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4285A - 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4285A
CN108614285A CN201810759418.9A CN201810759418A CN108614285A CN 108614285 A CN108614285 A CN 108614285A CN 201810759418 A CN201810759418 A CN 201810759418A CN 108614285 A CN108614285 A CN 108614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t
chip
control chip
capacitance
d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94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国华
池翠萍
杨素云
董力纲
魏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Haman Radi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Haman Radi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Haman Radi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Haman Radi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594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42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4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4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02Dosi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7/00Details of radiation-measuring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属于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LCD显示屏和键盘,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报警蜂鸣器,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报警指示灯;所述LCD显示屏的内侧面还设置有背光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LCD显示屏、键盘、报警蜂鸣器、报警指示灯、背光板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器还通过导线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中心计算机无线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本发明应用于监测辐射剂量的场所。

Description

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属于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辐射剂量检测仪器种类较多,应用于存在放射源物质的工作环境,并对周围环境中的辐射剂量进行检测,可供核辐射工作人员和核医学科病人使用。
核辐射工作人员因为身处存在放射源的工作环境中,需要时刻了解所处环境的辐射情况,人体一旦遭受一定剂量的辐射将造成身体机能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对核辐射剂量的监控要求较高,需要检测仪器不仅可以对一段时间内遭受的辐射剂量进行累计,同时还要具备检测瞬时辐射剂量的能力,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另一方面,核医学科病人在一段疗程期间,会接受一定剂量的放射性元素物质注入体内,放射性物质受半衰期影响,核放射剂量会在病人体内逐渐衰减直至消失,在整个监测周期内具体的辐射剂量需要由检测仪器进行监控,防止病人在辐射剂量未达标时就出院,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目前使用的核辐射检测仪器受医疗器械影响,整个仪器较为专业,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并需由专业人员操作,一般人员上手操作较为困难,同时仪器存在功能限制,仅能对环境中的辐射剂量进行实时监测,缺少对监测数据存储、统计、发送及报警等人性化管理功能,监测数据仅能由工作人员进行独立获取和管理,对大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管理费时费力,而且这类监测装置需要外接电源驱动,使用时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LCD显示屏和键盘,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报警蜂鸣器,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报警指示灯;所述LCD显示屏的内侧面还设置有背光板;
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LCD显示屏、键盘、报警蜂鸣器、报警指示灯、背光板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还通过导线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中心计算机无线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使用的芯片为控制芯片U1和时钟芯片U2;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使用的芯片为无线通信芯片U3;
所述辐射剂量检测模块使用的芯片为放大芯片U4;
所述电源模块使用的芯片为充电芯片U5和稳压芯片U6。
所述中央控制器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1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0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9脚并接控制芯片U1的10脚,电容C5的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11脚并接控制芯片U1的12脚,13脚,电容C5的另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
所述控制芯片U1的14脚、15脚、16脚、17脚、19脚、20脚、21脚、22脚、23脚、24脚、25脚、63脚、64脚与LCD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29脚并接电容C10的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30脚并接电容C10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17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4脚、39脚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5脚、36脚、37脚、38脚与键盘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0脚、41脚与背光板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2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19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2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4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3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5脚与时钟芯片U2的7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6脚与时钟芯片U2的6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7脚与时钟芯片U2的5脚相连;
所述时钟芯片U2的8脚接锂电池正极;
所述时钟芯片U2的1脚接VCC输入电源;
所述时钟芯片U2的2脚并接晶振Y1的一端后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
所述时钟芯片U2的3脚并接晶振Y1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时钟芯片U2的4脚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8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5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9脚与报警蜂鸣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5脚并接电容C1的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6脚并接电容C1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8脚与报警指示灯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9脚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60脚并接晶振Y2的一端后与电容C4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61脚并接晶振Y2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62脚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
所述辐射剂量检测模块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放大芯片U4的1脚并接放大芯片U4的2脚,二极管D2的正极后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接VCC输入电源,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9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后接探测器采样端口P1的2脚,所述探测器采样端口P1的1脚串接电阻R2后接Hv电源输入端;
所述放大芯片U4的3脚并接放大芯片U4的13脚、12脚、6脚后与放大芯片U4的5脚相连;
所述放大芯片U4的11脚与控制芯片U1的34脚相连;
所述放大芯片U4的4脚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5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放大芯片U4的9脚后与放大芯片U4的8脚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8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放大芯片U4的10脚与控制芯片U1的39脚相连。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模块和稳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充电芯片U5的1脚并接充电芯片U5的3脚,电阻R8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后接地;
所述充电芯片U5的2脚与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充电芯片U5的5脚并接电容C12的另一端后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充电芯片U5的4脚并接充电芯片U5的8脚,电容C13的一端后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充电电源VCC;
所述稳压模块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稳压芯片U6的1脚并接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后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稳压芯片U6的2脚并接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U6的3脚并接电阻R14的一端后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U6的4脚与电容C27的一端相连,所述稳压芯片U6的5脚并接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后与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4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报警蜂鸣器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9脚串接电阻R9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串接蜂鸣器B1后与VCC输入电源相连。
所述背光板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1脚与场效应管Q4的栅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VCC输入电源,所述场效应管Q4的漏极串接电阻R13后与背光板信号输出端口P11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0脚与场效应管Q5的栅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Q5的源极接VCC输入电源,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接LCDVCC输入电源。
所述控制芯片U1还连接有2.4G无线通信模块,所述2.4G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端口为P21;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1脚接VCC输入电源;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2脚与控制芯片U1的7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3脚与控制芯片U1的8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4脚与控制芯片U1的50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5脚与控制芯片U1的51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6脚与控制芯片U1的52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7脚与控制芯片U1的6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8脚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8L052R8;
所述时钟芯片U2的型号为DS1302S;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3具体为蓝牙通信芯片,型号为CC2541;
所述放大芯片U4的型号为CD4011;
所述充电芯片U5的型号为TP4056;
所述稳压芯片U6的型号为RT9193;
所述2.4G无线通信模块的型号为E01-ML01S。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专用壳体中设置有辐射剂量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及外围电路,结构紧凑,壳体大小与一般使用的手机尺寸相当,便于携带使用;所述控制模块采用专用的辐射剂量检测芯片,可以对周围环境中存在的核辐射剂量进行即时采集,并通过内置的通信模块将数据实时反馈至上级服务器,可以对监测到的辐射剂量数据进行立体监控,便于统计管理,配合后续开发扩展的功能模块,可以使本发明具备更多控制功能;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所有核辐射检测场所,内置高性能锂电池为整个装置供电,可以实现低功耗,长时间待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央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报警蜂鸣器的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背光板的电路图;
图中:1为壳体、2为LCD显示屏、3为键盘、4为报警蜂鸣器、5为报警指示灯、6为背光板、7为中央控制器、8为辐射剂量检测模块、9为无线通信模块、10为监控中心计算机、11为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LCD显示屏2和键盘3,所述壳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报警蜂鸣器4,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报警指示灯5;所述LCD显示屏2的内侧面还设置有背光板6;
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7,所述中央控制器7通过导线分别与LCD显示屏2、键盘3、报警蜂鸣器4、报警指示灯5、背光板6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8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7还通过导线与无线通信模块9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9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中心计算机10无线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器7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11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7使用的芯片为控制芯片U1和时钟芯片U2;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9使用的芯片为无线通信芯片U3;
所述辐射剂量检测模块8使用的芯片为放大芯片U4;
所述电源模块11使用的芯片为充电芯片U5和稳压芯片U6。
所述中央控制器7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1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0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9脚并接控制芯片U1的10脚,电容C5的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11脚并接控制芯片U1的12脚,13脚,电容C5的另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
所述控制芯片U1的14脚、15脚、16脚、17脚、19脚、20脚、21脚、22脚、23脚、24脚、25脚、63脚、64脚与LCD显示屏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29脚并接电容C10的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30脚并接电容C10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17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4脚、39脚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8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5脚、36脚、37脚、38脚与键盘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0脚、41脚与背光板6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2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19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2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4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3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5脚与时钟芯片U2的7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6脚与时钟芯片U2的6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7脚与时钟芯片U2的5脚相连;
所述时钟芯片U2的8脚接锂电池正极;
所述时钟芯片U2的1脚接VCC输入电源;
所述时钟芯片U2的2脚并接晶振Y1的一端后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
所述时钟芯片U2的3脚并接晶振Y1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时钟芯片U2的4脚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8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5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9脚与报警蜂鸣器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5脚并接电容C1的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6脚并接电容C1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8脚与报警指示灯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9脚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60脚并接晶振Y2的一端后与电容C4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61脚并接晶振Y2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62脚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
所述辐射剂量检测模块8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放大芯片U4的1脚并接放大芯片U4的2脚,二极管D2的正极后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接VCC输入电源,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9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后接探测器采样端口P1的2脚,所述探测器采样端口P1的1脚串接电阻R2后接Hv电源输入端;
所述放大芯片U4的3脚并接放大芯片U4的13脚、12脚、6脚后与放大芯片U4的5脚相连;
所述放大芯片U4的11脚与控制芯片U1的34脚相连;
所述放大芯片U4的4脚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5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放大芯片U4的9脚后与放大芯片U4的8脚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8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放大芯片U4的10脚与控制芯片U1的39脚相连。
所述电源模块11包括充电模块和稳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充电芯片U5的1脚并接充电芯片U5的3脚,电阻R8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后接地;
所述充电芯片U5的2脚与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充电芯片U5的5脚并接电容C12的另一端后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充电芯片U5的4脚并接充电芯片U5的8脚,电容C13的一端后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充电电源VCC;
所述稳压模块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稳压芯片U6的1脚并接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后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稳压芯片U6的2脚并接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U6的3脚并接电阻R14的一端后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U6的4脚与电容C27的一端相连,所述稳压芯片U6的5脚并接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后与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4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报警蜂鸣器4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9脚串接电阻R9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串接蜂鸣器B1后与VCC输入电源相连。
所述背光板6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1脚与场效应管Q4的栅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VCC输入电源,所述场效应管Q4的漏极串接电阻R13后与背光板信号输出端口P11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0脚与场效应管Q5的栅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Q5的源极接VCC输入电源,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接LCDVCC输入电源。
所述控制芯片U1还连接有2.4G无线通信模块,所述2.4G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端口为P21;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1脚接VCC输入电源;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2脚与控制芯片U1的7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3脚与控制芯片U1的8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4脚与控制芯片U1的50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5脚与控制芯片U1的51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6脚与控制芯片U1的52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7脚与控制芯片U1的6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8脚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8L052R8;
所述时钟芯片U2的型号为DS1302S;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3具体为蓝牙通信芯片,型号为CC2541;
所述放大芯片U4的型号为CD4011;
所述充电芯片U5的型号为TP4056;
所述稳压芯片U6的型号为RT9193;
所述2.4G无线通信模块的型号为E01-ML01S。
本发明提供的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内部设置有专用电路主板,在上面设置有主控电路,所述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8L052R8,是一种8位超低功耗MCU,具备32KB的闪存,256字节的数据EEPROM,支持外接LCD显示装置,并具备定时控制等功能;所述控制芯片U1的2脚并接相应的电阻和电容后可以形成上电复位电路;所述控制芯片U1的5脚串接相应电阻后与锂电池连接可以形成电量检测电路,控制芯片U1对锂电池当前电量进行监控。
所述辐射剂量检测模块8内部设置有放大芯片U4及外围电路,所述端口P1为辐射探测器采样端口,具体为已进行能量补偿的盖革-米勒管(GM管),能量补偿后的盖革-米勒管可探测到环境中各种能量的γ射线和X射线;盖革-米勒管的正负端使用高电压Hv对其产生的微电流进行放大,所述放大芯片U4可以对采集到的辐射剂量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并将处理后的信号上传至中央控制器7;所述中央控制器7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将辐射剂量实时显示在LCD显示屏2上,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键盘3进行相应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辐射剂量监测装置内置有专门的数据管控软件,所述中央控制器7通过分析接收到的辐射剂量数据,与预设的辐射剂量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报警,并发送信号给报警蜂鸣器4和报警指示灯5执行相应动作,并能切换至相应工作模式进行监控;监测装置同时具备定时开关机功能,可以将装置设定为上班时间自行开机,下班时间关机,也可切换为手动开关机模式,节省电池电量,有效增加装置的使用续航时间;在装置的设定控制界面还可以开启密码保护功能,对已设定好的重要参数如阈值,工作模式,登录ID等信息进行防修改的保护。
本发明采用的无线通信模块9具体包括蓝牙通信模块和2.4G无线通信模块,所述蓝牙通信模块可以提供短距离通讯,所述2.4G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提供中远距离通讯,均可满足辐射剂量监测装置与监控手机或监控电脑进行无线通讯,还可在一定区域内与管控服务器进行联网,实现数据共享,将辐射剂量监测装置采集到的辐射数据进行统一传输与管理;具体使用时,所述监测装置与监控电脑之间通过2.4G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讯,所述监测装置与监控手机之间通过蓝牙通信模块进行通讯。
为配合后续辐射剂量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使用,可以将本发明与服务器进行数据组网;尤其在医院,需要对大量核医学科病人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时,要求提高对核辐射数据的采集与传输效率;具体操作时,可以从省级主管部门,到医院主管单位,再到具体的医院科室分别建立统一后台管理的服务器,实行三级管控部门的立体监控,通过内置相应管控软件,对核辐射病人的辐射剂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上传、管理,支持对采集数据的随时调取,并提供显示、查询、打印等功能,实现对辐射剂量数据有效的监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LCD显示屏(2)和键盘(3),所述壳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报警蜂鸣器(4),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报警指示灯(5);所述LCD显示屏(2)的内侧面还设置有背光板(6);
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器(7),所述中央控制器(7)通过导线分别与LCD显示屏(2)、键盘(3)、报警蜂鸣器(4)、报警指示灯(5)、背光板(6)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8)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7)还通过导线与无线通信模块(9)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9)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中心计算机(10)无线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器(7)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11)相连;
所述中央控制器(7)使用的芯片为控制芯片U1和时钟芯片U2;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9)使用的芯片为无线通信芯片U3;
所述辐射剂量检测模块(8)使用的芯片为放大芯片U4;
所述电源模块(11)使用的芯片为充电芯片U5和稳压芯片U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7)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1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0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9脚并接控制芯片U1的10脚,电容C5的一端后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11脚并接控制芯片U1的12脚,13脚,电容C5的另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
所述控制芯片U1的14脚、15脚、16脚、17脚、19脚、20脚、21脚、22脚、23脚、24脚、25脚、63脚、64脚与LCD显示屏(2)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29脚并接电容C10的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30脚并接电容C10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17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4脚、39脚与辐射剂量检测模块(8)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35脚、36脚、37脚、38脚与键盘(3)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0脚、41脚与背光板(6)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2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19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3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2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4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23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5脚与时钟芯片U2的7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6脚与时钟芯片U2的6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7脚与时钟芯片U2的5脚相连;
所述时钟芯片U2的8脚接锂电池正极;
所述时钟芯片U2的1脚接VCC输入电源;
所述时钟芯片U2的2脚并接晶振Y1的一端后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
所述时钟芯片U2的3脚并接晶振Y1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3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时钟芯片U2的4脚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8脚与无线通信芯片U3的5脚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9脚与报警蜂鸣器(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5脚并接电容C1的一端后接VCC输入电源;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6脚并接电容C1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8脚与报警指示灯(5)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9脚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60脚并接晶振Y2的一端后与电容C4的一端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1的61脚并接晶振Y2的另一端后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62脚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剂量检测模块(8)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放大芯片U4的1脚并接放大芯片U4的2脚,二极管D2的正极后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接VCC输入电源,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9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后接探测器采样端口P1的2脚,所述探测器采样端口P1的1脚串接电阻R2后接Hv电源输入端;
所述放大芯片U4的3脚并接放大芯片U4的13脚、12脚、6脚后与放大芯片U4的5脚相连;
所述放大芯片U4的11脚与控制芯片U1的34脚相连;
所述放大芯片U4的4脚与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5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放大芯片U4的9脚后与放大芯片U4的8脚相连,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8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放大芯片U4的10脚与控制芯片U1的39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11)包括充电模块和稳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充电芯片U5的1脚并接充电芯片U5的3脚,电阻R8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后接地;
所述充电芯片U5的2脚与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充电芯片U5的5脚并接电容C12的另一端后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充电芯片U5的4脚并接充电芯片U5的8脚,电容C13的一端后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充电电源VCC;
所述稳压模块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稳压芯片U6的1脚并接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后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稳压芯片U6的2脚并接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U6的3脚并接电阻R14的一端后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U6的4脚与电容C27的一端相连,所述稳压芯片U6的5脚并接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后与VCC电源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C27的另一端并接电容C24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后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蜂鸣器(4)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9脚串接电阻R9后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串接蜂鸣器B1后与VCC输入电源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板(6)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1脚与场效应管Q4的栅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VCC输入电源,所述场效应管Q4的漏极串接电阻R13后与背光板信号输出端口P11相连;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0脚与场效应管Q5的栅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Q5的源极接VCC输入电源,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接LCDVCC输入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1还连接有2.4G无线通信模块,所述2.4G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端口为P21;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1脚接VCC输入电源;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2脚与控制芯片U1的7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3脚与控制芯片U1的8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4脚与控制芯片U1的50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5脚与控制芯片U1的51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6脚与控制芯片U1的52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7脚与控制芯片U1的6脚相连;
所述通信端口P21的8脚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1的型号为STM8L052R8;
所述时钟芯片U2的型号为DS1302S;
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3具体为蓝牙通信芯片,型号为CC2541;
所述放大芯片U4的型号为CD4011;
所述充电芯片U5的型号为TP4056;
所述稳压芯片U6的型号为RT9193;
所述2.4G无线通信模块的型号为E01-ML01S。
CN201810759418.9A 2018-07-11 2018-07-11 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 Pending CN1086142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9418.9A CN108614285A (zh) 2018-07-11 2018-07-11 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9418.9A CN108614285A (zh) 2018-07-11 2018-07-11 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4285A true CN108614285A (zh) 2018-10-02

Family

ID=63666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59418.9A Pending CN108614285A (zh) 2018-07-11 2018-07-11 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428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5802A (zh) * 2020-03-09 2020-05-19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个人辐射剂量监测仪及辐射场所安全监测系统
CN113791440A (zh) * 2021-08-25 2021-12-1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cps的辐射监测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8015A (zh) * 2011-07-25 2012-02-08 浙江大学 放射源防盗报警手持机
CN202471980U (zh) * 2012-02-10 2012-10-03 太原市佰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辐射测量仪
CN204101740U (zh) * 2014-10-16 2015-01-14 北京中科核安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辐射在线监测仪
CN205015484U (zh) * 2015-09-21 2016-02-03 赵润林 一种智能辐射探测仪
CN205541310U (zh) * 2016-03-14 2016-08-31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辐射声光警示装置
CN107728185A (zh) * 2017-08-31 2018-02-23 成都新核泰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剂量仪
CN107783167A (zh) * 2017-08-31 2018-03-09 成都新核泰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警报装置的辐射剂量仪
CN207528925U (zh) * 2017-10-30 2018-06-22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互联网辐射剂量在线检测手持设备
CN208367219U (zh) * 2018-07-11 2019-01-11 山西禾曼辐射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8015A (zh) * 2011-07-25 2012-02-08 浙江大学 放射源防盗报警手持机
CN202471980U (zh) * 2012-02-10 2012-10-03 太原市佰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辐射测量仪
CN204101740U (zh) * 2014-10-16 2015-01-14 北京中科核安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辐射在线监测仪
CN205015484U (zh) * 2015-09-21 2016-02-03 赵润林 一种智能辐射探测仪
CN205541310U (zh) * 2016-03-14 2016-08-31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辐射声光警示装置
CN107728185A (zh) * 2017-08-31 2018-02-23 成都新核泰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剂量仪
CN107783167A (zh) * 2017-08-31 2018-03-09 成都新核泰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警报装置的辐射剂量仪
CN207528925U (zh) * 2017-10-30 2018-06-22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互联网辐射剂量在线检测手持设备
CN208367219U (zh) * 2018-07-11 2019-01-11 山西禾曼辐射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5802A (zh) * 2020-03-09 2020-05-19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个人辐射剂量监测仪及辐射场所安全监测系统
CN113791440A (zh) * 2021-08-25 2021-12-1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cps的辐射监测设备
CN113791440B (zh) * 2021-08-25 2024-05-17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cps的辐射监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1578B (zh) 一种环境参数及人体生命特征监测系统
CN106821366A (zh) 智能心电监护系统
CN108542352A (zh) 一种基于智能腕表的健康监护系统
TW201431579A (zh) 手機電擊器
CN108614285A (zh) 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
CN102348015B (zh) 放射源防盗报警手持机
CN103961083A (zh) 人体睡眠监护器
CN208367219U (zh) 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装置
CN208367218U (zh) 一种辐射剂量实时监测系统
CN107095660A (zh) 医院监护设备
CN109166617B (zh) 一种除颤设备的管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CN204840552U (zh) 一种雾化器雾化信息监测装置
CN204667582U (zh) 放射性物质及装置运输车监管系统
Hou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mote heart rat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GSM and MCU
CN104545869A (zh) 一种智能老人监控仪
Aggarwal et al. Green ECG Machine Design Using Different Logic Families
CN20367707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云的人体生理信息检测仪
CN206729880U (zh) 一种智能健康枕头
CN109471043A (zh) 一种基于lte通讯技术的变电站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
CN107896368A (zh) 一种辐射管理监测系统
CN104000569A (zh) 一种基于网络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531968U (zh) 一种核医学射线探测告警装置
CN203881855U (zh) 一种分布式电磁辐射检测装置
CN206640612U (zh) 混凝土成分标定仪组网
WO2011120203A1 (zh) 无线多参数近远程实时监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