的步骤。通过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可有效减小候选IP地址冲突的概率。
步骤206,将候选IP地址从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转移到对应的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新的预留IP地址。
此外,若接收到至少一个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可进一步对地址冲突次数进行统计。若当前的地址冲突次数已达到预定门限,则结束预留操作;若当前的地址冲突次数未达到预定门限,则执行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的步骤。
也就是说,若经过预定次数的尝试,仍无法获得不发生冲突的IP地址,则表明当前IP地址资源较为紧张,及时停止预留操作可有效节省网络开销。
在两个网络分割部分合并时,将各节点的已占用IP地址集合信息和预留IP地址集合信息进行交换。通过判断是否存在IP地址冲突,可能发生以下七种情况:1)任意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预留IP地址也不冲突;2)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冲突,预留IP地址冲突;3)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冲突,预留IP地址不冲突;4)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预留IP地址冲突;5)一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和一个普通成员的配置IP地址冲突;6)一个群首的预留IP地址和一个普通成员的配置IP地址冲突;7)两个普通成员的配置IP地址冲突。
下面分别描述上述七种情况。
1)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且预留IP地址不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在选择出新群首后,若新群首与原群首不一致,则原群首将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预留IP地址移交给新群首。新群首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便分群群首和原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原群首相应变更IP地址集合信息。
新群首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2)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相冲突,且存在预留IP地址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删除发送冲突的预留IP地址;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放弃当前的配置IP地址,将产生冲突的预留IP地址或其它不冲突的预留IP地址作为配置IP地址。
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在选择出新群首后,若新群首与原群首不一致,则原群首将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预留IP地址移交给新群首。新群首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便分群群首和原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原群首相应变更IP地址集合信息。
新群首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3)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相冲突,但预留IP地址不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和预留IP地址不变;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放弃当前的配置IP地址,将预留IP地址作为配置IP地址。
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在选择出新群首后,若新群首与原群首不一致,则原群首将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预留IP地址移交给新群首。新群首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便分群群首和原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原群首相应变更IP地址集合信息。
新群首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4)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但预留IP地址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和预留IP地址不变;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删除冲突的预留IP地址。
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在选择出新群首后,若新群首与原群首不一致,则原群首将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预留IP地址移交给新群首。新群首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便分群群首和原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原群首相应变更IP地址集合信息。
新群首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5)一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和一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该非群首节点重新进行配置,以便从对应的分群群首获得一个新的配置IP地址。
6)一个群首的预留IP地址和一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该群首重新进行预留操作,以便获得新的预留IP地址。
7)两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该两个非群首节点中优先级高的节点,保留配置IP地址;对于该两个非群首节点中优先级低的节点,重新进行配置,以便从对应的分群群首获得一个新的配置IP地址。
其中,这里所涉及的预留操作可采用图2所示的预留操作进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群首重新选择进程所选择出的新群首,其所需要的预留IP地址数可能会出现变化。例如,在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通过预留操作以获取更多的预留IP地址。与之相反的是,若选择出的新群首所需要的预留IP地址数减少,而该新群首当前所拥有的预留IP地址数多于所需要的预留IP地址数的情况下,新群首会释放多余的预留IP地址,从而提高地址资源的使用效率。
此外,当网络分割部分合并时,如果某一个群首正在执行预留过程,则取消该预留过程,各个群首相应地清空集合C。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群首正常脱网或者按照群首重选规则导致变换群首,预留的IP地址会移交给新群首。如果群首非正常脱网,新群首执行预留IP地址过程预留新的IP地址。如果节点因移动重新分群,保留群首身份的节点也保留预留IP地址,新群首则执行预留IP地址过程预留新的IP地址。
显然,由于只有群首需要执行预留IP地址过程,所以冲突检测只需要在群首之间进行,和全网进行冲突检测相比,显著降低了通信开销。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中的分群群首在配置IP地址信息或预留IP地址信息发生变化后,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分群群首,以便其它分群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而对于分群中的普通节点,在其配置IP地址信息发生变化后,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全部分群群首,以便全部分群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
此外,当需要预留更多预留IP地址的分群群首检测到空闲IP地址集合中的IP地址数大于设定值时,则重新启动预留IP地址进程。
图3为本发明基于群首的分布式动态主机配置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网络中的每个分群中包括普通节点302j和分群群首303,其中1≤j≤M,M为该分群中普通节点总数。
申请节点301用于在申请加入移动自组网时,向邻近的网络节点发送查询请求,根据接收到的查询响应,选择一个邻近节点作为请求的代理节点,并给代理节点发送配置请求。
网络节点302j用于根据查询请求的网络节点给申请节点发送查询响应;若其自身不是分群群首,则将接收到的配置请求转发给所在分群的分群群首。
分群群首303用于根据配置请求,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以便申请节点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
群首选择模块(未在该图中示出)用于在该分群中执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以便新群首进行预留操作,将所对应空闲IP地址集合中预定数量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预留IP地址。
可选地,网络节点还用于在自身就是分群群首的情况下,则在接收到配置请求后执行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的操作。
例如,申请节点301选择节点3021作为请求的代理节点,并给代理节点3021发送配置请求,节点3021将接收到的配置请求转发给所在分群的分群群首303,分群群首303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301。若申请节点301所选择的代理节点正好就是分群群首303,则分群群首303直接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301。
可选地,申请节点301还用于在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后,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全部分群群首,分群群首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配置信息,将申请节点配置的IP地址从预留IP地址集合转移到对应的已占用IP地址集合中。从而实现地址信息更新。
此外,分群群首303在接收到配置请求后,判断在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是否还有预留IP地址,若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有预留IP地址,则将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若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没有预留IP地址,则分群群首向相邻群首转发代理请求,以便相邻群首给该申请节点分配预留IP地址。
图4为本发明网络分割部分合并示意图。其中,在网络分割部分401和网络分割部分402合并时,其中IDa和IDb为分群群首,IDc和IDd为普通节点。其中IDa的配置IP地址为a1,预留IP地址为a2,IDb的配置IP地址为b1,预留IP地址为b2,IDc的配置IP地址为c,IDd的配置IP地址为d。
其中,群首IDa和IDb之间可存在以下四种关系:
若a1≠b1,a2≠b2,则IP地址不冲突。
若a1=b1,a2=b2,则配置IP地址冲突,预留IP地址冲突。
若a1=b1,a2≠b2,则配置IP地址冲突,预留IP地址不冲突。
若a1≠b1,a2=b2,则配置IP地址不冲突,预留IP地址冲突。
此外,群首IDa和IDd之间、群首IDb和IDc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例如,对于群首IDa和IDd来说:
若a1=d,则配置IP地址冲突;
若a2=d,则预留IP地址和配置IP地址冲突。
另外,节点IDc和IDd也可能存在冲突。例如:
若c=d,则配置IP地址冲突。
为了解决地址冲突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系统包括信息交换模块501、冲突识别模块502、群首选择模块503和地址配置模块504,如图5所示。其中:
信息交换模块501用于在两个网络分割部分合并时,将各群首的已占用IP地址集合信息和预留IP地址集合信息进行交换。
冲突识别模块502用于判断是否存在IP地址冲突的情况。
群首选择模块503用于在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且预留IP地址不冲突的情况下,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新群首还用于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其中,上述预留操作可包括: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将选择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候选IP地址,将候选IP地址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进行冲突检测,其中分群群首在检测到地址冲突时给优先级低于预定条件的预留操作群首反馈拒绝响应,若接收到至少一个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则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重新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并执行将选择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候选IP地址的操作;若未接收到任何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则将候选IP地址从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转移到对应的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新的预留IP地址。
可选地,预留操作还包括:在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然后执行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重新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的操作。通过延迟一个随机时间,以便减小候选IP地址冲突的问题。
可选地,预留操作还可进一步包括:若接收到至少一个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进一步对地址冲突次数进行统计,若当前的地址冲突次数已达到预定门限,则结束预留操作;若当前的地址冲突次数未达到预定门限,则执行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的操作。
可选地,地址配置模块504用于在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相冲突,且存在预留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删除发送冲突的预留IP地址;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放弃当前的配置IP地址,将产生冲突的预留IP地址或其它不冲突的预留IP地址作为配置IP地址;指示群首选择模块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此外,地址配置模块504还用于在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相冲突,但预留IP地址不冲突的情况下,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和预留IP地址不变;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放弃当前的配置IP地址,将预留IP地址作为配置IP地址;指示群首选择模块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此外,地址配置模块504还用于在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但预留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和预留IP地址不变;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删除冲突的预留IP地址;指示群首选择模块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此外,地址配置模块504还用于在一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和一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该非群首节点重新进行配置,以便从对应的分群群首获得一个新的配置IP地址。
此外,地址配置模块504还用于在一个群首的预留IP地址和一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该群首重新进行预留操作,以便获得新的预留IP地址。
此外,地址配置模块504还用于在两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于该两个非群首节点中优先级高的节点,保留配置IP地址;对于该两个非群首节点中优先级低的节点,重新进行配置,以便从对应的分群群首获得一个新的配置IP地址。
优选的,群首选择模块504在选择出新群首后,若新群首与原群首不一致,则原群首将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预留IP地址移交给新群首。新群首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便分群群首和原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原群首相应变更IP地址集合信息。
其中,这里所涉及的预留操作可为上述的预留操作。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中的分群群首在配置IP地址信息或预留IP地址信息发生变化后,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分群群首,以便其它分群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而对于分群中的普通节点,在其配置IP地址信息发生变化后,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全部分群群首,以便全部分群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
此外,当需要预留更多预留IP地址的分群群首检测到空闲IP地址集合中的IP地址数大于设定值时,则重新启动预留IP地址进程。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对于一个群首IDk来说,其维护三个数据结构:
(1)AllocatedIDk:AllocatedIDk是基于群首IDk所了解的并且已经在MANET网络中使用的全部IP地址组成的集合。
(2)ReservedIDk:ReservedIDk是基于群首IDk所了解的并且已经在MANEET网络中预留的全部IP地址组成的集合。
(3)Reserved_PendingIDk:Reserved_PendingIDk是基于群首IDk所了解的、地址预留进程已经初始化了的但是还没有最终完成预留的IP地址组成的集合。集合中的每项是一个二维数组{address,initiator},address是一个正在预留中的IP地址,initiator是预留群首的IP地址。集合中的每一个二维数组对应一个超时时间。超时结束后则删除对应项。
其中,在申请节点IDi准备加入网络时,申请节点IDi广播一条Neighbor_Query消息。至少有一个邻近节点已经是MANET网络节点,在超时时间结束之前发送一条Neighbor_Reply消息作为响应。申请节点IDi选择其中一个响应邻近节点IDj作为自己的代理配置节点,忽略其他邻近节点的响应,然后给代理配置节点IDj发送一条Requester_Request消息。代理配置节点IDj接收到申请节点IDi的Requester_Request消息后,代理申请节点IDi向所在分群群首IDk发送配置请求消息,群首IDk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将一个预留IP地址通过代理配置节点IDi分配给申请节点IDi,并将该IP地址从ReservedIDj中删除。如果代理配置节点本身就是分群群首,则分群群首直接将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IDi。申请节点IDi将配置的IP地址添加到AllocatedIDi
而在进行预留操作时,群首IDk选择一个IP地址a,a既不属于集合AllocatedIDk,也不属于集合ReservedIDk和Reserved_PendingIDk。群首IDk将数组(a,k)添加到集合Reserved_PendingIDk中,再将Initiator_Request消息泛洪给MANET网络中所有其他分群群首。一个群首IDl接收到Initiator_Request消息后,并且判定地址a既不属于集合AllocatedIDl,也不属于集合ReservedIDl、Reserved_PendingIDl中的数组(a,m),m是一个IP地址且m<k,则给群首IDk发送地址a预留许可响应;否则,给群首IDk发送地址a的拒绝响应。
发送预留许可响应的群首给其对应集合Reserved_Pending添加数组(a,k)。若地址a获得所有群首的许可,则群首IDk:(1)将地址a作为预留IP地址;(2)将预留IP地址a添加到集合ReservedIDk中;(3)将数组(a,k)从Reserved_Pending集合中删除;(4)将这次完成预留的IP地址a泛洪到整个MANET网络中的分群群首,让所有其他群首能够将地址a添加到自己的集合Reserved中并删除Reserved_Pending中对应的数组。
如果群首IDk接收到的响应中,至少有一个响应是拒绝响应,那么群首IDk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重新选择另一个地址a’重复上述预留过程。如果重复initiator_request_retry(常数)次都没有预留成功,那么群首IDk结束预留过程。
由分群群首分配预留IP地址,不仅缩短了分配时延,而且显著地减小了预留过程中的冲突检测的通信开销。
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1)对于新加入节点,由于分群群首已经预留了通过冲突检测的IP地址,可以立即完成配置过程,配置延时大幅度缩短。
2)在发生网络分割部分合并时,如果发生冲突节点需要重新配置IP地址,由于预留了通过冲突检测的IP地址,可以立即完成配置过程。
·重新配置延时大大缩短;
·显著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
·不会有冲突节点因重新配置IP地址失败导致脱网
·分群群首在执行预留过程时,只需要在分群群首之间执行冲突检测,和全网节点都参与冲突检测的现有技术相比,非常显著地降低了通信开销。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30)

1.一种基于群首的分布式动态主机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申请节点在申请加入移动自组网时,向邻近的网络节点发送查询请求,以便接收到查询请求的网络节点给申请节点发送查询响应;
申请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查询响应,选择一个邻近节点作为请求的代理节点,并给代理节点发送配置请求;
若代理节点不是分群群首,则代理节点将配置请求转发给所在分群的分群群首;
分群群首根据所述配置请求,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以便申请节点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
在该分群中执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便选择出新群首;
新群首进行预留操作,以便将所对应空闲IP地址集合中预定数量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预留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代理节点自身就是分群群首,则执行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申请节点在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后,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全部分群群首;
分群群首根据接收到的配置信息,将申请节点配置的IP地址从预留IP地址集合转移到对应的已占用IP地址集合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群群首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包括:
分群群首在接收到配置请求后,判断在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是否还有预留IP地址;
若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有预留IP地址,则将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
若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没有预留IP地址,则分群群首向相邻群首转发代理请求,以便相邻群首给该申请节点分配预留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两个网络分割部分合并时,将各群首的已占用IP地址集合信息和预留IP地址集合信息进行交换;
判断是否存在IP地址冲突的情况;
若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且预留IP地址不冲突,则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新群首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相冲突,且存在预留IP地址冲突的情况,则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删除发送冲突的预留IP地址;
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放弃当前的配置IP地址,将产生冲突的预留IP地址或其它不冲突的预留IP地址作为配置IP地址;
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新群首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相冲突,但预留IP地址不冲突,则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和预留IP地址不变;
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放弃当前的配置IP地址,将预留IP地址作为配置IP地址;
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新群首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但预留IP地址冲突,则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和预留IP地址不变;
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删除冲突的预留IP地址;
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新群首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一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和一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则该非群首节点重新进行配置,以便从对应的分群群首获得一个新的配置IP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一个群首的预留IP地址和一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则该群首重新进行预留操作,以便获得新的预留IP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两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则对于该两个非群首节点中优先级高的节点,保留配置IP地址;
对于该两个非群首节点中优先级低的节点,重新进行配置,以便从对应的分群群首获得一个新的配置IP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选择出新群首后还包括:
若新群首与原群首不一致,则原群首将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预留IP地址移交给新群首;
新群首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便分群群首和原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原群首相应变更IP地址集合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留操作包括:
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
将选择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候选IP地址;
将候选IP地址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进行冲突检测,其中分群群首在检测到地址冲突时给优先级低于预定条件的预留操作群首反馈拒绝响应;
若接收到至少一个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则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重新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并执行将选择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候选IP地址的步骤;
若未接收到任何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则将候选IP地址从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转移到对应的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新的预留IP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然后执行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重新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接收到至少一个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进一步包括:
对地址冲突次数进行统计;
若当前的地址冲突次数已达到预定门限,则结束预留操作;
若当前的地址冲突次数未达到预定门限,则执行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的步骤。
16.一种基于群首的分布式动态主机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申请节点,用于在申请加入移动自组网时,向邻近的网络节点发送查询请求,根据接收到的查询响应,选择一个邻近节点作为请求的代理节点,并给代理节点发送配置请求;
网络节点,用于根据查询请求的网络节点给申请节点发送查询响应;若其自身不是分群群首,则将接收到的配置请求转发给所在分群的分群群首;
分群群首,用于根据所述配置请求,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以便申请节点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
群首选择模块,用于在该分群中执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以便新群首进行预留操作,将所对应空闲IP地址集合中预定数量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预留IP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网络节点还用于在自身就是分群群首的情况下,则在接收到配置请求后执行将所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的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申请节点还用于在利用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配置后,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全部分群群首;
分群群首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配置信息,将申请节点配置的IP地址从预留IP地址集合转移到对应的已占用IP地址集合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分群群首具体在接收到配置请求后,判断在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是否还有预留IP地址,若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有预留IP地址,则将一个预留IP地址分配给申请节点;若对应预留IP地址集合中没有预留IP地址,则分群群首向相邻群首转发代理请求,以便相邻群首给该申请节点分配预留IP地址。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息交换模块和冲突识别模块,其中:
信息交换模块,用于在两个网络分割部分合并时,将各群首的已占用IP地址集合信息和预留IP地址集合信息进行交换;
冲突识别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IP地址冲突的情况;
群首选择模块用于在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且预留IP地址不冲突的情况下,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新群首还用于在判断还需要更多的预留IP地址的情况下,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后进行预留操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址配置模块,其中
地址配置模块,用于在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相冲突,且存在预留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删除发送冲突的预留IP地址;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放弃当前的配置IP地址,将产生冲突的预留IP地址或其它不冲突的预留IP地址作为配置IP地址;指示群首选择模块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地址配置模块还用于在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相冲突,但预留IP地址不冲突的情况下,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和预留IP地址不变;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放弃当前的配置IP地址,将预留IP地址作为配置IP地址;指示群首选择模块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地址配置模块还用于在两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不冲突,但预留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高的群首,保留配置IP地址和预留IP地址不变;对于该两个群首中优先级低的群首,删除冲突的预留IP地址;指示群首选择模块进行群首重新选择进程以选择出新群首。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地址配置模块还用于在一个群首的配置IP地址和一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该非群首节点重新进行配置,以便从对应的分群群首获得一个新的配置IP地址。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地址配置模块还用于在一个群首的预留IP地址和一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该群首重新进行预留操作,以便获得新的预留IP地址。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地址配置模块还用于在两个非群首节点的配置IP地址冲突的情况下,对于该两个非群首节点中优先级高的节点,保留配置IP地址;对于该两个非群首节点中优先级低的节点,重新进行配置,以便从对应的分群群首获得一个新的配置IP地址。
27.根据权利要求16-2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群首选择模块在选择出新群首后,若新群首与原群首不一致,则原群首将预留IP地址集合中的预留IP地址移交给新群首;
新群首将变化信息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便分群群首和原群首更新相应的IP地址集合信息,原群首相应变更IP地址集合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16-2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留操作包括: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将选择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候选IP地址,将候选IP地址发送给移动自组网中的其它全部分群群首以进行冲突检测,其中分群群首在检测到地址冲突时给优先级低于预定条件的预留操作群首反馈拒绝响应,若接收到至少一个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则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重新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并执行将选择的空闲IP地址转移到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候选IP地址的操作;若未接收到任何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则将候选IP地址从对应的候选IP地址集合转移到对应的预留IP地址集合中以作为新的预留IP地址。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留操作还包括:在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然后执行从所对应的空闲IP地址集合中重新选择一个空闲IP地址的操作。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留操作还包括:若接收到至少一个分群群首反馈的拒绝响应,进一步对地址冲突次数进行统计,若当前的地址冲突次数已达到预定门限,则结束预留操作;若当前的地址冲突次数未达到预定门限,则执行放弃当前候选IP地址的步骤。
CN201611142541.3A 2016-12-13 2016-12-13 基于群首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8616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2541.3A CN108616550B (zh) 2016-12-13 2016-12-13 基于群首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2541.3A CN108616550B (zh) 2016-12-13 2016-12-13 基于群首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6550A CN108616550A (zh) 2018-10-02
CN108616550B true CN108616550B (zh) 2020-12-29

Family

ID=63657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42541.3A Active CN108616550B (zh) 2016-12-13 2016-12-13 基于群首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65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4528A (zh) * 2022-09-07 2022-10-11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地址管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8203A (zh) * 2007-06-11 2007-11-0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分群自组路由方法与装置
CN101600156A (zh) * 2009-06-03 2009-12-0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移动自组织网络地址自动分配方法
KR20100042513A (ko) * 2008-10-16 2010-04-26 숭실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다중 링크 서브넷 모델을 채택한 manet 시스템에서 manet 프리픽스를 요청하는 방법
CN102325302A (zh) * 2011-09-02 2012-01-18 海南新博海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移动自组网的地址分配方法
CN102572016A (zh) * 2012-03-08 2012-07-11 常熟理工学院 基于簇的分布式移动自组网络IPv6地址配置实现方法
CN105933896A (zh) * 2016-06-30 2016-09-07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密钥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8203A (zh) * 2007-06-11 2007-11-07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分群自组路由方法与装置
KR20100042513A (ko) * 2008-10-16 2010-04-26 숭실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다중 링크 서브넷 모델을 채택한 manet 시스템에서 manet 프리픽스를 요청하는 방법
CN101600156A (zh) * 2009-06-03 2009-12-0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移动自组织网络地址自动分配方法
CN102325302A (zh) * 2011-09-02 2012-01-18 海南新博海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移动自组网的地址分配方法
CN102572016A (zh) * 2012-03-08 2012-07-11 常熟理工学院 基于簇的分布式移动自组网络IPv6地址配置实现方法
CN105933896A (zh) * 2016-06-30 2016-09-07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密钥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车载自组织网络中基于停车骨干网络的数据传输;朱金奇等;《软件学报》;2015040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6550A (zh) 2018-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90891B2 (en) Method for organizing a network of communicating objects and communicating objec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thod
CN100386998C (zh) 对等网络中全局节点维护方法
CN109842642B (zh) 一种容器化集群系统的部署方法及装置、容器化集群系统
CN108366438B (zh) 大规模自组织无线通信的生成簇组网方法和生成簇网络
CN108076163B (zh) 移动自组网ip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616550B (zh) 基于群首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8616607B (zh) 基于预留机制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8616608B (zh) 基于主备ip地址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
Fazio et al. AIPAC: Automatic IP address configur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Sheu et al. A distributed IP address assignment scheme in ad hoc networks
CN107787019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以及小区基站
CN114338714B (zh) 一种区块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847432A (zh) 一种子网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188454A1 (zh) 一种ue的c-rnti的管理方法及接入网节点
Lu et al. Low-energy address allocation scheme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Xu et al. Quorum based IP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Teófilo et al. RedMesh: A WiFi-Direct Network Formation Algorithm for Large-Scale Scenarios
CN108111418B (zh) 一种通信系统、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节点
CN112492057B (zh) 一种固定根节点的地址自配置方法
WO2014112721A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네트워크 가입 방법
Yousef et al. Lha: logical hierarchical addressing protocol for mobile ad-hoc networks
WO2024092923A1 (zh) 地址前缀的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469061B (zh) 网络资源的申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Ramakrishnaiah et al. Tree based variable length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unjal et al. Message complexity analysis of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protocols in MAN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