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9785B - 净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净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9785B
CN108569785B CN201710132569.7A CN201710132569A CN108569785B CN 108569785 B CN108569785 B CN 108569785B CN 201710132569 A CN201710132569 A CN 201710132569A CN 108569785 B CN108569785 B CN 1085697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element
pretreatment
taste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25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69785A (zh
Inventor
张兴致
何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325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69785B/zh
Priority to EP17743234.1A priority patent/EP3392200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86003 priority patent/WO2018161440A1/zh
Priority to US15/545,731 priority patent/US20200039855A1/en
Priority to KR1020177023396A priority patent/KR101995359B1/ko
Priority to RU2017128475A priority patent/RU2664934C1/ru
Publication of CN108569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9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69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9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nan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2Non-contaminated water, e.g. for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水系统,包括:复合滤芯组件、增压泵、废水电磁阀和蓄水装置。复合滤芯组件包括滤壳和复合滤芯,复合滤芯包括由外向内且间隔设置的预处理滤芯和精细过滤滤芯以及位于精细过滤滤芯下游的口感滤芯,滤壳的预处理水出口、预处理水进口分别与预处理滤芯的出水端、精细过滤滤芯的进水端连通,滤壳的纯水口与精细过滤滤芯的出水端连通且与口感滤芯的进水端连通,增压泵的两端分别与滤壳的预处理水出口、预处理水进口相连,废水电磁阀与滤壳的浓缩水出口相连,蓄水装置与滤壳的纯水口相连。根据本发明的净水系统,结构简单、尺寸小,并且通过设置的蓄水装置可以满足用户的大通量需求,同时可以减少增压泵的堵塞风险。

Description

净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一体化复合滤芯由于体积小、接头少等优点,使其在净水系统中的应用和研究越来越多。而净水系统中用于改善口感的后置活性炭滤芯通常放置在一体化滤芯的外面,不利于整机尺寸的小型化。
另外,在出现水压不足时,容易造成整个净水系统的水通量减少,从而使得净水系统的出水量少,不能满足用户的大通量要求。而且,净水系统中设置的增压泵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堵塞问题,影响了净水系统的使用和寿命。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结构简单、接头少、尺寸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且可以满足用户的大通量要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包括:复合滤芯组件,所述复合滤芯组件包括滤壳和设在所述滤壳内的复合滤芯,所述滤壳具有原水进口、预处理水出口、预处理水进口、纯水口、纯水出口和浓缩水出口,所述复合滤芯包括过滤组件和口感滤芯,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且相互间隔开的预处理滤芯和精细过滤滤芯,所述口感滤芯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相连且位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的下游,所述预处理水出口与所述预处理滤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预处理水进口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纯水口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的出水端连通且与所述口感滤芯的进水端连通;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一端与所述预处理水出口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预处理水进口相连,所述增压泵用于将从所述预处理水出口流出的水输送至所述预处理水进口;废水电磁阀,所述废水电磁阀与所述浓缩水出口相连;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与所述纯水口相连,所述蓄水装置用于储存从所述纯水口流出的纯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通过将口感滤芯与过滤组件复合成一体化滤芯,进一步地有利于整机尺寸的小型化,减少接头数量及漏水风险,并且通过设置的蓄水装置,可以将纯水储存在蓄水装置中,由此在水压不足时依然可以满足用户的大通量需求,同时将增压泵设在预处理滤芯的下游,使得进入增压泵的水经过预处理滤芯进行过滤,从而可以减少增压泵的堵塞风险,增加净水系统的寿命,提高净水系统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一进水电磁阀,所述第一进水电磁阀连接在所述增压泵和所述预处理水进口之间。由此,通过将进水电磁阀设置在预处理滤芯的下游,可以减少电磁阀的堵塞风险,进一步地增加净水系统的寿命,并进一步地提高净水系统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原水进口和所述预处理水进口位于所述滤壳的上端,所述预处理水出口、所述纯水口、所述纯水出口和所述浓缩水出口位于所述滤壳的下端。由此,使得原水进口、预处理水出口、预处理水进口、纯水口、纯水出口和浓缩水出口在滤壳上的分布合理且有利于复合滤芯组件内水路的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蓄水装置包括:用于储存纯水的蓄水容器;低压开关,所述低压开关连接在所述蓄水容器与所述纯水口之间;水泵,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蓄水容器与所述纯水口之间,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蓄水容器内的纯水输送至所述纯水口。由此,通过水泵将蓄水容器内的纯水输送至纯水口,增大净化系统的出水量,同时通过设置的低压开关,可以提高净水系统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第二进水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水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纯水口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低压开关相连。由此,通过设置的第二进水电磁阀可以方便地控制水路的通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口感滤芯沿上下方向排布。由此,可以实现复合滤芯在上下方向上的立体排布,减小复合滤芯的直径,有利于减小整机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精细过滤滤芯包括中心集水管和卷绕在所述中心集水管上的精细过滤膜,所述原水进口与所述预处理滤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中心集水管构成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的出水端;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呈环形,所述第一端盖设在所述过滤组件的一端且与所述预处理滤芯相连;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包括呈环形的端盖本体和从所述端盖本体的一端沿轴向延伸且呈筒形的隔板,所述端盖本体设在所述过滤组件的另一端且与所述预处理滤芯相连,所述隔板位于所述预处理滤芯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以将所述预处理滤芯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间隔开,所述口感滤芯设在所述端盖本体内,所述口感滤芯与所述中心集水管相连且所述口感滤芯上设有适于纯水流出的纯水通道,所述纯水通道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所述口感滤芯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限定出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且相互间隔开的浓缩水通道和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构成所述口感滤芯的进水端且所述流通通道连通所述纯水口和所述中心集水管,所述浓缩水出口与浓缩水通道连通。
由此,通过设置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方便了复合滤芯的安装和装配,并将口感滤芯设在第二端盖内,有利于复合滤芯内水路的设计且使得复合滤芯内的水路结构简单,同时可以保证出水品质。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设在所述端盖本体内且与所述中心集水管相连,所述连接壳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限定出所述浓缩水通道,所述口感滤芯设在所述连接壳内,所述口感滤芯与所述连接壳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流通通道。由此,通过设置的连接壳,方便了口感滤芯的装配,并且可以方便地将口感滤芯与过滤组件隔开。
可选地,所述连接壳的内壁与所述口感滤芯之间设有凸块以使所述连接壳的内壁与所述口感滤芯间隔开,所述连接壳的内壁与所述口感滤芯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流通通道。由此,通过设置的凸块,便于流通通道的形成。
可选地,所述连接壳上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中心集水管的出水端配合在所述环形凸起内。由此,方便了口感滤芯与精细过滤滤芯的连接,且连接快捷、可靠。
可选地,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设在所述口感滤芯的轴向两端且与所述口感滤芯相连。由此,通过设置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以方便将口感滤芯定位在连接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口感滤芯呈管状,所述口感滤芯的内孔构成所述纯水通道,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本体和形成在所述第一定位本体上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本体封盖所述口感滤芯的邻近所述中心集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口感滤芯的内孔内,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定位本体和形成在所述第二定位本体上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本体设在所述口感滤芯的远离所述中心集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口感滤芯的内孔内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上形成有沿轴向贯通所述第二定位件的通水孔。
由此,通过将口感滤芯设置呈管状,方便口感滤芯上的纯水通道的形成,并且通过第一定位件上的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定位件上的第二限位凸起分别与口感滤芯的内孔的配合,使得口感滤芯的安装、定位更加方便、快捷,且使得复合滤芯内的流道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滤芯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滤芯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净水系统100,
复合滤芯组件1,
滤壳11,原水进口111,纯水出口112,浓缩水出口113,预处理水出口114,预处理水进口115,纯水口116,
复合滤芯12,预处理滤芯121,精细过滤滤芯122,中心集水管1221,精细过滤膜1222,口感滤芯123,
第一端盖124,第一翻边部1241,第二翻边部1242,第一容纳腔1243,
第二端盖125,端盖本体1251,第三翻边部12511,隔板1252,第二容纳腔1253,
连接壳126,凸块1261,环形凸起1262,通孔1263,密封件1264,
第一定位件127,第一定位本体1271,第五翻边部1272,第一限位凸起1273,
第二定位件128,第二定位本体1281,第六翻边部1282,第二限位凸起1283,通水孔1284,
第一进水电磁阀3,增压泵4,单向阀5,高压开关6,废水电磁阀7,水龙头8,
蓄水容器91,水泵92,低压开关93,第二进水电磁阀94,
浓缩水通道a1,流通通道a2,纯水通道a3,
进水管路b1,纯水管路b2,浓缩水管路b3,预处理管路b4,蓄水管路b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包括:复合滤芯组件1、增压泵4、废水电磁阀7和蓄水装置。
复合滤芯组件1包括滤壳11和设在滤壳11内的复合滤芯12,滤壳11具有原水进口111、预处理水出口114、预处理水进口115、纯水口116、纯水出口112和浓缩水出口113,复合滤芯12包括过滤组件和口感滤芯123,过滤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且相互间隔开的预处理滤芯121和精细过滤滤芯122,口感滤芯123与精细过滤滤芯122相连且位于精细过滤滤芯122的下游,预处理水出口114与预处理滤芯121的出水端连通,预处理水进口115与精细过滤滤芯122的进水端连通,纯水口116与精细过滤滤芯122的出水端连通且与口感滤芯123的进水端连通。由此,通过将口感滤芯123与过滤组件复合成一体化滤芯,进一步地有利于整机尺寸的小型化,减少接头数量及漏水风险。
其中,预处理滤芯121可以为PAC(PP And C,PP棉和活性炭复合滤芯12)预处理滤芯121,例如预处理滤芯121可以包括沿复合滤芯12的径向由外至内依次分布的PP无纺布卷绕层(PP无纺布卷绕层的精度可以设置为5um)和活性炭纤维卷绕层,预处理滤芯121可以有效去除铁锈、泥沙、吸附水中的异色、异味、余氯及部分有机物,确保进入精细过滤滤芯122的水质,延长精细过滤滤芯122的寿命。口感滤芯123可以为活性炭层,例如口感滤芯123可以为活性炭棒,口感滤芯123可以去除挥发性有机物、残余余氯,并可以保留必须的矿物质如微量钙、硅酸、碳酸根等,可以使口感甘甜、柔和。
增压泵4的一端与预处理水出口114相连且另一端与预处理水进口115相连,增压泵4用于将从预处理水出口114流出的水输送至预处理水进口115。由此,将增压泵4设在预处理滤芯121的下游,使得进入增压泵4的水经过预处理滤芯121进行过滤,从而可以减少增压泵4的堵塞风险,增加净水系统100的寿命,提高净水系统100的可靠性。并且,通过将预处理滤芯121和精细过滤滤芯122间隔开,可以防止经预处理滤芯121处理后的水未通过增压泵4增压而直接进入精细过滤滤芯122进行过滤。
废水电磁阀7与浓缩水出口113相连,废水电磁阀7用于调节废水比例,以平衡净水系统100的工作压力。
蓄水装置与纯水口116相连,蓄水装置用于储存从纯水口116流出的纯水。废水电磁阀与浓缩水出口113相连。由此,通过设置的蓄水装置,可以将纯水储存在蓄水装置中,由此在水压不足时依然可以满足用户的大通量需求。
下面参照图1-图4简要说明净水系统100的工作过程。
参照图1-图4,原水从滤壳11上的原水进口111进入滤壳11内,并通过过滤组件的预处理滤芯121进行初步过滤。经预处理滤芯121进行初步过滤后的水经滤壳11上的预处理水出口114流出复合滤芯组件1并通过增压泵4进行增压,由此,可以使得原水进入增压泵4之前进行初步过滤,降低增压泵4堵塞风险。增压后的水通过滤壳11上的预处理水进口115流入复合滤芯组件1内,并通过精细过滤滤芯122进行精细过滤。经精细过滤滤芯122过滤后形成的纯水通过滤壳11上的纯水口116流出并流入蓄水装置内,蓄水装置储存该纯水以待饮用。而产生的浓缩水经滤壳11上的浓缩水出口113排出净水系统100。
在需要饮水时,蓄水装置内储存的纯水可以通过纯水口116回到滤壳11内并进入口感滤芯123的进水端,同时从原水进口111进入的原水可以依次通过过滤组件过滤后进入口感滤芯123的进水端。进入口感滤芯123的进水端的纯水通过口感滤芯123过滤并改善口感后,通过滤壳11上的纯水出口112流出以饮用。由此,可以增大水通量和单位时间的出水量,在水压不足时依然可以满足用户的大通量需求。并且,通过将蓄水装置设置在口感滤芯123的上游,可以去除蓄水装置中的纯水存放时间久了所产生的异味,保证净水系统100最终的出水品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通过将口感滤芯123与过滤组件复合成一体化滤芯,进一步地有利于整机尺寸的小型化,减少接头数量及漏水风险,并且通过设置的蓄水装置,可以将纯水储存在蓄水装置中,由此在水压不足时依然可以满足用户的大通量需求,同时将增压泵4设在预处理滤芯121的下游,使得进入增压泵4的水经过预处理滤芯121进行过滤,从而可以减少增压泵4的堵塞风险,增加净水系统100的寿命,提高净水系统100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净水系统100还包括:第一进水电磁阀3,第一进水电磁阀3连接在增压泵4和预处理水进口115之间。由此,通过将进水电磁阀设置在预处理滤芯121的下游,可以减少电磁阀的堵塞风险,进一步地增加净水系统100的寿命,并进一步地提高净水系统100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2,原水进口111和预处理水进口115位于滤壳11的上端,预处理水出口114、纯水口116、纯水出口112和浓缩水出口113位于滤壳11的下端。由此,使得原水进口111、预处理水出口114、预处理水进口115、纯水口116、纯水出口112和浓缩水出口113在滤壳11上的分布合理且有利于复合滤芯组件1内水路的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蓄水装置包括:用于储存纯水的蓄水容器91、低压开关93和水泵92。低压开关93连接在蓄水容器91与纯水口116之间,低压开关93通过检测管路中的水压以判断蓄水容器91内的纯水是否已满。在蓄水容器91内的纯水已满时,管路中的水压较大,此时低压开关93断开,防止蓄水容器91内压力过大而产生漏水、损坏等问题,提高净水系统100的可靠性;在蓄水容器91内的水位较低时,管路中的水压较低,低压开关93闭合。水泵92连接在蓄水容器91与纯水口116之间,水泵92用于将蓄水容器91内的纯水输送至纯水口116。由此,通过水泵92将蓄水容器91内的纯水输送至纯水口116,增大净化系统的出水量,同时通过设置的低压开关93,可以提高净水系统100的可靠性。可选地,蓄水容器91可以为水袋或压力罐等出水设备。
进一步地,参照图1,蓄水装置还包括:第二进水电磁阀94,第二进水电磁阀94的一端与纯水口116相连且另一端与低压开关93相连。由此,通过设置的第二进水电磁阀94与低压开关93的配合使用,既可以方便地控制水路的通断,同时可以提高净水系统100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3,过滤组件与口感滤芯123沿上下方向排布。由此,可以实现复合滤芯12在上下方向上的立体排布,减小复合滤芯12的直径,有利于减小整机的尺寸。例如,口感滤芯123可以位于过滤组件的上方,使得整个复合滤芯12的结构合理、稳定,同时方便复合滤芯12内部的流路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3和图4,精细过滤滤芯122包括中心集水管1221和卷绕在中心集水管1221上的精细过滤膜1222,原水进口111与预处理滤芯121的进水端连通,中心集水管1221构成精细过滤滤芯122的出水端。其中,精细过滤滤芯122的精细过滤膜1222可以为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精细过滤滤芯122可以拦截细菌病毒、重金属等,精细过滤滤芯122可以采用多膜页卷制技术制成,由此可以提高精细过滤滤芯122的性能。
复合滤芯12还包括:第一端盖124和第二端盖125,第一端盖124呈环形,第一端盖124设在过滤组件的一端(例如,参照图3中的第一端盖124设在过滤组件的下端)且与预处理滤芯121相连。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端盖124的周沿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翻边部1241以及位于第一翻边部1241的内侧且在第一端盖124的径向方向上间隔开设置的第二翻边部1242,第一翻边部1241和第二翻边部1242之间形成环形的第一容纳腔1243,预处理滤芯121的下端容纳在上述第一容纳腔1243内且与第一翻边部1241的内侧壁和第二翻边部1242的外侧壁紧密配合。
第二端盖125包括呈环形的端盖本体1251和从端盖本体1251的一端(参照图3中端盖本体1251的下端)沿轴向(参照图3中的上下方向)延伸且呈筒形的隔板1252,端盖本体1251设在过滤组件的另一端(例如,参照图3中的端盖本体1251设在过滤组件的上端)且与预处理滤芯121相连。隔板1252位于预处理滤芯121与精细过滤滤芯122之间以将预处理滤芯121与精细过滤滤芯122间隔开,由此可以方便地将预处理滤芯121与精细过滤滤芯122隔开,防止经预处理滤芯121处理后的水未通过增压泵4增压而直接进入精细过滤滤芯122进行过滤。端盖本体1251的下端的外周沿还形成有向下延伸的第三翻边部12511,第三翻边部12511和上述隔板1252之间形成环形的第二容纳腔1253,预处理滤芯121的上端容纳在上述第二容纳腔1253内且与第三翻边部12511的内侧壁和隔板1252的外侧壁紧密配合,从而可以使第二端盖125与预处理滤芯121稳定、可靠地连接。
口感滤芯123设在端盖本体1251内,口感滤芯123与中心集水管1221相连且口感滤芯123上设有适于纯水流出的纯水通道a3,纯水通道a3与纯水出口112连通,口感滤芯123与第二端盖125之间限定出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且相互间隔开的浓缩水通道a1和流通通道a2,流通通道a2构成口感滤芯123的进水端且流通通道a2连通纯水口116和中心集水管1221,浓缩水出口113与浓缩水通道a1连通。
由此,通过设置的第一端盖124和第二端盖125,方便了复合滤芯12的安装和装配,并将口感滤芯123设在第二端盖125内,有利于复合滤芯12内水路的设计且使得复合滤芯12内的水路结构简单,同时可以保证出水品质。
下面参照图1-图4简要说明上述复合滤芯12的过滤过程。
参照图3(图中的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并结合图1、图2和图4,原水先通过预处理滤芯121进行初步过滤,经预处理滤芯121进行初步过滤后的水经滤壳11上的预处理水出口114流出复合滤芯组件1并通过增压泵4进行增压。增压后的水通过滤壳11上的预处理水进口115流入复合滤芯组件1内,并通过精细过滤滤芯122进行精细过滤。经精细过滤滤芯122过滤的水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纯水,纯水通过精细过滤滤芯122的中心集水管1221进行收集,中心集水管1221内的纯水流入上述流通通道a2,并通过滤壳11上的纯水口116流入蓄水装置内进行储存;另一部分为浓缩水,浓缩水经浓缩水通道a1及滤壳11上的浓缩水出口113流出并通过废水电磁阀7排出净水系统100。
在需要饮水时,蓄水装置内储存的纯水可以通过纯水口116回到滤壳11内并进入上述流通通道a2内,同时从原水进口111进入的原水可以依次通过过滤组件的预处理滤芯121及精细过滤滤芯122进行过滤,其中纯水经中心集水管1221流入上述流通通道a2内。进入流通通道a2内的纯水通过口感滤芯123过滤并改善口感后流入口感滤芯123上的纯水通道a3,而后通过滤壳11上的纯水出口112流出以饮用。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参照图3和图4,净水系统100还包括:连接壳126,连接壳126设在端盖本体1251内且与中心集水管1221相连,连接壳126与第二端盖125之间限定出浓缩水通道a1,口感滤芯123设在连接壳126内,口感滤芯123与连接壳126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流通通道a2。由此,通过设置的连接壳126,方便了口感滤芯123的装配,并且可以方便地将口感滤芯123与过滤组件隔开。
可选地,参照图4,连接壳126的内壁与口感滤芯123之间设有凸块1261以使连接壳126的内壁与口感滤芯123间隔开,连接壳126的内壁与口感滤芯123之间的间隙构成流通通道a2。由此,通过设置的凸块1261,使得连接壳126的内壁与口感滤芯123间隔开,以便于在口感滤芯123与连接壳126的内壁之间形成上述的流通通道a2,从而使得从精细过滤滤芯122的中心集水管1221内出来的水顺利流入口感滤芯123进行过滤。可选地,上述凸块1261可以形成在连接壳126的内壁上,凸块1261可以为一个且形成为环形,凸块1261也可以杆状且可以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
可选地,参照图3和图4,连接壳126上形成有环形凸起1262,中心集水管1221的出水端(参照图3和图4的中心集水管1221的上端)配合在环形凸起1262内。由此,通过中心集水管1221配合在连接壳126的环形凸起1262内,方便了口感滤芯123与精细过滤滤芯122的连接,且连接快捷、可靠,并且使得中心集水管1221内的纯水顺利流入连接壳126内。
进一步地,参照图4,上述环形凸起1262的内周壁与中心集水管1221的外周壁之间可以设置密封件1264(例如密封圈),由此可以保证连接壳126与中心集水管122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浓缩水通道a1内的浓缩水进入连接壳126内。
可选地,参照图3和图4,净水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定位件127和第二定位件128,第一定位件127和第二定位件128分别设在口感滤芯123的轴向两端且与口感滤芯123相连。由此,通过设置的第一定位件127和第二定位件128,可以对口感滤芯123在轴向(参照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进行限位,从而可以方便地将口感滤芯123定位在连接壳126内,使得复合滤芯12的结构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口感滤芯123呈管状,口感滤芯123的轴向两端均可以敞开,由此使得口感滤芯123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口感滤芯123的内孔构成纯水通道a3,从而无需另外在口感滤芯123上设置纯水通道a3。第一定位件127包括第一定位本体1271和形成在第一定位本体1271上的第一限位凸起1273,第一定位本体1271封盖口感滤芯123的邻近中心集水管1221的一端(参照图3中口感滤芯123的下端),以使口感滤芯123内的纯水通道a3与中心集水管1221隔开,防止中心集水管1221内的水未经过口感滤芯123而直接进入纯水通道a3内,第一限位凸起1273配合在口感滤芯123的内孔内。
第二定位件128包括第二定位本体1281和形成在第二定位本体1281上的第二限位凸起1283,第二定位本体1281设在口感滤芯123的远离中心集水管1221的一端(参照图3中口感滤芯123的上端),第二限位凸起1283配合在口感滤芯123的内孔内且第二限位凸起1283上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第二定位件128的通水孔1284,由此纯水通道a3内的纯水可以通过第二定位件128上的通水孔1284流出以供饮用。
由此,通过将口感滤芯123设置呈管状,方便口感滤芯123上的纯水通道a3的形成,并且通过第一定位件127上的第一限位凸起1273和第二定位件128上的第二限位凸起1283分别与口感滤芯123的内孔的配合,使得口感滤芯123的安装、定位更加方便、快捷,且使得复合滤芯12内的流道结构简单。
下面参照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
参照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净水系统100包括上述的复合滤芯组件1、增压泵4、废水电磁阀7和蓄水装置。进一步地,净水系统100还包括进水管路b1、纯水管路b2、浓缩水管路b3、预处理管路b4、蓄水管路b5、第一进水电磁阀3、单向阀5、高压开关6和水龙头8。蓄水装置包括上述的蓄水容器91、低压开关93、水泵92和第二进水电磁阀94。
其中,复合滤芯组件1包括上述的滤壳11和复合滤芯12,复合滤芯12包括上述的过滤组件、第一端盖124、第二端盖125、口感滤芯123、连接壳126、第一定位件127和第二定位件128。进一步地,过滤组件包括上述预处理滤芯121和精细过滤滤芯122,第一端盖124设在过滤组件的底部且与预处理滤芯121和精细过滤滤芯122均相连,第二端盖125设在过滤组件的顶端且与预处理滤芯121相连。连接壳126设在第二端盖125内,连接壳126的上端敞开且其下端具有连通其内腔的通孔1263,该通孔1263的周沿形成有向下延伸的环形凸起1262,中心集水管1221的上端配合在环形凸起1262内。
口感滤芯123设在连接壳126内,第一定位件127和第二定位件128分别设在口感滤芯123的下端和上端。连接壳126的底壁上形成有上述凸块1261,第一定位件127位于连接壳126内且第一定位件127的第一定位本体1271支撑在上述凸块1261上以使第一定位本体1271与连接壳126的底壁间隔开,从而使得中心集水管1221内的纯水可以顺利流入连接壳126的流通通道a2内。
第一定位本体1271呈圆形,第一定位本体1271的周沿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五翻边部1272,口感滤芯123的下端与第五翻边部1272的内周壁止抵,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加第一定位件127与口感滤芯123配合的稳定性,第五翻边部1272第五翻边部1272与连接壳126的内周壁间隔开,此时第一定位件127与连接壳126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及口感滤芯123的外周壁与连接壳126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共同构成上述流通通道a2。第二定位本体1281呈圆形,第二定位本体1281的周沿形成有向下延伸的第六翻边部1282,口感滤芯123的上端与第六翻边部1282的内周壁止抵,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加第二定位件128与口感滤芯123配合的稳定性。
进水管路b1与滤壳11的原水进口111相连,预处理管路b4的一端与预处理出口相连且另一端与预处理进口相连,水流方向上增压泵4和第一进水电磁阀3串接在预处理管路b4上。蓄水管路b5的两端均与纯水口116相连,第二进水电磁阀94、低压开关93、蓄水容器91及水泵92依次串接在蓄水管路b5上。纯水管路b2与滤壳11上的纯水出口112相连,在水流方向上单向阀5、高压开关6和水龙头8依次串接在纯水管路b2上,单向阀5在从纯水出口112至水龙头8的方向上单向导通,单向阀5用于防止纯水管路b2内的水倒流至复合滤芯12内,高压开关6可以根据纯水管路b2内水压检测水龙头8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
由此,在水龙头8打开时,净水系统100开启工作,第一进水电磁阀3和第二进水电磁阀94均打开,高压开关6和低压开关93均闭合,原水进入进水管路b1中并从滤壳11上的原水进口111流入复合滤芯组件1内,流入复合滤芯组件1内的原水先通过预处理滤芯121进行初步过滤,经预处理滤芯121进行初步过滤后的水经滤壳11上的预处理水出口114流出复合滤芯组件1并流入预处理管路b4内,流入预处理管路b4内的水通过增压泵4进行增压后通过滤壳11上的预处理水进口115流入复合滤芯组件1内,并通过精细过滤滤芯122进行精细过滤。
经精细过滤滤芯122过滤后形成的纯水通过精细过滤滤芯122的中心集水管1221进行收集,中心集水管1221内的纯水通过流通通道a2及滤壳11上的纯水口116流出并流入蓄水管路b5内。流入蓄水管路b5内的纯水依次流经第二进水电磁阀94、低压开关93后流入蓄水容器91内储存。而产生的浓缩水经浓缩水通道a1及滤壳11上的浓缩水出口113流入浓缩水管路b3,最后经废水电磁阀7后排出净水系统100。
在需要饮水时,水泵92开启,蓄水容器91内储存的纯水经水泵92加压后从滤壳11上的纯水口116流入上述流通通道a2内,而后通过口感滤芯123进行过滤并改善口感,最后经滤壳11上的纯水出口112流入纯水管路b2内,最后通过水龙头8流出饮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复合滤芯组件,所述复合滤芯组件包括滤壳和设在所述滤壳内的复合滤芯,所述滤壳具有原水进口、预处理水出口、预处理水进口、纯水口、纯水出口和浓缩水出口,所述复合滤芯包括过滤组件和口感滤芯,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且相互间隔开的预处理滤芯和精细过滤滤芯,所述口感滤芯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相连且位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的下游,所述预处理水出口与所述预处理滤芯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预处理水进口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纯水口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的出水端连通且与所述口感滤芯的进水端连通;
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一端与所述预处理水出口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预处理水进口相连,所述增压泵用于将从所述预处理水出口流出的水输送至所述预处理水进口;
废水电磁阀,所述废水电磁阀与所述浓缩水出口相连;
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与所述纯水口相连,所述蓄水装置用于储存从所述纯水口流出的纯水;
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口感滤芯沿上下方向排布;
所述精细过滤滤芯包括中心集水管和卷绕在所述中心集水管上的精细过滤膜,所述原水进口与所述预处理滤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中心集水管构成所述精细过滤滤芯的出水端;
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
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呈环形,所述第一端盖设在所述过滤组件的一端且与所述预处理滤芯相连;
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包括呈环形的端盖本体和从所述端盖本体的一端沿轴向延伸且呈筒形的隔板,所述端盖本体设在所述过滤组件的另一端且与所述预处理滤芯相连,所述隔板位于所述预处理滤芯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之间以将所述预处理滤芯与所述精细过滤滤芯间隔开,
所述口感滤芯设在所述端盖本体内,所述口感滤芯与所述中心集水管相连且所述口感滤芯上设有适于纯水流出的纯水通道,所述纯水通道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所述口感滤芯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限定出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且相互间隔开的浓缩水通道和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构成所述口感滤芯的进水端且所述流通通道连通所述纯水口和所述中心集水管,所述浓缩水出口与浓缩水通道连通;
连接壳,所述连接壳设在所述端盖本体内且与所述中心集水管相连,所述连接壳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限定出所述浓缩水通道,所述口感滤芯设在所述连接壳内,所述口感滤芯与所述连接壳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流通通道;
所述连接壳的内壁与所述口感滤芯之间设有凸块以使所述连接壳的内壁与所述口感滤芯间隔开,所述连接壳的内壁与所述口感滤芯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流通通道;
所述连接壳上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中心集水管的出水端配合在所述环形凸起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进水电磁阀,所述第一进水电磁阀连接在所述增压泵和所述预处理水进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进口和所述预处理水进口位于所述滤壳的上端,所述预处理水出口、所述纯水口、所述纯水出口和所述浓缩水出口位于所述滤壳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包括:
用于储存纯水的蓄水容器;
低压开关,所述低压开关连接在所述蓄水容器与所述纯水口之间;
水泵,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蓄水容器与所述纯水口之间,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蓄水容器内的纯水输送至所述纯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还包括:第二进水电磁阀,所述第二进水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纯水口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低压开关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设在所述口感滤芯的轴向两端且与所述口感滤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感滤芯呈管状,所述口感滤芯的内孔构成所述纯水通道,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本体和形成在所述第一定位本体上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本体封盖所述口感滤芯的邻近所述中心集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口感滤芯的内孔内,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定位本体和形成在所述第二定位本体上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本体设在所述口感滤芯的远离所述中心集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口感滤芯的内孔内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上形成有沿轴向贯通所述第二定位件的通水孔。
CN201710132569.7A 2017-03-07 2017-03-07 净水系统 Active CN108569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2569.7A CN108569785B (zh) 2017-03-07 2017-03-07 净水系统
EP17743234.1A EP3392200B1 (en) 2017-03-07 2017-05-25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PCT/CN2017/086003 WO2018161440A1 (zh) 2017-03-07 2017-05-25 净水系统
US15/545,731 US20200039855A1 (en) 2017-03-07 2017-05-25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KR1020177023396A KR101995359B1 (ko) 2017-03-07 2017-05-25 정수 시스템
RU2017128475A RU2664934C1 (ru) 2017-03-07 2017-05-25 Система очистки вод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2569.7A CN108569785B (zh) 2017-03-07 2017-03-07 净水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9785A CN108569785A (zh) 2018-09-25
CN108569785B true CN108569785B (zh) 2023-09-19

Family

ID=63577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2569.7A Active CN108569785B (zh) 2017-03-07 2017-03-07 净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697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9882B (zh) * 2021-06-03 2023-04-07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的前置滤芯和具有其的复合滤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8976A (zh) * 2014-12-19 2015-04-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体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
CN205346995U (zh) * 2015-12-16 2016-06-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及具有其的复合滤芯组件
CN206562313U (zh) * 2017-03-07 2017-10-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净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8976A (zh) * 2014-12-19 2015-04-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体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
CN205346995U (zh) * 2015-12-16 2016-06-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复合滤芯及具有其的复合滤芯组件
CN206562313U (zh) * 2017-03-07 2017-10-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净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9785A (zh) 2018-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94184A1 (en)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CN108569727B (zh) 净水系统
CN205635100U (zh) 净水系统
CN108569784B (zh) 净水系统
CN206562313U (zh) 净水系统
US20140158590A1 (en) Apparatus for a parallel flow manifold system for water filtration
CN108569787B (zh) 复合滤芯、复合滤芯组件及净水系统
CN108569785B (zh) 净水系统
CN209481320U (zh) 净水系统
RU2667289C1 (ru) Система очистки воды
EP3424886B1 (en) Composite filter element, composite filter element assembly, an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US10370268B2 (en)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CN205367922U (zh) 净水系统
KR101995359B1 (ko) 정수 시스템
CN108298712B (zh) 嵌入式净饮机
CN216737790U (zh) 一种净水器水路结构
CN111115883A (zh) 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CN215798781U (zh) 净水系统
CN206562312U (zh) 净水系统
RU2664934C1 (ru) Система очистки воды
CN216191270U (zh) 混合式净水系统
CN111115876A (zh) 复合滤芯组件
CN215327285U (zh) 水路板及净水机
CN110040860A (zh) 反渗透复合滤芯组件
CN206624659U (zh) 净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