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2374A - 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2374A
CN108562374A CN201810327331.4A CN201810327331A CN108562374A CN 108562374 A CN108562374 A CN 108562374A CN 201810327331 A CN201810327331 A CN 201810327331A CN 108562374 A CN108562374 A CN 108562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liquid crystal
nematic liquid
type optical
crystal drop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273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彬
梁红勤
刘娟
万生鹏
何兴道
李国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3273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623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62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2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1/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 G01K11/3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using changes in transmittance, scattering or luminescence in optical fib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宽带光源、第一连接光纤、D型光纤、向列液晶微滴、第二连接光纤和光谱分析仪;所述宽带光源、所述第一连接光纤、所述D型光纤、所述第二连接光纤和所述光谱分析仪依次连接,所述向列液晶微滴与所述D型光纤接触;所述D型光纤是通过将光纤沿轴向切除包层形成截面为D型抛磨面的光纤结构,向列液晶微滴与D型抛磨面的平坦区域接触。本发明提供的温度传感器,采用D型光纤作为外部耦合器件来激发WGM,D型结构比较稳定,更容易引出倏逝波,将光耦合到向列液晶微滴中,形成WGM共振,当向列液晶微滴周围相对温度变化时,引起WGM频谱偏移,从而实现对周围温度的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光纤测温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测温技术,与传统的温度传感器相比,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动态范围大、灵敏度高、响应快、抗电磁干扰强、易被各种光探测器件接收,可方便地进行光电或电光转换,易于高度发展的现代电子装置和计算机相匹配,是一种低损耗传输线。光纤本身不带电、体积小、质量轻、易弯曲、抗辐射性能好,特别适合在易燃、易爆、空间受严格限制及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因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分为传光型和传感型,其调制方式可以是强度调制、相位调制、频率调制和波长调制,根据调制原理有相干型和非相干型。
公告号为CN10317562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纤温度传感器,包括宽带光源、第一单模光纤、第二单模光纤及多芯光纤,所述宽带光源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单模光纤、多芯光纤与第二单模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单模光纤、第二单模光纤与所述多芯光纤的连接处均为电弧放电而形成的坍塌结构。
公告号为CN10333574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所述传感器是在一段圆形普通光纤上,其中一段长度为1~3cm的区域设为光纤传感区,光纤传感区的部分包层被去除,光纤包层与纤芯界面的最短距离为1~3μm,在光纤传感区上沉积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厚度为10~30μm。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宽带光源、第一连接光纤、D型光纤、向列液晶微滴、第二连接光纤和光谱分析仪;所述宽带光源、所述第一连接光纤、所述D型光纤、所述第二连接光纤和所述光谱分析仪依次连接,所述向列液晶微滴与所述D型光纤接触。
其中,所述D型光纤是通过将光纤沿轴向切除包层形成截面为D型抛磨面的光纤结构,所述向列液晶微滴与所述D型抛磨面的平坦区域接触。
其中,所述D型光纤中,D型抛磨面与纤芯的最短垂直距离为0~2μm。
其中,所述向列液晶微滴的直径为30~100μm。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光纤为单模光纤。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光纤为单模光纤。
其中,所述D型光纤为单模光纤。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在单模光纤中间位置沿轴向切除包层形成截面为D型抛磨面的光纤结构,制备得到D型光纤,所述D型光纤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光纤和第二连接光纤;
B、再将所述D型光纤悬空固定在载玻片表面,在所述D型抛磨面平坦区域设置水滴,向列液晶置于玻璃毛细微管中,所述玻璃毛细微管一端由泵控制,另一端放置于所述D型光纤抛磨面平坦区域的水滴中,调整玻璃毛细微管,使所述玻璃毛细微管、微滴接头与所述D型光纤和所述向列液晶微滴之间的耦合平面不共面,再通过定位台控制所述D型光纤抛磨面平坦区域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接触,直到在D型光纤的透射光谱中清楚观察到光学回音壁共振,以达到最大的光耦合效率。
C、最后将所述第一连接光纤与宽带光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光纤与光谱分析仪连接,使所述宽带光源发出的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光纤、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接触的所述D型光纤和所述第二连接光纤,入射到所述光谱分析仪上。
其中,所述D型光纤中,D型抛磨面与纤芯的最短垂直距离为0~2μm。
其中,所述向列液晶微滴的直径为30~100μm。
倏逝波是指当一束光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时,在满足全反射的条件下,光能全部返回到光密介质中,但入射光在光疏介质中产生的电磁波并不完全消失,而是要穿透一个波长的深度,再沿着界面继续传播大约有半个波长的距离再返回光密介质,我们称进入光疏介质的波为倏逝波(消逝波或衰逝波)。
回音壁模式(以下简称WGM)指的是特定波长(一系列)的光在环形腔,或者类环形腔(比如多边形)内,在闭合腔体的边界内,通过边界连续的全反射,将光子长时间的局域在腔内保持稳定的行波传输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向列液晶微滴与D型光纤接触,向列液晶微滴作为一种独特的WGM微腔,能够以超高品质因子Q因素来承载谐振模式,当向列液晶微滴周围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向列液晶微滴直径和折射率也随之变化,导致WGM微腔共振频谱的位置变化显著,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检测。本发明采用向列液晶微滴作为WGM微腔,由于向列液晶微滴与D型光纤的纤芯很近,D型光纤抛磨面表面的倏逝波更容易耦合到向列液晶微滴中来,形成WGM共振,通过透射谱可以观测到WGM共振峰。利用向列液晶微滴的超高品质因子Q,当向列液晶微滴所在的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向列液晶微滴的直径也随之变化,从而引起WGM的频谱偏移,通过光谱分析仪在D型光纤输出处观察到相应的透射谱,实现对周围温度的高灵敏度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温度传感器,取材方便,价格低廉,采用D型光纤作为外部耦合器件来激发WGM,D型结构比较稳定,更容易引出倏逝波,将光耦合到向列液晶微滴中,形成WGM共振,当向列液晶微滴周围相对温度变化时,引起WGM频谱偏移,从而实现对周围温度的检测。相比其他温度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温度传感器对周围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结构简单,成本低,在光纤温度传感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温度传感器中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5提供的温度传感器中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 宽带光源,2-第一连接光纤,3-D型光纤,301-包层,302-纤芯,303-D型抛磨面,4-向列液晶微滴,5-第二连接光纤,6-光谱分析仪,7-载玻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宽带光源1、第一连接光纤2、D型光纤3、向列液晶微滴4、第二连接光纤5和光谱分析仪6;所述宽带光源1、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所述D型光纤3、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和所述光谱分析仪6依次连接,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与所述D型光纤3接触,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的直径为40μm;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D型光纤3和第二连接光纤5均采用单模光纤。
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A、首先在单模光纤中间位置沿轴向切除包层301形成截面为D型抛磨面303的光纤结构,制备得到D型光纤3,所述D型抛磨面303平坦区域的包层301完全切除,使纤芯302裸露,所述D型光纤3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光纤2和第二连接光纤5;
B、再将所述D型光纤3悬空固定在载玻片7表面,在所述D型抛磨面303平坦区域设置水滴,向列液晶置于玻璃毛细微管中,所述玻璃毛细微管一端由泵控制,另一端放置于所述D型光纤3抛磨面平坦区域的水滴中,调整玻璃毛细微管,使所述玻璃毛细微管、微滴接头与所述D型光纤3和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之间的耦合平面不共面,控制向列液晶微滴4的直径为40μm,再通过定位台控制所述D型光纤3抛磨面平坦区域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接触,直到在D型光纤3的透射光谱中清楚观察到光学回音壁共振,以达到最大的光耦合效率。
C、最后将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与宽带光源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与光谱分析仪6连接,使所述宽带光源1发出的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接触的所述D型光纤3和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入射到所述光谱分析仪6上。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宽带光源1、第一连接光纤2、D型光纤3、向列液晶微滴4、第二连接光纤5和光谱分析仪6;所述宽带光源1、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所述D型光纤3、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和所述光谱分析仪6依次连接,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与所述D型光纤3接触,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的直径为50μm;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D型光纤3和第二连接光纤5均采用单模光纤。
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A、首先在单模光纤中间位置沿轴向切除包层301形成截面为D型抛磨面303的光纤结构,制备得到D型光纤3,所述D型抛磨面303与纤芯302的最短垂直距离d=1μm,所述D型光纤3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光纤2和第二连接光纤5;
B、再将所述D型光纤3悬空固定在载玻片7表面,在所述D型抛磨面303平坦区域设置水滴,向列液晶置于玻璃毛细微管中,所述玻璃毛细微管一端由泵控制,另一端放置于所述D型光纤3抛磨面平坦区域的水滴中,调整玻璃毛细微管,使所述玻璃毛细微管、微滴接头与所述D型光纤3和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之间的耦合平面不共面,控制向列液晶微滴4的直径为50μm,再通过定位台控制所述D型光纤3抛磨面平坦区域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接触,直到在D型光纤3的透射光谱中清楚观察到光学回音壁共振,以达到最大的光耦合效率。
C、最后将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与宽带光源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与光谱分析仪6连接,使所述宽带光源1发出的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接触的所述D型光纤3和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入射到所述光谱分析仪6上。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宽带光源1、第一连接光纤2、D型光纤3、向列液晶微滴4、第二连接光纤5和光谱分析仪6;所述宽带光源1、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所述D型光纤3、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和所述光谱分析仪6依次连接,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与所述D型光纤3接触,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的直径为60μm;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D型光纤3和第二连接光纤5均采用单模光纤。
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A、首先在单模光纤中间位置沿轴向切除包层301形成截面为D型抛磨面303的光纤结构,制备得到D型光纤3,所述D型抛磨面303与纤芯302的最短垂直距离d=1.5μm,所述D型光纤3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光纤2和第二连接光纤5;
B、再将所述D型光纤3悬空固定在载玻片7表面,在所述D型抛磨面303平坦区域设置水滴,向列液晶置于玻璃毛细微管中,所述玻璃毛细微管一端由泵控制,另一端放置于所述D型光纤3抛磨面平坦区域的水滴中,调整玻璃毛细微管,使所述玻璃毛细微管、微滴接头与所述D型光纤3和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之间的耦合平面不共面,控制向列液晶微滴4的直径为60μm,再通过定位台控制所述D型光纤3抛磨面平坦区域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接触,直到在D型光纤3的透射光谱中清楚观察到光学回音壁共振,以达到最大的光耦合效率。
C、最后将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与宽带光源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与光谱分析仪6连接,使所述宽带光源1发出的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接触的所述D型光纤3和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入射到所述光谱分析仪6上。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宽带光源1、第一连接光纤2、D型光纤3、向列液晶微滴4、第二连接光纤5和光谱分析仪6;所述宽带光源1、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所述D型光纤3、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和所述光谱分析仪6依次连接,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与所述D型光纤3接触,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的直径为70μm;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D型光纤3和第二连接光纤5均采用单模光纤。
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A、首先在单模光纤中间位置沿轴向切除包层301形成截面为D型抛磨面303的光纤结构,制备得到D型光纤3,所述D型抛磨面303与纤芯302的最短垂直距离d=0.5μm,所述D型光纤3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光纤2和第二连接光纤5;
B、再将所述D型光纤3悬空固定在载玻片7表面,在所述D型抛磨面303平坦区域设置水滴,向列液晶置于玻璃毛细微管中,所述玻璃毛细微管一端由泵控制,另一端放置于所述D型光纤3抛磨面平坦区域的水滴中,调整玻璃毛细微管,使所述玻璃毛细微管、微滴接头与所述D型光纤3和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之间的耦合平面不共面,控制向列液晶微滴4的直径为70μm,再通过定位台控制所述D型光纤3抛磨面平坦区域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接触,直到在D型光纤3的透射光谱中清楚观察到光学回音壁共振,以达到最大的光耦合效率。
C、最后将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与宽带光源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与光谱分析仪6连接,使所述宽带光源1发出的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接触的所述D型光纤3和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入射到所述光谱分析仪6上。
实施例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宽带光源1、第一连接光纤2、D型光纤3、向列液晶微滴4、第二连接光纤5和光谱分析仪6;所述宽带光源1、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所述D型光纤3、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和所述光谱分析仪6依次连接,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与所述D型光纤3接触,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的直径为80μm;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D型光纤3和第二连接光纤5均采用单模光纤。
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A、首先在单模光纤中间位置沿轴向切除包层301形成截面为D型抛磨面303的光纤结构,制备得到D型光纤3,所述D型抛磨面303与纤芯302的最短垂直距离d=2μm,所述D型光纤3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光纤2和第二连接光纤5;
B、再将所述D型光纤3悬空固定在载玻片7表面,在所述D型抛磨面303平坦区域设置水滴,向列液晶置于玻璃毛细微管中,所述玻璃毛细微管一端由泵控制,另一端放置于所述D型光纤3抛磨面平坦区域的水滴中,调整玻璃毛细微管,使所述玻璃毛细微管、微滴接头与所述D型光纤3和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之间的耦合平面不共面,控制向列液晶微滴4的直径为80μm,再通过定位台控制所述D型光纤3抛磨面平坦区域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接触,直到在D型光纤3的透射光谱中清楚观察到光学回音壁共振,以达到最大的光耦合效率。
C、最后将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与宽带光源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与光谱分析仪6连接,使所述宽带光源1发出的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光纤2、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4接触的所述D型光纤3和所述第二连接光纤5,入射到所述光谱分析仪6上。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是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宽带光源、第一连接光纤、D型光纤、向列液晶微滴、第二连接光纤和光谱分析仪;所述宽带光源、所述第一连接光纤、所述D型光纤、所述第二连接光纤和所述光谱分析仪依次连接,所述向列液晶微滴与所述D型光纤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型光纤是通过将光纤沿轴向切除包层形成截面为D型抛磨面的光纤结构,所述向列液晶微滴与所述D型抛磨面的平坦区域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型光纤中,D型抛磨面与纤芯的最短垂直距离为0~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的直径为30~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光纤为单模光纤。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光纤为单模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型光纤为单模光纤。
8.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在单模光纤中间位置沿轴向切除包层形成截面为D型抛磨面的光纤结构,制备得到D型光纤,所述D型光纤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光纤和第二连接光纤;
B、再将所述D型光纤悬空固定在载玻片表面,在所述D型抛磨面平坦区域设置水滴,向列液晶置于玻璃毛细微管中,所述玻璃毛细微管一端由泵控制,另一端放置于所述D型光纤抛磨面平坦区域的水滴中,调整玻璃毛细微管,使所述玻璃毛细微管、微滴接头与所述D型光纤和所述向列液晶微滴之间的耦合平面不共面,再通过定位台控制所述D型光纤抛磨面平坦区域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接触,直到在D型光纤的透射光谱中清楚观察到光学回音壁共振,以达到最大的光耦合效率;
C、最后将所述第一连接光纤与宽带光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光纤与光谱分析仪连接,使所述宽带光源发出的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光纤、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接触的所述D型光纤和所述第二连接光纤,入射到所述光谱分析仪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型光纤中,D型抛磨面与纤芯的最短垂直距离为0~2μ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列液晶微滴的直径为30~100μm。
CN201810327331.4A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 Pending CN1085623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7331.4A CN108562374A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7331.4A CN108562374A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2374A true CN108562374A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34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7331.4A Pending CN108562374A (zh) 2018-04-12 2018-04-12 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6237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2712A (zh) * 2019-01-16 2019-04-1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光纤锥型结构的飞秒直写fbg温度和折射率测量方法
CN109683112A (zh) * 2018-12-26 2019-04-26 暨南大学 一种磁流体披覆侧抛光纤的磁场传感器及其制备与检测方法
CN110319786A (zh) * 2019-07-30 2019-10-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应变传感Fabry-Perot干涉仪及基于该干涉仪的应变传感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901387A (en) * 1986-02-26 1987-08-27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Polarizing using fibre and liquid crystal
CN104614092A (zh) * 2015-02-12 2015-05-13 哈尔滨理工大学 液芯光纤模间干涉温度传感器
CN105371981A (zh) * 2015-11-23 2016-03-02 大连理工大学 内壁镀银液晶填充空心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温度传感器
CN106053389A (zh) * 2016-05-25 2016-10-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微液滴传感装置及其用于折射率测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901387A (en) * 1986-02-26 1987-08-27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Polarizing using fibre and liquid crystal
CN104614092A (zh) * 2015-02-12 2015-05-13 哈尔滨理工大学 液芯光纤模间干涉温度传感器
CN105371981A (zh) * 2015-11-23 2016-03-02 大连理工大学 内壁镀银液晶填充空心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温度传感器
CN106053389A (zh) * 2016-05-25 2016-10-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微液滴传感装置及其用于折射率测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CULSHAW J.DAKIN: "《光纤传感器》", 31 December 1997,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3112A (zh) * 2018-12-26 2019-04-26 暨南大学 一种磁流体披覆侧抛光纤的磁场传感器及其制备与检测方法
CN109632712A (zh) * 2019-01-16 2019-04-1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光纤锥型结构的飞秒直写fbg温度和折射率测量方法
CN110319786A (zh) * 2019-07-30 2019-10-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应变传感Fabry-Perot干涉仪及基于该干涉仪的应变传感方法
CN110319786B (zh) * 2019-07-30 2020-12-2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应变传感Fabry-Perot干涉仪及基于该干涉仪的应变传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4911A (zh) 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微球耦合的温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Al Mahfuz et al. Dual-co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based plasmonic RI sensor in the visible to near-IR operating band
Zhao et al. Photonic crystal fiber bas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chemical sensors
CN106841108B (zh) 一种纤芯折射率可调的光纤spr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6124029B (zh) 基于微纳光纤全光相位调制器的光纤水听器系统
CN108562374A (zh) 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向列液晶微滴耦合的温度传感器
CN108426533A (zh) 一种用于检测微纳光纤直径的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Luo et al. Temperature effects 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 based on side-polished D-shaped photonic crystal fiber
CN107727365B (zh) 一种利用反射谱精细度测量光波导损耗的系统
CN103439765B (zh) 一种全光纤型多径干涉仪
Wang et al. Optical fiber sensor based on SPR and MZI for seawater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N104280841B (zh) 全光纤结构的电场敏感元件及电场传感装置
CN102323643A (zh) S形光纤单锥干涉仪的制备方法
CN105973279B (zh) 一种单端反射式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制作工艺
CN110108384A (zh) 基于空芯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的在纤式温度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CN112857609A (zh) 一种面向光纤端面接触液体折射率测量的微波光子滤波器系统及方法
CN110068893B (zh) 一种含局部中间折射率包层的双直波导微环结构
Arasu et al. Fiber Bragg grating bas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 utilizing FDTD for alcohol detection applications
Yin et al. No-core fiber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dual-channel sensor for refractive index and temperature sensing with compact structure
Islam et al. Novel SPR biosensor with simple PCF structure of hexagonal lattice operating in near-IR
CN104122227B (zh) 一种光纤折射率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8847209U (zh) 一种基于光纤内倾斜分束器的反射式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CN107544115A (zh) 一种基于微球的光纤端面式回音壁谐振器
CN108692828A (zh) 一种基于d型光纤与普通光纤耦合的温度传感器
CN208537382U (zh) 一种基于双谐振腔级联的光学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